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養肝很重要,五大招簡單好用(揉地筋、推肝經)


春天養肝很重要,五大招簡單好用(揉地筋、推肝經)

春主生髮,春應肝,也就是說:春季肝氣當令,是肝藏的疏泄功能最強的時候,這時養肝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春天不養肝,夏天徒傷悲

《黃帝內經》說:養生要遵循“春生夏長秋收冬藏” ;同時也指出:無春即無夏!

也就是說:有了春天的肝生,才會有夏天的心長、秋天肺的收斂和冬天腎的潛藏。如果春三月肝氣生髮不旺,到了夏天那有能量做到:肝木生心火呢?!

所以《黃帝內經》:春三月,此謂發陳….夜臥早起,廣步於庭,被發緩形,以使志生…..逆之則傷肝,夏為寒變,奉長者少。

因此在春天我們務必要遵守“春生”的養生之道,否則“夏為寒變”,就會發生寒性病變,因為你心氣不足,心血無力!

現代人2大最傷肝行為

千萬要遠離

久視


熬夜

現代人傷肝行為很多,而這2個是完全可以輕鬆杜絕而任意放縱了。

久視

《黃帝內經》中的“五勞所傷”指出:久視傷血!

意思是:用眼過度傷血!

而肝主目,腎主瞳;而又肝藏血、脾生血、心主穴。因此用眼過度會傷害:肝、脾、腎、心。

重傷肝氣!

因此中醫養生里有“閉目養肝!”之說。



熬夜

“春三月,夜臥早起”,意思是說:入夜即睡覺,天亮就起床。

《黃帝內經》:人臥則血歸於肝。每晚11點至凌晨3點,人體經絡循行走肝膽經,若處於睡眠狀態,肝血就可以排毒從而達到推陳出新,順利藏血。

那些丑時(凌晨1-3點)經常醒來又睡不著的人,更要用心養肝了!

我們除了遠離傷肝行為,還要順從肝的特性去養肝。

5大養肝法

100%都收藏了

生活中我們要調和肝氣。做到不生氣,不發脾氣。工作間隙到室外走走,做做擴胸運動,拉拉筋、踢踢腿。

先來學習幾個養肝的動作:

1、揉地筋

春天養肝很重要,五大招簡單好用(揉地筋、推肝經)

肝主筋,調筋就是養肝!

那我們找哪條筋來調,方便和順手呢?

道家有句話“地筋隱於足”​​,我們把腳翻起來,就會出現一條硬筋,這裡就是地筋,實際上這根筋是循行到肝經上了的。

怎麼調這跟筋呢?

春天養肝很重要,五大招簡單好用(揉地筋、推肝經)

最簡單的辦法就是買一根擀麵杖放在地上,你看電視的時候,用腳踩在上面滾動。等到這根筋柔軟了,你的肝也就軟了!

2、推肝經(大腿內側)

肝經起於大腳趾的大敦穴,也就是膽經結束的穴位,然後沿腳背向上,然後由小腿內側一直進入人體會陰部,環生殖器一周,進入小腹,然後從胃旁向上,通過鼻咽,到達頭頂百會穴,直接與督脈相交。

我們可以通過每天按揉大腿內側來疏通肝經,方法如下:

春天養肝很重要,五大招簡單好用(揉地筋、推肝經)

春天養肝很重要,五大招簡單好用(揉地筋、推肝經)

用掌根從大腿根部推至膝蓋處。也可握拳後,用四指的第二個關節向下推。每次推300下。

如果覺得疼痛受不了,或者怕劃傷皮膚,也可塗一些肥皂或者其他具有潤滑作用的油脂。

刮肝經除了可以瀉肝火之外,還可以打通肝經,讓這條經絡的氣血暢通。肝經的氣血暢通,“肝主藏血”的疏泄功能就會強大起來,體內的筋也會更富有彈性,人的身體怎會不健康、不強壯呢?

3、按揉、艾灸太衝穴

太衝穴是人體最大的排毒穴;如果是肝氣鬱結上火,按揉太衝穴是非常必要的!

春天養肝很重要,五大招簡單好用(揉地筋、推肝經)

按揉方法:仔細找一找最痛的點,揉的時候要從太衝穴揉到行間,也就是從上往下揉30下。或者直接點按50下。

學完動作,還要注意飲食養肝。

4、飲食養肝,少酸多甘

“青色入肝經”,因此我們多吃綠色蔬菜,養肝很好。

“酸味入肝”,但是在春天我們多吃酸味反而會讓肝氣更旺,肝旺傷脾,會讓我們脾虛。再加上酸主收斂,反而影響陽氣生髮。

因此,在春天我們要少酸多甘。

甘味食物首推大棗和山藥。大棗,性味平和,可以滋養血脈,強健脾胃,既可生吃,亦可做棗粥、棗糕,以及棗米飯。

山藥也是春季的飲食佳品,有健脾益氣、滋肺養陰、補腎固精的作用。山藥可做山藥粥、山藥紅棗粥等。

5、香椿炒雞蛋,健脾保肝

最後給大家推荐一道這個季節最適合吃的養肝菜:香椿炒雞蛋。

香椿被稱為“樹上蔬菜”,又名香椿芽、香樁頭等,是香椿樹的嫩芽。

祖國醫學認為,香椿味苦、性平、無毒,有開胃爽神、祛風除濕、止血利氣、消火解毒的功效。現代醫學及臨床經驗也表明,香椿能保肝、利肺、健脾、補血、舒筋。

食材準備:香椿1把、雞蛋4個

做法

(1)香椿芽洗淨入沸水中焯燙撈出,清水沖洗擠掉水分切碎。

(2)雞蛋(2-3個)磕在碗中,倒料酒,少量清水打散成蛋液。

(3)炒鍋燒熱放油,轉中火倒入蛋液翻炒,放入香椿芽、鹽、麻油翻炒即可。

文章來源:崆峒養生匯

頭上有白髮,說明你是個下流之人,急需“提腎氣”和“降心火”!(腎水、心氣)


頭上有白髮,說明你是個下流之人,急需“提腎氣”和“降心火”!(腎水、心氣)

腎屬水,時刻下流。心屬火,日日上炎。然而孤陰不生,獨陽不長,腎水之陰卻孕育著真陽之氣,稱之為“腎氣”;心火之陽卻孕育著真陰之氣,稱之為“心氣”。古人稱從腎水中提煉出“腎氣”為“伏水虎”,稱從心火中提煉出“心氣”為“降火龍”。

腎水下流和心火上炎

所謂的“腎水下流”,並不是腎水空間性地往“下面”流,而是指腎水向低層次演化、潤下,例如烏黑的頭髮雖然在空間上是人體最高的位置,但也是腎水的滋陰潤下的結果。同理,“心火上炎”,則是指“心火”影響高層次,例如造成思想意識的動盪。因此,“提腎氣”就是從低層次能量結構中提取“腎氣”,“降心火”是從高層次能量結構中提取“心氣”。


頭上有白髮,說明你是個下流之人,急需“提腎氣”和“降心火”!(腎水、心氣)

腎水如何在人體中進行消耗

腎水自然潤下,腎水精華通過“血液循環系統”和“經絡系統”,在體內循環與身體結合,提供身體各部位生長發育的需求。人體的“會陰穴”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經絡循環的匯合點,是諸陰聚會之地,古稱為“陰蹺”。在這個地方,往前是男性生殖器,往後則通過尾閭走上大腦,古人稱這個地方為“生死竅”。

意指的是:往前走,通過性生活消耗掉,自身逐漸衰落最後死亡,這是“順生人”;往後打開尾閭,進入督脈,滋補身體各內臟和大腦,則是“逆為仙”。童身的人,“會陰”的腎水會自然沿督脈上行,補養心腦;普通人則多是在“性生活”中將腎水洩漏掉。

修煉的人,通過“提腎功”之類的功法,將“腎氣”提煉出來。這部分“腎氣”一旦提煉出來,自然就會上蒸,一旦碰到屬性相反的“心氣”則會結合形成“元精”,人體內多是這種自然結合的元精,補償身體的虧耗。而修煉的人,則用特定的方法將全身“元精”收入下丹田,或者讓“腎氣”和“心氣”的結合,主要發生在下丹田,即主動將“腎氣”貯存在下丹田,並引來“心氣”進入下丹田,在下丹田形成“元精”。

從心腎中提煉真陽,降下真陰

“降心氣”的過程,並不是把心火降服、折騰向下,而是從“心火”中提煉出真陰之氣,這種真陰之氣稱為“心氣”,一旦產生,就會自然下薰。

就如同“腎氣”產生後不用有意提,一產生就自然上蒸。所謂的“提腎氣”和“降心氣”,指的是從心腎中提煉真陽、降下真陰,並非是後天意識控制的“提”和“降”,更不是空間的上和下。

結合宇宙的自然氣運進行修煉

那麼什麼時候練“提腎氣”,什麼時候練“降心氣”呢?這就要結合宇宙的自然氣運。我們知道,所謂的子時,就是宇宙的“天氣”、“地氣”相交的結果,映射在人體內,“天氣”對應“心氣”,“地氣”對應“腎氣”,人本來就是大宇宙的一部分,天地交泰的時候,自然會帶動體內心腎氣機的交泰,這時候修煉事半功倍。

而平時的時候,宇宙的天地二氣也是在帶動身體氣機的,只不過其他時候,天地二氣,或說心腎二氣並未完全交泰,這時候就要後天進行修煉。子時以後,陽氣不斷上升,即心火不斷旺盛,這時候,就需要多練“降心氣”的功法;反之,午時以後,腎水不斷陰沉,這時候,就要多練“提腎氣”的功法。

文章來源:崆峒養生匯

初春季節多按壓這幾個穴位,能夠將體內的濕氣統統去掉(祛除水氣)


初春季節多按壓這幾個穴位,能夠將體內的濕氣統統去掉(祛除水氣)
初春季節多按壓這幾個穴位,能夠將體內的濕氣統統去掉(祛除水氣)

經過一個冬天的“冬眠”時期,身體在寒冷的條件下代謝的速度非常的緩慢,體內的水分和有害物質都積累到了一定的數量。春天來臨的時候你可能會感覺自己胖了很多,甚至連走一點路都會感覺非常的辛苦,這可能就是因為你體內的濕氣過多,造成的身體的倦怠,所以在這時候可以適當的按下下面的穴位,對於將濕氣排出體外有很好的促進作用,一起來看看吧。

初春季節多按壓這幾個穴位,能夠將體內的濕氣統統去掉(祛除水氣)

1、血海穴

該穴位的主要功效就是能夠緩解因體內濕氣引發的皮膚疾病,尤其是當你發現皮膚出現小紅點或是瘙癢的時候,如果沒有經受過刺激,往往可能是因為身體內無法代謝出去的濕氣造成的,就可以按壓此穴位,會有很好的效果,尤其是對濕疹的作用效果顯著。


初春季節多按壓這幾個穴位,能夠將體內的濕氣統統去掉(祛除水氣)

2、天樞穴

此穴位主要對大便不正常或是不成形的作用極好,如果大便不成形中醫往往會告訴你是因為體內的濕氣造成的,所以當你有此症狀的時候可以按壓這個位置,不但能夠改善大便不成形的問題還能緩解因濕氣過重造成的腹部不適的症狀。

初春季節多按壓這幾個穴位,能夠將體內的濕氣統統去掉(祛除水氣)

3、豐隆穴

此處穴位主要是胃部相連,對於祛濕有奇效,如果堅持每天在這個穴位上順、逆時針各按摩2分鐘,堅持一個月的時間你能夠發現自己的肚子都變小很多,整個人的精神狀態會有很大的改善,甚至體重都減少很多,但是要注意控制自己的力度,不要因為手法的問題使自己受到傷害。

初春季節多按壓這幾個穴位,能夠將體內的濕氣統統去掉(祛除水氣)

4、巨闕穴

此穴位主要是將體內的濕氣和水氣在此處匯聚,將體內的經血與之融合,然後在體內進行循環,如果此處穴位含的水氣過大,則會給整個人的身體帶了非常大的傷害,所以經常按摩此穴位,加之熱敷效果會好很多。

初春季節多按壓這幾個穴位,能夠將體內的濕氣統統去掉(祛除水氣)

5、湧泉穴

如果發現身體有如上的症狀,可以在此穴位採用熱敷或是艾灸的方式進行治療,因為這個穴位遇到熱源就會將體內的濕氣源源不斷的排出,濕氣散去自然身體就會舒服一些。

文章來源:愛問360

人體自帶12種“藥”,去火、止咳、通便……不知道太可惜!(排毒)


人體自帶12種“藥”,去火、止咳、通便......不知道太可惜!(排毒)

很多人平時不注意,結果生病了,就想起用藥片來抱佛腳。

其實,我們身體上的穴位就相當於一個天然大藥庫。當我們出現咽喉不適、腸胃消化不良、心悸……就可以通過身體的穴位來補身體,緩解不適,安全有用,能讓我們盡享健康。

消炎護嗓藥


照海穴

人體自帶12種“藥”,去火、止咳、通便......不知道太可惜!(排毒)

咽喉部癢痛,有時還伴有乾咳、乾嘔的症狀;慢性咽炎的人,消炎藥物無法進入粘膜深層,吃藥無效;空調吹久了,咽喉腫大、發炎、發燒……這時可以按摩照海穴,消炎護嗓。

位置:在足內側,內踝尖下方凹陷處。

用法:每次指尖掐照海穴3~5分鐘,每天不限制時間、次數。按摁住足部的照海穴,並閉著嘴,不要說話。一會兒,會感覺嘴裡有津液,慢慢吞嚥下去,這樣幾次後,可緩解不適。

健胃消食藥


大陵穴

人體自帶12種“藥”,去火、止咳、通便......不知道太可惜!(排毒)

脾胃不好的人,遇到喜歡的食物,稍不留神,吃的稍微有點多,就會消化不良。此時,如果能夠來點具有消食化積作用的“藥物”,往往可以緩解不適。

位置:它在手掌根,腕橫紋的中點上。

用法:這個穴位對應著脾胃,是一味很經典的“健胃消食片”。按揉此穴可以降胃火、去心火,提升胃動力。



去心火藥


勞宮穴

人體自帶12種“藥”,去火、止咳、通便......不知道太可惜!(排毒)

心火亢盛多見於工作壓力較大、煩心事較多、遇事老愛著急的人,這些人大多有情緒煩躁、夜間渾身燥熱而失眠、多夢、焦慮等症狀,對他們來說最好的清火藥就是勞宮穴。

位置:手握虛拳時中指指尖點到的地方。

用法:清瀉心火要用強刺激,可內外勞宮(手心為內勞宮,對應手背處即為外勞宮)同時掐按,並朝第三掌骨橈側方向用力,使麻脹感躥至中指尖。

止咳化痰藥


孔最穴

人體自帶12種“藥”,去火、止咳、通便......不知道太可惜!(排毒)

我們身體上就有不花錢的止咳糖漿,那就是孔最穴。

位置:孔最穴位於伸臂側掌,在尺澤與太淵連線的中點上一橫指處。

用法:彈撥孔最穴可以緩解久咳,即用拇指深按於穴位,待出現有酸脹、疼痛的指感後,像彈撥琴弦一樣地往返撥動。

通便藥


支溝穴

人體自帶12種“藥”,去火、止咳、通便......不知道太可惜!(排毒)

想排的時候排不出,或是排後仍有殘餘感,體味到便秘難受滋味的人越來越多。多數人的便秘原因,往往是生活習慣不好,除了調整飲食外,多多按摩支溝穴,也能幫助刺激腸胃蠕動,消除便秘。

位置:抬臂,掌心向下,從掌腕背橫紋中點處直上量4橫指(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在前臂兩骨頭之間的凹陷處就是它的位置。

用法:每次排便前,用手指按揉3~5分鐘。

降糖藥


然谷穴

人體自帶12種“藥”,去火、止咳、通便......不知道太可惜!(排毒)

降血糖最常見的藥物是二甲雙胍,其實人體裡也自備了二甲雙胍,那就是然谷穴。

位置:它在足內側,先找到足內踝尖,在其前下方可以摸到一塊隆起的骨頭,這個粗隆的下方就是然谷穴了。

用法:每天晚上洗完腳可用拇指用力按揉這裡,直到有明顯的酸脹感為止。

降壓藥


內關穴、外關穴

人體自帶12種“藥”,去火、止咳、通便......不知道太可惜!(排毒)

我們的身體有一個神奇的降壓穴,它在血壓高時可降壓,血壓低時候可升壓,這就是內關穴、外關穴。

位置:內關穴位於前臂掌側,當曲澤與大陵的連線上,腕橫紋上2寸,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外關穴位於前臂背側,手脖子橫皺紋向上三指寬處,與正面內關相對。

用法:按揉時,上下要同時用力,每側按揉30秒,左右交替,每天按揉5~10分鐘。

鎮靜安神藥


印堂穴

人體自帶12種“藥”,去火、止咳、通便......不知道太可惜!(排毒)

調理失眠有一個非常好使的穴位,可以起到明顯的鎮靜安神作用,這個穴位就是印堂穴。

位置:正坐,在面額部,兩眉頭連線的中點。

用法:食指和中指併攏,從印堂的位置依次螺旋狀往上按摩。這種方法適用於晚上臨睡前,每次按揉5分鐘,就可以大大改善睡眠質量,逐步擺脫失眠的影響。

護肝排毒藥


太衝穴

人體自帶12種“藥”,去火、止咳、通便......不知道太可惜!(排毒)

肝臟毒素積累過多,會出現偏頭痛,臉部的兩側長痘痘,女性還會出現痛經。因為臉部兩側以及小腹,是肝經和膽經的領域,一旦肝的排毒不暢快,身體就會出現不適。

位置:位於足背側,第一、二蹠骨結合部之前凹陷處。

用法:用拇指按揉太衝穴3~5分鐘,感覺輕微酸脹即可。不要用太大的力氣,兩隻手交替按壓。

健脾排毒藥


商丘穴

人體自帶12種“藥”,去火、止咳、通便......不知道太可惜!(排毒)

脾臟有毒時,面部會出現色斑,身上會積累脂肪,導致肥胖。同時,口氣會比較明顯。

位置:位於內踝前下方凹陷中,當舟骨結節與內踝尖連線的中點處。

用法:用手指按揉商丘穴,保持酸重感即可,每次3分鐘左右,兩手交替做。

補腎養腎藥


湧泉穴

人體自帶12種“藥”,去火、止咳、通便......不知道太可惜!(排毒)

湧泉穴是人體最低的穴位,如果人體是一幢大樓,這個穴位就是排污下水管道的出口。湧泉穴直通腎經,經常按揉它,可益精補腎,強身健體。

位置:位於足底部,蜷足時足前部凹陷處。

用法:這個穴位比較敏感,不要用太大的力度,稍有感覺即可,以邊按邊揉為佳,持續5分鐘左右即可。

急救藥


極泉穴

人體自帶12種“藥”,去火、止咳、通便......不知道太可惜!(排毒)

如果你突然感覺心悸、心痛,身邊又沒有急救藥物,怎麼辦?危急關頭,首先你一定不要慌,先撥打急救電話,在等待救護車的同時,可以彈撥心經上的急救穴——極泉,為自己爭取到寶貴的救護時間。

位置:極泉穴位於腋窩的最深處,取穴時上臂外展,在腋窩中部有動脈搏動處。

用法:彈撥的速度不要過急,感覺會有明顯的酸麻感,並向肩部、上肢發散。用此方法可以在幾分鐘內迅速緩解前胸部的胸悶氣短、心悸、心痛的症狀。

文章來源:崆峒養生匯

心怕咸,腎怕肉,血管怕激!這樣艾灸可保養全身器官(人體免疫力)


心怕咸,腎怕肉,血管怕激!這樣艾灸可保養全身器官(人體免疫力)

很多人不知道,五臟六腑的正氣構築起了身體的防禦系統,其實也就是人體的免疫力。

所以把五臟六腑調理好了,就等於是給身體建造了一道堅固的城牆,這樣你才會身強體健,百病難生。

我們的身體是個有機的整體,每個“零件”正常工作才能保證人體的健康,任何一個“零件”出了問題都可能危害生命。

一、心臟怕咸!

鹽分過多,會加重心臟負擔

我們食鹽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鈉,如果鈉攝取過多,會造成體內的水滯留,血管內壓力升高,阻力增大,加重心臟的負擔。

所以心臟不好的人,吃得太鹹會覺得不舒服。尤其是心衰的患者,需要控製鹽的攝入,還有水分的攝入。

除了食鹽,味精、醬油中也含有鹽,使用過量,都會導致攝鹽量超標。建議一天吃鹽控制在6克以內。如果吃菜過鹹,別忘了多喝白開水。

養心艾灸穴位:心俞、厥陰俞、膏肓、膻中、中脘、神門、內關、足三里。



二、胃最怕寒!

胃部受冷,引起收縮痙攣、絞痛

胃寒在中醫是指脾胃陽氣虛衰,過食生冷,或寒邪直中所致陰寒凝滯胃腑的症狀。

主要是因為:脾胃陽氣虛衰;腹部受涼;過食生冷;勞倦傷中,复感寒邪,導致陰寒凝滯胃腑。

寒冷之物會引起胃腸的不適,是因為寒冷會使胃腸的血管收縮,影響食物透過消化道的黏膜化生為血液。胃痛、腹部不適,消化能力降低,這時進食生冷食物就會引起或者加重胃部不舒服症狀。

建議:冰箱裡剛拿出來的食物不要直接入口。推薦芋頭羊肉湯保暖護胃。芋頭中富含蛋白質、鈣、磷、鐵、鉀等多種成分,與羊肉搭配,是一道養生良品,有健脾暖胃的功效。

暖胃艾灸穴位:胃俞、命門、中脘、神闕、足三里。

三、腎臟怕肉!

蛋白質過量,當心累壞腎臟

經常應酬,大魚大肉,容易導致蛋白質攝入量超標。長期的高蛋白攝入會增加腎臟負擔,甚至使腎臟長期處於“超負荷”狀態。

蛋白質並不僅限於雞蛋、牛奶,各種肉類、海鮮以及豆類都含有較高的蛋白質。當你熱衷於食用高蛋白食物,又或盲目補充高蛋白營養品時,當心別累壞了腎臟。

建議:1、一般每斤豬肉含84.5克,每斤牛肉含100.5克蛋白質。另外,在雞蛋、牛奶以及豆製品中都含有蛋白質,所以這樣計算下來,每天吃肉不要超過4兩。2、多吃山藥。

養腎艾灸穴位:三焦俞、腎俞、膀胱俞、京門、中極、關元、飛揚、三陰交、水泉。

四、肝最怕胖!

脂肪肝,危害身體健康

肥胖容易引起脂肪肝,嚴重者可能會引發肝纖維化,繼而發展為肝硬化、肝癌。

研究發現,肥胖的人的肝臟的老化非常明顯。平均而言,體質指數(BMI)每增加10,肝臟的“年齡”就會增加3.3年。

建議控制飲食加上合理運動,當意識到自己體重超標之後,就開始在保證三餐合理的情況下,控制飲食,制定完善的計劃表,分階段有步驟減少體重。

肝臟是人體最大的解毒器官,大多數藥物都需要經肝臟代謝,由此引起的藥物性肝損害發生率也很高。所以,使用藥物時應注意其不良反應,不要擅自用藥。

各種肝炎、肝功能異常及脂肪肝等均可按摩或艾灸這些穴位:中脘、足三里、期門、太衝、下脘、天樞、氣海、肝俞、章門、乳根、氣沖、膈俞、膻中、巨闕、脾俞、三陰交、胃俞、不容、腎俞、照海。每天2-3個,依次循環使用。

五、血管怕激!

血壓波動大,易發生意外

情緒變化時,血壓波動性增大,導致腦出血、腦梗死等增多。尤其是中老年人,血管彈性本身就比年輕人差,所以出現腦出血等意外的機率更高。

所以我們都要早休息,少熬夜。因為熬夜時,不止你自己,心腦血管的生物鐘也會被打亂,導致體內過多地分泌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讓血管收縮、血液流動緩慢、黏稠度增加。

平時還要多吃點血管“清道夫”。山楂、燕麥、黑木耳、金橘、茄子、紅薯、大蒜、洋蔥這八大食物能疏通血管,並保持血管壁的彈性。

活血化瘀、保養血管艾灸穴位:心俞、膈俞、膻中、氣海、合谷、內關、血海、三陰交、太衝。

六、腸道怕忍!

腸毒有害物質再次吸收

大便中含有大量細菌和毒素,不能長時間滯留於體內,正常人每天都需要排便一次。憋便是不好的生活習慣,大便不及時排出,水分就會被腸道反復吸收,導致大便乾結難排。

腸毒乃百病之源!長期便秘,會使大量便渣會滯留在腸道內腐爛、大量毒素和有害菌被腸道反復吸收,通過血液循環到達人體各部位,成為我們健康和美麗的罪魁禍首!

建議:排便不要忍。晨起和早飯後是排便的好時機,這時千萬不要忍。此外,喝水也不要忍。

排腸毒艾灸穴位:天樞、大橫、大腸俞、支溝、足三里、上巨虛。

七、肺怕煙!

吸煙患癌風險高

長期吸煙、長期身處二手煙環境、工作中長期接觸煙霧灰塵等的人群是肺癌的高危人群。

長期處於二手煙環境之中的成年人,肺癌發病率會提升20%-30%;心髒病的發病率會提升25%-30%。兒童則更加岌岌可危!

清肺艾灸穴位:大椎、肺俞、天突、膻中、中府、太淵、列缺。

八、眼怕累!

眼勞累,牽連五臟六腑

眼睛可謂是最“嬌弱”的器官,在扛累方面,眼睛是最不能裝的。中醫有“累從眼入”的說法,眼睛過於勞累,也會牽連五臟六腑,出現諸如頭痛、失眠、煩躁、噁心等疲勞症狀。

建議平時看電腦、手機等電子產品,每隔45分鐘就要休息10分鐘左右。每日閉目溫灸眼部5分鐘,慢慢適應延長。

養眼艾灸穴位:光明、風池、養老、合谷、曲池。

九、耳怕冷!

流經血液少,能量少

耳朵是一個怕冷的器官,這和它的“瘦”有關係。

耳朵薄薄的皮下面是軟骨,幾乎沒什麼脂肪。再者,耳朵分佈的是末梢毛細血管,流經的血液少,能量和熱量少。所以,冷風一吹耳朵就哆嗦了。

艾灸保養:灸大椎、阿是穴。

文章來源:崆峒養生匯

所有的淋巴結節疾病,都要疏肝,為什麼?(淋巴結按摩、促進排毒)


所有的淋巴結節疾病,都要疏肝,為什麼?(淋巴結按摩、促進排毒)

因為所有的淋巴結節都與肝氣鬱結有關,另外肝氣鬱結分四級,看看你是哪一級?

所有的淋巴結節疾病,都要疏肝,為什麼?(淋巴結按摩、促進排毒)

1、第一級:氣滯血瘀!

氣行則血行,氣鬱則血淤,若是肝氣鬱結,氣機阻滯,則血行不暢,必然導致血瘀,表現為脅肋刺痛、症積腫塊、舌青紫或瘀點瘀斑等,影響衝任二脈,則衝任失調,表現在女性身上就是月經不調、痛經、閉經或經血有塊等。

2、第二級:痰氣鬱結!

氣郁生痰,痰與氣結,阻於咽喉,則為梅核氣;積聚於頸部則為癭瘤(各種結節)等,所以我們要想調理結節,還是得從疏肝解鬱入手!

3、第三級:氣鬱化火!

氣有餘便是火,肝氣鬱結,久而化火,形成氣火逆於上的肝火上炎之候,如咽炎、牙齦腫痛、口腔潰瘍、頭痛等,這時候別忘了多灸太衝、行間洩肝火!

4、第三級:犯脾克胃!

肝氣鬱而不達,或氣滯轉化為橫逆,均可影響脾胃之納運,形成兼有嘔吐、噯氣、脘脅脹痛等肝氣犯胃和兼有腹脹腸鳴、腹痛泄瀉、大便不爽等肝氣犯脾之候。

甲狀腺結節8大危害,很要命!

可能很多網友還不清楚甲狀腺結節的危害,這裡有必要討論以下。

所有的淋巴結節疾病,都要疏肝,為什麼?(淋巴結按摩、促進排毒)

雖然甲狀腺結節很常見,早期沒有什麼顯著症狀,只是甲狀腺腺體內出現腫塊,但它生長速度較快,後期可迅速生長而出現發聲、吞嚥、呼吸困難,局部腫大或出現遠處轉移,部分人會由於繼發性功效亢進或癌變出現,會威脅到生命安全!



1、不孕不育

甲狀腺屬於人體的內分泌器官,它能控制使用能量的速度、製造蛋白質、調節身體對其他荷爾蒙的敏感性,當出現甲狀腺結節時,人體的甲狀腺功能則會慢慢出現障礙,使人體的內分泌開始失調。最終導致女性月經失調、停經、性慾降低,男性出現陽痿、早洩等症狀,最終導致不孕不育。

2、肌肉萎縮

甲狀腺結節的患者可能會出現肌肉萎縮、鬆弛、無力的症狀,還會伴有細微震顫、減反射活躍、反射時間縮短等現象。具體表現在夾菜、穿針引線時手發抖,寫字歪曲,以致易導致喪失勞動本領。

3、情緒失控

隨著甲狀腺結節的不斷增大,會使脖子凸顯出結節腫塊,特別對於愛美的女性來說嚴重影響了個人的美觀。長此以往患者還會慢慢出現精神抑鬱、煩躁易怒、失眠多夢等情緒變化,極易與人吵架,極大危害與家人及他人的關係。

4、呼吸困難

當甲狀腺結節疾病的惡化,可能會壓迫一側器官,致使氣管向另一側移位或者彎曲;如果雙側氣管被壓迫時候,就會出現呼吸困難的症狀,長期下來氣管開始軟化,最終導致窒息。

5、氣血不通

當甲狀腺結節壓迫頸部的大靜脈時,會引起頭頸部的血液回流困難,尤其是位於胸骨後的甲狀腺結節,會使患者面部青紫浮腫,患者頸部和胸前淺表靜脈明顯擴張。

6、聲帶麻痺

甲狀腺結節逐漸增大還會壓迫喉返神經,引起聲帶麻痺,出現聲音嘶啞的症狀,嚴重時會壓迫交感神經鏈引起眼裂變小、瞳孔縮小及同側面部少汗等綜合症。

7、甲狀腺癌

甲狀腺結節鈣化與甲狀腺癌密切相關,砂粒樣的甲狀腺結節鈣化幾乎為甲狀腺惡性腫瘤,常是乳頭甲狀腺癌的特徵表現。

8、影響臟腑

隨著甲狀腺結節嚴重程度的逐漸升高,甲狀腺結節還會導致心率加速、心律失常、心梗梗塞等疾病;會使轉氨酶上高、肝腫大、還使人體白細胞減少,造成貧血;甲狀腺結節後甲狀腺素也會發生變換,隨著甲狀腺素升高對抗人體的胰島素,使人體出現高血糖的病症。

肝主疏泄,各種結節從肝論治!

所有的淋巴結節疾病,都要疏肝,為什麼?(淋巴結按摩、促進排毒)

這裡簡單介紹一下肝,肝為風木之臟,對應春季,主疏泄而藏血,它的氣是升發的,喜通暢而惡抑鬱,主筋,開竅於目,與膽相表裡,肝以血為體,以氣為用,體陰而用陽,集陰陽氣血於一身,成為陰陽統一之體,女性不可不調。肝最怕的就是肝氣鬱結,一旦肝的氣機不得條達舒暢,則肝之疏泄功能受到抑制,然後導致氣滯血瘀、痰氣鬱結,積聚於頸部就會形成結節,而春天肝氣最是旺盛,最是容易出現肝氣鬱結的情況,所以在春季結節病高發。

故而我們調理甲狀腺結節、乳腺結節或者淋巴結節之類的痰氣瘀滯問題,一定一定不要忘了疏肝氣,或者說,要以疏肝氣為主!我們可以把肝看為人體消淤散結的專業處理機關,氣血則血行,肝氣舒暢了,氣血才能通暢,痰氣(結節)才能化解,故而我們說,甲狀腺結節等各種結節,都得從肝論治!

所以,艾灸調理淋巴結節,也得兼顧疏肝!

調理淋巴結節,也要疏肝!

大家都知道,肝和腎是人體兩大排毒器官,機體通過血液循環系統、消化代謝系統排毒,然而,還有一個不為人知的秘密——原來我們身體還有一個排毒系統就是淋巴!

其實我們身體還有一個排毒系統就是淋巴,反复口腔潰瘍、睡眠質量差,尤其是臉色暗沉痤瘡長痘痘……這些都說明了你的淋巴系統需要排毒了!加速淋巴的新陳代謝,幫助廢物的排泄,艾灸以下穴位就差不多了:

1、阿是穴:要多灸!患處的艾灸是必須的,屬於治標,艾灸病灶部位促使其軟化、縮小。若結節小於1.5cm的,可以隨時觀察,若結節大於1.5cm,可以考慮治療。如果在艾灸中,發現結節增長很快,請馬上到醫院去檢查。因為有些人的甲狀腺結節有可能是惡性的,我們自己是不能夠判斷的。

2、極泉穴:腋窩的極泉穴是心經的重要穴位,可以去心臟的鬱火毒素,並促進毒素通過淋巴排出,鑑於該穴的特殊性(覆蓋腋毛),艾灸此穴時請隔衣服或者用隨身灸操作。

所有的淋巴結節疾病,都要疏肝,為什麼?(淋巴結按摩、促進排毒)

3、曲池穴:曲池穴有清熱解表、清熱利濕、消腫止痛之功效。主當你出現咽喉腫痛、痰黃氣喘、咳嗽咳血、心煩心熱、口腔潰瘍、失眠多夢、中風後遺症、肩周炎、肘關節炎、蕁麻疹、皮膚病等問題,可以艾灸此穴,可保這口排污井的通暢,排出心肺毒素。

所有的淋巴結節疾病,都要疏肝,為什麼?(淋巴結按摩、促進排毒)

4、委中穴:膝窩的中心點上,有一個重要穴位叫委中穴,走的是膀胱經。膀胱經是人體最大的排毒去濕通道,而委中穴便是這個通道上的排污口,艾灸此穴,可以促進濕氣、毒素通過經絡及淋巴系統排出體外。

所有的淋巴結節疾病,都要疏肝,為什麼?(淋巴結按摩、促進排毒)



5、承山穴:微微施力墊起腳尖,小腿後側肌肉浮起的尾端即為承山穴。取穴時應採用俯臥的姿勢,承山穴位於人體的小腿後面正中,委中與崑崙穴之間,當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時,腓腸肌肌腹下出現的尖角凹陷處即是。

所有的淋巴結節疾病,都要疏肝,為什麼?(淋巴結按摩、促進排毒)

6、太衝穴:太衝穴位於足背第一、二蹠骨結合部之前的凹陷中。堅持艾灸此穴,可形成良性刺激,促使肝臟毒素經絡淋巴系統排出體外。故而月經不調、痛經、經閉、帶下等婦科病證、黃疸、脅痛、嘔逆、腹脹等肝胃病證都可以艾灸此穴。

所有的淋巴結節疾病,都要疏肝,為什麼?(淋巴結按摩、促進排毒)

艾灸時間很關鍵:患處15-30分鐘左右,自己適應為宜,軀幹每穴30-40分鐘,肢體每穴15-20分鐘,一個禮拜休息1-2天!

淋巴結按摩,促進排毒!

由於淋巴結是細菌和體內老化廢棄物等殘骸極易滯留堆積的地方。淋巴結好像是進入主幹線的交叉路口。如果交叉路口阻塞了,其流動當然會惡化,所以對淋巴結本身的按摩也是必需的。儘管全身共有800 多個淋巴結,但其中重要淋巴結僅有5 個。

它們靠近皮膚表面,我們是可以摸到的,它們是:頸根處的頜下淋巴結、鎖骨上方的鎖骨淋巴結、腋下的腋窩淋巴結、大腿根部的腹股溝淋巴結和膝蓋後方的膝窩淋巴結。

按摩時可以將淋巴結視作泵一樣,對它們進行壓迫和放鬆,用手指肚按壓,五指併攏,重複5~7 次,基本要領是數三下按一次,數三下回复。手指不要離開皮膚,要具有彈性。如果強力下按,有時會導致淋巴結出現炎症,因此要輕按,如果感到疼痛,就說明您的手法過重了。另外,按摩時間也不要過長。

艾灸後結節變大,先別著急!

在艾灸的過程中不要著急,結節艾灸後常會有一個軟化、變大的過程,只要繼續灸下去,灸會有一個逐漸縮小的過程,所有的瘤體在調理的時候,幾乎都會有這樣的一個變化。

在艾灸調理結節期間,可能會讓你懷疑艾灸是否對此病真實有用,因為腫塊有時候也會變大,然後變小,如此反复,但你會發現腫塊會慢慢變軟,艾灸調理腫塊的原理,就是軟堅散結,得先軟化後,才能慢慢消散。

我們在給灸友提供灸療建議是,比如調理子宮肌瘤,卵巢囊腫也常常會遇到暫時性的變大現象,但是不要害怕,正是有了這些變化,才預示著疾病再有反應,提醒我們有效果了在軟堅散結,在慢慢縮小!

但如果是一直變大,那就要立即就醫,積極治療,不可耽擱!

注意:甲狀腺結節不能吃啥食物?

甲狀腺結節是甲狀腺裡面的腫塊,這是一種可以單發可以多發的結節,在臨床上的發病率非常高。甲狀腺結節飲食要特別注意,所以也要了解甲狀腺結節不能吃啥食物,一般要遠離含碘食物。

含碘量高的海味

▲ 甲狀腺結節不能吃的東西還有那些含碘量高的海味,建議病人最好不要吃或者少吃點髮菜、海帶還有紫菜的。因為髮菜這些吃下去會讓甲狀腺結節的病情變得更加的嚴重的,也不要多吃海魚。

遠離甲魚

▲ 很多人認為甲魚是很滋補的食物,但是卻是甲狀腺結節的病人需要遠離的。而且建議病人不要吃螃蟹和乾貝的。而且海蜇啊還有海蜇皮都是不可以吃的。小編建議病人也不要吃海參及吃龍蝦。

飲食注意清淡為主

▲ 飲食注意清淡為主,不能吃油膩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宜多吃具有消結散腫作用的食物,包括菱、油菜、獼猴桃等;宜多吃具有增強免疫力的食物,如香菇、蘑菇、木耳、核桃、薏米、紅棗、山藥和新鮮水果等。

避免短時間內攝入大量碘。如果攝入碘過量,會誘發甲狀腺功能亢進。但是,如果攝入過少,也可引起結節增大。建議忌煙、酒,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蔥、花椒、辣椒、桂皮、忌肥膩、油煎食物甲狀腺結節的適宜飲食。

文章來源:崆峒養生匯

“握固”雖簡單,卻是人體阻擋百邪的秘密!(道家養生)


“握固”雖簡單,卻是人體阻擋百邪的秘密!(道家養生)
“握固”雖簡單,卻是人體阻擋百邪的秘密!(道家養生)

小孩子天生是非常會養生的,如“握固”,道教養生修煉中常用的一種手式,這種手式有促使心氣歸一、辟邪毒之氣的作用。《老子》說:“骨弱筋柔而握固。”

小孩子生下來就會這麼握拳,小孩子生下來很容易受到外面邪氣的干擾,為什麼小孩子不害怕呢!就是他們天生就會握固。因為無名指的指根,就是肝魂所藏身之處的“門戶”!這樣經常握著人就不容易緊張害怕。

從古傳的中醫角度看,嬰兒才是大丈夫!他們有“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的丈夫本色!聖人在《道德經》裡說:“專氣致柔,能嬰兒乎?”嬰兒的真氣專而不散,所以無所畏懼。當然,你也可以說,他們不害怕,因為他們不懂。可是天下不懂而害怕的人多了去呢,別說人,連小狗都懂得害怕。

其實真正的原因,在於嬰兒們還掌握著人體抗病毒、禦外邪的開關!

這個開關在哪裡呢?我得先問問大家,你們留意到沒有——小寶寶最有耐心做什麼動作?



兩手握拳!而且還喜歡把小手握得緊緊的。帶過孩子的人都知道,很多小寶寶都會把大拇指掐在掌心裡,如果你把他的小手掰開,他的大拇指往往正好掐在無名指的指根下面。小寶寶正是因為這麼握拳,才不會“害怕”!這是什麼道理呢?我們前面講過“心藏神,肝藏魂”。

無名指的指根,正是肝魂所藏身之處的“門戶”!我接觸過一位道家的高人,他把這個叫做“握固”,意思是什麼東西都無法破壞它,我哈哈大笑,這不就是我們小小嬰兒會的東西嘛!這就是“真傳一句話”,很多東西窗戶紙一捅破就沒啥秘密可言了。

小嬰兒肝膽之氣很足,所以就會握拳握得很緊、很自然,大人消耗大,就要很不自然地用力握了。大家看電影,人死的時候,本來握緊親人的手就一下子鬆開了,為什麼呢?因為魂魄走了!我們中國人形容一個人去世,會用什麼成語呢?“撒手人寰”!就這個道理!

握固是道家養生修煉中常用的一種手印。

“握固”雖簡單,卻是人體阻擋百邪的秘密!(道家養生)

“握固”雖簡單,卻是人體阻擋百邪的秘密!(道家養生)

將大拇指扣在手心,指尖位於無名指(第四指) 根部,然後屈曲其餘四指,稍稍用力,將大拇指握牢,如攢握寶貝一般。為什麼是無名指根部呢?古人認為,此處正是肝魂關竅之所在,中醫學理論也提出“肝主握”。

我們看新生的小孩子肝經氣特別充足,小孩子出於自保,往往會本能地緊握拳頭以“固魂”。當人的生命結束的那一瞬間,卻是“肝魂盡失,撒手而去”。大拇指觸不到無名指指根的,可以放在中指指根處。

握固的人不易受到外邪的傷害,可以如赤子,在修行的過程中回到自己的本源;還可以抵禦外來的邪氣,在冬天如果穿得少了,容易傷風的時候,用握固的方法,少說話,可以抵抗寒冷,防止寒邪入侵。握固還精補腦法就是根據道家握固原理設計的功法,常練對人有益無害。

“握固”雖簡單,卻是人體阻擋百邪的秘密!(道家養生)

一、握固還精式

經常修煉此功法不但能還精補腦,改善腦供氧不足症狀,如精神委靡、嗜睡等,而且對調整人體內分泌也有很好的作用。其練習方法如下。

1、盤坐,持握固手印置於膝上,舌抵上齶,微微提肛,面含微笑,養氣3分鐘。

2、用鼻把氣吸滿,直至胸腔肺葉打開,憋氣。用意念把氣從“會陰穴”上移至“神闕”(肚臍),意想氣至肚臍內3寸。整個過程是憋氣的狀態,堅持9 秒或者18秒。如果還能繼續憋氣,就想像氣繞著神闕順時針轉1~3圈。

3、能憋到18秒者,可繼續做第二階段“加先天罡氣”,在剛才憋氣的基礎上,用“噝字訣”(用嘴微微、短促地吸氣,發出“噝”字音,同時腹部呈放鬆狀態,發音時腹部鼓起。)再衝擊一下。此時,用力收小腹提肛。做不到不要勉強,練習過程中不要超過自己的極限,要循序漸進。

二、握固補腦式

使吸入清新之氣在頭部周流,有效達到還精補腦、使大腦立刻舒適清醒的目的。

1、握固,把氣吸滿,使肺部充盈,頭部緩慢地後仰。後仰過程中,不斷地吸氣,後仰到極限。

2、然後想像吸人的氣體從鼻部上行到頭頂,經百會穴流向後腦(玉枕穴),再轉回—廠頜(承漿穴),回流到鼻腔,旋轉3 圈,最後到頭頂(百會穴)不動。

3、守住百會穴時,心裡默念3遍:“還精補腦,還精補腦,還精補腦”,然後再將頭部緩緩放平。

注意這個過程中吸氣是不斷的,即使不能再吸了,也要意想著在吸氣,而不是在呼氣或者憋氣。每次練習最多不超過6遍,就能達到清醒頭腦的效果。握固有助於安魂定神,收攝精氣。握固所作用的人體系統是肝經系統和腎經系統。大補元氣。每天只做握固也可很好的補元氣。

另外當你走夜路、或看過鬼電影、聽了鬼故事之後,覺得陰風陣陣時……全身起雞皮疙瘩時,速用大拇指用力掐無名指的指根(是靠中指一側),有痛感就是。然後,舌抵上顎,接通任督脈;四指內合,成拳狀,這就是道家運功時的握固法!男左手女右手或雙手同時握固。結成此手印後,心隨意靜,真炁運轉。即覺得全身穴道緊閉,炁隨意動,體內發熱,體內行成防護罩。身體無空隙,就不怕陰靈、亡靈啦。

可見,養生的方法不在於多,而貴在堅持。不妨你也經常保持兩手握固吧!

文章來源:崆峒養生匯

關注健康,從“心”開始!警惕房顫6個預警信號!(心律失常性心髒病)


關注健康,從“心”開始!警惕房顫6個預警信號!(心律失常性心髒病)

很多人都聽說過“房顫”這個詞,但究竟什麼是“房顫”可能並不清楚。還有人以為“房顫”就是“心顫”,實際上二者也不是一回事。

“房顫”與“心顫”的區別

“房顫”是一種常見的心髒病,確切的說,是一種常見的心律失常性心髒病。

關注健康,從“心”開始!警惕房顫6個預警信號!(心律失常性心髒病)

我們正常人的心跳是非常規律的,象鐘擺一樣有節奏的跳動,叫做“ 竇性心律 ”。這是因為心臟內有一個結構,叫做“竇房結”,它是心臟的最高司令官,控制著心臟規律性的跳動,通常每分鐘在60~100次之間,正常的心跳保證心臟發揮正常的功能。



如果心電圖的報告單上沒有見到“竇性心律”的字樣,也就意味著心臟發生了心律失常。心臟的其他部位也能發出心跳的指令,但有些部位發出指令的頻率相對低,無法和竇房結競爭,只能表現為“潛伏狀態”,當竇房結髮生了病變,才會有機會控制心跳。如果其他部位發出的心跳頻率快於竇房結,就能充當“司令官”控制心跳。

“房顫”是一種非常常見的心律失常,此時,控制心跳的“司令官”是心房,而不是竇房結。並且心房跳動的頻率是非常快速的,可以達到每分鐘350~600次!遠遠大於竇房結,並且這種跳動是非常沒有規律、紊亂的。同時,心房的收縮也是不協調和紊亂的,表現為一種“蠕動”狀態,血液流動也會發生改變,並形成渦流,導致血栓形成,而引起“房顫”一系列危害。

房顫有哪些症狀

房顫的症狀包括胸悶、氣短,心慌、心悸,嚴重時還可能有頭暈、眼花,以及黑朦,甚至血壓下降,呼吸困難以及急性心力衰竭。當心房內血栓脫落,可能會引起動脈栓塞,最常見的是腦栓塞(腦血栓、中風),下肢動脈栓塞(突發下肢疼痛,涼)、腸系膜動脈栓塞(突發腹痛)等,所以一旦發現房顫,必須積極進行治療。

“房顫”時心跳快且亂,所以病人可能會感覺“心顫”,但“心顫”的感覺並不是房顫獨有的,其他很多心律失常都可能會感覺“心顫”。

房顫的臨床症狀往往是和心室率的快慢有關係。正常的房顫一般心室率都在100~160之間,這個時候病人會出現心悸、胸悶、氣短等等症狀。

如果心室率在180甚至200次以上的話,病人可能會出現嚴重的情況,有哪些嚴重的情況呢?頭暈甚至暈倒、全身無力、出汗大汗,這是由於心率過快引起的血壓降低引起來的。

但是如果心室率在120次以下的話,有些病人它發作時候是沒有一點症狀的。

要警惕,房顫有六個預警信號

 

1、胸口莫名的跳動感,時而持續時間長,時而短促。

2、脈搏時有漏跳一拍,且時快時慢,極其不規律。

3、活動後會有加重感,且可能伴有氣短氣促。

4、容易疲倦,體力大不如前。

5、時有心慌、胸悶、氣短、胸痛症狀。

6、甚至有過頭暈、昏厥等不適症狀。

出現以上症狀應及時就診,切不可疏忽大意。

房顫的治療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方面就是轉復為竇性心律,這是一個最有效的治療方法。就是可以說病人心率恢復正常了。對於每個房顫病人,我們都爭取按照這個目標去治療。

第二個治療方法是控制心室率,因為對於部分病人來講,他的房顫是轉不到正常的,這時候怎麼辦呢?我們就用該藥物把他的心室率控制在一定範圍內,也是對心臟對身體是非常有利的。

除了這兩個方面以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方面,那就是預防血栓的問題。因為房顫的病人血栓的發生率是正常人的5倍。此外有特殊原因引起的房顫我們有特殊的方法。比如甲狀腺功能亢進,還有酒精中毒、藥物中毒,這些引起的多數更重要的是病因治療。

房顫有時候沒有任何症狀,所以有些人就覺得不需要治療。特別提醒:無症狀房顫同樣會導致總死亡率增加、心臟逐漸擴大和心力衰竭及腦血栓發生率增加。房顫的危害及治療的必要性不取決於患者症狀的輕重,房顫患者無論有沒有症狀都應到醫院系統檢查評估房顫的危險性,及時治療。

文章來源:崆峒養生匯

三個手法治胃病,治一個好一個(止胃痛、祛胃寒、養胃氣)


三個手法治胃病,治一個好一個(止胃痛、祛胃寒、養胃氣)

中脘穴

中脘穴在身體正中線的任脈上,肚臍向上4寸處。這個穴位是胃的募​​穴,專治胃寒、胃痛、嘔吐、泄瀉。

三個手法治胃病,治一個好一個(止胃痛、祛胃寒、養胃氣)

用食指和中指並在一起去點按這個穴位1分鐘,中脘穴處就會有一種熱熱的感覺。經常點按不但可以治胃痛,還能緩解緊張、焦慮的情緒。也可艾灸此穴。



四門穴

四門穴是肝經的最後兩個穴位章門和期門,左右加起來共四個,所以叫“四門穴”。

三個手法治胃病,治一個好一個(止胃痛、祛胃寒、養胃氣)

這四個穴位都在乳下肋部的位置。您用雙手掌跟去推揉兩肋至發熱就可以打通肝膽經。

心窩

心窩也就是中脘穴以上,胸骨以下的位置。這裡雖然叫心窩,其實是胃所在的位置。

三個手法治胃病,治一個好一個(止胃痛、祛胃寒、養胃氣)

將雙手交疊,用掌跟在這裡按揉,順時針方向和逆時針方向各揉36圈以上。這樣既保養了胃氣,又能減輕壓力,使心中暢快。

功效:經常練習這三個手法可以有效止胃痛、祛胃寒、養胃氣。

我將這個方法教給有胃寒的學員,治一個好一個。您如果忍不住喝了很冰的冷飲而不舒服,或者有胃寒、胃疼,記得試試這個方法。平時練習可以當做保養,經常做做,像脾胃不和,沒胃口、吃東西不消化,胃脹氣滯,不敢吃涼,甚至各種胃病都能得到緩解。

脾胃乃後天之本,來不得半點損傷,所以您一定要懂得正確的使用方法。很多器官有問題或提早衰老,都源於我們沒有按正確的方法來使用它們。每個臟腑都有它的能力範圍,如果超過了這個範圍,它就會出故障。所以要想獲得健康,您就要用心去讀身體這本“使用說明書”。正確使用,才會收到身體給予您的回報。

注:文中所涉及到各類藥方、驗方等僅供參考學習,不能作為處方,請勿盲目試用,本平台不承擔由此產生的任何責任!

——END——

⊙版權聲明:文章選自網絡,如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歡迎您原創投稿)

⊙責任編輯:佩蘭

⊙運營編號:YNZY0003

文章來源:雲南中醫

內關穴:增強心臟無氧代謝,調整心律、腦、胃腸病"三項全能"!(呼吸系統、口腔、咽喉病症)


內關穴:增強心臟無氧代謝,調整心律、腦、胃腸病"三項全能"!(呼吸系統、口腔、咽喉病症)

穴名:內關穴

歸經:手厥陰心包經

位置:在前臂掌側,腕橫紋上2寸,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

內關穴:增強心臟無氧代謝,調整心律、腦、胃腸病"三項全能"!(呼吸系統、口腔、咽喉病症)

穴性:通調血脈、養心安神;疏調三焦、宣上導下、和內調外、寬胸理氣、調和胃腸

主治:1.心血管系統病症;2.神誌病症;3.消化系統病症;4.呼吸系統病症;5.口腔、咽喉病症;6.其他病症”內”指內臟;”關”乃關口、要道。該穴為手厥陰之絡,通陰維,主一身之裡,為治內臟疾患要穴,故名。

內關穴:增強心臟無氧代謝,調整心律、腦、胃腸病"三項全能"!(呼吸系統、口腔、咽喉病症)

一、定位取法

針灸臨床上,內關穴很常用、很重要,究竟應該怎麼樣才能把內關穴得更準?

內關穴屬於心包經,位於上肢掌面腕橫紋中點上2寸、兩筋之間。首先用力握拳,找到手臂內側兩條明顯的肌腱:正中間的那條肌腱是掌長肌腱,靠拇指一側還有一條肌腱叫橈側腕屈肌肌腱,內關就在這兩條肌腱之間;再從掌面腕橫紋的中點開始向上2寸處就是內關穴。這個2寸具體怎麼把握?這個2寸,我們既可以通過分寸法測量而得,也可以用指量法。針灸學將腕橫紋至肘橫紋定為12寸,我們可以取其下1/6的長度定內關穴。再告訴大家兩個非常簡單的指量法:就是我們每個人拇指的寬度是自己同身寸的1寸,2拇指的寬度即是2寸;拇指指端到指蹼的長度或者示指上面兩個指節的長度也是2寸。



許多人(包括很多醫生)習慣將示指、中指、無名指併攏的寬度視為2寸來定內關穴,這是一個顯而易見的錯誤!很明顯,因為四指併攏(一夫法)是3寸,如果示指、中指、無名指這三根比較粗的指頭併攏才2寸的話,那麼,細細的一根小指頭的寬度怎麼可能有1寸呢?如果認定小指的寬度就是1寸,那麼,每個人自己都可以比畫一下,示指、中指、無名指併攏的寬度相當於4個小指的寬度,那示指、中指、無名指併攏的寬度豈不又是4寸、四指的寬度又成為5寸了嗎?

內關穴:增強心臟無氧代謝,調整心律、腦、胃腸病"三項全能"!(呼吸系統、口腔、咽喉病症)

二、治療作用

穴性:通調血脈、養心安神;疏調三焦、宣上導下、和內調外、寬胸理氣、調和胃腸。

我們在電影、電視劇中經常會看到這樣的鏡頭:一個老同志由於過度激動或生氣,會突然發生心前區疼痛,於是手摀著胸口,茶杯也掉在地上,馬上口含救心丸,立即轉危為安了。這就是冠心病心絞痛發作的情況。

心絞痛是冠狀動脈硬化性心髒病(簡稱”冠心病”)的一個主要症狀表現,就是說專門營養心臟的那個冠狀動脈硬化了、管腔變窄了,向心臟供應的血液不足了,致使心肌缺血缺氧。輕者僅感胸悶、憋氣、呼吸不暢;重者左側心前區劇痛、如同刀絞。其病有虛實之分:實為氣滯、血、痰阻心脈;虛為心陽不振、心血不足。

針灸治療冠心病心絞痛,曾被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列為療效較好的四十三種病症之一。而今,生活水平提高了,各種心腦血管病發病率也在大大增加,嚴重威脅人們的健康和生命。這裡我將告訴廣大中老年觀眾朋,平時應該怎樣應用內關穴來防治心腦血管病症及神經系統病變。

內關對於心臟疾病具有良好的調治作用,無論是平日里患有高血壓、低血壓、心動過速、心動過緩、心律不齊、期外或期前收縮(早搏)、心慌、胸痛、胸悶,還是冠心病心絞痛發作時,用拇指掐按並輕揉穴位,或者用皮膚針叩刺、皮膚滾針滾刺,均可收到比較好的防治疾病保健效果。急性發作時,用指力重壓、皮膚針或皮膚滾針重刺激;間歇期以中度指壓、皮膚針或皮膚滾針中度刺激,也可以施行艾灸療法。一般即可很快恢正常。

內關穴:增強心臟無氧代謝,調整心律、腦、胃腸病"三項全能"!(呼吸系統、口腔、咽喉病症)

幾年前,我在南京市中醫院針灸科出門診,一位六十多歲的老太太心動過速,主訴心慌、胸悶,當時我叫學生給她測量了一下心率,接近一百次。當即為她針刺雙側的內關穴,留針6~7分鐘之後,再測量她的脈搏,就下降為七十多次了,心慌明顯好轉。可見,內關調節心臟的功能、調節管的搏動是非常見效的。

再給大家介紹一個非常生動的病例:南京市胸科醫院前任老院長患冠心病多年,時常有心絞痛發作現象。就像我們一開始說的那樣,每次發作的時候都是急服硝酸甘油片緩解,用後幾秒鐘就好轉了。但是有一次在家又發心絞痛,口含硝酸甘油片十幾分鐘竟然不起作用,胸痛、胸悶如故,沒有緩解。因為他們二位都是醫生,老伴是市中醫院神經內科主任,家裡也有心電圖機,然後老夫人就給他測心電圖,心電圖不正常。老院長就感到很納悶了:以往吃了硝酸甘油片後很快就好轉了,這一次怎麼不靈了呢?於是就對老夫人說:你現在不是正在南京中醫藥大學跟王教授(我)業餘學習針灸嗎?老師有沒有教給你關於針灸穴位緩解心絞痛的方法呢?經老院長提醒,老夫人馬上在他的兩側內關穴上同時施以按揉法。5分鐘不到,老院長欣喜地說,不痛了,不痛了,感到心胸開闊了。再量一下心電圖,結果一切正常。所以說,有時候我們不能小看這一個保健穴位,用得及時、用得正確,往往能起到大的作用。

心包是心臟外面的包膜,起保護心臟的作用。具有”生理上代心行事、病理上代心受邪、治療上代心用穴”的特點和作用,這也算是心包的”三個代表”吧。所謂生理上”代心行事”,是指心包的生理功能與心臟是一致的,例如心統血脈、主神誌(即神經系統),那麼,心包也能統血脈、主神誌。病理上”代心受邪”,說的是外邪如果侵入心臟,首先由心臟外圍的心包承受。心包別名”膏肓”,一旦”病入膏肓”,也就逼近心髒了,如果心包的功能健全,外邪就不會侵犯心臟;反之,如果心包的功能低下,外邪也就會突破心包這層防線而侵入心臟,病情也就很危重了。治療上”代心用穴”是說各種心、腦、血脈的病症,都可以在心包經上選穴治療。內關是心包經的代表性穴位,可以說是各種心腦血管病保健、治療的第一要穴和首選穴位。

內關穴:增強心臟無氧代謝,調整心律、腦、胃腸病"三項全能"!(呼吸系統、口腔、咽喉病症)

有人會問了,心絞痛萬一用內關這一個穴位還不能完全解決問題,還有哪些穴位可以選用呢?這就要分急性期(即發作期)和緩解期兩個階段了。發作期有效穴位還有前胸部的巨闕穴(胸腹部正中線臍上6寸)和膻中穴(兩乳頭連線中點),心包經的郄門穴(掌面腕橫紋中點上5寸,即內關穴上3寸)、心經的陰郄穴(掌面腕橫紋小指側凹陷上5分);緩解期有效穴位是背部的心俞穴(第5胸椎下旁開1.5寸)和厥陰俞(第4胸椎下旁開.5寸)。在針灸學中,巨闕和膻中這兩個穴位因為離心臟很近,分別是與心和心包密切相​​關的兩個特定穴,在局部能疏通心胸的經脈之氣,對心絞痛能起到很好的緩解作用;而”郄”在針灸學中是用來表示具有急救作用、專治急性病的穴位;心俞、厥陰俞直接歸屬於心和心包。它們在治療心絞痛中所起的作用就不言而喻了。在冠心病不發心絞痛期間,每天堅持指壓、灸療心俞、厥陰俞,保健心臟,調節心臟的功能,讓心氣足一些,心血多些,從而起到鞏固療效、預防病情復發的作用。

治療心血管病症僅僅是內關穴的主治範圍之一,此外還有養心安神、寬胸理氣、調理胃腸的作用,主治神誌、呼吸、消化道方面的病症,如失眠、健忘、癲癇、癔症、神經官能症、精神失常、哮喘、噁心、嘔吐、胃痛、腹痛,以及咽喉疼痛、口舌生瘡、舌強不語、舌緩不收等口腔、咽喉、舌體病症。尤其是對各種原因(諸如胃腸病、肝膽病、孕婦、暈車、暈、暈飛機等)引起的噁心嘔吐,可以說是疏肝和胃、降逆止嘔第一要穴。

明代偉大的醫藥學家李時珍在他的中藥學巨著《本草綱目》中說:中醫學的心有”血肉之心”和”神明之心”。所謂”血肉之心”,那就是說解剖學中有血有肉的心臟;而”神明之心”即指大腦。所以,許多神誌方面的病症,中醫學也稱之為”心病”。經常掐按內關、人中、百會、豐隆(外膝眼與足外踝高點連線中點)等穴,也有醒腦開竅、安神定志的作用,對於改善心神失調症狀、減輕或減少發作,大有好處。

有些老百姓會經常說自己心口痛,部位也在偏左側的胸腹部,其實他們所說的心口痛是指胃痛。中醫學為了區別心絞痛和胃痛,還特別給心絞痛取了一個病名叫”真心痛”。當然,無論是”真心痛”還是”心口痛”,內關穴都有治療作用。所以說,這種情況下用內關穴,可以一箭雙雕、一舉兩得。

內關穴:增強心臟無氧代謝,調整心律、腦、胃腸病"三項全能"!(呼吸系統、口腔、咽喉病症)

歸納一下內關穴的主治範圍,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心血管系統病症:胸痛,胸悶,氣短,心慌,心絞痛,心律不齊,心動過速或過緩,高血壓或低血壓,動脈硬化,中風。

2.神誌病症:神經衰弱,失眠,多夢,癲症、狂症、癇症、癔症,暈厥、神昏。

3.消化系統病症:胃痛,呃逆,腹脹,腹痛,各種原因(諸如暈車、暈船、暈飛機、水土不服、孕婦、中暑、急性胃炎等)引起的噁心、嘔吐。

4.呼吸系統病症:咳嗽,哮喘。

5.口腔、咽喉病症:咽喉疼痛,口舌生瘡,舌強不語。

6.其他病症:偏頭痛,落枕,急性腰扭傷,中暑,瘧疾,麻疹,熱病汗不出,乳腺炎,蕁麻疹。

三、操作方法

內關穴的家庭保健操作方法主要是指壓按摩法,在這方面有一個規範化的要求:幾乎百分之百的人在指壓內關穴時都是將一側的拇指橫向壓在對側手臂上。這種方法是錯誤的。錯就錯在這種方法實際上是人為地把經脈之氣阻斷了。因為經脈的走向是從胸部順著上肢內側一直走到指尖的,經脈是這個走向,那麼你在掐按內關的時候如果橫向掐按,那然不行,影響它的經氣的運行。正確的方法是:一定要順著經脈來操作。既可以單用拇指順經掐按,同時朝前後方向揉動(不要旋轉),這樣的話就可以把它的經氣從下往上這樣走竄;也可以用一隻手的拇指與示指或中指同時掐按內關及與內關相對的外關穴(腕背橫紋中點上2寸,兩骨之間)。這樣,指力會從一側穴位透達另一側穴位,這在針灸臨床上稱為”透穴法”(也可以用異性磁極對置在兩個穴上,產生磁力線穿透作用)。所以,我們說:內關透外關,心病自然安。”

內關穴:增強心臟無氧代謝,調整心律、腦、胃腸病"三項全能"!(呼吸系統、口腔、咽喉病症)

在手法力度上,治療心絞痛和神經精神病症要求重力按壓,治療噁心、嘔吐則只需輕刺激。因為內關穴輕刺激止嘔,中刺激反而催吐(適用暴飲暴食或食物中毒的情況下)。

《穴位養生堂》希望大家能夠正確地認識內關、了解內關,也學會應用關,為自己、為家人,也為我們的親朋好友造福!

文章來源:穴位養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