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給大家講一個“病入膏肓”的故事。
病入膏肓源於中醫醫案,是《左傳》中的一段典故:春秋時期,晉景公得了重病,從鄰國請了醫術高明的醫緩來診治。
大夫在來的途中,晉景公做了個夢,夢見他的病變成倆小孩兒,一個說:“那人是名醫,會傷害我們,咱倆藏哪兒?”另一個說:“不用怕,我們躲到膏肓的地方,藥力不到之處。”
醫緩到來後,經過診斷,對晉景公說:“這病太深入了,在肓之上膏之下,扎針達不到,湯藥也無效,真心沒法兒治。”後來景公果然不治而亡。於是後人常用“病入膏肓”來比喻病重難治。
在中醫針灸裡面,有一個養生穴位就叫“膏肓”,這個穴道非常隱蔽,針不能扎進,手也無法按摩到,最好的方法就是艾灸。中國古代著名醫藥學家孫思邈活到141歲,養生秘訣之一就是艾灸膏肓穴。
膏肓穴位於人體的背部,取穴時一般為坐姿,雙手交叉緊抱雙肩,肘關節貼近胸前,將肩胛骨打開,從大椎穴向下找到第四胸椎棘突下,左右四指寬的地方。
取穴後,將艾條點燃熏灸,以局部有舒適溫熱感而不灼痛為宜,一般每次灸15-20分鐘,以局部潮紅為度,每日或隔日1次,經常艾灸此穴能起到補益虛損、養肺調心的作用。
兩個開合膏肓的方法
1、雙肩旋轉法
兩手自然下垂,中指貼住大腿兩側,以肩為軸,雙肩一起往前轉動10次,這就是在“開膏肓”;然後,仍以肩為軸,兩肩往後轉動10次,這就是在“合膏肓”。可以反复做幾次,最好能夠連續做到旋轉200次。
這個動作可以把膏肓活動開,充分放鬆肩背部,長期練習,能有效解決肩背痛的問題;而反复的前後拉伸又能使胸腔得到擴張,這也能有效防治心、肺疾病。
2、反拳捶脊法
“反拳捶脊”也是一個開膏肓的好方法。具體的做法是:把手放在背部,反拳沿著脊柱敲打。這樣做可以把膏肓振開,又叫振髓法。久坐辦公室的人可依此法經常敲打自己的背部,緩解肩背痛,疏通血脈。
溫馨提示:本平台分享的健康信息,僅供大家參考交流,不作為醫療診斷依據。如有需要,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文章來源:健康衛視濟寧新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