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認識周圍事物或與他人接觸的過程中,對任何人、事、物總會產生相應的情緒,在我們中醫稱之為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在正常情況七情變化對健康影響不大,也不會引起什麼病變。但是,一旦因內外刺激而引起七情太過就會導致人得多種疾病。
首先來說七情太過會損傷相應之臟:
即心在志為喜,過喜則傷心;
肝在志為怒,過怒則傷肝;
脾在志為思,過度思慮則傷脾;
肺在志為悲為憂,悲憂過度則傷肺;
腎在志為恐,過恐則傷腎。
1、怒則氣上、怒傷肝
大怒常常致使肝氣上逆,甚則血隨氣逆。臨床主要表現為:頭脹痛,面紅固赤,急躁易怒;血隨氣逆則嘔血,甚則昏厥卒倒;若肝氣橫逆犯脾,可兼見腹痛、腹瀉等症。
2、喜則氣緩、喜傷心
過度喜樂,會使心氣渙散或心神憚散。輕者可見心悸失眠、少氣無力、精神不集中等;重者神誌失常、狂亂,或見心氣暴脫而大汗淋漓、氣息微弱、脈微欲絕等。
3、思則氣結、思傷脾
過度思慮,導致心脾氣機鬱滯,運化失職。臨床可見心悸、失眠、多夢、精神萎靡及倦怠乏力、食少、腹脹、便溏等症狀。
4、恐則氣下、恐傷腎
指過度恐懼,致使腎氣失固,氣陷於下。臨床可見大小便失禁,遺精、滑精、骨痿等症狀。
5、悲(憂)則氣消、悲傷肺
指過度悲憂,導致肺氣耗傷或宣降失常。臨床常見意志消沉、精神不振、氣短胸悶、乏力懶言等症。
6、驚則氣亂
指猝然受驚,導致心神不定,氣機逆亂。臨床可見驚悸不安,慌亂失措,甚則神誌錯亂等症狀。
而且數情交織,易傷心肝脾:由於心肝脾三臟在人體生理和情志活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故情志內傷,最易損傷心肝脾三臟。
還有就是七情太過易損傷潛病之臟腑:潛病,是指已經存在但無明顯臨床表現的病證。潛病之臟腑是指潛病所在的髒腑。潛病之臟腑因其正氣已虛,即是情志易傷之所,故七情內傷易於損傷潛病之臟腑。例如曾患胸痺、飧洩、頭痛等病證的患者,若遭遇情志刺激,最易導致潛病發作或反復發作。
情志和我們的身體健康是息息相關的,情誌異常會引起身體出現疾病,同樣我們的身體出現問題情志也會相應變化。所以說我們每天還是要充滿樂觀的,把自己的情志調整到最佳,疾病自然也會遠離我們了。
文章來源:醫學教育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