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氣在,壽長;營氣絕,壽止!什麼是營氣?如何養營氣?



說起營氣,有些看管可能覺得陌生。從名聲來論,營氣遠遠不及腎氣、元氣等概念,那樣如雷貫耳。

但實際上,營氣作為傳統中醫的重要概念之一,其重要性,一點都不比元氣、腎氣差。

我們甚至可以說,一身臟腑的枯榮,一身筋肉的健痿,我們生命之樹的花開花落,都取決於這一團營氣的滋養。



那,究竟什麼是營氣呢?

營氣,它存在於我們的血脈之中,是一團富有營養作用的氣。因為富含營養,所以被稱作營氣。由於營氣存在於血脈中,和血液息息相關,乃物質層面的東西,所以屬陰,故而人們又將營氣成為營陰、營血。

營氣是怎麼來的呢?

話說這營氣的構成,本來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我們吃進去的食物,在脾胃運化之能的作用下,所化生而來的水穀精氣。第二部分,就是我們的肺,經過呼吸作用,而不斷吸入的自然界的清氣。清氣和水穀精氣兩者合二為一,構成了營氣。

說到這裡,有些仔細關注本訂閱號文章的看官可能會問了,這不和宗氣的構成一模一樣嗎?對的。宗氣,行於脈中者,就是營氣。

這營氣,到底有什麼神通呢?

看官如​​果目及《靈樞》,仔細閱讀其中的文字,就不難發現了。《靈樞·邪客》說得好:“營氣者,泌其津液,注之於脈,化以為血”。還有《靈樞·營衛生會》說得好:“上註於肺脈,乃化而為血”。這些都表明,這營氣有化生血液的作用,是血液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沒有了營氣,就沒有了血液。你說它重要不重要?

另外,除了生成血液以外,營氣本身還通過流注全身,為臟腑和經絡來提供營養物質。如果說我們的髒腑、皮毛筋骨是田野裡的作物,那麼這營氣就是滋潤作物的甘露和肥料。用《婦人良方》裡的話來說,有營氣在,我們“目得之而能視,耳得知而能聽,手得之而能握,足得之而能步,臟得之而能液,腑得之而能氣”。我們的生命,因為營氣而變得愈發燦爛和絢麗。

接下來,還有一個重要問題,這就是營氣在我們身體裡,到底是怎麼周流運轉的呢?

首先,營氣轉輸於我們人體的十二經脈。具體講,營氣從脾胃出發,首先循行到手太陰肺經,然後傳注到手陽明大腸經,再到足陽明胃經,然後是足太陰脾經、手少陰心經、手太陽小腸經、足太陽膀胱經、足少陰腎經、手厥陰心包經、手少陽三焦經、足少陽膽經、足厥陰肝經,最後重新傳注於手太陰肺經。就這樣,營氣生生不息地周流全身。

其次,營氣還在任督二脈裡流注。這就是營氣的一個分支,從肝出發,循巔頂,下行沿脊骨入尾骶部。然後又絡陰器,上過毛際入肚臍中,向上循行。這一圈下來,正好把督脈和任脈的循行路線重複了一遍。

看官,你瞧,這便是營氣的在十四經中的循行。它如環無端,無微不至,遍布全身上下,呵護著我們的身體。

由此,我們可以感受到,這營氣,真的如默默無聲、任勞任怨的保姆。它將一腔乳汁毫無保留地奉獻給我們的身體。對於養分,我們需要多少,它就會給我們多少。

看官,明白了這些,我們就明白,如何保護我們的營氣了。



首先,我們要好好吃飯。按時吃、按量吃,吃得科學、多樣而豐富,切不可盲目的節食和挑食。因為營氣的來源之一,就是脾胃運化食物而得來的水穀精微。食物,是營氣的來源。如果我們吃不好,精微物質就難以生成,就會影響到營氣的盈虧。

第二,我們要保護好脾胃。生冷、油膩、炙烤、辛辣、肥厚之物,不能多吃。脾胃乃生成水穀精微的基礎。它是一部機器。食物通過它,才能化為水穀精微。如果脾胃壞掉了,無論我們吃什麼,也難以生成水穀精微,去補充化生營氣了。

第三,我們要養好肺。有了呼吸系統疾病,要趕緊治療,更不要做吸煙等有害肺健康的事情。因為肺呼吸得來的天地精氣,是營氣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肺不好了,自然精氣吸收不到,問題就大了。

第四,要經常運動。如果可以,要經常配合肢體的按摩。這樣做的目的,在於暢通經絡。經絡是營氣輸注全身的通道。有了營氣,如果經絡不通,通道壞掉了,營氣還怎麼來濡養周身呢?

第五,要保持好的心情。心情好,會讓肝氣條達。肝主疏泄。肝氣條達,則氣機順暢,經絡暢通,營氣的通行才會暢通無阻,其濡養作用才會更好地發揮。

以上這五點,十分重要,希望看官可以牢記。

好了,以上便是中醫學裡面對於營氣觀念的解讀。我們說得不全面,還望看官包含。

文章來源:崆峒養生匯

只需一“搓”,就可達到陰陽雙補!


這種陰陽雙補的妙法,就是“ 搓手心 ”與“ 搓腳心 ”,大家千萬不要輕視這個看起來很簡單的方法,所謂大道至簡,小道至繁,外道至玄,當你認真的習練一周後,會給你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搓手心”與“搓腳心”為什麼是陰陽雙補的妙法?

手心有個熱性的穴位,搓手心可以生“火”,補陽。腳心有個涼性的穴位,搓腳心可以滋陰補水,用熱的手心,搓腳心,可以使水火交融,陰陽平衡,很多人的失眠就是這樣“搓”好的。

手心的穴位叫勞宮,手握拳時,中指下的那個地方就是,這裡是心包經的穴位,和心包經一樣屬“火”,性質偏熱。有個“摩拳擦掌”的成語,一般是形容大干一場之前的準備,在大干一場之前需要鼓動陽氣,所以會摩擦手心中這個熱性的穴位。

很多中醫按摩治療都會用到這裡,比如雙手對搓之後按在腰上,腹部,眼睛,都是用它的熱性來溫暖有些虛損,疲勞的部位和器官。我一個同學眼睛很好,是近視眼高發的學生中少有的不戴眼鏡的,她的保健辦法就是經常用搓熱的手心溫敷雙眼,等於給疲勞的眼睛補陽氣,增加能力。

腳心上的穴位叫湧泉,是腎經的井穴,所謂井穴,就是腎經是從這裡發源的,腎經性質和心包經是相對的,屬於水,有涼性,它的井穴也具備同樣性質,多用它來滋陰補水。有的人眼睛發紅,腫了,吃去火藥總是不好,最後通過按摩腳心治好的,之所以有如此神效,因為這個人的火是虛火,虛火的出現是因為水少了,要補水才能降火,按摩湧泉就等於給身體吃了滋陰藥,補水了。

有的人心火盛,平時心煩,失眠,多夢,如果吃藥,醫生會開牛黃清心,天王補心之類的,去火的同時滋養心陰,才能把虛火平復掉,這種人可以先把手心搓熱,之後用熱的手心搓腳心,這樣一來心火就和腎水交匯了,浮越在上的心火因為有了腎水就降了下來,把心火降了下來,在中醫又稱為“引火歸元”,“引火歸元”在治療心火浮越導致的各種虛性亢奮時經常會用到,比如失眠,口瘡,而且口瘡只在舌尖上,舌質很紅,心煩,坐立不安等,都在此列,像以上症狀每天臨睡前搓5-10分鐘左後,堅持幾天就能見效。

文章來源:崆峒養生匯

腎主骨,流傳千年的“強腎古法”,不可不知!


《素問·宣明五氣篇》:“五臟所主,….腎主骨。”

“主”,有主持的意思。“腎主骨”包含腎充養骨骼以及二者生理功面的聯屬關係。

腎主骨和髓的生長發育,與骨的功能有關。腎藏精,精生骨髓,骨髓充實,骨骼強壯,運動捷健。腎的精氣盛衰,直接影響骨骼的生長、營養、功能等。

今天給大家分享兩種不用吃藥就可補腎的古典強腎秘法,這兩種古老的強腎秘法,不但效果不凡,而且操作簡單,一學就會,只要經常堅持,就能讓你一輩子腎不虛。

1


第一種強腎古法:“鳴天鼓”

“鳴天鼓”是中國流傳千年的古老強腎按摩法。

中醫學認為,腎開竅於耳,腎氣足則聽覺靈敏;耳通於腦,腦為髓之海,髓海賴腎的精氣化生和濡養,腎虛則髓海不足,就易致頭暈、耳鳴。鳴天鼓則通過掩耳和叩擊對耳產生刺激,因此,達到調補腎元、 強本固腎的功效。經常做鳴天鼓,對頭暈、健忘、耳鳴等腎虛症狀也有一定的預防和康復作用。

“鳴天鼓”操作方法如下:

所謂“鳴”,就是用我們的手掌心,即用勞宮穴貼住耳孔,把整個手搭在後腦勺上,將食指放在中指上,然後往下一彈,產生一個彈擊的力量,就這樣使勁壓住聽聞穴,然後彈撥後腦殼,彈幾次再壓緊,然後突然放鬆,耳朵就會有一種特別清爽的感覺。

做鳴天鼓時,要雙手將耳朵完全覆蓋,這樣它就不能收聲了,不能靠空氣來傳聲了。聲音就靠骨頭傳聲為主,食指敲打枕骨,內骨傳聲,此時我們聽到聲音就跟敲鼓一樣了。因此,一定要以耳部所能承受的程度來決定敲擊的強度,不可過強,一般敲擊20~40下就行了。

做“鳴天鼓”時,會涉及到玉枕、風池、腦戶3個重要的保健穴位,適度的經常敲打能防治頭痛、頭暈、脖子疼、眼睛紅腫、流淚、鼻出血、耳聾、耳鳴、中風、口眼歪斜等病症。

需要注意的是:有中耳炎或鼓膜穿孔的朋友不適合做鳴天鼓這樣的保健活動。做鳴天鼓,最好選擇在每天下午5點到7點腎氣充足的時候。

同時,在練習時要求頂平項直,這樣人體的經絡及腎氣才可得到調理,督脈得到疏通。督脈貫脊屬腎,腎藏精,為元氣之海,與人的生長代謝息息相關,因此,補益腎氣有利於延緩衰老,延年益壽。

除了做有保健作用的鳴天鼓之外,還可以用10根手指肚敲擊整個頭部,從前髮際到後髮際。

頭上的經絡眾多,有膀胱經、膽經、三焦經、胃經,穴位則有好幾十個。反复敲擊兩分鐘,然後用10根手指肚梳頭兩分鐘,也是從前髮際到後髮際(一定不能用指甲)。

敲、梳以後,通常可以看到滿指油污,這是頭皮內的污濁從穴位和毛孔排出了。

經過這番“推敲”,經絡無阻,血管暢通,頭髮也能保持烏黑。

牙齒和耳朵與人的壽命密切相關,所以,人在步入老年之後就容易出現耳背、牙齒鬆動、脫落等跡象,要保護我們的牙齒和耳朵就要通過一些有效的運動,做鳴天鼓不僅能延緩衰老,還能強身健體,預防疾病,是中醫公認的養生長壽之道。

2


第二種強腎古法是:“叩天鐘”

“叩天鐘”,也就是叩齒,是古代盛行的一種補腎養生術。對此,民間還有諺語讚道:“ 朝暮叩齒三百六,七老八十牙不落 ”。

“叩天鐘”的方法很簡單:

每天早晚起床睡覺前叩齒三十六下,同時將產生的口水嚥下,可以使牙齒堅固,不生牙病。

溫馨提示:叩齒無需張開嘴唇!

“叩天鐘”不僅能強健牙齒,對身體其它器官也有很好的鍛煉。因此經常叩齒,不但能使經絡暢通、強腎固精。還可以促進面部血液循環,增加大腦的血液供應,使皺紋減少,起到延緩衰老的作用。

叩天鐘和鳴天鼓都是非常簡單的養生之法,值得一試。只需利用早晨或睡前的一點時間,不管是在上班途中,還是躺在床上都可以做,堅持下來不僅能起到強身健體的作用,還能延緩衰老。

文章來源:崆峒養生匯

梳子養生操——調理高脂血症梳子操


高脂血症,中老年人常見。是指血清膽固醇或甘油三酯(三酰甘油)的含量增高,或兩者都增高的現象。輕者可無不適感,重者會出現頭暈、神疲乏力、健忘、肢體麻木等現象,是引起動脈硬化及心腦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險因素之一。屬中醫學的血痺、痰濁等範疇,是經絡運行失調所致。改善飲食和藥物治療的同時,堅持用梳子梳刮、按摩一些特效穴位,可以起到輔助治療的作用。

調理高脂血症梳子操

◆ ◆ ◆

1.梳刮全頭

手持梳子與頭皮保持約90°,用厲梳法,從前額髮際正中開始,沿督脈以及兩邊的膀胱經、膽經走向,逐漸向頭頂、枕部直至後髮際,順序梳刮,延展至左右兩側,梳刮到全部頭皮。整個共9 條梳刮路線,每條線梳刮20 次。

◆ ◆ ◆

2.特效穴位和手法

手法介紹:點壓法

一手握梳子,用梳齒、梳角垂直點壓於穴位或痛點處,逐漸用力按壓,以能承受為度,產生酸脹感為佳。保持數秒後快速抬起。適用於全身各處穴位,是一種較強的刺激手法,有鎮靜止痛、放鬆肌肉、解痙的作用。



手法介紹:平梳法

一手握梳子,梳理時按壓力量較小,移動速度慢,一般多用於年老體弱,或久病重病的虛證者。做上下左右,或短或長的線條狀梳理,主要達到活血化瘀,激發人體正氣,增強免疫的功能。

手法介紹:厲梳法

一手握梳子,梳理時按壓力量較大,移動速度快,以能承受為度。一般多用於年輕力壯、體質較強,或新、急病的實證者,做上下左右,或短或長的線條狀梳理,能達到疏通經絡、疏泄病邪、改善臟腑功能的作用。

特效穴位1:內關

內關:用梳子角以“點壓法”按壓穴位。

特效穴位2:中脘

中脘:用梳齒以“平梳法”梳刮穴位。

特效穴位3:脾俞

脾俞:用梳齒以“厲梳法”梳刮穴位。

特效穴位4:豐隆

豐隆:用梳子角以“點壓法”按壓穴位。

特效穴位5:三陰交

三陰交:用梳子角以“點壓法”按壓穴位。



如何挑選養生好梳子

梳子從選材上分為木質、角質、玳瑁、砭石、玉質、牙質、金屬、竹質、塑料等。古人對梳子大有講究,材質不同功效各有不同。梳子的選擇關係我們的身體健康,使用梳頭來養生,必須先選擇一把優良的梳子。

(一)從材質上選用梳子

以木梳、牛角梳、砭石、玉梳的圓頭齒梳為宜。因塑料梳子梳理時容易產生靜電,使乾性頭髮更乾燥易斷,還會刺激頭部的皮膚,影響頭皮及髮根的健康,所以不建議使用。

■ ■■■■

(二)從體質上選用梳子

玉石梳子適合任何人,但價格較貴。砭石梳子性溫,價格也不菲,適合體質偏寒的人。牛角梳,其中黃牛角梳性溫,適合體質偏寒的人;水牛角梳子性涼,適合體質偏熱的人。木梳適合任何人。

文章來源:崆峒養生匯

春天的太陽,是人體的萬能補藥!(正確曬背,勝過人參)



又是一年春來到,要說春天如何保養,那還得了解春季的節氣特點,養生保健,是需要順應四季的。那就需要我們懂得什麼時間,做什麼事情,如何養人,才會事半功倍。

1. 初春的小氣候:寒冷的冬季已經過去,太陽直射點已經往北半球走,但還沒完全回暖。

2. 人的情況是:經過了一冬的藏養,陽氣虛弱,代謝減緩。

3. 如何養呢?兩者結合:吃補藥!

有人說,吃補藥這人人都知道,不需要你教啊。不過這個補藥,不需要花錢去買的,而是吃大自然送給我們的免費補藥:太陽!

這太陽怎麼吃啊?

道醫的答案是:用背吃!

背部見太陽

老病不來煩

背部為陽中之陽,如果背部受冷,則風寒之邪極易通過背部經絡入侵,傷及陽氣而致病,年老體弱或久病虛損之人就易舊病復發,並加重病情。而如果我們有意識的在春天曬背,就可以防止這些春發之病。(曬背注意要找防風處)

人體體內正常的髒腑功能全靠陽氣來支撐,陽氣充盈,人體對抗疾病的能力就會提高。

背部,脊柱兩旁共有53 個穴位,也是膀胱經、督脈穿貫的一個地方,通過曬日光,膀胱經和督脈一同得到滋養:血管中的血液、淋巴里的水液,經絡中的能量在高溫的作用下充盈飽滿,春天發病(呼吸系統病、咳嗽等)的情況就自然會減少,而且曬背還能幫助鈣質吸收,預防骨質疏鬆。

現代醫學也證實,人的背部皮下蘊藏著大量的免疫細胞,通過曬太陽可以激活這些免疫細胞,達到疏通經絡、流暢氣血、調和臟腑、祛寒止痛的目的。

小兒曬背心

老來成壽星

小孩子到春天就是要咳嗽,我們講臨床上的這種複感兒一般有一個特點:喜歡活動。小孩子跑了動了,背部大汗淋漓,等安靜下來了,衣服就貼在背上發冷,體質基礎好的當時沒事,體質差的半小時後就噴嚏鼻涕出來了。

接下來有些治療會出現這樣的循環:活動出汗、背心受涼、肺受寒咳嗽、靜脈滴注抗生素治療、病情緩解、陽氣受損、體質下降……

這種循環來一次,小孩的體質下降一次,有的小孩變得弱不禁風,稍稍有點風吹草動,就感冒咳嗽。其實這都是小孩體內陽氣不足的結果,與其天天給小孩打吊瓶,還不如讓小孩曬曬太陽,曬後背心、搓後背心,每天曬一個小時。

據說民國時期中央研究院院士之一的吳稚暉先生,幼年體弱,無法上學,但他每天都跑到山上,脫光了爬在一塊石頭上看書,很多人覺得他身體不會好,誰想到長大以後,健壯如牛,居然是國民黨元老裡出名的長壽者。

正確曬背十分鐘

勝過人參補一冬

避風曬背能暖背通陽,增進健康。春夏暖和時經常曬曬後背,可起到補充人體陽氣的作用。此外,春天曬曬後背,能驅除脾胃寒氣、散肺中陰寒、有助改善消化功能、緩解呼吸系統的毛病。

現已119 歲的新疆老人買合莆·孜汗有個出了名的愛好:曬太陽。只要天氣暖和,老人每天都要下樓懶洋洋地曬上半小時,而且這種曬太陽:「重在曬背」。他說,每天讓陽光直射背部,全身上下都舒服的不得了。

江蘇如皋市是中國有名的長壽之鄉,他們長壽的原因很多,最有特色的一個就是:通過曬太陽來預防疾病。與眾不同的是,他們曬太陽的重點是曬背,他們認為,正常的肺腑功能都靠陽氣來支持,陽氣充盈,身體就能抵禦疾病的侵入。

春天曬背方法

曬背不是凍背,不要脫光了站在室外,曬背的最好方式是穿著背心,一邊運動一邊曬太陽。

陽光不太烈時曬背(初春下午2 點的午後陽光最好),不要太長時間,以1 小時左右為宜,曬得人暖洋洋,呼吸順暢為佳。

在春天之際,陽氣生髮之時,趕緊補充背部陽氣,散肺中陰寒。明白了這些,再想想冬病夏治,其實道理很簡單,就是補充體內的陽氣,散體內的寒痰。

把春天吃「補藥」的方法傳給微信的朋友們吧,既是給別人送健康,更是為自己播種善意,收穫新的健康!

文章來源:崆峒養生匯

論“衛氣為百病母”


作者:劉昭純

“衛氣”者,顧名思義,即氣之具有保衛作用的部分。它化生於水穀精微,伴行於經脈之外,內而五臟六腑,外而肢節皮毛,一身表裡上下貫通,無所不至,無時不運,是機體抗禦外邪,溫煦臟腑,潤澤皮毛,調節體溫、維持正常生命活動的關鍵所在。如《素問·痺論》說:“ 衛者,水穀之悍氣也,其氣慓疾滑利,不能入於脈也,故循皮膚之中,分肉之間,熏於盲膜,散於胸腹。”《靈樞·本臟篇》也說:“ 衛氣者,所以溫分肉、充皮膚、肥腠理,司開合者也。”衛氣又稱“衛陽”、“陽氣”等,出於下焦,晝日外行於手足太陽經脈,主一身之表。故《素問·生氣通天論)說:“陽氣者,一日而主外”;“陽者,衛外而為固也”。“百病”者,係指很多疾病而言,並非概指所有疾病。“母”者,根源之意。《商君書·說民》說:“慈仁,過之母也。”《素問·陰陽應像大論》說:“陰陽者……變化之父母。”皆為此意。因此,“衛氣為百病母”意思就是衛氣的失常是很多疾病發生髮展的根源。

為什麼說“衛氣為百病母”

一、百病之先,衛陽必虛

在外,衛氣分佈於體表,是機體抗禦外邪的重要屏障。《素問·生氣通天論》說:“凡陰陽之要,陽密乃固。”在正常情況下,可使“分肉解利,皮膚調柔,腠理緻密”,機體則不會遭受外來六淫之邪的侵襲。故《醫宗金鑑·太陽上篇》說:“ 凡外因百病之襲人,必先於表,表氣壯,則衛固守營,邪由何入? ”《靈樞·口問篇》也說:“ 邪之所在,皆為不足。”而只有在衛陽虧虛,衛外功能失常時,外邪才能乘機侵犯人體。儘管臨床上對外感疾病有表虛、表實之分,但都是相對的概念。因此,衛氣的虧虛是外邪侵入機體,產生多種外感疾病的先決條件之一。也就是說,沒有衛陽的首先虛損,外感諸病則不能產生。正如張景岳所說:“ 衛氣者,陽氣也,衛外而為固者也,陽氣不固,則衛氣失常,而邪從衛入,乃生疾病。”(《類經》)

在內,衛氣分佈於五臟六腑,是臟腑自身保護的內在依據。《靈樞·營衛生會篇》說:“ 谷入於胃,以傳於肺,五臟六腑皆以受氣,清者為營,濁者為衛。“ “邪客篇”說:“ 衛氣者,……晝行於陽,夜行於陰,常從足少陰之分間,行於五臟六腑。”《素問·痺論》也說:“衛氣者……熏於盲膜,散於胸腹。”這些經文都清楚地說明了衛氣在臟腑組織中,具有支持臟腑功能的重要作用。因此,臟腑組織是否受邪,亦取決於衛陽的正常與否。若衛陽功能正常,則自身保護能力強健,邪不能害。如《靈樞·邪客篇》說:心者……其臟堅固,邪弗能客也。”《金匱要略》說:“四季脾旺不受邪”即是此意。反之,在臟腑組織之衛陽虛損的情況下,肌表之衛陽失去正常的調節,邪氣才能侵及體表,進而傳入內臟。

總之,衛陽伴經脈循行,晝行於陽,夜行於陰,凡經脈到達之處,即必有衛陽之存在。因此,許多疾病的發生、發展和傳變,都必須以衛陽首先虛損為病理基礎。此“衛氣為百病母”之由,一也。

二、百病之初,衛陽受邪

《素問·皮部論》說:“是故百病之始生也,必先於皮毛。”而皮毛之處,衛陽主之,所以,百病之初,邪氣居表,首先傷及衛陽。儘管六淫之邪屬性不同,但無不如此。若日久不愈,則可內傳臟腑,變病百出。如《內經》所述及的咳嗽、痺證、瘧疾、瀉泄、頭痛、瘡瘍、癰腫及某些內臟功能失調等,均是。再如《傷寒論》中的六經發病,《溫病學》中的衛氣營血病變,無論傳入何經何腑,病初無不與衛陽有密切關係。

可見,衛陽病變是其它多種疾病的先導,它孕育著無數新的病理變化。此“衛氣為百病母”之由,二也。

三、衛氣逆亂,內生百病

衛氣有著正常的運行規律,“ 晝日行於陽二十五週,夜行於陰二十五週 ”,遍及全身。生命不息,循環不止。一旦運行受阻或規律紊亂,則可內生百病。如《靈樞·衛氣失常篇》說:“衛氣之留於腹中,搐積不行,苑蘊不得常所,使人支脅胃中滿,喘呼逆息。”“大惑論”說:“衛氣不得入於陰,常留於陽”則“目不瞑”,“衛氣留於陰而不行,故卒然多臥。” “脹論”說:“營氣循脈,衛氣逆為脈脹,衛氣並脈循分為膚脹。”“刺節真邪篇”說:“衛氣不行,則為不仁”等等。可以看出:這裡所說的“支脅胃中滿,喘呼逆息”“不仁”等,是責之於衛氣運行受阻,而“目不瞑”“卒然多臥”“脈脹” “膚脹”則是衛氣循行規律的紊亂所致。證雖繁雜,病機則一,都與衛氣運行失常有關。

衛氣是臟腑功能活動的物質基礎之一,與營氣相互轉化,相互出入, “分之則二,合之則一”(《類經》)。若衛氣功能失常,營氣亦不能發揮正常的生理作用,五臟六腑則失其營養,故百病叢生。如累於肺,可出現咳嗽、氣喘、自汗、短氣,累於心;可出現心慌、心悸、脈結代;累於腸,則“惡氣乃起,息肉乃生”,發為“腸覃”(《靈樞·水脹篇》);或“ 有所結,氣歸之,衛氣留之,不得反,津液留之,合而為腸溜”(“刺節真邪篇”)。另一方面,臟腑的病變亦常首先表現為衛氣的失常。如肺氣虛衛失其主,常表現為衛陽不固,心氣虛則表現為營衛運行不暢,脾氣虛則營衛化生無源等等。

此外,衛氣具有溫煦臟腑,調節體溫的重要作用,所以能使體溫維持在一定的範圍之內,若有偏勝偏衰,即可導致發病。如喻嘉言說:“衛偏勝則身熱,熱則腠理閉,喘粗為之俛仰,汗不出,齒幹煩冤”,“衛偏衰則身寒。”(《醫門法律》)週學海也說:“衛氣者,熱氣也,凡肌肉之所以能溫,水穀之所以能化者,衛氣之功用也,虛則病寒,實則病熱。”(《讀醫隨筆》 )

總之,衛氣有著正常的運行規律,與五臟六腑都有密切關係。衛氣的運行障礙或功能失職,可導致多種複雜的病理變化。此“衛氣為百病母”之由,三也。

文章來源:崆峒養生匯

上了50歲就易得肩周炎,按摩手掌穴位幫你緩解疼痛


肩周炎是一種肌肉老化的標識,一般上了50歲就要注意肩膀問題,特別是那些姿勢不太變化,長期坐辦公室的人。肩周炎最直接的表現就是肩關節疼痛,而且肩部一般在夜間更覺疼痛。也有一些病人肩部的痛感會延擴到脖子,手臂等。如果出現這些情況,可以按摩這幾個手部穴位,就能有效緩解痛感,日常生活中動動手即可,十分方便,快來試試吧!

太淵穴

患肩周炎感覺到疼痛的部位各人不盡相同不同,相應的穴位治療對應的穴位也不同。若肩膀前側疼痛,那麼相應的穴位是太淵穴。太淵穴的位在手心朝上時手腕橫向的紋路的凹陷處。左手偏左側,右手偏右側。按摩時可以用一手握另一手的手臂,大拇指朝下,用大拇指指腹揉按。



合谷穴

若將手臂上舉,感覺到疼痛,那麼相應穴位是合谷穴。合谷穴位於手背上,在大拇指和食指直接的肌肉處,靠近食指骨頭在手背延申處的中間位置,學名稱,第二掌骨骨側的中間。按摩時可以用大拇指朝下用力揉按。

中衝穴

若兩手在背後相握用臂力撐起,可以感覺到疼痛,那麼就需要按摩中衝穴。中衝穴位於中指指尖末端的中間。按摩時可以用另一手的拇指指腹按壓該穴位。

後溪穴

若兩手在背後相握用臂力撐起之後,不能再收回手掌,碰到脊背,那麼就需要按摩後溪穴。後溪穴位於手掌的尺側(靠近小指一側的手心手背分界線),握拳時,掌心掌紋在尺側凸起的位置。可用大拇指揉按。

按摩力度要適中。需要一定的力度按摩才有效果,但力氣不宜過大,否則會傷害身體,且按摩效果會隨按摩次數的增加而降低。一般以輕微酸脹感為宜。每次5分鐘,每日2次。各項按摩最好遵照這個頻率,也可根據個人的情況,小幅度的改變按摩頻率。最後,凡事貴在堅持,堅持才有效果。同時,現如今這個手機電腦盛行的時代,青年人平時也應該注意肩膀問題。

文章來源:愛問360

打通任督二脈是真的嗎?


這兩天,杭州市中醫院的一位老醫生被頻頻點贊,一下子成為了網紅。

讓李為群醫生在網上火起來的小視頻,是他的一位病人在抖音上發布的內容啊就是李醫生在示範做頸椎操。不少網友看了以後,覺得李醫生示範動作很真,很有責任心,也顯得非常可愛。

李為群醫生說,《黃帝內經》裡面有記載,督脈、任督二脈是管人背脊後面的脊柱的,包括頸椎、胸椎、腰椎的毛病,所以做這個操就會改善血液循環、改善腰椎頸椎的狀況。

“長期頸椎、腰椎勞損會導致氣血不通,精氣不足,而任督二脈對十二經氣血有調節作用。

1


神奇的任督二脈

任督二脈隸屬奇經八脈。奇經八脈穿插循行於十二正經之間,具有統率、聯繫和調節十二經脈中氣血盛衰的作用。

當十二經脈的氣血旺盛而有餘時,就會流注於奇經八脈,蓄以備用;而當人體生理活動需要,或十二經脈的氣血不足時,奇經中所蓄的氣血則可溢出、滲灌和供應於全身組織予以補充。

任脈大致循行於人體前正中心線,主要功能一是調節陰經氣血,二是主胞胎,與女子月經來潮及妊養、生殖功能有關。

督脈主要循行在人體後正中線,主要功能一是調節陽經氣血,二是反映腦、髓和腎功能。脊髓和腦的病變與督脈相關,精冷不孕等生殖系統疾患也可能與督陽之虛有關。

奇經八脈、十二正經都屬於的“經絡學說”,它一直是傳統養生文化理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這是早在幾千年前,中國的養生、醫學方面的先行者們通過自身實證而探索檢驗出來,它在我們傳統養生保健、中醫辨證施治、內家功夫療愈修行中都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雖說西醫暫時無法通過人體解剖和生理研究明確指出經絡對應的實體,但是也不能就此磨滅它在中國數千年的養生保健、治病防病等方面起到的重要作用、做出的巨大貢獻。

最近CCTV1正在熱播的《老中醫》,就是國家為了推廣普及中醫文化而專門拍攝的,還特意在黃金檔播放。這部劇製作精良、演技在線、劇情精彩、底蘊深厚,絕對值得仔細品味

畢竟,雖然有很多中醫黑、傳統文化黑,通過各種手段不停地打壓、抹黑中醫,但是國家,尤其是中央對於傳統養生文化的支持和扶持,都是非常明確而大力的。

2


如何正確認識“打通”

從中醫角度講,就正常人而言,任督兩脈本來就是通的。所謂的“通”,一般是指的是氣血通暢。但隨著人體生長及外界因素的作用,身體會出現氣滯、血瘀等情況阻塞經脈,使得氣血通暢程度下降,導致任督二脈不“通”,從而發生疼痛及其他疾病。

而“打通”,則是指通過鍛煉能使任督二脈氣血更通暢。因任督二脈是全身陰陽諸經的綱領,故任督二脈通則百脈通,具有改善體質、強筋健骨的作用。

這一點又該怎麼解釋呢?

首先,對於絕大多數健康的人來說,任督二脈都是通的,但是這種像是未關緊的水龍頭一樣滴答滴答的,氣血雖能通過,但是通道窄、效率慢。而人體系統就像是一個處於5G時代的高速運轉的社會,老牛拉破車式的物流速度,是跟不上需求的。

打通任督二脈,在中醫養生、內家功夫中也叫做小周天,這就好比將原來似關非關的水龍頭完全打開,氣血可以暢行無阻,人體系統真正處於了萬物互聯的5G時代,信息和物流幾乎能並駕齊驅,效率極高。

3


張錫純的“呼降吸升”法

打通任督二脈的方法,各家各有論述。比如被稱為“中國近代醫學第一人”的中醫大家張錫純,他可以讓大家單用《黃帝內經》中“四氣調神論”,就能夠進行任脈、督脈的養生保健,效果甚至比藥物還要好!

張錫純在其著作《醫學衷中參西錄》中講述的3個醫案故事:

有人因事北上,在路上偶感風寒。忽然想起張錫純先生在其醫著中提到的“煉氣治病法”,於是在車中嘗試“呼降吸升”,車走了大約30里路,就覺得心爽體舒,感冒頓時化解得無影無踪。

有個患者得了屢治無效的嚴重泄瀉病,自己懷疑無藥可醫。後來,張錫純教給這位患者“呼降吸升”的練氣治病法,僅僅試了四五天,就覺得原來冰冷的小腹部變得溫暖起來,再堅持一段時間,屢治無效的頑症終於痊癒了。

還有位患者得了一種重病,發病的時候喘得厲害,不能坐也不能躺著,吃遍很多藥物也都沒有用。後來,張錫純就告訴他“呼降吸升”的練氣治病法。一年後,就覺得丹田常暖,熱力充滿周身,困擾多年的疾病霍然而愈。這位患者感慨道:“醫林之秘乎,抑天地之精乎!非明造化之機者,孰能與乎斯?慎之,秘之,非人勿傳!”



這種勝似藥物的養生法,其實非常簡單,也就是醫案中提到的“呼降吸升”:

呼吸的時候,只要讓“呼氣”和“吸氣”分別對應著“任脈”和“督脈”就可以了。

(1)“呼氣”的時候,讓氣息沿著前胸任脈的方向,從上(兩乳間的“膻中”位置)降到下(肚臍也就是神闕位置),再降到丹田位置;

(2)然後,吸氣的時候,讓氣息沿著後背督脈的方向,從下向上,直到頭頂。

也就是說,讓呼吸的氣息沿著任脈、督脈所構成的一個圓環進行流動,就可以了。

張錫純曾這樣描述其神奇的效果:“蓋通督脈可愈身後之病;通任脈可愈身前之病;督任皆通,元氣流行,精神健旺,至此可以長生矣。”

唯一要注意的是“呼降吸升”這個要點。這樣,不通過點按任脈、督脈的穴位,也能夠讓呼吸的氣息在任督二脈內循環流動,反复循環,化為真氣。雖不點按穴位,而百穴氣血自然暢通,正如《黃帝內經》所言:“真氣從之,病安從入?”

有人會問,“呼吸降升法”是不是只養“精氣神”中的氣,而不養精和神呢?其實,精、氣、神三位一體,相互依存,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正如中醫名著《類證治裁》中所說:“精化氣,氣化神。故精者身之本,氣者神之主,形者神之宅也。”經過百年傳承的養生良法,都能對人體“精氣神”全面補養,而非偏於一隅。

張錫純本人因悟到《內經》的真髓,專心習練這種養生功法,結果原本40多歲就開始感覺逐漸衰弱的身體,在練習了這種真氣治病法之後,直到70多歲,精力體力也絲毫不減。

張錫純在其73歲時寫了一篇《論醫士當用靜坐之功以悟哲學》的文章,專門針對廣大中醫同行,倡導用靜坐之功,“呼降吸升”之法,達到“聰明頓開,哲學會悟”、“用藥調方,隨手奏效”的效果。而我用這種方法更是幫助很多久病不癒的患者,讓他們恢復精氣神,走上健康路。

文章來源:崆峒養生匯

免疫力是世界上最好的醫生,用9個簡單的方法激活它!


美國《預防》雜誌總結了免疫力最差的九種人,讓我們一起來聽聽醫院專家們的具體解析,看看你是否在其中?又應怎樣應對呢?

這九類人免疫力最差

1


交際圈子太狹窄

研究證實,一個人結交的朋友越少,身體越易生病,甚至壽命也大受影響。而朋友數目超過6個的人抵抗感冒病毒的能力提高4倍。

建議:友誼是增強免疫力的“良藥”,但是與太多人往來,也可能變成一種壓力。不要勉強自己,三五知心好友比一堆泛泛之交重要得多。

2


平日欠下“睡眠債”

經常剋扣睡眠時間會讓身體產生的免疫細胞數量銳減。芝加哥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相對於每天睡7~8小時的人,每天只睡4小時的人,血液裡的流感抗體只有前者的50%。

建議:睡眠不足會使免疫系統功能降低,不過不一定要睡8小時,只要早上醒來覺得精神舒暢就可以。

3


凡事老往壞處想

研究發現,當悲觀者積極看待生活中的不幸時,體內和免疫相關的白細胞數量會增多,他們的身體狀況得到顯著改善。

建議:每天5分鐘,一邊深呼吸,一邊做做白日夢,讓愉快的畫面從腦中飄過,可以增加免疫細胞的數目和活力。

4


有話憋在肚子裡

研究發現,喜歡探討問題的夫妻,血壓、心率會降低,而和免疫相關的白細胞數量會升高。

建議:有話就說,不要憋在肚子裡,這和適度鍛煉對人體的好處差不多。

5


頂著重壓過日子

人在喪偶後的一年內最容易生病,一份讓你內心不得安寧的工作也會對免疫力造成深深的傷害。

建議:騎自行車、參加瑜伽課程、學做美食、享受按摩都是減壓的好辦法。

一項研究發現,每天接受45分鐘的按摩,1個月後免疫細胞數目增加,免疫功能有明顯改善。

6


外出常以車代步

美國阿帕拉契州立大學研究指出,每天運動30~45分鐘,每週5天,持續12週後,免疫細胞數目會增加,抵抗力也會相對增加。

建議:浙江醫院康復醫學科黃雄昂醫師說,運動只要心跳加速即可,太過激烈或時間超過1小時,反而會抑制免疫系統的活動。

7


朋友是個大煙鬼

統計表明,美國每年有3000名非吸煙人員死於肺癌,30萬兒童患呼吸道感染,二手煙對健康的影響毋須多言。

建議:應盡量遠離二手煙環境,另外,飲酒也應適量。酒精會抑制製造抗體的B細胞,增加細菌感染的機會。

8


過分依賴抗生素

研究發現,一出現感冒症狀就服用抗生素只會讓病毒產生抗藥性,導致更嚴重的感染。

建議:有些感染,如流行性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除非確定遭到細菌感染,否則,不需要服用抗生素。

9


不易被逗笑

加利福尼亞洛馬琳達大學醫學院的研究發現,大笑能減少“壓力荷爾蒙”的分泌,增加免疫細胞的數量。

建議:在午休時間可看段搞笑視頻、分享笑話或漫畫,這些都能讓你獲得快樂。

激活免疫力的9個辦法

中國老年醫學學會營養與食品安全分會副會長周春凌給出了簡單提高免疫力的9個辦法,幫你把疾病擋在門外。

1


充足睡眠

在季節交替時,易出現因工作壓力大、睡眠不足而導致的蕁麻疹、帶狀皰疹等與免疫力下降相關的疾病,一定要保證充足睡眠。

2


酸奶早餐

美國健康協會的一項研究發現,酸奶可以使“壞”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降低,並將尿路感染的風險降低47%。

3


多吃大蒜

美國馬里蘭大學醫療中心研究發現,常吃大蒜不僅有助於提高免疫力,還能幫助防止心臟類疾病。不過,腸胃疾病患者要少吃。

但大蒜素遇熱易揮發,建議將其搗碎後放置10~15分鐘再吃,讓蒜氨酸和蒜酶等物質互相作用,提高營養價值。



4


蔬菜雞湯

美國內布拉斯加州大學醫學中心一項研究顯示,蔬菜搭配雞湯具有一定的抗炎效果,有部分消除因感冒引起的炎症的食療作用。

5


常飲蜂蜜水、薑水、檸檬水

研究表明,蜂蜜中的抗氧化劑是提高免疫力的助推器;生薑是天然的鎮痛劑和解毒劑,有一定對抗感染的作用;檸檬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有抗氧化性。

6


享受下午茶時光

下午3、4點後,人體精力開始衰退,此時,喝杯下午茶或咖啡、吃些點心不僅能補充熱量,還能緩解連續工作後的疲勞,通過自我調節,保持自身免疫系統健康。



7


每周堅持鍛煉

美國國家醫學圖書館一項報告顯示,運動能夠幫助“沖洗”肺部細菌,提高免疫系統檢測疾病能力。

現代人工作壓力大,但在身體基礎狀況正常的情況下保證每週五天,每次30分鐘~60分鐘的運動量即可。

8


多曬太陽

保持體內高水平維生素D,就可以更好地預防嗓子痛、普通感冒和鼻塞等問題。

一般來說上午十點、下午四點陽光中紫外線偏低,可避免傷害皮膚,每次曬的時間不超過半小時即可。

9


保持微笑

美國斯坦福大學研究人員發現,笑能增加血液和唾液中的抗體及免疫細胞數量,緩解疲勞,是提高免疫力的良藥。

文章來源:崆峒養生匯

“咳喘穴”,按揉5分鐘,一夜未咳嗽!大人小孩都管用


“咳喘穴”,按揉5分鐘,一夜未咳嗽!大人小孩都管用

春天到,氣溫回升,春色宜人。但是,春寒料峭、乍暖還寒,大人小孩一不留神就感冒,咳嗽也找上門來。

以前跟大家分享過很多緩解咳嗽的方法,比如喝川貝湯、吃鹽蒸橘子,還有按揉天突穴,推四橫紋、八卦,揉膻中穴等等,小伙伴們反映都不錯。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個穴位,它就叫做咳喘穴。穴顧名思義,就是對咳喘有非常好的幫助的穴位,對急性、慢性的咳嗽都會有效果。

“咳喘穴”,按揉5分鐘,一夜未咳嗽!大人小孩都管用

【位置】咳喘穴在無名指和小指骨縫的間隙處,隙處有一個窩,那個就是咳喘穴了。另外還有一個咳喘新穴,它在食指和中指的骨縫間隙的凹陷處,這2個穴位都叫做咳喘穴。

有些大人或者小孩,咳嗽得很厲害的時候,在這裡是有結節的,把結節按揉開,咳嗽就會好了。

“咳喘穴”,按揉5分鐘,一夜未咳嗽!大人小孩都管用

我們對咳喘穴進行按揉的時候,可以單獨進行按揉,揉完咳喘穴,再按咳喘新穴,每個穴位5分鐘,左右都要按。

“咳喘穴”,按揉5分鐘,一夜未咳嗽!大人小孩都管用

也可以2個穴位同時進行,這樣更加省時省力。按揉的時候,用手指的前端進行按揉,力度要大一些,最好能感到酸痛,這樣才能有效刺激到咳喘穴,發揮最大的作用。

案例分享

前段時間,有一位媽媽和小編分享,她的孩子咳嗽有一段時間了,晚上咳嗽得比白天厲害。孩子正在咳嗽得厲害的時候,她開始給孩子按揉咳喘穴,按了大概5分鐘,孩子當時咳嗽就緩解了很多,而且等孩子睡著之後,當天晚基本都沒有再咳嗽了。

其實這就是咳喘穴在起了作用。

咳喘穴對小孩都管用,對大人也管用。但是並不是一個方法就能適合所有的人和所有的情況,如果是嚴重的咳喘或者按揉咳喘穴後無效,還是及時用其他方法處理。

文章來源:崆峒養生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