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八個帶“泉”字的穴位,養生效果超讚哦!


許多中醫推拿愛好者學習中醫時,苦於繁瑣的穴位不知道該如何記憶。今天善良的推拿學校小編為大家一次攻克八個穴位,記住哦,他們的名字裡都帶有“泉”字。

1. 湧泉穴

屬足少陰腎經,位於腳底前1/3後2/3交界處,被稱為“人的第二心臟 ”。常點、按此穴,可防治頭痛、目眩、中風、水腫、黃疸、身熱、小便不利、咽喉腫痛、及足趾痛不能履地等。湧泉穴系腎經之井穴,有清熱醒神,交濟水火作用。虛火上炎可壯水製火,實火熾盛能釜底抽薪。


2. 水泉穴

屬足少陰腎經,位於足內踝後下方,跟骨結內前上方,在太谿下一寸陷中。常點、按此穴可防治目視不明,小便不利,月經不調,經閉,痛經,子宮脫垂等。水泉穴係屬足少陰腎經之郄穴,有調補肝腎的功能。



3. 陽陵泉

屬足少陽膽經,屈膝或垂足取穴。在小腿外側,腓骨小頭前下方凹陷中。常點、按此穴能防治胸滿、脅痛、黃疸、嘔吐、腰痛、坐骨神經痛、肋間神經痛、肝炎、膽囊炎、高血壓、膝部紅腫、下肢腫痛、癱瘓、半身不遂、小兒麻痺後遺症等。陽陵泉系足少陽膽經之合穴,也是八會穴中之筋會。有疏肝膽、清濕熱、疏筋利節的作用。

4. 陰陵泉

屬足太陰脾經,仰臥或垂足取穴,在膝窩裡面橫紋頭下二寸,脛骨頭下緣凹陷中。常點、按此穴能防治腹痛、脹滿、水腫、泄瀉、小便不利、遺精、遺尿、尿閉、月經不調、帶下、陰痛、腿膝腫痛、麻痺等。陰陵泉屬足太陰脾經之合穴,也是下肢腧穴中較常用的經穴之一。主治脾腎二經症候。此穴有溫、運中焦,清利下焦之功。故凡由中焦虛寒與下焦濕熱所致的病症皆可選用此穴施治。

5. 曲泉穴

屬足厥肝經,屈膝取穴,在髕骨(膝蓋)內側,膝橫紋頭內側之上凹陷中。常點、按此穴可防治小腹腫痛、疝氣、陰股痛、遺精、陽萎、陰莖痛、小便不利、尿閉、陰部癢痛、癥瘕、月經不調、子宮脫垂、腿膝腫痛等。曲泉穴屬足厥肝經之合穴,常用於治療濕熱下注之陰癢、溲難、小腹腫痛等病症,尚有升舉下陷治療陰挺的作用。此穴能理氣活血,清熱除濕,疏筋利節之功能。

6. 天泉穴

屬手厥陰心包絡經,垂臂取穴,在臂前面腋橫紋下二寸,兩筋之間。常點、按此穴可防治心痛、咳嗽、胸脅脹痛、臂內側痛。此穴有疏經活絡功能。

7. 極泉穴

屬手少陰心經,舉臂手掌向內避開動脈取穴,在腋窩正中,兩筋間凹陷中,又是人體腋窩的“敏感區”,蘊藏豐富的血管、神經和淋巴結,經常點按這個區域,可有效改善胸痛、咳嗽、脅肋庝痛、臂叢神經痛、上肢麻痺等,可促進血液循環。毎日早晚各一次,點按腋窩時左手手指(第二、三、四、五指併攏)置於右腋窩內,右手手指置於左腋窩內,先順時針旋轉6次,再逆時針旋轉6次,如此反復進行3~5分鐘按摩。用力要適度,勿擦傷腋窩內皮膚。

8. 廉泉穴

屬任脈,仰靠取穴,在結喉上方凹陷中。常點、按此穴可防治舌下腫痛、舌強、舌弛緩、囗瘡、流涎、癭氣、暴啞、咳嗽、哮喘、咽喉腫痛、吞嚥困難等。廉泉穴系任脈和陰維脈之會穴,有通利咽膈、清熱化痰的功能。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總結的便易記憶的穴位,幫助每位推拿培訓班的同學加強記憶,其實學習推拿不難,只要掌握簡單的穴位就一切搞定,這裡我希望推拿培訓班同學們好好學習,早日找到心中理想工作。

文章來源:嗨小波

肝不好,生殖系統會發出3個信號


肝經循行於乳房和生殖系統,所以肝功能的狀況也會影響乳房和生殖系統的健康。若是肝氣鬱結,肝經氣血不暢,就會導致乳房脹痛。

對於女性來說,會影響到月經、孕育,甚至會導致生殖系統疾病,諸如白帶異常、子宮肌瘤等。

對於男性來說,則容易患上前列腺疾病。所以,若是想維持生殖系統的健康,一定要重視肝臟的調養。


一、白帶發黃。

原因:肝經與胞宮相聯繫。若是肝經內有濕熱,濕熱就會下注到子宮、卵巢、輸卵管,由此導致這些附件發炎,外部表現就是白帶發黃。若是炎症嚴重的話,會導致輸卵管阻塞,引發不孕症,所以要及時就醫。

女性肝經內有濕熱,除了白帶發黃外,還有一些典型的不適症狀,諸如肌膚乾燥、臉上皺紋增多,還容易水腫,身上總是發燙等。

調養:可以多食用具有清熱利尿功效的食材,如薏苡仁、冬瓜、西瓜、黃瓜等。



二、少精弱精。

原因:肝經循行過生殖系統所在之處,自然和精子有關係的問題通過對肝臟進行調養也是很有必要。中醫認為,肝腎是密切相關,其中一個出現問題要和生殖健康有關的問題往往從腎著手。因為肝腎關係密切,調腎的同時也必須養肝。只有肝腎同養,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調養:飲食上可以增加栗子、枸杞子、山藥、黑芝麻等食物攝入量,有一定的肝腎同養功效。

三、子宮肌瘤。

原因:子宮肌瘤是一種良性的腫瘤,常見的症狀表現為子宮出血、腹部腫塊、腰腹疼痛、白帶增多、小便頻急、大便不暢等。

中醫認為子宮肌瘤的原因是肝氣不舒、氣滯血瘀,需要活血化瘀來進行調理。

調養:可以用中藥玫瑰花、赤芍、丹參、紅花來進行食療,這些中藥有較好的活血化瘀功效。

文章來源:健康科普小郎中

收藏!詳解人體各穴位位置及功效,養身穴位只需看這一篇就夠了!





風池穴

【位置】後頸部,後頭骨下,兩條大筋外緣陷窩中,與耳垂齊平、後髮際的凹陷處。

【功能】按壓風池穴,可以增加頸部、腦部的血流量,緩解頸部僵硬,增強有關大腦功能,如記憶力等。

血壓高了,按什麼穴位?
感冒了,按什麼穴位?
落枕了,按什麼穴位?
記不住東西了,按什麼穴位?
一個穴位,就可以負責這麼多問題,它就是風池穴。




百會穴


【位置】百會穴位於頭頂的正中線和兩耳尖連線的交點處,也就是在頭頂的正中心。

【功能】要養生,少不了百會穴。百會穴是人體諸多穴位的交會處。所以經常按摩這個穴位,可以將我們人體的一半經絡以及大部分的穴位都帶動起來。①

想要滋補大腦,不用花錢買什麼亂七八糟的保健品,自己身上就有個滋補大腦的穴位,就是百會。
大小便憋不住,很尷尬,是影響社交的危險分子。如果有這種情況,按壓百會穴,也可以緩解。

肩井穴

【位置】乳頭正上方與肩線交接處。

【功能】肩周炎、五十肩、肩頸方面的疾病找誰呢?肩井是對口的穴位。肩部的問題,就找肩井來按壓,必定可以手到病除。除此之外,頭部的酸痛、眼睛疲勞、耳鳴、落枕等問題,也可按壓肩井穴來緩解。

曲池穴

【位置】肘部,屈肘最高點凹陷處。

【功能】

降火:火鍋、饞嘴蛙、一盤盤誘人的食物,結果卻是上火發炎,咽喉也疼痛不舒服,該怎麼辦呢?按按曲池穴,可達到清熱祛火的目的。這樣,對於因熱、幹導致的便秘,有很好的緩解作用。
降壓:風池穴可降壓,但降壓效果最好的其實是曲池穴,若血壓居高不下,除藥物調理外,試試這最管用的曲池穴,看能不能把高高在上的血壓降下來。



膻中穴


【位置】人的胸部正中,兩乳頭連線的的正中位置。

【功能】從醫學的角度來說,搥胸頓足動作真的是對心胸滿悶的一種治療。因為捶的那地兒就是膻中穴,膻中穴是氣會,通過刺激調節膻中穴,可以調理氣機,恢復氣的正常運動狀態,從而緩解因為不良情緒帶來的不適,消除不良情緒對人體氣機的影響。

肩中俞

【位置】背部第7頸椎棘突下,旁開2寸。(當我們低頭時可在頸項部下面摸到有一高突的椎骨,用手按住並轉動脖子則可以感覺到它也隨之轉動,該處就是第7頸椎棘突。拇指的關節寬度,也就是橫紋處為1寸;把自己的四指併攏為3寸;中指和食指併攏是1.5寸)

【功能】

肩背痛、頸椎病的時候,可以常按壓這個穴位,以促進頸部、腦部的血液供給。
咳嗽、氣喘、看不清東西時,也可以按壓這個穴位,效果不錯。按壓的時候,感到酸脹為宜。


內關穴

【位置】右手3個手指頭併攏,無名指放在左手腕橫紋上,在右手食指和左手手腕交叉的中間點就是內關穴了。反之亦然。也可以攥一下拳頭,手腕關節處有兩根筋突起,內關穴就在兩根筋處。

【功能】看它的名字,就可以對其作用猜個八九不離十,沒錯,它是守護人體內城的關口,“虛則補之,實則瀉之”。

暈車:因為暈車,很多人害怕旅行,不妨試一試內關穴,對於暈車有一定的緩解作用。
胃疼:如果突然胃痛,可以找內關穴來緩解。一般有胃病的人胃氣就會上逆,胃氣升起來,濁氣就會上泛,所以就會胃疼、噁心或者嘔吐。所以一旦感覺胃不舒服,通過按揉內關穴,便能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

腎俞穴

【位置】后腰與肚臍正對的穴位為命門,命門穴旁開1.5寸就是腎俞穴(取穴的時候,把中指和食指併攏,就是1.5寸)。

【功能】這是補腎抗衰老的好穴位,其實,不僅男性,老人、婦女等也應常按揉這個穴位,可以緩解腰酸背痛,治療腎虛。


合谷穴

【位置】合谷穴在手背虎口處,第1、2掌骨間,約當第2掌骨中點處。或以一手的拇指指關節橫紋放在另手拇食指之間的指蹼緣上,拇指尖盡出即是。

【功能】 “面口合谷收”是說合谷穴具有疏調面部經氣,善治頭面、五官部(如頭、面、耳、目、口、齒、喉、鼻)病症。

治療面部疾病:大腸經上行頭面,環循口唇,所以它可用於治療一切與面部疾病有關的病症,如頭面汗出、扁桃體炎、咽喉腫痛、迎風流淚等症。
鎮痛:合谷還是鎮痛最有效、最常用的穴位,一直為歷代醫家所推崇,臨床醫生常用合谷治療牙痛、子宮收縮痛、頭痛、三叉神經痛、腹痛、手臂疼痛等一切實證疼痛。

文章來源:關愛骨骼

痛風人群有救了!3個穴位,堅持兩週,超有效!


痛風又稱“ 高尿酸血症 ”,是由於人體體內嘌呤物質新陳代謝發生紊亂,導致尿酸產生過多或排出減少所引起的疾病,屬於關節炎的一種。尿酸過高,尿酸鹽結晶沉積在關節、軟骨荷腎臟中,病變常侵犯關節、腎臟等組織引起反復發作性炎性疾病,如急性關節炎、痛風石、尿路結石、腎絞痛等病症。痛風是一種古老而又現代的疾病,既是古時的帝王病,又是當代的文明病,患者得病的原因往往與其生活習慣有關,尤其是在吃的方面。吃的時候不注意,痛風就有可能找上你。痛風也可以通過按摩或艾灸穴位的方法來起到緩解作用。




膻中:活血通絡、行氣止痛

定位:位於胸部,當前正中線上,平第四肋間,兩乳頭連線的中點。

按摩:將食指、中指、無名指併攏,三指指腹放於膻中穴上順時針方向按揉。


內關:寧心安神、理氣止痛

定位:位於前臂掌側,當曲澤宇大陵的連線上,腕橫紋上2寸,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

按摩:將拇指指腹放於內關穴上輕輕按揉,以局部有酸痛感為宜。



复溜:補腎益氣、清熱消腫

定位:位於小腿內側,太谿直上2寸,跟腱的前方。

按摩:拇指與食指、中指相對成鉗形用力拿捏复溜穴。

痛風不是一個病,它預示著一連串的慢病。只要堅持按摩或艾灸以上穴位,再加上平時可以多多食用黃瓜湯和冬瓜湯,堅持兩週,就能遠離痛風的困擾!趕緊轉出去,讓更多的痛風朋友知道吧~

文章來源:每天一節健康課

人到中年,養腎最重要!補腎三字經,最好背下來


人到中年,養腎最重要!補腎三字經,最好背下來
人到中年,養腎最重要!補腎三字經,最好背下來

一、護好腳

腎經起始於足底,而足部很容易受到寒氣的侵襲,因此要特別注意足部保暖。襪子最好包住腳腕,不要赤腳在潮濕的地方長期行走。睡覺時,別把腳晾在外面,蓋被一定要下過腳底,上超肩膀;不要將雙腳正對著空調或電扇吹。足底有許多穴位,睡前按揉腳心的湧泉穴,可起到養腎固精的功效。

人到中年,養腎最重要!補腎三字經,最好背下來

二、大便暢

大便不暢,宿便停積,濁氣上攻,不僅使人心煩氣躁、胸悶氣促,而且會傷及腎臟,導致腰酸疲憊、噁心嘔吐。因此,保持大便通暢,也是養腎的方法。要做到大便通暢,需要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調整飲食結構,多做運動。大便難解時,可用雙手背貼住雙腎區,用力按揉,能激發腎氣,加速排便。

人到中年,養腎最重要!補腎三字經,最好背下來

三、喝夠水

水是生命之源,定時飲水是很重要的養腎方法。飲水過少可能引起濁毒的滯留,加重腎臟負擔,所以要養成多喝水的習慣。每天應至少喝8大杯開水,不要以飲料代替,以沖淡尿液,預防結石等腎臟疾病。

人到中年,養腎最重要!補腎三字經,最好背下來

四、睡好覺

充足的睡眠對於氣血的生化、腎精的保養有著重要作用,睡能還精、養氣、健脾益胃、堅骨強筋。臨床發現,許多腎功能衰竭的患者有長期熬夜、過度疲勞、睡眠不足的經歷。因此,要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早睡早起,不縱慾,以利於腎精的養護。

人到中年,養腎最重要!補腎三字經,最好背下來

五、別憋尿

膀胱中貯存的尿液達到一定程度,就會刺激神經產生排尿反射,這時一定要及時上廁所。否則,憋尿過久會導致膀胱壓力升高、膀胱壓力反射紊亂和逼尿肌功能下降,或者影響輸尿管—膀胱抗反流機制,導致尿液反流,容易誘發腎盂腎炎,甚至造成腎功能損害。

人到中年,養腎最重要!補腎三字經,最好背下來

六、吞津液

我國古代養生之道特別重視唾液的價值,認為吞津能“潤五官、悅肌膚、固牙齒、強筋骨、通氣血、延壽命”。口腔中的唾液,清稀的為涎,由脾所主;稠厚的為唾,由腎所主。人的唾液含有多種有益物質,具有助消化、中和胃酸、抗菌、增強免疫等功能。平時多用舌尖舔動上顎,或者含個棗核都能生津。

人到中年,養腎最重要!補腎三字經,最好背下來

七、按摩腰

腰部有很多穴位,如命門穴、腎俞穴、腰陽關穴、腰眼穴等,平時可經常按揉或叩擊腰骶部,摩擦腰部兩側,活動腰臀部,每天早晚各一次,能溫腎陽、利腰嵴、通經絡。平時散步時,用雙手背按揉腎區,可緩解腰酸癥狀。

人到中年,養腎最重要!補腎三字經,最好背下來

八、慎用藥

是藥三分毒,具有腎毒性的藥物主要有氨基糖甙類、萬古黴素、造影劑、重金屬、順鉑、非甾體抗炎藥、頭孢菌素等,一些中草藥如關木通、馬兜鈴等也可引起腎損害。使用藥物時要提高警惕,防止濫用或用藥種類過多,對具有潛在腎毒性的藥物,要嚴格掌握用藥指徵與方法、劑量、療程。

文章來源:崆峒養生匯

手上一奇穴位讓你肝血充足眼睛亮、頸、肩、腰病一起收!


後溪穴,手太陽小腸經上穴位,輸(木)穴,八脈交會穴(通於督脈)。

【取穴位置】後溪穴位於人體的手掌尺側,微握拳,當第5掌指關節後的遠側掌橫紋頭赤白肉際處。(即把手握拳,掌指關節後橫紋的盡頭就是該穴。)

【穴位解剖】當小指展肌起點外緣,有指背動、靜脈,手背靜脈網;布有尺神經手背支。

【功能主治】強化督脈陽氣,統治頸肩腰椎病;緩解治療頭痛項強、目赤腫痛、落枕、耳聾、耳鳴、鼻衄、癲癇、瘧疾、黃疸、盜汗、腰背腿痛、肘、臂、手指攣急等。

操作:直刺0.5~l寸。治手指攣痛可透刺合谷穴。

【穴位配伍】配天柱主治頸項強直、落枕;配翳風、聽宮主治耳鳴、耳聾;配合谷穴緩解治療手指攣痛;配人中穴緩解治療急性腰扭傷;配列缺穴、懸鍾穴緩解治療項強痛。

【臨床應用】現代常用於治療急性腰扭傷、落枕、耳聾、精神分裂症、癔病、角膜炎等。



【防病健身】滾揉後溪穴

對於長期在電腦前工作或學習的朋友,可以把雙手後溪穴的這個部位放在桌子沿上,用腕關節帶動雙手,輕鬆地來回滾動,即可達到刺激效果。在滾動當中,它會有一種輕微的酸痛。這個動作不需要有意識的去做,每天只用抽出三五分鐘的時間來,隨手動一下,可以緩解調節長期伏案以及電腦對人體帶來的不良影響。堅持下來則對頸椎、腰椎確實有著非常非常好的療效,對保護視力也很好。

掐按後溪,緩解急性腰痛有時人們突然扭傷腰部,或者不小心閃了腰,或者夜間睡覺腰部受涼,都會引起急性腰痛,疼痛起來翻身困難,直不起腰來,非常痛苦。有一個簡單有效的辦法,可以很快緩解急性腰痛。就是用力掐按後溪穴,並慢慢轉動腰部,你會發現,腰居然能活動了,而且還不怎麼疼了。後溪穴是手太陽小腸經的腧穴,又通於督脈,所以可以治療腰痛,是治療急性腰痛的特效穴。

刺激後溪,調節督脈後溪穴為手太陽小腸經輸穴,輸主體重節痛,故有散風寒、祛風濕、通經絡、止痺痛之功;又為八脈交會穴之一,通於督脈,是治療頭項疼的要穴,主治頭項、頸肩部疼痛,肘臂、小指拘急疼痛等。調節心經之氣,清心安神小腸經與心經相表裡,本穴歸於小腸經,可調心經之氣,具有清心安神之功,主治癲、狂、癇、臟燥等症。本穴有疏散風熱、聰耳利咽之功,用於治療耳聾、耳鳴、目眩、咽痛等症。臨床上,還常用於治療神經系統疾病、五官科疾病、運動系統疾病等。

操作方法端坐仰掌,手微握拳,用另一手的拇指指尖掐按後溪穴,力度以能耐受為度,酸痛感明顯,注意不要掐破皮膚。早晚各一次,每次掐按1~2分鐘,左右手交替。

溫馨提示:更多養生保健常識,頸肩腰腿疼康復相關知識解答,可以在下方評論區留言,與吳老師文字交流,給您專業解答。

文章來源:骨病健康師

肝不好,人易老!拍打這裡養肝護肝,比吃藥效果更好


肝不好,人易老!拍打這裡養肝護肝,比吃藥效果更好

肝臟是我們身體中體積最大但的一個臟器,它所發揮的功能也一樣至關重要,參與身體的代謝、消化等多方面的工作等。一個好的肝臟是我們健康的有力保障,在生活中積極對肝臟進行保養,防止各類肝病的出現是對自己健康最負責的做法。

肝不好,人易老!拍打這裡養肝護肝,比吃藥效果更好

了解中醫的人都知道,在人體內有12條經脈,其中有一條叫做足太陰肝經,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肝經,主治肝病,其中有幾個穴位每天拍打對於我們日常生活中養肝護肝很重要,甚至比吃藥效果都管用,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具體是那幾個穴位。



1、行間穴

位於大腳趾和二腳趾縫上。它是一個火穴,肝屬木,木生火,如果您肝火太旺,就瀉其心火。而“行間穴”就是一個瀉心火的穴位。春天肝火盛,會導致牙痛、腮幫子腫、口腔潰瘍、鼻出血、舌尖長泡等症,這表明火已經從肝經進入到心經,多揉“ 行間穴 ”,就可以把心火從這裡散出去了。

肝不好,人易老!拍打這裡養肝護肝,比吃藥效果更好

2、太衝穴

“太衝穴”在大腳趾縫往腳背上4厘米處,是肝經的原穴,大約相當於儲存肝經元氣的倉庫,堪稱人體第一大要穴,按摩刺激太衝穴,能很好地調動肝經的元氣,使肝臟功能正常。

肝不好,人易老!拍打這裡養肝護肝,比吃藥效果更好

3、足三里穴

位於小腿前外側,犢鼻穴下3寸,距脛骨前緣一橫指(中指)。此穴作用非常廣泛,長期按摩可降血脂、降低血液黏度,預防血管硬化等等。所以經常按摩此穴對脂肪肝的防治有很大的益處,方法每天每側按揉30~50次,酸脹為度。

4、期門穴

位置源自肝臟附近,正坐或仰臥,自乳頭垂直向下推2個肋間隙,按壓有酸脹感處。長期每天堅持刺激,對急慢性肝病會有很大的改善。

肝不好,人易老!拍打這裡養肝護肝,比吃藥效果更好

5、中封穴

趾上翹,足背可見一大筋,其內側,足內踝前下方凹陷處。中封穴為人體保養精血之要穴,為肝經的“金穴”它可抑制肝火過旺,利通小便,即“溺竅開則精竅閉”,故是固精之妙法。

肝不好,人易老!拍打這裡養肝護肝,比吃藥效果更好

6、太谿穴

太谿穴位於足內側,腳的內踝與跟腱之間的凹陷處。這個養生要穴是腎的原穴,是儲存腎臟元氣的倉庫。肝屬木,腎屬水,樹木需要水的澆灌才能健康成長,所以養肝必須要滋陰。用太谿調動腎臟的功能,能夠更好地“滋水涵木”。

以上這些穴位每天拍打拍打對於養肝護肝很重要,拍打法屬於中醫推拿手法的一種,通過刺激相應穴位和經絡,可以舒筋活絡,起到治病和保健作用。

肝火旺的人群,除了每天拍打以上的穴位,平時還應注意勞逸結合,飲食上多吃清火食物(如富含維生素的蔬菜水果 ),多喝水,少吃辛辣煎炸食品,少抽煙喝酒。上火期間不宜吃瓜子、花生,同時注意調節情緒,保持樂觀積極的生活態度,許多的“火”便不會產生。

需要注意的是糖尿病患者一般末梢神經不是特別好,有的患者會有手腳麻木、發冷的症狀,拍打時不能過度用力,以免造成損傷。

泓華醫療匯集頂級名醫資源,一站式全面醫療服務,讓健康更簡單!

文章來源:泓華醫療

每天按摩這三個穴位,你的身體會非常健康


我們判斷一個人身體健康的標準是什麼呢?無非就是看他的“飲食、睡眠與精神狀態”,說白了身體健康就是“能吃、能睡、精神好”。

所以我們日常養生就向這三個標準指標靠攏就行,教給您三個穴位,每天按一按,讓您吃的好、睡的好、精神好。

每天按摩這三個穴位,身體健康



1、人體安眠藥——神門穴

神門穴是手少陰心經上的腧穴,中醫認為“心主神明”,“神”意指人們的精神活動、思維能力及控制身體的生理功能,而神門穴就能起到調節“心神”的作用。

經調查人們睡不好的主要原因就是精神因素,如:抑鬱、焦慮、壓力、心悸等出現白天犯困晚上失眠,而這些都可以用按摩“神門穴”來解決。

位置:神門穴位於小拇指一側手腕部橫紋末端的凹陷處,按壓有酸脹感。

方法:用另一側大拇指指壓、按揉、掐等均可,力度以感到輕微酸脹感為宜,建議睡前按壓3-5分鐘。

作用:鎮定安神、舒緩心神,有很好的安神效果,臨床常用來治療心悸、失眠,對於心煩、心痛、心絞痛、神經衰弱、健忘等都有效果,配合上內關穴效果更好。

2、人體健胃藥——中脘穴

中脘穴,腕既胃脘,是仁脈與小腸經、胃經、三焦經的交匯點。“中脘穴”幾乎在所有的消化系統疾病中都能起到作用,在“十人九胃”的大環境下,常按中脘穴對身體的健康十分有益。

位置:人體正中線胸骨下端與肚臍的中點處。

方法:可採用指壓法,用拇指之間按壓中脘穴,按時吸氣約5秒、放時呼氣,指壓3-5分鐘。也可以用指肚或手掌肚在中脘穴進行按揉,順補逆瀉按揉3-5分鐘,可睡前進行。

作用:主治腹脹、腹瀉、腹痛、反胃、嘔吐、胃痛、便秘、消化不良等消化系統疾病。



3、人體補腎藥——腎俞穴

腎為先天之本,人體精力的來源,按摩腎俞穴就可以起到強腎固本的作用。

位置:第二腰椎旁開約三橫指處,左右對稱,按時有較強痛感。

方法:雙手握空拳擊打或指壓腎俞穴30-50次,以有酸脹痛感為宜,亦可睡前用雙手摩擦腎俞穴10分鐘。

作用:補陽氣,增強腎功能,對腰痛、腎髒病、女性月經不調等都有不錯的療效。

常按這三個穴位,睡覺好了、胃口好了、精神也好了,身體自然會更加健康。

文章來源:中醫小傑

拉筋法:打開腿部經絡,疏通氣血,永葆青春!


“養生十萬個為什麼”

拉筋,不僅僅是抻拉腿部筋鍵,而是打開腿部經絡,疏通氣血,驅邪散寒,治病強身。

腿部運行著人體六條經絡,肝、膽、脾、腎、膀胱、胃。拉筋的作用就是將這些經絡裡的垃圾清除,從而起到強身健體的作用。

◆ ◆ ◆

拉筋的療效

常言道“人老腿先老”,堅持“拉三經”,腿部經絡通暢,氣血運行通達,讓你永葆青春,每天都能體會到身輕如燕的感覺。

首先,十二筋經的走向與十二經絡相同,故筋縮處經絡也不通,不通則痛。

拉筋過程中,胯部、大腿內側、膕窩等處會有疼痛感,說明這些部位筋縮,則相應的經絡不暢。拉筋使筋變柔,令脊椎上的錯位得以復位,於是“骨正筋柔,氣血自流”,腰膝、四肢及全身各處的痛、麻、脹等病症因此消除、減緩。



其次,拉筋可打通背部的督脈和膀胱經,這對健康具有重大意義,因為督脈是諸陽之會,元氣的通道,此脈通則腎功加強,而腎乃先天之本,精氣源泉,人的精力、性能力旺盛都仰賴於腎功能的強大。

第三,拉筋拉軟並改善了大腿內側的肝脾腎三條經。許多醫書都介紹,此三條經通暢則人的性功能強悍。

這三條經的不暢也是生殖、泌尿系統病的原因,比如男人的陽痿、早瀉、前列腺炎,女人的痛經、月經不調、色斑、子宮肌瘤、乳腺增生等等,皆因此而生。

所以男人要想增強性能力,女人要想治愈各種婦科病,最簡便有效的辦法之一就是拉筋。此法簡單有效,在家和辦公室皆可實施,不受天氣、場地限制。

拉筋的方法

方法一:
臥位拉筋法

1、將兩張安全穩妥、平坦的椅子擺放近牆邊或門框處。

2、坐在靠牆或門框的椅邊上,臀部盡量移至椅邊。

3、躺下仰臥,右腳伸直倚在牆柱或門框上,左腳屈膝落地,盡量觸及地面,雙手舉起平放在椅上(見圖),做十分鐘。

期間左腳亦可作踏單車姿勢擺動,有利放鬆髖部的關節。

4、移動椅子至另一面,再依上述方法,左、右腳轉換,再做十分鐘。

此方法可直接、間接打通全身所有經絡,經絡通則祛病、排毒、增強免疫力及性功能;因此可直接、間接減輕並治療多種各類痛症,如膽痛、肝痛、頸椎痛、腰背痛、胯痛、腿痛、膝痛、腳痛、頭痛、痛經等。

方法二:
立位拉筋法

1、找到一個合適的門框,雙手上舉扶兩邊門框,盡量伸展開雙臂。

2、一條腿在前,站弓步,另一腿在後,腿盡量伸直。

3、身體正好在與門框平行,頭直立,雙目向前平視。

4、以此姿勢站立3-8分鐘,再換一條腿站弓步,也站立3-8分鐘。

此方法可有效拉開肩胛部、肩周圍,背部及相關部分的筋鍵和韌帶,可在辦公室和家中治療肩頸痛、肩周炎、背痛等病症。

方法三:
頸部拉筋法

面朝上平躺於床上或併排的凳子上,將頭伸到床沿或凳沿外,雙手也盡量向後伸展,讓頭的自重牽引頭部下垂3-5分鐘。如頸椎下方胸椎部分延伸床外,則對治療胸椎及心、肺等相關臟腑病也有效。

此方法主要用於治療各種頸椎病、肩背痛、胸椎相關疾病,如頸椎強直、駝背、胸悶、頭痛、頭暈、心腦血管疾病、乳腺增生、甲狀腺疾病、哮喘、肩周炎等。



方法四:
蹲式拉筋法

此方法操作簡單,就是在地上蹲5-40分鐘,動作如同蹲坑大便一樣,可以隨時隨地開練。

兩腳分開蹲下較易,適合初學者,可慢慢增加難度,將雙腳併攏,下蹲到底,雙手抱腿、埋頭,效果更好,這便是道家所稱的“ 嬰兒抱”,人在娘胎裡就這樣。如果脫掉鞋下蹲難度更大,拉筋療效會更好。

這是最古老的自然拉筋法,其拉筋和疏通經絡的部位之多,甚至超過了臥位拉筋法。

文章來源:99健康網

常按這三個穴位,所有火氣通通趕走


季節轉換氣溫時高時降,人們易上火,易引起肺熱、胃熱等症狀。

專家指出,人體自帶三大去火穴位,每天經常按摩,可起到去火除燥的作用。

太衝穴:去肝火

太衝穴位於大足趾和第二個足趾之間的縫隙向上1.5厘米的凹陷處。

由於它屬於足厥陰肝經,因此按摩此穴對肝火旺盛帶來的上火症狀效果非常好。如果把手放在太衝穴上,稍用力就會感覺非常痛,說明肝火比較旺盛,那更要多按摩這個穴位。

按摩手法:

在按摩太衝穴前,先用熱水泡腳約10分鐘,然後用大拇指從下向上推揉3分鐘即可。

內庭穴:去胃火

內庭穴是足陽明胃經的滎穴。

滎穴可以說是熱症、上火的剋星。如果有口臭、便秘、咽喉腫痛、牙痛、腹脹、吐酸水等不適時,可以多按內庭穴。

按摩手法:

內庭穴是在第二足趾和第三足趾之間的縫隙交叉處,每天早晚用大拇指點揉100次即可。

合谷穴:去肺火

合谷穴最好找了,我們平常說的虎口就是。合谷穴屬手陽明大腸經,並且中醫講“肺與大腸相表裡”。

如果你有牙疼、耳鳴、眼睛紅腫、鼻出血、頭痛、咽喉腫痛、便秘、發熱、口乾,或者臉上的青春痘一個接一個不停地往外冒,就可以按合谷穴來消消火。

按摩手法:

由於這個穴位按摩起來也比較方便,因此沒有固定的次數,有空的時候按一按就可以了。

文章來源:崆峒養生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