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池穴是三焦經的原穴,而三焦是五臟六腑的總指揮,是元陽之氣的主通道,你把它用好了,身體上的很多毛病就會迎刃而解,不治自消!
先舉一反三的講講陽池穴治病的故事吧!
去年秋天,秋風剛剛送來一點涼意的時候,一位大約二十多歲的姑娘來找我看病,說是自己不論春夏秋冬,經常手腳冰涼。
冬天坐在暖氣房裡,別人穿著一般的單鞋都覺得熱,自己穿著厚厚的保暖鞋腳還發冷,手也是冰涼冰涼的;即便是夏天,每天早晚或是下雨的時候手腳也是冷冰冰的。
以前沒太重視這個問題,雖然身邊的同伴和自己的男友老說自己是“冷血動物 ”,但自己覺得反正對身體又沒什麼影響,就以為這屬於正常情況。
後來,與自己單位一位60多歲的女老師聊天時無意中談到這個話題,老師當場一摸她的手,果然像鐵棍兒似的,冰涼冰涼!那位老師就提醒她,這是一種病理現象,她才到我這裡來。
我給她把脈望舌診察一番之後,發現並沒有什麼明顯的異常之處,不過那手真的很涼,天氣又不是很冷,而且還是大下午的,那手腕儿都是冰呼呼的,更別說手指頭了。
是藥三分毒,既然沒有病,那就不能亂吃方藥,但這種症狀確實需要進行一些調理改善,以防情況加重。
怎麼辦呢?人體自有大藥,最好的、最健康有效的藥物不在身體之外,人體自身有帶。
於是我教給她一個方法,去藥店買上10來根艾條,每天臨睡之前,也就是晚上九十點左右,點燃艾炷,用它來炙烤兩手腕的背部,腕橫紋中點的小窩(用手按可以感覺到),也就是陽池穴。
炙烤的時候艾炷頭距離手腕兩厘米左右,既要能感覺到熱量,又要防止燙傷,每隻手每次炙烤5~10分鐘(如果沒有艾炷,用香煙也可以,一支煙正好能灸一隻手)。
如此每天堅持,灸完睡覺,連續1個月,即可見到明顯的效果,手腳發冷的症狀將會大大改善,一般兩到三個月以後,手腳就不再會無緣無故地發涼了。
手腳冰涼是現在許多人身上很常見的一種情況,男女老少都可能出現,尤其以女性和老人為多。
而上面的這個方法可以說是對付手腳發涼的一個“殺手鐧”,十多年來,每逢遇到類似情況的病人時我就會使出這一招,90%以上都能奏效,非常靈驗。
包括上面說到的這位年輕姑娘,在用我的方法後不久就治好了手腳冰涼的症狀。
為什麼會這麼靈驗呢?這還得從手腳發涼這種症狀的根源說起。
手腳發涼,用西醫的話說就是血液循環不良造成的,如果血液循環好了,把熱量帶到了四肢的末端,手腳自然就暖和起來了。
在這個問題上,中西醫的認識從根本上來說是一致的,因為從中醫的角度來看,手腳發涼也是因為氣血淤滯,循行不暢,氣血不能正常地到達四肢末端造成的;
加上自身陽氣虛弱不足,火力不夠,手腳就會經常冷冰冰的,不僅如此,這樣的人冬天的時候手腳上還愛長凍瘡。
如果從中醫體質辯證的角度來看,這類人多屬陽虛體質,明顯的陽氣不足嘛!
《黃帝內經》中講:“ 頭為諸陽之會,四肢為諸陽之末。”意思是說頭上是陽氣最旺的地方,而四肢是陽氣最弱的地方。
按照中醫的劃分,上半身屬陽,下半身屬陰,而在我們身上,頭是最高的地方,是陽中之陽,而且在我們全身的12條正經當中,6條陽經全都到了頭部,你說頭上的陽氣能不旺嘛!
而四肢呢?四肢是諸陽之末,是陽氣最弱的地方。
加上四肢又是氣血最難到達的地方,當然根源其實還是因為陽氣不足。
中醫講“氣為血之帥,氣行則血行,氣滯則血淤,氣血通則百病癒”,你陽氣不足了,沒有力量推動血液的運行,血液行動無力發生淤滯,也就不能將從飲食轉化而來的熱量帶到四肢,所以手腳必然就會發涼,要是氣血旺盛通暢了,疾病就會不治自愈!
所以說陽氣是人體健康的根本。
那人體手腳上陽氣虛弱不足了怎麼辦呢?就得從臟腑入手,想辦法調動陽氣,補益陽氣,陽氣旺了,手腳自然就不會無緣無故地發涼了。
而調補陽氣最簡單、最有效的辦法,莫過於我在本文開頭告訴那位姑娘的艾灸陽池穴法。
陽池是三焦經上非常重要的一個穴位—— 原穴。原穴是什麼意思呢?
原,就是元氣,就是根本,一條經絡的原穴就是這條經絡的氣血的根本,就是臟腑原氣會聚的地方,它最善於調理本臟腑的功能或病變。
所以我們艾灸三焦經的原穴,就是為了調動整條三焦經的氣血,並通過它來調理三焦的功能,增強人體的陽氣,促進我們身體裡面氣血的“生產”和“流通” 。
三焦是人體健康的總指揮,是統管和協調五臟六腑的大總管,人體氣血熱量的生產和加工都在三焦這個“車間”裡面進行。
大家可能都有過這種體會,當進行一番身體活動或吃飯喝熱水後體溫會升高,這其實就是因為上焦的心肺和中焦的脾胃發揮了作用,加快了氣血循環,生產出了新的熱量;
相反,排尿後,我們有時候會輕微地打個哆嗦,特別是男士,這又是為什麼呢?
這是因為下焦的腎臟和膀胱是主管排泄的,排尿的過程放出了熱量,所以身體會有發冷打哆嗦的反應。
而我們刺激陽池穴,是為了加快氣血的生產和活動,這樣就可以為身體增加熱量,緩解四肢發涼的“ 燃眉之急”。
而且,“三焦主氣”,它是我們人體元氣運行的主要通道。中醫講,氣屬陽,血屬陰,元陽之氣是人體的根本。
我們通過艾灸三焦經之原穴陽池,增強了身體的元氣,使元氣的運行更加順暢,輸布更為有力,可以有效到達四肢末端,從而對手腳起到很好的溫煦作用。
這樣,冰冷的手腳就像在寒冬之後接受到明媚的春光,自然會溫暖起來了!
通過陽池穴調陽氣的方法很多,針灸、按摩、艾灸都可以,但補益陽氣效果最好而又最適合我們一般人操作的那就要數艾灸了。
所謂艾灸就是用艾葉製成的艾炷點燃之後來炙烤,給穴位以熱刺激,同時又取艾葉之特殊藥性,實現“ 藥穴”聯合!
了解一些中醫知識的朋友知道,艾葉本身就是一味很好的辛溫性質的中藥,它一般採摘於北半球天地陽氣最旺的端午節前後,入肝、脾、腎經。
且這三臟都是人體氣血生化的根本所在,效果自然非同一般。再加上你是用火把艾炷點著之後來烤,火是熱性的,這樣溫陽的作用就更勝一籌。
所以艾灸陽池,乃是最能提昇陽氣之策。尤其是對於手腳發涼這種情況,那更是無出其二。
因為陽池穴本身就在手上,距離最近,傳導最快,你這裡一灸,陽氣一起來,就會往手指上跑,效果又快又明顯。
而中醫上講,四肢是兩兩對應的,左右對應,上下對應也就是說手與腳是對應的,你手上氣血順暢,暖和起來了,腳上的氣血也就到位了。
並且這個方法還有一個很大的好處,就是它提昇陽氣而不會造成陽亢、“上火”,因為它是從體表,從四肢的末端,陽氣最弱的地方入手,補的是真正虛弱的地方,是你最需要的,是雪中送炭而不是錦上添花,更不會是火上澆油。
而且你灸完就睡覺,睡覺是最好的養陰之法,這樣就能做到陰陽的協調平衡,手熱心暖,青春常在。
會用艾灸陽池穴的辦法來調陽氣,只能算是知其一,要想獲得最佳的調養效果,還有一個要領必須掌握,那就是治療時機的把握。
艾灸陽池穴的最佳時間是在晚上臨睡前,也就是亥時(21~23點)。
這時候人體氣血之洪流正好流註三焦經,此時三焦經的氣血最旺,功能最強,調理它所產生的效果自然也最好。
因為當氣血流註一條經絡的時候,經絡本身就在努力解決自己的問題,增強自身的能量,衝撞淤滯不暢的地方,你再在後面推它一把,助它一臂之力,效果當然會比平時好得多。
三焦經上的穴位,你在亥時刺激它,效果就是最好的。
這裡再告訴大家一個更簡單的防治手腳發涼的好方法,就是睡前(亥時)用熱水泡腳。
有朋友可能要說了,不就泡腳嘛,誰不會?您可別說,我說的泡腳方法與一般的泡腳還真不一樣,其中有很多的竅門需要您掌握。
首先,泡腳的水要用“ 薑水 (每次往水中加入四五片生薑燒開)”或“ 艾水 (往水中加入10克左右艾葉燒開)”;
第二,泡腳不要用一般的盆,而要用至少1尺高的桶,並且在泡的過程中身邊要準備一壺開水,不斷往桶裡加,使水溫始終保持在有點燙腳的感覺;
第三,每次至少要泡15分鐘以上,至頭上微微出汗效果最好;
第四,每次泡完腳之後最好在10分鐘內上床睡覺,並且要注意腳部的保暖;
第五,必須要每天堅持,至少連續1個月以上,不可淺嚐輒止,也不要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如果你把這五個要領都做到了,那你的泡腳效果必然比一般的泡法要好得多!
我們知道,人體的四肢是互相對應的,您把腳搞暖和了,手也就不冷了。
當然,這個方法的作用絕不僅僅是暖手腳。我們知道,腳為人體之根,又是經絡會聚之處,用薑水或艾水泡腳具有非常神妙的排寒濕、通氣血功用,尤其是對因為寒凝氣滯引發痛經、月經不調的女性和腿腳不靈便、關節痛的老年人來說,那更是一劑良方,效果靈驗無比!
當然,若能將此泡腳之法與艾灸陽池穴結合起來用,每天晚上先灸陽池,再泡腳,完成任務即上床睡覺,那這真是強身健體之絕招了,別說什麼手腳冰涼、畏寒怕冷之類的小毛病,任何陽虛體弱、氣血淤滯、寒濕凝結之證都逃不過這“連環三招”。
而且這“連環三招”老少皆宜,男女通用,特別是那些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陽虛體衰的老年人,如果您能每天貫徹執行此“連環三招”,那麼您的健康煩惱必將省去大半,在悠然自得中即能活到天年!
小小一個空竅,洞徹天地之玄妙。很多人總喜歡問什麼穴位能治什麼病,什麼方法效果最好?
其實,每一個穴位的功效都是無窮無盡的,需要您去練習、去體悟;而什麼方法效果最好那就更沒法回答了,因為每個人都是不同的,體質不同,病根不同,用在別人身上的好方法用在你身上可能就是“壞方法”,而別人身上不能用的“壞方法”對你而言可能就是好方法。
換句話說,方法本身並沒有好壞之分,就看你把它用在什麼人身上,正如“垃圾就是放錯了地方的寶貝”一樣!
文章來源:崆峒養生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