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按摩5個穴位,有益於血糖控制
糖尿病穴位推薦
睛明穴(糖尿病眼病保健首選)
睛明穴,位於眼部內側,內眼角稍上方凹陷處。
每天堅持按摩睛明穴一兩分鐘,就可以明顯地緩解眼部疲勞,有助於防治糖尿病眼部病變。
承漿穴(緩解糖尿病口渴首選穴)
承漿穴是任脈上的穴位,位於人體的面部,下唇溝凹陷處中間。
承漿穴能幫糖尿病人消除煩渴症狀,當你口渴、多飲時,可以按摩此穴。
文章來源:崆峒養生匯
經常按摩5個穴位,有益於血糖控制
糖尿病穴位推薦
睛明穴(糖尿病眼病保健首選)
睛明穴,位於眼部內側,內眼角稍上方凹陷處。
每天堅持按摩睛明穴一兩分鐘,就可以明顯地緩解眼部疲勞,有助於防治糖尿病眼部病變。
承漿穴(緩解糖尿病口渴首選穴)
承漿穴是任脈上的穴位,位於人體的面部,下唇溝凹陷處中間。
承漿穴能幫糖尿病人消除煩渴症狀,當你口渴、多飲時,可以按摩此穴。
文章來源:崆峒養生匯
孫思邈曾說,此穴無所不治!4個動作拉開它,大病惡疾都遠離!
導讀:
當形容一個人病無可治時,人們常會使用“病入膏肓”這個成語。但大多數人都不知道,膏肓其實是人體上一對重要的穴位。這麼好的穴位到底是什麼呢?如何用呢?
大家都聽說過“病入膏肓”這個成語,它源於《左傳》中的一段典故。晉景公患了病,太醫經過診斷,對景公說:“病入膏肓,藥物已無濟於事,無法治了。”後來景公不治而亡。於是後人常用“病入膏肓”來指病重難治。
藥王孫思邈後來評論時說:“時人拙,不能求得此穴,所以宿疾難譴,若能用心方便,求得灸之,無疾不愈矣。”
孫思邈所指的“此穴”就是膏肓穴。藥王孫思邈的意思是:這些人醫術低,只要找到膏盲穴,並灸它,任何病都會好!
這個穴位真的那麼神奇嗎?一起來看看。
一打開膏肓穴,百病都難藏
藥王孫思邈艾灸養生高壽102歲。並在《千金方·雜病論》中說,膏肓穴無所不治。
“膏肓能主治虛羸瘦損、五勞七傷及夢失精、上氣欬逆、痰火發狂、健忘、胎前產後等,百病無所不療”。
歷代醫家多認為,膏肓穴有補益虛損、養肺調心的作用,臨床上多用於治療肺氣虛弱所致的咳嗽、氣喘、骨蒸盜汗、肺癆等病症;心氣不足、心火上擾所致的癲狂、健忘、遺精等病症;各種原因所致的羸瘦虛損。
我們都知道“若要安,三里常不干”,說的是足三里對人體保健作用,卻不知道,在《針灸問對》的原文上市這樣記載的:“若要安,膏肓、三里常不干”!膏肓二字由於足三里的強大而被隱去,其實膏肓也是很重要的!
當久病不愈,身體呈現羸弱消瘦狀態時,最適宜重灸膏肓穴,只要灸量足夠,就可以起到扶陽固衛、濟陰安營、調和全身氣血的作用,從而使身體恢復強壯。
藥王孫思邈還在《千金方》中說“膏肓能主治虛羸瘦損、五勞七傷及夢失精、上氣欬逆、痰火發狂、健忘、胎前產後等,百病無所不療”!可見,膏肓穴可治百病,尤其是在虛勞證的治療上,應用更是十分廣泛。
比如,得了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等慢性疾病,且因久病不愈變得體弱消瘦時,說明身體氣血陰陽均已受損,最適宜取膏肓穴施灸治療,起到扶陽固衛、調和全身氣血的作用,從而使身體恢復強壯,三伏灸尤其適合!
膏肓這個穴位比較隱蔽,針不方便扎進去,手也難以按到,想要活動膏肓,最好的方法就是通過艾灸、火功衝擊和自我鍛煉
取穴方法:
膏肓穴是人體膀胱經上的一個大穴,在後背肩胛骨旁。取穴時,病人坐位,雙手交叉緊抱雙肩,肘關節貼近胸前,將肩胛骨打開,從大椎穴向下找到第四胸椎棘突下,再旁開三寸處。
艾灸膏肓穴,可以把最深層的風寒濕毒瘀血灸出來。艾灸膏肓穴的療效很明顯,也會讓人很願意去做:艾灸三兩天肚子會咕咕響,氣很足;體質偏寒的,可能有排寒反應,比如肚子或腿發涼。還有的可能會發汗或嗝氣。如果灸一個星期,一點動靜都沒用,說明身體很乾淨。
當然打開膏肓穴的方法不只有艾灸、火功衝擊,平時的自我鍛煉很重要。
二打開膏肓穴,除去一身疾
由於膏肓穴位比較隱蔽,刮痧滲透不進去,手也無法按到,最好的刺激方法除了艾灸,還有鍛煉!且古醫書中也曾有“運動膏肓穴,除一身疾”的說法,故建議經常伏案、用電腦的灸友多做下面四個開合膏肓的動作:
1、雙肩旋轉法
中指貼住大腿兩側的“風市穴”,以肩為軸,前後各旋轉10次,可開合膏肓穴。這個動作可以把膏肓活動開,充分鬆開肩背部,長期練習,能有效解決肩背痛的問題;而反复的前後拉伸又能使胸腔得到擴張,這也能有效防治心、肺疾病。
兩手自然下垂,中指貼住大腿兩側的“風市穴”,以肩為軸,雙肩一起往前轉動10次,這就是在“開膏肓”;然後,仍舊以肩為軸,兩肩往後轉動10次,這就是在“合膏肓”。南少林火功推拿研究所提示,也可用下面的旋轉法“開合膏肓”,方法就是,把雙手放在肩膀上,進行旋轉,先向前旋轉,然後向後旋轉。
2、反拳捶脊法
反拳沿脊柱敲打,可把膏肓穴振開,緩解肩背疼痛,疏通血脈。
具體的做法是:把手放在人體背部,反拳沿著脊柱敲打。這樣做可以把膏肓振開,又叫振髓法。久坐辦公室的人可依此法經常敲打自己的背部,緩解肩背痛,疏通血脈。
3、像扇子一樣開合
把後背像扇子那樣打開和收緊,可讓周身清爽,肩背疼痛明顯減輕。
這個動作很簡單,坐在椅子上,手放在椅子的扶手上,把後背像扇子一樣向前打開,停一會兒,再慢慢挺胸,收緊後背,往後擠壓脊柱。如此反复幾遍。這個動作可打開和擠壓膏肓,做完幾次後,人會感覺周身清爽,肩背疼痛明顯減輕。該動作也可站著操作,具體方法如下。
兩腳平行站立,兩膝微曲,腰直,胸平,兩手握拳,兩臂緩緩抬起到胸前與肩平,然後用力向後拉至極限,使肩胛骨盡量向脊柱靠攏,擠壓兩側膏肓穴,略停1至2秒鐘,再恢復原姿態。南少林火功推拿研究所提示:練習該動作一定要注意,後拉時深吸氣,回收時呼氣,動作在水平面緩慢進行,動作到位,使背後有酸脹、出汗的感覺。
這個動作可打開和擠壓膏肓,做完幾次後,人會感覺周身清爽,肩背疼痛明顯減輕。
4、椅子反著坐
把椅子反過來坐,人趴在椅背上,充分展開兩個肩胛,而兩個肩胛骨向後擠壓,就是在擠壓膏肓穴。每日如此反复幾遍,既可益壽延年,還對肩周炎、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頸椎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三、膏肓穴艾灸,很有講究!
膏肓灸法是中醫針灸學中最為獨特的灸法,他是一種特種灸法,有專門的古書介紹他,簡單來說膏肓灸法的獨特之處有三點:
①膏肓灸法強調取膏肓穴的體位姿勢,不像其它穴位那樣大概取穴灸,膏肓穴位艾灸一定要找准穴位,務必使兩肩胛骨充分分離!
②施灸的灸量宜多,即艾灸時間要長、艾灸的溫度要適當更高,這樣才能充分刺激膏肓,只有灸透了它,才能起到通治百病的效果。學過南少林火功推拿的學員,可以用火功衝擊代替艾灸操作,不僅更滲透,而且也不出現燙傷,煙熏等情況!
③灸完膏肓穴後必須灸氣海、足三里,以引火下行,防氣火氣上頭!
雖然膏肓灸法操作略為繁瑣,且可能有燙傷、艾煙熏燎的不便,但對於其它療法沒辦法調理的頑疾,仍不失為良法。
操作方法:首先膏肓穴重灸,30-50分鐘,再取氣海、足三里,各灸20分鐘,也可以同時灸三穴。並且要記住,艾灸時間可以循序漸進延長,但要控制好頻率,每天一次,一個禮拜內休息1-3天。
膏肓穴的取法(很重要):患者平坐床上,屈膝抵胸,前臂交叉,雙手扶於膝上,低頭,面額抵於手背,使兩肩胛骨充分張開,在平第四胸椎棘突下,肩胛骨內側緣骨縫處按壓,覺胸肋間困痛,傳至手臂,即是膏肓穴,掐痕做標記
文章來源:岐黃之約
很多時候,在艾灸過後,施灸的部位會有酸、麻、脹、痛、癢、冷、熱、風、寒、涼感覺,我們把這些稱為灸感。
不同的灸感表明了艾灸後經絡的堵塞程度,有時,單個穴位灸後的痛感,還能說明對應臟器有病症變化。
1
心臟有炎症
陰郄穴疼痛
陰郄穴為手少陰經的郄穴,灸後有疼痛表示心臟出現了炎症,炎症的輕重程度與灸後穴位疼痛度成正比。
心臟有炎症的表現:心前區悶重、沉痛、嚴重時可見心臟肥大等。
陰郄穴定位:伸肘仰掌,用力握拳,在手前臂內側可觸摸到一條大筋(尺側腕屈肌腱),從腕橫紋沿此肌腱的外側向上半橫指,拇指指甲中點所對,按壓有酸脹感處。
常規搭配穴對應症:
1、配大椎穴:治陰虛盜汗;
2、配巨闕穴、心俞穴:治心痛;
3、配內關、心俞:治心痛;
4、配百勞、肺俞、定喘:治肺結核;
2
肝臟有炎症
中都穴疼痛
中都穴屬於足厥陰肝經,足厥陰之郄穴灸後有疼痛表示體內肝臟出現了炎症,炎症的輕重程度與穴位灸後疼痛度成正比。
肝臟有炎症的表現:眼球和皮膚發黃、小便發黃、生殖器周圍潮濕、發癢等。
中都穴定位:內踝高點直上7寸,脛骨內側面的中央。
常規搭配穴位對應症:
1、 配血海穴、三陰交穴:治經多、崩漏、產後惡露不絕;
2、 配合谷穴、次髎穴、三陰交穴、治痛經;
3、 配足三里穴、梁丘穴:治肝木乘土之腹脹、泄瀉;
4、 配太衝穴:治疝氣;
5、 配脾俞穴、陰陵泉穴治白帶症;
6、 配三陰交穴、陰陵泉穴、膝陽關穴、膝關穴、伏兔穴、箕門穴:治下肢痿痺癱痛。
3
脾臟有炎症
地機穴疼痛
地機穴屬足太陰脾經,是足太陰之郄穴,灸後穴位感到疼痛表示體內脾臟已經出現了炎症,其嚴重程度與痛的輕重成正比。
脾臟有炎症的表現:不想吃東西或進食減少,左下腹隱隱作痛,疼痛尤以進食後明顯。
地機穴定位:陰陵泉與內踝高點的連線上,陰陵泉下3寸。中醫所說的脾是指體內的脾臟和胰腺,所以當胰腺出現炎症時,比如糖尿病,其在地機穴也有壓痛。
常規搭配穴對應症:
1、 配腎俞穴、中極穴、三陰交穴:痛經
2、 配血海穴:有調經的作用,主治月經不調;
3、 配三陰交穴:治痛經;
4、 配隱白穴:治崩漏;
4
肺臟有炎症
孔最穴疼痛
孔最穴屬手太陰肺經,是手太陰之郄穴。灸後有疼痛表示體內肺臟出現了炎症,炎症的輕重程度與穴位灸後疼痛度成正比。
肺臟有炎症的表現:自覺胸悶、憋氣、呼吸不利、咳吐膿痰等。
孔最穴定位:前臂掌側,當尺澤穴與太淵穴連線上,腕橫紋上七寸處。
常規搭配穴對應症:
1、 配曲澤穴、肺俞穴:適用於咳血。
2、 配肺俞穴、風門穴:適用於咳嗽、氣喘。
3、 配少商穴:適用於咽喉腫痛。
4、 配承山穴、會陽穴、孔最穴:適用於治療痔瘡。
5、 配肩中俞穴、天宗穴、中樞穴、孔最穴:可治療支氣管哮喘。
6、 配外關穴、孔最穴、章門穴、肩穴:可緩解肋間神經痛
5
腎臟有炎症
水泉穴疼痛
水泉穴為足少陰腎經的常用腧穴之一,足少陰之郄穴。郄穴在臨床當中有診斷作用,當某臟腑有病變時,可按壓郄穴進行檢查虛實的徵象。
水泉穴灸後感到疼痛表示體內腎臟已經出現了炎症,炎症的輕重程度與灸後穴位疼痛度成正比。
腎臟有炎症的表現:腰部酸困不舒、小便無力、分叉、有泡沫、男子陽痿、女子宮頸糜爛等。
水泉穴定位:太谿穴直下1寸,跟骨結節的內側凹陷處。
常規搭配穴對應症:
1. 配血海穴、氣海穴、腎俞穴、氣海俞穴、三陰交穴:緩解治療腎絞痛、腎結石;
2、配腎俞穴、中極穴、血海穴:緩解治療血尿;
3、配中極穴、水道穴:緩解治療腎氣虧虛;
4、配氣海、三陰交:主治月經不調、痛經;
5、配承山、崑崙:主治足跟痛。
文章來源:崆峒養生匯
神門穴具體在哪裡呢?它位於手腕處,掌心朝向自己時,在小指向下延伸、手腕關節的橫紋處,有個骨頭之間的凹陷處。或是將手腕橫紋六等分,靠近小指側1/6的肌腱凹陷處就是神門穴!
1
平衡自律神經
神門穴有鎮靜安神、調節自律神經等功用。按壓10秒後休息5秒,左右手各按壓五分鐘,每天早、中、晚各按摩一次。
2
焦慮
神門穴具有安神、定志的效果,按壓、刮拭神門穴,能夠即刻緩解心神不寧的問題。
3
暈車
用拇指或筆按壓神門穴,有助於緩和暈車症狀。
4
失眠
失眠問題和心、脾氣血不足有關,而神門穴具有補益心氣、安心養神的功效。每次按壓3~5秒、左右手交替按壓各循環10次,也有助改善心火旺造成的失眠。
5
健忘
中醫認為,心脾氣血兩虛是造成記憶力減退的原因,因此補血養心具有改善健忘症的功效。按摩時,每次3~5分鐘,每天兩次以大拇指按揉。
6
胸悶
神門是心神出入之門,體表和體內的心經氣血在此交會,按壓神門穴有助於保護人的神氣,因此也能保護心臟。
7
心悸
神門穴也能調節心臟功能,治療心臟相關疾病如:心痛、心煩、心悸等。
8
五十肩
掌心朝向自己,另一手拇指按壓太淵穴、食指按壓大陵穴或神門穴,搭配手腕上下擺動,能夠減緩五十肩的肩部疼痛、活動僵硬的鼠標手。
9
胃食道逆流
壓力會使副交感神經過度興奮、促使胃酸分泌,可能引起胃食道逆流,因此按壓有助平衡自律神經的神門穴,緩解情緒也有助消除火燒心的問題。
10
改善更年期
更年期常有心悸、失眠、手掌發熱、焦慮等問題,透過按摩神門穴有助於改善。另外像心痛、心煩、驚悸、怔仲、健癡呆、癲狂癇、 心絞痛、無脈症、神經衰弱、癔病、精神分裂症等症狀,通過按壓神門穴也能不同程度的改善。
溫馨提示:按摩神門穴可掐、揉、刺激,以有輕微酸脹感為宜。
文章來源:崆峒養生匯
如果一個人免疫力比較差,而又因故無法運動或不喜歡運動的人,不用怕,天無絕人之路,採用“指甲按摩療法,就能提升你的免疫力,不僅簡單方便,而且高效,幾天你的體質就會有好的改善。
為什麼這種療法能有效提高免疫力?
身體的末梢處,是血液流動全身時一定會經過並折返的地方,尤其是手腳末梢,聚集有許多神經,因為人體所接收的各種資訊,通常都是手腳末梢處先接觸到,也難怪這裡會有許多神經。
不僅如此,聚集在此處的神經還非常敏銳,有些專精的技術人員,能透過指尖的靈敏感覺,瞬間明白手指頭碰觸到的東西厚度為0.01公厘,這種人的指尖敏感度,甚至比金屬測定儀還準,可見刺激此處,確實能收到一定的效果。
而通常人類身體的各個尖端處,血液循環都很不好,例如手指尖的溫度,大約只有31、32度而已,但只要揉搓完手指甲後,體溫就能提高1度溫度。腳指尖也是一樣,平常腳底寒冷,睡覺時都得穿襪子睡的人,在進行過這種揉搓指甲療法後,都能順利溫熱腳指頭,再也不需要穿襪子睡覺。
按壓手指,增加末梢血液循環
用力按壓手指甲兩旁的肌肉,能刺激身體副交感神經,若想提高免疫力,就揉搓無名指以外的手指頭,因為揉搓無名指時,並不會刺激副交感神經,而是刺激交感神經。
當手腳尖端處的血液循環很差時,代表觸感也不敏銳。揉搓時,最好能用力到感覺有一點痛的程度,會比較有效,至於刺激的方式,全憑個人的感覺即可,每個人狀況不同,只要揉搓到「自己覺得有受到刺激」的感覺就行了。
南少林火功推拿研究所提示:揉搓指甲健康法,通常只要進行一個月左右,效果就會逐漸顯現出來,就算目前沒有任何疾病,也很適合用來預防疾病與提高免疫力哦!
怎麼搓揉?
用大拇指與食指,抓住另一手手指頭上長出指甲的地方兩側,然後開始揉搓,一處約揉搓10秒鐘。可參照手指與身體對應表,有任何不適症狀的人,最好揉搓20秒鐘。
力道不夠時,很難收到效果,最好用點力揉搓,覺得有點疼痛就表示有效。一天最好揉搓1~2次,會更有效。
通常只要一個月左右,就能明顯改善不適症狀,效果好的人,甚至只要幾天就會見效。
文章來源:岐黃之約
現代生活中,人們頻繁接觸電腦,會因為用眼過度而出現視疲勞。而很多人在眼睛累的時候,就會用手去揉揉,這樣做就會把手上的細菌帶到眼睛裡去,容易導致眼睛發炎。其中,眼睛發炎大多數表現為眼乾、眼瞼浮腫、眼澀、迎風流淚、眼瞼下垂等情況。那麼,我們要如何去緩解這種情況來保護眼睛呢?
眼瞼浮腫——陰陵泉
【位置】陰陵泉穴是足太陰脾經的合穴,五行屬水,在脛骨後緣和腓腸肌之間,比目魚肌起點上。
【功效】陰陵泉具有健脾利濕、通經活絡的作用,對於調理因脾虛濕盛而引起的各種浮腫,具有良好的調節作用。
【方法】取雙側陰陵泉直刺1~2寸,以局部酸脹為佳,針感可向下擴散。每天1次。
【注意事項】陰陵泉穴前方有大隱靜脈、膝最上動脈,最深層有脛後動、靜脈,分佈有小腿內側皮神經本幹,最深層有脛神經。按摩、針刺時,切勿損傷神經。
眼瞼下垂——血海穴
眼疲勞引起的眼肌麻痺,以眼瞼下垂最常見。血海穴是足太陰脾經的一個普通腧穴,但在應用中卻有意想不到的療效。
【功效】血海穴和血有著密切的關係,肝得血而能視,肝又開竅於目,因此,針刺血海穴,可以醫治因氣血不足、經絡不通而導致的眼部病變。
【方法】血海穴直刺1~1.2寸。每天1次。
【注意事項】血海穴在股骨內上髁上緣,股內側肌中間;有股動、靜脈肌支,布有股前皮神經及股神經肌支。按摩、針刺時要掌握穴位的解剖位置,以免刺傷血管。
迎風流淚——足臨泣
【位置】足臨泣是足少陽膽經的輸穴,又是八脈交會穴,通於帶脈,位於足背外側,在第4、5蹠骨結合部前方,小趾伸肌腱的外側凹陷處。
【功效】穴位為人體足少陽膽經上的主要穴道之一,主治膽經頭暈目眩、目外眥痛、眼疾、胸滿氣喘等症。
【方法】足臨泣直刺0.3~0.5寸。每天1次。
【注意事項】足臨泣穴深部有足背動、靜脈網,第4趾背側動、靜脈,分佈有足背中間皮神經,若是採用針灸的方法,則不可深刺。
眼一生視光服務機構劉東光教授表示:按摩腳穴可調動人體的內部潛能,增強機體的抗病能力,適宜調理人體各個臟腑器官的疾病,對緩解眼睛疲勞,調理眼疾也有一定的效果。按摩時每種手法都必須符合持久、有力、均勻、柔和的基本技術要求,從而達到深透的作用效果。
文章來源:眼一生視力總部
如果你能照顧好自己的身體,那你就能照顧好生活中80%的事。
作者簡介:韓瑞丹,全國高級康復理療師,艾灸師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簡單有效的頸椎保健操。10個人中有6個頸椎病絕不是危言聳聽,世界衛生組織公佈的“全球十大頑症”,頸椎病就位列第二位。
邊閱讀就可以邊做一下哈。
第一步:按摩頸椎
雙手打圈按摩風池穴、風府穴。按摩49下。
第二步:運動天柱穴
頭部放鬆,從前到後,從左到右。要做到放鬆,輕鬆。每次49下。
第三步:聳降肩部
上下聳肩,順時針轉動肩部,畫圓。逆時針轉動肩部,畫圓。每次49下
第四步:展闊胸廓
雙手叉腰,雙肘向前,向後。每次49下。
第五步:伸屈腰部
腰不好的可以如圖,坐在椅子上做這個動作。雙手交叉相扣,向上延伸,向下延伸。每次49下。
第六步:旋轉上體
做擴胸展直,旋轉運動,頭向一側回望,保持兩秒鐘,換另一邊。
文章來源:韓瑞丹
膀胱經上的穴位最多
主要部分都在人體的後背和腿後側
古人把膀胱經比喻成人身體的藩籬,說它是抵禦外界風寒的一個天然屏障。同時,膀胱經又是人體最大的一個排毒通道,也就是說我們通過剌激膀胱經,就可以增加全身的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把人體的廢物從尿液中排出去
而且,膀胱經與腰酸背痛也有關係!
在現在社會,不管是老年人還是青壯年,由於工作習慣或者生活習慣的原因,腰背疼者很多,本著“通則不痛”的原則,推動膀胱經,還可以可以緩解腰背疼痛、背部僵硬。
如果是關注養生的人,可能會比較熟悉,通常拔罐、刮痧最多的地方就在背部,因為後背是膀胱經主要循行的部位,治療的範圍極其廣泛。可以說身體內任何疾病,都和膀胱經有著直接或間接的關係。它就像你家的污水管道,如果不通,整個日常生活全都會被破壞。
膀胱經上的穴位眾多可以改善很多問題:
1 膀胱經附近俞穴
(腰俞穴、腎俞穴等等)治咳嗽老不好、心裡發憋、心血管問題、胃痛、肝膽問題、腰酸腰痛。
2 八髎穴
緩解腰骶部疼痛、坐骨神經痛、月經不調、小腹脹痛、婦科問題。
3 風池穴
可緩解頭暈頭痛,咽喉腫疼。
4 完骨穴
可以寧神、祛風、清熱、緩解失眠、頭痛。
5 肩井穴
緩解肩背頸項痛、落枕、肩周炎。
6 肩中俞
可以緩解咳嗽,氣喘,肩背疼痛。
7 腎俞
緩解高血壓、強壯腎氣、增強腎功能、提升記憶力、改善耳鳴。
8 大椎穴
緩解腰背僵硬,頸椎酸痛等。
9 天宗
緩解氣喘,肩膀酸痛、胸部脹痛。
按摩膀胱經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幫助身體排毒,本身身體運轉自身會產生一些毒素,另外現在霧霾和食品安全問題也越來越嚴重,按摩膀胱經可以打通全身經絡,促進集體微循環,幫助身體排毒。
本文來自“ 中醫(微信號vipzyi )”,微信搜索:vipzyi,馬上關注,即可獲得實用靠譜的中草藥知識、穴位按摩治療、健康飲食、養生類資訊!
文章來源:每日一堂營養課
今天,小編介紹9個滋潤按摩肩頸部位的瑜伽動作。想要擺脫脖子僵硬、肩膀酸痛的情況,就跟著小編一起來動起來吧!
1、站立前屈十指交扣
step 1:站立,雙腳與髖同寬;
step 2:雙手於身後十指交扣,呼氣身體向下折疊;
step 3:頭部完全放鬆,手向後找地面;
step 4:保持10次呼吸。
2、海豚式
step 1:膝蓋著地雙手互抱手肘量距離;
step 2:雙手手肘撐地,臀部抬高,腳跟踩地,類似做下犬式;
step 3:保持10次呼吸。
3、反祈禱
step 1:金剛坐,雙手在身後合十;
step 2:掌跟併攏,肩胛骨展平;
step 3:保持10次呼吸。
4、鷹式
step 1:站立,左腿纏繞右腿,右手在上相互纏繞;
step 2:保持10次呼吸,換邊。
5、弓式
step 1:身體趴下,彎曲膝蓋,雙手向後抓住腳跟;
step 2:吸氣抬起下巴、胸腔離地;
step 3:腳跟遠離臀部,膝蓋去找地面;
step 4:保持10次呼吸。
6、牛面式
step 1:金剛坐,左手在上,右手在下,在背後交扣;
step 2:保持肋骨內收,胸腔上提;
step 3:保持10次呼吸,換邊。
7、穿針式
step 1:膝蓋著地,右手向上延展,然後穿過左腋窩做延展,掌心朝上
step 2:左手向頭頂方向延展,指尖點地
step 3:保持10次呼吸,換邊
8、手臂交叉
step 1:趴下來,左手往右側,右手往左側,趴下來
step 2:保持10次呼吸,交換手前後位置重複
9、扭轉
step 1:趴下來,左手往左側打開,掌心朝上
step 2:身體往左側扭轉,右腳左腳踩地,膝蓋朝天
step 3:雙手在身後十指交扣
step 4:保持10次呼吸,換邊
文章來源:崆峒養生匯
正常情況下,年輕人的記憶力肯定要好過老年人。可是現在二三十歲的人,可能比長輩們還要健忘……
工作繁忙、壓力大的年輕人和學業緊張的高中生們,最容易出現這種情況。而且,隨著記憶力下降,往往出現腰酸、耳鳴、頭暈、身體沉重不爽、易疲勞,甚至男性性功能障礙等亞健康狀況。
對於中醫來說,健忘從來不是單獨的一種症狀,它是在用遺忘來提醒你,要記得關照自己的身體,終究是哪些原因造成了年紀輕輕就如此健忘?
根源還在於腎氣不足。《內經》中說:“腎主骨生髓”。而“髓者以腦為主”,所以腎氣其實是大腦的最大“供養者”。記憶力好壞,取決於腎氣是否充足、堅固。
所以,純陽之體的小孩子記憶力最好。但是隨著年紀增長,有些孩子的記憶力越來越差,這都是有原因的,比如十五六歲的時候,情竇初開,男孩子對女孩子發生興趣,甚至出現性幻想,這些都是對腎氣的消耗。
高中生們學習很辛苦,面臨高考壓力,每天緊張、忙碌,想要考一個好成績,卻發現自己的記憶力越來越不好。
年輕人步入社會之後,面對找工作、職場競爭、婚戀等壓力,憂慮過度,加上房事沒有節制,這更是對腎精的極大損耗。
出現這些問題怎麼辦?
通常來說,大家會買來各種保健品給自己和家里人補充營養,其實,這個時候真正需要的就是補足腎氣,推薦三個小辦法,安全有效且能快速給自己的身體充電。
1、 睡覺
最有效、簡便的方法就是睡覺,抓緊一切時間睡覺,睡好中醫所說的子午覺(中午11點~1點;晚上11點~1點)。如果晚上也一定要加班工作,至少11點到凌晨3點,強迫自己入睡。這樣,至少保護了肝膽功能。3點起床之後,再開始趕工。既保證了工作量,第二天的疲勞感也會減輕。
有的人睡眠改善後,健忘的問題依舊沒有好轉,那該怎麼辦呢?這時就要從根本上來解決問題,需要求助於經絡和穴位。
2、 敲打頭部
“頭為諸陽之匯”,是身體的首府,敲打頭部,是對頭部陽氣一個短暫的激活,提神、醒腦的效果非常好。
具體辦法:將手握成空拳,從額頭的發線處,延著頭部中線向後輕輕敲打,一直敲到腦後的發線處,再從頭後向耳尖方向打回來,經過太陽穴,回到起點處。工作一兩個小時,就來回敲打10次左右,會明顯感覺到頭腦清醒,疲勞減輕。
除了敲打,也可以用手指拿五經,也可以用砭石五指梳梳頭,常梳頭一兩百下,可有效宣行鬱滯、疏理氣血、通達陽氣。
3、 艾灸命門和腎俞
最後一種有效的提升記憶力的方法,就是艾灸命門和腎俞。
準備一根粗艾條,也可以用3支常規艾條捆在一起,點燃後距離皮膚3厘米左右,在命門到腎俞這條橫線之間來回游移,同時補益兩個穴位。
也可在從左腰的位置,橫線游移到右腰的位置。因為在腎俞旁邊還有一個志室,又叫“精宮”。這個穴位,能夠幫助腎臟很好地輸洩寒濕水氣,某種程度來說,也強壯了腎臟,提高了它的功能。
也可以使用艾灸盒,置於命門和腎俞上,可一次就把這兩個穴位灸到,每次灸30分鐘左右。
注意事項:艾灸以溫熱為度,因人而異,如果覺得太燙,需要距離皮膚稍遠一些,可以是4厘米、5厘米,也可以一邊按揉一邊施灸,效果更好些。
文章來源:崆峒養生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