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大防病保健穴,每天按一按,從頭到腳都舒坦


5大防病保健穴,每天按一按,從頭到腳都舒坦

說到養生,估計很多人就會想到一些吃的、喝的。

今天給大家說個新鮮的——穴位。

其實,在人身上有很多保健穴和養生穴,平時堅持按揉,身體特別受益!

1


睡不著睡不香?按按安眠穴

偶爾睡不好問題不大,經常睡不好問題就來了:容易犯困,還愛發脾氣、情緒不穩定、記憶力衰退——感覺“整個人都不好了”。

如果你有這樣的困擾可以試試按揉“安眠穴”。

定位:耳垂後的凹陷與枕骨下的凹陷連線的中點處(翳風穴與風池穴連線的中點)。

5大防病保健穴,每天按一按,從頭到腳都舒坦

方法:將拇指指腹分別放於雙側穴位上,先揉後按,揉按結合,由輕到重,以按為主,分別操作,每穴按揉2鐘,以酸脹向四周擴散為宜。可在工作休息時間進行,每天三次。

2


有咽炎?按按合谷穴

在生活中,有咽炎的人還真不少,尤其是一些職業,比如老師,病程長,症狀容易反復發作,特別惱人。

所以,有慢性咽炎困擾的朋友可以試試按揉合谷穴。

定位:拇指、食指張開,將另一手拇指的關節橫紋放在虎口上,拇指尖點到之處即是。

5大防病保健穴,每天按一按,從頭到腳都舒坦

方法:用拇指或中指按揉相關穴位,每個穴位5分鐘,以酸脹感為度,隔天一次。

此外,經常說話的人,不妨學學如何科學用嗓,嘗試丹田發音法,避免嘶吼,避免長期過度用聲。多喝水,盡量不抽煙喝酒。

如果經常咽炎發作,經久不愈,建議去醫院耳鼻喉專科詳細檢查,遵醫囑治療。

3


胃不舒服?按按中脘穴!

平時有胃不舒服,如胃痛、噁心、胃脹的情況,可以按一按中脘穴。

定位:仰臥時胸劍聯合處(胸部和腹部交界處)與肚臍連線的中點。

5大防病保健穴,每天按一按,從頭到腳都舒坦

方法:力度要柔和而滲透;按壓時間,在治療胃痛時以疼痛緩解為度,日常保健可以配合關元穴(肚臍下3寸)按壓,每次持續3~5分鐘,每日3次。

需要提醒的是,按揉穴位效果雖然不差,但多是應急,難以治本。如果胃痛長期反復發作,仍需到醫院就診。

4


落枕了,按按手上“落枕穴”

5大防病保健穴,每天按一按,從頭到腳都舒坦

一覺睡醒,一轉脖子,“哎喲,疼!”——這是落枕了。

如果落枕了大家可以按一按手上的“落枕穴”。

定位:人體的手背上,在中指和食指相對的掌骨之間,兩指骨盡頭處,向外一拇指寬處。

方法:兩手都有落枕穴,哪一側的穴位壓痛明顯就多按哪一側。

按的同時,緩慢活動脖子,幅度由小到大,動作一定要輕緩。按後,脖子疼痛程度會明顯減輕,活動範圍逐漸改善,一般幾天能好轉。

5


女人養生穴:三陰交

三陰交,在足太陰脾經、足少陰腎經、足厥陰肝經交會之處。

很多女性朋友都會有月經不調、痛經、失眠、經前綜合徵、更年期綜合徵等問題,這是三陰交就能發揮它的作用了——

★ 祛濕

5大防病保健穴,每天按一按,從頭到腳都舒坦

三陰交是脾經所經過的穴位。脾最大的功能之一,是能夠把人體的水濕濁毒運化出去。

方法:每天上午11點,脾經當令之時,按揉左右腿的三陰交各20分鐘,能把身體裡面的濕氣、濁氣等排出去。

★ 放鬆情緒

按揉三陰交也有疏肝的作用,壓力大或生氣時能幫助放鬆情緒,活血化瘀,祛斑、祛痘等。

★ 改善痛經

有痛經的女性可在月經快來或痛經發作時,堅持按摩三陰交,有明顯改善痛經的作用。

此外,三陰交穴對男性也是好處多多的,疏肝、健脾、補腎都可以。

文章來源:崆峒養生匯

三陰交穴的4種穴位配伍套路,效果不容小覷,祛濕通絡、利水消腫


三陰交穴的4種穴位配伍套路,效果不容小覷,祛濕通絡、利水消腫

轉發自中醫五養同調館

三陰交穴,顧名思義,是人體足太陰脾經、足少陰腎經、足厥陰肝經三條陰經交匯之所在,屬於脾經穴位,位於內踝尖上3寸,脛骨後緣凹陷處。

三陰交穴因為對婦科疾病有很好的效果,被稱為婦科第一要穴,但是,三陰交穴對脾胃疾病和失眠,都有著很好的效果。為什麼呢?

三陰交穴的4種穴位配伍套路,效果不容小覷,祛濕通絡、利水消腫

三陰交屬於脾經穴位,那麼當然少不了調理腹脹腸鳴、消化不良等胃腸疾病。除此之外,與同是脾經穴位的陰陵泉、地機穴同稱“三皇穴”,按摩此三穴可以祛濕通絡、利小便、消水腫,比如濕疹、頭重、面部油膩、濕氣下行導致的腳氣等等也是有很好的療效。

失眠,臨床多為心腎不交、陽不入陰所致,三陰交穴交通肝脾腎三經,健脾益血、使精血得以藏於肝、達於腎,從而使陽入於陰、心氣交於腎,來緩解失眠症狀。

中醫裡面有一個配穴,它的意思就是說,如果幾個穴位相互配合的話,就會形成獨特的調理功效,可使療效更加顯著。那麼三陰交穴有哪些配穴套路呢?

1、三陰交配曲池

三陰交穴的4種穴位配伍套路,效果不容小覷,祛濕通絡、利水消腫

曲池、三陰交,一陽一陰,恰好互相配對。曲池,遊走通導,善於清熱搜風;三陰交,是足三陰經的交會穴,為肝、脾、腎三條經絡的樞紐,也是調理血症疾病的主穴。

兩穴相配合後,曲池可以入三陰經的血分,故能清血中之熱,搜肝木之風,風、熱去而瘀自行,血自通。

因此,各種腫痛類疾病運用兩穴配合,很快就腫消痛止;花柳毒瘡運用兩穴配合,也能消毒平瘡。

2、三陰交配足三里

三陰交穴的4種穴位配伍套路,效果不容小覷,祛濕通絡、利水消腫

足三里穴有昇陽益胃的功效,三陰交有滋陰健脾之功用,兩穴陰陽相配,是調理脾胃虛寒、氣血虧薄的重要方法,是調理虛損類疾病不可缺少的用穴。

臨床上也見到胃強脾弱、陽亢陰虧的患者,調理時,在補陰的同時,也一定要清導,也就是補三陰交,瀉足三里,才能取得療效。

還有陽虛氣乏、風溫客邪成痺、腿腳麻木疼痛等病證,那就一方面用足三里來振陽氣,一方面用三陰交來和陰血,相互配合可以起到舒經理痺的作用,其功效也是非常明顯的。

3、三陰交配合谷

三陰交穴的4種穴位配伍套路,效果不容小覷,祛濕通絡、利水消腫

古代的賢能醫士給人安胎,方中都用黃芩來清熱,脾主運化,為後天生化之本,故又佐以白朮來補脾益氣養胎。

參照這個原則,合谷也就是黃芩,三陰交也就是白朮。擔心白朮性偏燥,黃芩正好可以製其燥性,擔心三陰交性偏溫補,合谷正好可以通過清熱來調和三陰交溫補之性。合谷、三陰交的配伍和黃芩、白朮的配伍原理是非常的吻合,而且三陰交是三陰經之會,並可以同時調理肝陰、腎陽,既能溫補又能滋潤。

合谷、三陰交兩穴來相互配合,取合谷穴以清上中焦之熱,取三陰交以滋中下焦之陰。所以,凡是陽亢陰虛,上熱下寒的病證,都能調理。

4、三陰交配內關

三陰交穴的4種穴位配伍套路,效果不容小覷,祛濕通絡、利水消腫

內關是手厥陰心包經的別絡,別走手少陽三焦經,能清心胸悶熱,並使熱從水道下行。配伍三陰交可以滋陰養血,交通心腎,故內關與三陰交為調理陰虛勞損的重要方法。

如果下焦的腎陰一旦虧損,那麼上焦的心陽就獨亢,骨蒸、盜汗、咳嗽、失血、夢遺、經閉等病證就會出現。內關可以清上焦實熱,三陰交可以清下焦虛熱,一以和陽,一以固陰,陰陽合和,這樣就可以滋養臟腑,化育生命了。

總而言之,三陰交穴是十總穴之一,是足部的三條陰經中,氣血物質在本穴交會,是人體重要的腧穴之一。如果能合理的配伍其他腧穴,會出現讓人不容小覷的效果。

文章來源:養生中醫說

每天3分鐘,免疫力提升看的見


每天3分鐘,免疫力提升看的見

很多人在擁有健康的時候不在意它,等到疾病纏身的時候才發現健康的重要,才開始學習養生!

其實,保持健康不是什麼麻煩事,養生也不是什麼麻煩的事,有3分鐘就夠了!

早上3分鐘摩額頭:提高免疫力

每天3分鐘,免疫力提升看的見

清晨起床前用手指摩擦額頭3分鐘,有利於提高免疫力、預防與治療頭痛、失眠、神經衰弱、用腦過度引起的記憶力減退等病症。

做法:以手指貼緊前額,左右來回抹動數十次,使之發熱。

早上3分鐘擴胸:振奮胸陽

每天3分鐘,免疫力提升看的見

胸腺是人體很重要的免疫器官,在兒童期最發達,所以小孩子都活潑好動,但是過了三十歲就逐年衰退了,到六十歲基本就萎縮,所以老年人就不願意動了。

如果在每天早晨起來都進行擴胸,可以把萎縮的胸腺激活,讓老年人”返老還童”。

此外,擴胸是中醫振奮胸陽的最好辦法,經常如此還有預防心髒病和乳腺癌、除痛護心、保暖等多種作用呢!

做法:挺胸收腹站立,雙臂自然下垂,兩腳分開比肩寬;彎曲兩臂,置於胸前,保持與地面平行,掌心向下,兩臂用力向兩側擺動。擴胸時緩緩吸氣,曲臂時緩緩呼氣。

早上3分鐘梳頭:黑髮健腦

三國魏末時期的玄學家嵇康在《論》則說:“春三月,每朝梳頭一二百下。”在春季三個月裡,每天清晨起來,應養成梳理頭髮的習慣,有利健體養生。

醫生解釋,用手梳頭可達到適當刺激頭部經絡的作用,不僅能令人頭腦思維更加清晰,還有養髮、防中風的功效。

做法:在早晨起床後,用3 分鐘梳一梳頭,既可使精神煥發,又能以輕鬆愉悅的心情投入到新一天。

如果不用手而是用梳子,梳齒不要太銳、太密,牛角梳、桃木梳最好,梳頭速度不能太快,以減少牽拉頭髮,保護頭皮。

白天3分鐘勾腳踢腿:防栓護心

每天3分鐘,免疫力提升看的見

老年人尤其是心腦血管病人,平時踢踢小腿肚,可使腿部靜脈血管的血液回流速度加快,平衡心臟血液的回流能力,大大促進人體的血液循環,對預防各種心髒病有益處。

白天坐著的時候可以有意識地踢打腿肚子、勾勾腳,迫使血液由腿部動脈血管迅速地流向各支血管及毛細血管中,使腿部和人體各個組織得到充分營養,達到緩和心腦血管疾病的作用。

做法:先用一隻腳的腳麵踢打腿肚子的承山穴(位於小腿中央),然後交換進行,反復加速腿肚子肌肉的收縮能力。

把腳尖盡量向上勾起,然後再盡量提氣腳跟,兩個動作反復進行。

白天3分鐘揉耳:聰耳明目

每天3分鐘,免疫力提升看的見

以雙手揉耳直至發熱,堅持下去,有助防耳聾、耳鳴、聽力下降。此外,按揉的時候一定要閉上眼睛,揉完後睜開眼睛時,你會發覺眼睛突然變得很亮。

做法:食指中節按在耳前,用大拇指貼在耳根後部,上下搓動。

晚上3分鐘叩齒:健腎固齒

叩齒法是一種固腎、固齒的鍛煉方法。“腎主骨,齒為骨之餘”,唐代名醫孫思邈主張“清晨叩齒三百下”。

現代醫學也認為,叩齒可增強牙周組織的抗病和再生能力,使牙齒變得堅硬穩固,整齊潔白。

做法:叩齒次數以36次為度,叩齒結束後,將口中的津液分三次緩緩地吞嚥下去。然後再交換按壓左手合谷穴,叩齒36次。

晚上3分鐘揉腹:通便

揉腹這個方法,聽起來簡單,但效果多重:一通腸道、二消化好、三精神好、四不失眠,人體硬朗了,那些身上的老病、慢病就會慢慢抽絲而去。

做法:揉腹時應取仰臥位,以右手撐按順時針方向繞肚臍眼揉腹,先從肚臍眼開始轉圈兒,一圈接一圈逐步擴大,直至揉遍全腹。

揉時要用力適度,次數可多可少,數十遍之後,又換左手以相反的運轉方向,揉數十遍。關鍵在於長年累月不間斷,方能收奇效。

晚上3分鐘按湧泉:寧心安眠

每天3分鐘,免疫力提升看的見

睡前洗腳後要按摩湧泉穴。有助於補腎寧心、鎮靜安神、舒肝明目。

做法:熱水洗腳後用左手掌心按摩右腳湧泉穴60 次至發熱,再以右手掌心按摩左腳湧泉穴60 次至發熱。

文章來源:崆峒養生匯

入睡難,疏肝;容易醒,調脾;睡不沉,補腎……(調氣血)


入睡難,疏肝;容易醒,調脾;睡不沉,補腎……(調氣血)

失眠太討厭了!

而失眠對於女性,等於早衰+早更。

《2017中國青年睡眠指數白皮書》抽取騰訊平台1.8億用戶近90天行為軌跡洞察,並結合近5萬份有效睡眠調研問卷,深度剖析了中國青年的睡眠狀況。

數據顯示:

對76%的人群來說,睡個好覺是個難事;

能“一覺睡到天明”的人佔比不到11.2%;

33.7%的人會因為壓力而半夜醒來。

概括來講:2017年,中國失眠人群比例高達24%—— 這意味著每4個中國人就有1個失眠。其中,13-35歲的人群失眠比例不斷上升,失眠人群正加速年輕化。

失眠如失血!

失眠有多可怕?

網上有句話對此做了形象的形容——3天失眠,體虛脫形;3週失眠,脫髮尿頻;3月失眠,氣虧血損;3年失眠,百病纏身!

為什麼失眠的人大多面黃、體乏、無力?因為氣虧血損!

中醫對於睡眠還有這樣的說法:精於此道者,氣足而體健;暗於此道者,血虧而色衰。所以,睡眠不好的艾友,大多面色萎黃,這也是對“失眠如失血”這一觀點的肯定。

治療失眠,必調氣血!

上文說了,失眠會導致氣虧血損,反之,氣血不和,同樣也會導致失眠。它們是相互影響的關係。

1、“氣”出了問題,會怎樣?

首先,衛氣不足。

《靈樞·口問》曰:“衛氣晝日行於陽,夜半行於陰,陰者主夜,夜者臥”。可見,古人認為,睡眠與衛氣(衛氣是陽氣的一部分)行走有關,白天屬陽,陽主動,所以人辛勤勞作,夜晚屬陰,陰主靜,所以人安靜下來,準備休息。

人體陽氣不足,衛氣就會受影響,就無法“晝日行於陽,夜半行於陰”,人體陰陽二氣的消長就無法順應天地陰陽的變化,就會出現睡眠障礙。

其次,肝鬱氣滯。

肝主疏泄,氣機鬱結,時間長了就會鬱而化火,肝火就會旺盛,而“肝木剋脾土”,就會導致肝脾不和,睡眠肯定受影響。

2、“血”出了問題,會怎樣?

“血”出了問題,會直接影響兩個臟腑:心和肝(心主血,肝藏血)。

人體必須依賴心臟的搏動,才能將血液輸送至全身,同時,肝臟作為“人體血庫”也必須儲存一定的血量。只有這樣,人的神和魂才有歸屬地,因為“心藏神,肝藏魂”。

所以,無論是血虛、血瘀,還是血熱,但凡是血出了問題,勢必導致人神魂不安,失眠、多夢、早醒,都會找上門來。

綜上所述:治療失眠,必調氣血!

失眠有5種,原因大不同!

上文說了,“治療失眠,必調氣血”,但“必調”不是“只調”,針對失眠的不同病因,應當辨證配穴。

多數人都認為失眠就是躺在床上“煎烙餅”,翻來覆去睡不著。其實,這只是失眠的一種,具體來說,失眠可分為5種:

1、入睡難:疏肝

即,需要在床上醞釀很久才能睡著,比如,明明9點就上床了,可折騰到凌晨才睡著。

這種情況多見於那些容易給自己各種思想包袱的人,他們責任心重,有點事就上心。

原因:肝鬱氣滯。入睡是人體陰陽氣機轉化的表現。陰氣盛,則入眠;陽氣盛,則醒來。陰陽之氣的順承轉接,就是靠肝氣的舒暢,若肝氣失之條達,睡眠肯定受影響。

治則:疏肝解鬱。

取穴:四關(合谷+太衝)、膻中、期門、陽陵泉。

入睡難,疏肝;容易醒,調脾;睡不沉,補腎……(調氣血)

入睡難,疏肝;容易醒,調脾;睡不沉,補腎……(調氣血)

入睡難,疏肝;容易醒,調脾;睡不沉,補腎……(調氣血)

入睡難,疏肝;容易醒,調脾;睡不沉,補腎……(調氣血)

入睡難,疏肝;容易醒,調脾;睡不沉,補腎……(調氣血)

2、容易醒:調脾

即,睡不安穩,特別容易醒來,而且醒來後再次入睡比較困難。

這部分人常常感到口膩口淡,還有厭食、大便不成型等症狀。

原因:脾胃不和。“胃不和,則臥不安”,胃和是晝精夜瞑(白天精神晚上休息)的基礎,正因為有脾的升清和胃的降濁,通上連下,平衡陰陽,人體的生命活動才能維持。如果飲食不節或者脾胃功能不好,就會造成腹脹、胃痛,使人輾轉難眠,時睡時醒。

治則:健脾和胃。

取穴:中脘穴、足三里、太白。

入睡難,疏肝;容易醒,調脾;睡不沉,補腎……(調氣血)

入睡難,疏肝;容易醒,調脾;睡不沉,補腎……(調氣血)

入睡難,疏肝;容易醒,調脾;睡不沉,補腎……(調氣血)

3、睡不沉:補腎

即,睡得很淺,似睡非睡,對身邊的動靜一清二楚,所以儘管看上去睡了一夜,但起床後人仍然很累,白天精神狀態很差,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健忘。

原因:腎陰虛損。心居上焦,腎居下焦,腎陰虛損,陰精就不能上承,心腎不交,就會虛火上炎,心火偏亢。

治則:滋陰補腎。

取穴:腎俞、三陰交、太谿、湧泉。

入睡難,疏肝;容易醒,調脾;睡不沉,補腎……(調氣血)
入睡難,疏肝;容易醒,調脾;睡不沉,補腎……(調氣血)

入睡難,疏肝;容易醒,調脾;睡不沉,補腎……(調氣血)

4、做夢多:養心

即,特別愛做夢,所以睡眠效率很低,白天精神不振,有時還會心慌。

原因:心血虧虛。心主血,血虛則虛火內生、上擾心舍,陰不足於下,神不安於上,就會心神失養,致失眠、多夢、健忘。

治則:養心安神。

取穴:心俞、膈俞、神門、三陰交。

入睡難,疏肝;容易醒,調脾;睡不沉,補腎……(調氣血)

入睡難,疏肝;容易醒,調脾;睡不沉,補腎……(調氣血)

入睡難,疏肝;容易醒,調脾;睡不沉,補腎……(調氣血)



5、睡不著:瀉火

即,幾乎整夜都睡不著,常常睜著眼睛到天亮。

這部分人以更年期女性最為多見,常伴有急躁易怒、目赤口苦、大便乾結、舌紅苔黃等症狀。

原因:心肝火旺。氣有餘就是火,肝鬱時間長了,肝火就會怫逆,衝擊肝魂,擾犯心經,灼傷心脈,導致睡臥不寧,也就是中醫常說的“陽浮於外,魂不入肝,心不定神,則不寐”。

治則:清熱瀉火。

取穴:三陰交、大陵穴、神門、太衝、行間。

入睡難,疏肝;容易醒,調脾;睡不沉,補腎……(調氣血)

入睡難,疏肝;容易醒,調脾;睡不沉,補腎……(調氣血)

入睡難,疏肝;容易醒,調脾;睡不沉,補腎……(調氣血)

入睡難,疏肝;容易醒,調脾;睡不沉,補腎……(調氣血)

“天下補陽,灼艾第一”

失眠的朋友可以晚上艾灸(9點前完成,晚上11點後,除非是急症,否則就不能再灸。),標本兼治,即針對上文提及的失眠的不同原因,針對性地予以配穴,從根論治。希望大家都能有一個好睡眠、好身體!

文章來源:崆峒養生匯

初伏按3穴位,健脾祛濕壯陽(通經活絡)


初伏按3穴位,健脾祛濕壯陽(通經活絡)

明天初伏,此時濕熱交蒸,合而為濕熱邪氣。中醫講“濕氣通於脾”,所以健脾祛濕是三伏養生的重點。今天,我們就和大家分享三個穴位,平時堅持按摩或艾灸,就能化濕、健脾、和胃,補中益氣,通經活絡。

1、豐隆穴

功效:豐隆穴屬於胃經,又聯絡脾經,能調治脾和胃兩大臟腑,有很好的除濕祛痰的效果。

取穴:從腿的外側找到膝眼和外踝這兩個點,連成一條線,然後取這條線的中點,接下來找到腿上的脛骨,脛骨前緣外側1.5寸,大約是兩指的寬度,和剛才那個中點平齊,這個地方就是豐隆穴。

初伏按3穴位,健脾祛濕壯陽(通經活絡)

按摩方法:用大拇指略微用力按壓穴位,以略感疼痛為基準,按住5秒後鬆開,雙手交替互按3~ 5分鐘。

平時也可用拳頭輕輕敲打此穴,以皮膚會自然變紅為標準,每次5~10 分鐘。豐隆穴一般比周圍要敏感,按摩時會有輕微疼痛感。

2、足三里

功效:足三里穴,是“足陽明胃經”的主要穴位之一,有生髮胃氣、燥化脾濕的功效。民間常說:“常按足三里,勝吃老母雞”,可見足三里對於強壯身體有多重要。

取穴:足三里位於外膝眼下四橫指、脛骨邊緣位置。

初伏按3穴位,健脾祛濕壯陽(通經活絡)

按摩方法:用大拇指指端按放在足三里穴處,作點按活動,一按一鬆,每分鐘按壓15~20次,每天按壓約5~10分鐘。按摩時,有酸脹、發熱的感覺為宜。

3、脾俞穴

功效:有利濕升清、健脾和胃、益氣壯陽的功效。

取穴:脾俞穴位於背部,第11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肚臍對應的是第二腰椎,再向上摸三個椎體,下面旁開兩指處即是。

初伏按3穴位,健脾祛濕壯陽(通經活絡)

按摩方法:用兩手拇指指腹放置在脾俞穴上,逐漸用力下壓,按而揉之,使患處產生酸、麻、脹、重的感覺。

再用擦法,即來回摩擦穴位,使局部有熱感向內部深透,以皮膚潮紅為度。如此反复操作5~10分鐘,每日或隔日1次。

注:文中所涉及到各類藥方、驗方等僅供參考學習,不能作為處方,請勿盲目試用,本平台不承擔由此產生的任何責任!

——END——

⊙版權聲明:文章選自中醫技術殿堂,如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歡迎您原創投稿)

⊙責任編輯:佩蘭

⊙運營編號:YNZY0003

文章來源:雲南中醫

三伏貼全攻略(冬病夏治、適應證和穴位圖解)


三伏貼全攻略(冬病夏治、適應證和穴位圖解)

夏季人體氣血流通旺盛,藥物最容易吸收,而三伏期間是一年中陽氣最旺盛的時候,此時進行貼敷治療,最易恢復和扶助人體的陽氣,加強防衛功能,提高機體的抵抗力。由於是在三伏天做穴位敷貼治療,故稱為“三伏貼”。

三伏貼全攻略(冬病夏治、適應證和穴位圖解)

一、冬病夏治·三伏貼

三伏貼,是基於中醫“冬病夏治”的理論,也是冬病夏治的方法之一。

冬病夏治是指對於一些在冬季容易發生或加重的疾病,在夏季給予針對性的治療,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從而使冬季易發生或加重的病症減輕或消失,是中醫學“天人合一”的整體觀和“未病先防”的疾病預防觀的具體運用。

常用的治療方法包括穴位帖敷、針刺、藥物內服等,通過在夏季自然界陽氣最旺盛的時間對人體進行藥物或非藥物療法,益氣溫陽、散寒通絡,從而達到防治冬季易發疾病的目的。

中醫認為冬天人體氣虛、陽氣不足,像老慢支、哮喘等疾病往往在冬天誘發或加重,稱這些病為“冬病”。

夏季人體氣血流通旺盛,藥物最容易吸收,而三伏期間是一年中陽氣最旺盛的時候,此時進行貼敷治療,最易恢復和扶助人體的陽氣,加強防衛功能,提高機體的抵抗力。由於是在三伏天做穴位敷貼治療,故稱為“三伏貼”。

三伏貼全攻略(冬病夏治、適應證和穴位圖解)



二、敷貼,抓住最佳時機

每一伏的第一天,是敷貼的最佳時機

錯過了這天,頭伏內無論哪天貼,效果也都可以,患者只要在接下來的二伏、三伏對應的日子貼敷就行。

每10天貼1次

最好是連續貼3次,為1個療程,並且連續貼3年。

三伏貼一般在頭伏、二伏、三伏的第一天上午11時以前貼完藥餅。上午11點到下午1點是午時,中醫認為此時人的穴位、毛孔充分張開,若剛貼完藥餅,藥力最容易滲透到體內。

今年的三伏時間

分初伏、中伏、末伏,共40天,具體如下:初伏: 2019年7月12日(農曆六月初十)——2019年7月21日(農曆六月十九) 中伏: 2019年7月22日(農曆六月二十)——2019年8月10日(農曆七月初十) 末伏: 2019年8月11日(農曆七月十一)——2019年8月20日(農曆七月二十)

三伏貼全攻略(冬病夏治、適應證和穴位圖解)

三、三伏貼適應症

三伏貼只適用於陽氣不足、肺氣虛弱、虛寒疼痛和一些免疫功能低下類的疾病。主要包含以下幾類:

呼吸系統疾病:易感冒者、過敏性鼻炎、慢性鼻炎、哮喘、慢性咳嗽、慢性支氣管炎、慢阻肺等。

消化系統疾病:虛寒性胃痛、慢性胃腸炎、腹瀉、消化不良、厭食等。

骨關節疾病:頸椎病、肩周炎、腰痛、腰椎病、風濕病、類風濕關節炎、退行性骨關節病變等。

婦產科疾病:月經不調、痛經、產後頭痛、坐月傷風等屬寒證者。

小兒疾病:體虛易感、哮喘、支氣管炎、消化不良、厭食、遺尿、生長發育遲緩等。

調理(治未病):免疫功能低下,陽虛體質,氣虛體質,亞健康等。

而有嚴重心肺功能疾病患者、對藥物過敏者、皮膚長有皰、癤以及皮膚有破損者、疾病發作期(如發燒、正在咳喘等)患者不宜進行貼敷治療。

此外,2歲以下的孩子由於皮膚嬌嫩,貼敷容易引起感染,所以不宜進行這項治療。

四、三伏貼穴位詳解

穴位是人體臟腑、經絡、氣血的匯集點,三伏天貼敷,最易由皮膚滲入穴位經絡,直達病處,起到標本兼治的效果。下面介紹些常用穴位:

1.人體最大的穴位——大椎

功能主治:熱病,瘧疾,咳嗽,喘逆,骨蒸潮熱,項強,肩背痛,腰脊強,角弓反張,小兒驚風,癲狂癇證,五勞虛損,七傷乏力,中暑,霍亂,嘔吐,黃疸,風疹。

定位:在後正中線上,第7頸椎棘突下凹陷中,即在低頭時,頸後最明顯的那個突起下方的凹陷中。

三伏貼全攻略(冬病夏治、適應證和穴位圖解)

2.生命之門,動力之源——命門

功能主治:虛損腰痛,脊強反折,遺尿,尿頻,泄瀉,遺精,白濁,陽痿,早洩,赤白帶下,胎屢墜,五勞七傷,頭暈耳鳴,癲癇,驚恐,手足逆冷。

定位:在腰部,當後正中線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即跟肚臍在同一水平高度,可以沿著肚臍向後找,到了背後正中的棘突下面的凹陷就是此穴。)

三伏貼全攻略(冬病夏治、適應證和穴位圖解)

3.回陽救逆之穴——神闕

功能主治:中風虛脫,四肢厥冷,屍厥,風癇,形憊體乏,繞臍腹痛,水腫鼓脹,脫肛,洩利,便秘,小便不禁,五淋,婦女不孕。

定位:在腹中部,臍中央。

三伏貼全攻略(冬病夏治、適應證和穴位圖解)



4.元陰元陽交關之處——關元

主治:中風脫症,腎虛氣喘,遺精,陽痿,疝氣,遺尿,淋濁,尿頻,尿閉,尿血,月經不調,痛經,經閉,帶下,崩漏,腹痛,泄瀉,痢疾及尿路感染,功能性子宮出血,子宮脫垂,神經衰弱,暈厥,休克等。

定位:在臍中下3寸腹中線上。

三伏貼全攻略(冬病夏治、適應證和穴位圖解)

特別是老年朋友,如果在伏天堅持灸關元穴,尿頻尿急、前列腺問題就自己解決了,中老年人常灸關元穴可以強身健體,延年益壽,大家不妨試試。

5.專治一切脾胃之疾——中脘

功能主治:胃痛,腹痛,腹脹,嘔逆,反胃,食不化;腸鳴,泄瀉,便秘,便血,脅下堅痛;喘息不止,失眠,臟躁,癲癇,屍厥。胃炎,胃潰瘍,胃擴張,子宮脫垂,蕁麻疹,食物中毒。

定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上4寸。

三伏貼全攻略(冬病夏治、適應證和穴位圖解)



6.後天之本,氣足之源——足三里

功能主治:長灸足三里,可以健脾益胃,促進消化吸收,增強免疫能力,中老年人長灸足三里,還可以預防中風。

定位:在小腿前外側,當犢鼻下3寸,距脛骨前緣一橫指(中指)。

三伏貼全攻略(冬病夏治、適應證和穴位圖解)

7.腎經大穴,引火下行——湧泉穴

主治疾病:神經衰弱、精力減退、倦怠感、婦女病、失眠、多眠症、高血壓、暈眩、焦躁、糖尿病、過敏性鼻炎、更年期障礙、怕冷症、腎髒病等。

定位:在足底部,蜷足時足前部凹陷處,約當足底第2、3蹠趾縫紋頭端與足跟連線的前1/3與後2/3交點上。

簡便找湧泉穴的方法:

將腳趾頭向下彎,在腳心處會形成一個凹陷,陷下去的地方就是湧泉穴。

三伏貼全攻略(冬病夏治、適應證和穴位圖解)

· END ·

本文選自藥店頭條

文章來源:雲南中醫

手上這三個穴位長按,有利於身體健康(養生穴)


手上這三個穴位長按,有利於身體健康(養生穴)

我國自古就有一門學問叫經絡學,人的四肢、五臟六腑都是一個統一的整體,經絡聯結在其中,所以人的手上會有相應的穴位與內臟相對應。

按摩穴位有助於人體健康,其實並不陌生,也沒有不可思議,我們最熟悉的,應該就是眼保健操中的幾個穴位,長按有助於保護眼睛、改善視力。

手上這三個穴位長按,有利於身體健康(養生穴)

人的手上其實有很多穴位,各有各自的功效,全部介紹可是一個重大的力氣活。

這次就先介紹三個對身體健康作用大,養生效果明顯的穴位

1. 魚際穴

魚際穴的位置,網上的文字描述容易讓人摸不著頭腦。

將手掌放鬆,在人大拇指根部有一根凸起明顯的骨頭,順著骨頭往下摸,會有一處明顯陷下去的部分,這個部分就是魚際穴的大概位置了。

按摩魚際穴收益最大的是肺部,對於緩解肺部火氣有很大作用,此外對於咳嗽、咽喉痛、失音等症狀也有比較好的作用。

手上這三個穴位長按,有利於身體健康(養生穴)



2. 合谷穴

合谷穴又稱虎口穴,大概也就在虎口的位置,也就是在手背部分,大拇指這個骨頭,以及食指骨頭之間,中心的部分就是合谷穴了。

還是不知道在哪,可以把拇指和食指併攏,手背上隆起最高的那部分,就是合谷穴了。

按摩合谷穴好處很多,什麼頭疼、發熱、便秘等等難以一一羅列,具有良好的止痛、保護腸胃的作用。

但是切記,懷孕的人不要按摩此穴位。

手上這三個穴位長按,有利於身體健康(養生穴)

3. 陽谷穴

陽谷穴在手掌側面,順著小拇指底部一直往下,直到手腕的部分,會摸到有三處凸起的骨頭,呈三角的姿態,這三角中間的凹陷處,就是陽谷穴的大概位置。

陽谷穴又被人稱為”養生穴”,按摩此處對許多老年人常見病都有功效,比如高血壓等,此外還有增強抵抗力的功效。

手上這三個穴位長按,有利於身體健康(養生穴)

當然,想要有個好身體,爭取長命百歲,光靠按摩穴位肯定是不夠的,還是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下面習慣堅持,有助於長命百歲

1. 吃飯不要太飽

吃飯是人生一件大事,也正因是大事,所以應該認真對待。

吃飯太多對身體不好,因為這樣加重胃部消化的負擔,許多食物如果停留在腸胃中的時間過長,容易產生致癌元素。

也不能不吃,否則人身體基本的能量供應都不足,還談何身體健康呢?

手上這三個穴位長按,有利於身體健康(養生穴)

2. 補充一定的抗氧化劑

人之所以會生老病死,可以理解為我們在呼吸、吃飯的過程中,都會攝入一種叫游離基的物質,人體中游離基越多、發病率越高、身體越衰弱。

而抗氧化劑就可以有效去除身體中的游離基,從而有”延年益壽”的作用。

生活中的天然抗氧化劑有很多,比如草莓、菠菜、丁香塢菊等等。

手上這三個穴位長按,有利於身體健康(養生穴)

其中丁香塢菊泡成茶水飲用,效果最好。

研究表明,丁香塢菊浸出物可以產生更多的營養物質,除了黃酮類化合物這種抗氧化劑,還含有豐富的水蘇鹼、天冬氨酸、硒等,對心血管疾病和肝臟都具有良好的作用。

特別是硒元素,與人們身體的免疫能力密切相關,且無法在人體之中自然生成,必須要靠飲食補充。

手上這三個穴位長按,有利於身體健康(養生穴)

3.每周保持適當的運動量

長壽的人都喜歡運動,並且將運動融入日常生活中,例如出門騎自行車、經常做家務等,這些低度運動可以有助於舒緩壓力、對身體製造較少傷害、消耗卡路里。

4.少抽煙喝酒

不少研究實驗證明,吸煙是導致肺病、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癌症、心髒病、中風等疾病的高危因素。同時,吸煙會影響胃腸道黏膜組織,影響食物消化吸收。

5.保證充足的睡眠

可能有人認為,中老年人睡眠少也是很正常的。雖然隨著生理機能的下降,老年人睡眠時間會減少,但中老年人還是要保持一定的睡眠時間。

手上這三個穴位長按,有利於身體健康(養生穴)

6. 保持心態

日常生活中我們都要保持平和的情緒,避免大喜大怒,心裡不痛快時,適當的發洩,將心中的委屈不滿痛快說出來,是有益於我們身心健康的。

過量的情緒反應會刺激人體中相應的器官,造成損傷,自然不利於健康。

手上這三個穴位長按,有利於身體健康(養生穴)

身體健康,才有”向前走”的精力,一雙布鞋,也可訪世間千山萬水。

心態健康,才有”發現美”的眼光,一杯花茶,也可品人生榮辱沉浮。

文章來源:大醫本草堂

6個簡單的腳部拉伸動作,消除雙腳和腳踝疼痛


6個簡單的腳部拉伸動作,消除雙腳和腳踝疼痛

今天,給大家分享6個簡單的腳部拉伸動作,可以有效的消除雙腳和腳踝疼痛,一起來看看吧:

動作1:

6個簡單的腳部拉伸動作,消除雙腳和腳踝疼痛

站立,右腳前腳掌踩在泡沫瑜伽磚上
身體微微的向前傾斜
讓腳掌和腳後跟小腿的拉伸感更強烈一些
保持20-30秒,重複練習5-8組
換另一側

動作2:

6個簡單的腳部拉伸動作,消除雙腳和腳踝疼痛

站立在瑜伽磚的前側
腳背貼在瑜伽磚上,身體微微向後
讓腳背和小腿前側的拉伸感更強烈一些
保持20-30秒,重複練習5-8組
換另一側

動作3:

6個簡單的腳部拉伸動作,消除雙腳和腳踝疼痛

站在瑜伽磚的右側
將右腳放在瑜伽磚上,前腳掌踩磚
呼氣,腳後跟向上提
保持20-30秒,重複練習5-8組
換另一側

動作4:

6個簡單的腳部拉伸動作,消除雙腳和腳踝疼痛

站在瑜伽磚的右側
將右腳放在瑜伽磚上,前腳背踩磚
呼氣,腳後跟向下沉
保持20-30秒,重複練習5-8次
換另一側

動作5:

6個簡單的腳部拉伸動作,消除雙腳和腳踝疼痛
  • 站在瑜伽磚的右側
  • 將網球放在瑜伽磚上,右腳踩網球
  • 前後來回緩慢而有控制的滾動
  • 直到整個腳底完全的放鬆,換另一側

動作6:

6個簡單的腳部拉伸動作,消除雙腳和腳踝疼痛
  • 坐立在地面上,將右腳放在網球上
  • 前後來回滾動腳踝後側
  • 直到完全放鬆,換另一側

文章來源:瑜伽解剖學

越睡越困,四肢困乏不欲活動,按摩“三陽穴”,恢復清陽之氣運行


越睡越困,四肢困乏不欲活動,按摩“三陽穴”,恢復清陽之氣運行

炎炎夏日來臨,打開空調、美美睡上一覺,是一件很愜意的事情。

可是,如果出現越睡越困、越睡越疲倦,甚至四肢困乏不欲活動,那你可能需要按摩“三陽穴”來祛祛暑濕了!

三陽,指的是手太陽小腸經、手少陽三焦經和手陽明大腸經,該穴為手三陽經的匯聚、聯絡之處,故名三陽絡。

三陽絡,是屬於手少陽三焦經的腧穴,具有祛濕通絡、清熱開竅的功效。



三焦是中醫學“臟腑學說”的“六腑”之一,是人體水液代謝的主要通道,能把體內的濕邪通過大腸和膀胱以二便的形式排出。

越睡越困,四肢困乏不欲活動,按摩“三陽穴”,恢復清陽之氣運行

夏日的暑熱,加上延綿的雨水,形成的暑濕邪氣阻滯三焦氣化,使得人體內外濕盛,清陽之氣不能濡養頭目、四肢,而出現疲倦欲睡、肢體困乏的症狀。

故此,用三陽絡通利三焦,並下通大腸、膀胱,恢復清陽之氣的運行,起到消暑熱、清頭目、健四肢的作用。

越睡越困,四肢困乏不欲活動,按摩“三陽穴”,恢復清陽之氣運行

取穴法:在手前臂外側取穴。

在掌背腕橫紋上4寸,尺骨與橈骨之間(腕橫紋與肘橫紋之間1/3,距離為4寸,手前臂外側正中線上取穴)。

越睡越困,四肢困乏不欲活動,按摩“三陽穴”,恢復清陽之氣運行

按摩法:用點揉法。

將拇指腹按於穴位上,其餘四指抓住前臂固定。

拇指由輕到重用力往下點壓、按揉,以穴位局部感覺酸麻為度。

雙側穴位交替按摩,每次按揉2-3分鐘,1-2次/日。

文章來源:國醫學苑

三穴位點按法緩解夏季急性腹痛


三穴位點按法緩解夏季急性腹痛

每到夏季,很多人都喜歡吃冰鎮西瓜、冰淇淋等消暑止渴,雖然這些生冷食物能帶來夏季一時的涼爽,但是大量進食尤其對於脾胃虛弱的人來說,很容易出現腹痛、腹瀉的症狀,因為太過寒涼的食物會對腸胃產生強烈刺激,導致腸胃出現急劇痙攣。緩解夏季急性腹痛,可以試試穴位點按法,幾分鐘就能解決煩惱。

點按合谷穴

三穴位點按法緩解夏季急性腹痛

合谷穴是手陽明大腸經的原穴,“合谷”名意指大腸經氣血會聚於此並形成強盛的水濕風氣場。合,匯也,聚也。谷,兩山之間的空隙也。本穴位處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間。兩種簡便的取穴方法為:1、拇指、食指兩指張開,以另一手的拇指關節橫紋放在虎口上,當虎口與第一、二掌骨結合部連線的中點;2、拇、食指合攏,在肌肉的最高處即是。以上兩種方法都能快速的幫助我們找到合谷穴,男性選左側合谷為佳,女性選右側合谷為佳,也可以雙側都進行刺激,要點按出酸脹感最佳,每次點按1分鐘。

少商壓商陽

三穴位點按法緩解夏季急性腹痛

少商穴是人體手太陰肺經最後的一個穴,位於手指拇指末端橈側,指甲根角側上方0.1寸。

三穴位點按法緩解夏季急性腹痛

商陽穴穴名意指手陽明大腸經經氣由本穴外出體表。此穴為手陽明大腸經脈氣所發,可調節大腸經氣,清瀉陽明火熱,具有清熱解毒、瀉火消腫、利咽止痛之效。

少商是肺經的最後一個穴位,商陽是大腸經的第一個穴位。《黃帝內經》記載肺經和大腸經是互為表裡的經脈,二者經氣也在少商、商陽處交接。在過食生冷劇烈腹痛時,往往是因為大腸經遇寒經氣運行不暢所致。通過少商按壓商陽,其一可刺激二穴,分別激發肺經和大腸經的經氣,使氣暢通;其二可增強肺經和大腸經的聯繫,可以增強療效。在按壓時應注意配合呼吸,吸淺呼深,才能見到療效。

文章來源:中醫中藥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