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醫養生方:按摩三個穴位治療失眠


老中醫養生方:按摩三個穴位治療失眠

都市人工作壓力大,精神緊張,導致睡眠欠佳,甚至徹夜難眠,影響日常生活。中醫認為,形成失眠的原因很多,思慮勞倦,內傷心脾,陽不交陰,心腎不交,肝陽擾動等均可影響心神而導致不寐。

綜合而言,不寐與心、脾、肝、腎的關係最為密切,臨床辨證應分清虛實,虛者多表現為寐而不酣、易醒;實者則表現為較難入睡、寐而夢多、甚至徹夜難眠。按辨證論治的原則,治療應補虛瀉實,調整陰陽。除了服用合適的中藥治療,穴位按摩也是很有效的方法,而且不論虛實之證均可使用,簡單方便,療效顯著。





以下介紹3個常用穴位:

老中醫養生方:按摩三個穴位治療失眠



1.安眠穴

安眠穴是一個常用的經外奇穴,位於項部,當翳風穴(耳後凹陷​​處)與風池穴(枕骨下凹陷處)連線的中點。此穴能平肝息風,寧神定志,有效紓緩緊張的情緒,幫助入睡。

老中醫養生方:按摩三個穴位治療失眠



2.神門穴

神門穴是手少陰心經的原穴,乃心經原氣留止的部位,位於掌側腕橫紋的尺側,當尺側腕屈肌腱橈側處。此穴乃心氣出入之門戶,能養心安神,為治療失眠的主要穴位。

老中醫養生方:按摩三個穴位治療失眠

3. 三陰交穴

三陰交穴是足太陰脾經的穴位,位於足內踝高點上3寸(自己的手橫放,約4根手指橫放的寬度),當脛骨內側後緣處。此穴乃足三陰經(肝、脾、腎)的交會穴,故能通調肝脾腎之經氣,達到健脾、益腎、養肝的作用,精血得以統攝於脾,受藏於肝,內養於腎,心氣下交,則神誌安寧。

文章來源:醫依不捨

愛護腎臟,5個小方法,輕鬆易學,在家都可以做


愛護腎臟,5個小方法,輕鬆易學,在家都可以做

腎臟在人體中起著很重要的作用,一說起養護,男性一般想到的都是養腎。腎臟健康,對人體健康起著很重要的作用!

那么生活中有哪些簡單實用補腎妙招呢?

方法一:睡前兩手背緊靠腰部,仰臥於床上

這樣做,5-10分鐘後,其熱感會逐漸傳遍全身。

愛護腎臟,5個小方法,輕鬆易學,在家都可以做

尤其是晚上10點半至11點,是亥時尾、子時頭,此刻地氣最旺,地氣通過內勞宮吸入,穿過外勞宮直接注入二腎,伴隨二掌的熱量和五行之氣,溫煦了二腎。

開始時,雙掌被腰壓住會出現麻脹現象,3-5天后即可適應消除,雙腿會感到輕鬆靈活。

方法二:左腿架於右腳脖子上

愛護腎臟,5個小方法,輕鬆易學,在家都可以做

若你腿腳冰涼、麻痛,可將左腿架於右腳脖子上,20分鐘後,腿腳便會變熱。

倘若每晚再用熱水泡腳,然後按摩兩腿根部的“氣沖”穴。

方法三:雙手握拳,貼在身後,隨著身體的上下輕微抖動

這個方法最大的功效是鼓動腎氣,短時間內使人體陽氣生髮起來。

用這個方法三到五分鐘,就可以緩解一個小時連續勞動的疲勞,很適合現在從事腦力勞動的人。

愛護腎臟,5個小方法,輕鬆易學,在家都可以做

方法四:太谿穴,無副作用的補腎法

這個方法專治腎臟疾病,如腎虛、慢性腎功能不全、慢性腎炎、糖尿病腎病等。特別是對患有慢性腎病,同時表現為浮腫、腰酸腿冷、渾身乏力的患者效果最為明顯。

愛護腎臟,5個小方法,輕鬆易學,在家都可以做

用對側手的拇指按揉,也可以使用按摩棒或光滑的木棒按揉,注意力量柔和,以感覺酸脹為度,不可力量過大以免傷及皮膚。

對於腎炎病人,按揉後可使高血壓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尿蛋白明顯減少。按摩雖然有很好的效果,但是仍然需要配合藥物治療。

方法五: 關元穴(丹田)

愛護腎臟,5個小方法,輕鬆易學,在家都可以做

位於臍下四橫指處。該穴是任脈上全身性強壯要穴。

經常用手指點壓、按摩刺激,具有培補元氣、調氣和血、益腎健腹,增強臟腑功能,提高機體免疫力。

文章來源:新綠洲健康養生

壓壓手穴,就能補脾(脾弱,全身就弱​)


壓壓手穴,就能補脾(脾弱,全身就弱​)

中醫認為:脾主運化水穀。脾虛則運化無力,食物無法吸收,人體消瘦無力;或者體內生濕,變成虛弱的胖子。

以下給大家分享一個——補脾方法:壓手穴。

壓壓手穴,就能補脾(脾弱,全身就弱​)

按上圖所示的頭頂點、脾點、胃腸點,分別用手指、或牙籤圓頭按壓7分鐘。按壓只要壓住即可,不需要揉動。

心裡想著那個點就是浮在水上的皮球,按住不要移動。按壓時,閉上眼睛效果更好,感覺自己的心跳一點點入靜,慢慢數自己的心跳。

此法適合脾虛的朋友使用,堅持7天,會感覺消化變得不錯,整個人都有活力了。

另外,用艾灸調理脾胃也是非常不錯的方法,溫和灸和隔物灸(隔姜灸)都可以!艾灸調脾胃

【取穴】脾俞、胃俞、中脘、天樞。【灸法】溫和灸,每個穴位20分鐘。使用艾灸儀的話,每穴30-40分鐘。【適用範圍】健脾和胃改善消化不良、食慾不佳、胃脹腹瀉等。

文章來源:天外格調

腰不好,一定要學學這套操,全套收好


腰椎間盤突出保健操,適用於腰椎間盤突出症、腰椎骨質增生,腰肌勞損、坐骨神經痛等病人。

此套保健操動作簡單,容易掌握,具有放鬆腰肌,軟化韌帶,促使腰椎生理彎曲度恢復,降低椎間盤內壓等作用。

腰椎間盤突出保健操(上)


1、起身運動

上半身如圖示位置,保持髖關節緊貼地面,同時保持下腰部及臀部放鬆。



2、單膝牽伸

牽拉一側膝關節直至感覺到下腰部及臀部適度的牽伸,另側膝關節重複相同動作。



3、中腰段牽伸

胸部朝地面,盡可能的前伸上體。



4、仰臥起坐

將足置於高位,手臂放於頸後或胸前,整個骨盆放平,抬高頭部和肩關節。

腰椎間盤突出保健操(中)

1、骨盆提升

通過腹部和臀部肌肉,使背部貼進床面。



2、後伸運動

手置於後背,使上半身離開床面,同時保持下巴收緊。


3、俯臥髖關節後伸

保持膝關節鎖緊,同時使下肢離開床面8-10厘米。

4、異側肢體伸展

保持一側膝關節鎖緊,同時使下肢離開床面8-10厘米,同時另側上肢抬高。


腰椎間盤突出保健操(下)



1、靠牆牽伸

一側上肢支撐牆面,另側上肢輔助髖關節緩慢下牆面活動。



2、坐位下腰部牽伸

坐位膝關節分開,身體前彎,保持對下腰部舒適的牽伸。


3、下身軀幹旋轉

雙膝併攏至於胸前,從身體一側向另一側活動,下落至床面。



4、股四頭肌牽伸

使小腿靠近臀部,直至感到合適的牽伸在大腿前側。

本文來自“ 中醫(微信號vipzyi )”,微信搜索:vipzyi,馬上關注,即可獲得實用靠譜的中草藥知識、穴位按摩治療、健康飲食、養生類資訊!

文章來源:每日一堂營養課

夏日中暑頭暈噁心?4個“解暑穴位”了解一下(胸悶)


夏日中暑頭暈噁心?4個“解暑穴位”了解一下(胸悶)

夏季最痛苦的莫過於熱,若長時間身處溫度、濕度偏高環境,或忽冷忽熱,頻繁進出冷氣房,都可能引發中暑現象,出現頭暈、噁心、疲倦的症狀,重度中暑還會出現昏迷。

小洲洲今天就教大家幾個“解暑穴位”,通過簡單的穴位按摩,來解決中暑症狀!

出現輕度中暑時,會有頭暈、胸悶、噁心、口渴、煩躁、倦怠等症狀,此時按摩如下四個穴位就可有效緩解。

出現輕度中暑時,如有頭暈、噁心、倦怠等症狀,可按摩大椎穴、合谷穴、內關穴和曲池穴四個穴位。

1. 大椎穴

位於頸後第七頸椎棘突下的凹陷裡(低頭時,可以摸到脖子後面隆起的骨頭,大椎穴就在下方),用手指掐按。

夏日中暑頭暈噁心?4個“解暑穴位”了解一下(胸悶)

2. 合谷穴

位於虎口,食指所連接第二掌骨的中點,靠近拇指一側的凹陷處。

夏日中暑頭暈噁心?4個“解暑穴位”了解一下(胸悶)

3. 曲池穴

位於手肘橫紋末端的凹窩處。

夏日中暑頭暈噁心?4個“解暑穴位”了解一下(胸悶)

4. 內關穴

手放於桌面,手掌向上,內關穴就在兩筋之間,從手腕橫紋正中往手肘方向約三橫指距離處。握拳時,兩筋之間凹陷明顯。

夏日中暑頭暈噁心?4個“解暑穴位”了解一下(胸悶)

按摩這四個穴位時,會感覺到酸痛或非常疼痛;在穴位按摩過程中,能夠恢復心臟跳動速度,幫助身體退熱,使得中暑病情恢復。

重度中暑昏迷時,按人中、百會穴

當出現重度中暑,導致意識不清、昏迷的時候,此時最重要的穴位是人中穴。

人中穴:鼻子下方的凹溝,當手指尖用力從人中掐下去,病人會感到劇烈疼痛,立刻醒過來。

夏日中暑頭暈噁心?4個“解暑穴位”了解一下(胸悶)

另外,重度中暑時還可以按百會穴。

百會穴:位於頭頂正中間,是全身陽脈匯聚之處,用力揉按可緩解症狀。

夏日中暑頭暈噁心?4個“解暑穴位”了解一下(胸悶)

在急救中暑昏迷的病人時,還可在十宣穴(十個手指尖)放點血,也可以達到快速緩解的效果。

文章來源:新綠洲健康養生

頭髮越掉越多?中醫調養教你把頭髮養回來(補氣養血)


頭髮越掉越多?中醫調養教你把頭髮養回來(補氣養血)

《阿房宮賦》:“綠雲擾擾,梳曉鬟也。”韋莊《酒泉子》:“綠雲傾,金枕膩。”汪藻《醉花魄》:“小舟簾隙,佳人半露梅妝額,綠雲低映花如刻”。

這是文學經典中多麼令人嚮往的意境,古人將一頭烏黑、濃密的頭髮形容為“綠雲”。然而,現代都市人卻常常為自己的“綠雲”早白、頭上“少雲、無雲”而煩惱。現代生活中,導致鬚髮早白、頭髮乾枯無華、少發、脫髮的主要原因常與營養攝入不足或不均衡,精神緊張焦慮或內分泌失調有關。

中醫理論認為,頭髮為“血之餘”,“腎其華在發”,頭髮與中醫理論中的腎、肝、脾胃都有密切關係。肝藏血,肝血充足,頭髮受到滋養才不易脫髮;脾主運化,疏布水穀精微於毛髮;腎氣充足是頭髮健康的根本。

頭髮早白、枯槁無華或脫髮與肝腎不足、血虛精虧、肝膽火旺或脾胃失調等幾種常見的中醫病機有關。

養護頭髮的中醫理論原則:滋腎益精、補氣養血、疏利肝膽、調和脾胃。只有腎精充足、氣血充沛、經脈氣機調暢,才能養出健康的頭髮。

頭髮越掉越多?中醫調養教你把頭髮養回來(補氣養血)



中醫養髮方法

1. 穴位養髮:

頭上不同位置的出現頭髮早白、脫髮,提示身體不同的問題:

頭頂——與厥陰肝經、督脈有關。

選取穴位:百會、四神聰、三陰交、太衝。

百會:正坐,位於頭部正中線與兩耳尖連線的交點處。

四神聰:在頭頂部,當百會前後左右各1寸,共四穴。

三陰交:在小腿內側,當內踝尖上3寸,脛骨內側緣後方(內踝尖直上4橫指處取穴)。

太衝:足背側,當第1蹠骨間隙的後方凹陷處。

穴位操作:行指揉或指壓法,以拇指指腹,對上述穴位進行按揉或按壓,每穴按20下,以自覺酸脹為度,每日2-3次。

頭髮越掉越多?中醫調養教你把頭髮養回來(補氣養血)

前額——與陽明經和脾胃有關。

《內經》雲:“女子五七,陽明脈衰,面始焦,發始墮”,意指女子三十五歲開始,陽明脈氣血開始衰減,面部氣色開始少華,開始出現較多頭髮脫落,故陽明經的氣血充盛對頭髮的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選取穴位:足三里、合谷、神庭、頭維。

足三里:在小腿前外側,當外膝眼下3寸,距脛骨前緣旁開一橫指(中指)。

神庭:在頭部,當前髮際正中直上0.5寸。

頭維:在頭側部,當額角髮際上0.5寸,頭正中線旁開4.5寸。

合谷:在手背,第1、第2掌骨間,當第2掌骨橈側的中點處(拇、食指併攏,在肌肉的最高處取穴)。

穴位操作:行指揉或指壓法,以拇指指腹,對上述穴位進行按揉或按壓,每穴按20下,以自覺酸脹為度,每日2-3次。

頭髮越掉越多?中醫調養教你把頭髮養回來(補氣養血)

兩鬢——與少陽膽經有關。

選取穴位:率谷、陽陵泉、中渚。

陽陵泉:位於在小腿外側,外膝眼斜下方,腓骨小頭稍前凹陷中。

中渚:在手背部,當掌指關節的後方,第4、5掌骨間凹陷處。

率谷:位於人體頭部,當耳尖直上入髮際1.5寸,角孫直上方。

穴位操作:行指揉或指壓法,以拇指指腹,對上述穴位進行按揉或按壓,每穴按揉20下,以自覺酸脹為度,每日2-3次。

頭髮越掉越多?中醫調養教你把頭髮養回來(補氣養血)



枕部——與膀胱經有關,與腎聯繫密切。

選取穴位:腎俞、太谿、風池。

太谿:正坐或仰臥,於內踝後緣與跟腱前緣的中間,與內踝尖齊平。

腎俞:在腰部,當第二腰椎棘突下, 左右旁開1.5寸處(約二橫指)。

風池:在項部,枕骨之下,胸鎖乳突肌與斜方肌上端之間凹陷處。

穴位操作:行指揉法,以拇指指腹,對上述穴位進行按揉,每穴按揉20下,以自覺酸脹為度,每日2-3次。

頭髮越掉越多?中醫調養教你把頭髮養回來(補氣養血)



2. 藥物養髮:

七寶美髯丹、二至丸,具有滋腎陰,益肝血,養鬚髮之功效。中草藥:制首烏,菟絲子,茯苓,枸杞子,牛膝,當歸,地黃、覆盆子、女貞子、旱蓮草等滋陰補腎,益氣養血(藥物需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3. 茶飲方:

枸杞子、桑葚、烏棗,每日開水沖泡,代茶飲之。滋腎益精,養血生髮。枸杞子、桑葚補腎益精烏髮,烏棗養血潤發。

4. 蜜丸方:

桑葉和黑芝麻研磨成粉,蜜製成丸,日常服用,可調理肝經虛熱致鬚髮早白、脫髮,常收顯效。此方養血清熱,潤燥烏髮。桑葉輕清升散,疏風清熱,平肝明目;黑芝麻質潤多脂,滋養肝腎,潤燥烏髮,滑腸通便。

5. 外洗方:

啤酒浸泡鮮側柏葉7天后,濾取啤酒洗頭髮,同時按摩頭皮滋養髮根。或取啤酒濾液塗擦毛髮脫落部位,每日1次。

側柏葉性微寒,入肺、肝、大腸經,有涼血止血、烏鬚生髮、止咳平喘的功效,生品外用具有烏髮及防脫髮的作用。

6. 食物養髮:

黑色五行屬腎,腎其華在發,黑色食物可以補益人體腎氣精血,精血充足,頭髮色黑有光澤、不易變白,常選用的食物有:黑芝麻,黑豆,核桃,黑米,黑木耳,烏棗、桑葚、各種雜糧等。日常生活中應合理膳食,營養均衡,飲食清淡。

7. 生活起居:

規律睡眠,調節情緒,避免生氣,加強運動,經常梳理頭部。

文章來源:崆峒養生匯

睡前黃金20分鐘,做好這7個動作,助你一夜好眠


助眠操,讓你一覺睡到天亮

退休後,老人通常要肩負起帶孫、做家務的重任,在繁重的壓力之下,部分老人會出現失眠的問題。到底有沒有一些方法能夠幫助老年人夜夜安睡呢?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針灸推拿科主治醫師林敏親自示範做一套完整的助眠操,幫助你晚上可安穩入眠。大家學起來!

1第一式:十指扣頭

動作要領:雙手十指張開,兩手分別放在頭頂處。然後,用十指指腹的螺紋面叩擊頭部,不拘穴位、不固定位置,有痛感的地方可多叩擊幾次。由前向後叩擊頭部,重複進行3分鐘。

2第二式:五指梳頭

動作要領:張開五指,將中指對準頭部前半部分頭髮正中,即督脈循行處;其餘四指自然放下,四指分別對準兩邊的膀胱經及膽經循行處。先用左手當梳,再用右手,兩手輪流梳3分鐘。

3第三式:同揉耳輪

動作要領:拇指和食指同時按揉耳朵,分別從下往上按揉耳輪(圖中最外面的實線①)、對耳輪(圖中中間部位的實線②)、按揉對耳輪腳與耳輪腳附近的軟骨(圖中的S型實線③),各1分鐘。

4第四式:揉後髮際


動作要領:十指張開,置於後腦勺處。用兩手拇指同時從外向內輕揉後髮際線附近的穴位,分別是耳後的翳風穴、扶突穴、安眠穴、風池穴和風府穴,先按再揉,反复按揉3分鐘。

5第五式:按揉勞宮

動作要領:張開左手掌,用右手拇指按揉左手勞宮穴(位於手掌心第2、3掌骨之間,偏於第3掌骨,握拳屈指時中指點於掌心的位置),約1分鐘。再以同樣方法按揉另一側勞宮穴。

6第六式:按揉湧泉

動作要領:每天睡前可以用溫水泡腳,泡腳的同時可以按兩腳的湧泉穴(位於足前部凹陷處第2、3趾趾縫紋頭端與足跟連線的前三分之一處),約3分鐘。

7第七式:腹式呼吸

動作要領:睡前可平躺,雙手交疊放於丹田處,進行腹式呼吸,即吸氣時鼓起肚子,呼氣時收腹。腹式呼吸時意念集中於呼吸,且呼吸深沉,有助紅細胞含氧量的增高,人也容易恢復平靜。

文章來源:健康圈

梳手心10分鐘,就能預防腦中風,現在知道還不晚(通暢全身血氣)


梳手心10分鐘,就能預防腦中風,現在知道還不晚(通暢全身血氣)

中醫經絡學說中,手是人體第二心臟。十二條正經中的手三陽經和三陰經共6條循行時過手部,與手相關的穴位有20多個。

經常用梳子梳手心,對通暢全身血氣很有好處,把手梳熱乎了,對防治腦血管病也非常有好處,故有“梳手十分鐘,預防腦中風”之說。按一定順序開始梳手心:

第一遍

梳手心10分鐘,就能預防腦中風,現在知道還不晚(通暢全身血氣)

先從上往下梳50次,再從右往左橫梳50次。

第二遍

梳手心10分鐘,就能預防腦中風,現在知道還不晚(通暢全身血氣)

按照順時針方向畫圈梳50次。

選一把圓頭梳子,避免有尖利梳齒的,以防划破手心皮膚。再往手心上塗一層護膚油脂,以潤滑保護手部。

每天堅持多梳幾遍,定能達到強身祛病的目的。

保護第二心臟,也就是緊緊抓住自己的健康,建議朋友們都相互轉達一下!

文章來源:北京國鋒堂中醫研究院

滿臉痘痘,艾灸三穴(脾胃祛濕、化熱)


滿臉痘痘,艾灸三穴(脾胃祛濕、化熱)
滿臉痘痘,艾灸三穴(脾胃祛濕、化熱)

一個女孩四處求醫,希望能結束長達7年的“青春痘”史。她說20歲的時候,長痘痘還可以接受。可是如今她已經27歲了,那些代表“青春”的印記卻仍然執著地留在她的臉上,讓她苦不堪言。

她試過各種宣稱能速效祛痘的產品,也聽了朋友們的經驗,用一些排毒產品,甚至吃大黃來洩毒。結果不但痘子沒有去掉,還招來了便秘、痛經的毛病。中醫也看過幾位,各家說法不同,但都沒起到作用。

日常習慣:熬夜、吃辣(湖南人,現在北京)、愛吃肉、油炸的偶爾吃。

這個女孩的飲食和作息習慣,已經讓身體裡蓄滿了濕和熱,而排毒等於用寒涼的藥物關上身體的大門,把濕熱憋在了裡面,它們無處可去,只好塞滿毛孔。

而且,本來身體的陽氣已經無力去消化、分解這些濕熱的物質,寒涼之品對陽氣更是一個打擊。而今的辦法,是重新開啟身體的“門戶”,猶如給一間潮濕髮霉的屋子開窗通風,濕熱散盡,痘子也就不會再掙扎著想要走出你建起的“牢籠”。

也許有人問了,為什麼南方妹子吃那麼多辣皮膚還那麼好?

很簡單,南方環境濕熱,人的身體里肯定也會多濕、多熱,而辣椒有燥濕、散寒的功能,所以四川、湖南、湖北等地人嗜吃辣椒,很巧妙地跟身體裡的濕熱達成了一種平衡。

可是南方人一到北京或者其他氣候乾燥的北方城市就不一樣了,這些地方已經很乾燥了,如果再吃辣椒,就成了火上澆油。因此不光長痘,便秘的問題也跟著出現了。

如果工作壓力大、熬夜,會進一步加重身體的濕邪,如果再喜歡吃油膩、葷食,那麼身體一定會處於一種多濕多熱的狀態,長痘痘的必然的。

很多人都像開頭的那位妹子一樣,四處求醫也沒治好痘痘,為什麼?因為她改不掉那些不良的日常習慣,人到北京後還一如既往的吃辣、吃肉、吃寒涼的食物和藥物、熬夜、工作壓力大…….

其實,也許你只要改變一下,也許不用吃任何藥,自己就會好起來。怎麼做呢?

1、油膩葷腥以及辣的食物,要盡量減少。比如我以前天天吃,但我現在三天一吃,然後慢慢地一周吃一次、一個月吃一次。這樣就不會加重體內的濕熱環境。2、寒涼的東西盡量別吃。所謂熱脹冷縮,一冷,就把身體門戶關緊了,又把引起長痘的東西留在身體裡。3、適當的運動出汗,夏天盡量不開空調,這樣就可以多出一些汗,這才是真正的排毒。4、山藥薏米紅豆粥有很好的健脾祛濕功效,是現代人都適合喝的一道粥品。5、艾灸胃脘(中脘)、足三里、豐隆穴。這樣做,是為了幫助脾胃祛濕、化熱。

滿臉痘痘,艾灸三穴(脾胃祛濕、化熱)

從中醫的角度來說,身體每一個器官,都要有充足的陽力,才能做好本職工作。

所有入口的食物都要過脾胃這一關,它是壓力最大的,而濕熱則是它最恐懼的東西,濕熱過重,脾胃的工作能力就下降了。

艾灸胃脘和足三里,就是幫脾胃一把,振奮它的陽氣,讓它能夠自己去化解糾纏的濕熱;艾灸豐隆穴,則有助於化痰祛濕。

可以隔姜灸、也可以手持艾條溫和灸,每次每穴10-15分鐘,按照從上到下的順序施灸。

文章來源:崆峒養生匯

三大穴位最養肝,碰一碰就有效!(排毒器官)


三大穴位最養肝,碰一碰就有效!(排毒器官)

我們都知道肝臟是人體最大的排毒器官,維護著人體的身體機能,主要負責著人體腸道內消化、代謝等多項任務。
肝臟也是最容易受損的器官之一,因此我們要對肝進行重點防護,一起來看看最養肝的三大穴位吧!

三大穴位最養肝,碰一碰就有效!(排毒器官)

1按太衝穴

盤腿端坐,用左手拇指按右腳太衝穴(腳背第一、二趾骨之間),沿骨縫的間隙按壓並前後滑動,做20次。然後用右手按壓左腳的此養生穴位,手法同前。

三大穴位最養肝,碰一碰就有效!(排毒器官)



2揉大敦穴

盤腿端坐,赤腳,用左手拇指按壓右腳的大敦穴(腳大趾甲根部外側)左旋按壓15次,右旋按壓15次。然後用右手按壓左腳的此養生穴位,手法同前。

三大穴位最養肝,碰一碰就有效!(排毒器官)



3揉三陰交穴

盤腿端坐,用左手拇指按壓右三陰交穴(內踝尖上3寸,脛骨後緣處)左旋按壓15次,右旋按壓15次。然後用右手按壓左三陰交穴。

三大穴位最養肝,碰一碰就有效!(排毒器官)

肝損傷的預防保健方法調整飲食結構調整飲食結構:提倡高蛋白質、高維生素、低糖、低脂肪飲食。不吃或少吃動物性脂肪、甜食(包括含糖飲料)。多吃青菜、水果和富含纖維素的食物,以及高蛋白質的瘦肉、河魚、豆製品等。不吃零食,睡前不加餐。少飲酒,補充人體微量元素1、礦物質:礦物質可維持身體組織器官與臟器的代謝,有助身體健康。假如身體缺鐵,身體活動會受到威脅。缺乏鉀和鈉,會患上高血壓和動脈硬化症。2、微生態活菌:微生態活菌可以通過調節腸菌群,抑制革蘭氏隱性細菌繁殖,降低腸源性內毒素水平,有助肝臟排毒,從而降低血氨,緩解體力疲勞。此外,還可促進腸道有益菌增殖,改善腸功能紊亂等亞健康狀況。

三大穴位最養肝,碰一碰就有效!(排毒器官)

多攝取B類維生素

及時補充高蛋白、高纖維素飲食,尤其應補充維生素B族、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K及葉酸等。喝酒過多之所以會導致肝臟損傷,多是由體內缺乏B類維生素所致。

充足的B類維生素補給,可有效治療酒精性肝炎和脂肪肝等肝臟疾病。

因此,肝臟已出現問題和已感到酒精危害的人群,應盡量多地攝取B類維生素。

本文來自“ 中醫(微信號vipzyi )”,微信搜索:vipzyi,馬上關注,即可獲得實用靠譜的中草藥知識、穴位按摩治療、健康飲食、養生類資訊!

文章來源:每日一堂營養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