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哥告訴你,除了添加衣物,按摩這幾個穴位對保暖有奇效!簡單易學,因為我們有圖!有圖!有圖!
如果你手涼
穴位1-陽池穴:顧名思義陽池穴是陽氣聚集的地方,它是手少陽三焦經的原穴,能夠激發本經的經氣,使上中下三焦原氣通達。刺激陽池穴,能加快氣血的活動,增加身體熱量,緩解手部寒冷。
位置:手腕背橫紋上,指伸肌腱的尺側緣凹陷中(直上正對中指與無名指的指縫處)。
按摩方法:艾灸或者輕揉陽池穴,時間要長,用力要緩,兩手交替按揉,可緩解手部冰涼的症狀。
穴位2-合谷穴:是大腸經氣血匯聚的地方。
位置:用一隻手大拇指的指間關節橫紋放在另一隻手虎口處的指蹼緣上,拇指下按,拇指尖的地方就是合谷穴。
按摩方法:可兩手交替按摩,用拇指放在合谷穴,做一緊一鬆的按壓,頻率為2秒一次即每分鐘按30下。穴位有“酸、麻、脹”的感覺代表按壓是比較有效的。
如果你膝蓋涼
穴位1-鶴頂穴:這個穴位有舒筋利節,通經活絡的作用。
位置:位於膝部,髕骨上緣正中凹陷處。
按摩方法:膝蓋寒涼的時候用大拇指指腹按揉3~5分鐘。在家中可用艾灸法,艾灸5-15分鐘。
穴位2-血海穴:這個穴位是脾經所生之血的聚集之處。
位置:坐在椅子上,將腿繃直,在膝蓋內側會出現一個凹陷的地方,在凹陷的上方有一塊隆起的肌肉,肌肉的頂端就是血海穴。
按摩方法:上午9~11點是脾經經氣運行最旺盛的時候,人體的陽氣也正處於上升趨勢。所以這個時間段進行按揉最好,每一側3分鐘,要掌握好力道,不易大力,只要能感覺到穴位有微微的酸脹感即可。
如果你腳涼
穴位1-三陰交:是肝經、脾經、腎經三條經脈的交會穴。三陰交穴有調節肝、脾、腎三經,調暢氣血的作用。
位置:在小腿內側,正坐屈膝成直角,在踝關節內側,四個手指併攏,小指貼著足內踝尖(腳內側內踝骨最高點)向上食指對應的點則為三陰交。
按摩方法:拇指立起來,放在穴位的表面,先用力向下按壓,再去揉,揉一分鐘停下來,間隔一下,再揉一分鐘。
穴位2—太谿穴:太谿穴是腎經的原穴,原穴能夠激發、調動身體的原動力。並且太谿穴是人體第一大補穴。
位置:位於足內側,足內踝(高點)後方與腳跟骨筋腱之間的凹陷處(即:腳內踝後緣的凹陷當中)。
按摩方法:每次按摩5分鐘左右便可,不必拘泥於方法。當然在腎經的流注時間,即下午17~19點時按摩的效果更好,按揉時可用對側手的拇指按揉,也可以使用按摩棒或光滑的木棒按揉;按揉的力度,除了要有酸脹的感覺之外,最好有麻麻的感覺。
文章來源:湯臣倍健營養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