中醫常說“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邪之所湊,其氣必虛。”意思是說,人體內的正氣足,人的抗病能力就強,就不容易生病。正氣弱,身體易受陰邪之氣侵蝕,必定會虛弱。
疾病侵犯人體時,總是先侵犯皮毛,然後是肌膚,再者是筋脈,其次是六腑,最後才是五臟!
所以,病到了五臟的時候,就很難治了!
所以,早發現,早治療,並不是一件空話!
所以,五臟要調好,五臟才是身體的根本!
調五臟,從調理四大虛開始!
五臟六腑都相互關聯,只要有一個臟器虛弱,如果不加以調理,就很有可能會影響其他臟器,所以當你發現自己有虛弱的跡象,就要對症下藥,早做調理,以防連累別的髒器!調理五臟,從調理以下四大虛開始——
氣虛、血虛、陰虛、陽虛:
①氣虛就好像人體的燃料不足,從而導致動力不足;
②血虛就是人體的營養液不足,進而導致身體枯燥、營養不良;
③陰虛相當於水和津液不足,所以出現燥熱;
④陽虛,則相當於陽光不足,所以會讓人感到寒冷。
四大虛的症狀總結:陰虛發熱;陽虛怕冷;血虛發燥;氣虛無力。
調理四大虛,艾灸最有效!
中醫常說人生不過“氣血”二字,用艾條灸一灸,就可以補充陽氣,推動氣血運行,讓虛弱的身體好起來。
沒病的時候灸一灸能強身健體;
生病的時候灸一灸能調病驅疾。
①氣虛艾灸:氣海、關元、足三里。
②血虛艾灸:中脘、血海、足三里。
③陰虛艾灸:三陰交、太谿、然谷。
④陽虛艾灸:大椎、命門、關元。
從中醫五行看五臟互補!
五臟自身就是一個極為精密龐大的循環系統,它們通過生、長、化、收、藏來維持生命的不停運轉。
中醫五行:
腎屬水,腎主骨,腎是血液循環的過濾器;
肝屬木,肝主免疫,肝是解毒基地;
心屬火,心是動力泵,心是推動血液運行的髒器;
脾屬土,脾胃不和。胃是容納,脾是吸收,向全身供水液;
肺屬金,肺是宰相,肺是吸收,呼出廢氣,吸入氧氣。
五臟相生互補
五臟的陽氣足了,各個循環系統就會各司其職,正常運轉,這樣,身體自然健康強壯!
最後獻上五臟俱補艾灸養生方
穴位:肺俞、心俞、膈俞、肝俞、脾俞、腎俞。
功效:補五臟、調氣血、安神定志、通經活絡。
文章來源:崆峒養生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