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一個人無可救藥時,常常用到“病入膏肓”這個詞。古人認為心下面有一小塊脂肪做膏,心臟與橫膈膜之間的部位叫做肓。膏和肓之間是藥力達不到的地方,形容病情嚴重,無法醫治。
然而,大多數人不知道的是,膏肓其實是人體上很重要的穴位。
膏肓穴
膏肓穴屬於足太陽膀胱經,在後背肩胛骨旁,位於人體的第四、第五胸椎之間,旁開三寸(約四橫指)處,左右各有一穴。取穴時,病人坐位,雙手交叉緊抱雙肩,肘關節貼近胸前,將肩胛骨打開,從大椎穴向下找到第四胸椎棘突下,再旁開三寸處。
醫家如何看膏肓穴
穴位釋義
膏,膏脂、油脂也。肓,心臟與膈膜之間也。膏脂為提供心火燃燒之柴薪,在火熱作用下所處為液態,今心室燃燒後氣化蒸發的部分在胸腔內壓的作用下隨濕熱之氣外滲體表膀胱經,故名膏肓。
孫思邈在《千金方》中記載:“膏肓,能主治虛羸瘦損、五勞七傷及夢失精、上氣欬逆、痰火發狂、健忘、胎前產後等,百病無所不療”。
臨床應用
膏肓穴在臨床上多用於治療肺氣虛弱所致的咳嗽、氣喘、骨蒸盜汗、肺癆等病症;心氣不足、心火上擾所致的癲狂、健忘、遺精等病症;各種原因所致的羸瘦虛損。
人全身出現的各種病症都與膏肓穴有一定的關係。但是這個穴位比較隱蔽,針不方便扎進去,手也難以按到,想要活動膏肓,最好的方法就是通過艾灸和自我鍛煉。
艾灸膏肓穴——孫思邈的養生法
孫思邈是中國古代著名醫藥學家,也是養生的實踐家,百餘歲時猶視聽不衰,神采奕奕,可謂古之聰明博達長壽者也。據說,孫思邈養生方法之一就是艾灸膏肓穴。
病入膏肓,無藥可醫時,可以灸膏肓。膏肓穴是厥陰病的最底層(厥陰病為六經病之一,可想像成病到最深的那一層)。艾灸膏肓穴,可以把最底層的瘀血、寒濕、痰濕等不干淨的東西灸出來。經常艾灸此穴能起到補益虛損、養肺調心的作用。
艾灸方法
懸灸法:艾條點燃後放於穴位上方,距離皮膚兩三厘米進行熏灸,使局部有舒適溫熱感而無灼痛為宜,一般每次灸10-20分鐘,以局部潮紅為度。每日或隔日1次。
隔物灸儀法:使用灸大夫隔物灸儀,按照說明書調控艾灸時間和溫度,時間以30-50分鐘為宜,溫度在38-50℃為宜。
艾灸體驗
艾灸膏肓穴會讓人比較有動力堅持,一般艾條懸灸10多分鐘肚子就會咕咕響,艾灸儀施灸有的時候30 分鐘就會咕咕響,此時就是寒濕痰瘀的垃圾被打下來,
第二天會在排便上體現出來:有瘀血的拉瘀血,有痰的拉痰。體質偏寒的,可能有排寒反應,比如肚子或腿發涼。還有的可能會發汗或嗝氣。關注微信公眾號:艾灸經絡穴位圖解,更多精彩內容等著你。
如果灸一個星期,一點動靜都沒用,說明身體很乾淨。
注意事項
灸後如果出現眼乾、咽痛等症狀,可飲用少量淡鹽水引火下行。
來膏肓穴的運動體操
1雙肩旋轉法
可以把膏肓活動開,充分鬆開肩背部,長期練習,能有效解決肩背痛的問題;而反复的前後拉伸又能使胸腔得到擴張,能有效防治心、肺疾病。
【運動方法】兩手自然下垂,中指貼住大腿兩側的“風市穴”,以肩為軸,雙肩一起往前轉動10次,這就是在“開膏肓”;然後,仍舊以肩為軸,兩肩往後轉動10次,這就是在“合膏肓”。
2扇子開合法
可打開和擠壓膏肓,做完幾次後,人會感覺周身清爽,肩背疼痛明顯減輕。
【運動方法】:兩腳平行站立,兩膝微曲,腰直,胸平,兩手握拳,兩臂緩緩抬起到胸前與肩平,然後用力向後拉至極限,使肩胛骨盡量向脊柱靠攏,擠壓兩側膏肓穴,略停1至2秒鐘,再恢復原姿態。
注意事項
操作者在向後伸展又臂時要深吸氣,在收回雙臂時要呼氣,雙臂應在水平面上緩慢地運動。動作要到位,以背部出現酸脹、發熱、出汗的感覺為宜。
3反拳捶脊法
可益壽延年,還對肩周炎、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頸椎病、乳腺增生等都有一定的輔助作用。
【運動方法】:把手放在人體背部,反拳沿著脊柱敲打。這樣做可以把膏肓振開,又叫振髓法。久坐後可依此法經常敲打自己的背部,緩解肩背痛,疏通血脈。
文章來源:崆峒養生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