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手上這個穴,每天按一按,血管通暢心情好、氣色好!


我們在人生中會遇到很多不愉快、想不通的事,既然想不通就不要花時間去想,繼續過好現在的生活,說不定偶然的某一天會有不期而遇的結果。繼續思考毫無結果的事情只能是給自己徒增煩惱,最後還惹得一身病痛。當你放開過去的時候會發現,自己曾錯過多少個美好。

其實小編這裡還有個“專治各種不通”的小方法,在這里分享給大家,這個小方法就是按揉內關穴。

這個方法看似簡單,其實寓意深遠。在多年的臨床中發現,通常人內關穴處的兩根肌腱是放鬆並分開排列的,而經常想不通的人往往是緊聚在一起的。內關穴是心包經的穴位,心本來應該開心,但你經常想不通,心就“內關”了。因此,堅持按揉這個穴位,如果哪天發現這兩根肌腱慢慢在分開,那你的“想不通”就快要治好了。

內關穴最早見於《黃帝內經 ·經脈篇》,它所屬心包經,通於任脈,會於陰維,是八脈交會穴之一。內關穴的真正妙用,在於能打開人體內在機關,有補益氣血、安神養顏之功。



按揉內關穴,打開內心的結。大家可以觀察一下周圍的人,越是心情抑鬱、煩躁、愛發脾氣的人衰老的跡象越明顯。女人在生活工作裡最容易受情緒左右,有些女性朋友過早出現衰老跡象,主要跟自己的心情有關。所以大家心情不好的時候不妨揉15分鐘內關穴。

那些愛美的人,或者處於更年期的朋友,更要多按摩內關穴。調心養心、氣血充盈才是真正的養顏之秘!

捏捏手指,預防7大疾病!


1、緩解高血壓

按捏左手無名指第三個指節,可以有效預防和治療高血壓,有效緩解血管壓力,從而起到保護心臟的作用。

一般高血壓患者感覺頭暈,可能是其血壓有升高。此時按壓左手無名指第三個指節可以緩解頭暈現象。如果頭暈比較嚴重,還可以按一按手心部位,掌心對應著心臟,可以緩解心臟的壓力。

2、預防糖尿病

按捏左手大拇指第二個關節,可以刺激身體分泌更多的胰島素來“消化”醣類,降低糖尿病的發病率。

當然,控制體重及日常飲食的控制,更有必要。


3、預防眼疾

捏一捏雙手小指根部外側可以有效預防眼部疾病。

小指外側的根部有一個治療眼睛衰老的穴位,即老眼點。老少皆宜,老年人按此穴可緩解眼花現象,年輕人按捏此穴可舒緩眼部疲勞,少年兒童按摩此穴可有效預防近視。日常保健眼部健康都少不了老眼點穴。



4、預防腎虛

按壓左手小指第三個關節內側部位可以有效預防腎虛。

小指上的穴位眾多,經常按壓此處可以起到補腎養陽的作用,對腎臟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5、預防乳房腫塊

經常按摩右手拇指的第二個關節處,可以預防乳房腫塊。

經常按壓右手拇指根部,可以有效預防乳房部位的相關疾病。讓女性更健康更有魅力!




6、預防支氣管炎

無名指的第三個指節對應著身體的氣管部位。

經常按捏可以有效預防支氣管疾病,保護支氣管以及肺部的健康。


7、緩解失眠症狀

捏食指根部外側部位可以有效緩解失眠症狀。經常按壓可以有效緩解大腦疲勞,刺激其能夠正常分泌出睡眠激素。

沒想到小小的手竟然這麼強大,趕緊按摩按摩手吧!預防疾病從手開始!

文章來源:佔豪

亞健康易疲勞,按摩手掌上的中渚穴及胃、脾、大腸反射區!


即使是生活規律的人,在一天工作完畢,吃完飯、洗澡後上床時,都會感覺到突然而至的疲倦感;這種舒服的疲倦感,會令人很快熟睡,在隔天早晨充滿精神的醒來,這是健康人的狀態。現代的人越來越晚睡,在這種睡眠不足的狀態下,隔天的疲勞當然更加無法解除。每天都覺得懶洋洋,提不起勁,都是因為睡眠不足,沒有好好休息的結果。當然,這其中也有人是因為肝炎或糖尿病才時常感覺到疲倦。但若在細緻檢查後,並沒有任何異常情況,則只是長時間疲勞的關係,只要好好地休養,就能夠恢復過來了。



對付亞健康、易疲勞最有效的穴位——中渚穴
對疲勞、疲倦感等有效的穴道是“中渚”。《針灸甲乙經》:“狂,互引頭痛,耳鳴,目痛,中渚主之;嗌外腫,肘臂痛,手上類類也,五指瘈不可屈伸,頭眩,頷,額顱痛,中渚主之。”

中渚穴(zhōng zhǔ xué),是手少陽三焦經的常用腧穴之一,中,與外相對,指本穴內部。渚,水中的小塊陸地或水邊之意。該穴名意指三焦經氣血揚散的脾土塵埃在此囤積。本穴物質為液門穴傳來的水濕之氣,至本穴後,隨水濕風氣揚散的脾土塵埃在此冷降歸地並形成了經脈水道穴旁邊的小塊陸地,故名。清熱疏風、舒筋活絡。主治頭痛、目赤、耳鳴、耳鳴、耳聾、喉痺等頭面五官疾患;肩、背、肘、臂疼痛麻木,手指不能屈伸;熱病。現代常用於治療頭痛、神經性耳聾、美尼爾綜合徵、眶上神經痛、肩周炎、急慢性腰痛等。

中渚位於手背的無名指和小指之間,朝手腕方向下移2厘米處,正好在兩條肌腱之間,實際用手指觸摸有凹下去的感覺。

對中渚來說,最有效的刺激法是香煙灸和中藥灸。在就寢前刺激7—8次,如此一次一次間隔地做刺激,就會逐漸有效。

除此以外,有興奮神經作用的“手心”和強化內臟功能的“胃·脾·大腸反射區”,對於消除疲勞、疲倦感都有效果。
手心位於手掌的中央,就是將手掌伸平也能夠盛水的部位。而胃·脾·大腸反射區則位在手掌側、拇指指根部,沿著生命線的那一帶。

  對於過度疲勞,就寢後1~2小時會全身冒虛汗的人來說,用香煙灸刺激中渚,是最有療效的。另外須同時對手心和胃·脾·大腸反射區做指壓,指壓的方法是,重而緩慢。就是1、2壓,3離開;如此1、2、3,1、2、3……重複地指壓左右兩手的胃·脾·大腸反射區直到疲憊有所緩解為止。

文章來源:生命與健康

按摩手掌上的中渚、陽池、關衝三個穴位緩解頸部肌肉僵硬


頸部肌肉僵硬時,可用手掌病理按摩療法中的香煙灸、指壓法、髮夾等刺激“中渚”、“陽池”、“關衝”等三處。



症狀和原因

頸部肌肉僵硬,幾乎是每個人都有的經歷。它不像生病或受傷,即使不理會它,不加以治療,1、2日也會自動好起來,但在當天,頸部的不適卻實在令人受不了。頸部肌肉僵硬的原因很簡單,大多因為睡覺時姿勢不正確所引起。通俗地說,就是以不當的姿勢睡眠,造成循環上的障礙,刺激神經後,導致頸部肌肉發生痙孿的狀態。這種情形多發生在睡眠中,是無法預防的。在發生之後,最好使用穴道療法,以減輕不舒服的感覺。


有效穴位——中渚、陽池、關衝



治療頸部肌肉僵硬的穴道,在手背有三處。中渚、陽池、關衝三個穴位。

首先介紹“中渚”。中渚位於小指和無名指指間,下方約2厘米處(手腕側)的部位。用手指觸摸時,大約是在小指和無名指指骨之間的凹處。中渚穴為三焦經的腧穴,故有舒筋活絡、通痺止痛之功,用以治療肩、背、肘、臂疼痛、僵硬,手指不能屈伸手臂紅腫、肩周炎,肩關節及其周圍組織疾病,肘腕部關節炎等。

接著是“陽池”。陽池位於手腕中央,靠近小指側的部位。仔細地說,就是將指尖反翹起來,各手指在手腕處會形成很粗的筋,在中指和無名指的粗筋交叉至手腕為止的部位,就是陽池的位置。陽池。陽,天部陽氣也。池,屯物之器也。該穴名意指三焦經氣血在此吸熱後化為陽熱之氣。本穴物質為中渚穴傳來的弱小水濕之氣,至本穴後,受外部傳入之熱,此水氣吸熱脹散而化為陽熱之氣,如陽氣生髮之池,故名。陽池穴可生髮陽氣,溝通表裡。現代常用於治療糖尿病、前臂疼痛麻木、腕關節炎等。

第三處是“關衝”。關衝位於無名指指甲、靠小指側的下端。正確地說,應該是在無名指指甲左邊,畫上一條直線,在指甲下端畫一條橫線,這二條線相交的地方,就是關衝。

在這三處(左右手共六處)做刺激,就能在短時間內消除頸部肌肉僵硬所帶來的不適。

  治療方法

要治好頸部肌肉僵硬,強的刺激才會有效果,所以使用香煙灸、指壓法等最為適當。

香煙炙是將香煙頭靠近三處穴道,直到感覺“燙”時,就拿開。用同樣動作,對每一穴道,做7到10次。

指壓的方法是,重而緩慢。就是1、2壓,3離開;如此1、2、3,1、2、3……重複地指壓左右兩手的陽池、關衝,中渚穴直到僵硬部位有所緩解為止。也可以使用髮夾刺激穴道。以髮夾的“頭”對穴道做15~ 16次強烈的刺激。刺激時的要領是:完全而緩慢。

文章來源:生命與健康

常灸2穴,預防腦中風、老年癡呆症有特效,馬上告訴爸媽


中風,在現代社會的發病率越來越高,我所在的醫療院所,10年前只有1個神經科門診,現在已開設8個神經科,1個複健門診,而且床位經常不夠。

一般人都知道預防中風,必須定期做檢查,以控制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並常服用活血化瘀的藥物。

這些方法確實能降低中風的機率,但很多人即便依照這些正規方法執行,仍然可能發病,建議可配合下面介紹的偏方,以達到預防效果。

5年前,專家診治過一位50多歲的患者,當時左半身突然麻木、無力,症狀持續約1小時,家人急忙將他送醫檢查,確診為「短暫性腦缺血」,並有高血壓症狀。

住院期間,醫生為患者開了降壓藥,也使用阿斯匹靈,來預防腦缺血、腦血栓形成,觀察1週後,病情穩定就讓他出院了。

出院後,老伯定期來我門診,一般1個月會來1、2次。3個月後,他復診時告訴我,前1天又出現1次半身麻木無力,雖只持續幾分鐘,但也飽受驚嚇。我為他更換更好的西藥,並配合口服中藥湯劑,但不到半年,他又再次發作。
老人家很緊張,問專家有沒有其他方法?專家想了想便告訴他下面的方法,請他自行在家中操作。

方法∶

點燃艾柱,在雙側足三里、懸鍾穴位,以局部皮膚覺得溫暖,又不過燙為宜。每穴艾灸約20-35分鐘,每周至少進行2次,如能每日進行,效果更佳。

艾灸足三里穴和懸鍾穴,對於預防中風,特別是缺血性中風,具有特別的功效。中醫認為,缺血性中風的產生,與氣虛密切相關。

<黃帝內經>中指出∶「上氣不足,腦為之不滿。」金元醫家李東垣認為「本氣自虛」、「形盛氣衰」是腦缺血的根本原因。由於氣虛,導致血行無力,於是就容易發生血瘀,導致缺血性中風的發生。

足三里穴是足陽明胃經的重要穴位,足陽明胃經被稱為「多氣多血」的經絡,艾灸此穴,具有顯著補氣之效。俗話說∶「三伏灸三里,好比吃母雞」,中醫也說∶「若要身體安,三里常不乾」,可見艾灸足三里穴,是一種由來已久的強身健體法。

文章來源:艾匠

冬季艾灸,懂“藏”才能事半功倍!


中醫養生講究:春生,夏長,秋收,冬藏。

——小益君按

冬季養生要注意防寒藏陽

黃帝內經中講到“冬三月,此謂閉藏。水冰地坼,無擾乎陽,早臥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溫,無洩皮膚,使氣亟奪,此冬氣之應,養藏之道也。逆之則傷腎,春為痿厥,奉生者少”。

冬季氣候寒冷,寒氣凝滯收引,易導致人體氣機、血運不暢,而使許多舊病復發或加重。特別是那些嚴重威脅生命的疾病,如中風、腦出血、心肌梗死等,發病率明顯增高,所以冬季養生要注意防寒藏陽。



“斂陽歸根”乃是順應冬氣、養護人體閉藏機能的法則,是為了避免受寒邪之氣的傷害,也是為明年春天的生髮積累能量。藏陽越深,春生夏長越有力量!

最佳冬藏方法—— 艾灸

冬季養生,艾灸尤其適合體質虛寒人群!在冬季艾灸,可以調整人體的陽氣,起到溫補助陽、溫經通絡、補腎壯骨、養陰益精,順時給人體相應的輔助,促進新陳代謝,使人精氣充沛,強健舒暢。

常見的各類骨關節疼痛病症:肩周炎、頸椎病、腰椎病;婦科類疾病:婦女痛經、月經不調、宮寒;包括老年人/兒童的哮喘、慢性胃腸炎等。都是由於陰陽失調,久寒侵體引起的症狀,選擇在冬天艾灸,可以有效驅寒補陽,緩解保健!

冬季灸3大穴位,祛邪防病效果好

1.足三里

若想身體安,三里常不干”,足三里是足陽明胃經的主要穴位之一,是一個強壯身心的大穴。足三里灸具有補脾胃、調氣血、通經活絡、疏風化濕的作用,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改善手腳冰涼症狀。

2.神闕穴

歸屬任脈,是氣和,氣舍,氣具之穴,是任脈在此會和,此穴為任脈上部經脈氣血的重要來源。灸神闕可鼓舞一身之陽氣,具有溫通陽氣、散寒通絡的作用。

3. 關元穴

關元穴就像人身體的一個閥門,將人體元氣關在體內不讓它洩漏,是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是補益全身元氣的要穴。關元灸具有溫腎固精、培腎固本、調節回陽的作用。

常伴左右的養生保健師

調理配穴真人呈現盡在

益生所艾APP

文章來源:益生所艾

經常刺激身體五大穴位,保健養生一步到位


《黃帝內經》對人體經絡、穴位的作用推崇備至,認為其可以“決生死,治百病”。

中醫保健五大要穴是膻中、三陰交、足三里、湧泉、關元。

檀中穴:

《靈樞·脹論》:“膻中者,心主之宮城也。”日本·森立之《素問考注》:“膻中名出焉,而無包絡。可知包絡,即古之膻中。以包絡心臟,故云心包絡,略云心包。”

位置:膻中穴位於胸部,當前正中線上,平第4肋間,兩乳頭連線的中點。

取穴方法:取定穴位時,患者可採用正坐或仰臥的姿勢,該穴位於人體的胸部人體正中線上,兩乳頭之間連線的中點。

主治:刺激該穴能理氣活血通絡、寬胸理氣、止咳平喘,尤其是可有效治療各類“氣”病,包括呼吸系統、消化系統病證,如哮喘、胸悶、心悸、心煩、心絞痛等。




三陰交:

位置:位於人體下肢穴位。在小腿內側,當足內踝尖上3寸,脛骨內側緣後方。

取穴方法:用手按時比其他部位敏感,有點脹疼的感覺。

主治:調和氣血,通經活絡,健脾和胃,消谷化食,調經止痛,寧心安神,補陰除煩。

適用於腹脹腸鳴、大便泄瀉、月經不調、崩漏帶下、痛經閉經、小便不利、神經衰弱、腎虛陽痿、失眠健忘、精力不足、容易疲勞等病症。對心、腦病有一定的作用,為主要保健穴。

足三里

位置:在小腿前外側,當犢鼻下3寸,距脛骨前緣一橫指(中指)

取穴方法:正坐在椅子上,屈膝,足掌放平,自然平鋪地面,用本人之手虎口圍住膝蓋,食指放於膝下脛骨前緣,四指併攏,當中指尖著處是穴位。在外膝眼之下方三寸,脛骨外緣,脛骨前肌與伸趾長肌之間。

治療方法:

1、手指按壓:每天用大拇指或中指按壓足三里穴一次,每次每穴按壓5-10分鐘,每分鐘按壓15-20次,注意每次按壓要使足三里穴有針刺一樣的酸脹、發熱的感覺。

2、艾灸:每周用艾條艾灸足三里穴1-2次,每次灸15-20分鐘,艾灸時應讓艾條的溫度稍高一點,使局部皮膚發紅,艾條緩慢沿足三里穴上下移動,以不燒傷局部皮膚為度。

以上兩法只要使用其一,堅持2-3個月,就會使胃腸功能得到改善,使人精神煥發,精力充沛。

主治:足三里號稱“人體保健第一要穴”,刺激該穴能預防和減輕很多常見病,如胃十二指腸潰瘍、急性胃炎、胃下垂、嘔吐、呃逆、噯氣、腸炎、痢疾、便秘、肝炎、膽囊炎、膽結石、腎結石絞痛以及糖尿病、高血壓等,並對解除急性胃痛的效果很明顯。

湧泉:

《黃帝內經》中說:“腎出於湧泉,湧泉者足心也。”

位置:位於足前部凹陷處第2、3趾趾縫紋頭端與足跟連線的前三分之一處, 為全身俞穴的最下部,乃是腎經的首穴。

取穴方法:取穴時,可採用正坐或仰臥,蹺足的姿勢,湧泉穴位於足底部,在足前部凹陷處,第二、三趾趾縫紋頭端與足跟連線的前1/3處。

主治:經常按摩此穴,可使腎精充足、耳聰目明、精神充沛、性功能強盛、腰膝壯實不軟、行走有力。

對咽喉腫痛、頭痛、目眩、失音、失眠、小便不利、休克、中暑、中風、高血壓、癲癇、女子不孕、月經不調、怕冷、陽痿、遺精、更年期綜合徵等疾病,均有療效。



關元:

位置:當臍中下3寸。

取穴方法:取穴時,可採用仰臥的姿勢,關元穴位於下腹部,前正中線上,從肚臍到恥骨上方畫一線,將此線五等分,從肚臍往下五分之三處,即是此穴。

主治:經常按摩該穴,有培元固本、補益下焦之功,對泌尿、生殖系統疾病有很好的療效。

男科病症,如遺精,陽萎,早洩,性功能低下等;

婦科病症,如月經不調,經閉,痛經,白帶病,子宮脫垂,功能性子宮出血,外陰瘙癢,各種婦科炎症等;

文章來源:愛瑜伽life

建裡穴——體虛之人最好的溫和平補“藥”!


如果說上、中、下脘三穴是劉、關、張三兄弟的話,那麼建裡穴就相當於三國里的趙雲,不僅藝高膽大,而且和劉、關、張親如兄弟,關係不相上下。建裡穴與這三個穴一字排開,,在中脘穴下一寸,下脘穴上一寸。

建裡,屬任脈腧穴。建,建設也。裡,與表相對,此指肚腹內部也。該穴名意指任脈的地部經水由此註入肚腹內部。本穴物質為中脘穴傳來的地部經水,至本穴後,經水循本穴的地部孔隙注入體內,注入體內的經水有降低體內溫壓的作用,故名。



建裡穴在中脘穴下1寸,下脘穴上1寸。建是建築,建立,與“健”相通;裡是居的意思。我們知道,脾胃是人的後天之本,是人體的大糧倉。嬰兒切斷臍帶之後,營養的供給來源就靠脾胃,食物在這裡被消化,形成精氣進入肺裡,再由肺進行分佈,來滋養五臟六腑。  
 
實際上,食物進入胃以後,並不是一開始就能生化成精微物質,而是有一個逐漸消化的過程,一直到達建裡穴,中焦脾胃之氣才開始形成,臟腑也因此強健。就好像建房子先要打地基一樣,地基打好了,上面的門窗樓台才能成立,所以稱為建裡。  

 古人說,胃有五竅,五竅都是胃氣出入的地方,而胃是人體大後方的門戶。當人體出現與胃相關症狀時,都可以刺激建裡,壯根基、中和胃氣,讓五臟能夠“安居樂業”。   

人們常說的病要三分治七分養,刺激建裡穴就是養的過程,也是一個善後的過程。這個過程做得好不好,直接關係到胃對於外邪的抵抗力強大與否,所以一定不能輕視。建裡穴是一個補穴,有很好的和胃安神的效果。有些人健康意識強,平時有事沒事去弄點養胃的東西來吃。其實,真正平和的補藥就在我們的身上,時不時刺激建裡比什麼補藥都強。沒事時用拇指沿著建裡穴旋轉按摩,每次按摩100下,能夠很好地促食慾,增進身體的健康。  

 脾胃是後天之本,是脾胃之氣中滋養身體的重要成分,而建裡則是脾胃之氣生成的地方,就像我們的屋基一樣,打得結實與否直接關係著立在上面的房子是不是能夠經風歷雨,安然無恙。所以,刺激建裡其實就是在夯實人身體的“根基”。  

 在人體胸腹部這條正中線的位置劃一條豎線,以肚臍為中心,在肚臍的下3寸是關元,上3寸就是建裡穴。

文章來源:生命與健康

“呼”一聲能健脾?專治祛濕、化痰!


健身氣功六字訣”源於先秦,由晉代著名醫藥學家陶弘景總結而成,“百歲藥王”孫思邈曾將此功作日常保健氣功,練習這套呼吸吐納法可以起到調理五臟和三焦經的作用。

有現代研究表明,常做這套保健氣功可以有效降低皮下脂肪含量、改善心肺功能、緩解緊張情緒、降低血壓和心率等作用。

該套氣功共有6個動作,(我們會在日後的推送中陸續為大家奉上練習教程),這六個動作與五臟有相對應的調養關係:


字訣鍛煉

字訣鍛煉

字訣鍛煉

字訣鍛煉

自訣鍛煉

字訣鍛煉

三焦

與動作相伴的“噓(xǖ)、呵(hē)、呼(hū)、(sī)、吹(chuī)、嘻(xī)”這六個字的發音,是這套功法的核心所在。

今日老李為大家介紹第三式

健脾“呼字訣”

中醫的“呼”字訣是健脾的重要方法之一,練呼字訣,可以健脾和胃、洩脾胃濁氣,對消化不良、腹脹、痰多、濕重等症狀有較好的療效。

視頻來源於北京衛視《養生堂》節目

1、雙腳分開,與肩同寬;

2、雙手掌心向內,置於腹部兩側,於身體前約10公分左右的距離;

3、保持掌心向內,雙臂成環,向提前擴張撐圓;

4、同時緩慢屈膝下蹲,口中發出“呼”的聲音;

5、雙手沿原路返回至起始位置,同時慢慢站立起身;

上述5步做完為一次,連做6次為一組練習。如果工作比較忙,每天一組練習即可,時間不限。如果時間充裕,可以每天早晚各做一組。

1、呼字訣練習時注意氣息要隨手向前,發音時要“鼓肚子”。腹腔的收縮可以促進胃腸蠕動,緩解腹脹、腹痛症狀;

2、中醫認為“脾為生痰之源”,脾虛則水濕代謝失常,聚濕氣則易生痰邪。很多中老年人咳痰不斷,其根源在脾,多練呼字訣,脾健痰自消;

健脾就是這麼簡單

孫思邈都推薦的養生氣功

你有沒有心動

趕快練起來!

“噓”一聲就能養肝?專治生氣、易怒!

“呵”一聲能養心?專治失眠、心悸!

“呼”一聲能健脾?專治祛濕、化痰!

“呬”一聲能養肺!專治感冒、緩解咳嗽!

“吹”一聲能補腎!專治腎虛腰酸

“嘻”一聲助吸收,專進冬補!

文章來源:崆峒老李

為什麼女人老是喊“腰痛”?3招可告別腰痛!


日常生活,不少女性朋友經常抱怨,“累得腰酸背痛、連腰都直不起來了”。

女性的腰部似乎比男性更為脆弱,尤其是經期、孕期和產後的女性,更容易因為腰疼而影響生活和工作。

◆ ◆ ◆

女人為什麼老是喊“ 腰痛 ”



一、生理性腰痛
對於有痛經症狀的女性來說,大姨媽造訪期間,常會腰膝酸軟,一般而言,這屬於生理性疼痛,不需要特別治療。不過,有些女性會在這個時候採用捶打腰背等方法來緩解腰背酸痛,這是不可取的,因為其結果往往適得其反。



二、勞累造成的腰痛
女人的日常總是被拆得非常瑣碎和忙碌,不知不覺間,纖弱的腰肢就開始喊疼。

>>>> 腰肌勞損

當身體過度疲勞,或者站姿或者坐姿不當,都有可能導致腰肌勞損,從而引起腰部的慢性隱痛。一般來說,真正的腰肌勞損會隨著氣候和勞動強度的變化而變化,時重時輕,因此平時注意勞逸結合特別重要。


>>>>腰椎疾病

腰椎間盤突出是青壯年女性腰痛的常見病因。除了腰部受傷之外,也都是由於長期的慢性勞損引起,除了表現為腰部疼痛之外,也常常伴隨有下肢的放射性疼痛麻木等。


>>>> 骨質疏鬆

骨質疏鬆是中老年女性腰痛的最常見原因。特別是在女性絕經期以後,由於脊柱的骨量減少,脊柱的承重能力的降低,機體在負重甚至在行走中都會出現腰背部疼痛。因此,女性平時要注意補鈣,特別是在20~30歲時多補鈣,因為此時是女性一生鈣儲存的最好時期。

>>>>孕期及產褥期勞累

懷孕期間,胎兒逐漸長大,子宮重量隨著胎齡增長而增加,致使身體重心前移,為了保持身體平衡,腰部就會向前挺起,長此以往會引起腰痛。產褥期,如果出血過多,或勞動過早、過累及受涼等,也會造成腰痛。產后腰疼,是已生育女性中比較普遍的現象。


>>>>長期穿高跟鞋

為了更美,女人們也是拼了。然而長期穿高跟鞋,會使下肢的平衡受到影響,站立、行走都不能隨心所欲,也很容易發生急性腰扭傷。扭傷時肌肉、韌帶除了會程度不等的發生撕裂和微量出血、腫脹甚至瘀血青紫等情況,也會表現為腰痛。

三招可告別腰痛!
排除生理疾病,簡單3招可告別腰痛。

1、小燕飛人

呈俯臥位,雙手背向放好,頭盡量向上翹,然後放鬆。做這個動作時,不能屈膝,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10分鐘左右時間、強度因人而異。

2、五點支撐

仰臥在床上,屈肘屈膝,以頭枕部、雙肘尖、雙足底著床,將臀部及腰背部盡力抬離床面3~5秒為1次,每天50次。


3、向後抬腿

趴在床上或站立趴在牆上,讓腳、腿向後方使勁,左右腿交替進行,以感覺到後背肌肉收縮、拉緊,整個身體向後弓為最佳狀態。

藍色字
本期主播|小馨

點擊音頻,即可收聽

“養生十萬個為什麼”

★選擇
{ 28天S計劃 }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簡介:28天減肥訓練營,量身定制減肥計劃。堅持打卡28天,0基礎也能瘦!

{MM私密護理}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簡介:一對一專業解答各種女性私密問題,女人陰道鬆弛、有異味、白帶異常、宮頸糜爛、夫妻生活等。

文章來源:99健康網

肩痛之“拿什麼拯救你,我的五十肩”


讀而思deepreader

五十歲的人,不少會有這樣的經歷:某一天,突然發現自己手不利索了,先是肩膀痛,慢慢地手臂抬不起來,女同志梳頭不方便,男同志系皮帶都有些吃力。過來人會說,喏,這是“ 五十肩 ”,人老啦。

國外一家媒體發布過一份“打死都不想得的10種恐怖疾病”,凍結肩赫然在列,可見它有多折磨人。

強健的體魄是咱老百姓幸福生活的保障,

可咱們自己或者身邊親人難免會得一些小恙,

這不,王阿姨最近就因為肩膀疼犯了愁。

許您或者您家裡也有親人正承受著王阿姨這樣的痛苦,

反正王阿姨受這苦是受夠了。

別急,肩膀疼其實不可怕。

現在請專家來給大家講講,

這肩膀疼倒是是怎麼一回事,

大家又該怎麼防治呢——


這個毛病醫學上,這種肩膀痛也被稱為“凍結肩”,或者“黏連性關節囊炎”。這兩個叫法也很形象:肌肉、肌腱等各種組織黏連在一起,原本靈活的關節,就像凍住了一樣,動不了了。這個名字大家可能不太熟悉,那麼它的另外一個家喻戶曉名稱你一定知道,那就是“ 肩周炎 ”,全稱叫肩關節周圍炎,多發於50歲左右的患者,女性多於男性,所以又叫“ 五十肩 ”。

在規範統一了這個疾病的學名為“凍結肩”,就是患者無明顯誘因出現的肩關節活動範圍受限,故名思議,就跟肩關節被冰凍了一樣的感覺,動彈不得,疼痛難忍。所以凍結肩最典型的表現就是肩部疼痛,晝輕夜重,肩關節各個方向的主動被動活動均受限,外旋受限最為明顯。當然了,凍結肩確診還要排除其他的肩關節疾病,專家以後還會介紹。

結肩的原因目前還不清楚,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這個病的發生不但與炎症相關 (關節內滑膜發炎伴新生血管形成),還與纖維化相關( 關節囊增厚、僵硬、粘連)。

[ 疾病分期]



凍結肩通常發展緩慢,可分為三個階段。每個階段可以持續幾個月。

首先是疼痛期:在此階段,你的肩膀的任何動作都會引起疼痛和僵直的感覺,肩部活動變得愈發困難。

有部分凍結肩患者會在夜間疼痛加劇,甚至影響睡眠。

這一階段可延續2-9個月。

其次是凍結期:此時疼痛可能開始減少,然而你的肩膀會變得更僵硬,肩關節活動更加困難。


這一階段通常持續4個月—1年。

最終是解凍期:到最後你會發現肩關節活動範圍開始慢慢地恢復。

這一階段通常持續5個月-2年不等。

三個階段可能會有所重疊,整個發病過程可能要持續兩到三年的時間,疾病是可以自癒的,大部分最後可以完全恢復正常,只有少部分病人最後可能肩關節活動還是有所受限。

專家經常能碰到很多患者前來就診,強烈要求治療,因為凍結肩痛起來真是要命啊!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量。

[風險因素]



以下因素可能會增加患上凍結肩的風險:

①年齡和性別

40歲以上,特別是女性發病率較高。

②不動或行動不便

長時間不能自主活動或肩膀活動能力降低的人發生凍結肩的風險較高。

③全身性疾病

有一定基礎疾病的人更容易發生肩周炎。

可能增加風險的疾病包括:糖尿病、甲狀腺功能亢進(甲亢)、甲狀腺功能減退症(甲減)、心血管疾病、結核、帕金森病。


[肩關節功能鍛煉十全秘籍]

鍛煉前熱身:進行肩關節功能鍛煉前應先局部熱身,可洗熱水澡後再開始或用熱毛巾捂熱患肩,持續10~15分鐘。

鐘擺拉伸法

者站立並輕彎腰,讓患肢下垂並畫圈,沿順時針方向和逆時針方向各十圈,一天一次。若症狀好轉,則可增加畫圈的直徑,此外還可通過手持一定重量的物體(如水瓶、啞鈴等)畫圈來增加拉伸鍛煉強度,物體的質量大約1-2kg。

毛巾拉伸法

手從背後握住毛巾的兩端,先將毛巾保持水平位,然後用健手向上牽拉毛巾,使患肢向對側運動。每天10~20次。若症狀好轉,可通過將毛巾搭在健側肩膀上,雙手握住毛巾兩端牽拉的方法來加強鍛煉強度。

爬牆練習法

對牆壁站立,與牆壁保持1/3手臂的距離,讓手指接觸牆壁,從腰部水平開始盡可能往上爬,使用手部的力量,而不是肩關節的肌肉力量,然後緩慢將患肢放下,必要時可用健肢幫忙。每天10~20次。



橫跨身體拉伸法

站立或坐立位,用健手握住患側手肘,將患肢舉起,橫跨身體,並輕輕加壓以牽拉患肩。每次拉伸持續15~20分鐘,每天10~20次。

腋窩拉伸法

用健側手臂將患肢舉起放在與胸部平齊的檯面上,然後稍屈膝,使腋窩展開,然後緩慢加大屈膝幅度,從而拉伸肩關節。每天10~20次。


外旋拉伸法

手握住橡皮筋,屈肘90度,是上臂貼於身體兩側,然後小範圍外旋患肢,約30度-45度左右,持續5秒。一次10~15下,一天一次。

內旋拉伸法

在關閉的門旁,用一橡皮筋勾住門把手,患側手抓住橡皮筋的另一端,屈肘90度,朝身體一側牽拉橡皮筋至30-45度左右,持續5秒鐘,一次10~15下,一天一次。



後伸練習

上肢盡量伸向後背,直到疼痛不能容忍,每次10-20下,每天3次。


聳肩練習

者雙側同時用力劃圈樣聳肩,反復進行,一次10~15下,一天一次。

擴胸運動

手放在門緣兩側作為支點,身體向前傾斜從而拉伸胸部,每次10-20下,每天3次。

有了專家的細心講解,各位患者朋友對凍結肩有了一定的了解。不論是正在受凍結肩的困擾的朋友,還是希望遠離凍結肩的朋友,希望這篇文章能夠帶給您幫助。

了解更多骨病知識,加微信:hh-gubing

文章來源:骨病健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