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麻、腿麻、麻痛…背後竟隱藏7大疾病!多一個人知道,少一個悲劇


手腳麻木背後的7大病症:骨病、腦梗、腫瘤……

1
神經問題

上圖四隻手上橙色的區域代表了麻木感,如果您的手麻集中在無名指和小指的區域,您可以拿一張紙,用五個手指分別試著夾住,檢驗您的五個手指力量;您還可以五個手指外撐,看力量是否足夠。

如果出現了夾不住紙或者力量變弱,您要警惕是否尺神經出了問題。尺神經是穿過肘部的一條神經,長時間屈肘的動作容易壓迫尺神經,引起手麻,也容易和腦卒中的手麻混淆。

如果您的手麻集中在拇指、食指和中指的區域,您可以試著做這樣的測試,敲擊這隻手的腕橫紋正中點(掌心面的手腕正中間),看是否有過電一樣的麻木感向上竄到指尖,如果有就說明您的手麻很可能跟正中神經的受損有關,並不是腦卒中的表現.這時,即使您的ct檢查有腔梗或腦部病變,也不要忽視正中神經的問題。



2
單手麻木警惕頸椎病
如果是一側的手臂、手指麻木,那可能是頸椎病引起,通常是慢性、反復發作的麻木,同時伴有頸肩部的酸痛、僵硬等症狀。

3
上肢和腿麻木當心腰椎病
腰椎病引起的手腳麻木,它是由腰椎病變引起的上肢麻木和腿麻木,這種四肢分散麻木出現的情況是局部神經受到了刺激,如腰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等。椎間盤壓迫神經可導致人體行動不便,甚至大小便失禁等。

4
手指麻木無力或是腕管綜合徵
腕管綜合徵是指腕部外傷、骨折、脫位、扭傷或勞損等原因引起腕橫韌帶增厚,管內肌腱腫脹,瘀血機化使組織變性,或腕骨退變增生,使管腔內周徑縮小,從而壓迫正中神經,引起手指麻木無力為主的一種病症。

5
單側肢體麻木可能是腦梗先兆
如果手腳麻木出現在一側肢體,而另一側完全正常,那就要警惕是腦梗的先兆了。腦梗引起的肢體麻木,通常都是急性的,同時還可能伴隨言語障礙、半側肢體活動障礙等症狀,所以這種情況一定要緊急就醫。

6
對稱性麻木應防糖尿病病變
糖尿病引起的周圍神經病變,常呈對稱性疼痛和感覺異常,下肢症狀較上肢多見。感覺異常有麻木、蟻走、蟲爬、發熱、觸電樣感覺,往往從遠端腳趾上行可達膝上,患者有穿襪子與戴手套樣感覺異常。

7
麻痛不止小心腫瘤
老年人出現長期慢性的手腳麻木,持續不能緩解,還要考慮可能由惡性腫瘤引起。腫瘤晚期因遠隔部位效應影響,會產生相應的神經症狀,如手腳麻木、無力、走路不穩等。

因此,未查出常見原因者,一定要做全面檢查,比如肝、胃、血液等,女性需要特別查看卵巢和乳腺。以便儘早發現腫瘤,及時治療。

哪些疾病會引起手腳麻木?

1
動脈硬化
麻木特點多為一側上肢或下肢或半身麻木,一般持續幾小時至數天,如不及時治療,會發展成半身不遂而癱瘓。

2
腕管綜合徵
此種疾病引發的肢體麻木特點是屈腕時麻木加重。

腕管綜合徵是由於指腕部勞損等原因引起腕橫韌帶增厚,腕管內肌腱腫脹,淤血使組織變性,或腕骨退變增生使管腔內周徑縮小,從而壓迫正中神經,引起手指麻木無力,且症狀進行性加重。常見於從事拖地板、洗衣服等從事家務勞動較多的中年婦女。

3
頸椎病
頸椎病是引起手指發麻的最常見疾病,也是中老年人好發的疾病之一,近年來此病有年輕化的趨勢。

由於長期久坐不願活動、頸部姿勢異常,尤其是電腦、手機使用時間過長,使頸部椎間盤發生退行性變,導致椎間盤突出或是關節突發生增生或肥大,這些突出的頸椎間盤或增生的關節突一旦壓迫鄰近的頸神經根、血管時,便會出現手臂、手指麻木。這種麻木通常為慢性、反復發作,同時伴有頸肩部的酸痛、僵硬等不適。

單側手臂、手指麻木,可能是由頸椎病引起的,長期低頭工作、頸部受寒、枕頭墊得過高等情況下,容易引發病症。

4
腰椎間盤突出
此類患者大部分會出現下肢麻木症狀,通常表現為慢性、反復發作的單側或者雙側的大腿、小腿以及足部的麻木,同時伴有腰部的疼痛、不適等症狀。

長期從事重體力勞動、劇烈運動、外傷史、吸煙、受寒、不良姿勢等情況下容易引起腰椎疾病。患者可通過X光片、CT片或者核磁共振片檢查確診。



5
短暫性腦缺血發作
如果手腳麻木出現在一側肢體,而另一側正常,有可能是短暫性腦缺血發作 (TIA)所致,而腦缺血又很容易發展成為腦梗死,因此,對於有三高或者頸動脈硬化及斑塊形成的中老年人尤其對此種手腳麻木引起重視。

腦缺血或者腦梗死引起的肢體麻木通常是急性發作的並可伴有言語障礙、半側肢體活動障礙等症狀,此類型應即刻就醫。

6
糖尿病
雙側對稱性出現手指發麻是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常見症狀。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是糖尿病的常見並發症,許多醣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好,早期就會出現並發症。定期測血糖,有相關症狀及時到內分泌科就診。

老年人很有可能平時一直消化不良,營養跟不上,就會導致因為維生素 B1的缺乏而產生的末梢神經炎。還有,由於糖尿病患者是會引起多種並發症的,手麻木者也有可能有糖尿病。

7
痛風
臨床顯示,手麻的患者中約有1%是痛風所致,可能因尿酸沉澱在正中神經處,壓迫到正中神經,而出現手麻疼痛問題。

由於現在社會吸煙喝酒的人很多,對於常喝酒的人來說,如果酒量攝入過多就會導致手麻木,這是因為此時的你已經慢性酒精中毒了。

該如何有效地緩解手腳麻木?

中年以上,尤其是體型肥胖者,如見食指、中指或舌根麻木,應積極採取措施,預防中風的發生。

風濕骨病手腳麻木患者,應注意保暖防潮,尤其註意保暖、身體過度受涼、受寒,或嚴寒的氣候往往會加重麻木的症狀。



當然,一般人的手腳麻木只是因為壓到了神經而導致的血液循環不良。如果手腳麻木時間超過1天仍無法緩解或者是突然發作並伴有其他症狀時,建議去醫院神經內科及時就診。

首先手腳麻木患者要注意按時作息。其次,做到飲食有節,尤其不可過食肥甘厚味,預防“三高”血症。此外手腳麻木患者還要保持心情愉快,避免憂思惱怒。

下面是一些迅速緩解手腳麻木的方法

1. 輕輕捶打,捶打的力度以自己可以接受的程度為佳。

2.左腳麻時抬起右胳膊,右腳麻時抬起左胳膊。

3.平時睡前可以用熱水加上聖原名醫名方九清溫通仙蓉溫齊泡腳,增進血液循環。

4.平時用九清溫通疏通全身經絡

手腳麻木實際在病症範疇稱為痺症,是由風、寒、濕、邪毒氣侵入體內的一種重要信號,當邪毒氣侵入五臟六腑之前,專業感覺是手腳麻木、四肢酸脹、沉、痛、有針刺感,這就是經絡受阻發出的信號,也是人體防禦的較后防線。

除了日常注意觀察、活動手指,還需要我們及時的就診、治療,否則經絡受損,從而破壞了人體神經傳導功能係統,造成神經壞死,最終發生中風、偏癱、心梗、腦梗、糖尿病壞疽,抱憾終生……

文章來源:老年日報

巧拍“八虛”,邪不可藏


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各種各樣的拍打療法,有拍手、拍背、拍腿,還有拍臉等等,大部分人會以“不通則痛,通則不痛”這個說法去理解。那麼,為什麼要拍打?拍打哪裡?怎麼樣拍打才能起到強身健體、祛邪療疾的作用​​呢?

1


什麼是八虛

“八虛”是人體的八個關節,即兩肘、兩腋、兩髀、兩膕。《黃帝內經》曰:“人有八虛,肺心有邪,其氣留於兩肘;肝有邪,其氣流於兩腋;脾有邪,其氣留於兩髀;腎有邪,其氣留於兩膕。”

外感邪氣日久停留於體內阻礙經絡運行,易在人體兩側的肘部、腋部、髀及膕部停留,八虛正是五臟藏邪的所在之處。所以,找到了八虛也就意味著找到了祛除五臟之邪的最佳途徑。



兩肘:

兩肘肘窩部位,有心、心包及肺經三條經絡通過,外邪侵犯三經,造成氣血瘀滯,則會傷及心肺兩臟,從而引發該臟器的疾病。臨床常見如感冒、扁桃體發炎、咽喉腫痛、便秘、心煩、心慌氣短等,通過拍打肘窩(主要疏通尺澤、少海穴),疏通肺氣,養心安神,從而對上述疾病有很好的防治作用。

兩腋:

腋下主要有心膽兩經通過。邪氣侵犯兩經,造成氣血阻滯,則會傷及心肝兩臟,從而引發該臟器的疾病。臨床常見各種肝陽上亢、氣急攻心之證,如頭暈、心煩、胸悶等,通​​過拍打腋窩(主要疏通極泉、期門穴),疏肝理氣,調養心神,從而對上述疾病有很好的防治作用。如情緒鬱悶常按摩或輕拍極泉穴,一定會心情開朗就是佐證。

兩髀:

即大腿內側腹股溝處。髀窩主要有脾胃兩經通過。邪氣侵犯兩經,造成氣血阻滯,則會傷及脾胃之氣,從而引發該臟腑的疾病。臨床常見如納差、腹脹、四肢無力、便溏、肥胖及女性月經不調、痛經、雙腳冰涼、各種婦科炎症等,通過拍打髀窩(主要疏通衝門、氣沖穴),健脾和胃,通調氣血,從而對上述疾病有很好的防治作用。

兩膕:

即膕窩,膝關節正後方。膕窩主要有膀胱腎兩經通過。邪氣侵犯兩經,造成氣血阻滯,則會傷及膀胱與腎經之氣,從而引發該臟腑的疾病。臨床常見如腰背痛、足跟痛、腎臟疾病等,通過拍打膕窩(主要疏委中、陰谷穴),補腎養腎,舒筋通絡,從而對上述疾病有很好的防治作用。

2


擊打八虛的拍痧療法

肺心有邪,其氣留於兩肘(在肺則尺澤,在心則少海之次。“留”,當作“流”,下同);肝有邪,其氣留於兩腋(期門、淵腋等穴之次);脾有邪,其氣留於兩髀(脾與胃合。其脈皆自脛股上出衝門、氣沖之間,故邪氣留於髀胯者,為脾經之病);腎有邪,其氣留於兩膕(腎與膀胱為表裡,其經皆出膝後陰谷、委中之間,故邪氣留於兩膕者,為腎經之病)。

其實,拍打八虛不僅僅是單純的治療這些小病小痛的,他還是人體非常重要的治療疾病的”八把半鎖”。”八”是指人體的八個關節,即兩肘、兩腋,兩髀、兩膕這八把鎖,其中的半把鎖,則是指人體的會陰穴,也就是我在上本書中提到種陽秘法的時候說到過。這八把半鎖是人全的生死鎖,救命鎖。

下面我要給大家介紹的,就是古法今用的融養生保健治病於一體,而且還是最簡單有效的丹道中醫決生死秘要的八虛擊打療法。

拍兩肘——拍散心肺邪氣病氣

肘窩部分實際藏著兩個穴位,一個是肺經的尺澤一個是心包經的曲澤、尺澤。曲澤具有清宣肺氣瀉火降逆作用,對口腔異味,感冒、偏桃體發炎,咽喉腫痛、便秘、腹脹、口乾以及咳嗽都有很好的治療效果。

尺澤,曲澤具有降逆鎮驚、泄熱、寧心作用。對中暑、心慌氣短的症狀以及心肌炎、急性腸胃炎、身熱、心煩、嘔吐等也有預防作用。通過拍打疏通了經脈,也不用費心找穴位了一舉兩得。

注意:力度輕重根據自己感受就可以了,每次3-5分鐘一個位置,左右互相拍,內熱的人在拍打後會出現痧點,那是清除體內病氣,濁氣的排毒顯現,不用擔心,也不會有疤痕的。



拍打兩腋——治療肝病、心髒病

肝有邪聚於兩腋,使心經受損,平時所說的氣急攻心,實際就是乾活滯留於兩腋阻滯了心經氣血運行,人就會導致一些不理智的行為,嚴重的危機自己的生命,生氣不但是傷肝還傷心。

輕拍兩腋後可以治療人發怒後氣滯血瘀,運行不腸引起的胸悶、氣短、心悸心悲欲哭、多疑、手臂漲麻等症狀。

拍打極泉穴可以令人快速平靜下來,不會那麼容易急火攻心了,同時也可以將虛邪拒之門外了。(婦女更年期也可以舒緩)

拍兩髀——治療一切婦科病

髀有邪,其氣留於兩髀,拍兩髀胖人能拍瘦,瘦人能拍胖。

拍打兩髀不僅能加速氣血運行,驅除病邪,還能刺激兩個對治療婦科病非常有效的兩穴,氣沖和衝門,氣沖在人體腹股溝處,大腿根內側,具有治療月經不調、不孕、痛經、雙腳冰涼的作用,而衝門在人體腹股溝外側,有治療奔潰帶下婦科炎症的功效,我們在拍打的時候不需要找穴位,就可以刺激到這兩個穴位的。拍打兩髀不僅能健脾胃,還能治療男科和血脈不暢導致的血瘀痰濕。





拍兩膕——治療一切腰腿疼

腎有邪,留於兩膕每天堅持5分鐘,不但能治療腰背疼及坐骨神經痛,同時還可以起到補腎養腎的作用。

人的肌體生病,一定存在著正氣不足的情況。正氣不足,則邪氣有餘。那麼八虛又是五臟藏邪的所在之處,所以,找到了八虛也就找到了祛除五臟之邪的靈丹妙藥。

拍打八虛簡單易行,又避免了尋找穴位的繁瑣。正常的人通過拍打可以調節五臟氣血的運行。五臟有病又可以通過拍打某個部分起到緩解和治療的作用。

3


拍打為什能治病?

中醫是以氣化理論來論治的,在疾病未發生之前,有一種游弋狀態,就是處於疾病與健康之間的一種狀態,猶如天空中陰雲密布,要下雨之前的那種感覺,烏雲預示著要下雨,有的時候這個雨能下下來,有的時候就下不來,這取決於陽光什麼時候到來,而這些都是一種預兆,八虛發現了淤阻也是一種預兆,也是一種中醫的超前診斷。

什麼是拍打?

拍痧:五指併攏成勺狀,在肌肉豐滿或關節部位適度有力扣拍,使深層不易刮出的毒素排出來。

通過拍打將體內代謝產物“痧”這種毒廢物經過一系列複雜的生化過程排出體外,達到保健養身的目的,同時這種過程又增強了人體的“自我免疫”。因此醫學專家們進一步發掘這種保健養身法,將其與經絡學針炙學進一步結合起來保健養身。


拍皮膚就能治病,為什麼?

經絡學說認為皮膚與經絡、四肢、五臟、六腑、九竅均有密切關聯。拍打皮膚產生刺激後,皮膚局部的良性改變會使人整個機體發生良性反應,增強免疫加強自我修復功能,達到保健養身的目的。

拍打到底疼不疼?

一般情況下,會有一點微痛,有的人拍的非常紅,但感覺不痛。還非常舒服,而有的輕輕的拍拭即感疼痛,主要有二個原因。一是緊張,二是經絡不通,中醫認為“通則不痛,痛則不通”。



總結:

拍痧療法屬於綠色自然療法,不打針,不吃藥,免除藥物對人體的侵害,其完全是靠刺激調節人體自身抗病能力的一種最方便、有效的方法。據傳說中學醫發展趨勢。這種保健養身必將源遠流長。

4


拍打症狀分析

症狀

1、針點狀表示熱;

2、累快狀表示寒;

顏色

1、潮紅:正常

2、紅色:風熱,多見於亞健康;

3、紫紅色:淤熱,容易酸痛;

4、青色:痰濕,容易疲勞;

5、紫黑色:淤滯,體內毒素積滯,微循環障礙嚴重;

6、黑色:多是長期慢性病患者或長期服用藥物者。

注意事項

1、拍打時應避風

拍打時應避風,不可用電扇或空調直吹,以免風寒之邪通過開洩的汗孔進入體內,引起新的疾病。

2、拍打體位

選擇體位的原則是考慮施術者拍打方便。二是使病人處於舒適的狀態下接受拍打,一般均採用站位或臥位。

3、拍痧的時間

排打的時間應在15—20分鐘,原則上每次只治一個病症。如果多部位拍打會使患者出現嚴重疲勞反應。同一部位拍打間隔時間應為5—7天,同一部位如果痧未退,不要帶痧拍打。

4、拍打後要補充水份

拍打前、後飲用熱水一杯,可適當補充消耗的水分,防止頭暈疲勞,還能促進新陳代謝,加快代謝物的排出。

5、拍打後洗浴

拍打後洗浴要在3小時後並要用熱水,不可用涼水。

6、皮膚病拍打方法

皮膚外傷或皮膚病有明顯炎症紅腫,滲液潰爛的不可拍打。可選用相關的穴區治療。

7、糖尿病,下肢靜脈曲張,下肢浮腫者刮拭方法

糖尿病患者皮膚耐受力差,血管脆性增加,不宜用瀉刮法。下肢靜脈曲張及下肢浮腫者,宜從下往上拍,且手法一定輕柔,以促進血液循環。


拍打的禁忌症與慎拍症

1、嚴重出血傾向的疾病,如血小板減少、白血病、過敏性紫癜等禁。

2、妊娠期腹部禁。

3、嚴重糖尿病、皮膚外傷或皮膚有明顯炎症、紅腫、滲液潰爛者禁。

4、新發生的骨折處、新扭傷局部禁。

5、乳頭、肚臍、原因不明的腫塊及惡性腫瘤部位禁。

6、婦女月經期。

文章來源:崆峒老李

穴位就是中藥,經絡就是藥房!太有用了!



穴位就是中藥,經絡就是大藥庫。經常按摩穴位,盡量用人體大藥庫自己的藥,減少對藥的依賴。我們吃藥就是通過藥的各種性能,通過胃的消化,肝腎的解毒,腸的吸收,提供臟腑特別缺少的各種營養物質元素,使人體陰陽平衡。



1 足三里=白朮。

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汗。

2 氣海=當參。

補中,益氣,生津。治脾胃虛弱,氣血兩虧,體倦無力,食少,口渴,久瀉,脫肛。熟地;養血、滋陰。




3 照海=生地。

清熱生津,涼血,止血。



4 膽經的陽陵泉=逍遙丸。



5 神門大都穴= 牛黃清心丸。

先按摩心經的神門穴,再按摩脾經的大都穴=牛黃清心丸。



6 少府穴= 牛黃清心丸。



7 尺澤复溜= 麥味地黃丸。

按揉肺經的尺澤,加上腎經的複溜= 麥味地黃丸。



8 風門孔最=通宣理肺散。

按摩膀胱經的風門(第二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加上肺經的孔最就是通宣理肺散。

9 內庭穴= 牛黃解毒丸。

10 中府= 補中益氣丸。



11 太白商丘太衝=補中益氣丸。

只要按麼太白、商丘、太衝三穴合用= 補中益氣丸。



12 太淵穴商丘穴= 參苓白朮丸。

肺經的太淵穴,脾經的商丘穴=參苓白朮丸(這兩穴合在一起來用,補肺健脾,功效顯著。太淵與商丘就是免費的參苓白朮丸。參苓白朮丸,健脾止瀉)。

13 大陵穴=嗎叮啉。

揉大陵穴可以從心臟借點血幫助運化,為您增加胃動力。穴性屬土,還有健脾的功效。



14 商陽穴=開塞露。

這個穴是一個專門治療便秘的要穴,具體說來,點揉按摩商陽穴,就有排便的感覺。



15 商丘穴=消炎大藥。

人體自有的消炎大藥。



16 大都穴= 補鈣藥。


17 脾經大都穴= 補鈣要穴。

(這個位置也是頸椎反射區。)

百會穴“百病皆主”,意思就是什麼病都能治。

可以說,此穴百病都會治,所以叫“百會”。注意百會穴不能重力按壓。



18 太衝太谿曲池=降壓藥。



19 人中=急救調氣丸。

按壓人中可以調血氣,陰陽結合,人就能醒。

本文來自“ 中醫(微信號vipzyi )”,微信搜索:vipzyi,馬上關注,即可獲得實用靠譜的中醫養生資訊、穴位按摩,每天學點中醫學,守護全家的健康!

文章來源:每日一堂營養課

收藏!詳解人體各穴位位置及功效,養身穴位(下篇)養生寶典!



委中穴

【位置】位於膝關節後側,也就是膕窩處,腿屈曲時膕窩橫紋的中點。

【功能】中醫上有個說法是“腰背委中求”,因為屬於從腰背部而來的膀胱經的兩條支脈的會合之處,所以是治療腰背部疾病的重要穴位,常按對緩解脖子酸痛、腰部疼痛或疲勞、膝蓋疼有很好的效果。




血海穴

【位置】用掌心蓋住膝蓋骨(右掌按左膝,左掌按右膝),五指朝上,手掌自然張開,大拇指端下面便是此穴。

【功能】血海穴是足太陰脾經的一個穴位,是脾經所生之血聚集的地方,所以按摩血海穴有化血為氣之效,常言道,補血找血海,補氣找氣海。拍打或按摩血海穴,對婦女月經不調、痛經、經閉等疾病都有效。


足三里

【位置】 “外膝眼”直下四橫指處。

【功能】這是一個強壯身心的大穴,經常按壓或艾灸,可以調和腸胃、強身健體、益壽延年。民間有“常按足三里,勝吃老母雞”的諺語。足三里可以寫作“足三理”,意思是可以通過這個穴對身體進行多種多樣的調理。

理上:胃處在肚腹的上部,胃脹、胃脘疼痛的時候就要“理上”,按足三里的時候要同時往上方使勁;

理中:腹部正中出現不適,就需要“理中”,只用往內按就行了;

理下:小腹在肚腹的下部,小腹上的病痛,得在按住足三里的同時往下方使勁,這叫“理下”。

三陰交

【位置】小腿內側,足內踝上緣三指寬,在踝尖正上方脛骨邊緣凹陷中。

【功能】女性想要美容,不妨求助一下身上的美容穴,三陰交,沒事按一按,揉一揉,就可以保護女性的子宮,讓皮膚從內而外的水嫩,減緩皺紋發生。


湧泉穴

【位置】用力彎曲腳趾時,足底前部出現的凹陷處。

【功能】湧泉穴位於足底,是腎經的第一個穴位,“湧泉”意即腎經之氣猶如源泉之水始於足下,湧出灌溉周身四肢各處。因此,湧泉穴在人體養生、保健、防病方面顯示出重要作用。

常按摩足心能夠調節腎經,補益腎氣,起到強腎固腰的作用,還能促進足部血脈通暢,改善局部營養,通暢全身氣血,從而解除肢體疲勞,達到抗衰防老、延年益壽的目的。

尤其是老年人,若能每日堅持推搓湧泉穴,可使精力旺盛,體質增強,防病能力增強,故有“若要老人安,湧泉常溫暖”的說法。



太衝穴

【位置】足背第一、二蹠骨結合部之前凹陷中。

【功能】太衝穴有個俗名,叫“出氣包”,顧名思義,生氣的時候,就拿它出出氣,按、壓、揉,從而達到疏肝解鬱,暢通氣血的目的,避免生氣傷了身。

如果按壓這個穴位的時候有壓痛感,那一定有問題,如果沒有感覺,也不妨多按揉,有時麻木、氣血不通等也可能導致沒有壓痛感。以適度微痛、循序漸進為宜。

文章來源:關愛骨骼

手診精要圖,只要花幾分鐘就學會,自己都會看病了,強烈建議收藏



胃脾膽肝小心中,大肺膀胱腎小史。

高燒驚風及三椎,全在拇指反應點。

膽肝結石和發炎,失眠多夢食指顯。

左右頭痛高低壓,就在中指一二三。

腸肺神炎吐癌症,無名指上反應全。

膀腎石炎糖尿瘤,小指上下都出現。

感冒便燥頭麻暈,氣管耳聾指節間。

中道疾病離坎線,要知死門在坤邊。

大腸有病坎上尋,上下腹痛找兌乾。

乏肝硬大巽上下,生殖婦科腕中見。

心脾癲痙濕淋前,盡在艮震地紋圈。


我們常說的青筋就是靜脈小血管。總的來說,手上青筋出現得越少越健康。

根據青筋的位置、長短和深淺,就可以知道是身體哪個部位存在問題,是否嚴重,以及容易出現什麼症狀。

手指、手掌上能見到數條青筋,說明長期排便不暢。有的人是長年大便無規律,幾天一次,但大便並不干燥,排便不吃力;有的人是長年便秘,排便吃力。這些都會引起腸道內的毒素不能及時排出,影響消化吸收的功能。

大拇指根部有青筋,代表心臟動脈硬化。青筋越粗,代表病程越長、越重,病人常常會感到心前區有不適;青筋較細、較淺,代表患病時間短,多數病人平時心臟不會有明顯不適,只是在勞累和心情不好時會有些胸悶,休息過後就會好轉。

大拇指側有青筋,代表頭部供血不足,經常頭痛、頭暈。

大魚際外側有青筋,代表心率不齊,心臟跳得快慢不一,有時會有早搏、心悸、心慌的現象。

大魚際底部有青筋,代表體內寒濕重,已對心臟及關節造成影響,而且還會伴有腰酸背痛、關節疼的症狀。

食指外側有青筋而且青筋長、顏色深,說明小時候身體不好,不好好吃飯,疳積重,消化功能弱,營養不良,常常生病,體質很弱。有的地區,孩子生病時,就用針扎破這根青筋擠血。不論是感冒、發熱,還是腹痛、腹瀉,將兩隻手此處的黑血擠出,孩子的病就會減輕。過一天再擠一次,擠的血只要是鮮紅的,孩子的病就基本痊癒了。如果還是有黑血,過兩天再擠一次,直到擠出鮮紅的血為止。在治療期間,孩子要多喝溫水,不能吃寒涼的食物,食物要盡量做到細、軟、爛,有利於消化吸收。

中指中部有青筋,代表常常頭痛、頭暈。如果大拇指的外側也有青筋,說明從小就患有頭痛、頭暈,多數都是先天不足造成腦部供血少引起的。

中指根部有青筋,代表腦動脈硬化。如果只是出在左側(靠大拇指一側的為左),表示左側腦動脈硬化及經絡不通比較嚴重,頭部左側容易出現不適;如果出現在右側,說明右側腦動脈硬化及經絡不通比較嚴重,頭部右側容易出現頭部不適;如果兩側都有青筋,而且顏色較深,說明腦部的動脈硬化已非常明顯。

小指外側出現青筋,代表先天腎氣不足。小的時候容易遺尿,大了以後同樣會出現腎臟方面的毛病,而且腰腿沒勁、酸軟。同樣是青筋越長、越深,病情就越重。

中指下部、手掌上部的區域是頸的部位。如果出現青筋,代表甲狀腺有問題,或者有慢性咽炎以及中醫說的“梅核氣”,是頸部經絡不通的標誌。

覺得有用?可記得收藏轉發分享哦!

文章來源:關愛骨骼

膀胱炎、尿道炎、盆腔炎,下身炎症就找商丘穴!


商丘。商,古指漏刻,計時之器也。丘,廢墟也。商丘名意指脾經的熱散之氣由此快速通過。該穴物質為公孫穴傳來的水濕風氣,其性濕熱且循脾經上行,而該穴的氣血通道又如漏刻滴孔般細小,因此風氣的執行是快速通過本穴,強勁的風氣吹走了該穴中的脾土微粒,地部脾土如廢墟一般,故名商丘。

內踝前緣直線與內踝下緣橫線之交點處,就是商丘穴,正好對應下身淋巴反射區,因此可以治療各種炎症。健脾化濕,通調腸胃。因為脾是管運血的,它能把新鮮血液引到病灶區,所以,按摩商丘穴可消除下身的各種炎症,如膀胱炎、尿道炎、盆腔炎等。



按摩法:

側坐垂足,取內踝前緣直線與內踝下緣橫線之交點處,按壓此處有酸脹感。以手指指腹或指節向下按壓,並作圈狀按摩。

用手指按揉該穴位,保持酸重感即可,每次3分鐘左右,兩腳交替做。長久堅持可為脾臟排毒。商丘可以緩解足踝疼痛、痔疾、腹脹、腹痛、泄瀉、便秘、黃疸、消化不良、腳氣、水腫、小兒驚厥、百日咳等症。

除了按摩商丘穴排毒外,也別忽視運動。運動可以幫助脾胃消化,加快毒素排出的速度,不過需要長期堅持,效果才會更好。建議大家飯後萬步走或多做顛腳運動。

脾臟最佳排毒時間:餐後是最容易產生毒素的時刻,食物如果不能及時被消化或吸收,毒素就會積累很多。除了飯後走一走,因為甘味健脾,還可以在吃完飯1小時後吃1個水果,幫助健脾、排毒。

文章來源:生命與健康

耳鳴都是腎有問題,肌筋膜技術治耳鳴,不服不行!


導讀:腎開竅於耳,如果腎陰虛或腎精不足就會導致耳部失養產生耳鳴。耳鳴往往伴隨眩暈、心悸、脾氣暴躁、五心煩熱,失眠健忘等症狀出現。

下面我們就來一起看看有哪些穴位可以緩解耳鳴症狀——



1、腎俞穴

腎俞穴具有益腎助陽,強腰利水的功效。

位於肚臍水平線與脊柱交點處下緣,旁開1.5寸(2橫指寬度)處即是。



2、太谿穴

太谿穴在日常保健中,常用作頭暈目眩的治療,配合腎俞穴灸療具有補腎的功效。

位於足內側,內踝骨與腳跟骨筋腱之間的凹陷處。



3、足三里

足三里是人體保健常用穴位,具有補中益氣、調理脾胃、通經活絡、疏風化濕的功效。這裡選擇主要是起到補益氣血的作用。

位於膝下3寸(4橫指寬度)脛骨外側2橫指處。



4、翳風穴

翳風穴主治耳鳴、耳聾、口眼歪斜、口噤、頰腫、牙痛、瘰癧、暴喑、牙車急痛、耳中濕癢、耳紅腫痛、視物不清。

還可治療面癱、腮腺炎、聾啞、顳頷關節痛。

位於耳垂後方乳突(是頭部兩側的顳骨上的錐形突起)下端前方凹陷處。


5、聽宮穴

聽宮穴主要治療耳鳴、三叉神經痛、頭痛、目眩頭昏等。

位於面部耳屏正中與下頜骨髁突之間的凹陷處,取穴時微張口耳屏與下頜關節凹陷處即是。

以上各穴位採用溫灸法,每天1-2次,每次20分鐘左右即可。

總而言之,我們在選取穴位的時候主要從滋陰補腎、補充精血兩方面出發。選取腎俞穴、太谿穴、足三里來滋陰補腎、補益氣血;再取翳風穴、聽宮穴促進耳部氣血循環來滋養耳朵。

文章來源:中醫仁心

每天這樣做通經絡排毒素,每天10分鐘,年輕20歲!



人的雙手和身上的各個器官與臟腑緊緊相連著,因為手上有六條筋脈連接全身,亦即心經、肺經、心包經、大腸經、小腸經、三焦經。它們的氣血通暢與否,牽涉到我們的神經狀況、消化狀況、呼吸狀況、排泄狀況、睡眠狀況。

所以只要利用好手上的這個特點,能夠幫我們消除多種病痛。那麼該怎麼運用這6條經絡呢?教大家一個簡單實用的方法:一個動作,通經絡,排毒素。

舉手“治百病”

兩手臂伸直,向身體的兩側平舉,手心方向任意,站著坐著均可。


兩種舉手方法

簡單,實用!



1、坐著舉手,就能排毒

當我們舉手練習時,我們就自然為這六條經脈灌滿了氣血,同時也迫負氣血貫通於此六經之中;這樣,氣血不至於鬱積於內臟,而達到排毒的目的。


2、瑜伽樹式

站立式舉手,就能讓氣血旺盛

假如想讓”舉手療法”獲得最大的治病強身效果,最好採用站立式,亦即是舉起雙手的同時,也讓雙腳的腳跟站起,如此則更易於負氣血向下灌注於大腿、小腿、腳掌,促進腳上六經氣血的通暢與旺盛。當然,如瑜伽樹式、瑜伽拜日等,也不是錯選擇。

腳上的六經是肝經、脾經、腎經、膽經、胃經、膀胱經,它們的通暢與否,與人體肝腎腸胃的功能密切相關。

注意:舉手時,要心無旁騖,內心愈空愈好,愈靜愈好,不可一面舉手一面看書,或一面看電視。內心愈專一,愈放鬆,效果就愈好。

“舉手療法”的神奇功效

打通經絡、排出毒素

無論哪一種舉手療法,時間一長就會很難受,並有酸痛麻脹之苦。然而此功的奇妙之處,正在於它的酸痛麻脹。酸痛麻脹所顯示的即是身體氣血阻塞的現象。

要持久舉手,手臂必須調動很多氣血來支應,在調動氣血的過程中,凡有阻塞之處必然引起酸痛麻脹。

只要忍受酸痛麻脹到一定的時間,酸痛麻脹的現像一定會解除,這表示阻塞已被打通。

引起阻塞的原因乃是身體的毒素,亦即是有害人體的物質,如尿酸之類。

身體中的毒素,也可說是(污染物),多半是人體在吸收食品後,進行新陳代謝中的產物。它們往往停留在血管、肌肉、筋骨、關節以及臟腑的空隙中。使肉體慢慢僵化、老化。

“舉手療法”最佳時間

循序漸進

剛開始練”舉手療法”,只能舉5分鐘,可循序漸進,若想達到明顯的治病效果,每次舉手須持續20分鐘才行。

練舉手療法時,假以時日,隨著功夫的自然進步,兩手臂的酸痛麻脹之感,漸漸減輕,經絡氣脈暢通,整個身心變得無比的舒適。

文章來源:瑜伽健身瘦身

簡單揉耳10分鐘,五臟六腑氣血通!



你知道嗎?我們的耳朵不光負責聽力,在小小的耳朵上,還分佈著93個穴位,全身器官組織在這裡都有特定的反射區。當身體有病變時,往往會在耳朵相應部位出現疼痛敏感,其皮膚的感應也會發生變化。這樣,通過刺激耳朵的相應部位,就可以預防和治療相應的疾病。

這些都來源於祖國的中醫理論。中醫通過耳朵類似一個倒立的嬰兒,也通過局部反應整體的觀點,觀測到這種奇特有趣的對應關係,還發展出豐富多樣的“耳式”治療法!


揉搓耳朵養生法

今天我們就提供一套有趣的揉搓耳朵養生法,只要每天堅持揉搓10分鐘,絕對有利於五臟六腑及全身的氣血循環。且簡單易學,效果明顯!

揉耳朵:健腦防癡呆
耳垂,是耳朵的頭面區,這一區域的穴位與人的頭腦、面頰關係密切,經常按揉耳垂,可以美容養顏、提神健腦。

動作要領:將食指和中指併攏塞入耳腔,拇指放在耳垂後面,3個指頭盡量將頭面區全部捏住揉動。食指和中指不動,拇指做搓揉動作,順時針揉50次,逆時針揉50次。再把耳垂往下拉一拉。

掏耳窩:掏空五臟毒素
耳窩是耳朵的中心區,五臟六腑對應的穴位都在耳窩裡,對耳窩裡的各點進行刺激能調和五臟。耳窩不容易搓揉,所以要用手指掏。

動作要領:把食指或中指的指甲減掉,放進耳窩裡,用力來回掏,爭取讓手指觸及耳窩的每一處,每天掏100次。

揉外緣:四肢強壯才更長壽
耳廓外緣的耳穴主要應對於人的四肢。一般肢體健壯而敏捷的人,耳廓外緣比較寬大;肢體瘦小的人,耳廓外緣就相對窄小。長期揉耳廓外緣,可以使四肢強健。

動作要領:用拇指的全部和食指的大部分夾住耳朵外緣,來回揉搓,每天100次。

捏三角:護心養胃遠離尿頻
耳朵上的三角區就是三角窩、對耳輪下腳和耳輪與三角窩相鄰的部分,它對應於人體的泌尿生殖系統,還有交感、神門兩大要穴。捏住這個區域,可以滋陰補腎,還能調整體內植物神經,調節排泄機能。

動作要領:食指和中指托住三角區的背面,拇指按在三角區上,捏緊,食指和中指不動,拇指做揉搓動作,先順時針揉搓50次,再逆時針揉搓50次。

摩耳背:摩低血壓摩通血管
耳背上有一條溝,叫降壓溝,它對應人體的脊背。摩耳背的作用相當於捏脊,可以調暢全身的氣血。

動作要領:另側手拇指塞進耳窩,食指和中指從反面托住降壓溝,同側手食指指腹沿著降壓溝從上往下摩擦,每天摩擦100次。

搓全耳:效果翻倍身強百倍
在對耳朵的各個區域進行了一遍按摩之後,還要搓一次全耳。這樣可以使在先前按摩中獲益的部位氣血更加通暢,通達全身。

動作要領:用手掌搓耳朵,前後搓50次,再上下搓50次。

這套動作做完後,如果覺得耳朵發燙,渾身充滿暖意,手上也微微出汗,說明效果達到了,全身的氣血、經絡和臟腑都得到了一次鍛煉和清洗。

推薦閱讀

關注「菁古堂」,回複數字2017,查看熱門閱讀集結

1 、《了凡四訓》中暗藏的四大法寶,愚者拼命,智者改命

2、【養生】老中醫說:別再耗損陽氣了!因為你耗不起

3 、【養生】中國人喝粥能否長壽?哈佛15年研究告訴你!兩千年的秘密!
4 、【養生】萌化了!3分鐘學會八段錦,還不趕快動起來!
5 、【養生】耗盡你陽氣的,正是這些日常行為,一定要戒掉!
6 、為什麼皇帝臥房不超過10平方米
7 、有才的人全敗給“傲”,平庸的人皆輸在“懶”!

文章來源:菁古堂

女人睡前常按這個地方,到老都不會發胖!


想保持好身材,只需每天給自已留出2、3分鐘時間,按揉這幾個穴位就能消脂肪、排除體內毒素,女孩子想瘦一定要多按按這幾處、養生、消脂,好處多。

1


按摩肱中穴

肱中穴,在大臂內側,腋窩下與手肘中間點,按摩此穴,能加速代謝速度,排除平時堆積在大臂內側的廢物,促進脂肪消耗,使手臂變得纖瘦。以拇指圈狀按摩即可。很輕鬆的按摩穴位減肥方法。



2


按摩臂臑穴

臂臑穴位於人體的臂外側,三角肌止點處,按摩此穴,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增加臂部肌肉的彈性​​,使上臂變得緊緻。食指中指共同作圈狀按壓,感到酸痛的力度即可,也是簡單易掌握的按摩穴位減肥法。


3


按摩外關穴

外關位於小臂背側、手腕向上兩寸,兩個骨頭中間的夾縫裡。按摩此穴,能疏通臂部經絡,改善血液循環,消除小臂麻木腫脹的感覺,使小臂變得纖細。這個穴位減肥的按摩方法用拇指按壓即可。



4


按摩天樞穴

天樞穴在肚臍兩邊右各三指寬處,按摩此穴對調節腸腹有明顯的雙向性療效,既能止瀉,又能通便,長期保養按摩此穴能夠確保腸道健康,清除腸道內常年累積的宿便,輕鬆趕走堆積在腹部的肉肉。

睡前用雙手食指指端同時回環揉動天樞穴30-50次,逆時針和順時針方向各重複一次即可完成穴位減肥日常。

5


按摩大橫穴

大橫穴位置在肚臍旁開4寸處,按摩此穴可通便,排除腸道內的油脂,減輕體重,消除腰腹贅肉,降低血脂,這個穴位減肥按摩也很簡單,雙手食指指端同時按壓,圈狀按摩30次。輕輕鬆松按一按就能減肥瘦身,看完小編也馬上行動了。

以上穴位按摩方法,有時間可以多按,不限次數,非常有效。

更多運動減脂、瑜伽教學、瘦身減肥、健康養生方法
請關注微信認證公眾號:瑜伽人(ID:yogaliren)

文章來源:刺猬講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