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最常見的一個“小病”,每個人大概都患過感冒。普通感冒,就算不吃藥,7~10天也可自愈。然而感冒有許多症狀,卻讓人恨的咬牙切齒,很多人恨病吃藥,也是因為這些症狀實在是讓人苦不堪言。
當然,感冒時最好的治療是休息、飲水,但常常感冒之時,為了工作、生活、學習等各種因素,不能獲得很好的休息,此時常需要藉助藥物來幫助康復以及緩解症狀。但用藥之時,也是有一些問題存在的:比如在某些時候並不能及時獲取藥物,某些特殊時期不宜用藥,某些工作限制不能使用某些藥物,對“是藥三分毒”心有忌諱等等。
這時怎麼辦呢?扛著?好像悲壯了點。事實上,此時我們可以藉助神奇的祖國醫學的力量,做一些簡單的穴位按摩,來幫助我們緩解感冒的不適症狀,促進疾病向愈。今天我們就來介紹幾個簡單、易學、可以緩解感冒不適症狀的穴位。
1,風池穴
“風為百病長”,感冒多由風先作祟,打開人體大門,攜且他外邪入侵人體致病。風池穴為風邪蓄積之所,故名風池。按揉風池穴可以清熱疏風解表,適合各種感冒尤其是風熱感冒引起的頭痛、頸項強痛、鼻塞等症狀的緩解。
風池穴位於頸後枕骨的下緣,距離耳朵後部約兩指寬的凹陷處,頭頸後面大筋的兩旁與耳垂平行處,一左一右兩個穴位。
按揉時雙手抱攏頭部,以雙手拇指按揉穴位,以酸脹透遍全身、自覺周身微微發熱,微微汗出為宜,每次按揉2分鐘。
2,迎香穴
迎香穴,顧名思義,最先迎接氣味的地方,鼻塞不聞香臭,因而也是主管人的嗅覺的穴位。其主治“鼻鼽不利,窒洞氣塞”,是治療感冒鼻塞的重要穴位,可以緩解鼻塞流涕,祛風寒,通鼻竅,特別適合治療感冒後鼻塞、流涕等症狀。
迎香穴位於人體鼻翼外緣中點旁,鼻唇溝中間。
按揉時,用兩手的食指分別按住鼻翼兩側的迎香穴並且按照順時針和逆時針的方向各搓摩50次,有酸脹感且向額面部放射為宜。按揉過程中鼻塞流涕的症狀多很快緩解。
除此以外,可用兩手大魚際對搓,大魚際搓熱後沿鼻唇溝、迎香穴、鼻翼兩側至印堂穴處來回摩擦50次,至鼻側溫熱。既可以緩解感冒後鼻塞、頭痛等症狀,還可以在平時用於預防感冒。
3,列缺穴
列缺為肺經絡穴,肺主皮毛。感冒時,外邪侵襲,首先犯肺。邪氣在表時可藉宣散肺氣之功祛風解表,邪氣入裡時又可藉表經之道,引邪外出。故列缺穴具有疏風解表,宣肺理氣,止咳平喘之效,是治療傷風外感的要穴。按摩列缺穴可緩解咳嗽、氣喘、咽喉腫痛、頭痛項強等感冒症狀。
列缺穴位於橈骨莖突上方,腕橫紋上1.5寸。取穴時可兩手虎口相交,一手食指壓在另一手的橈骨莖突上,食指尖端到達的凹陷處即為列缺。
按揉時,以食指指腹揉按列缺,每次2-3分鐘。
4,大魚際
手診中,大魚際佔手掌很大面積,與人體的心肺相呼應。中醫認為大魚際與呼吸系統關係密切。經常合掌搓擦,對改善上呼吸道功能及新陳代謝頗有效果。不但可以緩解咽痛、打噴嚏、流清涕、鼻塞、咳嗽等症狀,時常按摩還可以預防感冒。
大魚際位於人的手掌正面拇指根部,下至掌跟,伸開手掌時明顯突起的部位。
操作時,雙手合掌,兩手的“大魚際”貼合對搓,至雙手發熱為度。通常交替互擦1-2分鐘,手掌便會發熱。可以單純的搓大魚際,也可以搓熱之後輔助按摩其它穴位。
5,大椎穴
大椎穴是人體的各條陽經上行氣血匯聚之地,為背部陽經氣血交匯之地。外感之疾,首先侵襲背部陽經。大椎穴可以疏風清熱,用於緩解感冒發熱、咳嗽、喘逆,頭項強痛等不適。
大椎穴在人的頸後正中,即第七頸椎棘突的下緣。取穴時,低頭,在頸後最高的骨性突起的下緣,手指按在穴位處時左右搖頭,可以感到手指上方的骨節轉動,下面的骨節固定。
按揉時,用一手的食指和中指,用力的按住大椎穴,按摩一兩百次。也可以在專業醫生的指導行下,選擇刮痧、拔罐等方法,或淋浴時用水柱衝擊大椎處,水溫需要高一些,以能忍受、不燙傷局部皮膚為度。
6,曲池穴
曲池穴是手陽明大腸經穴,肺與大腸相表裡,肺主皮毛,最先受到外邪侵襲,因此曲池穴可以輔助治療感冒。曲池穴是經氣運行之大關,可以通上達下,通里達表,即可清外襲風熱,又能瀉內在火邪,是表裡雙清的要穴。此穴具有疏散風熱,解表散邪之功,最善解全身風熱表邪。按揉曲池穴可以緩解外感熱病、風熱上擾所引起的頭痛、咽喉腫痛、發熱、風熱犯肺的咳嗽、氣喘等症。曲池穴適用於確有實熱之證,虛熱者並不適合。
取穴時屈肘成直角,當肘彎橫紋盡頭處即是。
按揉時,拇指指腹垂直按壓曲池,每次2~3分鐘。也可以刮痧板刮拭,如有痧排出,可以迅速解表、退熱。
7,印堂穴
此腧穴位於人體頭面部,在兩眉頭的中間,正通鼻竅。有明目通鼻、寧心安神的作用,可以緩解感冒引起的頭痛、頭暈、鼻塞等症狀。
取穴時,在人體前額部,當兩眉頭間連線與前正中線之交點處。
按揉時,用拇指和食指、中指的指腹點按50次。除此以外可以與迎香穴、大魚際的按摩方法相互配合,預防與治療兼顧。
關注我們,每天更新養生內容!
文章來源:養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