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手五里穴位的作用
腧穴釋義:中國古代一寸曰一里,此穴在曲池上3寸處,若是從肘端(肱骨外上髁)向上量,正好5寸,故名。
簡便定位:屈肘,在臂外側曲池與肩k的連線上,當曲池穴上3寸處。
解剖定位:在肱骨橈側,為肱橈肌起點,外側為肱三頭肌前緣;稍深為橈側副動脈;布有前臂背側皮神經,深層內側為橈神經。
主治病證:肘臂孿急,疼痛不舉,風濕腫脹,上肢不遂;咳嗽,吐血;胃脘脹滿,疼痛;嗜臥,身黃,瘧疾,驚恐,瘰疬等;咯血,肺炎,扁桃體炎,胸膜炎,腹膜炎,肋間神經痛,頸淋巴結核,恐怖癥,偏癱,上肢疼痛,嗜睡等。
功能主治:因腧穴部位多有神經分布,故不宜自行針灸。
功效機制:疏經利節,調和氣血 此穴屬手陽明大腸經,可疏調陽明經經絡,調理陽明經氣血,治療上肢循經病癥;瘰疬為痰火郁于頸項,而手陽明經支脈從缺盆上至頸部,故取此穴可清瀉陽明、通調氣血,以達清熱瀉火、行氣化痰、活血散結之效而治療瘰疬;手陽明經絡肺,故此穴通過清瀉大腸與肺經熱邪而治療咳嗽、吐血。
保健養生:手五里位于骨頭上,通經活絡的效果非常強,尤其能治肩膀上的疾病,如肩膀沉重、肩周炎。按摩時可用圓珠筆端或食指按壓,每次3~5分鐘。經常用拇指指腹按揉手五里,每次1~3分鐘,能改善頸、肩、手臂的血液循環,對上肢有很好的保養作用。
刺法:直刺0.5~1寸,局部酸脹,可傳至肩部或肘部。
灸法:艾炷灸或溫針灸3~5壯,艾條灸5~20分鐘。
按摩:按法、點法、揉法、按揉法、點揉法、點按法、掐法、拇指彈撥法等。
現代研究:實驗證明,電針手五里、曲池等穴,對刺激牙髓、內臟大神經等引起大腦皮層體感區或聯合區的誘發電位,均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
(責任編輯:吳紫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