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臥床,不僅僅是休息
“臥床休息”,這是醫生對病人經常說的一句話。
從造字意義上講,“臥”,古文為“臥”,“休也”(《說文解字》)。古人認為,沒有臥床,不能稱休息。
不過現代人有不同的理解,如周末去爬山,假日去釣魚,甚至不上班,在家做家務也都稱為“休息”,這就是為啥醫生要在“休息”之前,加上“臥床”的道理。
其實,“臥床”除了是休息的最佳方式之外,還有一般人尚不重視的養生功能。
2、臥床,讓肝病早日康復
小編給大家分享一則真實的故事。
小長假期間,小張隨同事自駕游到了雲南的香格里拉,白天趕路,夜裡打牌,一路歡聲笑語,雖是辛苦,卻也快樂。但樂極生悲,回家後自覺上腹不適。
經查,是肝炎發作,住進了醫院,天天打吊針,這令他叫苦連天。不過,過了僅2週,症狀就好多了,一查肝功,正常啦,體重還增加了三公斤。
同他一起遊玩的小周就沒有那麼幸運了,剛回來時小周的肝功能僅有輕度異常,只是感到周身沒勁,雖然也休了病假,但半個月來玩得倒挺痛快,白天走街竄巷,晚上上網看小說,有時還到鄰居家打牌,結果轉氨酶升到了800多,還出現了黃疸。
而小張住院期間,每天輸液的幾個小時,連小便都是在床上解決,其“臥床”真正達到了“絕對”的要求,正是因為這個原因,肝功能恢復有如此之快。
問:“臥床”真的有如此神奇的功效嗎?
答:有!
在中醫經典《黃帝內經》上有一句名言,“臥,則血歸於肝。”說的是人體在躺臥時血液較多地流向肝臟。
科學家經試驗研究也證實,躺下時回流肝臟的血液,要比站立時多40%,特別是右側臥更明顯。血液中有大量酶、抗體和白細胞,可以參與肝臟的各種生化反應,幫助人體清除病毒,消滅病菌,同時也幫助已經受損的肝細胞修復。
因此,小張與小周都是“休息”,一是按古代意義的“真”休息,另一個是按照現代意義的“假”休息,其結果迥異,這難道不是“臥床”的特殊功效嗎?
此外,我們還發現,大多數肝髒病患者,早晨的臨床症狀較之傍晚輕鬆些,這種現象,在《素問•臟氣法時論》中就有類似描述,即“肝病者,平旦慧”,這也應歸功於一夜之“臥床”。
3、臥床讓頭腦思維敏捷
不少人有這樣的體會,當閉上雙眼,躺在床上,構思好了一篇文稿,一旦起床,本來條理清晰的“腹稿”,就變得支離破碎了。
正是因為這種原因,很多人有把睡臥中所想到的,而且是白天不易捕捉到的靈感趕快記錄下來的習慣,即使是魯迅、巴金那樣的大作家,也常常有躺在床上構思的經歷。
醫學研究證實,臥床,放低了頭部的位置,相對坐位時,大腦的供血充足得多,氧供不缺,腦細胞在處理信息時更為敏銳,加上臥床時全身肌肉比較放鬆,又不受聲、光的干擾,大腦的思維、聯想功能以及清晰度都要好得多。
科學家還發現,去甲腎上腺素是在壓力下腎上腺髓質產生的激素,站立時產生得更多,能干擾腦細胞的活動,降低人們敘述和推理時的注意力;躺著者能降低這種激素的濃度,有助於更清醒地思考問題。
因此,當你思考某個問題時,如果久不開竅,到了“山重水復疑無路”的時候,不妨躺一會兒,也許真的會給你“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驚喜!
經過一段熟睡的大腦,功能得到恢復,能量也得到補充,其工作效率還會更高,思維還會更加敏捷!
4、臥床讓“正氣”重振旗鼓
“正氣”是指人體的抗病能力。“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這是中醫的一句經典名言,認為正氣強盛則病邪不會侵害人體,不生病;如果病了,“正氣”恢復之期,也是疾病向愈之時。怎樣才能保證正氣強健有力呢?
有一個山區縣城,有兩個幼兒園,相距不遠,同時有幾十個小孩患了流感,但症狀都不大重,有的僅低燒。兩個幼兒園都服用抗病毒治感冒的中藥大鍋湯,而不同的是,甲幼兒園還採取了推遲早上上學,延長午睡時間的方法,讓小孩有更多的時間睡覺,而乙幼兒園照常作息。
五天后,甲幼兒園的患兒都獲痊癒,而乙幼兒園只有三分之一的患者痊癒,而且還有幾個患兒高燒住院了。這說明,多一些臥床,對扶助正氣,確有好處。
除感冒以外,不少疾病,如肝硬化、腎炎、各種出血性患者、骨質疏鬆症、先兆流產等,都需要臥床休息,甚至對暈厥、中風、低血壓、低血糖及許多急性病人,都需要平臥仰頭等救護措施。
5、臥床讓愛情永葆青春
近年來的離婚率很高,並有逐年上升的趨勢。看來如何保持初戀時的青春火熱,確實是一個值得研究的社會問題。“打是心痛罵是愛”道出了夫妻間特有的溝通形勢。
據有關方面統計,婚後第七年,是第一個感情多變年。是什麼原因導致這樣的婚變危機呢?其中最重要的是“遠香近臭”心理在作怪。夫妻間離得太近了,難免會有糾紛產生,有糾紛不怕,怕的是有解不開的糾紛,那就危險了。
據某市婦聯的工作人員介紹,對於化解夫妻間的矛盾,最好的方式就是“站著少說,躺著說。”把最敏感的問題,帶到床上去討論,往往能達到“消防滅火”的作用。
你想想,“枕頭風”能吹成“龍捲風”嗎?這就是俗話所說的,兩口子吵架“床下爭鬥床上和”的道理,也是“臥床”實現家庭和睦的一種奇方妙法,不信你試試。
文章來源:崆峒養生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