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上有14條筋絡,409個穴位;人體的奇經八脈隱含著眾多的玄機,而且艾灸這些穴位可以治百病。
更為奇特的是其中一些穴位具有一些特殊的功用:消炎、消氣、排毒、清火的作用,如果我們掌握了這些穴位及其特殊功用,經常灸一灸,按一按,會大大減少抗生素對我們的危害!
一、消炎穴
1
液門穴
液門穴是一個消炎的藥庫,如果我們能善用它,很多疾病能當下見效。
液門,顧名思義:液體之門,有降濁升清的作用。液體在人身經絡之中循經而行。有時人體表現的上火,並不完全是人體火多了,或者說水少了,很多時候是液體循行的道路不通暢了,有堵塞了,表現在堵塞的局部有病痛了,這時要想辦法疏通液體循行的道路,液門穴當仁不讓,我們可以用艾灸、按壓治療都會有效的,不少上火的症狀當下能完全消失。
2
照海穴
咽喉部癢痛,有時還伴有乾咳、乾嘔的症狀,西醫上稱為“梅核氣”。慢性咽炎的人,消炎藥物無法進入粘膜深層,吃藥無效…空調吹久了,咽喉腫大、發炎、發燒…
這時你可以按摩照海(和天突穴),可以消炎護嗓。每次指尖掐照海穴3~5分鐘,天天不拘時候次數。天突穴可用指腹隨時按揉,局部有酸脹感便可。按摁住足部的照海穴並閉著嘴不要說話。一會兒會感覺嘴裡津液,慢慢吞嚥下去,這樣幾次後可去除不適。
3
商丘穴
商丘穴屬脾經經穴,正好對應下身淋巴反射區,因此可以治療各種炎症,商丘穴主要消除下身的各種炎症。因為脾是管運血的,艾灸或者按揉商丘穴,它能把新鮮血液運到病灶上去,臟東西被清走後,炎症自然也就消除了。
主治:腹脹,腸鳴,腹瀉,便秘,消化不良,足踝痛,神經性嘔吐,急慢性胃炎,腸炎,患膀胱炎、尿道炎、盆腔炎等,一定要多揉揉商丘穴,把氣血引下來。
4
丘墟穴
丘墟穴是膽經的原穴,正好位於足底反射區的上身淋巴反射區,主要消除上身的各種炎症。
丘墟穴專門治療各種上火之症,也就是西醫所說的發炎症狀,比如牙痛發炎、眼睛紅腫發炎、嗓子發炎、咽喉腫痛,頭痛和乳房痛的炎症,跟它就更有關係了。
二、消氣穴
1
愛生悶氣,按腳麵
對於愛生悶氣、焦慮、心煩意亂的人,可按摩腳麵能快速讓人神清氣爽、心平氣和。
這是因為此處是太衝穴的所在位置,為人體足厥陰肝經上的重要穴道之一,又稱“消氣穴”,用拇指指腹用力按揉兩側穴位,使局部產生較強的酸脹感,每次按揉3~5分鐘。
2
快發火時,摳手心
人在快要發火時可輕握拳頭,用中指摳自己的掌心處1~2分鐘,能起到清心火的作用。
因為這裡是勞宮穴的所在位置,屬於手厥陰心包經,心包經對心臟起著保護作用,按摩勞宮穴可起到靜心寧神、鎮定醒腦的作用。當工作壓力大、身心疲憊時,也可按摩掌心,能加快血液循環,消除疲勞。
3
生氣胃脹,揉小腿
當生氣感到胃脹時,可按揉小腿外側,能消除腸胃的濁氣,起到“順氣”的作用。
因為這是足三里穴的所在,生氣胃脹時,用大拇指或中指按壓足三里穴5~10分鐘,每分鐘15~20次,艾灸以感到酸脹、發熱為宜。
4
氣得發抖,搓腳心
若出現生氣引起的渾身發抖,按摩腳心能起到安神的作用。
因為,這裡有一個人體的重要穴位“湧泉穴”。它是腎經之首,位於足底,彎屈腳趾時的凹陷處。生氣時用雙手大拇指摩搓兩足底湧泉穴10分鐘左右,能令人氣血暢通,脾氣自然慢慢消除了。
5
情緒激動,按頭頂
如果感覺自己情緒開始激動,出現頭痛、頭暈、胸悶、失眠等情況時,不妨坐下來按揉一下頭頂,在“源頭”上把“氣”放掉。
頭頂有一個重要穴位即百會穴,用雙手指按壓7秒再鬆手,連續7次可緩解症狀,提神醒腦。
三、排毒穴
1
腎臟排毒:湧泉穴
如果你下頜長痘,容易疲倦,都是因為腎臟體內積累毒素的表現。湧泉穴是人體最低的穴位,如果人體是一幢大樓,這個穴位就是排污下水管道的出口,經常按揉它,排毒效果明顯。這個穴位比較敏感,不要用太大的力度,稍有感覺即可,以邊按邊揉為佳,持續5分鐘左右即可。
2
肝臟排毒:太衝穴
肝臟毒素積累過多,會出現偏頭痛,臉部的兩側長痘痘,還會出現痛經。因為臉部兩側以及小腹,是肝經和它的搭檔膽經的領域,一旦肝的排毒不暢快,自己的後院就會先著火。並且肝臟是體內調控情緒的髒器,一旦肝內的毒不能及時排出,阻塞氣的運行,就會產生明顯的不良情緒。
用拇指按揉太衝穴3~5分鐘,感覺輕微酸脹即可。不要用太大的力氣,兩隻手交替按壓。
3
脾臟有毒:商丘穴
脾臟有毒時,面部會出現色斑,身上會積累脂肪,導致肥胖。同時,口氣會比較明顯,唇周長痘或潰瘍。用手指按揉商丘穴,保持酸重感即可,每次3分鐘左右,兩手交替做。
4
心臟有毒:少府穴
容易失眠,心悸,而且心火旺盛成為火毒時,額頭就會長出痘痘。心臟內出現瘀血也是一種毒素,輕一些的是胸悶,重一些的則會出現刺痛。少府穴,握拳時小指與無名指指端之間。按壓這個穴位不妨用些力,左右手交替。
5
肺部有毒:合谷穴
肺部有毒的表現之一就是出現便秘現象。而且道醫認為皮膚是否潤澤、白皙,都要依靠肺的功能良好。當肺中毒素比較多時,毒素會隨著肺的作用沉積到皮膚上,皮膚呈銹色,晦暗。
文章來源:崆峒養生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