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怕涼、肝怕胖、腎怕…“10大器官最怕的事”一表列清!收了吧!(脂肪肝、肺氣腫)


胃怕涼、肝怕胖、腎怕...“10大器官最怕的事”一表列清!收了吧!(脂肪肝、肺氣腫)

現如今,生活節奏加快,很多人心理壓力巨大。別看有些人表面上光鮮亮麗、瀟灑肆意,其實背地裡,每天都戰戰兢兢地泡腳、泡枸杞…….

講真,想養護好身體,首先該知道:做什麼會傷害我們的身體。換句話說,你的身體最怕什麼。

可是,身體這個概念太寬泛了,小編決定從身體10大器官的角度,來和大家聊聊這個問題~

心:怕咸

我們的心臟看似堅強,像個小發動機,但實際上,它在某些情境下,是很脆弱的,比如面對食鹽時。

胃怕涼、肝怕胖、腎怕...“10大器官最怕的事”一表列清!收了吧!(脂肪肝、肺氣腫)

人體的排鈉功能是有限的,如果攝入過多的鹽,機體又無法及時排出,食鹽中的鈉就會在體內瀦留。這樣一來,人體內的血容量會隨之增加,從而導致血壓增高。

另外,高鹽還能使血管變得很敏感,平時不能引起血管收縮的一些情況,這時都會使血管收縮,從而導致血壓升高。

血壓升高會加重心臟負擔,給身體埋下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等隱患。

肝:怕胖

肥胖是百病之源,尤其是腹型肥胖,殺傷力更大。其中,最典型的就是,過多的內臟脂肪,極易造成脂肪肝的發生。

胃怕涼、肝怕胖、腎怕...“10大器官最怕的事”一表列清!收了吧!(脂肪肝、肺氣腫)

脂肪肝既是一種獨立的疾病,又是多種疾病在肝臟的病變過程。需要特別說明的是,脂肪肝不止是胖人的專利,瘦子也不能倖免。

脂肪肝給人體帶來的危害是巨大的:15%的患者會從單純性的脂肪肝轉變為肝維纖化、肝硬化,更有3%的患者會進展為肝功能衰竭,需要進行肝移植治療。

肺:怕煙

說到肺怕煙,大家首先想到的是吸煙。

吸煙對人體的危害,最直觀的是對呼吸系統的影響,如造成吸煙者出現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肺癌等。

胃怕涼、肝怕胖、腎怕...“10大器官最怕的事”一表列清!收了吧!(脂肪肝、肺氣腫)

其實,除了主動吸煙,被動吸煙(二手煙、三手煙)、廚房油煙和裝修污染等室內環境污染,以及霧霾等空氣污染,也是呼吸系統的重要致病因素。

尤其是廚房油煙中,含有一種苯並芘的致癌物,長期吸入可誘發肺組織癌變。

腎:怕肉

人一旦吃太多肉,過剩的蛋白身體利用不了,就需要從腎臟排出去。

胃怕涼、肝怕胖、腎怕...“10大器官最怕的事”一表列清!收了吧!(脂肪肝、肺氣腫)

高蛋白飲食會造成腎小球的高灌注和高濾過,時間一長,會加重腎臟的負擔,加速腎小球硬化。

尤其是腎臟本來就不好的人或腎病患者,過多的蛋白質攝入會加速腎功能惡化、使病情加重。

胃:怕涼

胃的脾性是喜燥惡寒。生冷飲食會對腸胃造成刺激,引起腹脹、胃痛等胃腸功能紊亂。

胃怕涼、肝怕胖、腎怕...“10大器官最怕的事”一表列清!收了吧!(脂肪肝、肺氣腫)

例如,冰飲料、苦丁茶等寒涼飲品,會加重脾胃虛寒的症狀。

又如,咖啡屬於一種中樞興奮劑。尤其是冰咖啡,能通過神經反射以及直接的影響,使胃黏膜發生充血、分泌功能失調、黏膜屏障破壞,導致潰瘍。

腸:怕壓

小編這裡說的“壓”,指的是壓力、壓抑。

工作壓力大、精神緊張、心情壓抑時,腎上腺素循環至全身,會加快各個器官的工作速度,表現在消化系統時,可引發腸道功能的改變。

這種改變通常表現為腹痛、腹脹,排便習慣和大便性狀異常等。

膽:怕甜

膽囊最怕你吃甜食,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一方面,吃太多甜食,會使脂肪和膽固醇攝入過多,容易形成膽固醇結石。另外,偏愛甜食會影響胰島素分泌,相應加速膽固醇沉積。

胃怕涼、肝怕胖、腎怕...“10大器官最怕的事”一表列清!收了吧!(脂肪肝、肺氣腫)

另一方面,甜食多半糖分含量高、脂肪含量高,極易引起肥胖。

而研究表明,體重超過正常標準15%以上的人,膽結石發病率比正常人高5倍。

胰:怕撐

腺可分泌胰蛋白酶、胰澱粉酶、胰脂肪酶等消化酶,參與食物消化吸收。

胃怕涼、肝怕胖、腎怕...“10大器官最怕的事”一表列清!收了吧!(脂肪肝、肺氣腫)

如果暴飲暴食,胰腺將分泌過盛,不堪重負,以致功能紊亂,胰腺被自身所分泌的消化酶消化,從而引發急性胰腺炎。

一旦胰腺組織出現出血、壞死,常易累及鄰近組織,繼之全身代謝紊亂,嚴重時可致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死亡。

因此,國慶期間和親友相聚時,面對美酒佳餚的誘惑,一定要切記:淺嚐輒止。

皮膚:怕曬

皮膚衰老可分為內源性衰老和外源性老化。

內源性衰老指和年齡相關的老化,這咱沒辦法,擋不住。而外源性老化則指外界因素引起的皮膚老化,比如紫外線輻射、吸煙、熬夜等。

胃怕涼、肝怕胖、腎怕...“10大器官最怕的事”一表列清!收了吧!(脂肪肝、肺氣腫)

其中,紫外線輻射是最主要也是傷害最大的因素。它不僅是你變黑、曬傷、變老的原因,同時也會破壞皮膚的屏障功能。

另外,紫外線會抑制皮膚酶的活性,從而破壞皮膚的鎖水功能。因此,曬傷的皮膚可能會導致進一步的干燥和脫屑。

膀胱:怕憋

這裡說的“憋”,指的是憋尿。這是一種不良習慣,時間久了可導致許多種疾病。

胃怕涼、肝怕胖、腎怕...“10大器官最怕的事”一表列清!收了吧!(脂肪肝、肺氣腫)

最常見的是尿路感染。其次,憋尿還會導致腎盂腎炎、前列腺炎、尿瀦留、膀胱損傷、小便疼痛、尿頻或排尿不盡、排尿性暈厥、膀胱癌等等。

好啦,人體10大器官最怕你做哪些事,小編講完了。鑑於今天的信息量有些大,小編幫大家把重點信息總結成一張表,大家可以保存起來哦!

胃怕涼、肝怕胖、腎怕...“10大器官最怕的事”一表列清!收了吧!(脂肪肝、肺氣腫)

文章來源:崆峒養生匯

肩膀痛=“肩周炎”?每天用按3個穴位,7天肩周炎不來擾(五十肩)


肩膀痛=“肩周炎”?每天用按3個穴位,7天肩周炎不來擾(五十肩)

肩周炎,也叫”肩關節周圍炎”或”五十肩”,是指由人體肩關節周圍慢性無菌性炎症而引發肩關節疼痛、活動受限等症狀的疾病。肩周炎常因天氣變化及勞累而誘發,以後逐漸發展為持續性疼痛,並逐漸加重,發病人群多為50歲左右的體力勞動者,女性多於男性,左側多於右側,也有兩側先後發病的情況。

肩膀痛=“肩周炎”?每天用按3個穴位,7天肩周炎不來擾(五十肩)

【發病機制】

肩關節的關節囊較為鬆弛,關節的穩定性要靠周圍的肌肉、肌腱和韌帶的力量來維持,但肌腱本身的血液供應較差,並且會隨年齡的增長而發生退行性改變,再加上肩關節活動比較頻繁,因而易發生慢性勞損,從而導致原發性肩周炎的發生。長期過度活動,姿勢不良等所產生的慢性致傷力也是肩周炎的誘發因素。肩部外傷處理、治療、恢復不當,也會引發肩周炎。頸椎病,心、肺、膽道疾病發生的肩部牽涉痛,因原發病長期不愈,使肩部肌肉持續性痙攣、缺血,最終導致肩周炎。

【臨床症狀】

肩周炎的症狀主要表現為肩部疼痛,有陣發性或持續性之分。急性期疼痛劇烈、晝輕夜重、夜不能寐、不能向患肢側臥,嚴重者有觸痛且疼痛時出汗,部分患者疼痛可向前臂或頸部放射;肩關節活動受限,尤其不能進行外展、外旋、後伸等動作,病情嚴重者不能進行刷牙、洗臉、梳頭、脫衣等日常行為,甚至會導致局部肌肉萎縮。肩周炎患者的肩部一年四季怕冷,夏天也不敢吹風,肩關節周圍有明顯的壓痛點。

肩膀痛=“肩周炎”?每天用按3個穴位,7天肩周炎不來擾(五十肩)

【推薦食物】

玉米、紅棗、牛奶、菠菜

【禁忌食物】

肥膩食品大量的咖啡、濃茶

【專家說】

肩周炎患者的日常護理

肩周炎患者可進行自我按摩,每日1次,堅持1~2個月就可見效果。要避免過度勞累,不要提重物;注意肩關節周圍的保暖,避免受寒或意外損傷。飲食上,多食用一些具有祛散寒濕、通利關節、溫經止痛功效的食物;補充鈣質,多吃牛奶、雞蛋、豆製品等。加強功能鍛煉。患者如果營養攝入充分,加上適當鍛煉,肩周炎常可不藥而愈。

按摩穴位①中府穴時間:1~3分鐘

肩膀痛=“肩周炎”?每天用按3個穴位,7天肩周炎不來擾(五十肩)

【按摩方法】

右手食指、中指、無名指三指併攏,向外順時針揉按左胸中府穴,再用左手以同樣方式,逆時針揉按右胸中府穴。左右兩穴各揉按1~3分鐘。

按摩穴位②肩髃穴時間:1~3分鐘

肩膀痛=“肩周炎”?每天用按3個穴位,7天肩周炎不來擾(五十肩)

按摩方法中指和食指併攏,以指腹垂直按壓穴位。每天早晚各1次,左右兩穴各按壓1~3分鐘。

按摩穴位③天宗穴時間:1~3分鐘

肩膀痛=“肩周炎”?每天用按3個穴位,7天肩周炎不來擾(五十肩)

按摩方法以中指的指腹按揉穴位。如果可以正坐或者俯臥,可以請他人用雙手大拇指的指腹垂直按揉穴位,穴位處有脹、酸、痛感。

【專家說】

解析肩髃穴

肩髃穴歸屬於手太陽大腸經,具有通經活絡、疏散風熱的功效。髃,骨間凹陷的意思,因為此穴位於肩端關節的凹陷處,所以稱肩髃穴。肩髃穴是治療肩周炎的特效穴。如果長期按摩此穴,對於中風、偏癱、高血壓、多汗症、不能提物、手臂無力等病症,都具有很好的調理保健效果。肩髃穴若與合谷穴、經渠穴、內關穴、後溪穴、中渚穴配伍使用,對肩周炎的治療效果更佳。

文章來源:穴位養生堂

手臂有個補腎穴,每天揉2次,好處誰揉誰知道!(肺經)


手臂有個補腎穴,每天揉2次,好處誰揉誰知道!(肺經)

導讀

人體每條經絡上存在著2~3個容易堵塞的穴位,多分佈在肘、膝、腕、踝關節附近,我們可以用點、敲、揉等方法尋找這些堵塞點。認識了這些堵塞點,就能自己動手梳理經絡了。

今天,給大家講一講手太陰肺經。

肺手太陰之脈,起於中焦,下絡大腸,還循胃口,上膈屬肺。從肺系,橫出腋下,下循臑內行少、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內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魚,循魚際,出大指之端。其支者:從腕後,直出次指內廉,出其端。

——《靈樞·經脈》

手太陰肺經上有11個穴位,均為雙穴,左右各一,共22個。起於胸中的中府穴,至於手拇指端的少商穴。

手臂有個補腎穴,每天揉2次,好處誰揉誰知道!(肺經)



估計有些朋友犯難了,這好些個穴位,咱都要從頭學過,光穴位的位置估計就夠記憶的了。沒錯!肺經上的穴位不算多,足陽明胃經、足太陽膀胱經的穴位可比這多得多,不過不要緊,路新宇老師早為大家貼心地想到了。

經過長期的實踐,路老師發現每條經絡上存在著2~3個容易堵塞的穴位,多分佈在肘、膝、腕、踝關節附近,我們可以用點、敲、揉等方法尋找這些堵塞點。認識了這些堵塞點,就能自己動手梳理經絡了。

肺經上的明星穴

肺經上的補腎穴:尺澤

取穴:尺澤穴位於肘部,取穴時,正坐位,仰掌(掌心向上),微屈肘,在肘窩中央有一粗肌腱,肌腱的外側即是此穴。

手臂有個補腎穴,每天揉2次,好處誰揉誰知道!(肺經)

尺澤穴

自我按揉時可將肘關節屈曲,靠在胸前,用另一手的大拇指抵在肌鍵外側,然後向肌鍵下方發力點揉。

尺澤穴是肺經的合穴,屬水,肺經屬金,按照五行的相生關係,金生水,而腎屬水,因此金經的水穴就有補腎的作用。刺激此穴可以通過降肺氣來補腎,適合上實下虛的人,常年靠藥物降壓的高血壓患者多為這種體質,症狀為眩暈,腳下發軟。點揉尺澤穴,如有痛感,應該堅持每日點揉2次,每側每次5分鐘,至不疼為止。

腎氣不足導致的小兒遺尿,也可以選尺澤穴為主穴。

咽喉腫痛就掐它:少商

取穴:少商穴位於拇指橈側指甲角旁0.1寸。

手臂有個補腎穴,每天揉2次,好處誰揉誰知道!(肺經)

少商穴

對於重症肺炎所致的高熱驚厥、呼吸急促患者使用三棱針點刺,擠出3~5滴血,有較快的退熱作用。

對於緩解咽喉腫痛,少商穴放血效果也很顯著,如果不方便放血,可用另―手的拇指指甲稍微用力切在穴位處,喉部會立即感到清爽,此法治標尚可,如若治本,還需視病情辨證施治。

肺經上的明星穴:列缺

取穴:兩手虎口張開,垂直交叉,食指壓在所取穴位的橈骨莖突上,當食指尖端到達之處,有一凹陷即是。

手臂有個補腎穴,每天揉2次,好處誰揉誰知道!(肺經)

列缺穴

列缺是名穴,《四總穴歌》說:「頭項尋列缺」。列缺穴還是八脈交會穴,通任脈,與照海穴是一對,歌云「列缺任脈行肺系,陰蹺照海膈喉嚨。」因此,在列缺穴處按揉,有助於治療偏頭痛、頭痛、咽喉炎、齒痛等頭面部疾病。感冒、咳喘等肺系疾患亦可按摩列缺穴。

列缺穴有溝通任脈氣血的功能,逆經向上推按每側各35​​分鐘,2~3天后可明顯婦女白帶清稀及過多的症狀,對於婦女陰道乾澀、異味較大的情況也有較好的治療效果。

肺經易堵穴位:孔最穴、魚際穴

肺經上,我們要記住兩個穴位,一個是孔最穴,一個是魚際穴,這就是那倆易堵塞的地兒。

孔最穴

在國家標準針灸圖譜中,孔最穴在肘下5寸的位置。

手臂有個補腎穴,每天揉2次,好處誰揉誰知道!(肺經)

孔最穴

但20世紀日本著名針灸大師澤田健,認為一些穴位的定位不拘於古人,他把孔最穴的位置定位在肘下2寸。實踐中探查肺經堵塞時,幾乎人人在肘下2寸有痛點。所以,遵從澤田先生的定位方法,姑且將肺經肘下2寸的位置命名為「孔最穴」。如果此處痛感不明顯,可以再著探查肘下5寸的孔最穴。

魚際穴

魚際穴在赤白肉際處,按揉時,拇指要靠向第1掌骨發力。

手臂有個補腎穴,每天揉2次,好處誰揉誰知道!(肺經)

魚際穴

肺有疾患時,此處也會痛感明顯,有的人開始時痛感不重,當把孔最穴疏通後,痛感才會出現,這說明當經氣在上面受到阻滯.傳導受到影響,所以當孔最穴疏通後,氣也就下來了。

何時疏通最佳

寅時(凌晨3~5點)氣血在肺經最為旺盛,但那時候大多數人還睡得香著呢。我們可以把梳理肺經的時間選擇在與手太陰肺經同名的足太陰脾經的當令時間,即上午9~11點鐘:此時敲揉孔最穴、點揉「魚際穴」探查。如果發現疼痛可在痛點敲、點揉5分鐘。

如果有寅時規律醒來等肺經異常的情況,則應該隨時發現疏理,不用拘泥於固定的時間。

怎麼疏通最好

掌心向上,前臂自然放鬆平舉,肘關節屈曲90度,另一手握空拳。以小指掌指關節由肘至腕,沿前臂掌面拇指一線輕敲3~5遍(前臂一定要放平)。

手臂有個補腎穴,每天揉2次,好處誰揉誰知道!(肺經)

小指掌指關節示意

多數肺臟功能有異樣的人在肘關節下3指寬有明顯的痛點。對痛點可以採用按揉或點揉的手法進行疏理,每天1次,3-5天后痛點可消失,意味著肺經被疏通。

文章來源:崆峒養生匯

跪坐補肝腎,盤活全身之妙法,春天更要認真做(高血壓)


跪坐補肝腎,盤活全身之妙法,春天更要認真做(高血壓)

人一步入老年,常常會步履蹣跚,腰酸膝痛,有頭重腳輕的感覺,同時高血壓、關節炎、糖尿病、心血管病、前列腺炎等疾病也會接踵而至。老年病症多不勝數,防不勝防,以致我們無從下手。

其實,這些都是“上實下虛”之症,也就是氣血不足,氣血下不到腳了。有句俗話叫做“人老先老腳”,一棵大樹,只要樹根不壞,樹就不會枯萎,所以只要我們腳上的血氣充足,全身的血流就會是正常的。

古人有每日搓腳心百次的養生法,還有赤足走路健身法,都對防止衰老有很好的效果。今天我們告訴大家一個補腎、減肥、大補肝臟、引血下行、盤活全身的方法,見效更快,而且對每個人都會有效的健身法,那就是跪坐法,也叫跪膝法

你能想像嗎?跪著竟然可以養生,而且效果驚人!

跪坐法不僅能幫助我們減肥和防治膝蓋痛、膝蓋積水、膝蓋骨刺、腰疼、脫髮、高血壓導致的頭昏腦漲、長期吃藥要護肝的人都有很好的療效,還能讓我們的身心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收穫。

適用人群

腹脹的人、頭痛的人,腳寒的人,失眠的人,都可試用;另外心情煩躁、焦慮不安的人,都可以試用。骨折的朋友就不要強求了哦。

跪膝是引血下行的絕妙方法

氣血不易一下子引到腳底,那就先引到膝蓋,膝蓋氣血充足,離腳底也就不遠了。

在一個不太軟的床上或在地毯上,跪著行走,氣血就會源源不斷地流向膝蓋,膝蓋由於新鮮血液的供養,而使寒氣可散,積液可消,腫痛可化。

但有人膝蓋有傷痛,那就先在較軟的床上跪著不動,逐漸緩緩運動,很快就會適應的,那時膝蓋也就不痛了。

跪坐補肝腎,盤活全身之妙法,春天更要認真做(高血壓)

跪坐的各種神奇功效

人為什麼會膝蓋痛?膝蓋為什麼會磨損?積液和水腫是怎麼來的?平白無故怎麼會出現這些東西?膝蓋是一個關節,如果我們老做下蹲折疊的動作,就跟軸承一樣會產生磨損。

隨著年齡增長,氣血沒那麼多了,供給膝蓋的氣血也少了,膝蓋又總是磨損,所以特別需要氣血這種潤滑油,潤滑油充足就沒事,潤滑油一少就會幹磨,就會出現磨損的問題了。

這時寒氣再進來,在缺血的情況下再去練蹲起、爬山、走遠路,膝蓋只能更磨損了。這就是很多中老年人在鍛煉後膝蓋越來越疼的原因。

很多人說鍛煉有好處,那得看是在什麼情況下鍛煉。如果是在膝蓋已經磨損的情況下去鍛煉,那隻能是雪上加霜,越練越壞。

膝陽關穴雖然可以很好地緩解疼痛,但怎麼讓它不疼痛才是最根本的。所以,治本的方法就是讓它一開始就不磨損,一開始就讓新鮮血液潤澤過來。

而讓血液過來的最好方法就是跪膝法,跪著走。這麼一跪您就會發現氣血輕而易舉地跑到膝蓋上來了,而且在跪著走時,會發覺腰也在扭動,腎也跟著補了。

跪膝法同樣能補腎

跪坐補肝腎,盤活全身之妙法,春天更要認真做(高血壓)

跪著走鍛煉時同時也能鍛煉腰部力量,腰跟著扭動了腎也活躍起來了!通氣血補腎一舉兩得的啊,男性同胞們可以在床上反复練習,每天50步到100步左右具體就看自己的體力了。

跪著走兩三週後,您還會突然發現原來老掉頭髮的現象消失了。

另一方面,中醫稱膝為筋之府,膝就是筋的房子。而肝又主筋,所以跪膝法又是大補肝臟的方法,相當於每天喝幾支杞菊地黃丸口服液,還不花一分錢,更不分什麼體質,效果還如此好。

有人說:“我跪不了,我去照片子了,醫生說我這裡有好多骨刺,這一跪肯定骨刺就扎著我,給我紮破了怎麼辦?扎一個窟窿就麻煩了。”這是大家對骨刺的一種誤解。

骨刺是人體的一種自然現象,每個人到一定年齡都會有骨刺。骨刺本身不會讓人產生疼痛,疼痛是因為骨刺旁邊的淤血壓迫神經造成的。把淤血驅散,膝蓋自然就不疼了。

但去照片子,卻發現骨刺一根沒少,還都在那兒立著呢。現在市場上有很多這個“刺靈”那個“消刺”的藥,其實它們消不了骨刺,只能把骨刺旁邊的淤血給化掉。

所以說骨刺消不消沒關係,並不妨礙我們去鍛煉。所以,練跪膝法一點都不會對我們的身體有什麼影響。

跪坐補肝腎,盤活全身之妙法,春天更要認真做(高血壓)

練跪膝法除了能減肥和防治膝蓋痛、膝蓋積水、膝蓋骨刺、腰疼、脫髮外,還能讓您有很多額外的收穫。

對想減肥的男士和年輕女士來說,跪膝法更是一個減肥秘法,比“敲帶脈”還快。此法減大腿上的贅肉最明顯。

要想檢驗這個方法靈不靈,您回家拿皮尺先在大腿上量一下,然後每天跪20分鐘,3週以後再拿皮尺量,肯定讓您大喜過望。很多人都試過這個方法,效果非常明顯。

女士們總抱怨贅肉都在大腿上,確實,這就是一堆廢物,不是肌肉。這時候我們得把新的氣血引過去,讓它把垃圾吸收起來排出去,所以跪膝走能減大腿肥。

告誡大家:剛開始時膝蓋會很痛,要先適應幾天,先跪著別走,剛開始就先跪,等適應了再走。剛開始跪膝時會出現以下不適症狀,這也是正常的反應,不僅跪膝時會出現以下不適症狀,其它一些鍛煉法也會如此。

1、麻:表明氣能過來,而血過不來。


2、木:麻得厲害了,就是木,是血和氣都過不來了。


3、酸:表明經絡是通的,但是氣血不足。


4、脹:表明氣很足,此類人是愛生氣的體質,若體內的氣出不去就估脹。


5、痛:單純性的痛則是因為有血淤。


6、癢:表明氣和血正在過來,傷口癒合的時候都會發癢。但這與全身發癢不同。

跪坐補肝腎,盤活全身之妙法,春天更要認真做(高血壓)



做完了跪膝法,再練金雞獨立,您會突然發現可以閉著眼睛站更長時間了。這是由於跪膝法已經把大量的氣血引到下肢了,下肢有力了,當然腳也就站得更穩了。

用金雞獨立可以引氣血把腳上6條經絡(肝、膽、脾、胃、腎、膀胱)的原穴沖開,這樣,氣血才會運行得更加持久有力。

有的人用跪膝法,還不是每天20分鐘,有時候就跪10分鐘,不久他去換眼鏡的時候度數下降了50度。他都30多歲了,為什麼還有這樣的效果?因為練跪膝法養了肝,肝主筋,而膝蓋是筋之會,肝開竅於目,還通著眼睛。

如果在跪著走的時候,同時敲打一下左側心包經,那麼效果就會更佳。有高血壓的朋友,再點揉一下肺經的尺澤穴,您會立刻感到頭腦清明。

所以,學習防病的方法,一定要跟很多東西聯繫起來,不能認為跪膝法只是治膝蓋、頭上的穴位就只是治頭,要舉一反三,學一達百。

跪坐補肝腎,盤活全身之妙法,春天更要認真做(高血壓)

有句話叫“飲半盞湖水,當知江河之滋味;拾一片落葉,盡享人間之秋涼”,講的就是這個道理。這樣我們學習起來就快了。

您如果不能每天積沙成塔,那個塔就老也積不起來,您得有好的方法,學習最主要的東西。其實最關鍵的方法就是聯想法,想想膝蓋還跟哪兒通著,還管什麼事兒?您一聯想就行了。

以上方法很簡單,適應症也極為廣泛,腹脹的人、頭痛的人、腳寒的人,失眠的人,都可試用;另外心情煩躁、焦慮不安的人,練一段時間後,就會覺得心裡平靜,頭腦清晰!

文章來源:崆峒養生匯

預防老年癡呆做對這5件事情,能有效防止腦部衰退(自閉、增強記憶力)


預防老年癡呆做對這5件事情,能有效防止腦部衰退(自閉、增強記憶力)
預防老年癡呆做對這5件事情,能有效防止腦部衰退(自閉、增強記憶力)

老年癡呆的症狀越來越年輕化,雖然影響的因素比較多,有內在原因,也有沒有辦法避免的外界因素。現在的中老年人在生活和工作中承受的壓力越來越大,如果你感覺自己經常忘記事情,那麼一定要注意了,在生活上一定要從這些方面多注意,雖然不能治病,但是一定能夠有很好的預防,做到這幾點一定能最大限度的預防老年癡呆症的形成,所以還是耐心看一下的好。

預防老年癡呆做對這5件事情,能有效防止腦部衰退(自閉、增強記憶力)

1、補充鋅和硒

這兩個是大腦非常喜歡的食物,尤其是鋅元素能夠幫助腦細胞中的酶類合成,能夠避免減少神經質有害物質的傳遞,從而減少腦功能的損傷,所以是非常好的元素,硒也能夠減緩腦補的衰老,經常多吃一些海產品,能夠有效的預防腦部的衰退。

預防老年癡呆做對這5件事情,能有效防止腦部衰退(自閉、增強記憶力)

2、壓抑自己的情緒

抑鬱是造成老年癡呆非常主要的原因,因為抑鬱的人往往不會太願意與人交流,也不會見過自己不開心的事情讓別人知曉,更不願意到室外活動,所以在生活中的中老年人不管遇到什麼事情都不要讓自己獨立的承擔,避免造成自閉的現象。

預防老年癡呆做對這5件事情,能有效防止腦部衰退(自閉、增強記憶力)

3、多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

中老年人一定要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只有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才會願意花心思去研究,才能讓自己的頭腦運轉起來,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大腦不會老化掉,而且也不會讓自己的生活變的非常枯燥。

預防老年癡呆做對這5件事情,能有效防止腦部衰退(自閉、增強記憶力)

4、多吃蓮子

因為蓮子中含豐富的微量元素能夠激發大腦的活性,在大腦活動的時候能夠提供很好的養料,大腦中的神經快速、有效的運轉能夠有效的預防和緩解腦部的衰老,中老年人可以適當的多引用一些蓮子,不管是吃新鮮的還是將其熬成湯都能夠達到健腦益腦的效果,不僅能夠增強記憶力,還能緩解腦部的衰退。

預防老年癡呆做對這5件事情,能有效防止腦部衰退(自閉、增強記憶力)

5、多用用大腦

老話說,腦子越用越靈活,所以在培養自己的愛好之前,一定要做到每天勤思考,只有讓自己的腦袋忙起來才不會緩慢的運轉,只有這樣才能避免腦活動的減慢。

文章來源:愛問360

開肩、開胸、靈活脊柱,5個陰瑜伽體式幫你搞定!(真人示範)


開肩、開胸、靈活脊柱,5個陰瑜伽體式幫你搞定!(真人示範)

想讓後彎體式做得更完美嗎?想要更好地練習開胸體式嗎?在直接進入這些練習之前,先練習如下5個陰瑜伽的體式,可以更好地幫助開肩及靈活脊柱。

開肩、開胸、靈活脊柱,5個陰瑜伽體式幫你搞定!(真人示範)

進入體式時一定要小心,如果感覺不適,就盡快退出,在你感覺舒適的地方保持, 脊柱受傷的人比如有腰肩盤突出或者脫出的不建議練習!

開肩、開胸、靈活脊柱,5個陰瑜伽體式幫你搞定!(真人示範)

身邊最好有兩塊瑜伽磚和一條毯子,和其它陰瑜伽體式一樣,在體式中最好盡可能保持久的時間,這樣可以達到更好的練習效果。

1、 仰臥束角式

開肩、開胸、靈活脊柱,5個陰瑜伽體式幫你搞定!(真人示範)
  • 準備兩塊瑜伽磚,一塊放在肩夾骨的下方
  • 一塊墊高頭部,如果這是第一次嘗試
  • 可以將支撐的的高度放低一點
  • 如果沒有問題,可以嘗試如圖所示的高度
  • 根據自己的身體去合理調整
  • 雙腿伸直放鬆置於墊子上
  • 或者兩腳底併攏,雙膝分開,深呼吸

2、 人面獅身式

開肩、開胸、靈活脊柱,5個陰瑜伽體式幫你搞定!(真人示範)
  • 俯臥在墊子上,曲雙肘
  • 兩小臂打開與肩同寬,置於頭部兩側
  • 吸氣,雙手用力向下壓,胸腔向力向上提
  • 同時雙肩向後拉,雙腿、腳趾伸直用力壓實地面
  • 如果保持過程中覺得拉伸過度
  • 雙手緩緩向前移動,直到感覺舒適為止

3、俯臥開胸式

開肩、開胸、靈活脊柱,5個陰瑜伽體式幫你搞定!(真人示範)
  • 俯臥在墊子上,右手旁側打開
  • 屈右肘90度,指尖指向前方
  • 讓手肘和肩膀在一條直線上
  • 保持手臂不動,身體轉向右側
  • 屈雙膝向前。如果想要拉伸感更強烈
  • 可以將左手放於下背部

4、下犬式變體

開肩、開胸、靈活脊柱,5個陰瑜伽體式幫你搞定!(真人示範)
  • 桌式準備,調整髖部在雙膝的正上方
  • 下肢體式保持不動
  • 雙手緩緩向前移動直到雙小臂撐地
  • 將額頭置於墊子上,通常在這個體式中
  • 背部是要保持平直的,但在開肩的練習中
  • 建議腹部向下一點,讓脊柱形成一個曲線
  • 如果下背部開始疼痛,說明伸展過度了
  • 適當調整到舒適的位置
  • 如果想要得到更好的拉伸效果
  • 也可以在雙肘下墊一塊瑜伽磚
  • 同時雙手掌合併

5、海豹式

開肩、開胸、靈活脊柱,5個陰瑜伽體式幫你搞定!(真人示範)
  • 俯臥在墊子上,雙手掌用力向下壓
  • 提胸腔向上,可以雙腿置於墊子上
  • 保持這個體式,如果想要更好的拉伸
  • 也可以屈雙膝,腳趾伸直指向頭部的方向
  • 雙肩向下向後拉

文章來源:瑜伽解剖學

犯鼻炎?這份中醫解決方案,簡單實用!(鼻塞、流鼻涕、打噴嚏)


犯鼻炎?這份中醫解決方案,簡單實用!(鼻塞、流鼻涕、打噴嚏)
犯鼻炎?這份中醫解決方案,簡單實用!(鼻塞、流鼻涕、打噴嚏)

春季冷熱交替,流行性感冒頻發,伴隨流感的出現,導致誘發過敏性鼻炎、鼻竇炎、中耳炎、咽喉炎的病人日益增多。

其中,過敏性鼻炎、鼻竇炎的出現嚴重危害著患者的身心健康,所以避免發病,儘早治療顯得尤為重要。

犯鼻炎?這份中醫解決方案,簡單實用!(鼻塞、流鼻涕、打噴嚏)

變應性鼻炎、鼻竇炎如果不能得到及時治療就會導致出現很多並發症,如:哮喘、中耳炎、鼻息肉、過敏性咽喉炎等疾病。

犯鼻炎?這份中醫解決方案,簡單實用!(鼻塞、流鼻涕、打噴嚏)

千萬不要以為鼻炎是小毛病,出現長期鼻塞、流涕、噴嚏、打鼾等情況,一定要儘早到醫院找耳鼻喉科專家診治。

鼻炎傷不起,那該怎麼預防和早日恢復呢?應謹記以下6點。

鼻炎的防治

1.注意保溫保濕:

鼻部及咽喉粘膜乾燥使病菌容易附著,易患疾病。身體缺水,腸道重吸收增加,尿液減少,毒素易積存體內,易引發炎症感染等。

所以平時要注意室內空氣保濕,多飲溫水。平時可以帶口罩,或者鼻塞時用熱毛巾敷鼻部及額頭,局部加溫可以加快血液循環,改善通氣。

2.注意作息:

過度疲勞,熬夜易導致陰液虧虛,抵抗力下降。所以要注意養成良好的生活作息習慣,不要通宵熬夜。

3.積極鍛煉:

堅持多鍛煉增強免疫力是預防鼻炎最簡單有效的辦法,所謂正氣存內,邪不可干。增強抵抗力也可以避免其他疾病入侵。

犯鼻炎?這份中醫解決方案,簡單實用!(鼻塞、流鼻涕、打噴嚏)

4.預防感冒:

很多鼻炎反復發作主要是因為感冒引起,小兒抗邪能力弱,所以小兒更易感冒,也容易引發鼻炎及其並發症,所提醒兒童及家長注意保溫保暖,預防感冒。

5.注意環境因素:

避免接觸變應原是預防過敏性鼻炎的主要途徑,如:注意環境衛生、通風,床鋪經常清洗替換,遠離動物毛髮等。

6.注意飲食因素:

有食入性過敏史的病人要避免進食過敏的食物,無明顯食物過敏的要注意多飲水,注意健康飲食、均衡飲食。多吃膳食纖維,少吃油炸、麻辣刺激性食物等不健康飲食。

犯鼻炎?這份中醫解決方案,簡單實用!(鼻塞、流鼻涕、打噴嚏)

此外,針灸、艾灸、穴位按摩等中醫外治療法,對症治療鼻炎有一定優勢。

比如鼻塞時間長,鼻涕多,黏黃或黏白,嗅覺遲鈍;檢查見鼻內腫脹,呈桑葚樣;伴咳嗽痰多,聲音重濁,舌資暗紅有瘀斑,脈弦細或澀數等,一般可取穴合谷、迎香、印堂、肺俞、脾俞、風池等。

若長期鼻塞,可取穴內鼻、腎上腺、肺、外鼻、神門等。方法不同,取穴有同有異,需要悉心掌握。

針灸療法

犯鼻炎?這份中醫解決方案,簡單實用!(鼻塞、流鼻涕、打噴嚏)

針灸治療鼻炎療效比較確切。但對於不同類型治療也有差異。

主證:鼻塞時輕時重,鼻涕清稀,遇寒加重,嗅覺減退,頭痛,頭暈。檢查時,可見鼻內腫脹色淡。

肺氣虛者兼見咳嗽痰稀,面色白,舌淡苔白,脈緩或沉細。脾氣虛者兼見食慾不佳,體倦乏力,舌質淡,苔白或厚,脈濡緩。

取穴:合谷、迎香、印堂。頭痛加風池、太陽;肺氣虛加肺俞、太淵;脾氣虛加脾俞、足三里。

方法:用提插捻轉平補平瀉法,留針20分鐘,每日1次,5次一療程。

犯鼻炎?這份中醫解決方案,簡單實用!(鼻塞、流鼻涕、打噴嚏)



艾條灸法

取穴:陽白、迎香。

方法:用艾條溫和灸30分鐘,至額部微出汗,針灸距離以患者感到溫熱為度,每日1~2次,5次一療程,注意灸後避風。此法對感冒鼻塞、額竇炎也有效。

穴位按摩

犯鼻炎?這份中醫解決方案,簡單實用!(鼻塞、流鼻涕、打噴嚏)

按摩一些特定穴位,能起到很好的治療鼻炎的效果,且還能有效降低鼻炎發作風險。

首先可以按摩經穴,用手指交替的按摩印堂大約50次,再按摩太陽穴1分鐘,之後,中府穴、尺澤穴、合谷穴還有風池穴等都需按摩大約1分鐘,這樣對治療鼻炎效果非常好。

按捏鼻子,可每天有空時在鼻子兩側從上往下不斷按摩、揉捏,然後再輕輕按住迎香穴一分鐘,這樣也能夠獲得輔助治療的效果。

文章來源:崆峒養生匯

疏通經絡,負面情緒自然消失!(12經絡與情緒對應表)


疏通經絡,負面情緒自然消失!(12經絡與情緒對應表)

經絡是人體氣血運行通道。經,是經絡系統的主幹;絡,是經脈別出的分支,經絡內聯五臟六腑,五官七竅。

在《黃帝內經》中講到十二經絡各主一類情緒,經絡中能量堵塞就會產生負面情緒,如果疏通了經絡,負面情緒也會自然地消失。下面我們就來詳細了解下這其中的奧秘以及調理方法——

疏通經絡,負面情緒自然消失!(12經絡與情緒對應表)

1、膽:負面情緒主焦慮

正向能量是主中正、決斷;負面情緒主焦慮。膽的功能強健,決斷力強,中正無私;若膽經淤堵,就會出現焦慮不安,優柔寡斷的心境。

2、肝:負面情緒主憤怒

肝的正向能量是主計謀、謀慮;負面情緒主憤怒、指責。肝經淤堵的人,容易憤怒,好攻擊指責。疏通肝經,可以降肝火、平和情緒。

3、肺:負面情緒主悲傷

正向能量是主一身之氣;負面情緒主悲傷。肺經淤堵的人容易悲傷。疏通此經絡,可以減低悲傷情緒,找回正向能量。

疏通經絡,負面情緒自然消失!(12經絡與情緒對應表)

4、大腸經:負面情緒主懊悔

正向能量主傳導、排毒、存污;負面情緒主懊惱(懊悔、煩惱)。大腸不通容易煩惱、無名火;大腸瀉下容易對過去的事情懊悔不已。疏通大腸經、改善大腸功能,可以消除這類負面情緒。

5、胃:負面情緒主急躁

正向能量主接納、豁達;負面情緒主急躁。胃經淤堵的人做事容易著急,容易躁動,語言、行為均容易急躁。容易面部痤瘡、粉刺、或身體容易出現癰膿。疏通胃經,可以緩和急躁的情緒,排出體內的毒素。

6、脾:負面情緒主抱怨、委屈

正向能量主思考;負面情緒主抱怨、委屈。五行當中,脾主土,屬於大地坤土之性,能承載一切的好與壞。若脾的功能正常,可以接納一切寒熱溫良、酸苦甘辛。若脾的經絡淤堵,就會對它的無私接納產生抱怨、委屈。

7、心:負面情緒主怨恨、仇恨

正向能量主歡喜、喜歡。負面情緒主怨恨、仇恨。怨恨比抱怨更強烈,有恨之入骨的勢頭,恨是由內心的最深處升起來的。生恨日久,耗傷心氣、心血,導致心經淤堵。心腦血管問題,多來源於心經淤堵。

8、小腸:負面情緒主哀愁

正向能量主悲憫、憐憫;負面情緒主哀愁。憐憫之心人皆該有,若憐憫過度及成哀愁。哀愁過度及成哀傷。哀愁過度及容易產生潰瘍,容易堵塞小腸經。疏通小腸經,糾正偏頗,可以平和的對待一切哀傷之事。

9、膀胱:負面情緒主消沉

正向能量主積極、向上、陽光,微笑;負面情緒主消沉。膀胱經為一身陽氣之所,為陽中之陽,之所以如此,是因為膀胱經的位置正好迎向太陽。若膀胱經不通,人體陽氣就無法升騰、部散;人體缺少陽氣,就像天上缺少太陽,晴天的時候,我們的心情就會積極向上,陰雨天的時候我們的心情就容易鬱悶、消極。

10、腎:負面情緒主恐懼

正向能量主智慧;負面情緒主恐懼。腎精充沛,智慧、勇敢。若腎精虧損、腎經淤堵,就容易生不出智慧,遇事恐懼、恐慌、害怕、驚恐。孩子經常看恐怖電影,玩一些血腥的電子遊戲,均容易損耗腎精,影響智慧。

11、心包:負面情緒主壓抑

正向能量主歡樂,愉快;負面情緒主壓抑。心包經為臣使之官,喜樂出焉,是幫助心傳達快樂心情的,若心包經堵塞,心的快樂的信號就無法傳達出來。因此經常疏通心包經是可以有效排解壓抑,提高快樂指數。

12、三焦:負面情緒主緊張

正向能量主輕鬆、心樂;負面情緒主緊張。若三焦功能不夠協調就會生出緊張的情緒。學生考試前的緊張、員工面試前的緊張等都有可能是三焦功能不相協調所致。通過疏通三焦經,協調三焦的功能,可以有效緩解緊張情緒。

疏通經絡的四個重要穴位

1)按揉心包經可以緩解”心累“

心包經是沿著人體手臂前緣的正中線走的一條經脈,起於胸中,出屬心包絡,下膈,一直走到中指。左右手臂各有一條。

心包經主要有如下九個穴位,依照運行的線路依次為:天池、天泉、曲澤、郗門、間使、內關、大陵、勞宮、中衝。

疏通經絡,負面情緒自然消失!(12經絡與情緒對應表)

可以沿著心包經的穴位逐個揉按,每個穴位以痛為標準,凡是按到痛的點就要多按幾下,最好按到讓它感覺不痛了,按壓的力度不需要太重,按壓時多停留幾秒鐘。平均每個穴位按摩2~3分鐘。

2)捋捋膻中穴可寧心解悶

膻中穴位於胸部兩乳頭連線的中點,平第四肋間處。

疏通經絡,負面情緒自然消失!(12經絡與情緒對應表)

方法:按摩時用大拇指指腹稍用力揉壓穴位,每次揉壓約五秒,休息三秒。生氣時可以往下捋一百下左右,可以達到順氣的作用。

3)輕叩風池穴可緩解緊張

風池穴位於後頸部,在胸鎖乳突肌與斜方肌上端之間的凹陷中。

疏通經絡,負面情緒自然消失!(12經絡與情緒對應表)

按揉方法:用兩手的大拇指按壓在風池穴上,其他四指抓在頭頂部位。拇指用猛力按壓風池穴三五下,一壓一鬆,這樣可以促進腦部的氣血循環,讓腦子一下子清醒起來。

最好在按摩風池穴之前,在先放下手頭的工作,深呼吸幾次,效果會更好。

叩壓這個穴位能起明目醒腦的作用。只要感覺疲勞、緊張或者焦慮時可隨時輕叩。力度以感到稍微有痛感即可。

4)指壓合谷穴可治療頭痛失眠

合谷穴屬於手陽明大腸經的穴位,它在手背第1、2掌骨間,當第2掌骨橈側的中點處,這個穴位就是合谷穴。

疏通經絡,負面情緒自然消失!(12經絡與情緒對應表)

【取穴方法】

在實際取穴時,我們常用兩個簡便的方法:

(1)拇指、食指合攏,虎口上肌肉的最高處即是;

(2)把一隻手的拇指第一個關節橫紋正對另一手的虎口邊,拇指屈曲按下,指尖所指處就是合谷穴。

按揉方法:常用拇指指腹垂直按壓此穴,每次1~3分鐘,早中晚各3次(多按效果更佳),還有健脾胃的作用,對頭痛、耳聾、視力模糊、失眠、神經衰弱等症都有很好的調理保健功能。

按摩此穴對於神經性頭痛、失眠和神經衰弱有一定的治療作用。

疏通經絡全身舒適的4大日常養生法

1. 滾揉後溪穴

後溪穴是你雙手握拳時,手部內側折疊的部位,我們把後溪穴部位放在桌子沿上,用腕關節帶動雙手,輕鬆地來回滾動,即可達到刺激效果。

疏通經絡,負面情緒自然消失!(12經絡與情緒對應表)

這樣每天三分鐘,堅持下來則對頸椎、腰椎有非常好的療效,同時能保護視力,滾動時,會有輕微的刺痛感,親們可以多適應一下。

2. 輕拍手臂肘窩

肘是經絡比較密集的部位,而且它囊括了肺經、心包經、心經這三個經絡,拍打時可以去除心肺的火氣和毒素,也是很好的養生方式,而且輕輕拍打到發紅也可以通經絡,促進氣血的運行,對於疏通經絡也有幫助。

疏通經絡,負面情緒自然消失!(12經絡與情緒對應表)

拍的時候手掌放鬆,有力且有節奏的一下一下拍下去,每條胳膊連續拍打5~10分鐘,先拍左肘窩,再拍右肘窩,便會出現青、紅、紫、黑等不同顏色的毒素反應物。最好是每週拍打一次,一般3~5次反應物就會明顯減少,毒素也就清理的差不多了。怕疼的話,輕輕拍打到發紅也可以通經絡,促進氣血的運行。

注意事項:拍打結束後,馬上喝一杯溫水以加速排毒,當天不要洗澡。

3. 擀動足底部

眾所周知,在人們的腳底是有很多穴位的,而且足底的經絡還對應著人們的五臟六腑,所以疏通足部的經絡,對於身體有更多更好的保健效果,比如說在‍ 日常我們可以用一隻擀麵杖,時常放在腳下來回的擀,每天10~15分鐘即可。

疏通經絡,負面情緒自然消失!(12經絡與情緒對應表)

4. 拉伸膀胱經

雙腿伸直並在一起,腳尖回勾,雙手抓著腳趾,身體慢慢向下壓。這是一個幫助膀胱經排毒的辦法,至少要做15~30分鐘。

越是夠不到,越說明你的毒素堆積的多,但是不要著急,也不要用蠻力,關鍵在於過程,只要大腿後側的大筋有拉伸的感覺就可以了,否則容易拉傷韌帶,經絡也不喜歡。

疏通經絡,負面情緒自然消失!(12經絡與情緒對應表)

文章來源:崆峒養生匯

艾灸調理“四大虛”,身體倍儿棒吃嘛嘛香!(氣虛、血虛、陰虛、陽虛)


艾灸調理“四大虛”,身體倍儿棒吃嘛嘛香!(氣虛、血虛、陰虛、陽虛)

中醫常說“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邪之所湊,其氣必虛。”意思是說,人體內的正氣足,人的抗病能力就強,就不容易生病。正氣弱,身體易受陰邪之氣侵蝕,必定會虛弱。

疾病侵犯人體時,總是先侵犯皮毛,然後是肌膚,再者是筋脈,其次是六腑,最後才是五臟!

艾灸調理“四大虛”,身體倍儿棒吃嘛嘛香!(氣虛、血虛、陰虛、陽虛)

所以,病到了五臟的時候,就很難治了!

所以,早發現,早治療,並不是一件空話!

所以,五臟要調好,五臟才是身體的根本!

調五臟,從調理四大虛開始!



五臟六腑都相互關聯,只要有一個臟器虛弱,如果不加以調理,就很有可能會影響其他臟器,所以當你發現自己有虛弱的跡象,就要對症下藥,早做調理,以防連累別的髒器!調理五臟,從調理以下四大虛開始——

艾灸調理“四大虛”,身體倍儿棒吃嘛嘛香!(氣虛、血虛、陰虛、陽虛)

氣虛、血虛、陰虛、陽虛:

①氣虛就好像人體的燃料不足,從而導致動力不足;

②血虛就是人體的營養液不足,進而導致身體枯燥、營養不良;

③陰虛相當於水和津液不足,所以出現燥熱;

④陽虛,則相當於陽光不足,所以會讓人感到寒冷。

四大虛的症狀總結:陰虛發熱;陽虛怕冷;血虛發燥;氣虛無力。

調理四大虛,艾灸最有效!

艾灸調理“四大虛”,身體倍儿棒吃嘛嘛香!(氣虛、血虛、陰虛、陽虛)

中醫常說人生不過“氣血”二字,用艾條灸一灸,就可以補充陽氣,推動氣血運行,讓虛弱的身體好起來。

沒病的時候灸一灸能強身健體;

生病的時候灸一灸能調病驅疾。  

①氣虛艾灸:氣海、關元、足三里。


②血虛艾灸:中脘、血海、足三里。


③陰虛艾灸:三陰交、太谿、然谷。


④陽虛艾灸:大椎、命門、關元

從中醫五行看五臟互補!

艾灸調理“四大虛”,身體倍儿棒吃嘛嘛香!(氣虛、血虛、陰虛、陽虛)

五臟自身就是一個極為精密龐大的循環系統,它們通過生、長、化、收、藏來維持生命的不停運轉。

中醫五行:

腎屬水,腎主骨,腎是血液循環的過濾器;


肝屬木,肝主免疫,肝是解毒基地;


心屬火,心是動力泵,心是推動血液運行的髒器;


脾屬土,脾胃不和。胃是容納,脾是吸收,向全身供水液;


肺屬金,肺是宰相,肺是吸收,呼出廢氣,吸入氧氣。

艾灸調理“四大虛”,身體倍儿棒吃嘛嘛香!(氣虛、血虛、陰虛、陽虛)

五臟相生互補

五臟的陽氣足了,各個循環系統就會各司其職,正常運轉,這樣,身體自然健康強壯!

最後獻上五臟俱補艾灸養生方

穴位:肺俞、心俞、膈俞、肝俞、脾俞、腎俞。

功效:補五臟、調氣血、安神定志、通經活絡。

文章來源:崆峒養生匯

津液,陰之清者,灸之則生血生精生髓,無艾則凝聚而成痰濕(血虛、精虧、髓枯)


津液,陰之清者,灸之則生血生精生髓,無艾則凝聚而成痰濕(血虛、精虧、髓枯)
津液,陰之清者,灸之則生血生精生髓,無艾則凝聚而成痰濕(血虛、精虧、髓枯)

血虛、精虧、髓枯,是現代人的通病,也是導致疾病的罪魁禍首。

那麼,怎麼補血、益精、生髓呢?

作為人體津液鏈的一份子,血、精、髓的生化必須依賴一個物質基礎——津液。故而,補血、益精、生髓,必須從補充津液入手。

不過,補充津液,可不是吃吃喝喝就能行的,講究大著呢。

一,津液是什麼?

津液是人體一切正常水液的總稱,包括血液、精液、髓液、唾液、胃液、關節液等。在習慣上,津液還包括代謝產物中的尿、汗、淚等。

津液,陰之清者,灸之則生血生精生髓,無艾則凝聚而成痰濕(血虛、精虧、髓枯)


《靈樞·五癃津液別》對“津”和“液”做了區分:

性質清稀,流動性大,主要布散於體表皮膚、肌肉和孔竅等部位,並滲入血脈,起滋潤作用者,稱為津;

性質稠厚,流動性小,灌注於骨節、臟腑、腦、髓等組織器官,起濡養作用者,稱為液。

可見,津液廣泛存在於臟腑、形體、官竅等器官組織之內和組織之間,是構成人體乃至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

二,津液為血、精、髓之母

《靈樞·癰疽》曰:腸胃受谷,津液和調,變化而赤為血。

《靈樞·五癃津液別》曰:五穀之津液,和合而為膏者,內滲於骨空,補益腦髓。

這兩段話都指出:血、精、髓均由津液中的精微分子所化生,就是說,津液為血、精、髓之母——臨床上,中醫常採用滋液以生血生精生髓的治法,其理論基礎就源於此。

此外,血、精、髓共存共榮,相互之間可以相互轉化,血虛則精虧,精虧則髓枯,髓枯則血不榮。

生活中,我們常常看到一些男性,同時伴有頭暈眼花(貧血)、性慾低下(腎虛)、腰膝酸軟(骨弱)等症狀,就是血、精、髓共存共榮的有力例證。

三,津液是怎麼來的?

《素問·經脈別論》指出:“飲入於胃,遊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並行”。

可見,津液來源於飲食,通過胃、脾、小腸、大腸,消化吸收飲食中的水分和營養而生成。

具體來說——

胃:為水穀之海,主受納腐熟,借助遊溢精氣吸收水穀中的部分精微;

脾:主運化,借助脾氣的升清功能,將胃腸吸收的谷氣與津液上輸於心肺,而後輸布全身;

小腸:主液,泌別清濁,吸收飲食物中大部分的營養物質和水分,上輸於脾,而後布散全身,並將水液代謝產物經腎輸入膀胱,把糟粕下輸於大腸;

大腸:主津,接受小腸下注的飲食殘渣和剩餘水分,將其中部分水分重新吸收,使殘渣形成糞便而排出體外。

看到這裡,清楚了嗎?

津液的生成取決於兩方面因素:一是,必須有物質來源,就是飲食水穀;二是,臟腑功能正常,尤其胃、脾、小腸、大腸的功能要正常。

以上任何一個因素異常,都會影響津液的生成,導致津液匱乏。

四,這樣艾灸,讓津液生血生精生髓

《羅氏會約醫鏡》(清代重量級醫書)曰:“人禀陰陽二氣以生,有清有濁。陽之清者為元氣,陽之濁者為火;陰之清者為津液,陰之濁者為痰。”

津液本為“陰之清者”,它要生出血、精、髓等“孩子”,就必須藉助“陽之清者”元氣的氣化功能——陽化陰,氣化津。反之,離開陽氣的蒸化,津液就會久滯於體內,變為“陰之濁者”——痰。

所以,要想讓津液變成血、精、髓,第一點就是:補充陽氣。陽氣足,則“清陽升,濁陰降”——氣血津液往上升,痰飲水濕向下走,津液就會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

補充陽氣重在溫補脾胃陽氣,因為脾胃是升清降濁的樞紐。脾胃陽氣振奮,才能升清降濁,將水穀精微和水液上輸於心、肺等臟,再通過心、肺的作用化生氣血,營養濡潤全身。

溫補脾胃陽氣建議艾灸以下穴位:中脘(促進胃經經氣運行)、氣海(陽氣蒸發陰液的關鍵之處)、關元(相當於腹部的“閥門”)、足三里(最適合脾陽虛衰)。

我們都知道“肝腎同治”,之所以“同治”,是因為它們有“同源”的關係。

津液,陰之清者,灸之則生血生精生髓,無艾則凝聚而成痰濕(血虛、精虧、髓枯)

什麼是肝腎的“源”呢?就是精血——在先天,肝腎共同起源於生殖之精(《素問·陰陽應像大論》說“腎生骨髓,髓生肝”);在後天,肝腎共同受脾胃生化水穀之精的充養。

可見,肝腎的結構和功能體系藉由“精血”這一中心環節而密切相關。

腎主藏精,肝主藏血,所以,要想讓津液變成血、精、髓,第二點就是:肝腎同補。

肝腎同補重在“以水製火”——滋肝腎之陰,清虛勞之熱。

這個道理大家都明白,重要的是穴位如何搭配?

津液,陰之清者,灸之則生血生精生髓,無艾則凝聚而成痰濕(血虛、精虧、髓枯)

在我們的腳踝附近,有一個三角區,被稱為“腎三角”。三角區內有很多重要穴位:三陰交、复溜、太谿、大鐘、水泉、照海、然谷。除了三陰交屬脾經,其他都屬腎經。

建議肝腎同補的朋友,多多艾灸這個三角區,如果時間緊張,請著重艾灸以下3個穴位:三陰交、太谿、照海。

↓↓↓

三陰交:肝脾腎三陰經的交會穴,艾灸三陰交,可以同時理氣、健脾、益腎,把血、精、髓都給囊括了,等於先天后天同調。

太谿:相當於“六味地黃丸”,作為人體第一大補穴,並且還是腎經的原穴,灸之可以直接滋陰補腎。

照海:相當於“知柏地黃丸”,現代人體內少有實熱,多為虛熱,虛熱說明精血津液損耗過度。這種情況下,建議艾灸照海,它就是專為清虛熱而生。

很多艾友提到滋陰補血就想起燕窩阿膠,殊不知一味地通過補品迭進大補,而沒有脾氣的運化、腎氣的主宰、肺氣的敷布、三焦陽氣的溫煦和流通,“陰之清者”津液就會墮落為“陰之濁者”痰,反而讓身體遭殃。反觀艾灸,可以補充陽氣,肝腎同調,從根本上避免這一問題,並且讓津液的化生作用達到最大化。為什麼不用呢?

文章來源:崆峒養生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