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絡不通身體會發出兩種信號中醫教你疏通兩經(四肢發冷、麻木感)


經絡不通身體會發出兩種信號中醫教你疏通兩經(四肢發冷、麻木感)

經絡,對於我們的身體健康是非常重要的一處東西。對於我們的身體健康來說,可以說只有經絡通了,我們的身體健康才會有所保障。我們的氣血才能變得更加充足。很多時候,我們出現了手腳發冷,出現了四肢酸麻的問題,基本上都是由於我們的身體出現了經絡不通,出現了氣血不通所導致的問題。對此,你知道你的經絡通不通嗎?如果不通,身體或會發出兩種信號。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經絡不通的時候,我們的身體會出現哪些信號呢?

經絡不通身體會發出兩種信號中醫教你疏通兩經(四肢發冷、麻木感)

1


經常感覺四肢發冷

如果說,我們的身體經絡出現不通暢,出現氣血不足的情況。我們很有可能就會出現四肢發冷的情況的。這和我們的身體內的氣血不足,身體出現了供血不足是有著非常大的聯繫的。很多時候,女性朋友們都會出現這種情況,主要就是表現在,在晚上睡覺的時候,女性的手腳出現冰冷的感覺。

經絡不通身體會發出兩種信號中醫教你疏通兩經(四肢發冷、麻木感)

甚至,睡了一夜之後,我們的手腳還是感覺到非常冰冷的,這其實,就是我們的氣血不通,經絡不通所導致的問題。對此,如果說,我們經常出現這種情況,睡了一覺後,還是感覺自己的手腳冰涼。那麼,我們就需要考慮,是否是由於我們的經絡不通所導致的了。

2


經常感覺到身體的一邊出現麻木感

身體出現麻木的感覺,這種情況是非常正常,也是非常常見的症狀。很多時候,我們長時間處於一個動作,又或者是蹲久了。就可能會導致我們的身體出現麻木的感覺。這就是和我們的氣血不通有關係。

但是,如果說我們沒有長時間保持一個動作,還是經常感覺到身體麻木的話。那麼,就有可能是我們的經絡堵了,身體內的毒素過多,血液沒有辦法正常的流通,我們就可能會出現手腳麻木的情況,又或者是身體麻木的感覺。這對我們的自身健康可能是一個非常大的影響,我們需要有所改善。

經絡不通身體會發出兩種信號中醫教你疏通兩經(四肢發冷、麻木感)

怎麼樣疏通經脈?中醫教你三個方法

>>>>經常按壓後溪穴

經絡不通身體會發出兩種信號中醫教你疏通兩經(四肢發冷、麻木感)

後溪穴,是位於我們小腸經上的一個穴位。處在我們的掌指關節處。我們每天經常按壓這個穴位,經常搓揉一段時間之後。是可以很好的幫助我們疏通經絡的,對於改善我們的身體健康,緩解我們出現的身體麻木的情況,是很有好處的一件事。

並且,這對於經常久坐的人,經常在電腦前,一坐就是一整天的人,是非常有好處的。我們可以經常進行後溪穴的按壓,對腸胃健康也很有好處。

>>>>經常按摩合谷穴

經絡不通身體會發出兩種信號中醫教你疏通兩經(四肢發冷、麻木感)

如果說,我們的經絡不通的話,我們是可以按摩按摩我們的合谷穴的。合谷穴,是位於拇指與食指關節處的一個穴位,也是人體非常重要的穴位之一。

經常按壓這個穴位,對於改善我們的身體健康,幫助我們促進身體上的新陳代謝是非常有好處的事情。我們可以在睡前經常按壓,對於改善我們的腸胃健康,幫助我們緩解經絡是非常有好處的事情。並且,這對於改善我們的睡眠也是非常有好處的。

>>>>常常按摩我們的腿部

經絡不通身體會發出兩種信號中醫教你疏通兩經(四肢發冷、麻木感)

如果說,我們的經絡不通的話,我們是可以經常按摩按摩我們的腿部的。我們的腿上有著非常多的經絡,我們可以從外部按摩的方法,慢慢疏通我們的腿部經絡。這對於改善我們經脈不同,改善我們的身體健康是非常有好處的事情。如果說,我們經常出現經脈不同的症狀的話,我們就可以經常按摩按摩我們的腿部。對改善經絡不通很有好處。

文章來源:崆峒養生匯

你身上的慢性病,​​都與這條經有關!拍打即可疏通!(增強人體的氣血)


你身上的慢性病,​​都與這條經有關!拍打即可疏通!(增強人體的氣血)
你身上的慢性病,​​都與這條經有關!拍打即可疏通!(增強人體的氣血)

一、腎為先天之本,脾為後天之本

腎藏精,主要與生長發育和生育有關係。脾說說的後天之本,是說由脾胃分解營養,提供給五臟六腑,讓臟腑成長。

你身上的慢性病,​​都與這條經有關!拍打即可疏通!(增強人體的氣血)

二、脾主運化,脾統血

脾是消化、吸收、排泄的總調度,又是人體血液的統領。

脾的功效好,表現為消化吸收好,血的質量好,嘴唇紅潤。唇白標誌血氣不足,唇暗,唇紫標誌寒入脾經。所以要想身體好,首先要養好脾是關健喲。因此幾乎和身體上所有的慢性病都有關。

三、如何健脾呢?

道醫認為,運用經絡健脾,可以迅速增強人體的氣血。

而人健康的根本也是保證血液一種快速運轉的狀態,沒有淤血的堆積。

任何疾病,都是在人體內有淤血的情況下生成的,而脾正好具備了生成和運輸​​新鮮氣血這兩大功能。只要把脾養好了,就可以百病不生,即使有病也會很快痊癒。

脾經上的穴位都是幫助血液循環的,能把新鮮血液引到病灶上去,臟東西被清走後。-所以,我們每天一定要多揉揉脾經上的穴位,把氣血引下來。

四、手把手教你按照病症刺激脾經

你身上的慢性病,​​都與這條經有關!拍打即可疏通!(增強人體的氣血)

1


隱白穴

各種出血症、慢性鼻炎,刺激隱白穴,通常是用艾灸的方法,就是拿一個艾柱點燃,灸這個穴位。-隱白穴還有一個功效,就是通鼻竅、治療慢性鼻炎、鼻出血。治療鼻炎的時候可以用牙籤點按。

你身上的慢性病,​​都與這條經有關!拍打即可疏通!(增強人體的氣血)

2


大都穴

缺鈣引起的肌肉萎縮、骨質疏鬆、腰腿痛以及頸椎病、糖尿病、消化能力弱。

實際上只要揉一揉大都穴,就能幫您吸收鈣了。有些朋友喜歡做足底按摩,其實大都穴就相當於足底反射區上的甲狀旁腺,而甲狀旁腺正是吸收鈣的。

你身上的慢性病,​​都與這條經有關!拍打即可疏通!(增強人體的氣血)

3


太白穴

睡覺流口水、舌兩邊有齒痕、消化不良、手腳冰涼、月經淋漓不盡、頭暈、糖尿病等脾虛引發的病。

這些症狀都是脾的運化能力差造成的。-儘管脾虛的症狀有很多,但多揉太白穴全都可以防治。因為它是原穴,是主管脾經上各個問題的。揉太白穴有個方法,就是用大拇指的內側多硌它,這樣健脾的效果才好。

你身上的慢性病,​​都與這條經有關!拍打即可疏通!(增強人體的氣血)

4


公孫穴

消化不良、胃反酸、婦科病。

公孫穴的功能非常強大,既可以調動脾臟、脾經的運血能力,把血液輸送到全身去,是一個疏散點、一個樞紐;又可以幫助調節身體上由於氣血淤滯造成的各種症狀,綜合起來,就是通氣、活血、解淤。

你身上的慢性病,​​都與這條經有關!拍打即可疏通!(增強人體的氣血)

5


商丘穴

人體自有的消炎大藥。

脾經上的穴位都是幫助血液循環的,能把新鮮血液引到病灶上去,所以商丘穴可以消除下身的各種炎症,如膀胱炎、尿道炎、盆腔炎等。我們一定要多揉揉商丘穴,把氣血引下來。

你身上的慢性病,​​都與這條經有關!拍打即可疏通!(增強人體的氣血)

6


三陰交穴

肝、腎、脾上的病症及婦科病。

三陰交穴還是婦科病的通治要穴。無論婦科問題是發生在附件、子宮、卵巢還是乳腺,都可以用三陰交穴來治,而且有病時按揉該穴會非常痛、非常敏感。每天多揉揉三陰交穴,就可以解決這些問題。

你身上的慢性病,​​都與這條經有關!拍打即可疏通!(增強人體的氣血)

7


漏谷穴

消化、男性前列腺問題、腿肚子酸痛。

漏谷-是穀子漏出來的意思,也就是吃下肚的東西,沒能得到很好地消化,營養沒吸收,又排出來了,這叫做“完穀不化”。

你身上的慢性病,​​都與這條經有關!拍打即可疏通!(增強人體的氣血)

8


還有最簡單的一招,直接拍打腿內側,肝脾腎經一起疏通了。經絡通,百病消!

文章來源:崆峒養生匯

七個穴位,常見病“一網調盡”!(頭痛、腰椎病)


七個穴位,常見病“一網調盡”!(頭痛、腰椎病)

一、照海穴:告別咽痛和失眠

七個穴位,常見病“一網調盡”!(頭痛、腰椎病)

照海穴釋名:照,照耀之意;海,大水之意。該穴不但能主治咽喉腫痛,配腎腧、關元、三陰交,還可以主治月經不調。

照海最早見於《針灸甲乙經》,《千金要方》稱“漏陰”,屬足少陰腎經,是八脈要穴之一,通陰蹺脈,有滋腎清熱,通調三焦之功。

其主要功效為:可緩解胸悶、嗓子乾痛、聲音嘶啞、慢性咽炎等症狀,對肩周炎、失眠有輔助作用。

孫思邈在《千金要方》裡稱此穴為“漏陰”,就是說這個穴位出了問題,人的腎水減少了,會造成腎陰虧虛,引起虛火上升。

因此,只要我們感到胸口悶得不舒服、嗓子乾痛、聲音嘶啞,甚至得了慢性咽炎,都可以按一按這個穴,既有滋腎清熱的功效,還能讓身體的三焦功能順暢起來,可謂是一舉兩得、立竿見影的妙法。

二、申脈穴:專治身寒

七個穴位,常見病“一網調盡”!(頭痛、腰椎病)

申脈別名陽蹺,屬足太陽膀胱經。八脈交會穴之一,通陽蹺。在足外側部,外踝直下方凹陷中,布有腓腸神經和外踝動脈網,有補陽益氣、疏導水濕之功效。

主要功效為:可緩解眩暈、雙眼發紅腫痛、腰酸背痛、足踝關節痛等症狀,對腹瀉、消化不良有輔助作用。

“腰背曲強腿痛”,是明顯的膀胱經感受寒邪之氣後的受涼之象。因為陽蹺通膀胱經,而申脈本身就是膀胱經的一個重要穴位。

所以申脈穴是陽中至陽,用這個穴位既能散除體內寒邪,又能使陽氣通達巔頂,對人體不僅起到平衡的作用,還可以使人步履輕健矯捷。

有的人會說,我又不會扎針,雖然知道這個穴位的妙用,也是紙上談兵啊。

其實,道家醫學所講的八脈交會穴,既能針又能灸,“膀胱經交會的重要穴位,它的取穴法也很簡單,在外踝內向下凹陷處。人體受到寒邪之後會縮成一團,瑟瑟發抖,這在中醫裡叫做“拘急收引”,而申脈穴有伸展脈絡之意,可以快速調動人體陽氣,陽氣足則寒邪自散。

平時我們可以用艾條熏灸或者用手指點揉刺激申脈穴,點按時會感覺到微微的酸脹。灸的時候,以感覺此部位微微發熱即可,有時能明顯感覺到有一股暖流自腳下緩緩升起,瞬間人就會舒展許多。

秋冬交替的季節,溫差變化很大,也是流感高發的季節,建議大家買一些艾條回去,灸一灸申脈穴,既可預防流感,還可以增強免疫力,尤其是老人或者體質偏寒的人更應經常灸一灸。

三、內關穴:養顏養心

七個穴位,常見病“一網調盡”!(頭痛、腰椎病)

內關最早見於《黃帝內經·靈樞·經脈篇》,為手厥陰心包經之絡穴。有益心安神、和胃降逆、寬胸理氣、鎮定止痛之功。

適用人群:渴望延緩衰老的女性、中老年朋友;心情抑鬱、煩躁、緊張的朋友;冠心病等急性心髒病患者。

主要功效:可緩解打嗝、手心發熱、肘臂疼痛、腋下紅腫等症狀;主治孕吐、暈車、腹瀉。對治療心髒病、肺臟疾病、乳腺疾病有輔助作用。

內關穴很好找,在手臂內側,腕橫紋上兩寸,取穴時手握虛拳向上平放,另一手食指、中指、無名指三指以腕橫紋為準並齊,食指點按的地方就是內關穴。這個穴位在養生上的好處是:隨時隨地都可以點揉,以略感酸脹為宜。

四、外關穴:“聰耳神穴”

七個穴位,常見病“一網調盡”!(頭痛、腰椎病)

外關最早見於《黃帝內經·靈樞·經脈篇》,為手少陽之絡,八脈交會穴之一。通陽維脈三焦經。有清熱解毒、解痙止痛、通經活絡之

適用人群:經常坐飛機或動車組出差、旅行的人;急性腰扭傷、關節炎、肩周炎患者。

主要功效:可預防老年人聽力下降、耳鳴、耳聾、腰背酸痛等症狀。外關穴在臨床上還有另外的妙用,將它用於治療急性腰扭傷.

傳統的道家醫學認為,出現暫時性聽力問題,是人體陽氣不足的表現。那麼外關在此刻起到一個什麼樣的作用呢?

“外關”顧名思義,“外”指外部;“關”指關卡。外關通陽維,而外關是手少陽三焦經之絡穴,是手少陽與手厥陰脈氣相通的部位。

按摩外關穴具有充實三焦的元陽之氣,並引導元氣出納運化於一身的效果。

五、列缺穴:專治落枕、偏頭痛

七個穴位,常見病“一網調盡”!(頭痛、腰椎病)

列缺最早見於《黃帝內經·靈樞·經脈篇》,為手太陰肺經的絡穴,八脈交會穴之一,通任脈。有宣肺散邪、通調經脈之功。

適用人群:頭部、頸部經常出現病痛的人。

主要功效:可迅速緩解頸椎突發性疼痛;主治落枕、偏頭痛、口歪眼斜、對感冒、哮喘、咳嗽、牙痛等有輔助療效。

在人體上,列缺穴就是我們修復頭部疾病的工具。《黃帝內經》裡記載,列缺穴主要治療偏頭疼、頭疼、落枕等疾病。

《針灸大成》中有一首膾灸人口的四總穴歌,其中一句為:“頭項尋列缺。”就是說脖子往上的病都可以用這穴位來治療和調節。

列,指陳列、裂開;缺,指缺口、空隙。八脈交會穴之一,通任脈,有宣肺散邪、通調經脈之功,它是手太陰肺經的絡穴。

列缺穴很好找,在橈骨芭突上方,腕橫紋上1.5寸。取穴時兩手虎**叉,當食指尖所到凹陷處,便是該穴。

用列缺穴的手法主要是彈撥。彈撥的手法是在穴位或部位做橫向推搓揉動,使肌肉、筋腱來回移動,以有酸脹等感覺為佳。平時感到脖子不適,發現脖子僵硬疼痛,就可以撥動列缺穴,不適感就會迅速減輕。

按摩列缺穴時,雙手宜輕握拳,拳心向上,輕放桌上,然後如法或按或掐或揉。按摩時該穴會有酸脹或疼痛感,以酸脹感為好。

六、後溪穴:統治頸肩腰椎病

七個穴位,常見病“一網調盡”!(頭痛、腰椎病)

後溪最早見於《黃帝內經·靈樞·本輸篇》,為手太陽小腸經的腧穴,又為八脈交會之一,通於督脈小腸經。有舒經利竅、寧神之功。

適用人群:經常面對電腦的人們;小孩;上班族;家庭主婦。

主要功效:可預防駝背、頸椎、腰部、腿部疼痛,也有保護視力、緩解疲勞、補精益氣的功效。

道家醫學裡是非常注重後溪穴的。它可以直接通到督脈上去,屬於八脈交匯穴裡面很重要的一個穴位。督脈主一身陽氣,陽氣旺,則全身旺。

針灸是比較專業的治病手段,如果大家只作養生保健時則只需用按揉後溪穴的方法就可以,一般按揉幾分鐘後就可振奮全身的陽氣,身體就會像熊熊燃燒的火爐一樣,暖徹心扉。點揉此穴,對小腸經有熱、腿疼有很好的治療功效。

後溪穴怎麼找呢?把手握成拳,在第5指關節後的遠側掌橫紋頭赤白肉際處即是(即把手握拳,掌指關節後橫紋的盡頭就是該穴)。

如果你坐在電腦面前,可以把雙手後溪穴的這個部位放在桌子沿上,用腕關節帶動雙手,輕鬆地來回滾動,即可達到刺激效果。

在滾動當中,它會有一種輕微的酸痛。這個動作不需要有意識地去做,每天只用抽出三五分鐘的時間來,隨手動一下,這個簡單的治頸肩腰椎病的方法,我把它叫做滾揉後溪穴。堅持下來則對頸椎、腰椎確實有著非常好的療效,對保護視力也很好。

七、公孫穴:擺平痛經及脾胃疾患的第一溫陽大穴

七個穴位,常見病“一網調盡”!(頭痛、腰椎病)

公孫最早見於《黃帝內經·靈樞》經脈篇,為足太陰脾經的絡穴,別走陽明。八脈交會穴之一,通於衝脈。有健脾益胃、通調衝脈、消除痞疾之功。

適用人群:有痛經的女性,經常有不明腹痛、心痛、胃痛、胸痛的人。

主要功效:可緩解痛經症狀,對胃痛、嘔吐、腹痛、腹瀉、痢疾等胃腸病症有輔助功效。

我們都是炎黃子孫,但很少有人知道黃帝叫什麼。《史記》記載,黃帝複姓公孫,名軒轅。此穴以黃帝的姓為名,正是取帝王居中央而統治四方之意。

公孫穴是脾經的絡穴,與衝脈相通。脾主土,在人體的正中央,主運化水穀精微,輸布全身,是人的後天之本,諳合統御之道。

公孫是脾經的絡穴,入屬脾臟,聯絡胃腑,又和位於胸腹部的衝脈直接相通,所以它有兼治脾胃和胸腹部各種疾患的作用。衝脈有“五臟六腑之海”之稱,《靈樞經》說,衝脈乃“十二經之海”,是人體的“血海”。

我以往進行養生講座時,多次談到過公孫穴的妙用,重點是治療胸腹的眾多疾病。溫故而知新,慢慢地我發現這個穴還有其他的重要作用有待於發揮。比如治療痛經。

我們平常形容女孩子漂亮好看時常會用一個形容詞,就是“美麗動人”,但近幾年根據我的臨床經驗發現,尤其是時髦的女孩痛經高發,究其原因,大多是凍出來的,漂亮女孩美是美麗了,只是這種美麗並不“動人”,而成了“凍人”。

痛經是婦科發病率很高的一個病種,這種病大多為後天不良的飲食和著裝習慣造成的。現在很多時尚女孩穿衣服只講究漂亮,衣服多緊身短小,更有的露臍露背,很不注意保暖。

有很多有痛經經歷的女孩都知道,痛經目前沒有什麼好的辦法治療,只能靠吃一些止痛藥來緩解。不僅不能根治病痛,還會對人體的生殖系統造成損害。如果在年輕的時候得不到很好的調養,那麼很有可能對懷孕生子帶來一個很大的隱患。

道家醫學認為,治療一切婦科疾病首先從脾胃入手,尤其是月經不調,更應該首先調胃。

脾統血,主運化。痛經時血色發暗並伴隨有血塊,兩三天血塊排出後疼痛的症狀就會緩解,但每月都會復發。小腹受涼或貪吃冷飲導致脾胃虛寒,不能運化水濕,脾胃的運化不良就會產生痛經,有時還會伴隨嘔吐、噁心、頭痛等症狀。

為什麼公孫穴有這麼神奇的功效呢?在中醫裡,公孫穴通衝脈,督、任、衝三脈皆起於胞宮,其中,衝任二脈與女子月經、生育有著至關重要的聯繫,因衝脈具有含蓄十二經氣血的作用。

調理公孫穴,等於是對人身上十二經的氣血進行一次全面疏導,具有行淤止痛之功。我建議有痛經的女性朋友,可以多點揉公孫穴,再喝一點女兒紅(不是酒,“用之有道”有介紹),治療痛經效果更好。

位置:公孫穴在人的足內側緣,第一蹠骨基底的前下方。或於第一蹠骨基底前下緣,赤白肉際處取穴,距太白穴後1寸。或在第一蹠骨基底之前內側下緣凹陷中,赤白肉際處取穴。

平時為調節身體而找公孫穴,沒有必要按照治療用的位置去找,以自己的壓痛為準。

一般把公孫穴看做一個區域,在腳拇指跟後,有一塊很大的腳掌骨,在腳內側沿著這個骨頭按壓,壓到最有酸脹或酸痛感覺的那一點,就是屬於你自己的公孫穴了。

使用公孫穴時,可以使用灸法,用艾條熏灸此穴,每次15分鐘左右,也能溫補脾陽。灸的時候有個竅門,叫雀啄灸。皮膚感覺有點發燙,馬上拿開,然後再接著熏灸。反復進行,猶如小鳥啄食,可以很好地保護皮膚。

公孫穴堪稱我們腳下的第一溫陽大穴,只此一個小小的穴位,就免去了以往我們需要去醫院吃藥打針之苦。平時只要我們對公孫穴多多關注,必定能養足自己的後天之本。

注:文中所涉及到各類藥方、驗方等僅供參考學習,不能作為處方,請勿盲目試用,本平台不承擔由此產生的任何責任!

——END——

⊙版權聲明:文章選自中醫技術殿堂,如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歡迎您原創投稿)

⊙責任編輯:佩蘭

⊙運營編號:YNZY0003

文章來源:雲南中醫

血脂高,這2個穴位就是天然降脂藥,常按按,既排毒、又防便秘!(動脈硬化)


血脂高,這2個穴位就是天然降脂藥,常按按,既排毒、又防便秘!(動脈硬化)

眾所周知,血脂水平太高很容易引發動脈硬化、心肌梗死及腦梗塞等疾病。

中醫根據高血脂形成的根本病機,總結出兩個能有效改善高血脂的穴位,它們堪稱人體的天然降脂藥!最重要的是,每天堅持按一按,還能夠幫助排毒,預防便秘!

兩個穴位是天然降脂藥!

一、陰陵泉穴:改善全身水腫,降低血脂

血脂高,這2個穴位就是天然降脂藥,常按按,既排毒、又防便秘!(動脈硬化)

方法:用拇指指腹按壓陰陵泉穴,其餘四指搭在小腿內側,順時針方向揉按2分鐘,以局部有酸脹感為佳。

功效:經常按摩此穴能改善全身水腫,降低血脂水平。

陰陵泉穴:補脾利水之要穴

陰陵泉為足太陰脾經之合穴,能健脾益氣,促進脾運化水濕, 故為補脾利水之要穴。經常按揉陰陵泉可健脾化濕、通利三焦、消脹利水。

不同的人們按摩陰陵泉穴,有著不同的養生防病作用:

1、老人:緩解小便不暢

前列腺慢性炎症、前列腺增生導致很多老年男性小便不暢、尿不淨。研究證明,按揉陰陵泉可有效調節膀胱張力,使小便自如。

方法:每次按摩100~160下,早晩各一次,一般兩周可見效。

2、男性:緩解便秘

針刺或按揉陰陵泉可增強降結腸與直腸的蠕動,產生便意,緩解便秘。

方法:用拇指指端緩慢用力按壓該穴5~10分鐘,保持穴位酸脹感。

3、女性:止頭痛、治膝關節病

頭隱隱作痛,且彷彿裹了厚厚的東西,昏昏沉沉,這類頭痛多因體內濕氣太盛。濕屬陰邪,所以每天下午或晚上按摩陰陵泉能更好地瀉濕而止頭痛。

方法:用拇指指端按壓對側陰陵泉,順、逆時針方向各持續按揉5~10分鐘。

其次,按摩該穴可疏通下肢經絡,具有膝關節的局部治療作用。

方法:屈膝90度,用拇指按揉陰陵泉2~3分鐘,鬆開休息5秒,再按揉2~3分鐘,反復三次。

二、天樞穴:降低血脂

血脂高,這2個穴位就是天然降脂藥,常按按,既排毒、又防便秘!(動脈硬化)

方法:此外用雙手拇指或者中指按壓同側天樞穴半分鐘,然後順時針揉按2分鐘,以局部感覺到酸脹並向整個腹部放散為好。

功效:長期堅持按摩天樞穴,也可以有效降低血脂。

天樞穴:腹部要穴,防便秘

除了幫助降血脂,天樞穴還是腹部要穴,能夠疏調腸腑、理氣行滯、消食。天樞穴位於身體的中點,人的氣機上下溝通、升降沉浮都要經過這裡。南少林火功推拿研究所提示:實驗和臨床驗證,按揉天樞穴可改善腸腑功能,消除或緩解腸道功能失常而導致的各種症狀,飯後半小時按揉天樞穴可有效緩解便秘。

按揉天樞穴有兩種方法:

方法一、兩腳分開站立,與肩同寬,以食指、中指的指腹按壓天樞穴,同時向前挺出腹部並緩慢吸氣,上身緩慢向前傾呼氣,反复做5次。

方法二、兩腿併攏坐在椅子上,按壓天樞穴,左腿盡量向上抬,然後收回,換右腿上抬、收回為1次。反复做5次。

陰陵泉穴和天樞穴堪稱人體的天然降脂藥,常按這兩個穴位等於吃了降脂藥!

最重要的是,每天堅持按一按,還能夠幫助排毒,預防便秘!

文章來源:崆峒養生匯

每天摸摸這個地方100次,能打通人體一半經絡,激活人體司令部!(調血壓、助眠)


每天摸摸這個地方100次,能打通人體一半經絡,激活人體司令部!(調血壓、助眠)

這個地方就是百會穴,每天摸摸它,就能長壽。

《史記.扁鵲倉公列傳》載:

“扁鵲過虢。虢太子死……聞太子不幸而死,臣能生之……扁鵲乃使弟子子陽厲針砥石,以取外三陽五會。有間,太子蘇。

乃使子豹為五分之熨,以八減之齊和煮之,以更熨兩脅下。太子起坐。更適陰陽,但服湯二旬而復故。

故天下盡以扁鵲為能生死人。扁鵲曰:“越人非能生死人也,此自當生者,越人能使之起耳。”

扁鵲起死回生之法,是針刺三陽五會穴,也就是百會穴。

百會穴是大腦的總司令

當人頭痛、失眠、煩躁、眩暈的時候,都會下意識地去揉腦袋,有人會揉太陽穴、有的人揉眉心、有的人揉印堂、有的人用冷水洗把臉、有的人甚至用冰塊敷……但是,這些方法的效果都不如按揉百會穴。

每天摸摸這個地方100次,能打通人體一半經絡,激活人體司令部!(調血壓、助眠)



百會:百,數量詞,多之意。會,交會也。百會名意指手足三陽經及督脈的陽氣在此交會。

督脈,被稱之為“陽脈之海”,而百會呢,正位於人頭頂的部位,是人體當中最高的位置。

人頭上頂天,所以根據中醫的陰陽理論,百會穴是可以通天氣的地方。而天屬陽,所以通天氣的百會穴可以說是人體陽氣最充盛的部位。

因為陽氣具有能夠充養人體髓海,而且督脈、交會於百會的膀胱經都直通於腦,腦為髓海,是人體神誌功能的根本所在。

打個比方說,如果頭部是人體的總司令,那麼,百會穴就是總司令的大腦,可以說是核心中的核心。

因此,經常按摩這個穴位,可以將我們人體的一半經絡以及大部分的穴位都帶動起來。對於身體漸虧、身體虛弱的中老年朋友來說,更可以起到補陽填陰的作用。

百會穴位置

每天摸摸這個地方100次,能打通人體一半經絡,激活人體司令部!(調血壓、助眠)

百會穴在人體的頭部,頭頂正中,是督脈的穴位。位於後髮際正中上7寸,當兩耳尖直上,頭頂正中。

可以通過兩耳角直上連線中點,來簡易取此穴,但不夠準確,更為準確的方法是在這個連線中點上下仔細循按,在頭頂找到一個明顯的凹陷。

古人形容“百會可納豆”,也就是人體直立位時,在頭頂百會穴放一粒豆子,隨意走動可以不掉下來,說明這個凹陷可是個不小的凹陷呢,應該很容易可以找到。

百會穴的功效與主治

清頭散風、開竅醒神、回陽固脫之功,主治頭痛、眩暈、耳鳴、鼻塞、中風失語、癲狂,脫肛,子宮脫垂等。

按摩百會可調血壓

用手掌按摩頭頂中央的百會穴,每次按順時針方向和逆時針方向各按摩50圈,每日2-3次,可以疏通經絡,提升督脈的陽氣。

高血壓的朋友用此方法,每天堅持,可以使血壓穩定並降下來。對於低血壓患者,刺激百會穴可以起到升提血壓的作用。

叩擊百會可以舒緩頭痛、安神

用右空心掌輕輕叩擊百會穴,每次10下,可以保持心情舒暢,解除煩惱,消除思想顧慮。

點揉百會可以治療脫肛,內臟下垂

以一手的中指或食指附於百會穴上,先由輕漸重地按3-5下,然後再向左、向右各旋轉揉動30-50次。

如果是體質虛弱或患有內臟下垂、脫肛等症的朋友,開始按揉時動作要輕一些,以後逐漸加重,按摩的次數也可隨之增多。

百會別重按

在推拿手法中,輕刺激為補為通,重刺激為瀉為滯。

按壓百會穴需要注意切勿用重力按壓,如果用力過猛,則會導致經脈受損,氣血流動不暢:

輕者出現頭痛、頭暈等不適症狀。
重者則是“一竅亂而百竅亂”的效果了。

要知道,百會穴有昇陽舉陷的使用,重刺激易使虛陽上越、肝陽上亢,如果本來就血壓偏高,大力按之則可使氣血逆流回經脈,致頭暈目眩,甚至引發高血壓。

文章來源:崆峒養生匯

健走有八大金標準!抬頭挺胸,彎臂擺動,步幅約為身高一半……(甩掉腹部脂肪)


健走有八大金標準!抬頭挺胸,彎臂擺動,步幅約為身高一半……(甩掉腹部脂肪)

在單位坐了一天,一動也沒動,下班後無論如何也得運動運動,要不然渾身不自在,總感覺又胖了兩斤似的。

有這種感覺的人並不在少數,於是就有了這樣的場景:公園裡,尤其是在那種有水域或有塑膠健步道的公園,大約晚上6點以後,入園的人逐漸增多,大多是來散步、慢跑和健走的。人群基本都順著同一方向行進,迎著清涼的晚風,鍛煉又遊園,好不愜意。

健走有八大金標準!抬頭挺胸,彎臂擺動,步幅約為身高一半……(甩掉腹部脂肪)

據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專家介紹,健走之所以受到大眾追捧,是因為其簡單、不受場地限制、運動損傷風險低。但有的人鍛煉效果並不理想,甚至會出現一系列的疼痛反應,其問題出現在健走姿態上。因此,該中心製訂了“健走八大金標準”,並作了解釋說明。

標準1


百會上引,頭頂像有繩子在提拉

人的頭頂上有個百會穴,位於頭頂正中線與兩耳尖連線的交叉處。在這裡只需了解大概位置即可,無需精準。

百會上引是指,百會部位要感覺像是有根繩子把你往上提拉,垂直向上牽引。健走時保持這個姿勢是為了避免縮脖子端肩、頸肩過度前傾;同時自然擺正頸椎的位置,避免長時間壓迫椎管內的神經和血管,防止出現頭暈、缺氧等情況。

健走有八大金標準!抬頭挺胸,彎臂擺動,步幅約為身高一半……(甩掉腹部脂肪)

標準2


耳朵尖、肩膀頭、胯骨軸呈三點一線

健走時從側面看,耳朵上峰位置點(耳朵尖)、肩峰位置點(肩膀頭)和股骨大轉子凸起點(胯骨軸)要呈三點一線。這樣做是為了避免駝背,塑造良好的上身姿態,緩解背部疲勞和背部肌肉鬆弛的情況。

這樣同時能把胸腔打開,讓呼吸更加流暢,增加血氧量,保護循環系統健康。

標準3


像跑步那樣彎臂擺動幅度要大

一般走路時,人們的手臂基本是直臂擺動;而跑步時是彎臂擺動。健走同樣要求彎臂擺動,即大臂和小臂之間呈90 度夾角。

直臂擺動在行進的過程中離心力過高,會導致血液回流不暢,特別是老年人,可能出現手臂麻、漲的感覺,影響末梢神經。而彎臂擺動則可避免這樣的問題。

擺動過程中,手臂沿體側前後擺動,幅度稍大些才能更好地鍛煉上肢。

健走有八大金標準!抬頭挺胸,彎臂擺動,步幅約為身高一半……(甩掉腹部脂肪)

標準4


轉動軀幹甩掉腹部脂肪

一般人在走路時很少會扭來扭去地轉動軀幹。而對於那些想甩掉腹部脂肪的人,在健走時轉動軀幹很有必要。

具體做法是,彎臂擺動帶動肩膀前後擺動,左臂向前擺帶動左肩向前,右臂向前擺帶動右肩向前,從而讓腰腹部更好地運動起來,一舉兩得。

標準5


最合理步幅約為身高的一半

健走的步幅由身高決定:身高×0.45≤最合理步幅≤身高×0.5,也就是接近身高的一半。

步幅過小會導緻小腿肌肉過粗,同時容易出現酸疼的感覺,讓人感到疲憊。而步幅過大會對膝關節形成較大的衝擊力。

健走有八大金標準!抬頭挺胸,彎臂擺動,步幅約為身高一半……(甩掉腹部脂肪)

標準6


男90~130步/分,女80~120步/分

在走的過程中保持一定的速度,才能更好地提高心肺功能,達到健身減肥效果。

一般來說,健走速度為:男士每分鐘走90~130 步,女士每分鐘走80~120步。

標準7


腳跟先著地然後腳尖蹬地向前

在走的過程中,先讓腳後跟著地過渡到腳前掌再蹬身離地,這是一個完整的著力過程,避免腳前掌走路帶來的足底疼痛和小腿肌肉緊張問題。

健走有八大金標準!抬頭挺胸,彎臂擺動,步幅約為身高一半……(甩掉腹部脂肪)

標準8


用30~40分鐘一氣呵成

拿出固定的30~40 分鐘,一口氣走下來,避免走走停停,這樣的鍛煉效果才明顯。

本文選自保健時報

文章來源:雲南中醫

腳氣分為濕熱、寒濕、瘀血三種,解決的方案就在這裡(舒經活絡)


腳氣分為濕熱、寒濕、瘀血三種,解決的方案就在這裡(舒經活絡)

今天就給大家介紹幾個穴位

可以緩解腳氣來臨時的疼痛哦

腳氣

因風寒暑濕所浸,或飲酒厚味損傷脾胃,濕熱下注而成。

大致分為三種類型:濕熱腳氣、寒濕腳氣、瘀血寒毒。

三種類型

濕熱腳氣證:主要症狀表現有腳趾間或足底部潮濕糜爛,瘙癢,或浸淫流黃水,或紅腫潰爛蛻皮,甚至腳趾腫脹,舌紅,苔黃,脈沉或無變化。

寒濕腳氣證:主要症狀表現有腳趾間或足底部潮濕糜爛,瘙癢,或浸淫黃水,或麻木冷痛,或潰爛蛻皮,手足不溫,甚至腳趾腫脹,舌淡,苔白,脈沉。其病理為,本身氣血雙虛,四肢厥冷,又被寒濕所肆虐,以此而變生為寒濕腳氣。

瘀血寒毒證:主要症狀表現有腳趾間或足底部潮濕糜爛,瘙癢,疼痛,或浸淫流膿血水,腳趾顏色暗紫,或癢痛,或潰爛蛻皮,甚至腳趾腫脹,舌質暗,苔薄,脈沉。

下面就是簡單乾脆

對症治療的穴位了

1


湧泉穴

在足底部,蜷足時足前部凹陷處,約當足底第2、3蹠趾縫紋頭端與足跟連線的前1/3與後2/3交點上。本穴為腎經經脈的第一穴,它聯通腎經的體內體表經脈,腎經體內經脈中的高溫高壓的水液由此外湧而出體表。具有開竅、瀉熱、降逆作用。

操作:灸法。

腳氣分為濕熱、寒濕、瘀血三種,解決的方案就在這裡(舒經活絡)

2


三陰交

在內踝尖直上三寸,脛骨後緣。本穴物質有脾經提供的濕熱之氣,有肝經提供的水濕風氣,有腎經提供的寒冷之氣,三條陰經氣血交會於此,故名三陰交穴。具有健脾利濕,調經助產,寧心安神,調和肝腎,舒經活絡之用。

操作:針刺,灸法。

腳氣分為濕熱、寒濕、瘀血三種,解決的方案就在這裡(舒經活絡)

3


足三里

位於小腿外側,犢鼻下3寸,犢鼻與解溪連線上。具有健脾和胃,舒經活絡,祛痰鎮靜,消癰止痛,強壯保健之用。

操作:針刺,灸法。

腳氣分為濕熱、寒濕、瘀血三種,解決的方案就在這裡(舒經活絡)

4


豐隆穴

位於人體的小腿前外側,外踝尖上八寸,條口穴外一寸,距脛骨前緣二橫指(中指)。氣血物質為天之下部的水濕雲氣。運行規律水濕雲氣化雨從天部降至地部。具有清竅安神,健脾化痰,舒經活絡之用。

操作:針刺,灸法。

腳氣分為濕熱、寒濕、瘀血三種,解決的方案就在這裡(舒經活絡)

5


太衝穴

位於足背側,當第1蹠骨間隙的後方凹陷處。肝經的水濕風氣由此向上沖行。氣血物質為天部急行的風氣,其性熱燥。具有清肝明目,調經止崩,平肝熄風,疏肝利膽,舒經活絡之用。

操作:針刺,灸法。

腳氣分為濕熱、寒濕、瘀血三種,解決的方案就在這裡(舒經活絡)

文章來源:崆峒養生匯

艾灸會陰的妙處!一隻手數不完,常灸更不得了!(長壽要穴)


艾灸會陰的妙處!一隻手數不完,常灸更不得了!(長壽要穴)

中醫認為:

海底不開,任督難通。

李時珍說:

“此脈才動,百脈俱通”。

海底一開,百穴皆開;

中脈一通,百脈俱通。

艾灸會陰的妙處!一隻手數不完,常灸更不得了!(長壽要穴)

會陰穴是人體任脈上的要穴,為人體長壽要穴。

會陰,顧名思義就是陰經脈氣交會之所。此穴與人體頭頂的百會穴為一直線,是人體精氣神的通道。百會為陽接天氣,會陰為陰收地氣,二者互相依存,相似相應,統攝著真氣在任督二脈上的正常運行,維持體內陰陽氣血的平衡,它是人體生命活動的要害部位。

艾灸會陰的妙處!一隻手數不完,常灸更不得了!(長壽要穴)

▲會陰



密宗認為

密宗認為:它貫通全身氣脈之要隘

人體的某處眠伏著一條威力巨大的靈蛇,成三蜷半之形,其頭向下垂落。一旦喚醒靈蛇,它就會噴發出一股強盛的“靈熱”(又稱拙火、靈力),使人得到健康的身體和過人的精力,還會出現不可思議的各種功能。

故瑜珈雲: “如果領悟了這火的秘密,這種人才是真正的覺者。”

道家認為

道家宗師張紫陽在《八脈經》雲:“此一脈,散在丹經,上通泥丸,下透湧泉。真氣聚散,皆從此關竅尻脈周流,一身貫通。和氣上朝,陽長陰消,水中火發,雪裡花開。天根月窟閒來往,三十六宮都是春。得之者,身體康強,容顏返壯。在坤地尾閭之前,膀胱之後,小腸之下,靈龜之上。此乃天地逐日生氣之根,產鉛之地也。”

道教龍門派千峰老人趙避塵所著《性命法訣明指》一書,則詳細介紹了開通奇經八脈的十個步驟,其每一步驟都圍繞此穴為核心進行,使氣沿八脈上下、前後運轉,故稱此穴為八脈之總根。

道家還認為此穴似一扇鐵門,九箭難穿。只要開啟海底,展竅、開關也就不難了。

艾灸會陰

經常艾灸會陰穴,能疏通體內脈結,促進陰陽之氣的交接與循環,對調節生理和生殖功能有獨特的作用。

艾灸會陰穴,還可治療痔瘡、便血、便秘、脫肛、肛周膿腫、白帶異常、陰道脫垂及其它婦科病、尿頻、前列腺炎等症。

艾灸會陰穴的神奇功效

會陰穴功能記錄中,其中以下數項為數年間實施此灸法後已經驗證有這些功效:

1、清實熱;


2、回陽(即扶陽);


3、醒神;


4、調經健腎;


5、泌尿生殖器疾患;


6、大便不通;


7、陰部炎;


8、陰部多濕證;


9、陰癢;


10、月經痛。

會陰穴,一穴開百穴開

坐灸溝通任督二脈,快速補充陽氣!

艾灸會陰的妙處!一隻手數不完,常灸更不得了!(長壽要穴)

坐灸是用艾熏臀部會陰區,艾煙裡的精油物質能充分接觸人體,讓藥力直達病灶,通經活絡,調理內部細胞環境,調和氣血改善機體功能,增強免疫力。

不僅能改善子宮卵巢、陰道、尿道、前列腺等部位的血液循環及功能,又能消除各種婦科炎症、前列腺炎、性功能障礙,痔瘡等帶來的痛苦,還能美容祛斑養顏!

【坐灸原理】坐灸可直接作用於會陰部的長強穴和會陰穴,這兩個穴位都是功效強大的穴位。

會陰穴是任脈的重要穴,人體正中央線行,是清濕熱、回陽、醒神、調經健腎、大驚鎮靜的大穴;
長強穴是督脈的起始穴,有強壯全身陽氣的功能,又是督脈的絡穴(即幫助陰經和陽經互相溝通)的聯絡穴。

督脈通過長強穴聯絡任脈的會陰穴,由此可見此二穴溝通任督二脈,也就因其特殊的位置,決定它調節身體健康的重要功能。坐灸此二穴,快速補充陽氣的功效不可思議,很快就全身發熱冒汗,排出寒濕等病邪!

【坐灸方法】很簡單,不用找穴位,把艾條點燃,放置在坐灸器上,坐在上面即可施灸。

【提醒】艾煙是往上走的,不論您使用何種坐灸儀器,都有可能熏黃皮膚,建議隔一層棉布或者穿著內衣熏灸。

艾灸熱力藥效深達肌層,全面調節人體機能,直達病灶!堅持艾灸還可增強免疫力,昇陽固脫,補充陽氣,祛除濕氣,通經活絡,全面調理人的氣血平衡!

坐灸治病的同時還能瘦身養顏!

艾灸會陰的妙處!一隻手數不完,常灸更不得了!(長壽要穴)

中醫學有“病在上則治在下”的說法,坐灸就是適合於這種理論的療法,皮膚不好、肥胖的女性在使用坐灸後,能夠改善生理而自然地減肥、皮膚也變的光滑。

坐灸——能防病,可瘦身,會養顏!

1、改善血液循環:艾灸能夠溫暖寒冷的下腹部和改善血液循環,所以能夠使用於月經痛、月經不調、帶下等女性疾患。同時能夠改善腸壁的血液循環,所以具有消除便秘和宿便的功效。

2、緩解痛症:改善下腹部的血液循環和促進淋巴液循環,緩解月經痛、下腹部痛、腰痛、神經痛等。

3、殺菌消炎作用:超強的殺菌消炎的作用力將直接影響患部而時常能夠保持清潔,有助於改善女性疾患(陰部瘙癢、帶下、外陰部臭味)、肛門疾患(痔瘡、痔漏、脫肛)、前列腺疾患等。

4、收縮作用:使用於產後時有助於生育所導致的子宮及陰道的收縮。

5、美容瘦身作用:坐灸能溝通任督二脈和衝脈,經脈暢通、氣血充盈後,自然對皮膚有很好的滋養作用。坐灸排寒濕的作用非常好,祛除寒濕後人體消化和循環系統能健康運行,想要肥胖也不可能了!

女人不懂坐灸是一生的遺憾!

女性的生殖器屬於凹陷型,與男性相比感染細菌的機率比較高,坐灸可以解決很多問題!

一、適合坐灸的人:

1、生育後的女性、害怕上廁所的人

2、月經前後希望清潔的人

3、需要經常換內衣的女性

4、便秘和腹部肥胖而辛苦的人

5、有婦科病或男科病的人

6、痔瘡或患有肛周疾病的患者

7、體寒怕冷,特別是下體寒濕毒症患者

二、坐灸注意事項:

1、坐灸時艾條選擇很重要,因為會陰部皮膚嬌嫩敏感,所以不要用新艾來坐灸,要選擇質量好的陳艾條,其作用溫和、後勁強、效果好。

2、因為生殖器的肌膚嬌嫩,所以一定要注意溫度不能太高,感覺溫熱舒適即可。初灸者火力不要太猛、艾灸時間也要短,等適應幾次後再逐漸延長艾灸時間。

3、急性傳染病患者、重症心髒病患者、高血壓病患者、重度貧血及頭暈患者、動脈硬化患者、妊娠及月經期女性、皮膚有出血傾向的人群,在坐熏前請諮詢中醫或有家屬陪伴,一定要謹慎。

文章來源:崆峒養生匯

練好太極混元樁的六大要領及注意事項(打通經絡)


練好太極混元樁的六大要領及注意事項(打通經絡)

太極樁功太極拳的基本功修煉,對太極拳的初學者和有一定基礎的人提高自身功力是十分重要的。混元樁是內功中的一種養生樁法,入門採取站式,練成之後行氣坐式、臥式均可,進入到較自由的一種境界。下面小編就給大家分享練習混元樁的六大要領及注意事項,一起去看看吧。

練好太極混元樁的六大要領及注意事項(打通經絡)

混元樁要領一:要求虛領頂勁

所謂頂勁,就是頭顱的後半部分向上頂,但是脖子又不能向上用力的拔,貴在一個虛字。如何才能做到虛?就是讓頸椎微微放鬆,向上拉伸即可,不可過於用力,一旦用力過度,就會使人頭暈目眩,不但不能練功,反而有害健康!

正確的體會是,頭顱好像懸掛在空中一樣,因此虛領頂勁又稱為“頭頂懸”。

太極拳是一種對稱統一的運動,長練太極拳的人都有這種感覺,在太極拳中,有很多對稱統一關係,但是兩者又互相矛盾。

練好太極混元樁的六大要領及注意事項(打通經絡)

混元樁要領二:就是尾閭下墜

尾骨由五塊尾椎聯合在一起構成,一般人這五塊骨頭不能動,但是練功者用意念放鬆這五塊骨頭,使之向下拉伸,時間久了就可以鬆動了。

這樣於由頭部向上拉伸,尾骨向下拉伸,自然中間的腰椎、胸椎都得到拉伸,從而減輕了椎骨之間的壓力,可以緩解和治療骨質增生、腰間盤突出、頸椎病、神經衰弱、失眠、頭疼等許多疾病。

練好太極混元樁的六大要領及注意事項(打通經絡)

混元樁要領三:松胯、屈膝、圓襠

鬆垮,就是要求臀部下坐,就像坐在凳子上一樣。屈膝,就是膝部彎曲,但是不要太過,配合坐胯讓人感覺中正安適即可。圓襠,就是要求大腿根部內側向外撐開,同時膝部向內收,自然襠部就圓了,感覺就像騎馬的時候,雙腿夾住馬背那樣的意思。

練好太極混元樁的六大要領及注意事項(打通經絡)

混元樁要領四:要求雙腳用腳後跟和腳趾抓地

腳心湧泉穴要虛,這個好理解,就不多加解釋了。

混元樁要領五:雙臂合抱於胸前

雙臂自然彎曲,肘部下垂,手略高於肘,雙手手掌相對合抱,如抱住一個西瓜一樣。要求肩部放鬆。

混元樁要領六:含胸

所謂含胸是和挺胸相對的,只要不挺胸就算含胸了。具體要求是,下頜微微內收,雙肩微微前卷,感覺自胸部到腹部氣很順暢即可。只要做到含胸,就會感覺小腹微微發脹,這就是所謂的“氣沉丹田”。

記住,不可憋氣讓小腹變大,強行氣沉丹田,那樣會出問題的。雙腳站立時距離與肩部等寬,略寬一點也可以。

練好太極混元樁的六大要領及注意事項(打通經絡)

練混元樁功的注意事項

1.練拳之前,必須先做暖身運動

2.練拳之前,必須寧神養氣,吐濁納清

3.練拳之時必須沉肩垂肘,鬆腰坐胯

4.練拳之時必須默記其方位

5.練拳之時腳步不可過高,務必貼地而進

6.練拳之時必須嚴守法度,快慢自然

太極混元樁是氣力兼修的一個好功法,既可以打通經絡,使人很快得氣,治療多種疾病,又可以增長力量。但是要注意,以上提到的六個要領必須同時做到,這樣的混元樁練習才能夠成功。

文章來源:崆峒養生匯

肝硬化怎麼辦?找到4個穴位,每天只用幾秒,就能幫肝臟擺脫炎症(胸悶脅痛、便秘)


肝硬化怎麼辦?找到4個穴位,每天只用幾秒,就能幫肝臟擺脫炎症(胸悶脅痛、便秘)

肝硬化

以肝臟損害為主要表現的全身性慢性疾病

肝硬化病因可以解釋為肝細胞的變性和壞死,繼之出現瀰漫性的纖維化,肝質細胞形成再生結節,肝小葉結構改建,由纖維間隔分成若干假小葉。由於肝組織內纖維組織增生,肝質地變硬,故稱肝硬化。

肝硬化怎麼辦?找到4個穴位,每天只用幾秒,就能幫肝臟擺脫炎症(胸悶脅痛、便秘)

取穴定位位於人體背部,當第9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肝硬化怎麼辦?找到4個穴位,每天只用幾秒,就能幫肝臟擺脫炎症(胸悶脅痛、便秘)

推刮法俯臥姿勢,在第9胸椎棘突下方,督脈旁開1.5寸處即是該穴。

程度★★☆

次數40

肝硬化怎麼辦?找到4個穴位,每天只用幾秒,就能幫肝臟擺脫炎症(胸悶脅痛、便秘)

取穴定位外膝眼下3寸,距脛骨前嵴1橫指,當脛骨前肌上即是。

平面按揉法正坐,屈膝90°,手心對髕骨(左手對左腿,右手對右腿),手指朝向下,無名指指端處即是該穴。

程度★★☆

次數50

疾病警惕病變早預防

肝硬化初期症狀為胸悶脅痛,脘腹脹滿,腹部膨隆,叩之如鼓,納呆神疲,大便不暢或便秘,小便黃赤。日常生活中應該注意觀察自己,發生以上情況後要提高警惕。

肝硬化怎麼辦?找到4個穴位,每天只用幾秒,就能幫肝臟擺脫炎症(胸悶脅痛、便秘)

取穴定位人體小腿內側,膝下脛骨內側後下方的凹陷處。

肝硬化怎麼辦?找到4個穴位,每天只用幾秒,就能幫肝臟擺脫炎症(胸悶脅痛、便秘)

推刮法正坐,將一腳蹺起,置放於另腿膝上。另一側手輕握膝下處,拇指指尖所在的膝下內側凹陷處即是。

程度★★☆

次數40

肝硬化怎麼辦?找到4個穴位,每天只用幾秒,就能幫肝臟擺脫炎症(胸悶脅痛、便秘)

取穴定位人體下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下4指橫寬,即3寸的位置。

平面按揉法正坐,雙手置於小腹,掌心朝下,左手中指指腹所在位置的穴位即是。

程度★★☆

次數40

文章來源:穴位養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