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老腿先衰”10個動作保養膝蓋,效果槓槓滴!


今天給大家推薦10個簡單的練習,5個拉伸動作,5個加強膝蓋周圍肌肉力量的動作,緩解膝蓋疼痛,預防膝蓋損傷,保養膝蓋效果槓槓滴!

一、5個拉伸動作

1、拉伸小腿肌肉

  • 找一個牆面,一隻腳腳掌踩在牆面上
  • 拉伸小腿肌肉,隨著拉伸的深入
  • 將腳後跟慢慢靠近牆面
  • 每次保持5-8個呼吸,換另一側

2、網球放鬆膝蓋周圍肌肉

  • 將網球放在膝蓋後方
  • 用小腿和大腿夾住網球
  • 放鬆膝蓋窩周圍的緊張僵硬的肌肉
  • 試著調整網球的位置
  • 每次保持5-8個呼吸,換另一側

3、騎馬式變體拉伸大腿前側

  • 在做這個練習前
  • 為了避免膝蓋過大的壓力
  • 可以在膝蓋下方墊毛毯或者將瑜伽墊折疊
  • 如果膝蓋疼痛比較嚴重,就不要屈膝
  • 只做騎馬式,保持5-8個呼吸,換另一側

4、放鬆大腿外側

  • 側臥在墊面上,將泡沫軸放在大腿外側
  • 上下滾動,直到放鬆大腿外側
  • 然後換另一側,俯臥同樣放鬆大腿前側
  • 仰臥放鬆大腿後側,直到雙腿全部放鬆

5、仰臥上身腿(單腿)

  • 仰臥在墊面上,將伸展帶套在右腳上
  • 抬右腿向上90度,雙手臂壓實墊面
  • 保持5-8個呼吸,換另一側
  • 注意不要過度伸直膝蓋
  • 如果膝蓋疼痛嚴重,可以微微屈膝

二、5個加強膝蓋周圍肌肉的動作

1、幻椅式變體

  • 坐在椅子上,雙腿夾小塑球
  • 雙腳平行,吸氣延展脊柱
  • 雙手前平舉,頸部後側放鬆
  • 呼氣臀部離開椅子向上
  • 注意雙腿肌肉收緊夾住球
  • 保持5-8個呼吸,重複練習3-5組

2、站立側抬腿+高抬腿

  • 站立,右手扶椅子左手扶髖
  • 將左腿向外側打開約30-60左右
  • 保持5-8個呼吸,然後還原
  • 重複練習3-5組,換另一側
  • 同樣的站立,屈膝抬左腿向上
  • 保持5-8個呼吸,然後還原
  • 重複練習3-5組,換另一側

3、小橋式

  • 仰臥在墊面上,屈雙膝靠近臀部
  • 雙腿夾住小塑球,抬臀部向上
  • 保持5-8個呼吸,還原
  • 重複練習3-5組

4、仰臥抬腿屈伸練習

  • 仰臥在墊面上,屈雙膝
  • 將左腳腳尖放在小塑球上
  • 然後慢慢的從腳尖到腳跟
  • 推球向前滾動,直到伸直左腿
  • 重複練習5-8組,換另一側

5、仰臥屈膝抬腿30度

  • 仰臥在墊面上,屈雙膝
  • 頸部下方可以放毛毯或者折疊的瑜伽墊
  • 伸直右腿向前,腿離地面大概30度
  • 保持5-8個呼吸,換另一側
  • 如果想進一步加強膝蓋的力量
  • 可以重複練習3-5組

文章來源:瑜伽解剖學

這5種病!擀麵杖伺候!收了吧!



擀麵杖是個寶,學會下面這五路杖法,就可以有效的保障你的健康!快來學學吧!

第一路:擀掌心去心火

將擀麵杖放置於手掌掌心下,五指張開,前後來回擀動5到10分鐘。

手掌掌心為勞宮穴,擀揉可清心熱,瀉肝火。

堅持擀揉有強壯心臟的作用。

《黃帝內經》——心主神明,君主之官也。

只有當心神安寧清晰時,我們的五臟六腑才可以得到很好的“統帥”。

第二路:擀手腕通肺氣

若遇到胸悶氣短,心氣不佳容易心口“堵得慌”,就擀手腕,可緩解如上症狀。

在我們的手腕上,有一個穴位——內關穴,“心胸內關謀”

內關穴位於前臂掌側,腕橫紋上2寸,三橫指最窄處。將擀麵杖放於內關處,前後擀動5到10分鐘,可以疏通肺經,補營肺氣,寬胸理氣,以達到解心慌胸悶,安助睡眠之功效。

第三路:擀支溝治便秘

如果你時常有便秘的情況,就可以擀支溝。

腕背橫紋上3寸,也就是四橫指,尺骨與橈骨之間,有一個穴位,叫支溝穴,便秘支溝取。

支溝穴屬三焦經,屬火。通過刺激支溝穴可以疏理少陽之氣,宣通三焦氣機,通調水道,使三焦腑氣得通,津液得下,大腸傳導功能恢復正常,便秘自然也就緩解了,達到排腸毒的效果。

每天早上起來的時候都會擀一會兒支溝穴,配合飲食上忌口辛辣油膩易上火的食物,很快就會出口暢通了!

第四路:擀小魚際調肩頸

人一上了年齡,肩膀和胳膊就總是不怎麼得勁兒。如果家人有這種情況的話,每天就拿擀麵杖擀動小魚際處,小腸經起於小指,沿著手臂的外側後緣繞到肩胛處,所以它能調理頸肩問題。

最好是在下午1~3點,氣血流注於小腸經的時候,這樣效果會更佳明顯。其它時間也有不錯的效果,只是下午1~3點操作,效果會更佳明顯。

第五路:擀足底減肚子

如果你體重超標,有了啤酒肚,不要怕。一支擀麵杖就能解決你的肚子和超重問題。

將一根中等長度的擀麵杖放在地上,一隻腳站著,另一隻腳的中段踩在擀麵杖上來回搓動,力度以腳底感覺酸脹為度。反复搓踩,直至腳底發熱為止。每隻腳搓踩5-10分鐘。每天早晚各一次。

每天堅持練習,可以起到減肥、改善氣色的效果。

因為腳底有很多反射區,肝膽、脾胃、腸道這一類消化系統的反射區都集中在腳底的中段。只要您持續不斷地刺激這一區域時,就會有效地調節腸胃功能,促進脂肪代謝,從而起到改善消化、減脂塑身的效果喲~

以上這五招,您學會了嗎?怎麼樣,簡單好學吧!快讓你家的擀麵杖成為養生利器吧!每天堅持持續擀,健康美麗不是夢!

文章來源:崆峒養生匯

脾胃弱則正氣虛;正氣虛則病纏身:4個穴位最養脾胃腎!


脾胃是人的後天之本,我們在養生的過程中對於脾胃的養護絕對是重點,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溫養脾胃的四個要穴。

中醫認為,疾病的過程就是人體正氣和邪氣相互鬥爭的結果。外邪是致病的條件,但從養生保健角度來看,正氣不足是機體功能失調、產生疾病的根本原因。

正氣是什麼?

從中醫角度看,正氣是表明元氣抵禦邪氣的功能,它是與病邪相對來說的。用現代話說,正氣包括了自我調節能力、適應環境能力、抗病能力和康復自愈能力等。這樣我們就明白了。

兩個人生活在同一環境裡,為什麼有一個人會動不動就感冒,而另一個人沒問題呢?就是因為後者的正氣足。《素問遺篇· 刺法論》中說“正氣存內,邪不可干”,一個正氣旺盛的人,邪氣怎麼會侵犯我們的身體呢?



為什麼現代人動不動就生病?

因為受諸多因素(如飲食不節、缺乏運動、情志不調等)的影響,導致正氣不足,才會讓邪氣有了可乘之機。而正氣是生命之根,生命力的旺盛、壽命的長短,全在於機體正氣的虛衰盈虧。

《素問· 評熱病論》中說:“邪之所湊,其氣必虛。”邪氣之所以能侵犯你,讓你生病,根本原因在於與你的正氣相比,現在的邪氣已經有所虛弱了,邪氣本身的侵犯能力已高過了你現有正氣的抵禦能力。

養生養什麼?

其實就是養人體的正氣。因此,我們強調養生保健從根本上講就是如何扶養正氣,提高自己的防禦能力、抗病能力以及病後的自我修復能力。

《金匱要略》治療雜病的最大特點就是注重扶持我們人體的正氣,而扶正之中,又貴在於脾腎。

為什麼這樣說呢?腎是先天之本,脾胃是後天之本。脾腎一虛,正氣則虛,邪氣則盛。因此扶養正氣貴在溫補脾腎。相對來說,中醫很多專家更主張補脾胃,認為脾胃的強弱是決定壽命的關鍵。

《景岳全書》中說:“土氣為萬物之源,胃氣為養生之王,胃強則強,胃弱則弱,有胃則生,無胃則死,是以養生家必當以脾胃為先。”通過調理脾胃,能夠提高人的抗病能力,對整體狀態進行調整,可以防止衰老。

溫補者,莫過於灸法。

灸者,乃艾之火攻,能壯人陽氣,益人真陰。在這裡,“灸”就是平時我們說的艾灸。

艾灸有6大功效:通經活絡、行氣血、祛濕逐寒、消腫散結、回陽救逆、防病保健。

古人云:“針所不為,灸之所宜。”灸法虛寒者能補,鬱結者能散,有病者能治,無病者灸之可以健身延年,這說明灸法在某些方面是優於針法的。

灸哪裡才能溫補脾腎呢?

宋代醫家竇材在《扁鵲心書》中告訴我們:“人於無病時,長灸關元穴、命門穴、氣海穴、中脘穴……雖未得長生亦可保百年命矣。”

關元穴

位置:在臍中下3寸腹中線上。

命門穴

位置:在腰部,當後正中線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即跟肚臍在同一水平高度,可以沿著肚臍向後找,到了背後正中的棘突下面的凹陷就是此穴。)

氣海穴

位置:位於下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下1.5寸。

中脘穴

位置:位於人體上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上4寸。

以上提到的4個穴位,是溫補脾腎、扶養正氣、延長壽命的要穴。

關元穴是元氣出入的“關卡”。氣海穴是陰中之陽、元氣之海。

命門穴,顧名思義,它是人體的生命之門,具有溫煦、推動五臟六腑之陽氣的作用。尤其是脾胃,更需要有命門之火的溫煦,才能發揮正常的運化功能。

我們每天可以對這4個穴位進行艾灸20 分鐘,以皮膚發紅為宜,可強壯元陽、理脾和胃,有增強抗病能力的作用。對於忙碌的現代人來說,平時也可以多按摩這幾個穴位。

有人可能會問,這幾個穴位我先灸哪個,後灸哪個啊?有沒有順序啊?

有,這個順序是:先灸上部,後灸下部;先灸背部,後灸腹部;先灸頭部,後灸四肢;先灸陽經穴位,後灸陰經穴位。

可以先灸背部的命門穴,然後再分別灸腹部的中脘穴、氣海穴、關元穴。當然你也可以用一個方形四孔的艾灸盒扣在肚臍部位,將“中脘、氣海、關元”一次灸到,這樣,方便簡單節約時間,效果也好!

文章來源:崆峒養生匯

仙人揉腹法!有圖有真相!收了吧!


本套揉腹法本名“仙人揉腹”法,與一般的局部揉腹方法不同,該方法可以全面的打通中、下二焦,聯通整個腹部的經絡,健身效果非凡,故此得名“仙人揉腹”。

揉腹保健法又稱為“內壯法”,即通過一整套簡單有序的輕柔按摩方法,使內臟元氣匯聚,氣血運行通暢,而達到“內氣強壯”的目的。

實踐表明,這種“揉腹”的方法非常神妙,操作簡便,又治大病。此外,“仙人揉腹”是在睡覺前、起床前進行,既不花錢,也不費甚麼氣力,很容易堅持。有病者治病,無病者保健。

仙人揉腹法動作要領

預備式

在保暖的前提下,脫衣松褲,正身仰臥在床上,最好能夠枕在矮枕上,全身放鬆,凝神靜慮,調勻呼吸,舌抵上齶,意守丹田。

第一式:按摩心窩部

兩手緩緩上提,在胸前兩手中三指(食指、中指、無名指)對接並按在心窩部位(即胸骨下緣下柔軟的部位,俗稱心口窩的部位),由右→上→左→下按順時針方向做圓周運動,按摩21 次。

再從右向左逆時針按摩21 次。用兩手中三指按在心窩(劍突下凹陷處)部,而後自左向右順著轉圈揉按二十一次,在自右向左反著揉按二十一次。

第二式:回環按摩腹中線及腹兩側

以兩手中三指由心窩順摩而下,即一邊順時針轉動按摩一邊往下移,移至臍下恥骨聯合處(即小腹下部毛際處),再以兩手中三指由恥骨處向兩邊分開,一邊按摩一邊向上走,兩手按摩回到心窩處,兩手交接而止。循環做共21次。

用兩手中間三指從心窩向下順揉,一邊揉一邊走,揉至臍下恥骨處為止。

用兩手中間三指從恥骨處分別向兩邊揉,一邊揉一邊走,揉至心窩部兩手匯合處為止。

第三式:推按腹中線部位

以兩手中三指相接,由心窩腹中線部位推下,直推至恥骨聯合處,共21次。

第四式:右手繞臍腹按摩

以右手由右→上→左→下按順時針方向圍繞肚臍摩腹21次。

第五式:左手繞臍腹按摩

以左手由左→上→右→下按逆時針方向圍繞肚臍摩腹21次。

第六式:推按左側胸腹

左手做叉腰狀,置左邊脅下腰腎處,大指向前,四指託後,輕輕捏住;右手中三指按在左乳下方部位,然後以此為起點,直推至左側腹股溝(俗稱大腿根)處,連續推按21 次。

第七式:推按右側胸腹

右手做叉腰狀,置右邊脅下腰腎處,大指向前,四指託後,輕輕捏住;左手中三指按在左乳下方部位,然後以此為起點,直推至右側腹股溝(俗稱大腿根)處,連續推按21 次。

第八式:盤坐搖轉

做完前面各節後,起身趺坐(亦稱雙盤)即雙足交疊而坐。雙盤有困難者,也可採用“單盤”或自然盤坐姿勢。

兩手拇指尖壓住無名指根部橫紋,餘四肢自然彎曲,分按在兩腿膝蓋上,雙腿十趾也稍彎曲,然後以肩胸部自左向前、由右向後搖轉二十一次;完了,再按前法自右向前、由左向後搖轉二十一次。

前面的方法如圖搖轉身體,搖轉時,向左即將肩胸搖出左膝,向前即搖扶於膝上,向右即搖出右膝;無論向前弓腰還是向後撤身,都應以搖轉充分為準,不能著急用力。

練習次序

將一至七式依次作完為一遍,每次應連作7 遍。做完後,起身盤坐,按第八式搖轉,左右各21 次。(將前7式所示動作依次做完為一遍。每做此功夫時,連續做七遍完了,就坐起來按第八式所示動作搖轉21次)。

凡做此項揉腹功夫,必須集中精力,排除雜念。在放矮枕臥具上平鋪席子端正身體仰臥在上面。雙腳並齊。足心少許彎曲,手指輕輕揉按,緩緩移動。

照這樣清晨睡醒時做功叫早課,中午做功叫午課,晚上臨睡時做功叫晚課。通常每日應做早中晚三課,如果遇到事情繁忙的日子,早晚兩課必須堅持。開始做此功時,一課做三遍,三天之後一課做五遍,再過三天后一課做七遍。此揉腹功夫男女均適宜,只孕婦不可做。

注意事項

1、練功前一般要求解開衣褲,以直接揉摩為宜。姿勢第一至第八節,以正身仰臥為主。

2、揉腹時必須凝神靜慮,動作輕鬆、柔軟、緩慢的的運動,不能用拙力,保持呼吸勻暢,切忌閉氣著力。搖轉上身時不可過快過急,練功後應自感輕鬆舒適、無疲勞感為度。

3、依次做完前七節為1 度,每次可做2—3 度,最後以第八節搖身畢,初練功者早晚各做一次,不可間斷,只要持之以恆,必見成效。每次如認真作,大約需要三十分鐘,越慢越好。倘遇有事,早晚兩次必不可少。

4、練功期間,由於胃腸臑動增強等生理功能的變化,常會出現腹內作響(腸鳴音)、噯氣、腹中溫熱或易飢餓等現象,這屬正常的練功效應,可順其自然,無須作任何處理。

5、凡腹內患有惡性腫瘤、內臟出血、腹壁感染及婦女妊娠期間均不宜練此功。

揉腹效驗

1、腹部溫熱:一般認真作到第六到七遍時會感到腹部溫暖,這是內氣匯聚的表現。

2、胃腸蠕動有聲:堅持揉腹,動作熟練後慢慢每次都會出現胃腸蠕動的感覺,有時甚至別人也能聽到你肚子“汩汩”的聲音,這是內氣匯聚後運行通暢的表現。

3、頭腦清爽愉快:認真作完揉腹保健法,會感到明顯的頭腦輕鬆,疲勞感一下子消失,因為揉腹可以使中焦氣健運,清氣上升,頭腦輕鬆。

4、排除宿便:揉腹後可能出現大便黑臭、或者拉肚子、肚子疼等表現,這是內氣匯聚攻衝宿疾、排出胃腸毒素的表現。

5、食慾改善:胃口變好,消化吸收功能增強。身體瘦弱者體重會增加;虛胖者身體會變得結實,肚子贅肉消失,腹部有彈性,這是元氣匯聚充沛的表現。

6、面色光潤、身體健壯:堅持鍛煉揉腹,面色會變得越來越光彩,皮膚細嫩,身體強壯,因為長期揉腹可以使內臟血運豐富,內分泌協調,內臟元氣充盛自然面色紅潤,身體強壯。



中醫學角度看揉腹

中醫學認為,“背為陽,腹為陰。”腹部是五臟六腑所居之處,有肝、脾、胃、膽、大腸、小腸、腎、膀胱等臟器分佈,因而腹部被喻為: “五臟六腑之宮城,陰陽氣血之發源。”

本保健法與普通的揉腹方法不同,不僅將上脘、中脘、下脘三穴打通,而且揉法一直沉到丹田,將中焦和下焦連成一片,通過圈揉和回環晃海,橫向聯通足陽明胃腸、足太陽脾經、足少陰腎經、足少陽膽經、足厥陰肝經和任脈等.

經脈,使整個腹部的內臟得到運動。使內氣迅速匯聚運行,堅持揉腹法,自能“通和上下,分理陰陽,去舊生新,充實五臟,驅外感之諸邪,清內生之百證,補不足,瀉有餘,消食之道,妙應無窮,有卻病延年實效耳。”

本功法屬於強壯功法,通過培護脾腎達到補氣益精的目的,因此常練此功,有助於治療肺結核、高血壓、神經衰弱、慢性肝炎、遺尿、尿瀦留、遺精、陽痿、早洩等虛損性疾病,同時對於女子痛經、月經不調亦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

現代醫學角度看揉腹

現代醫學認為,揉腹可增加腹肌和腸平滑肌的血流量淋巴液循環,增加胃腸內壁肌肉的張力及淋巴系統功能,增強胃腸蠕動,增加消化液的分泌,從而加強對食物的消化,吸收和排泄,明顯地改善大小腸的蠕動功能,可起到排泄作用,防止和消除便秘。

從而有助於防治消化不良、胃炎、胃下垂、胃神經功能紊亂、慢性結腸炎和便秘等疾病。另外,堅持揉腹還可迅速消除積存在腹部的脂肪,有助於防治肥胖症,因為血液大量進入腹腔,因此對高血壓病、糖尿病和冠心病等疾病均有不同程度的治療作用。

此外,揉腹可以產生的“啡肽”類物質,能夠迅速緩解大腦疲勞,使人產生愉悅清爽的感覺,非常有助於腦力勞動者恢復疲勞。

【提示】隨著揉腹天數得增多身體各部的機能都在增強,難免要有性的衝動,這時應有所節制。尤其是中老年人“保精即保命”。要有信仰,使自己的身心有所寄託使自己的身心有所寄,修心修,行善行,積德積,忘我忘。

仙人揉腹又稱“延年九轉法”

本套揉腹法本名“仙人揉腹”法,與一般的局部揉腹方法不同,該方法可以全面的打通中、下二焦,聯通整個腹部的經絡,健身效果非凡,故此得名“仙人揉腹”。

仙人揉腹又稱“延年九轉法”,據雍正年間長白人顏偉記載(譯文):

“燕台(即黃金台,又稱賢士台、招賢台,燕昭王為接待賢士而築,故址在今河北易縣東南)有一位姓方的道人,沒有人知道他究竟有多大年紀,同他在一起的人們都說,這位道人與他們的祖父相識,大概是一百來歲的人了。

方道人力大無窮,說話聲如洪鐘。他身高約有七尺,挺拔健壯,推他的身體就像推鐵塔一樣不可動搖。有人玩笑地要試試他的力氣,拿來一根長繩捆在他的手腕上。

然後讓十多個人用力向後拽這根繩子,一拉手,那十多個人就都被拉向前來;他還能用兩個手指鉤住兩個人,把他們鉤起來,離開地面。方道人健步如飛,沒人能追得上。

他常常在轉眼之間前去通州買餅,步行四十多里歸來,餅仍然燙手,為此人們都稱他為地仙。我從小多病,以藥物、食療、練氣功等各種方法治病的高手,我全都盡力拜訪過,最後才認識了方道人。

人們用各種方法試探方道人神奇技能的故事,這裡就不多說了。因為我急於治病,便懇求方道人傳授一二個健身的方法。方道人說:“我的方法高妙之處在於治病不用藥物,體察《易經》的道理,合乎運化的規律,自然界靠了這些而生機蓬勃,人靠了這些而益壽延年,哪裡僅僅是治病呢!”我虔誠地向他求取治病的方法.方道人便把揉腹的方法告訴了我。這個方法之妙合於陰陽的道理而又極有分寸。我按要求逐步去做,疾病果然漸漸痊癒。

以後我把這個方法告訴親朋好友中體弱多病的人,他們學做了之後也都有極好的療效。就是方道人那些奇異超人之處。被眾人看成是神仙一般的地方,也完全是得益於揉腹的方法。

我不敢把這個方法秘密隱藏起來,據為已有,於是繪出示意圖,寫出說明文字,附上歌訣,以使它廣為流傳。這樣,既是為了我一生中得力的健身方法不被埋沒。也是希望大家都能獲得長壽。”

文中的方道人就是清代康雍年間著名養生家方開,他是清代安徽新安(歙縣)人,他所創編的“仙人揉腹法”,對保養身心、消除疾病有奇效。體弱多病的顏偉正是向方道人學習了該法並堅持練功常年不間斷,身體才一天天好起來。親友們都說此功有奇效,於是“仙人揉腹法”在民間廣為流傳。

文章來源:崆峒養生匯

強健心臟的4個穴位,對疏通氣血緩解供血不足幫助大



心臟可以說是我們身體裡面最重要的器官之一了。因為它跟我們的血液相關,為我們的血液運輸提供動力,支持血液向全身運輸,也支持運輸各種營養物質和氧氣。我們細胞的新陳代謝以及人體的新陳代謝都離不開我們的心臟,心臟的重要不言而喻。但是因為各種原因,我們大部分人尤其是男性的心臟功能都不太好。想要強健心臟,甚至治療心臟疾病,你需要知道這幾個穴位。

內關穴

內關穴是手厥陰心包經的重要穴位。內關穴在位於前臂掌側,當曲澤與大陵的連線上,腕橫紋上2寸。按摩內關穴能夠很好地疏導經絡,疏通氣血,治療高血壓高血脂,緩解頭痛頭疼、噁心嘔吐的症狀。按摩到位,而且長期堅持的話,心絞痛、心肌梗塞這類疾病也能得到很好的控制。

伏兔穴

伏兔穴是足陽明胃經的重要穴位,位於大腿前面,當髂前上棘與髕骨外側端的連線上。別看這個名字取得可愛,好像鬧著玩一樣,效果可不小。我們平時因為各種突發狀況心慌心悸的時候,或者是我們心跳過快的時候,都可以按摩伏兔穴。按摩能夠補養心血,強健心臟,緩解以上那些症狀。按摩的時候有手掌為宜,按揉為主,力度有酸痛感為宜。

曲澤穴

曲澤穴是手厥陰心包經的重要穴位,位於位於肘橫紋中,當肱二頭肌腱的尺側緣。雖然是在手臂上,但是曲澤穴是心經的穴位,跟心臟相關的疾病和問題時密切相關,對於心血管疾病相關問題也非常有用。按摩曲澤穴能顧有效清心安神,緩解心胸煩熱、冠心病、心髒病等症狀。心臟痛的時候就趕快按一按曲澤穴。

天泉穴

天泉穴也是手厥陰心包經的重要穴位,位於位於臂內側,腋前紋頭下2寸。天泉穴,取名“天泉”,寓意是心臟氣血的泉流,從心臟往全身供血。所以按摩天泉穴能緩解胸悶氣短、胸悶咳嗽甚至缺氧的症狀,因為這些情況都是因為心臟供血不足。

天泉穴的時候可以輔之以針灸,拔罐或者刮痧,效果會更加突出,見效也更快。

文章來源:愛問360

低頭玩手機=頭頂50斤!9個簡單瑜伽動作,緩解肩頸疼痛很有效


無論地鐵上、飯桌前,總能看到大量的“低頭黨”,但是你知道嗎,低頭玩手機對頸椎的壓力非常大!

據研究顯示,當頭部在正常生理位置時,給頸部的壓力是10-12磅,大約10斤;而低頭玩手機時,給頸椎的壓力高達60磅,脖子要承受50斤以上的重量!

所以,長期低頭玩手機,導致肩頸問題越來越年輕化、普遍化。今天,給大家推荐一組簡單的瑜伽動作,自己在家就可以練習,緩解肩頸疼痛非常有效!

1

  • 俯臥在墊子左側,雙手側平舉
  • 呼氣,保持右手不動,扭轉身體向右
  • 右腿伸直,左腿屈膝放在臀後側
  • 右手指尖點地,可在頭下方墊磚
  • 保持5-8個呼吸,換反側練習

2

  • 俯臥在墊子上
  • 左手在下右手在上,相互交叉
  • 呼氣時,盡可能將手指向兩邊延展拉長
  • 保持5-8個呼吸,換反側練習

3

  • 金剛跪,雙膝併攏,腳後跟相靠
  • 雙手抓伸展帶,調整到適合自己的寬度
  • 吸氣手臂從體前上舉,呼氣向後
  • 吸氣回到頭頂,呼氣雙手落回體前
  • 配合呼吸,動態練習10次

4

  • 金剛跪坐,雙手舉至頭頂
  • 吸氣脊柱向上延展,呼氣向右側屈
  • 拉長左側腰,眼睛看向左大臂內側
  • 吸氣回正,呼氣向左側屈
  • 拉長右側腰,眼睛看向右大臂內側
  • 配合呼吸,練習

5

  • 金剛跪,雙手側平舉
  • 左手在上右手在下,互抱雙肩
  • 大臂交疊,小臂相互纏繞
  • 掌心相對,指尖指向天花板
  • 保持5-8個呼吸,呼氣解開雙手
  • 交換左右手位置,重複練習反側

6

  • 手杖式,屈左膝,左腳放右臀外側
  • 屈右膝,右腳放左臀外側,雙膝上下交疊
  • 雙手前平舉,右臂上舉,屈肘來到體後
  • 左手向下,屈肘,與右手體後交扣
  • 保持5-8個呼吸,反側練習

7

  • 金剛跪,手臂側平舉
  • 左手到體前,屈肘,指尖指向正上方
  • 保持身體不動,右手向左,與左臂交疊
  • 呼氣時,盡可能將右手向左延展
  • 保持5-8個呼吸,換反側

8

  • 跪立在墊子上,雙膝分開與髖同寬
  • 小腿腳背貼地,大腿垂直地面
  • 身體前屈向下,延展脊柱
  • 手臂向前伸直,腋窩放低
  • 保持5-8個呼吸

9

  • 仰臥在墊子上,屈雙膝
  • 分別在頭和胸椎下墊磚,如圖
  • 雙手放在身體兩側,掌心朝上
  • 保持3-5分鐘

以上9個體式,非常簡單,在家就可以練習,關鍵在於每天堅持噢~

文章來源:瑜伽解剖學

能消除體內毒素的3個穴位,每天來回按按消除毒素快



我們每天攝入許多食物,這些食物除了補充我們身體所需要的養分,補充我們需要的能量,也因為我們消化有限的原因堆積了很多廢物。除了食物,空氣,水這些物質也會被我們人體吸收,留下來許多廢物、毒物。這些物質長期積澱,就會在我們人體裡產生很多毒素,不僅讓我們臉色蠟黃,身體狀態不佳,還會影響身體健康。而排毒,你需要知道這幾個穴位!

合谷穴

合谷穴其實就是我們的虎口,是手陽明大腸經的穴位,位於在手背,第1、2掌骨間,當第二掌骨橈側的中點處。體內毒素累積,我們人體正常的生理機能就被擾亂了,新陳代謝也會受影響。

而按摩大腸經的合谷穴,能夠加快大腸經經脈附近的器官和組織新陳代謝,促進排毒。而且合谷穴的位置也比較好找。按摩的時候用手指按壓就行,雙手的合谷穴交替按摩,每一個十次。

曲池穴

曲池穴也是手陽明大腸經的穴位,位於在肘橫紋外側端,屈肘,當尺澤與肱骨外上髁連線中點。曲池穴身為大場景的穴位,也與人體的新陳代謝有著密切的關係。

按摩曲池穴,也是能夠加速大腸相關器官的排毒,將我們體內的廢物和毒物排出去。按摩的時候按揉或按壓都行,力度要適中,稍稍有酸痛感。按摩的時候兩邊交替,按摩五秒鐘送開,重複,持續三到五分鐘即可,曲池穴有發熱感。

天樞穴

天樞穴雖然是足陽明胃經的穴位,但也是手陽明大腸經的募穴,跟大腸經有著密切的關係。體內毒素堆積,最後一般總是沉澱在我們的腸胃處,我們很容易便秘。但是排便其實是我們非常有用的排毒方式。天樞穴跟腸胃的關係密切,按摩天樞穴能夠有效地調節腸胃,止瀉通便,防止便秘,長期按摩還能長期清理腸胃,調理腸胃。按摩的時候來回揉動就行了,按摩50到100次,不僅要順時針揉,還要逆時針揉。

文章來源:愛問360

艾灸你的肚子,至少收穫以下七個好處!


先告訴你七個好處

第一:疏通帶脈,緊緻肌膚,收緊線條

第二:保養卵巢

第三:妊娠紋淡化

第四:排除沒有完全排乾淨的月經

第五:可以調理便秘

第六:還可以調理痛經

第七:去除宮寒,做一樣可以調理這麼多地方,一舉多得!

女人的生命點就是在肚子上,女人們的肚子保養是非常重要的哦……!

再告訴你十個肚子的重要事項

1、女人的肚子一定要軟

肚子硬,臉有斑;肚子硬,脾氣差;

肚子硬,臉有痘;肚子硬,睡不好。

2、女人的肚子一定要溫度

肚子涼,手腳涼;肚子涼,疾病多;

肚子涼,到處疼;肚子疼,斑黃黑。

3、女人的肚子溫度高一度

女人肚子暖一些,婦科疾病發病率少一半。

4、經前揉肚子

堅持一年,美兩歲;堅持三年,沒疾病。

5、露肩,露胸,不露腹

露出肚子少壽命。

6、臍周常按

元氣不缺;臍周常暖,疾病不纏。

7、定期餓餓,肚子減負

晚餐少食,肚子減負;經前揉揉,肚子減負。

8、面部是花

胸部是葉,子宮是根,根傷葉損花枯。

9、經期食涼,肚子必疼

經期不暖,手腳必涼;經期熬夜,面部必斑。

10、與肚子有關的時間

5至7點大腸經開經,如廁;

7至9點胃經開經,必食;

15至17點,膀胱經開經,飲水,

21至23點,三焦經開經,必眠!

所以女士們一定要對自己肚子好一點!

“推腹法”治療慢性病,中老年人很受用

當慢性病老是不愈,但又不知病因何在、如何治療的時候,那你就去尋找這個腹部的阻滯點吧,只要把它推開揉散,會發現你的慢性病也隨之消失。

這裡介紹的這個健身法,就是“推腹法”。

推腹,顧名思義就是推肚子,用手指、手掌、拳頭皆可,由心窩向下推到小腹。

每天早上起床時要推一次,晚上臨睡前推一次,平常無聊時也可推推。有人一推就會打嗝放屁,那是清氣上升、濁氣下降,效果最好;有人則會腹中水聲咕咕,這是在推動腹中沉積多日的濁水,這種濕濁如果不及早排出,循經上頭則頭痛眩暈,滯塞毛孔則發皮炎濕疹,遇肝火則化痰,逢脾虛則腹瀉,遺患無窮,必須及早清除。

胃不不好,推肚子!

“胃不和則寢不安”,是說肚子不舒服就別想睡踏實覺。有人長期睡眠不好,或眠淺易醒,或輾轉難眠,或噩夢不斷,只能靠安定來麻醉神經,真是痛苦不堪。這種情況我建議你趕緊推推肚子,會很容易找到阻滯點,然後細心將它推散揉開,堅持下去,你就可以告別漫漫長夜憂愁枕,一覺睡過日三竿了。

有人胸窩下用手一推咕咕有水聲,開始時水聲很小,推的地方還有些痛,這是“濁氣裹水”;越推水聲越大,打了幾個嗝或放了屁以後,整個肚子就成了水聲一片,這是把死水給推活了,很快就可以從膀胱排出了。

這種濁水你不將它排出,它可以長期停在胃腸之間影響臟腑的正常運行。為什麼有些人不愛喝水呢?是因為本來就有水堵在胃腸之間下不去,如再要按西醫的倡導每天喝幾千毫升的水來排毒,那就先水中毒了。所以喝水能排毒也可中毒,還是要因人而異的好。

肚子上的幾個救命穴

1


肚子上的長壽大穴——神闕穴

腹部常用的保健穴有很多,我首先來講講神闕穴。從字面意思上來看,“神闕”就肯定是個非常重要的穴位。為什麼我會這麼說呢?因為在中國祇有最重要的才會封之為神呀!

神闕穴其實就是我們的肚臍眼,我們在灸神闕穴時首先要平躺在床上。灸神闕的方法有很多,我先來介紹一下艾條灸。我們可以在肚臍裡填上鹽,然後直接拿艾條在鹽上進行熏烤。除了可以用隔鹽灸,還可以在神闕穴做溫和灸,溫和灸就是用艾條直接熏烤神闕穴,艾灸時艾條燃燒端離皮膚大概3厘米,這樣既可以讓熱力傳到皮膚深層,又不會燙傷皮膚。

溫和灸補益的作用可能更好一點,如果想溫中、溫補,就選用神闕穴。艾灸神闕穴可以治療中風虛脫,四肢厥冷,風癇,形憊體乏,繞臍腹痛,水腫鼓脹,脫肛,瀉痢,五淋,婦女不孕等疾病。如果是想治病,那麼可以每天灸一次神闕穴,大概灸10天以後,可以休息3~5天,然後再做下一次艾灸。一般來說,做肚臍的溫和灸需要20~30分鐘的時間。如果只是單純地保健,就不用連著灸10天,隔三五天再灸10天,只要能堅持一個月灸一次就可以了。

上面介紹的是艾條灸,下面再來介紹一下肚臍的艾炷灸法。做神闕穴的艾炷灸,只能做隔物灸,最常做的就是隔鹽灸。首先把鹽放在肚臍裡,然後再把艾炷點燃後放在鹽上面進行艾灸。要注意的是鹽鋪面要大一點,艾炷不能做得太大,要做小點的艾炷。還要注意一點,因為鹽遇到熱會熔化,所以要注意換新鹽。還有化了的鹽也是很燙的,不小心也容易燙傷。如果特別害怕燙傷的人,可以在放了鹽以後,再在鹽上擱一片薑片,然後在薑片上放艾炷,這樣就很安全了。

2


延年益壽的氣海穴和關元穴

關元穴位於臍下3寸的地方,取穴時我們可以用本書前面講的橫指同身寸取穴法,記住一定用本人的手,首先把食指、中指、無名指和小指併攏,以中指橫紋為標準,這四指的寬度為3寸。關元穴和肚臍連線的中點就是氣海穴了,氣海的位置就是臍下1.5寸。

氣海穴,從它的名字我們就能體會到,這個穴是我們全身的氣聚集的地方。所以氣海也是個補氣特別好的穴位。虛脫、形體羸瘦、臟氣衰憊、乏力等氣虛病症都可以艾灸氣海穴。有人可能不理解氣虛是怎麼回事,如果我們一上樓就喘,上兩層樓就走不動了,這就說明是氣不足,也就是氣虛。氣虛的人可以多灸這個穴位,這個穴位不但可以補氣,還有行氣調氣的作用。

其實灸氣海穴不僅可以治療氣虛,還可以治療氣逆,也就是我們平時說的氣亂,比如有些人老打嗝,這在中醫被稱作呃逆。為什麼會出現呃逆呢?呃逆的病位主要在中焦,是由於胃氣上逆動膈而成。可由飲食不節,胃失和降,或情志不和,肝氣犯胃,或正氣虧虛,耗傷中氣等引起。還有一些更年期的女同志也容易出現氣機逆亂,主要表現有煩躁、易怒,其實這也是屬於氣機不暢,這種情況就可以灸氣海穴。

氣海穴再往下一點是關元穴,它的作用和神闕穴有點像,都是溫中補陽的穴位。但神闕穴溫中的作用更強,就是治療胃腸疾患的作用更強;而關元穴補元陽的作用更強,什麼叫補元陽呢?就是補腎陽。腎陽虛的病人會出現哪些症狀?腎陽虛的人最常見的症狀就是腰腿痛,或者腰酸、沒勁;男性腎陽不足的話,性功能可能會有問題。關元穴就是一個善於補腎陽的穴位。

女孩子中很多人都有月經不調的毛病,或月經不來,或月經延期,這些都可以通過灸關元穴來調理。只要覺得陽氣不足,氣血不暢都可以灸這個穴位。如果有喘不上氣,或者自覺吸氣吸不到底的時候也可以灸這兩個穴位。只要覺得是虛的病症,都能艾灸關元和氣海;如果我們身體不虛,為了讓自己更強壯也是可以常常艾灸這兩個穴位的。關元和氣海這兩個穴位是人體保健非常重要的穴位,我們常灸這兩個穴就可以強身健體,延年益壽。

有些人會覺得找這兩個穴位還是很困難,那怎麼辦呢?我們也可以在肚臍所在的人體腹部正中這條線上進行艾灸。我們做艾條的溫和灸時,就可以拿著艾條灸肚臍所在的這一條線,這樣三個穴位就都可以灸到了。有人說這三個穴哪個穴對我來說是更需要灸的呢,那就需要我們自己去體會了,我們可以仔細感覺一下,在灸的過程中哪個位置下面最熱,那我們就可以多灸一會這個穴位。中醫講穴位的使用時,有一個原則,叫離穴不離經。就是說通常我們在用針刺治病時,找穴位要很準確;但是我們做灸療的時候,不一定非要在穴位所在的那個點上,只要在穴位所在的那條經上面施灸就行了。比如我們人體正中這條任脈,我們在做艾灸時,就可以在這條線上面找對熱最敏感的那個點施灸。

3


專治脾胃問題的中脘穴

中脘穴的位置是在上腹部,臍上4寸的位置。找此穴的方法是先找到胸骨下端,然後找胸骨下端和肚臍連線的中點,即為此穴。胸骨下端到肚臍這一段是8寸,中點也就是臍上4寸就是中脘穴了。

艾灸中脘穴有什麼功效呢?艾灸中脘穴可以保養脾胃,還可以通腹降氣。其實我們看它的位置就能知道它的功效,中脘穴的位置和胃很近,所以這個穴位主要可以治療一些脾胃疾病,比如腹脹、腹瀉、腹痛、腸鳴、反酸、嘔吐、便秘等,此外對食慾缺乏、目眩、耳鳴、青春痘、精力不濟、神經衰弱等因脾胃不和引起的病症也很有效。只要是脾胃不好,都可以艾灸中脘穴來治療。中醫認為脾胃是“後天之本”,所以脾胃對於人的身體​​很重要,而艾灸中脘穴就是一個比較好的健脾胃的方法。

腹部艾灸注意事項

艾灸時,首先要注意不要燙傷了皮膚。做艾條灸時,隔一段時間就要抖一下燃燒端的灰燼;做艾炷灸時,要及時更換艾炷。還要注意的一點,就是一定要護住剛灸完的地方。因為剛灸完的地方一定很熱,有的人不注意,穿得很少就可能著涼了。艾灸溫通的效果很好,艾灸以後皮膚的毛孔是打開的,如果不注意保暖的話,寒氣就很容易進入到體內,這樣反而達不到治療的目的了。

文章來源:崆峒養生匯

春季養肝,就用這個穴位!


古人把立春分為三候:“一候東風解凍,二候蜇蟲始振,三候魚陟負冰。”也就是說立春後,東風送暖,大自然中的陽氣上升,萬物開始復蘇。順應自然,人體肝臟的新陳代謝相對旺盛,正是養肝最佳時!

曲泉穴

穴名:曲,即屈曲之義;該穴於屈膝取得,且經氣在此如泉水般湧出,故名曲泉。

穴性:曲泉穴,為足厥陰肝經腧穴,具有滋陰養肝、通絡止眩之效。中醫學認為,人體五臟中,春季為肝當令,肝主生髮,與春季萬物向榮相應。曲泉為肝經合穴,具有水的特性,中醫五行學說認為水能生木,故其能滋養肝木,為肝臟提供氣血,保證肝臟的新陳代謝,也可使肝臟不至於生髮太過而出現心情急躁、頭痛頭暈等症狀。



取穴法

屈膝取穴,當膝內側橫紋頭上方,摸到一骨性突出(股骨內側髁),該骨性突出後緣凹陷中,即是曲泉穴。

按摩法

行指揉法,將拇指腹置於對側穴位,其餘四指於大腿後固定,拇指稍用力按揉,以微覺酸痛感為度。每次可按揉約5分鐘,每日可行多次。

來源於廣東省中醫院針灸科。

文章來源:雲南中醫

一套陰瑜伽序列,緩解背痛超級有效!


對於瑜伽初學者來說,陰瑜伽是最好的選擇之一,動作難度相對較低,並且只需用七分力,尤其適合春節後慵懶的身體。

今天給大家推荐一套緩解背痛的陰瑜伽序列,也可以作為節後修復性練習,動作簡單易學,在家就可以練習。

1、嬰兒式

  • 跪坐在墊子上,雙腳併攏
  • 吸氣脊柱延展,呼氣俯身向下
  • 前額輕觸墊面,雙手放在身體兩側
  • 掌心朝上,保持5分鐘

2、穿針式

  • 四角跪姿,雙腳分開與髖同寬
  • 雙手分開與肩同寬,腰背立直
  • 將右手從身體下方穿過,肩膀落於中線
  • 右手向遠延伸,掌心朝上,伸直左手朝前
  • 保持3分鐘,換左側重複練習

3、貓牛式

  • 四角跪姿,雙手分開與肩同寬
  • 雙腳分開與髖同寬,腳背、小腿貼地
  • 吸氣,尾骨向上,背部凹陷
  • 呼氣,背部拱起,眼睛看向肚臍
  • 注意脊柱一節一節有控制的延展
  • 配合呼吸,動態練習8-10次

4、坐立前屈

  • 手杖式坐立,雙腳向前伸直
  • 將瑜伽磚第三高度放在小腿之間
  • 手撥動臀肌向後,脊柱延展
  • 呼氣,直背向前向下,前額墊在磚上
  • 雙手放在身體兩側,保持3-5分鐘

5、仰臥脊柱扭轉

  • 仰臥,雙手屈肘放在兩側
  • 吸氣延展脊柱,呼氣雙腿向左扭轉
  • 保持肩膀不動,雙膝在同一直線
  • 停留3-5分鐘,還原仰臥
  • 換反側練習

6、挺屍式

  • 仰臥,手臂放在身體兩側,掌心朝上
  • 雙腳自然分開,輕輕閉上雙眼
  • 感知呼吸,慢慢放鬆全身
  • 停留8-10分鐘

陰瑜伽,平衡陰陽的同時

疏通經絡、調整體質

聆聽身體的聲音

文章來源:瑜伽解剖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