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哪些穴位對肝好
1、太沖穴
“太沖穴”在大腳趾縫往腳背上4厘米處,堪稱人體第一大要穴。有人把“太沖穴”比作人體的出氣筒,因為它是肝經的原穴和腧穴,是肝經的火穴,能夠把肝氣肝火消散掉。所以通過按揉“太沖穴”,可以把人體郁結的氣最大限度地沖出去。
“太沖穴”很好找,在腳背上大腳趾與二腳趾結合的地方向腳腕脖子方向推,推到兩個骨頭連接的盡頭就是太沖穴,按揉方法就是仔細找到最痛的點,然后從“太沖穴”向揉到“行間穴”方向推揉,就可以把有助于將肝火基本上泄發出去了。
2、行間穴
“行間穴”在大腳趾和二腳趾縫上。它是一個火穴,肝屬木,木生火,如果您肝火太旺,就瀉其心火。而“行間穴”就是一個瀉心火的穴位。春天肝火盛,會導致牙痛、腮幫子腫、口腔潰瘍、鼻出血、舌尖長泡等癥,這表明火已經從肝經進入到心經,多揉“行間穴”,就可以把心火從這里散出去了。
3、大敦穴
大敦穴肝經的第一個穴位,它在大腳趾內側的趾甲縫旁邊。“敦”是厚的意思,“大敦”就是特別厚。大敦穴又是一個井穴,“井”是源頭的意思。在腳拇趾趾甲邊際最靠第二趾之外有“大敦”穴。
“大敦穴”可以按摩,也可以艾炙,能達到清肝明目之功效,可使人頭腦清晰,神清氣爽。
4、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在外膝眼下3寸,距脛骨前嵴1橫指,當脛骨前肌上。取穴時,由外膝眼向下量4橫指,在腓骨與脛骨之間,由脛骨旁量1橫指,該處即是。足三里穴是“足陽明胃經”的主要穴位之一,它具有調理脾胃、補肝益氣、通經活絡、疏風化濕、扶正祛邪之功能。
5、三陰交穴
在小腿內側,當足內踝尖上3寸,脛骨內側緣后方;正坐屈膝成直角取穴。此穴位為肝、脾、腎三者經脈交匯處,經常按揉此穴對肝、脾、腎有保健作用。
養肝護肝學會這4點
1、肝臟喜歡綠色食物
研究發現,綠色、白色、淺藍色有利于減輕肝病患者的心理緊張和對疾病的恐懼感。戶外綠色的樹蔭草坪、風平浪靜的湖水及幽雅的綠色環境,都能促進肝病患者康復。
在辦公桌上擺放一盆綠色植物,裝修時選擇淡雅的墻面顏色,甚至多穿淡綠色的衣服,都有助于養肝。中醫說:“青色入肝經”,綠色食物能有益肝氣循環、代謝,還能消除疲勞、舒緩肝郁,多吃些深色或綠色的食物能起到養肝護肝的作用,比如西蘭花、菠菜、青蘋果等。
2、肝臟愛吃糖
大部分人都不知道,糖是保護肝臟的重要物質。每克葡萄糖能提供人體所需要能量的70%左右,如果一個人長時間處于缺乏能量的狀態,就會影響肝臟功能。糖還能合成一種叫肝糖原的物質,儲存在肝臟中,可以防止攝入體內的毒素對肝細胞的損害。
除糖尿病患者外,普通人可以按體重計算每天自己應該吃多少糖。每公斤體重攝取1克糖,60公斤重的成年人每天可攝取的糖不應超過60克。按照這樣的標準,不但不會減壽,還會對健康有益。
一般來說,糖類的主要來源有米飯、面食、白糖、蜂蜜、果汁、水果等。一大勺果醬約含糖15克,1罐可樂約含糖37克,3小塊巧克力約含糖9克,1只蛋卷冰激凌約含糖10克。
3、蛋白質能修復肝臟
雞蛋、豆腐、牛奶、魚、雞肉、芝麻、松子等“高蛋白、低熱量”的食物,是肝臟的最愛。這些食物中豐富的蛋白質就像肝臟的“維修工”,能起到修復肝細胞、促進肝細胞再生的作用。
正常人每天攝取的優質蛋白應該多于90克,對于肝功能受到損害以及減弱的人來說,適當多吃高蛋白的食物更有利于肝臟恢復健康,防止它進一步受到傷害。患有急性肝炎的人每天攝入的蛋白質不能少于80克;患有肝硬化的病人則不能少于100克。
4、維生素A可抗肝癌
肝臟是人體儲存維生素的“倉庫”。當肝臟受損時,“倉庫”儲存維生素的能力也會下降。研究表明,維生素A能保護肝臟,阻止和抑制肝臟中癌細胞的增生。它能使正常組織恢復功能,還能幫助化療病人降低癌癥的復發率。
專家說,人體每天需要攝入的維生素A為:男性800微克,女性750微克,千萬不要超過3000微克,以免損害肝臟。每天食用一根胡蘿卜、65克雞肝、200克金槍魚罐頭或一杯牛奶就可以滿足。番茄、胡蘿卜、菠菜、動物肝臟、魚肝油及乳制品中也含有大量維生素A。
(責任編輯:吳紫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