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人體三角區,只要護得好,疾病不侵擾!


神秘的人體三角區,只要護得好,疾病不侵擾!

1、調血止癢的膝三角

位置:膝蓋前面的內側上方。把腿曲成90度,膕窩橫紋的內側端,向上骨頭下方有一窩(曲泉),再往上肌肉高起的位置一按(血海)再往上一指(百蟲窩)。

癢症屬於血病,血裡面有熱而引起瘙癢。有句話“諸痛癢瘡皆屬於心”就是各種各樣的癢症都可以從心來考慮,心主血脈,其實還是歸到血。

神秘的人體三角區,只要護得好,疾病不侵擾!

曲泉:肝經的穴位。肝經的合穴,就是這個地方氣血是非常聚集旺盛的意思。

血海:是脾經的穴位。如果血旺盛或血虛的話就很容易出現癢症。

百蟲窩:是經外奇穴,它正好在脾經上面,同時它又專門治癢的穴位。

用掌心去擦這個地方,摩擦這個三角區。掌心是手厥陰心包經的一個穴位叫勞宮,勞宮直通於心包又連屬於我們的心。心主神誌,心包作為心的一個外圍的防衛體系和傳達命令的一個臟器,所以它和心的功能是一致的。

勞宮的作用是洩心火。單側搓2-3分鐘,或每側1分鐘或兩側同時搓。

磨擦膝關節的內側三角形區域,可以調節血液循環,治療氣血不暢造成的皮膚瘙癢,因下焦濕熱面造成的外陰瘙癢、白帶異常等症狀。長期磨擦掌心的穴位可達到洩心火去煩躁的作用。

2、針對關節疼痛的膕三角

膕橫紋內側有兩個肌腱,叫半肌腱半膜肌肌腱。外側有一個股二頭肌肌腱這裡穴位:陰谷、委中、委陽、浮。是足太陽膀胱經和腎經經過的地方。

記不住穴位,只要點揉這個三角區。

神秘的人體三角區,只要護得好,疾病不侵擾!

膝關節的病,用手揉這幾個穴位可以消腫。平時作為預防,也可以用大拇指點揉。拇指點揉膕三角,可以消除膝蓋腫脹,對於腰背疼痛、風濕類風濕性關節炎、關節扭傷以及其他原因所導致的膝關節疾病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3、補腎治虛的足三角

這個三角區正好是足少陰腎經的穴位

神秘的人體三角區,只要護得好,疾病不侵擾!

太谿:內踝向後和跟腱之間。腎經的原穴。


大鐘


水泉


照海:內踝的下方。


然谷


复溜


三陰交

除了三陰交以外,都是足少陰腎經的穴位。這個區是補腎的特別好的地方。

照海然谷治療陰虛有熱的症狀:五心煩熱手心腳心熱煩躁晚上睡眠中盜汗糖尿病。

治療更年期症狀:情緒波動煩躁睡眠多夢。

用拇指在這個區域內點揉。發現哪個地方疼就揉。

4、對足三角點按

可以改善陰虛有熱的狀況,對於女性更年期綜合症有療效。

按摩補腎治虛的足三角

神秘的人體三角區,只要護得好,疾病不侵擾!

可以有效的補腎,對於中老年人出現的腎虛症狀,如糖尿病、五心潮熱、失眠等都有明顯的療效。

還可以緩解女性更年期的症狀。

5、治暈緩痛的枕三角

顱骨下面枕骨下方有一個非常明顯的凹陷。

風池:治療頭痛眼睛疼眼睛幹血壓升高引起的頭痛頭暈,還可以放鬆頸部肌肉治療頸椎病。用拇指點揉。也是一個驅風、散風的穴位。點揉風池穴還可以袪風邪、治感冒。

完骨:治療頭痛

天柱:緩解頸部肌肉痙攣

翳風:散外風

血壓突然升高,風池穴可以降壓,點揉力量要強一點,時間要長一點。

6、點揉耳後顱骨下面的三角區

可以治療枕三角綜合症以及與頸椎活動有關,造成頸椎活動受限、旋轉及屈伸時發生眩暈症狀,可以預防治療頸椎病,還具有預防感冒和眩暈的作用。

7. 現場支招:治療肩膀和胳膊的三角區

神秘的人體三角區,只要護得好,疾病不侵擾!

巨骨肩井曲垣

肩髃肩髎

神秘的人體三角區,只要護得好,疾病不侵擾!

平舉不行的時候點揉這個肘三角區

8、治療手麻的三角區

神秘的人體三角區,只要護得好,疾病不侵擾!

食指和拇指交界的地方是個三角區,找到最疼的位置,咬住牙。

第二掌骨後面叫三間穴

文章來源:崆峒養生匯

下蹲功,鼓腎氣,長做保健康!收了吧!


無論男女,一般過了30 歲以後,腎氣都開始走下坡路。過了40 歲會明顯感覺體力、精力等等身體各方面的機能大不如前。而到了50歲,各種各樣的症狀就出現了,比如掉頭髮、頭髮變白、耳聾、耳鳴,還有乏力、失眠、腰膝酸軟、腰腿痛等。

除此之外,中醫還將把腎稱為“先天之本”,腎氣不足,身體中的氣血、器官也會受到影響,各種心腦血管的重大疾病、內分泌疾病,甚至腫瘤都會來湊熱鬧!

怎麼辦?

一個動作恢復

很多外國人都在練,效果太神奇

貼牆功,也叫做蹲牆、蹲牆功,原來是內家拳用來鬆腰的秘法,後來由養生學者龐明先生傳出。蹲牆是一個動作簡單而又效果顯著的方法,經過練習者親身的體驗,貼牆功主要有以下幾大功效:

  • 首先,它有助於鬆腰,因此可以作為內家拳的基本功;
  • 可以強腎,是一種健身養生的良法;
  • 能夠強化人體混元氣的升降開合,是糾正體內氣機偏差的有效方法;
  • 用於現代人伏案、手機、電腦一族頸椎腰椎疾病;
  • 有利於補充男性陽氣,輔助治療癃淋(中醫病症名,西醫中的前列腺疾病);
  • 女性白帶增多,月經不調,痛經等病症都可以得到很好調理;
  • 調理腎虛、體弱、失眠、多夢;
  • 還能有效預防心腦血管疾病、中風、半身不遂;
  • 除此之外,對於預防感冒、腸胃系統疾病,提高眼睛視力、防止心腦血管疾病、減肥等效果也不容忽視。

動作要領

人面對一堵牆或者一扇門站立,鼻尖觸牆,腳尖也觸牆;

鼻尖貼牆慢慢下蹲,直到雙腿徹底彎曲,完全下蹲,雙臂抱住下蹲的雙腿;

鼻尖依舊貼牆,身體緩慢起立,直到完全直立;

重複第一次下蹲的動作。

注意事項

此法看似簡單,但剛開始有難度,主要是腎氣不足之人無力蹲穩,起立乏力,重心容易向後傾斜倒地。

所以剛開始練時必須將腳尖稍稍後移,具體尺度自己把握,保持重心穩定即可,然後緩慢下蹲、起立。

做功時一定要專注於脊椎的直立和身體平衡,否則一不留神就會向後倒。

下蹲、起立的次數由自己把握,多少不限,但每次起碼應有九次以上,然後以九為單位逐漸加大到十八次,八十一次等等。

解析

為什麼貼牆功有如此效果?

因為這種功法可以鍛煉到神經中樞,可打通任督二脈

過去有人把這個功法稱為反序運動。像平常的跑步,慢走、做操,這都屬於正常的運動,像往後倒著走,這就叫反序運動。

練什麼都不如練神經中樞,也就是這個脊椎、任督二脈的地方,但是這個地方太難練了,我們平時做正常的運動,比如慢走、做操、跑步的時候,這個脊椎都是直的,練不到這裡。

這種蹲牆功其實主要就是打通神經系統,打通任督二脈的。

任脈為陰

督脈為陽

打通任督二脈的關鍵就是要對命門穴經常鍛煉。命門穴就在人體的後背,跟肚臍相對應,就是在腰眼那塊。中醫裡,後背為陽,為督脈,所以又稱為陽氣之海,陽氣決定長生,陽氣旺盛百病不侵,打通命門就是調陽氣。腎主髓,髓主腦,腦主元神,腦是高級的神經中樞,督脈暢通充實就百病不得。

其他的功法,一般是鍛煉四肢,不能鍛煉到脊椎。由於脊椎每個節中間都是大穴,旁開一點五寸、二點五寸的地方也都是大穴,五臟六腑有病都和這些大穴相通相聯繫。只要身體有病,這些穴位就開始長結節堵住了,我們通過練習養生功,一蹲一起間,就把這個結節都打開了。結節一開這就通了,所謂“通則不痛”,身體上的病痛也就容易好了。

文章來源:崆峒養生匯

6個簡單的動作每天睡前做,自然不會長期失眠啦


對於經常失眠的人來說,睡前除了要泡腳,按摩頭部以外,瑜伽也是一種很好緩解失眠的好方式,今天給失眠的伙伴們推薦6個瑜伽體式,睡前練習,讓你一夜好眠到天亮!

1、牛式

  • 跪立在床上,雙膝雙腳打開與髖同寬
  • 雙手打開與肩同寬,雙手在肩部的正下方
  • 閉上眼睛,吸氣抬頭挺胸
  • 從頸部開始脊柱一節一節延展
  • 注意集中註意力去感受每一節椎體延展
  • 保持2-3個呼吸

2、貓式

  • 從牛式開始,呼氣,含胸拱背
  • 注意從尾椎開始,一節一節的延展脊柱
  • 同牛式一樣,閉上眼睛感受脊柱的延展
  • 保持3-5個呼吸
  • 貓牛式重複練習2-3組

3、束角式側彎

  • 坐立在床上,屈雙膝,雙腳併攏
  • 雙手向上舉過頭頂,呼氣身體向左側彎
  • 左手放在側方墊面上,右手向上舉過頭頂
  • 保持3-5個呼吸,換另一側

4、束角式脊柱扭轉

  • 還原到坐立雙腳併攏的束角式
  • 吸氣延展脊柱,呼氣身體向右扭轉
  • 右手放在身體的後方,左手放在右大腿上
  • 保持3-5個呼吸,換另一側

5、仰臥上升腿

  • 仰臥在床上,抬雙腿向上靠近身體
  • 如果伸直雙腿有困難,可以微微屈膝
  • 雙手抱住雙腳或者小腿,保持3-5個呼吸

6、排氣式

  • 仰臥在床上,屈雙膝,雙腿靠近腹部
  • 雙手抱住雙小腿前側,呼氣雙腿再次靠近腹部
  • 保持3-5個呼吸

文章來源:瑜伽解剖學

五臟養生法之健脾法


作者: 徐勰吳雲川

脾的大體解剖部位,籠統地講,位於中焦。中醫學中的脾,與現代醫學中所講的脾臟是兩個不同的概念,現代醫學認為脾有造血等功能,中醫則認為脾總司人體的消化。

一、脾的生理功能

1、脾主運化、升清:主運化是脾的功能,升清是脾主運化的功能特點。脾主運化的功能,是指脾對因飲食物進行消化,並吸收其中的精微,再運輸到心肺。在脾所吸收與運輸的水份清微中,包括精正因為脾是人身消化、吸收的重要器官,所以歷代中醫都很注意這個器官的作用,治療和預防疾病中強調補益,顧護脾土,也就是脾胃的生理功能。微物質和水液兩方面。

(1)運化水穀。水穀從口而入胃,經過胃的受納和初步消化,然後到脾,經過脾的進一步消化,吸收其中的精微部分,也就是清的部分,再上輸於心肺,通過心肺變為氣血而布散全身。食物中的糟粕,也就是濁的部分降到大腸,變成大便排出體外,水液部分,由心肺下降到膀胱,成為小便排出體外。

營養物質來源於水穀,但要通過脾胃的消化、吸收、運輸,才能營養全身,所以稱脾為“後天之本”。因為水穀精微是生成氣血的物質基礎,而水穀精微是經過脾的運化而完成的,所以稱脾為“氣血生化之源”。脾的運化功能強健,習慣上稱為“脾氣健運”。

只有在脾氣健運的情況下,則飲食的消化,水穀精微的吸收與運輸功能,才能正常運行,反之,若因某種原因引起脾不健運,則飲食的消化,水穀精微的吸收與運輸功能失職,就會出現腹脹、便溏、食慾不振,倦怠、消瘦,以至氣血生化不足等病症的發生。

(2)運化水液的功能。人體水液代謝過程,與脾運化功能密切相關。如果脾的運化水液功能失常,就會造成水濕停留,形成水腫,痰飲等病變,所以有“諸濕腫滿,皆屬於脾”的論述。這類疾病的根本原因在於脾虛,運化水液的功能失常,這叫做“脾虛生濕”。而濕邪內停,又能阻礙脾的運化功能,這叫做“濕邪困脾”。

脾主運化的功能,依賴於脾氣的作用。脾氣是指構成脾以及維持脾機能活動的物質基礎。脾主升清,是指脾氣有上升的特點而言。脾氣上升,才能水穀精微上輸於心肺,這就是脾升清作用的體現。如果脾氣不升,則氣血生化無源,可出現頭暈、目眩等症。另外,這一作用引申到病理上,凡見到內臟下垂,如子宮下垂、胃下垂,以及久洩、脫肛等,則歸於脾氣虛而下陷,又稱為中氣下陷。

正因為脾是人身消化、吸收的重要器官,所以歷代中醫都很注意這個器官的作用,治療和預防疾病中強調補益,顧護脾土,也就是脾胃的生理功能。



2、主統血:統,統攝,控制的意思。所謂脾統血,是指脾統攝血液,便血在脈管內正常運行而不外溢的作用。人體血液循環是靠心的推動,靠肝的貯藏調節,又靠脾的統攝,在心、肝、脾三臟的共同協作下,才能使血液正常運行於全身。

脾統攝血液的功能,同樣是依賴於脾氣的作用。脾氣旺盛,則能統攝血液,使血液在脈管內正常運化,而不致溢於脈外,如果脾氣虛損,不能統攝血液時,就會使血不循經,出現各種出血症,所以脾不統血的出血症,是屬虛症。臨床上多種慢性出血性疾病,如月經過多、崩漏、便血、衄血等,對於這一類疾病的治療,常用“補脾攝血”的方法,以補益脾氣,使脾氣健旺,恢復其統血的功能,則出血自止。

二、脾病的概括

在臟為脾,在腑絡胃,在體主肉,開竅於口(唇)。概括現代醫學疾病範疇及主要疾病:消化系統及血液系統疾病,如胃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消化不良腸炎、腹瀉、便秘、肌營養不良、肌肉萎縮以及貧血、血小板減少和口腔疾患等。

三、脾病干預的自我導引推拿

由健身氣功功法和推拿法組成,鍛煉康復時可先做健身氣功,再做推拿法。

(一)健身氣功動作

1、熊戲

熊戲的手型:熊掌,大拇指壓在食指指端,其餘四指併攏彎曲,虎口撐圓。

(1)熊運

動作要點:以左式為例。兩掌握空拳成“熊掌”,拳眼相對,垂手下腹部;目視兩拳。以腰、腹為軸,上體做順時針搖晃;同時,兩拳隨之沿右肋部、上腹部、左肋部、下腹部劃圓;目隨上體搖晃環視。右式與左式相同,左右相反。

功法作用:腰腹轉動,兩掌劃圓,引導內氣運行,可加強脾、胃的運化功能。運用腰、腹搖晃,對消化器官進行體內按摩,可防治消化不良、腹脹納呆、便秘腹瀉等症。

(2)熊晃

動作要點:以左式為例。身體重心右移;左髖上提,牽動左腳離地,再微屈左膝;兩掌握空拳成“熊掌”;目視左前方。身體重心前移;左腳向左前方落地,全腳掌踏實,腳尖朝前,右腿伸直;身體右轉,左臂內旋前靠,左拳擺至左膝前上方,拳心朝左;右掌擺至體後,拳心朝後;目視左前方。身體左轉,重心後坐;右腿屈膝,左腿伸直;擰腰晃肩,帶動兩臂前後弧形擺動;右拳擺至左膝前上方,拳心朝右;左拳擺至體後,拳心朝後;目視左前方。身體右轉,重心前移;左腿屈膝,右腿伸直;同時,左臂內旋前靠,左拳擺至左膝前上方,拳心朝左;右掌擺至體後,拳心朝後;目視左前方。右式與左式相同,左右相反。

功法作用:腰腹轉動,兩掌劃圓,引導內氣運行,可加強脾、胃的運化功能。運用腰、腹搖晃,對消化器官進行體內按摩,可防治消化不良、腹脹納呆、便秘腹瀉等症。

2、調理脾胃須單舉

動作要點:左式:兩腿徐緩挺膝伸直;同時,左掌上托,左臂外旋上穿經前面,隨之臂內上舉之頭上方,肘關節微屈,力達掌跟,掌心向上,掌指向右;同時,右掌微上托,隨之臂內旋下按至右髖旁,肘關節微屈,力達掌根,掌心向下,掌指向前,動作略停;目視前方。鬆腰沉髖,身體重心緩緩下降;兩腿膝關節微屈;同時,左臂屈肘外旋,左掌經面前下落與腹前,掌心向上;右臂外旋,右掌向上捧與腹前,兩掌指尖相對,相距約10厘米,掌心向上;目視前方。右式與左式相同,左右相反。

功法作用:通過左右上肢一鬆一緊的上下對拉(靜力牽張),可以牽拉腹腔,對脾胃中焦肝膽起到按摩作用;同時可以刺激位於腹、胸脅部相關經絡以及背部俞穴等,達到調理脾胃(肝膽)和臟腑經絡的作用。可使脊柱內各脊椎的小關節及小肌肉得到鍛煉,從而增強脊柱的靈活性與穩定性,有利於預防和治療肩、頸疾病等。

3、倒拽九牛尾勢

動作要點:以左式為例。雙膝微屈,身體重心右移,左腳向左側後方約45°撤步;右腳跟內轉,右腿屈膝成右弓步;同時,左手內旋,向前、向下劃弧後伸,小指到拇指逐個相握成拳,拳心向上;右手向前上方劃弧,伸至與肩平時小指到拇指逐個相握成拳,拳心向上,稍高與肩;目視右拳。身體重心後移,左膝微屈;腰稍後轉,以腰帶肩,以肩帶臂;右臂外旋,左臂內旋,屈肘內收;目視右拳。身體重心前移,屈膝成弓步;腰稍左轉,以腰帶肩,以肩帶臂,兩臂放鬆前後伸展;目視右拳。重複二至三動3遍。身體重心前移至右腳,左腳收回,右腳尖轉正,成開立姿勢;同時,兩臂自然垂於體側;目視前下方。右式與左式相同,左右相反。

功法作用:通過腰的扭動,帶動肩胛活動,可刺激背部夾脊、肺俞、心俞等穴,達到疏通夾脊和調練心肺之作用。改善軟組織血液循環,提高肌肉力量及活動功能。

4、臥虎撲食勢

動作要點:右腳尖內扣約45°,左腳收至右腳內側成丁步;同時身體左轉90°;兩手握固於腰間章門穴不變;目隨轉體視左前方。左腳向前邁一大步,成左弓步;同時,兩拳提至肩部雲門穴,並內旋變“虎爪”,向前撲按,如虎撲食,肘稍屈;目視前方。軀幹由腰到胸逐節屈伸,重心隨之前後適度移動;同時,兩手隨軀幹屈伸向下、向後、向上、向前繞環一周。隨後上體下俯,兩“爪”下按,十指著地;後退屈膝,腳趾著地;前腳跟稍抬起;隨後塌腰、挺胸、抬頭、瞪目;動作稍停。起身雙手握固收於腰間章門穴;身體重心後移,左腳尖內扣約135°;身體重心左移,同時,身體右轉180°,右腳收至左腳內側成丁步。右式與左式相同,左右相反。

功法作用:“任脈為陰脈之海”,統領全身陰經之氣。通過臥虎撲食之勢,身體的後仰胸腹的伸展,可使任脈得以疏伸及調養,同時可以調和手足三陰之氣。

5、“呼”字訣

動作要點:“呼”字舌居中喉出音。兩掌向前撥出後,外旋內翻,轉掌心向內對肚臍,指尖斜相對,五指自然張開,兩掌心間距與掌心至肚臍距離相等;目視前下方。兩膝緩緩伸直;同時,兩掌緩緩向肚臍方向合攏,至肚臍前約10厘米。微屈膝下蹲;同時,兩掌向外展開至兩掌心間距與掌心至肚臍距離相等,兩臂成圓形,並口吐“呼”字音;目視前下方。兩膝緩緩伸直;同時,兩掌緩緩向肚臍方向合攏。

功法作用:“呼”字訣與脾臟相應。口吐“呼”字具有洩出脾胃之濁氣、調理脾胃功能的作用。通過兩掌與小腹之間的開合,外導內行,使整個腹腔形成較大幅度的舒縮運動,具有促進腸胃蠕動、健脾和胃、消食導滯的作用。

(二)健脾益胃推拿法

1、攪滄海:舌在口腔上、下牙齦外周從左向右,從右向左各轉動10次,產生津液分3口緩緩嚥下。

2、摩脘腹:雙掌相疊,置於神闕穴(臍眼),先逆時針,從小到大摩脘腹30圈,然後再順時針,從大到小摩動30圈。

3、盪胃腑:坐或臥位,以右手掌按置於中脘穴上,先以掌根稍用力將胃脘向左推盪,繼之再以五指將胃脘稍用力推盪向右,往返計做10次。

4、振中脘:坐或臥位,雙掌相疊於中脘穴處,以振動手法操作1分鐘。

5、捏三線:坐或臥位,自兩乳頭和膻中穴向下取3條垂直線,以雙手逐線自上而下捏拿,揉捏脘腹部肌肉,3線操作為1次,計做5次。

6、分陰陽:坐或臥位,兩手除拇指外,其餘四指併攏,中指相對於劍突下,全掌按緊皮膚,然後,自內向外,沿肋弓想脅肋處分推,並逐漸向小腹移動。共操作10次。

7、揉血海:坐位,雙拇指分按於兩側腿部的血海穴上旋轉按揉1分鐘。

8、疏肋間:坐位,兩手掌橫置兩腋下,手指張開,指距與肋骨的間歇等寬,先用右掌向左分推至胸骨,再用左掌向右分推至胸骨,由上而下,交替分推至臍水平線,重複10次。注意手指應緊貼肋間,用力宜均勻,以胸肋有溫熱感為好。

9、理三焦:坐或臥位,兩手四指相交叉,橫置按於膻中穴,兩掌根按置兩乳內側,自上而下,稍用力推至腹盡處,計推20次。

10、按三里:雙手食、中指相疊,按揉足三里穴(人體強壯穴)50次。

四、健脾食藥

1、中藥:淮山藥、山萸肉、茯苓、白朮、砂仁、陳皮、潞黨參、甘草、大棗、黃芪

成藥:香砂六君丸、純陽正氣丸、健脾丸、保和丸

2、食補:牛肉、豬肉、鴿肉、黃鱔、糯米、栗子、豆類、大棗、蓮子、花生、荔枝等

荔枝大棗湯:成熟鮮荔枝肉(連核)150克,大棗75克,白糖20克。將荔枝去皮核,切成小塊,另將大棗洗淨,先放入鍋內,加清水200毫升燒開後,放入荔枝、白糖,待糖溶化燒沸即成。有生津止渴、補脾養血、理氣止痛等作用。適用於脾氣虛弱所致煩便血、血崩、脾虛泄瀉、胃痛、呃逆等。

參棗米飯:黨參10g大棗50g加粳米煮飯。有健脾益氣,養胃等作用。適用於脾氣虛弱所致體虛氣弱、乏力倦怠、心悸失眠、食慾不振、便溏浮腫等。

蓮心紅棗粥:紅棗80克左右,蓮子50克,粳米200克煮粥。有補脾養胃、澀腸固精、養心安神等功效。心脾血虛所致失眠多夢、氣短乏力、食慾不振等。

文章來源:崆峒養生匯

幾分鐘的“推牆操”,幾乎可鍛煉全身


今年我有幾位在醫院的朋友,都在悄悄的練習一種“推牆術”,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近期很火的“推牆體操”,是利用背部穴位和牆之間的衝擊力,來調節相應的身體機能。不過,要注意方法,否則就可能會撞得“頭昏眼花”喲。

推牆體操的功效

1、這一推牆的動作,對肌腱、膝蓋內窩、大腿內筋均有拉伸效果,可改善膝關節健康。提示:由於推牆過程中在臀部和腿部的肌肉用力,使這些部位也能得到鍛練,有利於增強腰部對上半身的支撐。


2、通過收緊腹部,身體軀幹得到訓練,有利於骨盆內器官的血液循環,改善並促進內分泌。

3、堅持進行鍛練,將使腸道的血液循環增加,腸道變得精力充沛,免疫力和新陳代謝增加,有助於刺激排便,緩解便秘。

而且,該體操的特點是不需要劇烈運動,適合上至80多歲的長者,下至20歲的年輕人,無論是在家裡還是辦公室都可輕鬆鍛練。難怪我朋友為之痴迷。動作十分簡單,只要有牆壁,誰都可以輕鬆“操練”起來。

簡單4步教你做“推牆”

1、上身挺直,雙手前伸扶住牆壁;兩腿一前一後,前腿彎曲,後腿伸直,腳跟著地。

2、推牆5次:雙手推牆5次,同時腹部和臀部用力,後腿的膝蓋、腳腕後側伸展繃直。提示:推牆時腳後跟不要跟著動。

3、維持5秒:連推5次後,保持推牆姿勢不動,5秒後放鬆。

4、雙腿變換姿勢,交替進行。

在鍛煉過程中需要注意:

1、伸開的兩腿向內側用力,效果更佳。這樣可以使大腿內側肌肉得到鍛練。

2、膝蓋不好的人,如水腫、疼痛,在做這一訓練時要小心進行,不可勉強。但對正常人來說,這套動作不會傷害膝關節,相反,通過拉伸膝蓋內窩,有利於膝蓋健康。

3、過程中不要憋氣或停止呼吸,盡量保持自然呼吸。

每天堅持做大約1——5分鐘的推牆鍛煉,持續兩週就可以看到效果了。朋友們,一起來“推牆”吧。

——END——

⊙版權聲明:文章選自6點談健康,如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歡迎您原創投稿)

⊙責任編輯:佩蘭

⊙運營編號:YNZY0003

文章來源:雲南中醫

過年大吃大喝,脂肪毒素堆積?推荐一套排毒瑜伽給你!


過年為什麼需要練瑜伽排毒?

  • 過年處在冬季,氣溫低,血液循環減慢,身體代謝差,內分泌容易失調,體內毒素特別容易累積
  • 過年大吃大喝,基本不運動,身體很容易攝入多熱量的食物,不消化,脂肪毒素就會在體內大量累積

當毒素堆積在身體裡,我們的健康就會受到損害,因此,過年再忙,也要抽10-20分鐘的時間練練瑜伽,不僅可以促進消化,消除腹部脹氣,而且還能排除身體的毒素,避免過多的脂肪堆積。

1、雙生龍式

  • 山式站立,雙腳打開與髖同寬
  • 吸氣延展脊柱,呼氣軀幹向右扭轉
  • 將右手放在左側髖部,左手扶在右肩上
  • 保持5-8個呼吸,換另一側

2、風吹樹式

  • 山式站立,吸氣延展脊柱
  • 雙手合十,或者右手握住左手的手腕
  • 吸氣延展脊柱,呼氣身體向右側彎
  • 保持5-8個呼吸,換另一側

3、幻椅式+扭轉

  • 山式站立,雙腳併攏或者打開與髖同寬
  • 吸氣延展脊柱,雙手合十放於胸前
  • 呼氣屈雙膝,感覺像坐在一把椅子上
  • 再次吸氣延展脊柱,呼氣身體向左扭轉
  • 右手肘抵住左大腿外側
  • 保持5-8個呼吸,換另一側

4、蹲坐式

  • 山式站立,雙腳打開略大於髖部
  • 雙腳向外,吸氣延展脊柱
  • 呼氣屈膝下蹲,雙手合十放於胸前
  • 手臂抵住大腿內側,保持5-8個呼吸

5、蹲坐式+扭轉

  • 在蹲坐式的基礎上,雙手側平舉
  • 軀幹向左扭轉打開,左手指向天花板
  • 轉頭眼睛看向上方
  • 保持5-8個呼吸,換另一側

6、站立前屈

  • 山式站立,吸氣延展脊柱
  • 呼氣前屈向下,可以微微屈膝
  • 讓腹部靠近大腿,保持5-8個呼吸

7、戰士1式

  • 山式站立,雙腳打開約大於一腿長
  • 轉左腳向外90度,右腳微微內扣
  • 髖部轉向正左方,吸氣延展脊柱
  • 呼氣屈膝向下,雙手臂向上舉過頭頂
  • 呼氣後彎,保持5-8個呼吸,換另一側

8、戰士1式+扭轉

  • 在戰士1式的基礎上,呼氣身體向前向下
  • 吸氣延展脊柱,雙手合十
  • 呼氣身體向左扭轉,有大臂抵住左大腿外側
  • 保持5-8個呼吸,換另一側

文章來源:瑜伽解剖學

揉“地筋!很好的養生方法!脾氣越暴的人多看看!


每個人都渴望健康,渴望能夠快樂地生活。可是現代快節奏的生活使太多的人心中充滿躁動和不安,似乎一時一刻的舒適都成了奢望。而現在多數現代病都說不清原因,但都可以遵循一個原則,那就是從筋論治。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一個書中難找到的有療效的養生之法——揉“地筋”

天筋藏於目,地筋隱於足

道宗秘訣中有這樣一句話:“天筋藏於目,地筋隱於足。”藏於目的“天筋”,一般人難於下手去鍛煉;隱於足的“地筋”,我們卻可以把它找出來,為我們所用。

方法:將腳底面向自己,把足趾向上翻起,就會發現一條硬筋從腳底浮現出來。按摩這條硬筋,把它揉軟,會有神奇的功效。


養肝之揉地筋

通常脾氣越暴的人,這根筋就越硬,用拇指按一下,就像琴弦一樣。凡是有肝病的人,這條筋是必按之處。

您可能會問,這條硬筋在腳底,並不循著任何一條經啊?稍微仔細些就會發現,其實這根筋是循行在肝經上,只是肝經一般都標註在腳背而不是腳底。

肝的問題是人體的一個核心問題,肝的功能加強了,人體的解毒功能、消化功能、造血功能就會顯著提高。

但肝卻是最難調理的髒腑,藥物難以起效,針灸似乎也鞭長莫及,古人的一句“肝主筋”,卻道破了我們通往肝經的捷徑——通過調理“筋”就可以修復肝。

揉這地方的時候反而會感覺這根筋軟弱無力,塌陷不起,這樣的人通常肝氣不足,血不下行,反而需要把這根筋揉出來才好。還有的人雖然這根筋很粗大,揉起來卻毫無感覺,也不堅韌,像是一根麻繩,五十歲以上的男士較為常見,這樣的人通常年輕時脾氣暴躁,肝功能較強,但由於酗酒、房勞、憂慮等諸般原因,現已肝氣衰弱,更需要常揉此筋。

只要常常調節我們腳下的“地筋”,我們的力量就會源源而來。

延伸閱讀:理筋即是調肝

關於“筋”,我再提供些其他的知識,您可參照著自己的具體情況來調理。

膝為“筋之府”(所以要經常跪著走以養筋),膽經的陽陵泉為“筋之會”(所以要常撥動以舒筋),脊椎督脈上有個筋縮(所以要多用掌根揉它以伸筋),膀胱經有個承筋(所以要多用拳峰點按以散筋)。

請記住,理筋即是調肝。而凡和“搖動”“震顫”“拘攣”“強直”“抽搐”“火氣”“眩暈”“抑鬱”等有關的病症,都與肝經有關。

文章來源:崆峒養生匯

一上火整個身體都不舒服,口乾舌燥還易出血,這3個穴位給你幫助


一到秋天,氣溫下降的同時,空氣也乾燥了起來。這時候,就會發生一件事,人們非常容易上火。人體內陰陽失衡,火氣較旺,容易口乾舌燥、鼻子出血、牙齦腫痛,還會便秘失眠。這些其實都是身體缺水的緣故。除了我們常說的喝水,好好休息,按摩穴位也有很大的功效。按摩這幾個穴位,上火就不用心急了。

太衝穴

太衝穴是足厥陰肝經的重要穴位,位於位於足背側,第一、二蹠骨結合部之前凹陷處。我們上火的主要原因就是肝火太旺,因為肝臟我們疏通氣血的重要穴位,如果我們氣機不調,肝臟就會出問題,我們就會上火。

而肝臟的氣血集中在太衝穴。所以我們按摩太衝穴可以將肝火降掉,按摩之前最好先泡一段時間的腳,讓腳步經絡較為舒展,然後按摩幾分鐘,有酸痛的感覺就行。


合谷穴

我們上火會有什麼症狀呢?口乾舌燥,喉嚨含痰,甚至還會牙齦腫痛,牙齦出血,流鼻血以及便秘等等。這些問題都能通過按摩合谷穴來解決。合谷穴是手陽大腸經的穴位,在手背,第1、2掌骨間,當第二掌骨橈側的中點處。

合谷穴跟人體的肺部相關,可以降低肺火,緩解上火的症狀。按摩的時候可以輔之以針灸,效果會更好。合谷穴效果比較大,所以要注意按摩力道和按摩時間,有發熱的感覺就行,按摩幾分鐘就可以了。

內庭穴

內廷穴是管什麼呢?前面有肝火、肺火,內廷穴跟我們的脾胃有關。我們體內的水分通過脾胃來轉化以及運輸。而上火的一個原因就有體內的水分出現失衡。所以我們按摩內廷穴可以降脾火,可以緩解皮膚乾燥、咽喉腫痛、牙齦腫痛以及口臭等症狀,內廷穴在在足背當第2、3趾間,趾蹼緣後方赤白肉際處,是足陽明胃經的重要穴位。將水分平衡,脾胃正常,火氣自然下去了。按摩的時候也建議先泡腳,放鬆肌肉,是經脈舒展。

文章來源:愛問360

9個高強度全身燃脂動作,年後這樣練就對了!(附動圖)


據2016年《Lancent Medical Journal》的數據顯示,中國的肥胖人口已近9000萬,其中男性4320萬,女性4640萬。2016年,中國的肥胖人數超越美國,正式成為世界上肥胖人口最多的國家。

在中國,尤其是過年,親朋好友相聚,很多人“迫不得已”要大吃大喝,一周後,腰沒了,臉肥了,腿粗了,朋友圈裡更是各種過年前VS過年後的對比圖,立志要年後減肥……


今天,給大家推薦9個高強度全身燃脂動作,超級虐,減肥效果槓槓滴,一起來看看:

動作1:

  • 站立,屈膝向下,雙手放在雙腳的兩側
  • 雙手撐實墊面,雙腳向後跳躍
  • 進入斜板式,保持1-2個呼吸
  • 跳回到屈膝下蹲,立直身體同時手臂向上伸展
  • 動態重複練習5-8組

動作2:

  • 站立,雙腳分開略比肩寬
  • 腳尖向外打開45度,雙手放在頭部的後側
  • 呼氣屈髖屈膝下蹲,感覺像坐在一把椅子上
  • 然後身體向上跳,落地還原站立
  • 動態重複練習5-8組

動作3:

  • 站立,雙腳分開約兩肩寬,腳尖朝前
  • 雙手臂側平舉,呼氣身體向前向下前屈
  • 來到與地面平行的地方,微屈雙膝
  • 用右手去觸碰左腳內側,左手去觸碰右腳內側
  • 脊柱扭轉,動態重複練習5-8組

動作4:

  • 俯臥在墊面上,雙手放在身體的兩側
  • 雙腳分開與髖同寬,吸氣準備
  • 呼氣,收緊核心大腿,伸直手臂
  • 進入斜板式,曲手肘向下進入四柱式
  • 動態重複練習5-8組

動作5:

  • 在動作4的基礎上,在四柱式後
  • 身體向右側打開,進入側支撐式
  • 動態重複練習5-8組

動作6:

  • 仰臥在墊面上,屈雙膝靠近臀部
  • 雙腳分開與髖同寬,雙手放在頭部的後側
  • 延展脊柱,呼氣低頭頸部胸椎
  • 一節一節向上捲起至肩胛骨的位置
  • 保持3-5個呼吸,動態重複練習5-8組
  • 注意脖子沒有壓力,頭與雙手的對抗約5%的力

動作7:

  • 在動作6的基礎上,伸直雙腿
  • 雙手放在身體的兩側,上下拍打
  • 一個呼吸拍打5-10次為一組
  • 動態重複5-8個組

動作8:

  • 在動作6的基礎上,身體向右扭轉
  • 左側手肘觸碰右腿膝蓋,同時伸直左腿
  • 重複練習另一側,兩側為一組
  • 動態練習5-8組

動作9:

  • 斜板式支撐在地面上或者泡沫磚瑜伽椅上
  • 屈右膝靠近胸腔,重複練習左腿
  • 雙腿交叉練習一次為一組
  • 動態重複練習10-12組

文章來源:瑜伽解剖學

三更醒後難眠,按這個穴位


很多中老年人或睡眠較差的青年人都有過這種體驗:每晚11點之前入睡,凌晨卻定時醒來,比如一到凌晨1點多鐘就醒,或一到凌晨3點多鐘就醒。

遇到這種情況,有時翻個身又睡著了;可有時翻來覆去,折騰好久,天快亮了方才睡著,這樣的情況對健康很不利。

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中醫認為,人體臟腑與十二個時辰相對應。

在相對應的時辰裡,本臟腑的氣血最旺盛、功能最強,如果臟腑有異常,就會出現難莫名清醒且以入眠的情形。

因此,這種情況可以通過疏通相應經絡來解決,有時會立竿見影。

凌晨3—5點鐘醒,應該疏通肺經

中醫介紹:

連續三天以上出現凌晨3—5點鐘定時醒來,預示著肺經循行不暢。

建議大家每天敲揉肺經的孔最穴、點揉魚際穴,在痛點處每次操作5—10分鐘。

經過一段時間的反复按摩後,穴位處的痛感會減輕,您也會發現自己夜間驚醒的症狀有減輕。



穴位圖如下

敲打手勢如下

敲肺經時,拳握緊、用小指掌指關節敲。

疏通肺經動態圖

1.掌心向上,前臂放鬆平舉,另一手握空拳輕敲肺經巡行處。

2.輕敲3-5遍後(前臂一定要放平),多數肺臟功能有異恙的人在“孔最穴”會有明顯痛點。此時,可對痛點可採用按揉或點揉的方法進行疏理。

3. 點揉“魚際穴”

說明:“ 魚際穴 ”在靠近大拇指的兩骨中間位置,按揉時,拇指要靠向第一掌骨發力,肺有疾時此處也會痛感明顯,可是有人開始時痛感不重,當把“ 孔最穴 ”疏通之後,感覺才會出現。

凌晨1—3點鐘醒,疏通肝經

凌晨1—3點鐘莫名醒來,多由肝火旺盛所致。

常有煩躁、易怒或氣鬱等症狀,如果工作壓力大,在氣血流注到肝經的時間段,火上澆油,自然把人喚醒。

此時敲揉、點揉肝經的陰包穴、太衝穴,會痛不可摸,在痛點處敲、揉5—10分鐘,3、5天痛感消失,可一覺睡到天亮。

穴位圖如下



疏通肝經動態圖

1.一手握空拳輕敲大腿內側。輕敲3-5遍後,在大腿內側的“陰包穴”會有強烈痛點,可進行點揉。

2 “太衝穴”在大腳趾與二腳趾分叉處的凹陷中,

說明:在痛點處敲揉、點按後可能有出痧、紅腫的情況,此為正常,再次疏理時手法輕些即可,一周左右痧、紅腫可消失。

文章來源:劉醫生的小金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