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上一奇穴,讓你肝血充足眼睛亮、頸、肩、腰病一起收!(緩解急性腰痛、調節督脈)


手上一奇穴,讓你肝血充足眼睛亮、頸、肩、腰病一起收!(緩解急性腰痛、調節督脈)

後溪,後溪穴,手太陽小腸經上穴位,輸(木)穴,八脈交會穴(通於督脈)。“腧主體重節痛”,凡是太陽小腸經循行部位的經脈經筋病症皆可選用,效果極佳,手太陽小腸經“是動則病…..肩似拔,臑似折。是主液所生病者……頸頷肩臑肘臂外後廉痛。”

凡屬於肩後部疼痛,或者項痛連及肩外腧、肩中腧至肩胛一線者,選取後溪,專業人士入針運針半分鐘,叫病人活動肩關節,如果沒有醫生等專業人士可以配合刮,點按或艾灸等手法,效果非常好。

手上一奇穴,讓你肝血充足眼睛亮、頸、肩、腰病一起收!(緩解急性腰痛、調節督脈)

取穴位置

後溪穴位於人體的手掌尺側,微握拳,當第5掌指關節後的遠側掌橫紋頭赤白肉際處。(即把手握拳,掌指關節後橫紋的盡頭就是該穴。)

穴位解剖

當小指展肌起點外緣,有指背動、靜脈,手背靜脈網;布有尺神經手背支。

功能主治

強化督脈陽氣,統治頸肩腰椎病;緩解治療頭痛項強、目赤腫痛、落枕、耳聾、耳鳴、鼻衄、癲癇、瘧疾、黃疸、盜汗、腰背腿痛、肘、臂、手指攣急等。

操作:直刺0.5~1寸。治手指攣痛可透刺合谷穴。

穴位配伍

配天柱主治頸項強直、落枕;配翳風、聽宮主治耳鳴、耳聾;配合谷穴緩解治療手指攣痛;配人中穴緩解治療急性腰扭傷;配列缺穴、懸鍾穴緩解治療項強痛。

臨床應用

現代常用於治療急性腰扭傷、落枕、耳聾、精神分裂症、癔病、角膜炎等。

防病健身


滾揉後溪穴

手上一奇穴,讓你肝血充足眼睛亮、頸、肩、腰病一起收!(緩解急性腰痛、調節督脈)

對於長期在電腦前工作或學習的朋友,可以把雙手後溪穴的這個部位放在桌子沿上,用腕關節帶動雙手,輕鬆地來回滾動,即可達到刺激效果。在滾動當中,它會有一種輕微的酸痛。這個動作不需要有意識的去做,每天只用抽出三五分鐘的時間來,隨手動一下,可以緩解調節長期伏案以及電腦對人體帶來的不良影響。堅持下來則對頸椎、腰椎確實有著非常非常好的療效,對保護視力也很好。

掐按後溪,緩解急性腰痛

手上一奇穴,讓你肝血充足眼睛亮、頸、肩、腰病一起收!(緩解急性腰痛、調節督脈)

有時人們突然扭傷腰部,或者不小心閃了腰,或者夜間睡覺腰部受涼,都會引起急性腰痛,疼痛起來翻身困難,直不起腰來,非常痛苦。有一個簡單有效的辦法,可以很快緩解急性腰痛。就是用力掐按後溪穴,並慢慢轉動腰部,你會發現,腰居然能活動了,而且還不怎麼疼了。後溪穴是手太陽小腸經的腧穴,又通於督脈,所以可以治療腰痛,是治療急性腰痛的特效穴。

刺激後溪,調節督脈

手上一奇穴,讓你肝血充足眼睛亮、頸、肩、腰病一起收!(緩解急性腰痛、調節督脈)

後溪穴為手太陽小腸經輸穴,輸主體重節痛,故有散風寒、祛風濕、通經絡、止痺痛之功;又為八脈交會穴之一,通於督脈,是治療頭項疼的要穴,主治頭項、頸肩部疼痛,肘臂、小指拘急疼痛等。

調節心經之氣,清心安神

小腸經與心經相表裡,本穴歸於小腸經,可調心經之氣,具有清心安神之功,主治癲、狂、癇、臟燥等症。本穴有疏散風熱、聰耳利咽之功,用於治療耳聾、耳鳴、目眩、咽痛等症。臨床上,還常用於治療神經系統疾病、五官科疾病、運動系統疾病等。

操作方法:端坐仰掌,手微握拳,用另一手的拇指指尖掐按後溪穴,力度以能耐受為度,酸痛感明顯,注意不要掐破皮膚。早晚各一次,每次掐按1~2分鐘,左右手交替。

文章來源:崆峒養生匯

睡前5分鐘按揉這3個穴位,消除疲勞,疏通經絡、輕鬆改善頸椎病(過勞)


睡前5分鐘按揉這3個穴位,消除疲勞,疏通經絡、輕鬆改善頸椎病(過勞)

過度疲勞是指由於工作時間過長、勞動強度過大、心理壓力過重而導致的精疲力竭的亞健康狀態。現實生活中巨大的生活壓力以及工作中頻繁的加班、熬夜常讓人們覺得身心俱疲,然而繁重的工作與激烈的競爭又迫使人們不得不對此習以為常。長期的過度疲勞會引起身體潛在的疾病迅速惡化,甚至出現致命症狀,所以長期慢性疲勞誘發的猝死被稱為”過勞死”。

【發病機制】

過度疲勞主要由三種因素引發:一是來自於身體的疲勞信號,如長時間或者高強度的肌肉活動,如果得不到充分的休息,就會導致人體內積累起大量新陳代謝的廢物,從而引起身體倦怠;二是源自於其他病症的特殊信號,如貧血、消化道疾病等都有可能伴隨著過度疲勞的特徵;三是來自於心理健康的反應,長時間的緊張、鬱悶、憂慮情緒如果得不到適當緩解與發洩,加上工作壓力大、身體得不到相應的放鬆,就會引發過度疲勞。

【臨床症狀】

過度疲勞屬於亞健康狀態,並非疾病,主要有以下症狀:經常感到疲倦,記憶力減退;肩部和頸部麻木、僵硬;經常頭痛和胸悶;酒量下降,食慾不振;容易生氣煩躁,出現焦慮情緒,精神抑鬱,常因苦悶和疲憊而失眠;體重突然變化大;需要藉助大量吸煙或喝咖啡才能集中註意力等。部分患者可能伴有低熱、咽喉腫痛等症狀,嚴重的長期性疲勞也可能是其他疾病的徵兆。

【推薦食物】

牛奶、豬蹄、雞蛋、草莓

【禁忌食物】

辛辣肥甘滋膩的食物腥發之物

【專家說】

過度疲勞患者的日常護理

過度疲勞者應多注意休息,每天留出固定的時間進行休息恢復。確保規律的飲食時間與均衡的膳食營養,以茶水代替咖啡,注意補充維生素、膳食纖維,多吃富含蛋白質和脂肪的食物,多吃水果蔬菜。用腦過度者可以參加適當的體育鍛煉來消除疲勞,宜選擇跑步、打球等有氧運動。定期進行體檢,無論是體力還是腦力勞動者,最好每年做一次體檢,以便儘早發現疾病隱患。

按摩穴位①風府穴時間:1~3分鐘

睡前5分鐘按揉這3個穴位,消除疲勞,疏通經絡、輕鬆改善頸椎病(過勞)

【按摩方法】

大拇指指尖相互疊加向下,用指腹(或指尖)揉按穴位,有酸痛、脹麻的感覺,每次揉按1~3分鐘。

按摩穴位②肩井穴時間:1~3分鐘

睡前5分鐘按揉這3個穴位,消除疲勞,疏通經絡、輕鬆改善頸椎病(過勞)

按摩方法用中指的指腹向下按揉,有酸麻、脹痛的感覺。左右兩穴,每天早晚各按揉1次。

按摩穴位③少衝穴時間:3~5分鐘

睡前5分鐘按揉這3個穴位,消除疲勞,疏通經絡、輕鬆改善頸椎病(過勞)

按摩方法大拇指彎曲,用指甲尖垂直掐按穴位,有刺痛的感覺。先左後右,每日早晚掐按左右穴位各1次,每次掐按3~5分鐘。

【專家說】

解析肩井穴

肩井穴歸屬於足少陽膽經,具有疏導水液的功效。肩,指本穴位於肩部;井,指地部空隙。”肩井”是指膽經的地部水液從這個穴位流入地部。按摩這個穴位時,如果用力太重,可能會導致人體半身麻痺、手不能舉,甚至會使人昏厥。所以在很多武術流派中都會有”重擊肩井穴”這一動作。但是,如果輕輕揉按這個穴位,則能放鬆肩頸僵硬、疏通經絡血脈,從而緩解工作壓力。

文章來源:穴位養生堂

風濕關節痛就怕陰雨天氣,這幾個穴位多按按,緩解你的風濕痛(膝蓋神經痛)


風濕關節痛就怕陰雨天氣,這幾個穴位多按按,緩解你的風濕痛(膝蓋神經痛)

春天到了,春雨也淅淅瀝瀝地開始下了起來。農民對此很開心,很多人也很喜歡下雨。但是也有一些人就怕這種天氣。那一定是得到風濕的人。他們的膝蓋太拒絕下雨的天氣了。得過風濕的人都知道風濕的痛。但是很多人不知道按摩穴可以緩解風濕痛,所以知道這幾個穴位,你就賺了!

犢鼻穴

犢鼻穴也稱外膝眼穴,是足陽明胃經的穴位,在屈膝向後內斜1—1.5寸。因為在膝蓋的位置,所以這個穴位比較重要,跟膝蓋的關係比較大。按摩這個穴位可以通經活絡、疏散風寒,還能滑利關節和理氣消腫。跟膝蓋有關的膝蓋神經痛、膝蓋性關節炎,膝蓋外傷等疾病都可以通過按摩犢鼻穴治療和緩解。

甚至下肢癱瘓、下肢麻痺這些問題也會有奇效。所以想要治療風濕,緩解疼痛,不能不知道這個穴位。因為穴位的位置,按摩的時候要注意力道,不能太重也不能太輕,持續一分鐘即可。

陽陵泉穴

陽陵泉穴是足少陽膽經的穴位,位於在小腿外側,當腓骨頭前下方凹陷處。這個穴位是筋氣匯聚的地方,所以能夠通經絡、活血脈,所以對於經脈的調理作用很好。痛經活血之後,新陳代謝加快,身體的寒氣被排出,膝關節附近的組織能得到很好的調理。

所以,如果你膝關節疼痛,風濕痛、甚至腰痛,都可以按摩陽陵泉穴來化解。按摩的時候可以用手掌拍打,力道稍微大一點,有酸痛感即可。

風濕關節痛就怕陰雨天氣,這幾個穴位多按按,緩解你的風濕痛(膝蓋神經痛)

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可以說是一個萬能穴了,治病保健都有一套。尤其跟下半身有關的問題,足三里穴都有或多或少的功效。足三里穴是足陽明胃經的重壓穴位,位於位於小腿外側,犢鼻下3寸,犢鼻與解溪連線上。按摩足三里穴,活血通經、疏風散寒、補中益氣都不是問題。膝關節疾病像是風濕問題,足三里穴也有較大的功效。甚至是只是想增強身體免疫力、強身健體也可以多按按這個穴位。按摩的時候最好按摩到感覺穴位附近發熱最好。

風濕關節痛就怕陰雨天氣,這幾個穴位多按按,緩解你的風濕痛(膝蓋神經痛)

文章來源:愛問360

皮膚過敏,主要和肺、脾、腎這三個部分有關(皮膚瘙癢)


皮膚過敏,主要和肺、脾、腎這三個部分有關(皮膚瘙癢)
皮膚過敏,主要和肺、脾、腎這三個部分有關(皮膚瘙癢)

中醫向來不會把疾病的起因單單歸結在「身外之物」之上,任何疾病的出現,必然有其賴以生存的體質。對於過敏來說,當然也是如此。

對應到臟腑,主要和肺、脾、腎這三個部分有關:

皮膚過敏,主要和肺、脾、腎這三個部分有關(皮膚瘙癢)

肺主皮毛,皮毛的散氣與汗孔的開合與之密切相關,這是人體的第一道防線。若肺氣久受寒邪而致虛弱,防禦系統就會失去原有的準確度和靈敏度。本身皮膚就是最先感受到外界刺激的器官,搭上這樣的體質,出現划痕症、皮疹、瘙癢等病理性應激反應也就不足為奇了。

皮膚過敏,主要和肺、脾、腎這三個部分有關(皮膚瘙癢)

脾為氣血生化之源,肺之經脈起於此。現代人因貪食水果、牛奶、冰鎮飲品、海鮮等物,貪享空調風扇等人造「虛邪賊風」,導致中焦虛寒甚多。本來應該溫煦的中焦,就像一個大冰窖一樣,當然就沒有足夠的能力產生營養物質去滋養肺臟,充盈肺氣,因此皮膚的各種過敏問題也就不期而至。

皮膚過敏,主要和肺、脾、腎這三個部分有關(皮膚瘙癢)

腎主一身之氣,肺氣的根源也在於腎。倘若腎氣虧虛,肺氣也會相應地不夠充足。那麼,同樣是面對皮膚過敏原時,腎氣不足的人,身體會對這些「不速之客」格外地警惕,從而產生劇烈的反應來提醒你遠離這些玩意。與其說這是病理反應,倒不如把它認為是一種身體虛弱時的警示性現象。

針對皮膚過敏的三個小方法

藥浴

取白鮮皮30克,冬瓜皮30克,地膚子30克,苦參30克,防風20克,將這些藥物放在紗布袋或者隔渣袋中,大火燒開後轉小火煎煮30分鐘。

煮好後將藥渣祛除,將藥液兌入清水調至合適的溫度,然後擦洗患處或沐浴,一天一次。

此方適合於治療過敏性濕疹,切記不可內服。

荊芥穗擦敷

取荊芥穗100克,搗碎或打成細粉後加適量水調成糊狀,敷於患處。

親身體會,此方對於過敏性蕁麻疹有非常不錯的治療效果,擦敷一到兩次就明顯感覺瘙癢感消失。

花椒水擦洗

取花椒100克,加適量水浸泡半小時,大火燒開後轉小火煎煮15分鐘,放至合適溫度後用毛巾蘸取藥汁擦洗患處,一天可進行多次。

皮膚又乾又癢,在家就能搞定

有一類易過敏人群,倒是不怎麼出現疙瘩疹子之類的問題,但也總是感覺自己皮膚癢癢的,而且特別乾燥,尤其是刮風的時候,兩個手就不停交替地撓啊撓,皮屑飛揚。

這樣的情況下,可以取橄欖油和水按照1:1的比例混合,然後擦在容易乾燥的部位,滋潤和保濕的效果都非常不錯。如果這個法子不太方便的話,一些天然成分、性質柔和的潤膚露、潤膚水也是可以考慮的。

文章來源:崆峒養生匯

告別大象腿,9個瑜伽動作每天練!(瘦腿)


告別大象腿,9個瑜伽動作每天練!(瘦腿)

春天到了

夏天已經不遠了

馬上就要進入“露腿”的季節了

是時候該練練腿了

今天個大家推薦9個瘦腿的瑜伽動作,堅持每天練習,讓你快速告別大象腿,這個夏天再也不用擔心“露腿”了。

1、嬰兒式-下犬式

告別大象腿,9個瑜伽動作每天練!(瘦腿)
  • 雙腿併攏,腳背、小腿貼地
  • 臀部坐腳跟,腹部貼大腿,前額點地
  • 手臂向前延展、掌心朝下同肩寬
  • 肩背放鬆,保持5-8輪呼吸
  • 吸氣抬頭,臀部離開腳跟
  • 雙腳同肩寬、腳尖回勾點地
  • 雙手推地,臀部向後向上提
  • 脊背延展,雙腿伸直,腳跟下壓
  • 頭、肩頸放鬆,停留5-8輪呼吸

2、下犬式變體

告別大象腿,9個瑜伽動作每天練!(瘦腿)
  • 保持下犬式,腳跟下壓地面
  • 屈左膝、左腳跟上提
  • 再將左腳下壓地面,伸展小腿後側
  • 屈右膝,右腳跟上提
  • 再將右腳下壓地面,伸展小腿後側
  • 重複這個動作10次

3、站立前屈-四柱

告別大象腿,9個瑜伽動作每天練!(瘦腿)
  • 從下犬式進入,雙腳走至雙手正後方
  • 吸氣,延展脊背、伸展雙腿後側
  • 呼氣,收腹、屈雙膝
  • 雙手同肩寬、五指打開推地
  • 雙腳向後跳或走入斜板式
  • 屈手肘,大臂內夾,上身下沉進入四柱
  • 小臂、腳掌垂直地面,脊背延展
  • 雙腳腳跟向後蹬送,停留5-8輪呼吸

4、低位眼鏡蛇-下犬

告別大象腿,9個瑜伽動作每天練!(瘦腿)
  • 從四柱進入俯臥,前額點地
  • 雙手放於胸腔兩側、腳背貼地同肩寬
  • 雙肩放鬆,屈肘、大臂內夾
  • 吸氣,上抬胸腔、頭部
  • 呼氣,俯臥,前額點地
  • 腳尖回勾點地,雙腳一肩寬
  • 雙手推地,臀部向後向上提
  • 脊背延展,雙腿伸直,腳跟下壓
  • 肩頸放鬆,停留5-8輪呼吸

5、高弓步髖屈肌伸展

告別大象腿,9個瑜伽動作每天練!(瘦腿)
  • 從下犬式進入
  • 右腳向前一大步,落於雙手之間
  • 雙手扶髖、上身立直
  • 右腿屈膝、左腿伸直
  • 呼氣,曲左膝並沉向地面
  • 吸氣,伸直左腿延展小腿後側
  • 重複這個動作10次換反側

6、低弓步髖伸展

告別大象腿,9個瑜伽動作每天練!(瘦腿)
  • 從高弓步進入,雙手落於墊面
  • 左小腿落於地面,左腿向下延展
  • 上半身向右向後轉,屈左膝
  • 右手抓左腳背,左腳找臀部
  • 左手撐地,打開胸腔,看左腳
  • 伸展左大腿前側,停留5輪呼吸換反側

7、低弓步小腿拉伸

告別大象腿,9個瑜伽動作每天練!(瘦腿)
  • 保持低弓步,左小腿、腳背貼地
  • 重心向後,臀部來到左膝正上方
  • 右腿伸展,腳尖回勾指天空、蹬腳跟
  • 雙手體前輕推地,脊背延展
  • 停留5-8輪呼吸換反側

8、下犬式-雙角式

告別大象腿,9個瑜伽動作每天練!(瘦腿)
  • 從低弓步進入
  • 後側腳尖回勾點地、小腿離地
  • 雙手推地,前腳向後進下犬,腳跟下壓
  • 雙腳向前走到雙手正後方進站立前屈
  • 手扶髖、腳推地,延展上身向上進山式
  • 雙腳打開略比一腿短,腳尖內扣
  • 雙手體後交扣,手臂伸直
  • 呼氣,從髖部折疊身體
  • 背部延展放鬆,頭頂找地面,肩頸放鬆,
  • 雙腿後側伸展,停留5輪呼吸

9、針眼式

告別大象腿,9個瑜伽動作每天練!(瘦腿)
  • 仰臥屈雙膝、腳踩地
  • 右腳踝放左大腿上、腳尖回勾
  • 左腳離地,右手穿過雙腿之間
  • 雙手十指交扣抱左膝窩,左膝找胸腔
  • 右膝遠離胸腔,右大腿外旋打開
  • 停留5-8輪呼吸換反側

文章來源:瑜伽解剖學

說說“心腎相交”(水火相濟、上下相交)


說說“心腎相交”(水火相濟、上下相交)

作者: 余浩

心腎相交,是中醫名詞,要說清楚不容易,實際操作好更不容易啊,所以生活之中,最多見的是心腎不交!

心屬火,腎屬水,兩臟互相作用,互相制約,以維持正常的生理活動。腎中真陽上升,能溫養心火;心火能製腎水氾濫而助真陽;腎水又能製心火,使其不致過亢而益心陰,這種關係,也稱水火相濟。

說通俗點,心臟在上面,腎臟在下面,上面的心火能夠讓下面的腎水不寒,下面的腎水能夠讓上面的心火不亢,這就是心腎相交,水火相濟。

說在通俗點,人體上面多火,下面多寒,上面的火下行,腳就不涼了,下面的寒水得到昇華,上面的火就不那麼熱了。

生活中我們遇見到最常見就是上熱下寒。

這也難怪,因為火總是向上走的,水總是向下流的,水火背道而行,這是自然界的規律,如果我們順其性,這樣水火就會分離,人就會腦袋發熱,腳冰涼,生命就會很快走向終點。

所以道家認為:順則死,逆則生。

什麼是“順則死”呢,所有促進心火上炎的行為方式,都會導致水火背離,而所有的慾望,都會導致人體陽氣外散,促進心火上炎,這無形之中,導致了心腎不交,水火不濟。

很多人不明白,常常困惑,我不就看看手機,玩玩遊戲,打打麻將,吹吹牛,咋就弄得心腎不交,上熱下寒,一身病痛呢?事實情況,往往就是如此哦!

什麼是“逆則生”呢,我們將心收回來,靜下心來做好手邊的每一件事情,心物旁騖,自然就會心氣下沉,溫暖腎水,自然就會心腎相交。

熱鬧玩耍的人,樂於玩耍,心隨慾望而走,導致上熱下寒。

靜心做事的人,樂於清靜,心能沉靜下來,可以水火相交。

這就好比:君子樂得做君子,小人枉自做小人。在當時的情景下,自身都是愉悅的,只是後來結局不同而已。

說說“心腎相交”(水火相濟、上下相交)

心腎不交有那些反應呢?

判斷最簡單的方法:

雙腳感到發涼,有的甚至腿也發涼,腰骶也涼——下寒。

心胸發熱煩躁,有的甚至頭腦發熱,無法寧靜——上熱。

如何調理呢?

在諸葛亮的《出師表》中有一句話:親賢臣,遠小人。

其實這句話,在養生治病上也是如此,所有促進你心情不寧靜,讓你熱血沸騰的東西,都需要做減法。所有能讓你心情平和,目標明確,心志堅定,都可以做加法。

為道日損,損去的就是這些外物對你的干擾,當你損去了越來越多的干擾後,這顆心就能時時清靜,身體自然隨時都在水火相濟,腦中自然不會有一絲煩躁,常常處於清明的狀態。

說說“心腎相交”(水火相濟、上下相交)

心腎相交調呼吸法(網絡版)

人之元神在心,人之元氣在腎,欲心腎相交,須於有意無意之間,運心中元神隨呼吸之氣息息下降,與腎中元氣匯合。白話解:意靜,當呼氣時,默念腎中元氣上升,心中元神下降,相互交感,吸氣時,元氣下降,元神上升回位。此即伍沖虛謂“吸升呼降,方合有意無意之奧旨。”

《內經》四氣調神論“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即此法之權輿。

一念在心,一念在腎,抱朴子所謂“意雙則和”。

調此功法,數日可覺下元溫暖,月餘功效異常。然此功法不可太過,使熱力熾盛,宜休息行之(間隔之意),又需清心欲寡。

上面這種方法好,但不是每個人都能明白其中的意思,我最近練習諧振功,體驗出一簡單方法。

晚上睡覺時,將左(右)腳的腳跟,擱在右(左)腳的腳背上,相當於踝關節處,這裡有足背動脈,當這個動脈被壓住的時候,你可以感受到血管的搏動,此時將所有的注意力,全部放在這個地方,體會血管的跳動,慢慢的,不用多久,你會感到雙腳雙腿發熱。甚至會出很多涼的汗,此時你也睡意濃濃,移開腳,安心睡覺即可,因為體內已經心腎相交了。

很簡單,不可思議!但很適用!

為什麼呢?我們談心腎相交,其實並不是指心臟和腎臟,這裡的心包含了人的注意力,人的元神。

中醫理論認為:心主血脈。

當我們無法收攝心神下交於腎的時候,我們利用心臟這個系統的血脈——人體無處不在的心臟,讓它來完成與腎的相交。

我們無法體會心腎相交之中,具體要與腎相交腎的什麼部位,腎中的什麼東西,但我們知道腎臟居下焦,我們只要將“上焦的心”和“下焦的腎”相交起來,不就可以了嗎?

心腎相交——水火相濟——上下相交——注意力集中到足背血管搏動。

讓這個中醫不好理解的詞彙落到實處:將血管搏動(小小的外周心臟)置於腳上(下焦),去體驗一個中醫深奧的理論,嚐嚐裡面的妙處。

嘿嘿!今晚,有了這個法寶,你將不再失眠。

文章來源:崆峒養生匯

手腕這個“養老穴”專治各種老年病!(頭暈眼花、耳鳴耳聾、肩臂酸痛)


手腕這個“養老穴”專治各種老年病!(頭暈眼花、耳鳴耳聾、肩臂酸痛)

人上了年紀,常常會出現頭暈眼花、耳鳴耳聾、肩臂酸痛等老年症。實際上在中醫經絡學中,手腕處有一個穴位就專門用來治療以老花眼為代表的多種老年症,這個穴位也有個恰如其分的名字:養老穴

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這個“養老穴”,和人體其他穴位不一樣,它是專門用來治療以老花眼為代表的多種老年症的人體奇妙關鍵點,人體氣血的盛衰有著非常密切的聯繫。

手腕這個“養老穴”專治各種老年病!(頭暈眼花、耳鳴耳聾、肩臂酸痛)

養老穴,專治各種老年病!

養老穴對所有的老年病都有作用,像高血壓、動脈硬化、頸椎病、老年癡呆、頭昏眼花、胸悶氣短、耳鳴耳聾、記憶減退、手指麻木、上肢酸痛等。

養老穴可以治療老年眼病,與其所在的經脈循行有關。養老穴是手太陽小腸經經穴,小腸經的循行路線經過人體的外眼角和內眼角,所以臨床上不光是老花眼,凡是有目視不明、眼睛昏黃等症狀的眼病,均可取此穴進行治療。



此外,養老穴又為手太陽小腸經郄(音xī)穴,郄穴是指經氣所深聚的地方,因此可以治療其經絡循行部位及所屬臟腑的急性疼痛等病症。有上述症狀的老年朋友們不妨試試。

總之,經常按摩養老穴,能舒筋通絡,聰耳明目,有效緩解頭暈、眼花、肩臂腰等不適。而現代醫學認為,這種外在的物理刺激,可以調節神經體液改變,從而改善微循環,改善肌肉勞損等。

手腕這個“養老穴”專治各種老年病!(頭暈眼花、耳鳴耳聾、肩臂酸痛)

養老穴位置與用法

養老穴位於手腕處,準確的取法是先將掌心向下,在手腕處突起的骨頭最高點取穴,然後屈肘掌心轉向胸前,穴位恰好落在了該突起骨頭附近的縫隙內,此處便是養老穴。

按摩方法:一般以指揉法為主,用手指腹吸定在該處穴位上,腕部放鬆,做柔和而有滲透力的擺動,每日1~2次,每次約10分鐘即可,力度適中,當然也可以艾灸左右各10分鐘。

手腕這個“養老穴”專治各種老年病!(頭暈眼花、耳鳴耳聾、肩臂酸痛)

養老穴配伍

養老穴配太衝穴、足三里穴治目視不明;
養老穴配肩髃穴,有舒筋活絡的作用,主治肩、背肘疼痛;
養老穴配風池穴,有祛風止痛的作用,主治頭痛,面痛;
養老穴配三陰交穴、巨闕穴、足三里穴、膻中穴,主要治急性心肌梗死;
養老穴配人中穴,主要治急性腰扭傷。
有老年病就按養老穴,每天按,堅持3個月,穴位不痛了,老年病也就緩解了!試試吧!

文章來源:崆峒養生匯

春季養肝比健脾還重要,這些養肝秘籍不可錯過(養肝要穴)


春季養肝比健脾還重要,這些養肝秘籍不可錯過(養肝要穴)

春天,是陽氣生髮的季節,兒童木氣最旺,陽根最易動搖。此時,早晚溫差大,很容易招染風寒之症。同時,春天肝功能的波動也會比較大,健康人會肝火比較大;真正慢性肝病患者,這時候情緒波動和症狀加重。

春季養肝比健脾還重要,這些養肝秘籍不可錯過(養肝要穴)

從中醫講,五臟和五行還有自然界是對應的,所以說,春天養肝應該是最首要的問題。肝的任務就是保持人體全身氣機疏通暢達,讓身體之氣暢通而不淤滯。

而且春季養肝比健脾還重要,因為中醫裡肝屬木,脾屬土,而木剋土。也就是說,肝不好,脾胃也不會好,而脾胃決定了他們的健康。

這就是為什麼明明很精心照顧,孩子脾胃依舊不好?還容易生病的原因所在。所以肝養好了,脾胃養護就好做了,春季養肝勢在必行。



主人翁推薦春季養肝秘訣

多揉按養肝要穴

01


搓摩脅肋3分鐘

春季養肝比健脾還重要,這些養肝秘籍不可錯過(養肝要穴)

(主人翁小兒推拿原創圖)

具體操作:在小兒身後,用兩手從患兒兩腋下脅肋處,自上而下搓摩至肚角。具有疏肝理氣,順氣化痰的功效。

02


揉太衝3分鐘

春季養肝比健脾還重要,這些養肝秘籍不可錯過(養肝要穴)

(主人翁小兒推拿原創圖)

具體操作:太衝穴在第一、二腳趾骨結合部之前凹陷處,用拇指或中指按揉。具有疏肝理氣、調節血壓的功效。

03


搓湧泉雙腳各3分鐘

春季養肝比健脾還重要,這些養肝秘籍不可錯過(養肝要穴)

(主人翁小兒推拿原創圖)

具體操作:湧泉穴在足底前1/3處,先用左手拇指或中指摩擦右腳湧泉穴,再用右手摩擦左腳,先順時針108次後,逆時針108次,直至雙腳腳心都發熱。具有引火歸原,滋陰補腎,頤養五臟六腑的功效。

春季養肝比健脾還重要,這些養肝秘籍不可錯過(養肝要穴)

多吃養肝食物

春季養肝,還可以多吃這三種蔬菜:

韭菜:助肝升發

在春季多吃韭菜能夠讓身體內的肝主升發,很好的補充人體的肝氣。

豆苗:保護肝臟

豆苗是清肝明目的特效食物。在春季可多吃豆苗,從而達到養肝的效果。

西蘭花:增強肝臟解毒能力

西蘭花的營養很豐富,而且含有大量的身體所需的營養成分。同時西蘭花還含有豐富的抗壞血酸,能增強肝臟的解毒能力,提高機體免疫力。

多喝這種水

成人養肝還可以多喝一些水,促進新陳代謝,使得體內廢物排出,從而減少代謝物和毒素對肝臟的損害。只是光靠喝水來達到修復肝臟、養肝護肝的效果也是遠遠不夠的,要學會給白開水里加點這些。

紅棗泡水:補氣養血、疏肝解鬱


檸檬泡水:促進排毒、緩解肝臟負擔


金銀花泡水:降火清肝、通經活絡


菊花泡水:清肝明目、修復肝臟


玫瑰花泡水:養肝安神、消除疲勞

各位家長朋友們,春節養肝刻不容緩,趕緊行動起來吧!每天給孩子做做養肝穴位,給自己泡上一杯茶,喝喝更健康。

文章來源:崆峒養生匯

每天做50次“小燕飛”,輕鬆防治腰椎間盤病(鍛煉腰背頸部、舒展肩頸)


每天做50次“小燕飛”,輕鬆防治腰椎間盤病(鍛煉腰背頸部、舒展肩頸)

腰椎間盤突出是很多現代人的苦惱,無法通過吃藥來解決。如果動手術,可能結果會更糟。小燕飛這個動作,可以防治它,大家不妨試試。

 “小燕飛”,就是模擬燕子飛行姿勢,可以充分鍛煉腰背部的肌肉和韌帶,保護椎間盤使之不突出。

治療腰椎間盤病,“小燕飛”比吃藥效果好

每天做50次“小燕飛”,輕鬆防治腰椎間盤病(鍛煉腰背頸部、舒展肩頸)

椎間盤膨出是椎間盤病中較輕的一種,即使這樣,試圖通過吃藥,就能讓膨出的椎間盤回到原位也是妄想。



最好的辦法是鍛煉椎間盤周圍的肌肉和韌帶,從而讓椎間盤逐漸恢復原位。

遺憾的是,人們常做的跑步、舉重、騎車等健身運動,只能使四肢強壯,腰背、頸部的肌肉和韌帶很難得到鍛煉。

而“小燕飛”,既可鍛煉腰背,又可鍛煉頸部,可謂一舉多得。

“小燕飛”有站姿和俯臥式兩種

“小燕飛”作為鍛煉頸椎和腰椎的重要方法,勝於吃藥。“小燕飛”動作分兩種,一種是站立姿勢下的“小燕飛”,一種是俯臥在床上做的“小燕飛”。

站立式

每天做50次“小燕飛”,輕鬆防治腰椎間盤病(鍛煉腰背頸部、舒展肩頸)

方法:站立,兩腳分開與肩同寬,將兩臂側平舉,掌心向外,彷彿向外推掌,然後雙臂緩慢向上抬至四十五度角,然後緩慢放下,整個過程中始終保持手臂繃直,向外推的力量,連續做50個(剛開始一下子做不到50個,中間可以休息一下)。

每天做50次“小燕飛”,輕鬆防治腰椎間盤病(鍛煉腰背頸部、舒展肩頸)

注意:雙臂要始終用力繃直,並有向外推掌的意識。上舉和放下過程都要緩慢。剛開始練習時,一下子做不到50個,中間可以稍停頓。

功效:鍛煉頸肩和上背肌群,調節肩頸氣血運行,有利於疏通局部經絡,消除頸肩不適的相關症狀。

俯趴式

方法:俯臥,雙腳打開同肩寬,雙手臂與身體分開約兩拳寬;吸氣,四肢及身體盡量向上抬起離地,手腳同高(腰部肌肉收縮,盡量讓肋骨和腹部支撐身體) 。均勻的呼吸保持一會兒。呼氣,全身回落地面,放鬆,可重複做4~6組。

每天做50次“小燕飛”,輕鬆防治腰椎間盤病(鍛煉腰背頸部、舒展肩頸)

功效:不僅可以舒展肩頸,還可以減少腰背、髖臀部、大腿處多餘脂肪,增加背部的收縮,使放鬆後的舒適度增加,改善睡眠質量。

睡前在床上做“小燕飛” 不怕你沒有時間

“小燕飛”效果好,貴在堅持。在沒有椎間盤病時,就每天堅持做“小燕飛”30下,一輩子不會得椎間盤病;如果得了輕微的椎間盤病,堅持做“小燕飛”,症狀也會消失。

做“小燕飛”不難,難在“堅持”二字,很多人有頭無尾。專家給人們出了個主意,可以睡前在床上做,再忙,總得睡覺吧。

在床上做“小燕飛”,不做不睡覺,養成習慣,不做“小燕飛”反倒睡不著了。

文章來源:崆峒養生匯

七竅連五臟,七竅變化可以預知重大疾病!(五臟健康)


七竅連五臟,七竅變化可以預知重大疾病!(五臟健康)

電影電視上我們常見的橋段就是七竅流血而亡,那麼你知道七竅指的是哪些部位嗎?七竅即眼二、耳二、鼻、口、舌。我們的身體是一個相互聯繫的整體,七竅連五臟,七竅的變化會直接反應五臟的健康。

七竅連五臟,七竅變化知健康

心開竅於舌

“心氣通於舌,心和,則舌能知五味矣”。實際上,心氣足,不僅能保證舌辨五味,舌頭轉動靈活、說話流利順暢也有賴於心神的健旺。通常來說,舌色紅潤即表示心之氣血充足。

心主血脈,舌上血管最為豐富而淺表,因而舌也能靈敏地反映出心的功能狀態。心陽不足,則舌胖嫩或紫暗;心陰不足,則舌紅絳;心血虛,則舌暗淡;心火上

炎,則舌紅爛、生瘡、疼痛;心血淤阻,則舌紫暗或有淤斑;心主神誌功能異常,則會出現語言障礙,說不清話。



腎開竅於耳

“腎氣通於耳,腎和,則能聞五音矣。”也就是說,腎氣足者,就會聽力好。在病理方面,若腎精虧虛,則腦髓不足,容易出現頭暈、耳鳴、聽力下降等症狀,腎陰虛的病人還經常會有耳如蟬鳴的現象。

另外,老年人出現的聽力減退、耳聾失聰等衰老表現,也與老人腎氣較弱關係密切。所以,聽力較差的人,可以考慮是不是要補補腎氣。

七竅連五臟,七竅變化可以預知重大疾病!(五臟健康)

肝開竅於目

視力的好壞有賴於肝氣的疏泄和營養。中醫講,肝藏血,而血又是眼睛活動最直接的物質基礎,所以,肝血的盛衰會直接影響到視覺功能。

若肝血不足,目失所養,則兩眼昏花、視物不明,出現如夜盲等問題;若肝經火盛,可見眼紅腫痛;肝陰虛,可致眼糊乾澀,或也可見眼珠不靈活、斜視等;肝氣鬱結過久,則能導致口苦目眩。

七竅連五臟,七竅變化可以預知重大疾病!(五臟健康)

肺開竅於鼻

“肺氣通於鼻,肺和,則鼻能知香臭矣。”肺主呼吸,鼻為呼吸出入的門戶,所以說,鼻子要想發揮正常的通氣和嗅覺功能,就必須依賴肺氣調和,呼吸暢利。其實,“肺主氣”的功能除了會影響呼吸,還有供給鼻子營養、保證鼻子通暢、預防鼻病的作用。

臨床上,肺的某些疾病表現也常反映在鼻子上。如外感風寒影響到肺,就會鼻塞流涕、影響嗅覺;肺有燥熱,則鼻孔乾澀。反之,如果鼻出現以上異常變化,即可推斷肺髒病變。

七竅連五臟,七竅變化可以預知重大疾病!(五臟健康)

脾開竅於口

“口唇者,脾之官也。”唇是口的組成部分,被認為是脾的外在表現之處,當脾氣健運,氣血充足時,口唇得養,則唇紅潤澤;若脾失健運,氣血虧虛,唇失所養,則唇色淡白,或萎黃無光。

文章來源:崆峒養生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