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涼傷人無形,入秋之後,這3個部位千萬不能涼!


民間素來有春捂秋凍的說法,認為秋季天氣一天天轉涼,但還沒必要過早的就把厚衣服穿上。穿的太厚,毛孔會受熱而張開,突然降溫帶來的寒涼之氣就容易透過毛孔傷人,因此,適當的“秋凍”有助於鍛煉耐寒能力。

但是,所謂秋涼傷人其實最無形!

秋天沒有夏天的熱,也沒有冬天的冷,這個季節,給人最大的感覺是涼,不光涼爽,還會傷人。這個季節,人容易不知不覺的受涼,感冒或引起胃腸道感染,由於降水會逐漸減少,有些人還會出現“涼燥”現象。

所以即便是秋凍,也要蓋著一層衣服凍,更不能哪裡都凍,尤其是身上的這3個部位一定不能輕易受寒,否則疾病說來就來!

一、首先是腿部

中醫理論中,腿為人之根,人體總共才十二條正經,有6條就始於腿。這些經絡從腿上開始遊走,溝通表裡,運行氣血,聯絡臟腑,貫穿人體上下通路,維持著全身的血液循環。

所以民間自古有“寒從底來”、“人老腳先老”的說法,一個人的腳如果是溫暖的,那他整個人通常會很健康。如果腳受涼了,整個身體也會跟著受涼。

眼下秋意漸濃,一場場秋雨落下,涼意越來越重,腳作為距離心臟最遙遠的地方,也是全身最怕冷的地方,腳部受寒,血液流動瘀滯,全身血液供應都可能影響,嚴重時還會損傷臟器功能。

所以不論男女老少,到了這個季節,務必把腿保護起來,從現在起,不穿涼鞋,不穿短裙短褲,在單位時不要把冷氣對著腳吹。特別是女性,腿一涼,很容易就出現經期延後,經量少,痛經等問題。

老人、兒童以及體寒多病的人,可以穿起襪子,更好的給腳部保暖,促進血液循環。

二、然後是腹部

腹部作為五臟六腑,以及人身各大臟器待的地方,存在了許多重要經脈,如脾胃經、肝腎經。腹部受涼,會引起腹部經脈氣血瘀滯不通,干擾臟器功能,就好像有胃病史的人腹部受涼易胃疼,經期女性腹部受涼容易痛經一樣。

尤其是腹部的肚臍這塊,歸屬任經,對女性而言,私密重要的器官都歸這裡管,風寒入侵會誘發痛經等婦科疾病。加上周圍許多豐富的神經末梢和神經叢,對外部刺激異常敏感,稍微受一點涼,人就會腹痛腹瀉,以及各種胃腸道疾病。

冬天大家都知道冷,穿的嚴嚴實實,不容易受寒,反而在秋季,秋涼傷人無形,恰恰是胃腸道疾病爆發的季節,因為很多人經常光著上半身睡覺,稍微有點燥熱更會吹空調風扇,不知不覺被涼氣入侵。兒童秋季腹瀉、成年人得腸炎、中老年消化不良,都與此有關。

這裡提幾點建議:1、不要再睡涼蓆竹蓆;2、避免露出肚子;3、睡覺要穿上衣,盡量不開空調,或給空調定時;4、白天吹風不要正對著肚子吹,衣著單薄時騎車車速不要快,做好這些,腹部一般是安全的。

三、再次是頂部

項上,包括了頭,還有脖子!中醫認為,頭為諸陽之會,百脈之宗,全身的陽氣都匯聚在頭部,這裡是陽氣最旺盛的地方,也是身體最不怕寒涼的地方。

但是,這病不意味著頭部可以受寒,頭部如果受涼,相當於在我們陽氣最旺的地方開了一個口子,人體內最溫暖的能量會迅速流失。陽氣受損,寒邪入侵,向下容易受涼引起感冒,向上則會刺激血管收縮,不利於腦部供血,常見的感冒、頭痛、鼻炎、頸椎病等病,都和頭部受涼有關!

另外脖子也是要重點保護的,肩頸區域,關節很多,經常受寒的話,寒性凝滯,使氣血運行不暢,不通則痛,容易造成關節病變,患上關節炎,或者加重關節炎,還會影響腦部的活動和供血。

防秋凍的六大穴位

有的人,可能沒有受寒,但他的身體裡面藏著以前留下的寒氣,到了秋冬季節,陽氣減弱,鎮壓不住,那些寒涼之氣便會從體內湧現出來(比如入秋後手腳冰涼),給身體搗亂,通過艾灸,也能將其驅逐出去。

我們一般建議艾灸以下穴位來預防寒氣:

1、大椎:點燃人體太陽!

2、氣海穴:一穴暖全身!

3、關元穴:關鎖真元!



4、八髎穴:防子宮之寒!

5、外關穴:防手部寒氣!

6、湧泉穴:防腿部寒氣!

文章來源:崆峒養生匯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經絡穴位按摩點點讚-養生保健DIY真簡單 » 秋涼傷人無形,入秋之後,這3個部位千萬不能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