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的重要門戶——四關穴(合谷+太衝)


身體的重要門戶——四關穴(合谷+太衝)

《說文解字》曰:“關,以木橫持門戶也”,即謂事物的樞紐或重要的轉折點。我們人體中也有四道“關”。這四道“關”,不僅是人體氣血運行的重要樞紐,也是調治氣血的關鍵部位,故名“四關穴”。

顧名思義,這個四關穴可不是一個穴位的名字,而是四個穴位。明代楊繼洲《針灸大成》明確指出:“四關:即兩合谷、兩太衝是也。”即合谷、太衝,左右各一,共四個穴位。合谷、太衝本身就是臨床常用的穴位,而二者搭配使用,能收穫1+1>2的效果。下面一起來了解一下神奇的四關穴吧!

一、合谷穴和太衝穴

合谷穴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它位於手背,第1、2掌骨間,當第二掌骨橈側的中點處。具有活血止痛、頭面疾病、調理胃腸、美容養顏等作用。在前面已經詳細介紹過,可以參考神奇的合谷穴,人體自帶的“藥箱”

太衝穴,屬足厥陰肝經,是肝經的原穴, 即肝經原氣輸注、經過和留止的部位。位於第一、二蹠骨結合部之前凹陷處。以手指沿拇趾、次趾夾縫向上移壓,壓至能感覺到動脈應手,即是太衝穴;或者拇趾、次趾夾縫向腳背方向二橫指後,即是太衝穴。太衝穴現代常用於治療腦血管病、高血壓、青光眼、面神經麻痺、癲癇、肋間神經痛、月經不調、下肢癱瘓等。值得一提的是,通過對太衝穴的針灸、按摩等,可以疏解焦躁、生氣等不良情緒。太衝穴在足部的反射區為胸部,按壓同樣可疏解心胸的不適感。

身體的重要門戶——四關穴(合谷+太衝)

身體的重要門戶——四關穴(合谷+太衝)

二、四關穴的功效

四關穴的應用在古籍中便有不少記述,如《千金要方》曰:“催生難產及死胎, 刺太沖八分百息”。《外台秘要》曰:“範汪療癲方,灸兩手約指中理左右,及手足之虎口中”。《雜病穴法歌》曰:“赤眼迎香出血奇,臨泣太衝合谷侶”。症屬經絡不通,或伴瘀熱者,均可取四關穴,以開大通,疏通經絡,瀉熱祛瘀。

目前臨床上取四關穴為主穴治療疾病十分廣泛。臨床常用“開四關”法以疏肝解鬱,暢達全身氣機,從而能使人心情舒暢,情志活動正常。在神經系統疾病方面,可幫助緩解頭痛、面癱、面肌痙攣、抑鬱症等;在消化系統疾病方面,可緩解呃逆、消化不良等症狀。在心血管系統疾病方面,對於原發性高血壓有不錯的輔助降壓效果。另外,對乳腺增生、原發性痛經等婦科疾病及慢性疲勞綜合徵、頑固性蕁麻疹等等均有良效。

三、如何按揉四關

四關穴對我們的益處如此之多,平時多加按揉對身體大有裨益。那到底應該如何按揉才能達到最佳效果呢?

我們可以用拇指指尖用力點在穴位上,同時食指放在手或足內側對應位置上,相對用力,以穴區出現酸脹感為度。後改為揉法,此時也要保持一定的按壓力量。四穴交替操作即可。

如果太衝操作不便,僅按揉合谷穴也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注意:體質較差者,不宜給予較強的刺激,孕婦一般不宜按摩四關穴。

《針灸穴名解》雲:”合谷、太衝各二穴,名為四關,以其能大開通也。”

四關穴之所以功效顯著,乃是因為其配伍具有開通之意。合谷、太衝二穴相配堪稱經典配穴,兩穴一陰(太衝) 一陽(合谷) , 一氣(合谷) 一血(太衝), 一臟一腑,一升一降,是一組具有陰陽經相配,上下配穴,氣血同調、陰陽同調、臟腑同調的針灸處方。大家從今天起不妨試一試哦!

撰稿:王心意徐浩

美編:賴潤民

文章來源:徐浩大夫

按壓三個手部穴位,日常保健少不了!(梳子梳手心)


按壓三個手部穴位,日常保健少不了!(梳子梳手心)

按照中醫經絡學說,人體最重要的十二條正經中,與手相關的有6條,手部與此相關的穴位有23個。此外,手上還分佈有經外奇穴34個“全息穴(區)”42個。也就是說,僅僅在手部就有99個穴位(區),按摩或按壓這些穴位,幾乎可以治療全身疾病。

按壓三個手部穴位,日常保健少不了!(梳子梳手心)

下面簡單介紹一些手部穴位的保健作用。

勞宮穴:

位於手掌心橫紋中,仰掌握拳時中指尖所指處。按摩此處可以治療癲癇、嘔吐、口臭、呃逆、口舌生瘡等。

按壓三個手部穴位,日常保健少不了!(梳子梳手心)

魚際穴:

位於第一掌骨中點,按摩此穴可理氣、清肺利咽喉,主治支氣管哮喘、急性扁桃體炎、小兒疳積及咳嗽、咳血、頭痛、胸痛等。

按壓三個手部穴位,日常保健少不了!(梳子梳手心)

少府穴:

握拳小指尖下即是。可以治療心痛、心煩、心悸、遺尿、小便不利等。

按壓三個手部穴位,日常保健少不了!(梳子梳手心)

在按壓手掌時,還應注意幾項原則:

掌部穴位是一個小區,而不是一個點;穴位如出現壓痛、酸、麻、脹等現象,具有病理診斷價值。在治療穴區可用拇指或食指以輕、柔、緩、慢的指力進行按揉;按揉可走直線也可畫圈;初次按揉後局部若出現酸、微痛、脹等感覺,這是指力大的緣故,以後應減輕力度;可以隨時進行,重點可放在全息穴,例如中指根部以下部位。

除了按壓手掌之外,還可以採用梳子梳手心的方法。可以先在手心上塗一層護膚油脂,選一把圓頭梳子,不要選擇尖利梳齒的梳子,以免把手心皮膚劃破。按著順序來梳,先從上往下梳,再從右往左橫梳,繼而再順時針梳一圈;第二遍相反。每天堅持按摩,就能達到強身祛病的目的。

常梳大椎穴,防頸椎病

人體後頸部有個大椎穴,位於第七頸椎棘突下凹陷處。取穴時正坐低頭,後頸處明顯的骨性隆起即第七頸椎,其下凹陷內即大椎穴。

按壓三個手部穴位,日常保健少不了!(梳子梳手心)

大椎穴是手足三陽經與督脈的交會穴,陽氣充盛,用梳背或梳柄經常按壓刺激該穴,可使陽氣流轉,治療、緩解肩背痛、頸椎病等。此外,常梳大椎穴還可增強人體免疫力,對身虛乏力、易感冒等“糖尿病病友”有良好的保健作用。

文章來源:遊走在知識的海洋裡

小腸經:心臟健康的晴雨表(治療心臟疾患)


小腸經:心臟健康的晴雨表(治療心臟疾患)

太陽小腸經的循行路線與大腸經比較相似,只是位置上要比大腸經靠後,從作用上也沒有大腸經那麼廣。它從小指的外側向上走,沿著胳膊外側的後緣,到肩關節以後向脊柱方向走一段,然後向前沿著脖子向上走,到顴骨,最後到耳朵。

小腸經:心臟健康的晴雨表(治療心臟疾患)

中醫認為,小腸是”受盛之官,化物出焉”。它的主要工作是先吸收被脾胃腐熟後的食物的精華,然後進行分配,將水液歸於膀胱,糟粕送入大腸,精華輸入到脾臟。

為什麼說小腸經是心臟健康的晴雨表呢?

我們先來了解一個生活現象。現在很多人的工作要每天守在電腦旁,經常會肩膀酸痛,如果不注意休息和保養,發展下去就會後背痛,接下來是脖子不能轉動、手發麻。通常醫院會將這些症狀診斷為頸椎病,其實,這是心臟供血不足,造成小腸氣血虛弱導致的。心與小腸相表裡,這種表里關係是通過經絡通道聯繫起來的。心臟有問題,小腸就會有徵兆。

另外,有的人脾氣很急,總是心煩氣躁,好爭執,這在中醫看來就是心火亢盛。心裡的火氣太大,無處宣洩,就拿小腸經”撒氣”了。結果小腸經就會腫脹、硬痛,然後牽連到耳朵、喉嚨、脖子、肩膀、肘、臂、腕、小手指,造成這些地方疼痛或麻木。

所以,我們說小腸經是心臟健康的晴雨表,一定要多加關注。通過小腸經,我們可以預測心臟的功能狀況,還能夠用調節小腸經的方法來治療心臟方面的疾患。

按摩小腸經的最佳時間是13~15點,這時小腸經當令,經氣最旺,人體主吸收。所以這也是為什麼總強調”午餐要吃好”的根源了。因此,應在午時1點前用餐,而且午飯的營養要豐富,這樣才能在小腸功能最旺盛的時候把營養物質充分吸收和分配。但是營養豐富還有一個前提,就是人體的吸收能力要好。

文章來源:劉中醫說健康

春季容易犯困的主要病因是什麼?長按五個穴位可改善(防春困)


春季容易犯困的主要病因是什麼?長按五個穴位可改善(防春困)

現代醫學以為春困是由於人的機體不能很快地順應外界環境變化而呈現的一種生理現象,由於冬季氣溫較低,血管收縮,內臟器官和大腦的血流量增加,大腦的氧氣供給也隨之增加。而春天氣溫回暖,大腦供氧量隨之減少,於是人容易犯困。而中醫則以為,所謂的春困其實與時節無關,而是與人的精氣缺乏有關。春困是冬天沒有休息好、精氣缺乏的表現,所以到了春天需求能量生髮出來的時分,精氣就不夠用了,於是導致了春困。

1


春季宜早睡晚起

在春天,人們應該早睡晚起,少活動,恰當進補,靜心,以貯備能量,以備來年之用。

因而,春天容易犯困的人應該反省一下本人在冬天的時分是不是疲倦過度了。人們應該恰當調整生活節拍,防止過度疲倦,必要的時分還應該求助於醫生。

2


春季宜早睡早起

《黃帝內經》中說: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起,廣步於庭。春天在五行中屬木,與五臟中的肝相對應,主生髮和疏泄。和綠意盈盈的植物一樣,人在此時也處於生長的狀態,通常肉體都比擬好。這個時分人們應該早睡早起(23點前睡覺即可),而且要外出運動,不能晚睡晚起。但是,如今很多年輕人卻是更喜歡晚睡晚起,以至有一些人歷來沒在夜裡12點以前睡過覺,殊不知這是違背自然規律的。

還有很多人有“ 補覺 ”的習氣,以為晚上睡少了,白晝能夠多睡會兒補回來。可事實並非如此,即使睡十幾個小時,睡醒後還是覺得恍恍惚惚,以至頭還會疼痛不已。這是由於睡眠的數量並不能替代睡眠的質量。而且中醫還以為“ 久臥傷氣 ”,久臥會形成人體新陳代謝降落,氣血運轉不暢,經脈生硬不舒,身體虧損虛弱。

隨時節調整本人的起居作息時間,恰當停止戶外運動才會對緩解春困有協助。

人體的陽氣從子時生髮,到正午時分到達頂峰,然後陰氣逐步生髮,到午夜到達頂峰。白晝陽氣運轉,使人體表現出各種功用;晚上陰氣運轉,使人體得到休息,補充能量。這樣循環往復,到達陰陽均衡。

犯困了按摩5穴超級管用

春季容易犯困的主要病因是什麼?長按五個穴位可改善(防春困)

1


二間穴

二間穴取穴辦法為:微握拳,在手食指本節(第2掌指關節)前,橈側凹陷處。用雙手手指指腹端按壓此養生穴位。按摩二間穴的保健養生成效主要有:治嗜睡,二間配三間,有提神解困作用。治目翳,二間配合谷,有散目翳作用。

春季容易犯困的主要病因是什麼?長按五個穴位可改善(防春困)

2


神門穴

神門穴在腕部,腕掌側橫紋尺側端,尺側腕屈肌腱的橈側凹陷處。常按此養生穴,對心慌、心悸以及失眠都有很好的保健作用。按揉此養生穴位力氣不需求太大,也不用追求酸脹感。

春季容易犯困的主要病因是什麼?長按五個穴位可改善(防春困)

3


內關穴

內關穴位於前臂掌側,當曲澤與大陵的連線上,腕橫紋上2寸,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內關穴的按摩養生辦法很簡單,用一隻手握緊被按摩的手的伎倆處,使第一隻手的大拇​​指垂直按在內關穴上。用指尖有節拍地按壓此養生穴位,按摩以產生酸、麻、脹的覺得為最好。

春季容易犯困的主要病因是什麼?長按五個穴位可改善(防春困)

4


四神聰穴

經常按摩此養生穴位,可促進頭部血液循環,增加大腦供血,起到醒神益智、助眠安神、消弭疲倦、強壯肉體的養生成效;同時還有祛除頭皮瘙癢、增加毛髮作長、減少皮屑零落等作用。按摩辦法為:用手指有節拍敲擊或逐一揉、按左右神聰穴,再逐一揉、按前後神聰穴,共3分鐘。

春季容易犯困的主要病因是什麼?長按五個穴位可改善(防春困)

5


三陰交

三陰交位於小腿內側,當足內踝尖上3寸,脛骨內側緣前方。此養生穴位為脾經、腎經、肝經交會之處,應用普遍,除可健脾益血外,也可調肝補腎。亦有安神之效,可協助睡眠。

文章來源:崆峒養生匯

不要忽視了小腿的健康, 否則吃大虧!(小腿按摩)


不要忽視了小腿的健康, 否則吃大虧!(小腿按摩)

身體保健你一般選擇那些部位,或者說你覺得那些部位對身體健康最重要,頭部,肩頸,臟腑還是足部?或者說這些都重要?相信現在大多數人保健養生重點選擇的都是這幾個部位。但是有一部位是身體健康的無名英雄,卻被很多人忽視了。

就是小腿!

大家工作一整天,只覺得腰酸背痛,卻不知小腿更需要放鬆!

坐著時,除腰部肌肉,包括小腿肌肉在內的人體大部分肌肉都處於放鬆狀態,但長時間的放鬆並不好,因為肌肉需要不斷收縮,才能保持彈性和韌性。而且坐得過久,下肢缺少活動,腿部肌肉的張力和收縮力就會下降,靜脈血液回流不暢。久而久之,容易患下肢靜脈曲張,引發酸脹、麻、疼。

久站人群,小腿肌肉長時間處於緊張狀態,超負荷勞損,也會影響健康。

不要忽視了小腿的健康, 否則吃大虧!(小腿按摩)



1、小腿是“第二心臟”

人體血液運行包括動脈和靜脈。動脈運行,心臟推動作用最重要;對靜脈來說,肌肉收縮產生的壓力是血流動力之一,腿部靜脈回流就主要靠小腿肌肉收縮。把小腿照顧好,就等於在身體下部加了一個“泵”,可助心臟一臂之力。

不要忽視了小腿的健康, 否則吃大虧!(小腿按摩)

2、小腿是“承重牆”

小腿就像人體的承重牆,包括站立、走路在內的任何運動都離不開小腿肌肉的收縮。可以說,人一生中一半以上的活動和能量消耗都要靠小腿完成。老人容易跌倒就和小腿功能降低有很大關係。

不要忽視了小腿的健康, 否則吃大虧!(小腿按摩)

3、小腿是“交通要道”

人體50%的神經、血管、血液都在雙腿。小腿上還分佈著60多個穴位,足三陽經、足三陰經這六條重要經絡也從小腿經過,是人體重要的交通要道,維護著氣血的上行下行。

不要忽視了小腿的健康, 否則吃大虧!(小腿按摩)

4、小腿是“保健重鎮”

小腿在養生保健、防病治病中具有重要作用。一方面,小腿經絡多、穴位多,經常按摩小腿就像給五臟六腑按摩一樣;另一方面,小腿像“嘴巴”一樣可以吃藥,因為全身皮膚中耳後和背部皮膚最薄,小腿排位第三,但它面積更大、血管更多,更適用藥浴浸泡,腿療其實比足療功效更好。

5、小腿是“疾病反映區”

很多疾病都會反映在小腿上,比如小腿抽筋可能和缺鈣有關、腫脹說明臟腑有病、發涼意味著體質虛寒等,及時發現症狀,利於早期防治疾病。

不要忽視了小腿的健康, 否則吃大虧!(小腿按摩)

按摩放鬆小腿

1、用兩隻手一邊捏住小腿肚子上的肌肉,一邊從中間向上下按摩,不斷變化按捏的肌肉,重複5—10次。

2、如同擰抹布一樣左右擰小腿腿肚的肌肉,從腳踝到膝蓋不斷地改變擰的部位,重複5—10次。

不要忽視了小腿的健康, 否則吃大虧!(小腿按摩)

3、雙手握住小腿,大拇指按住小腿前面的腿骨,由下向上按摩,重複3—5次。除拇指,其餘手指要相應加大力度按摩肌肉。

4、將雙手拇指分別放在兩個膝蓋上,兩手握住大腿的肌肉,邊按壓邊按摩,重複5~10次。

不要忽視了小腿的健康, 否則吃大虧!(小腿按摩)

利用以上的按摩方式,可以促進腿部血液循環,達到消除腿部浮腫、疲勞的效果。

小腿健康對於辦公室一族尤其重要,他們常常一坐就是一整天,腿部很容易積水,血流也不暢通,極易浮腫。那麼不妨試試這些方法。

文章來源:中醫推拿與養

中醫養生:腎精耗損、肝血不足3招治掉髮、頭皮屑!(頭頂稀疏)


中醫養生:腎精耗損、肝血不足3招治掉髮、頭皮屑!(頭頂稀疏)

走在路上看見很多人,在很年輕的時候就開始掉髮,頭頂稀疏或是髮際線向後移動,是否會讓你覺得擔憂、影響美觀?事實上,掉髮不僅是美觀問題,更代表身體處於亞健康狀態,因此日常生活中就要好好注意保養,不僅頭髮亮麗,身體也健康。

掉髮與中醫所說的腎、肝兩個臟腑系統有關。例如先天性脫髮是腎臟虧損、氣血不足造成的。腎為先天之本,又主髓,腎與大腦相連,腦為髓海,當腎陰不足則髓就不足,髓若不足則頭腦失養,頭昏或脫髮等症狀就會產生。

此外,長期睡眠不足會耗損腎精,結果是讓人未老先衰;現代人普遍壓力大、心情鬱悶,這些也都是「傷肝」、讓人肝氣鬱結的情況,肝血若不足,頭髮就容易大量掉,可見肝腎兩臟腑對頭髮的影響有多大。

平日按摩這些穴道有助生髮

除了多按摩頭皮或從髮根開始梳頭,可以刺激頭髮生長外,按摩這四個穴道也有助於生髮:

1.足三里:膝蓋下緣外側凹陷處直下3寸、約4根手指寬的位置。

中醫養生:腎精耗損、肝血不足3招治掉髮、頭皮屑!(頭頂稀疏)

2.百會穴:在頭頂正中線距前髮際5寸、距後髮際7寸凹陷處。

中醫養生:腎精耗損、肝血不足3招治掉髮、頭皮屑!(頭頂稀疏)

3.合谷穴:大姆指食指相會合之處。

中醫養生:腎精耗損、肝血不足3招治掉髮、頭皮屑!(頭頂稀疏)

4.內關穴:位於前掌,從手腕橫皺紋往上約三指尖寬中央處,在兩筋之間。

中醫養生:腎精耗損、肝血不足3招治掉髮、頭皮屑!(頭頂稀疏)

「爽發洗」控油抑制頭皮屑

頭髮易出油、容易長頭皮屑者、脂漏性皮膚炎(頭皮)容易掉髮者,可以嘗試「爽發洗」。用苦參根、明礬、蒼耳子、金銀花、蛇床子、防風各3錢熬煮成中藥水,可以冰在冰箱中分次使用。

每次洗完頭後,取用少許藥水置於臉盆中,加溫水稀釋10倍,以毛巾沾濕頭髮,再以手指按摩頭皮數分鐘,即可洗淨。「爽發洗」可以抑製過度出油,避免掉髮。

健發小點心:芝麻核桃糖

材料:黑芝麻100克,核桃100克,紅糖適量

作法:

1.先將核桃去殼,取仁,與洗淨的黑芝麻入鍋同炒至熟,搗碎。

2.取一鍋,放入紅糖,加入適量水,熬至粘稠狀時,放入搗碎的芝麻,核桃,攪拌均勻。

3.起鍋後倒入塗上沙拉油或花生油的盤中,攤平,放涼,切成小塊,即可。

功效:健腦補腎,烏髮生髮。

文章來源:劉中醫說健康

膀胱經:讓身體固若金湯的根本(排毒通道)


膀胱經:讓身體固若金湯的根本(排毒通道)

足太陽膀胱經是人體經脈中最長的一條,起於內眼角的睛明穴,止於足小趾尖的至陰穴,交於足少陽腎經,循行經過頭、頸、背、腿、足,左右對稱,每側67個穴位,是十四經中穴位最多的一條經,共有一條主線,三條分支。

膀胱經:讓身體固若金湯的根本(排毒通道)

從前面的介紹中,我們得知膀胱經與腎經是相連的。《黃帝內經》上說”腎開竅於二陰”,就是指腎與膀胱相表裡。腎是作強之官,腎精充盛則身體強壯,精力旺盛;膀胱是州都之官,負責貯藏水液和排尿。它們一陰一陽,一表一里,相互影響。所以,如果撒尿有問題,就是腎的毛病。另外,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說有的人因為驚嚇,小便失禁,其實這就是”恐傷腎”,恐懼對腎臟造成了傷害,而腎臟受到的傷害又通過膀胱經表現出來了。同樣,腎的病變也會導致膀胱的氣化失司,引起尿量、排尿次數及排尿時間的改變。

膀胱經的涉及範圍很廣,不僅僅是因為它屬於膀胱以及與其他臟腑有聯繫,更多的是因為它的循行路線。它在後背上有兩條直線,線上分佈著所有背腧穴,這些穴位和臟腑的分佈位置相對應,是臟腑器官的反應點,就像現在耳穴足療的發射區一樣,具有調節臟腑的重要作用。

另外,膀胱經還是人體最大的排毒通道,無時不在傳輸邪毒,其他諸如大腸排便、毛孔發汗、腳氣排濕毒、氣管排痰濁,以及涕淚、痘疹、嘔穢等雖也是排毒的途徑,但都是局部分段而行,最後也要並歸膀胱經。所以,要想驅除體內之毒,膀胱經必須暢通無阻。

足太陽膀胱經統領人體陽氣,為一身之表,外界的風邪首先侵襲足太陽膀胱經,所以,膀胱經異常時人體會出現腰、背、肩的筋肉痛、關節痛等症狀,同時還會影響呼吸循環,消化吸收。經常刺激膀胱經就可以改善這些症狀。

刺激膀胱經的最佳時間是15~17點,這時是膀胱經當令,膀胱經的氣血最旺的時候,這時如果能按摩一下,把氣血疏通了,對人體是很有保健作用的。膀胱經還是一條可以走到腦部的經脈,所以氣血很容易上輸到腦部,因而這個時候不論是學習還是工作,效率都是很高的。

文章來源:劉中醫說健康

感冒、咳嗽、高燒,這樣刮一刮,就完事(促進氣血運行)


感冒、咳嗽、高燒,這樣刮一刮,就完事(促進氣血運行)

刮痧通過刺激經絡和臟腑,促進氣血運行,達到養生保健的功效。

1


刮痧治感冒

感冒、咳嗽、高燒,這樣刮一刮,就完事(促進氣血運行)

百會穴

百會穴在頭頂部的最正中,也就是兩個耳廓往前折,耳間連線與頭頂部正中線的交點,輕刮百會穴可以起到祛風散寒、醒神開竅的作用。

感冒、咳嗽、高燒,這樣刮一刮,就完事(促進氣血運行)

刮拭方法:以百會穴為中心,上下浮動5~10厘米,向腦袋的前後左右四個方向,從上往下每個方向刮10~20次。

風池穴

風池穴在胸鎖乳突肌與斜方肌中間的凹陷處,也就是說從耳垂兒往後推推到的凹陷處。風邪容易從風池穴侵襲身體,反過來同理在感冒初期,刮拭風池穴可祛風散寒。

刮拭方法:風池穴上下浮動5~10厘米,從上往下刮痧,刮10~20次即可,對側亦然。

印堂穴

印堂的穴位在兩眉頭的正中點,輕刮印堂穴可以緩解感冒引起的鼻塞,但是要注意麵部皮膚嬌嫩,刮痧時要塗抹刮痧乳。

印堂的刮痧方法是從印堂穴開始從下往上刮拭到髮際線,刮10~20次,仰臥位刮拭效果更佳。

2


刮痧治咳嗽

感冒、咳嗽、高燒,這樣刮一刮,就完事(促進氣血運行)

刮拭背部穴位,可以預防咳嗽,也可治療咳嗽。

大椎穴

頭呈一個低頭狀體位,骨頭的最高點就是大椎穴,也就第七頸椎處!刮拭大椎穴可以清熱散寒!

感冒、咳嗽、高燒,這樣刮一刮,就完事(促進氣血運行)

刮拭方法:在大椎穴處,塗抹刮痧油,在大椎穴上下浮動5~10厘米的區域,從上往下輕輕刮拭,10~20次即可出痧。

肺俞穴

肺俞穴在第三胸椎,左(右)側患者的兩指寬處,刮拭肺俞穴可以清肺化痰。

感冒、咳嗽、高燒,這樣刮一刮,就完事(促進氣血運行)

刮拭方法:在肺俞穴處,塗抹刮痧油,從肺俞穴上下浮動5~10厘米的區域,從上往下輕輕刮拭,20~30次即可出痧。

3


刮痧退燒

感冒、咳嗽、高燒,這樣刮一刮,就完事(促進氣血運行)

小孩子發燒刮痧的位置和大人發燒刮痧的位置是不一樣的!

小孩兒退燒

感冒、咳嗽、高燒,這樣刮一刮,就完事(促進氣血運行)

小孩子退燒要刮拭尺膚的位置,從腕橫紋刮拭到肘橫紋,輕輕刮拭100下,小孩子皮膚嬌嫩,一定要記得放刮痧油!

大人退燒

感冒、咳嗽、高燒,這樣刮一刮,就完事(促進氣血運行)

命門在肚臍的背面,腎俞穴在命門的兩側各兩指的位置。大椎穴刮拭到命門,從肺俞穴刮拭到腎俞穴,可以起到很好的退燒效果!但還是不要忘記放刮痧油!

刮痧確實能治病,

但是,刮痧方式不對,

只會讓人痛上加痛!

附:不會刮,別亂刮,刮痧能治病,刮錯了真要命!

01


刮痧板的正確握法

感冒、咳嗽、高燒,這樣刮一刮,就完事(促進氣血運行)

將一個把置於掌心,拇指和四指相對。

02


刮痧方法

刮痧要循經刮拭,單方向刮痧時,刮痧板與行進下方的皮膚的角度應為45度。另外還要注意,刮痧時切忌太過用力,輕刮出痧即可。

03


刮痧需要介質輔助

中醫提醒

刮痧油、刮痧乳

1、 可用油性或者霜狀的潤膚物質代替刮痧油;

2、 也可用橄欖油、香油代替刮痧油;

3、 刮痧時不宜使用含有酒精的液體。

文章來源:崆峒養生匯

補腎扶陽大法:“顛腳跟”(背後七顛百病消)


補腎扶陽大法:“顛腳跟”(背後七顛百病消)

顛腳跟——不花錢的補腎扶陽第一妙法

腳跟與人體的腎經、膀胱經以及大腦關係密切。扶陽不一定要喝四逆湯,也不一定要灸關元穴,只要找到關鍵處,往往一個簡單的動作即有大效果。

腎氣虛弱、腎陽不足之人,往往有怕冷畏寒、足跟冷痛、下肢浮腫等症狀,顛腳跟就可以補助腎氣,以促進腎氣的通陽氣化作用,且效果明顯。在寒冷的冬天裡,經常顛顛腳跟,就是扶陽大法。

腳根的中央就有一個安眠穴,從全息定位來看,腳跟相當於我們的大腦部位。因此,每天經常輕輕地顛一下腳跟,對於治療疾病以及預防保健極有好處。

千萬不要因為其簡單而忽視它。要知道,凡是真理,往往是簡單而直接的。下面再詳細地介紹一下顛腳跟的其它功效。

1、可以健腦

現在流行的足部按摩圖沒有重視腳跟的全息定位,只是在足跟的中央安排了一個安眠穴,其實還遠遠不止如此。

補腎扶陽大法:“顛腳跟”(背後七顛百病消)

中國民間一個足部全息定位方法,綜合考慮了經絡循行、全息理論、腳的特點以及手足相參等方面的信息,重新分配了五臟六腑的定位。

足跟這個部位整個地定位為頭部,包括大腦、小腦、腦幹、脊髓等都安排有一定的位置,而整個跟跟中間就是一個大腦定位圖。腦位於人的最高處,其對應點當然會在最低處有所體現。

刺激足跟部,可以促進腦部的氣血循環,堅持用腳跟行走,不僅僅可以拉伸膀胱經以及腎經,還可以讓腦得到更多的地氣。

小孩子如果有腦發育不全,或者有相關的腦病,就千萬另忽視了刺激腳跟這個腦的全息反應區,而跺腳跟是最簡單而實用的治療方法之一。

2、可以醒腦

學生功課壓力大,經常感覺腦子不夠用的,讀了一節課,腦子嗡嗡的,悶悶的。那就趁下課的時間,來刺激一下腳跟嘛,可以讓腦馬上充滿活力,其效果比按摩風池穴都明顯。

3、可以放鬆緊張的神經

緩解緊張的方法很多,比如搓手、吹口哨、散步、深呼吸等等,還可以按摩頭部的穴位,如風池、百會、太陽等穴位,都有效果。

補腎扶陽大法:“顛腳跟”(背後七顛百病消)

當然,如果能刺激一下腳跟上的大腦反射區,也有不錯的效果。所有這些方法都比緊張時吃口香糖好多了,既省事,又有保健作用。

反過來說,口香糖是用薄荷之類的東西做的,既寒涼傷陽,還有一些成型劑、添加劑等,都不利於健康。

4、可以抗抑鬱

抑鬱是三陰經病,是因為陽氣不能上達以潤養腦髓,導致腦部的氣血循行不暢,濁陰蒙閉了清竅所致。顛腳跟即可讓更多的氣血上達頭面,邊顛腳跟邊深呼吸,即是快速補腦的竅門。

配合針刺治療,可以使陽氣上充腦髓,陽氣宣通則濁陰自降,這是快速讓抑鬱的病人恢復陽氣的好辦法。

況且,同時還可以刺激到膀胱經以及足三陰經,包括腎經、脾經、肝經,足三陰陽氣一足,自然可以宣通陽氣於上。

5、可以治療小便不暢

小便不暢,按西醫來說,這是前列腺病,多見於前列腺肥大,前列腺炎等,從中醫角度來說,是由於膀胱氣化不利所造成的,腳跟外側即是膀胱經所循行之處,如果堅持用腳外側走走路,就可以健運膀胱,使小便通暢起來。

擴開來說,刺激腳跟即是治療前列腺病的一個方便法門。而前列腺疾病不僅僅會導緻小便的不通暢,還可能會導致陽萎、早洩、性功能下降等,都可以考慮配合這個方法治療。

6、可以治療腰痛

由於風寒濕邪客入膀胱經,導致氣血運行不暢,不通則痛。刺激膀胱經可以開通經氣,通則不痛,自然可以治療腰痛,還可以治療頸椎病、後頭痛等等。

因為頸椎、後頭等部位也是太陽膀胱經的循行部位,自然都會有效果的。

7、可以預防和治療中風

中風其原因不外乎兩條,或者是腦缺血,或者是腦出血,都是由於腦部氣血瘀滯所導致的。

刺激腳根不但可以刺激腦部氣血運行,更重要的是可以引浮陽下行,從膀胱經、腎經而下歸於足底,這是一種潛陽的方法。曾經見過不少老人患中風病後,堅持半年的時間跺腳,中風竟然神奇地消失了。

這比吃什麼藥物都有效果地多,而且方便可行。另外,如果有中風先兆,出現面紅、頭暈、手足發麻、血壓升高明顯,這時要及時地預防中風,而跺腳跟即是一個極其有效的治療手段。

從這個道理上講,跺腳跟可以潛陽,引火下行,大凡陽氣上浮、虛火上炎的疾病都能有效,比如高血壓、頭暈、美尼爾氏綜合症、三叉神經痛等等,如果是由於虛火上浮而引起的,都會有明顯的效果。

再講開來,現在人生活在一個快速而緊張的社會裡,壓力增大,人際關係緊張,處處是趕時間,人人是拼工作,哪個不是虛火上炎,哪個不是陽氣上浮,自然都應該考慮一下這一方面且實用的招式。

大家如果練過八段錦的,都知道最後一招叫“背後七顛百病消”。什麼意思呢?就是說刺激腳跟可以保健預防疾病,還可以治病,可以讓全身所有的病都消失。

補腎扶陽大法:“顛腳跟”(背後七顛百病消)

也許有人不相信這樣一個簡單的動作會有這麼大的效果,但與其人云亦云,何如自已實踐一番呢?說不定因為自己的實踐,就嚐到了甜頭呢。

但是要注意,顛腳跟要循序漸進,千萬不要用力過猛,否則即易導致足跟疼痛。如果導致了疼痛,不用擔心,休息幾天,用熱水泡泡腳,很快就沒事了。

實在痛得不舒服,可以吃幾付四逆湯扶扶陽氣,效果也不錯。

文章來源:崆峒養生匯

中醫為皮膚乾燥的您支招3大“補水穴”(補陰)


中醫為皮膚乾燥的您支招3大“補水穴”(補陰)

“補水”穴位其實就是中醫經絡裡具有補陰作用的一些穴位,其中有三個穴位很常用:三陰交穴、太谿穴以及照海穴。

中醫為皮膚乾燥的您支招3大“補水穴”(補陰)

01 三陰交穴

三陰交穴是肝、脾、腎三經的交會穴,按摩可補三經之陰,也就是補肝經、脾經及腎經之陰。三陰交位於小腿內側,內踝尖直上3寸,脛骨內側緣後方凹陷處;正坐屈膝成直角取穴。每天按摩2次,每次5~6分鐘。孕婦忌按。按摩三陰交主要適用於陰虛體質偏於肺陰虛和脾陰虛的。

中醫為皮膚乾燥的您支招3大“補水穴”(補陰)

02 太谿穴

太谿穴位於足內側,內踝後方與腳跟骨筋腱之間的凹陷處。可每天按摩2次,每次10分鐘。天氣乾燥的時候,按揉的時間應該長一些,因為燥易傷陰,多揉一些時間,既可補陰,又可防燥傷陰。按摩太谿穴有滋補腎陰的作用,適用於陰虛體質偏於腎陰虛的人。

中醫為皮膚乾燥的您支招3大“補水穴”(補陰)

03 照海穴

按摩照海穴可補一身之陰。照海穴位於人體足內側,內踝尖下方凹陷處。孫思邈在《千金要方》裡稱照海穴為“漏陰”,就是說如果這個穴位出了問題,人的腎水減少了,會造成腎陰虧虛,引起虛火上升。所以,每天2次,每次10分鐘按摩照海穴,有滋補腎陰的作用。

中醫為皮膚乾燥的您支招3大“補水穴”(補陰)

文章來源:遊走在知識的海洋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