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50歲後,這8個動作千萬少做!(遠離摔倒)


提醒:50歲後,這8個動作千萬少做!(遠離摔倒)

在醫生們的臨床經驗中,老年人大多數的意外都與摔倒有關。專家提醒:過了50歲後,遠離這8個動作,遠離摔倒,就離健康長壽又近了一步,看仔細咯!

爬樓梯


易跌到致死,加速關節老化

50歲後,身體肌肉減少3%~5%,相應的平衡力也變差。美國醫學專家約翰·懷特博士說:(另外),在跌倒老人中,超過51%與爬樓梯相關,爬樓梯每年致死2萬人。

提醒:50歲後,這8個動作千萬少做!(遠離摔倒)

中國健康教育中心專家沈雁英教授說:(上了年紀後),關節退化,上下樓梯或爬山時,膝關節承受的重量是平時的3~5倍,這會加速關節老化。她建議,老年人如果需要上下樓,一定要抓穩扶手。

快速轉頭


頸部骨折、心腦血管疾病發作

沈雁英教授表示,“快速轉頭容易導致頭痛、頭暈,嚴重時甚至可能誘發心腦血管病急性發作、頸部骨折等。”有高血壓、頸椎病、骨質疏鬆等疾病的老年人尤其要避免快速轉頭。

提醒:50歲後,這8個動作千萬少做!(遠離摔倒)

轉頭主要是頸部運動,頸部動脈為大腦供血80%以上,大腦發出的信號要經頸部下行,頸是重要的“生命線”。老年人頸椎極為脆弱,轉頭時要放慢速度,或用緩慢轉身代替。

彎腰夠腳麵


血壓突升、骨折

“雙腿直立彎腰用雙手夠腳麵”是個伸展筋骨很好的方法。美國醫學專家約翰·懷特博士提醒:年紀大了後做這個動作,對脊柱、骨骼、肌肉乃至血壓等都會造成不良影響。

提醒:50歲後,這8個動作千萬少做!(遠離摔倒)

貿然做此動作,血壓突然升高、肌肉拉傷、跌倒、骨折、都有可能發生。運動前的熱身可用活動腕關節、踝關節,或快走幾分鐘來代替。

站著穿褲子


血壓升高、骨折

年紀大了之後韌帶和關節會逐漸老化或病變。站著穿褲子,不僅容易跌倒,繼而造成骨折,還有可能刺激心腦血管,導致血壓升高。

提醒:50歲後,這8個動作千萬少做!(遠離摔倒)

因此,穿褲子或鞋子時,一定要坐在椅子或床上,實在不行,也應有所依靠和扶持。

仰臥起坐


損傷脊椎、心腦血管疾病發作

沈雁英教授表示,老年人做仰臥起坐,可能存在三大風險:

提醒:50歲後,這8個動作千萬少做!(遠離摔倒)

一是手臂力量不足,易拉傷;

二是大多少老年人頸椎、腰椎都有問題,再加上骨質疏鬆,極易造成頸椎和腰椎不可逆的損傷;

三是頭部的位置變化較大,且以低頭為主,心腦血管病患者可能因此造成血壓升高,發生意外。

軀幹扭轉


跌倒、傷腰背

軀幹扭轉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扭腰也是個常用的熱身運動。約翰·懷特表示:老年人背部肌肉力量下降,站著做這個動作,很容易造成腰背損傷,也可能摔倒。

提醒:50歲後,這8個動作千萬少做!(遠離摔倒)

如果做這個動作,可以躺著或坐著進行。沈雁英教授提醒:如果想鍛煉柔韌性,可以選擇打太極拳、游泳等方式。

倒著走路


摔倒、傷頸椎

沈雁英教授解釋:老年人平衡性、視力、反應能力等有所下降,倒走易引發意外。

提醒:50歲後,這8個動作千萬少做!(遠離摔倒)

她認為,正常的快走就是最好的運動方式,走路時可以在手中邊走邊揉健身球或核桃,這對刺激末梢循環有好處。如果倒著走,要在安全地段,最好有人陪同。

彎腰取重物


“閃腰”、血壓突升

沈教授說,彎腰取重物是每個都要避免的動作,中老年人尤其要注意。

提醒:50歲後,這8個動作千萬少做!(遠離摔倒)

取重物時要“三步走”:第一步,先將身體向重物靠攏;第二步,屈膝、屈髖,用雙手把物品拿穩;第三步,伸膝伸髖,這樣就把物品拿起來了。

文章來源:崆峒養生匯

身體累了、虛了,“抖抖腎”(腎俞穴)


身體累了、虛了,“抖抖腎”(腎俞穴)

出現腎氣虛弱,如表現出疲勞、失眠、容易感冒等,這是都是腎氣消耗過多引起的。除了注意休息,也可以經常抖抖腎,比吃金匱腎氣丸還好。

所謂抖腎,就是用抖動的方式來刺激腎腧穴。

具體做法是:

身體累了、虛了,“抖抖腎”(腎俞穴)

雙手握拳,拳心虛空,貼在腎腧位置(即平時大家說的后腰,腰眼部位)後,輕輕跳動,腳尖不離地,就是雙腳輕微踮起的感覺。這時雙拳也不動,全身隨著身體抖動,感覺到腰部輕微發熱為止。

這個抖腎養生法的好處在於可以充分按摩腎俞穴,鼓動腎氣,短時間內使人體陽氣生髮,所以能緩解疲勞、失眠等症狀。

同時,在抖腎的過程中,膝關節在抖動時帶動了全身的抖動,全身的關節都得到了活動,特別是脊柱部位,所以對於伏案工作的人放鬆脊椎、養護腰椎很有好處。

對於有膝關節損傷的朋友,可能無法進行抖腎運動,那就用擦腎代替抖腎。即將兩手搓熱後,用掌心上下摩擦腰背腎部區域,每次都要搓至兩腎的部位發熱,也有類似的養生作用。

三種飲食毀腎臟,腎臟不好吃什麼?

生活中有很多因素都會損害我們腎臟的健康,這個時候知道腎臟不好吃什麼,便可幫助我們有效的修復受損的腎臟。

1


腎臟一怕:大魚大肉,蛋白太多

蛋白質是人體必需的營養素,重視蛋白質的攝取是應該的,但這不代表“高蛋白食物吃得越多越好”。健康人群通過均衡飲食,就足以補充每日所需的蛋白質。但現在很多職場人士經常應酬,大魚大肉,導致蛋白質攝入量超標。

專家提醒,長期的高蛋白攝入會增加腎臟負擔,甚至使腎臟長期處於“超負荷”狀態。已有腎功能損傷的人群,蛋白質的攝入更要嚴格控制,一定要諮詢腎臟科醫生,並在營養科醫生的指導下制定食譜。

此外,提醒大家一句:蛋白質並不僅限於雞蛋、牛奶,各種肉類、海鮮以及豆類都含有較高的蛋白質。當你熱衷於食用高蛋白食物,又或盲目補充高蛋白營養品時,當心,別累壞了腎臟。

2


腎臟二怕:天天老火湯,嘌呤多多

廣東人“無湯不歡”,吃飯時多愛喝碗老火靚湯。老火靚湯一般都加入不少肉類,且煲上兩三個小時。長時間熬製,大量的嘌呤會溶解到肉湯中。經常喝嘌呤過高的老火湯,會造成尿酸在血液中堆積,尿酸含量升高,既容易導致痛風,也會損害腎臟。

另一種“傷腎”的飲食習慣是大量海鮮啤酒,因海鮮中富含的一些成分在啤酒作用下,會大大提高人體血液中的尿酸含量,誘發痛風以及痛風性腎病。

3


腎臟三怕:飲食偏鹹,水分不易排出

我們飲食中的鹽分95%是由腎臟代謝的,吃得過鹹,腎臟的負擔自然加重。

再加上鹽中的鈉會令人體的水分不易排出,又進一步加重腎臟的負擔,從而導致腎臟功能的減退。同時,飲食過鹹會導致血壓升高,腎臟血液不能維持正常流量,從而誘發腎病。建議每天攝鹽量控制在6克以內。

文章來源:崆峒養生匯

世界上最便宜的護腎攻略,6招讓你“腎”強力壯(養腎益腦)


世界上最便宜的護腎攻略,6招讓你“腎”強力壯(養腎益腦)

愛忘事、注意力不集中、反應遲鈍、經常無精打采……出現以上情況,你可能會認為是壓力太大、腦子太累了或是沒休息好。

世界上最便宜的護腎攻略,6招讓你“腎”強力壯(養腎益腦)

其實,這些表現也可能與“腎虛”有關。

《生命時報》(微信內搜索“LT0385”即可關注)邀請權威專家,告訴你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養護生命之源——腎臟。

受訪專家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腎病科主任趙文景

腎與大腦關係密切

《黃帝內經》記載:“腎主骨,生髓,通於腦”。意思是說,腎是藏精的,精是生髓的。

中醫認為,髓又分為骨髓、脊髓、腦髓三部分。其中,骨髓藏於全身骨骼之中,起到營養骨頭的作用,最終匯聚到脊髓;脊髓又和腦髓相通,皆由腎精所化生。大腦的營養來源於腎精。因此,腎功能的好壞會影響到大腦的功能。礙。

世界上最便宜的護腎攻略,6招讓你“腎”強力壯(養腎益腦)

《醫學心悟》中也有“腎主智,腎虛則智不足”之說,也說明了腎之精氣盛衰對大腦認知功能的影響。

正是由於腎與大腦間的微妙關係,才可以通過養腎來益腦。如果腎氣健旺、腎精充足,則精力充沛、耳聰目明、思維敏捷、動作靈巧。若腎精虧少,腦髓得不到濡養,就會出現頭暈、健忘、思維遲鈍等症狀,嚴重時甚至會出現認知障礙。

日常養腎6個建議

腎虛有腎陰虛和腎陽虛之分。腎陽虛人群會有畏寒怕冷、手腳冰涼、腰膝酸痛、乏力、面色發白等表現。

腎陰虛者往往手足心發熱、口乾、面部偏紅、脈沉細數,通常由於熬夜、壓力大、睡眠不佳、操心勞累所致。

日常生活中養腎,不妨從以6個方面入手。

1


食療有側重

食療補腎應根據陰虛、陽虛的不同情況選擇食物:

腎陰虛的人應以“清補”為主,如瘦豬肉、鴨肉、黑豆、綠豆、冬瓜、桑葚、山藥、海蜇等。盡量少吃辛辣的、性偏溫熱的食物;

腎陽虛的人則吃些羊肉、鹿肉、韭菜等溫腎壯陽的食物。

2


生活方式要健康

控制體重,作息規律,不熬夜,戒菸忌酒,適量飲水等要素必不可少。

中醫認為:“動則生陽”,養腎過程中,適量的運動不可或缺。散步、慢跑、打太極拳、做健身操都是不錯的選擇。

世界上最便宜的護腎攻略,6招讓你“腎”強力壯(養腎益腦)

肢體的功能活動由肝腎支配,適當進行肢體運動,有助於激活肝腎的陽氣,養筋健骨,通脈活絡,增強抵抗力,達到強身健腎的目的。

3


藥膳方

百合蓮子羹:

鮮百合30克、蓮子30克、枸杞子15克,冰糖少許,文火慢燉至熟爛,有補腎養陰,養心安神的作用。

六子補腎湯:

韭菜子、菟絲子、五味子、女貞子、覆盆子、枸杞子各15克,加入清水,一起入鍋煎煮後取汁溫服,每日一劑,具有補腎固攝的功效。

桑葚茶:

桑葚15克、烏梅9克、冰糖少量,清水煎煮,取湯飲用,可養陰、生津、止渴。

4


護腎常用藥

強腎健體的中藥分為滋補腎陰和溫補腎陽兩類:

常用的滋補腎陰藥有熟地、山藥、石斛、枸杞子、龜甲等;

溫補腎陽的有淫羊藿、肉蓯蓉、補骨脂、核桃仁等。

在臨床上,中成藥也有很多:

常用於滋補腎陰的有六味地黃丸、杞菊地黃丸、知柏地黃丸、左歸丸、大補陰丸;

溫補腎陽的有桂附地黃丸、金匱腎氣丸、濟生腎氣丸、右歸丸等。

5


穴位按摩

中醫認為,腰為腎之府。腰部有很多穴位,如命門穴、腎俞穴、腰陽關穴、腰眼穴等。

世界上最便宜的護腎攻略,6招讓你“腎”強力壯(養腎益腦)

平時可經常按揉或叩擊腰骶部,摩擦腰部兩側,活動腰臀部,每天早晚各一次,能溫腎陽、利腰脊、通經絡。平時散步時,用雙手背按揉腎區,可緩解腰酸症狀。

6


保養腎精要注意節欲

不要過早地進行性生活,頻繁手淫、放縱性慾,都會損耗腎精。

獨家養腎“三字經”

世界上最便宜的護腎攻略,6招讓你“腎”強力壯(養腎益腦)

趙文景主任還有一些自己獨道的養腎經驗,總結起來,可歸納成以下“三字經”。

揉耳朵

中醫學認為:“耳者,腎之官也”。刺激耳部,可以調節臟腑功能,益腎強身。具體方法:雙手握空拳,以拇、食二指沿耳輪上下來回推摩,直至耳輪充血發熱。

平心態

中醫認為:“恐則傷腎。”注意調控情緒,不要大喜大悲,能在一定程度上呵護腎臟。

護腰腳

腎經起於足底,且腰為腎之府,而足部、腰部很容易受到寒氣的侵襲。要特別注意保暖,睡覺時不要將雙腳正對空調或電扇,不要赤腳在潮濕的地方長期行走。上衣長度合適,注意不要露腰、露臍。

不憋尿

積存的小便會成為水濁之氣,引起感染、侵害腎臟。有尿時就要及時排出。

專家提醒,不要盲目追求補腎的“良藥”。一方面,濫用保健品會加重腎臟負擔;另一方面,凡補品均應辨證論治,補錯了反而出問題。

文章來源:崆峒養生匯

養心常按4對“養心穴”(夏養心)


養心常按4對“養心穴”(夏養心)

在中醫理論中,素有“春養肝、夏養心、秋養肺、冬養腎”的說法。按照五行歸屬,夏季和心屬性均為火,所以夏季是養心的好時節。然而,一年之中,夏季溫度高、濕度大,很容易讓人心煩易怒、坐立不安、睡眠質量變得很差,這時對心臟的壓力就會加大。

專家指出,夏季養生要注重養心安神。適合夏季的養心安神之品,有茯苓、麥冬、小棗、蓮子、百合、竹葉、柏子仁等。在飲食方面,應多吃小米、玉米、豆類、魚類、洋蔥、土豆、冬瓜、苦瓜、芹菜、蘆筍、南瓜、香蕉、蘋果等。此外,要常按以下4對“養心穴”。

養心常按4對“養心穴”(夏養心)

內關穴

內關穴是手厥陰心包經的常用腧穴之一,出自於《靈樞·經脈》。取穴時伸開上臂,在前臂前區,從腕橫紋向上量3橫指,兩條索狀筋之間即是。用手指指腹垂直按壓、拿捏內關穴,有寧心安神、和胃降逆、理氣鎮痛的療效。按摩時用左手拇指指腹按壓右手內關穴,按揉10~15分鐘,每日2~3次,再用右手以相同的方法按壓左手內關穴,反复按揉即可。

養心常按4對“養心穴”(夏養心)

少府穴

少府穴是手少陰心經的穴位之一,是心臟排毒要穴,位於手掌面,第4、第5掌骨之間。取穴時仰掌,手指屈向掌心橫紋,當小指指尖下凹陷處即是。用一隻手的四指輕握另一隻手的手背,拇指彎曲,用拇指指尖按壓少府穴,有酸脹的感覺。每日早晚兩手少府穴各按揉1次,每次按揉3~5分鐘,力度適中。經常按揉少府穴,對心臟排毒有奇效,同時對心絞痛、心律不齊、肋間神經痛、臂神經痛等疾病效果也很好。

養心常按4對“養心穴”(夏養心)

伏兔穴

伏兔穴屬足陽明胃經,在大腿前面,當髂前上棘與髕骨外側端的連線上,髕骨上緣上6寸。取穴時正坐屈膝成90度,醫者以手腕掌第一橫紋抵患者膝髕上緣中點,手指併攏壓在大腿上,當中指到達處即是。可用手指指腹垂直按壓、拿捏伏兔穴,堅持按摩,可以疏經通絡、養護心臟。

養心常按4對“養心穴”(夏養心)

天泉穴

天泉穴是手厥陰心包經的常用腧穴之一,是心臟保健穴之一。取穴時掌心向上,握拳,屈臂時在大臂上會有凸起的肌肉,肌肉上方2寸的位置即是。中醫認為,刺激天泉穴具有通絡活血、理氣寬胸的功效,在臨床中,經常被用來預防和治療各種心臟方面的疾患。經常感覺胸悶氣短,診斷心臟供血不足的人,可在晚上7~9點,在天泉穴按摩或刮痧,能緩解症狀。

文章來源:崆峒養生匯

為什麼你身體那麼“硬” ?因為你的筋比你還老!(真人動圖)


為什麼你身體那麼“硬” ?因為你的筋比你還老!(真人動圖)

從小時候站直就能輕鬆摸到腳尖,到年紀大了彎腰都非常困難,“筋” 的老化,是身體衰老的重要標誌。其實,“筋”老化不僅讓柔韌性變差,還可能連累身體其他部位。我們採訪專家,教你一套“護筋法則”。

什麼是筋

在中醫學中,人的皮、肉、筋、骨、脈被稱為“五體”,古語有云“筋長一寸,壽延十年”,因此,筋尤為重要。

現代醫學所說的軟組織就類似於筋的範疇,包括筋膜、肌肉、肌腱、韌帶、關節囊、椎間盤等。通俗來說,“筋”就是連接關節、肌肉,主司運動的組織。

當我們步行時,可使全身關節筋骨得到舒展,有利氣血流動、肢體肌腱或筋膜的柔韌和強健,促進身體新陳代謝,提高肌體的抗病能力。

為什麼你身體那麼“硬” ?因為你的筋比你還老!(真人動圖)

現代社會,白天伏案工作、晚上回家玩手機、打遊戲…..長期一動不動的姿勢,使得中青年人的肌肉長期處於緊張狀態,很多人身體的“筋”已經過早開始老化了。

筋老了,即出現“筋縮”,也就是筋變短了,會導致活動能力受限。在長期伏案工作的辦公室一族、學生等人群中,筋縮的現象非常普遍。

通過以下症狀進行自查↓

1.頸部緊痛

2.腰強直痛

3.彎腰很困難甚至無法彎腰

4.背緊痛

5.腿痛及麻痺

6.不能蹲下

7.長短腿(雙下肢長短不齊)

8.腳跟有放射性的牽引痛

9.步伐開展不大、密步行走

10.髖關節的韌帶有拉緊的感覺

11.大腿不能抬舉或不能橫展

12.身體不靈活

13.肌肉收縮或萎縮

14.手不能正常伸屈

15.手、腳、肘、膝活動不順

上面的15條症狀,有任何一條經常出現,影響正常活動,就意味著身體的相應部位可能已經出現筋縮了。

為什麼你身體那麼“硬” ?因為你的筋比你還老!(真人動圖)

爬牆摸耳

面對牆壁站立,用雙手或單手沿牆壁緩緩向上爬摸,盡量拉伸整個身體後再緩緩退下,回到原處,反復進行。

為什麼你身體那麼“硬” ?因為你的筋比你還老!(真人動圖)

或者以一側手指越過頭頂摸對側耳朵,兩手交替進行,每天反复20次以上。

為什麼你身體那麼“硬” ?因為你的筋比你還老!(真人動圖)

天王托塔

坐在地板上,雙手上舉高過頭頂,掌心向上,沉肩曲肘;舌舐上齶,鼻息調勻;吸氣時,兩手用力盡量上托,直至有緊繃感;呼氣時,全身放鬆, 兩掌向前下翻,將手掌在腰部收拳,拳心向上,反复做8~20次。

為什麼你身體那麼“硬” ?因為你的筋比你還老!(真人動圖)

開門見喜

利用自家或辦公室的門框,雙手扶住兩邊門框,身體與門框平行頭直立, 兩眼向前平視;一腳在前,站弓步,另一腳在後, 腿盡量伸直;用力伸展雙臂, 直至有緊繃感, 以此姿勢站立3分鐘,然後再換一條腿站弓步3分鐘。

為什麼你身體那麼“硬” ?因為你的筋比你還老!(真人動圖)

金雞獨立

雙腳分開與肩同寬, 兩眼微閉。兩手自然放在身體兩側,抬起一隻腳,單腿站立30秒到1分鐘: 然後換腿進行重複3次。

為什麼你身體那麼“硬” ?因為你的筋比你還老!(真人動圖)

沒有基礎性疾病的人,還可以循序漸進地練習升級版動作。單腿站立, 右手抓住右腳腳尖,然後儘量慢慢往後拉,同時身體要保持直立,骨盆不要傾斜, 保持15~20秒,然後換另外一條腿做。

為什麼你身體那麼“硬” ?因為你的筋比你還老!(真人動圖)

溫馨提示:

中老年人除了心腦血管疾病、高血壓、糖尿病等常見慢性病,大部分還有頸肩痛、腰痛、手不能伸屈等筋縮症狀,於是他們開始希望能讓身體恢復到最佳狀態,甚至希望去除病根。因此,有的人天天忍著疼痛在家練“一字馬”,有的則跑到公園和樹較勁練拉筋,一些動作甚至超出了關節的生理承受範圍。

專家提醒,“拉筋”運動有益健康,但應該遵循人體的自然規律,而非挑戰自然規律。有高血壓、心髒病、骨質疏鬆等症以及長期體弱者、大病初癒者等,一定要循序漸進,以免適得其反!

拉筋要講究原則,拉筋之前要先做熱身運動,比如,利用小跑使體溫增加,提高拉筋的成效,減少受傷的機會。拉筋要保持穩定、緩慢的節奏,動作要緩慢而溫和,千萬不可猛壓或急壓,或別人施加外力幫忙。拉筋的程度是要感覺有點“張力”或“酸”,拉筋到“痛”,離受傷就不遠了。

文章來源:崆峒養生匯

下蹲5分鐘,等於步行1小時!最簡單實用的鍛煉方法(激發經絡功能)


下蹲5分鐘,等於步行1小時!最簡單實用的鍛煉方法(激發經絡功能)

“人老腳先衰,樹枯根先竭”。如果你不想過早衰老,便要保證腳部不衰老,所謂“養生先養腳”、“腿勤人長壽”,重視腿部、腳部的保健養生,可起到防病治病、健康長壽的功效。

下蹲功

不用花錢,無需器具和場地,只要方便,在家裡、公司辦公室里或公園,只要有立足之地便可;無論多忙的人,想要健康,每天只需5~15分鐘的練習就可以。

下蹲5分鐘,等於步行1小時!最簡單實用的鍛煉方法(激發經絡功能)

腳因為與心臟距離最遠,因此,血從心臟流到腳尖的過程也較長,很容易出現末梢循環障礙,導至供血不足;一些新陳代謝的廢物和各種毒素可能在足部積存下來,產生某種毒素,引起關節炎和一些器官的病變。

古人經常泡腳、用手按摩自己的腳心、天天散步,就是把氣血引到腳上去,只要新鮮的血液能引到腳上,令到氣血暢通,便可帶走在足部積存的代謝後廢物,運到腎臟處理後排出體外。 

下蹲運動,能夠治病強身的原理

人蹲下去,身體變成三折疊,被擠壓的血管收縮,氣血沖向全身未被擠壓的血管,迫使它們擴張、鼓起來;人一站起來,全身氣血又沖向原來被擠壓的血管,為它們灌滿血液。

在這樣的一蹲一起、一壓一放、一沖一回的氣血往復運動中,就像涮瓶子一樣,使全身血管得到了反复沖洗,使血管軟化、加快血液循環和體內的新陳代謝、激活免疫系統。

下蹲5分鐘,等於步行1小時!最簡單實用的鍛煉方法(激發經絡功能)

下蹲可以激發經絡功能

雙腳是運行氣血、聯絡臟腑、溝通內外、貫穿上下的十二經絡的重要起止部位;加上奇經八脈,下蹲運動可以自然地激發這近20條經脈的經氣。

下蹲5分鐘,等於步行1小時!最簡單實用的鍛煉方法(激發經絡功能)

下蹲運動的作用和好處

1、強健關節和骨骼

下蹲可增強腰、髖、膝和踝關節的活動範圍,增強膝關節的靈活性,延緩關節的老化。

關節如果活動少,會使骨骼變得脆弱,鈣就會流失到血液中。而且會積存在腎臟和膀胱中,造成排尿困難以及細菌繁殖等不良後果。所以,經常使用和活動關節,是永保年輕的關鍵。

2、可以增強肌肉力量

常做下蹲運動,可以增強肌肉力量,尤其是下肢的肌肉力量;兩條腿的力量增強了,可有效預防跌倒,走路時您會感到身體輕鬆,且生命充滿活力。

人體肌肉如果適度使用,將會更發達,但廢棄不用或過度使用就會退化。

3、可改善血管功能

可以擴張微、小動脈血管,減少心臟外周阻力,可以改善微、小動脈血管壁的彈性,有效地降低血壓。

4、可以降低血脂

下蹲運動,通過刺激經絡系統,可使脾經運化功能增強,促進血管壁粥樣斑塊的分解,降低血液的粘稠度,促進脂代謝,進而改善血管的彈性,有效防治動脈粥樣硬化,對預防心、腦血管意外的發生有重要意義。

5、 可以促進新陳代謝

下蹲運動,主要靠兩條腿的屈伸,來支撐軀幹以上身體的重量。

當下蹲時,身體的重量向下壓擠腿部肌肉中的血管,加快下肢的靜脈血液流向心臟;當身體起來時,解除了身體重量對下肢肌肉的擠壓,從心臟泵出來的動脈血快速進入下肢。

如此反復下蹲、起來、再下蹲,有如“唧筒”的作用,加快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

6、減肥效果明顯

下蹲能消耗很多熱量,可以減掉身上多餘的脂肪,特別臀部和大腿堆積的脂肪。

另外,下蹲時由於擠壓腹部,促進腹腔臟器周圍的脂肪燃燒分解,減少脂肪的積累;亦可刺激胃腸的食物消化,促進消化酶的分泌。

7、鍛煉可以使精神放鬆

可以暫且拋開煩惱、放下生活的壓力、使人的精神得到放鬆,調節情緒,增加生活樂趣,這對人的身心健康都有好處。

下蹲5分鐘,等於步行1小時!最簡單實用的鍛煉方法(激發經絡功能)

動作要領

正確的姿勢應該是從動作開始到結束,頭部到腰部的軀幹要始終保持筆直伸展的狀態,臀部要向身後撅起。

開始姿勢:

要全身放鬆,兩腿分開,略比肩寬(或與肩同寬),自然地站立;腳尖的方向基本是倒八字形,以腳的第二趾的方向為準;下蹲時,膝蓋的方向要在第二趾的延長線上,這樣做起來比較自然而不吃力。

下蹲5分鐘,等於步行1小時!最簡單實用的鍛煉方法(激發經絡功能)

結尾姿勢:

膝蓋彎曲,直到大腿與地而平行為止(視乎各人體力,老年人或初練者可先取用半蹲或1/4蹲);在完全蹲下時停頓片段最能鍛煉肌肉。

向上站起時的姿勢:

向上站起時的要點,是感覺整個腳掌在向下推壓地面,直立站起。

下蹲時的速度:

下蹲的速度,大致標準是5秒鐘1次(視乎體力,以舒適為佳),到了蹲的姿勢時,有意放慢速度更好。

呼吸方法:

一邊下蹲,一邊吸氣;一邊站起來,一邊呼氣。

鍛煉的次數:

注意量力而行,循序漸進,以1天做30次以上為宜;體弱的人開始少做,有體力的人可多做。

做下蹲運動的頻率:

如果想維持健康或消耗脂肪的話,是應該每天鍛煉的。

動作時間與強度

可以根據自身情況確定,每次運動5~15分鐘,一般每日1次或分2~3次進行。

從鍛煉時間上來說,從容不迫地下蹲5分鐘,它的運動量等於步行1小時,等於跪膝20分鐘,是一種省時間的帶氧運動。

至於運動量的大小,要自己把握好,在每次活動之後稍有氣喘,脈搏跳動1分鐘在120次以內,全身感到舒適最好。

下蹲5分鐘,等於步行1小時!最簡單實用的鍛煉方法(激發經絡功能)

溫馨提醒

如果練習之初出現肌肉疼痛,請不要放棄!這是由於運動使得肌肉中產生的乳酸、丙酮酸等酸性物質在肌肉中積存,從而引起肌肉的酸痛;繼續做幾次輕微的下蹲運動,等酸性疲勞物質排出體外,身體就會輕鬆了。

對於體質虛弱的人,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進行調整。老年人做下蹲運動時,手應把握住床頭、其他扶手或者門框,緩慢而平穩地做,下蹲速度不宜快,最好一次做10個,一天不要超過5次。

要點及體式功效

01.雙腳分開,大於肩寬。腳尖外展,雙手合掌。呼氣,屈雙膝向下,腿部兩側打開。臀部懸空。手肘抵住兩膝內側,盡量向外側推動雙膝。吸氣,抬頭延展脊背,目視前方。呼氣,弓背低頭,雙膝內推,指尖向地面。吸氣打開。重複動作。

注意膝蓋有傷者不宜做此體式。練習過程中註意呼吸節奏,臀部不要著地。今天著重練習視頻中的敬禮式哦!

下蹲5分鐘,等於步行1小時!最簡單實用的鍛煉方法(激發經絡功能)

02.這個體式能夠拉伸背部線條,緩解背部僵硬和疼痛。促進雙腿血液循環,滋養骨盆地區,旺盛女性生理功能,清理生理垃圾。鍛煉頸部、肩部和膝關節等部位,修長頸部線條。提高平衡感,有效放鬆身心,緩解焦慮等不良情緒。

文章來源:崆峒養生匯

濕重是標,脾虛是本。祛濕補脾,這兩種灸法最有效早灸早斷根!(健脾線)


濕重是標,脾虛是本。祛濕補脾,這兩種灸法最有效早灸早斷根!(健脾線)

現代人的“濕重”多為寒濕

“濕重”是現代人最常見的毛病之一,只要碰上“濕重”,多數人都會選擇薏米祛濕。

薏米算是祛濕界的“網紅”了,它的祛濕原理是利水,就是把脾未代謝掉的水濕加速排出去,主要渠道就是通暢小便、增加尿量。

不過,薏米性涼,只適合濕熱體質人群,而現代人的“濕重”多為寒濕,並不適合用薏米祛濕。否則,必定損耗陽氣,陽氣損耗到最後,也會傷陰。

除了寒濕體質的人,孕婦、產婦,以及處於經期的姐妹也都不適合用薏米祛濕。

濕重是標,脾虛是本。祛濕補脾,這兩種灸法最有效早灸早斷根!(健脾線)

濕重是標,脾虛是本

那麼,濕是怎麼來的呢?不外乎內外兩個渠道。、

01


外濕

外濕因外界環境中的濕邪侵襲人體造成。

《中醫內科學》有云:濕為重濁之邪,黏滯難化。若氣候潮濕,涉水淋雨,居處潮濕,汗出沾衣等均可使濕邪侵襲人體。

02


內濕

內濕因脾失健運,無法正常運化造成。

一則,“諸濕腫滿皆屬於脾”,脾主水濕代謝,身體裡的水液,包括食物營養物質中的液態物質,都要靠脾來運化,而後輸送給各個臟腑,如:尿分配給膀胱,汗分配給肺。一旦脾胃受損,運化失常,體內水分難以排出,濕氣就會加重。

二則,脾負責運轉,任何代謝產物的排出都要藉助脾氣的力量。有人喜食肥甘厚味,逼得脾不得不超負荷工作,時間長了,消化不了,就會堆積成濕;有人雖然沒多吃,但本身消化能力不足,吃一點兒就膩住了,也會成濕。

綜上所述,如果你已經“屏蔽”掉雲、雨、霧、露等外濕因素,但還是濕重纏身,多半就是脾出了問題——濕重是標,脾虛是本。

為什麼祛濕首選艾灸?

上文說了,薏米只適合濕熱體質人群,而多數現代人的脾胃都偏涼,所以不適合用薏米祛濕。

那麼,拔罐是否可行呢?濕屬水,火克水,因此拔罐祛濕是可行的。不過,需要注意的是,拔罐只對外濕有效,如外濕引起的風濕關節疼痛、腰酸背痛等,但對內濕毫無作用,而且它也無法健脾。

濕重是標,脾虛是本。祛濕補脾,這兩種灸法最有效早灸早斷根!(健脾線)

所以,為什麼首選艾灸祛濕?

關鍵就是6個字:溫陽、利水、健脾。

1溫陽

濕屬陰邪,陰邪太重就得用陽氣來克制,艾灸生髮陽氣,制約陰邪,陽盛則陰衰。

2利水

一則,以火克水,借助灸火的力量,將體內深層的水濕“烤乾”;

二則,促進尿液排出,“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就是說,沒有陽氣的氣化功能,尿液就很難排出,中醫稱為“癃閉”,艾灸補陽,可以氣化水濕。

3健脾

脾屬土,水來土掩,艾灸健脾就好比增強土的功能,從根源上阻止濕氣生成,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

在這裡,溫陽利水是祛邪,屬治標;而健脾是扶正,屬治本。

祛濕補脾,兩種灸法最有效

艾灸祛濕大穴

1


大椎

大椎為“三陽”“督脈”之會,全身陽氣都在這裡交會,灸透大椎就相當於打開了全身陽氣的總開關。陽氣升上來了,濕邪也就無所遁形了。

濕重是標,脾虛是本。祛濕補脾,這兩種灸法最有效早灸早斷根!(健脾線)

2


神闕

“臍通百脈”,神闕地處人體中樞,為經絡通行之樞要,許多經絡皆貫臍或挾臍而行。故而,肚臍處經絡交錯,經氣貫注,不僅是人體的中心點,還是人體的“治病點”,只要對它施藥,就能讓藥性“由點及面”,透達臟腑。

濕重是標,脾虛是本。祛濕補脾,這兩種灸法最有效早灸早斷根!(健脾線)

脾胃臨近肚臍,艾灸肚臍可以加強脾胃的運化能力,氣化中下焦的濕氣,對於脾虛濕盛導致的小肚腩、啤酒肚特別有效果。而且,脾胃強壯了,升清降濁正常了,則“清陽升,濁陰降”,濕氣就會慢慢退卻。

3


陰陵泉

陰陵泉屬脾經,脾經與肺經同屬太陰經,脾在下,肺在上。

濕重是標,脾虛是本。祛濕補脾,這兩種灸法最有效早灸早斷根!(健脾線)

有些人有點兒感冒發燒就用西藥強行壓制,長此以往,體內的寒氣不得抒發,就會從肺經沉降到脾經,形成脾濕。

像這種情況就必須艾灸陰陵泉,健脾利水,通利三焦。

4


承山

承山在足太陽膀胱經上,太陽經是循行於體表的陽氣最大的經脈,因此膀胱經“主一身之表陽”。

承山是全身承受壓力最多的地方,是筋、骨、肉的集結之處,加上它是人體陽氣最盛的經脈的樞紐,因此,只要灸透它就能振奮膀胱經的陽氣,排出濕氣。

濕重是標,脾虛是本。祛濕補脾,這兩種灸法最有效早灸早斷根!(健脾線)



5


湧泉

湧泉位於腳底,是身體最底部的“排污口”,灸透它,有助於把人體“從頭到腳”濕氣以及毒素都排空。

此外,濕重的人,常會出現膝關節痛、風濕、全身浮腫等症狀,灸透湧泉,可以有效緩解。

濕重是標,脾虛是本。祛濕補脾,這兩種灸法最有效早灸早斷根!(健脾線)

6


艾灸“健脾線”

“健脾線”就是從三陰交到陰陵泉的這條線。

在這條線上,分佈著4個重要穴位,從下而上分別是:三陰交、漏谷、地機、陰陵泉。它們都是健脾要穴,同時也是特別容易瘀堵的穴位。

如果推這條線時,有明顯的酸脹痛感,說明體內有濕,有些人還常常會小腿肚兒抽筋,也是因為濕邪過重的緣故。只要灸透這條線,酸脹痛乃至抽筋的症狀就會得到緩解。

在艾灸之前,可以先用熱水溫敷,或塗抹精油按揉開穴。

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從三陰交往陰陵泉的方向艾灸,即從下往上灸。哪裡痛得厲害,以及有疙瘩的皮下阻塞,都是瘀堵嚴重的地方,一定要多灸,把這條線灸透了,脾經瘀堵的問題就解決了大半,而脾經一通,多餘的水濕就會順暢地排出去了。

脾經通過膀胱來排濕,所以艾灸一段時間後,會感覺小便增多,這就是排濕的表現。

人體很多不適症狀乃至疾病都與濕邪困體有關,如長濕疹、身體困倦、肌肉關節酸痛等。

濕邪還會隨著身體情況而相互轉化,如寒濕可以轉化成濕熱、痰濕等,使得祛濕難度非常之大。

濕邪不除,吃再多的補藥都如同隔山打牛。

文章來源:崆峒養生匯

女人,再不補氣血就老了!中醫的補氣血法,6招讓氣血補遍全身(氣血不足)


女人,再不補氣血就老了!中醫的補氣血法,6招讓氣血補遍全身(氣血不足)

氣血不足雖不是大病,但它卻是很多疾病的根源所在,也是養生保健的根本。

女人,再不補氣血就老了!中醫的補氣血法,6招讓氣血補遍全身(氣血不足)

氣血充足,對人的精氣神都有正面意義。

那麼,究竟氣血不足會有哪些表現?

氣血不足的表現

1


眼睛

眼白的顏色變得混濁、發黃,還伴有血絲,說明氣血不足。

2


皮膚

皮膚有彈性則氣血充足,而皮膚粗糙、無光澤、發黃、有斑都顯示身體狀況不佳,氣血不足。

3


頭髮

頭髮烏黑濃密就代表氣血充足,反之,頭髮乾枯掉髮、發黃開叉都是氣血不足的表現。

4


手的溫度

手腳溫熱則氣血充足,如果手心偏熱、出汗或時常手腳冰涼,則氣血不足。

5


看睡眠

入睡快,睡眠香,起床後精神飽滿都是氣血充足的表現;反之入睡困難,易驚醒,打呼嚕是血虧的表現。

6


看運動

輕微運動時如果出現胸悶、氣短的症狀,就是氣血不足;如果運動後精力充沛、渾身輕鬆的人就氣血很足。

女人,再不補氣血就老了!中醫的補氣血法,6招讓氣血補遍全身(氣血不足)

如何調理氣血?

1


食養

脾胃為後天之本,為氣血生化之源,所以需要重視飲食調養,保持脾胃的健康。

2


藥養

患者血虛表現比較嚴重,或患有月經不調和其他慢性耗費性疾病者,除重視慢性病的及時醫治及其食養外,平常還應重視藥補。

3


神養

女人,再不補氣血就老了!中醫的補氣血法,6招讓氣血補遍全身(氣血不足)

中醫認為,若情志不暢,肝氣鬱結,則最易使血液暗耗。因此,保養氣血首先要有平和的心態。

4


動養

常常參加一些力所能及的體育鍛煉及戶外活動(每日至少保持半小時以上),不僅會使身體抗病能力增加,同時還會增強人的造血功效。

5


睡養

生活規律、起居有時、勞逸結合對保證身心健康,延緩衰老,均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6


靜養

在重視運動的同時,也要重視靜養。

特別是在嘈雜動亂的環境中工作時間較久、或身心過於疲勞、或心情比較煩亂時,都需要一個安靜的環境調養精神,使身心皆靜,盡快改善大腦疲勞狀態,以防思慮傷血。

兩款藥膳調補氣血

1


補氣方

氣虛的人通常會感到非常的疲倦、身體乏力、容易氣短,面色看上去非常蒼白,部分女性在經期的時候經血量很多,而且顏色淡,還有脈細舌質淡等症狀。

芪苓鯉魚湯:黃芪50克,茯苓30克,鯉魚1尾。

鯉魚洗淨,黃芪、茯苓以紗布包紮,加水同煮,以生薑、鹽調味。飲湯吃魚。本方以黃芪補脾益氣、利尿消腫,茯苓利濕補脾,鯉魚滋養補脾、利濕。

2


補血方

血虛的人常常臉色蒼白或者是發黃,牙齦部位也會呈現白色,經常感到疲倦乏力,容易出現失眠、心煩、經血少甚至是閉經的症狀,血虛型的人身體還容易消瘦。

五紅湯: 將紅棗、​​紅豆、紅皮花生、枸杞子洗乾淨然後放到鍋中煮熟,加入紅糖進行調味就可。

功效:養血止血、氣血雙補。適宜氣血不足、貧血的女性日常服用。

文章來源:崆峒養生匯

頭痛、背痛、肩痛…身體8個止痛開關,哪痛按哪!(動圖演示)


頭痛、背痛、肩痛…身體8個止痛開關,哪痛按哪!(動圖演示)

頭痛、背痛、肩痛是很多人都遇到過的健康問題,而我們身上正巧自帶很多“止疼開關”,輕輕按壓就能“關掉”疼痛,讓你遠離止痛藥!

1


脖子痛

夏天空調吹多了,脖子受涼就容易出現落枕、脖子僵硬、脖子疼等症狀,按摩身上的後溪穴就能緩解脖子痛。

頭痛、背痛、肩痛…身體8個止痛開關,哪痛按哪!(動圖演示)

人的手掌上有三條比較明顯的掌紋,民間俗稱為“生命線”、“智慧線”、“感情線”,後溪穴就在“感情線”的末端,握拳時手掌小拇指側掌緣有一個微微的突起,這就是後溪穴。

左邊脖子疼時,用左手的大拇指按壓右手的後溪穴,右邊脖子疼用右手的大拇指按壓左手的後溪穴,每次按壓2-3分鐘即可緩解脖子痛。

2


腰痛

做運動搬東西的時候不小心把腰扭傷了,按壓攢竹穴可以起到快速緩解腰痛的效果。

頭痛、背痛、肩痛…身體8個止痛開關,哪痛按哪!(動圖演示)

攢竹穴位於面部,眉頭凹陷處就是攢竹穴的位置。用指尖垂直點按兩個眉頭,同時慢慢活動腰部,點按一次腰痛就會明顯緩解。

3


頭痛

兩眉間有個“印堂穴”,按摩這個位置有助於緩解頭痛、鼻部不適等症狀。

此外,兩手虎口相交,一隻手食指壓在另一隻手的橈骨莖突上,在食指尖端到達的凹陷處為列缺穴

頭痛、背痛、肩痛…身體8個止痛開關,哪痛按哪!(動圖演示)

用手指點按列缺穴,力度要有疼痛酸脹的感覺為好,每次持續點按3分鐘左右,同樣可以緩解頭痛。

頭痛、背痛、肩痛…身體8個止痛開關,哪痛按哪!(動圖演示)

4


胃痛

胃痛、胃脹不消化,用藥物治療效果也不太大時,不妨通過按壓穴位的方式來緩解胃痛,這個穴位就是足三里

足三里在膝蓋凹陷處下3寸,距離四指長的位置,就是足三里的穴位。

頭痛、背痛、肩痛…身體8個止痛開關,哪痛按哪!(動圖演示)

胃痛時,將腿部肌肉放鬆,用食指按壓這個穴位,邊吐氣邊按摩,每6秒鬆開一次,如此反复按壓10次,可以緩解胃痛,讓胃更舒服。

5


牙痛

“牙痛不是病,疼起來要人命!”牙痛總會讓人坐臥不安,此時不妨試試身體的下關穴合谷穴

合谷位於雙手虎口的最高點;下關在面部,耳朵前方,顴骨下方的凹陷處。

手陽明經的脈絡入下排牙齒,足陽明經的脈絡入上排牙齒,合谷、下關都是陽明經穴,按摩即能止痛。

方法用手指或指關節按壓臉部的對應部位,並可按壓疼痛一側的合谷、下關穴,時間約10分鐘,不僅可以緩解牙痛,還能治療口腔潰瘍。

頭痛、背痛、肩痛…身體8個止痛開關,哪痛按哪!(動圖演示)

6


背痛

背痛時,用雙手搓搓后腰,腰酸背痛的症狀會有立竿見影的改善。

腰部是中醫所指的“帶脈”所行之處,特別是脊椎兩旁,是腎臟所在位置。腎喜溫惡寒,經常按摩能有助於緩解腰酸背痛。

7


肩痛

很多人經常幫父母揉肩,但是很少有人知道揉肩止痛的標準動作是什麼。

其實,揉肩除了能舒活肩部氣血,還能按壓“肩井穴”,即乳頭正上方與肩線交接、肩部最高處,有助於緩解肩膀酸痛、頭重腳輕、眼睛疲勞、耳鳴、落枕等症狀。

頭痛、背痛、肩痛…身體8個止痛開關,哪痛按哪!(動圖演示)

8


心痛

手腕橫紋往上約三指寬處,即為心痛開關,此處也是中醫所指的內關穴

若突發心絞痛,除了含服硝酸甘油外,還可以點按此處5分鐘,能夠活血通絡,起到止痛的作用。

頭痛、背痛、肩痛…身體8個止痛開關,哪痛按哪!(動圖演示)

需要提醒的是,此法僅作輔助治療以及急救使用,為了以防萬一,胸痛發病時務必及時撥打急救電話,尋求醫師幫助。

“止痛開關”只是一種輔助療法,如果情況嚴重過或者疼痛難忍,還是請到專業的醫療機構尋求醫生的幫助。

文章來源:崆峒養生匯

手把手教學,十大常見病的穴位按摩療法!(高血壓、便秘)


手把手教學,十大常見病的穴位按摩療法!(高血壓、便秘)

這十種常見病和慢性病為:

高血壓
冠心病
糖尿病
失眠
便秘
頸椎病
胃病
兩目乾澀
肩周炎
小腿抽筋

一:高血壓

1)兩經兩穴防治高血壓

治、防高血壓,直接的方法是敲肝經和胃經。

治、防高血壓,間接的方法是按揉合谷穴和足三里!

2)太衝、太谿、曲池(大腸經穴,肘橫紋外側端)是最好的降壓藥。

不論是什麼類型的高血壓,自古至今證明效果都是非常好的,就是太衝、太谿和曲池!每天堅持按揉五分鐘,兩個月後,可以有效降血壓!

手把手教學,十大常見病的穴位按摩療法!(高血壓、便秘)

二:冠心病

平躺,將雙手摩擦發熱,然後摩擦胸部50次,力度較大。(上下)
用拇指指端用力按壓背部中線以及至陽穴。(第七胸椎棘突下凹陷中,反手握拳拇指壓處既是)
用右手食指按壓(彈撥)腋窩下的極泉穴(腋窩頂點腋動脈搏動處),直至感到麻木。
用拇指指腹端用力按壓內關、神門穴,各30次。
睡前輕輕拍心前區40次,可預防冠心病發作。

手把手教學,十大常見病的穴位按摩療法!(高血壓、便秘)

三:糖尿病

推任脈:緊貼腹部,自胸骨下至中極穴(臍下4寸,膀胱經、腎經、肝經、任脈的會穴)用力推擦2分鐘左右。
橫推腹:用手掌的掌根沿一側側腰部用力推擦至對側側腰部,然後改用五指指腹勾擦回原處,按摩3分鐘左右。
抱顫腹部:雙手自然交叉,兩個手掌的掌根按在雙側大橫穴上,(大橫穴的位置在肚臍兩側4寸一個橫掌處);雙手小指按在關元穴(臍下3寸)上,雙手拇指抵住中脘穴(臍上4寸)。找好位置後,輕輕下壓腹部5分鐘左右。
點揉中脘穴:用拇指點揉中脘穴1分鐘左右。

手把手教學,十大常見病的穴位按摩療法!(高血壓、便秘)

點揉氣海穴:用拇指點揉氣海穴1分鐘左右。(臍下1.5寸神闕與關元穴中間)
點揉天樞穴:用拇指點揉雙側天樞穴各1分鐘左右。(臍旁開2寸大腸經上)
擦揉腳踝內側:用大拇指在內側和跟腱處進行擦揉,每側4分鐘左右
擦腎腧:用雙手虎口自上而下,擦雙側腎腧。(腰部第2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

手把手教學,十大常見病的穴位按摩療法!(高血壓、便秘)

四:失眠

坐好,全身放鬆,全神貫注。雙手握拳,用拇指關節沿脊柱旁兩橫指處,自上而下慢慢推按。
用右手中間三指摩擦左足心湧泉穴,然後換成右足心。
脫衣仰臥於被內,雙目自然閉合。用兩手食指第二節內側緣從兩眉內側推向外側。
用兩手中指端輕輕揉按太陽穴。
用兩手拇指指腹沿兩側顳(nie)部由後向前推摩。
用手掌根部輕輕拍擊頭頂囟(xin)門處。
用兩手拇指端揉按風池穴。(膽經與陽維脈會穴,後髮際凹陷處)
將兩手疊放在腹部,然後用手掌大魚際輕輕揉按中脘穴。(臍上4寸)
將兩手移至下腹部,然後用手掌大魚際徐徐揉按丹田(也氣海穴,臍下1,5寸)。

五:便秘

指揉中脘。右手中指按於中脘穴(臍上4寸),其餘四指貼附於腹部,然後做順時針揉動30次。
揉按天樞(臍旁開2寸)。兩手掌心按於天樞穴,其餘四指貼附於腹部,按揉50次。
揉臍摩腹。右手在下,左手疊於其上,按於臍部,稍用力做順時針揉動30次。然後逐漸擴大範圍,摩全腹50次。再由上而下推左腹30次。
點按承山穴(小腿後正中提腳跟腓腸肌凹陷中)。大拇指按壓承山穴1分鐘,再捏拿承山學周圍腓腸肌30次。口臭者揉按足三里1分鐘;腹冷者揉按三陰交1分鐘。

六:頸椎病

將雙手張開成爪形,拇指按壓兩側風池穴50次,直到感到酸脹、麻木為止。
用中指指腹按壓第七頸椎旁50次,左右手互相按摩對側穴位,直到局部有麻木感。
用雙手拿、捏頭部,同時將頭部向上提拿。上下5次。
雙手按壓頸椎旁線,邊揉邊移動。上下5次。
用雙手掌心摩擦頸部,直至頸部產生灼熱感。
用雙手固定頸部,前後俯仰頭10次。

七:胃病

四個穴位孝敬後天之本—脾胃

胃管受納、脾主消化,脾胃為後天之本!

(1)讓胃永遠舒服的是足三里和天樞,每天按揉足三里和天樞3-5分鐘,從根本上把胃扶起來,有效防治各種胃病!

手把手教學,十大常見病的穴位按摩療法!(高血壓、便秘)

何需吃藥?!脾俞與足三里就足以壯脾,每天不定時按揉足三里3-5分鐘,每兩三天在脾俞拔罐一次,您會覺得吃得很香!

手把手教學,十大常見病的穴位按摩療法!(高血壓、便秘)

(2)肚脹嘔吐找足三里、中脘

中脘穴是胃的募穴,是胃的經氣匯聚於腹部的位置,和足三里聯手能治療胃腸道的任何疾病。兩穴位每天分別按揉3—5分鐘即可。

手把手教學,十大常見病的穴位按摩療法!(高血壓、便秘)

八:兩目乾澀

為自己補血

—血海和足三里是讓肝不血虛的首選!

手把手教學,十大常見病的穴位按摩療法!(高血壓、便秘)

九:小腿抽筋

患者俯臥,用拇指用力按壓、揉捏膀胱腧3分鐘,直至患者產生酸脹。
用拇指指端用力按壓足三里、太谿穴、陽陵泉各3分鐘,直至患者感到酸脹為宜。
用拇指指端用力按壓承筋穴、力度較大,3分鐘左右。但切記,一定要等小腿抽筋稍微緩解以後再按壓。
手掌握拳,如果小腿抽筋比較急,則用力擊打小腿肚中央,可用迅速緩解症狀。
改臥為坐,伸直抽筋的腿,用手緊握前腳掌,向外側旋轉抽筋那條腿的踝關節。旋轉時動作要連貫,一口氣轉完一周,中間不能停頓。旋轉時,如是左腿,按逆時針方向;如是右腿,按順時針方向。需注意的是,旋轉時足向外側扳,緊跟著折向大腿方向,尤其要用力,腳掌上翹到最大限度。

手把手教學,十大常見病的穴位按摩療法!(高血壓、便秘)



十:肩周炎

用對側手掌置於患側肩部做順時針方向按揉50次、以患處感覺到熱為宜。
以對側手拇指、中指指腹按揉患側肩井、肩髃穴、肩貞穴各50次、至感到發熱。
用手掌刮、擦患側肩膀,以產生灼熱感為宜。
用對策手掌托住患側肘部,做前後左右擺動肩膀運動。
用對策手掌托住患側腕部,做向上抬舉肩膀的運動,反复10次。

手把手教學,十大常見病的穴位按摩療法!(高血壓、便秘)

手把手教學,十大常見病的穴位按摩療法!(高血壓、便秘)

手把手教學,十大常見病的穴位按摩療法!(高血壓、便秘)

文章來源:崆峒養生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