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特種刮痧法,值得一學!


這個特種刮痧法,值得一學!

刮痧是我國傳統技法之一,在中醫學最古老的經典著作《黃帝內經》中早有記述,使用至今已逾上千年曆史。

感冒是一種外感風邪或時行病毒所引起的發熱性疾病,感冒一年四季皆可發病,以冬春寒冷季節為多,是臨床常見的多發病。現代醫學稱之為呼吸道感染性疾病。臨床表現為發熱、惡寒、頭痛、鼻塞、流涕、噴嚏、咳嗽、咽喉腫痛、脈浮。由於外感病邪不同,中醫認為感冒有風寒、風熱和暑濕之分。


下面就聊聊關於感冒這三種類型,用特種刮痧怎麼調理。


風寒感冒

症狀:以惡寒重、發熱輕、頭痛、無汗、流清涕、痰稀白、口不渴、舌苔薄白為主要症狀。

治法:項叢刮、項三帶、肩胛環、膻中刮、風池、大椎、足三里


運板技巧:

這個特種刮痧法,值得一學!

在需刮痧部位先塗抹適量刮痧油,首刮項三帶,以瀉法刮之,因為肩部肌肉豐富,用力宜重,肩井處可加拔罐;大椎處也需要加強大,用力要輕柔,不可用力過重,以出痧為度。


這個特種刮痧法,值得一學!

再刮項叢刮,以平補平瀉手法刮拭,風池穴需要加強。

這個特種刮痧法,值得一學!

接著刮肩胛環重點肺俞、肩胛部。

這個特種刮痧法,值得一學!

這個特種刮痧法,值得一學!

然後膻中刮,手法要輕柔;最後刮拭足三里,刮拭面盡量拉長。



風熱感冒

症狀:以惡寒輕、發熱重、頭痛、有汗、流濁涕、痰黃稠、口渴、舌苔薄黃為主要症狀。

治法:項叢刮、項三帶、肩胛環、風池、風府、大椎、合谷、曲池、尺澤、外關、足三里

運板技巧:

這個特種刮痧法,值得一學!

在需刮痧部位先塗抹適量刮痧油,先刮項叢刮,以平補平瀉手法刮拭,風池穴和風府穴需要加強。

這個特種刮痧法,值得一學!

再刮項三帶,以瀉法刮之,因為肩部肌肉豐富,用力宜重,肩井處可加拔罐;大椎處也需要加強大,用力要輕柔,不可用力過重,以出痧為度。

這個特種刮痧法,值得一學!

然後刮肩胛環,以縱五帶為重點刮拭,第一帶督脈宜輕刮之,餘用瀉法,在肺俞、肩胛骨內側緣加強。

最後刮拭上肢曲池、尺澤、外關、合谷,結束時刮足三里。

四肢部穴位要求刮拭面盡量拉長,可於合谷,足三里處行點、按、揉複合性手法,以加強療效。



暑濕感冒

症狀:多見於夏季,感受當令暑邪,暑多夾濕,暑濕並重,以發熱、汗出熱不解、鼻塞、流濁涕、頭昏、頭痛、頭脹、身重倦怠、心煩口渴、胸悶欲嘔、尿短赤、舌苔黃膩為主要症狀。

這個特種刮痧法,值得一學!

治法:肩胛環、膻中刮、三脘刮、尺澤、合谷、中脘、足三里、支溝、膻中

運板技巧:

這個特種刮痧法,值得一學!

在需刮痧部位先塗抹適量刮痧油,先刮肩胛環,以縱五帶為重點刮拭,第一帶督脈宜輕刮之,餘用瀉法。

這個特種刮痧法,值得一學!

再刮膻中刮,手法要輕柔。

這個特種刮痧法,值得一學!

然後刮三脘刮的中脘,接著是上肢內側的尺澤,上肢外側支溝和合谷,最後刮拭足三里。

四肢部穴位要求刮拭面盡量拉長,可於合谷,足三里處行點、按、揉複合性手法,以加強療效。

如果咽喉疼痛可考慮在少商、大椎放痧。

這個特種刮痧法,值得一學!

這個特種刮痧法,值得一學!

這個特種刮痧法,值得一學!

體溫超過39℃有高熱

特種刮痧配穴:項三帶、肩胛環、肘窩刮、曲池、合谷、委中三帶

這個特種刮痧法,值得一學!

在需刮痧部位先塗抹適量刮痧油,先刮項三帶,以大椎,肩井為重點出痧後配合拔罐,可加速退熱。

這個特種刮痧法,值得一學!

然後刮肩胛環,肩胛環具有解表清熱,宣陽和陰,清肺止咳,補虛益損,鎮靜安神之功。肩胛環以縱五帶為重點刮拭,第一帶督脈宜輕刮之,餘用瀉法,視痧痕配以拔罐。

這個特種刮痧法,值得一學!

肘窩刮,以瀉法刮之,令其出痧。

這個特種刮痧法,值得一學!

這個特種刮痧法,值得一學!

委中三帶以瀉法刮之,令其出痧酌情拔罐,其退熱效果迅速。

最後刮曲池,合谷穴,刮拭面盡量拉長。


刮痧注意事項


1操作要點

(1)充分暴露刮拭部位,在皮膚上均勻塗上刮痧油等介質;

(2)手握刮拭板,先以輕、慢手法為主,待患者適應後,手法逐漸加重、加快,以患者能耐受為度。宜單向、循經絡刮拭,遇痛點、穴位時重點刮拭,以出痧為度。

(3)刮痧後囑患者飲用溫開水,以助機體排毒驅邪。

2注意事項

(1)刮痧後1~2天局部出現輕微疼痛、癢感等屬正常現象;出痧後30分鐘忌洗涼水澡;夏季出痧部位忌風扇或空調直吹;冬季應注意保暖。

(2)刮痧療法具有嚴格的方向、時間、手法、強度和適應證、禁忌證等要求,如操作不當易出現不適反應,甚至病情加重,故應嚴格遵循操作規範或遵醫囑,不應自行在家中隨意操作。

(3)有出血傾向、皮膚高度過敏、極度虛弱、嚴重心衰的患者均應禁刮或慎刮。刮痧療法並非所有人都適用,一般血小板減少,肝腎功能不全,有出血傾向者及皮膚有炎症者不適合此療法。

文章來源:雲南中醫

人身有三寶,養肝、調心、養腎!


人身有三寶,養肝、調心、養腎!

1第一個寶是太衝穴,養肝護肝離不了!

人身有三寶,養肝、調心、養腎!

太衝穴的位置比較好找,它在腳背上,第一、二蹠骨結合部之前凹陷處,大腳趾縫往腳背上大約4厘米處。

它堪稱人體第一大要穴,人們常常把它比作人體的出氣筒,因為它是肝經的原穴和腧穴,相當於儲存肝經元氣的倉庫。

所以拍打太衝穴,可以很好地調動肝經的元氣,讓肝臟更有精神。同時,太衝穴也是是肝經的火穴,能夠把肝氣、肝火消散掉。

所以,特別適合那些愛生悶氣、整天強顏歡笑、心中鬱結的女性,還有那些經常鬱悶、焦慮、憂愁的女性,也不妨經常按揉太衝穴。



身為人體第一大要穴,太衝穴的功能可不僅僅是這樣,它對我們身體的保護作用非常多。比如:

當你頭昏眼花的時候,按揉太衝可以讓你神清氣爽;

當你怒火沖天的時候,按揉太衝可以幫你平心靜氣;

當你心煩意亂的時候,太衝可以幫你寧心靜神;

當你有氣無力的時候,太衝幫你補充氣血。

所以,大家一定要重視這個穴位,有事沒事都可以多揉揉。

那我們該怎麼按揉太衝呢?大家在自己的腳背上,找到大腳趾與二腳趾結合的地方,然後往腳腕方向推,推到兩個骨頭連接的盡頭就是太衝穴。

大家仔細找到最痛的點,然後把握到力道,不輕不重地按揉3到5分鐘。

通過按揉“太衝穴”,可以把人體鬱結的氣最大限度地衝出去。

如果想要把肝火洩出去,可以從“太衝穴”開始,往“行間穴”的方向推揉,這樣就會有助於清肝火。


2第二個寶是內關穴,養心安神它最好!

人身有三寶,養肝、調心、養腎!

內關穴簡直是一個萬能的穴位。它屬於手厥陰心包經,位於前臂正中,在腕橫紋上2寸,在腕部兩條明顯的肌腱之間。

按揉內關可以寧心安神、理氣止痛,對於心絞痛、心肌炎、心律不齊、手臂疼痛、頭痛頭暈、目赤腫痛、胃炎、噁心嘔吐、痛經、癔病、精神異常等患者,都有很好的調理效果。

找內關的時候,假如要找左手的,就把左手心向上伸出來,然後右手食指、中指、無名指三指併攏,把無名指放在左手腕橫紋上。

那麼左手的內關穴就在食指的下邊。找右手上的穴位時,也同樣如此。

我們按摩內關,其實是在刺激心包經,由於內關的位置比較深,所以女同志一定要把指甲剪短,免得掐傷自己。

所以按的時候,大拇指的指頭肚要盡量往下,在兩根筋之間找找,感覺到酸麻脹,那就是找對了。

按摩內關的時候,比如按摩左手的,就可以用右手緊握左手臂下端,讓這隻手的大拇​​指垂直按在內關穴上。

然後用指尖有節奏地進行按壓,可以先按一下,然後揉一揉,接著放鬆。再按,再放鬆。

如果大家心臟沒有異常感受,每天按兩分鐘就可以了。如果按揉內關的時候,明顯有酸痛感覺,可以多揉一會,四五分鐘都可以。

我們通過刺激內關,可以讓心包經的經絡更加活躍、通暢,所以對於心髒病就會有預防和治療作用。


3第三個寶是湧泉穴,養腎護腎不衰老!

人身有三寶,養肝、調心、養腎!

由於腎經循行的路線比較複雜,而且它上面有很多重要穴位單獨按摩的效果很好,所以我們可以選擇一些具體穴位來調腎。

首推的是湧泉穴,它是腎經上最重要的穴位,被譽為“健身之穴”。它是足少陰腎經的首穴,位於足心凹陷處。

大家可以讓腳掌的前掌彎曲,在凹陷的地方正好是湧泉穴。

《靈樞•本輸》說“腎出於湧泉”,是說腎經的經氣就如同水井中的泉水一樣,將從這裡源源不斷地湧出,所以在這個地方腎血是非常充足的。

大家可以經常用左手中間的三根手指按摩右腳心,用右手三指按摩左腳心,兩手交替進行按上幾十次,直到感覺腳心發熱。

大家可以每天晚上堅持用熱水泡腳,同時按摩湧泉穴,溫補腎經、滋補腎陰、滋生腎水、益精填髓、抑制腎臟虛火的效果都非常好。

文章來源:崆峒老李

按按手臂上一條線,解決頸椎病、肩周炎、落枕,不看後悔!


手臂上的這一條線就是小腸經的經絡循行線路。最容易堵塞的3個穴位是—— 後溪穴、天宗穴、肩貞穴。因此搞定這3個穴位,基本上就能搞定頸椎病、肩周炎、落枕~

頸椎病患者的福音:後溪穴


後溪穴的作用

如果有頸椎、肩胛疾患或小腸受寒嚴重者,按揉此穴1-3分鐘可有明顯的痛感,一般當次按揉痛感就會減輕。

平時呢,也可以這樣來刺激一下後溪穴☟☟☟

後溪穴還是八脈交會穴之一,與督脈相通,所以經常刺激此穴還可以保護陽氣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

肩頸疾患之人必按:天宗穴

天宗穴的位置

天宗穴在後背,所以探查需要人幫忙。被按者正坐位,上身坐直放鬆,術者用掌根按揉肩胛骨下窩中央(肩胛骨是一塊倒三角形的骨頭,輪廓清晰)。

天宗穴的作用

現如今大多數人貪食寒涼之品,連大冬天的也不放過,小腸經很容易積寒。這種情況可以在天宗穴處拔罐留罐10分鐘,如果顏色黑紫,說明小腸經有寒,應該及時將內寒祛除,以免之後形成病灶。所以,不要偷懶哦,在此處進行拔罐術,拔兩天、歇一天,至顏色消褪為止。

有肩頸疾患之人,此處會有強烈的痛感,並向四周放散。有時候,一指下去,會讓人淚流滿面,但,此時一定要忍住疼痛堅持疏理數日,氣脈暢通後痛感即會消失。


降血壓、療肩痛:肩貞穴

天宗穴還有一個好朋友——肩貞穴,是治療肩部疼痛的首要穴位。

肩貞穴的位置

探查肩貞穴也需由他人幫助,用對側的手操作,即左手置於右肩、右手置於左肩,其餘四指置於肩關節上,用拇指點按腋後皺襞上1寸處就是肩貞穴,多數人此處有結節,此時忍住疼痛堅持按揉5分鐘,3-5日後結節就會消散。

肩貞穴的作用

肩貞穴是小腸經的常見堵塞點,隨時探查可以知曉經絡的暢通情況。此處持續不通,逐漸影響局部的氣血布散,久而久之則引發頸肩痛,因此肩貞穴是治療肩部疼痛的首選穴位,而且根據日本已故針灸大師澤田健的經驗,此穴有降血壓的作用,澤田大師常以肩貞穴為主穴治療高血壓。

小腸經最佳探查、疏通時間下午1-3點鐘,按揉後溪穴、天宗穴,點揉肩貞穴探查,如有疼痛,可在痛點處點、按揉5分鐘。

下面要說起的兩個穴位,都不在小腸經上,但是都與小腸(經)有關。


艾灸“ 關元穴 ”,增加小腸熱度


關元穴的位置

關元穴,肚臍下3寸(4指寬)。



增加小腸熱度的原因

小腸又稱“ 赤腸 ”,在經絡學上來說,心與小腸為表里關系,心屬陽、屬火,那心和腸都應該是熱的。

有研究證實:小腸是人體最大的消化器官,裡面有各種消化酶,這些酶是食物進行化學反應的催化劑酶,小腸工作好壞取決於腸道內的溫度。最佳溫度為37℃,溫度過低就會降低消化酶的工作效率而影響營養的吸收,並產生額外的化學產物。
現在人們夏天貪涼直接導致腸內溫度下降,小腸經在肩胛部循行,而寒主收引,肩胛部的氣血運行受到影響,引起肩關節僵硬。想要保持小腸的熱度,首先要管住自己的嘴。





關元穴的作用

關元穴是小腸的募穴,艾灸關​​元穴可以將熱能補充到腸道,恢復小腸的熱度,同時培元固本、補益下焦。

如果有手腳冰涼、小腹冷痛、腰酸怕冷、小便清長、大便清稀、完穀不化、舌淡苔白、脈沉細等陽虛不足的症狀,可以根據自身的情況,每日晨起艾灸關元穴10-30分鐘。每日艾灸1次,待到身體狀況轉好,艾灸關元穴 2-3分鐘全腹即有熱感,熱感能持續1-2個小時,視為正常,便可以停灸。

治落枕:落枕穴


落枕穴的位置

落枕穴,是經外奇穴,位於手背部第2、第3掌骨之間,兩指骨交會處向外一橫指。





落枕穴的作用

大多數人偶爾有落枕,也有部分人頻繁落枕。如果小腸經有恙,肩部的氣血運行必會不暢,再加上外因的作用而產生肌肉僵痛,看似偶然的落枕其實是必然。

平時保持小腸經的通暢是可以避免落枕的發生的,而且一旦落枕可以點揉落枕穴和後溪穴來調理。

落枕時將食指立起來並按揉落枕穴會有痛點,剛按揉時疼痛難當,點按的同時需配合晃動、扭轉脖子,5分鐘後痛感會漸漸消失;再按揉後溪穴的痛點,也是邊按揉邊扭動脖子。實踐中,當兩個穴位的痛感減輕後,脖子基本會恢復正常。

關注我們,點擊底部菜單在線諮詢,一鍵獲取醫生個人微信!

文章來源:骨大夫

任脈、督脈、衝脈、帶脈,四脈解析


任脈、督脈、衝脈、帶脈,四脈解析

一、任脈

長於胞中,包圍著女性的子宮和軟組織部位,直線上升,經肚臍的神闕穴到腹腔、到咽喉,到承漿穴,連接脈絡繞嘴唇一圈於面部,任脈屬於陰脈之海,連接著人體的手三陰,足三陰,也就是六條正陰經:心經、心包經、肝經、肺經、脾經。腎經。任脈長於胞中禦五臟所相連,循環全身。

任脈、督脈、衝脈、帶脈,四脈解析

當一個人虧氣虧血了,氣血循環不暢任脈不通或血液裡有毒素了就會導致五臟六腑功能慢慢下降:剛開始心律不齊、胸悶氣短、心慌、時間長了心臟就不好了。

心火旺的人就會舌尖上長紅刺長潰瘍:心理壓力大的人眉心會長痘痘,影響肝功能後眼睛開始霧、乾澀、看不清、癢癢、老花眼等;肝油炎症的人,眼睛周圍就長斑:肝陽虛的人眼睛上鼓,肝陰虛的人眼睛內凹。

所以當你眼睛有一點點不舒服的時候,你就應該明白肝功能開始下降了,要調理了。



影響脾功能以後,皮膚鬆弛沒有彈性,嚴重者造成臟腑下垂,功能下降。脾功能下降的人會影響胃造成脾胃失調,愛吃涼的東西造成宮寒。

宮寒以後,時間長了就會造成月經量非常少,來月經偶爾痛經,來的都是黑血,這個人的嘴唇發紫。

影響肺功能以後,這個人就得咽喉炎、鼻炎、鼻竇炎或過敏性鼻炎,肺有炎症的人額頭上就長斑,炎症的哮喘、乾咳造成免疫力下降,愛感冒。

子宮有糜爛的人,嘴唇一圈就長斑;宮寒的人下巴愛長痘痘;便秘多年的人兩個腮部長斑;內分泌失調的人發跡線周圍長痘痘。

這一系列不舒服的症狀表明我們的五臟功能下降了都是和這條任脈有關。

二、衝脈

任脈、督脈、衝脈、帶脈,四脈解析

長於胞中,放射兩邊,包圍著女性的卵巢和軟組織部位,從兩側上行於乳房、到咽喉、環繞唇口,到臉的兩頰、到頭頂。衝脈上沖頭頂,下達四肢,統領全身氣血,稱血海。

當衝脈不通,氣血循環不暢,這個人手腳冰涼,到中年後,怕冷,到老年以後就手腳麻木發僵,活動不自如。

有些人腳跟裂,腳繭厚,久而久之就得了關節炎。不光腿不舒服全身都不舒服,而且吃得營養不吸收,惡性循環又缺鈣、腰酸腿軟、腿抽筋。酸困、晚上躺在床上睡不著。

坐月子、做人流受寒地人,後期出現偏頭痛、嚴重者半身麻木血脂粘稠的人就會出現頭暈,嚴重者偏癱、腦溢血,加上這個人愛生氣就會出現腦梗塞、這都跟我們的血稠有關係。卵巢功能下降,分泌的雌激素不均勻,這個人就得乳腺小葉增生。

愛生氣的得乳房腫塊纖維瘤;愛吃避孕藥的人再嚴重以後就會轉為乳腺癌,根治不了的就蔓延成了子宮癌、卵巢癌。

有的乳房脹痛去醫院檢查又沒有毛病,一定要小心了,因為這是毛病出現在子宮和卵巢下面,當子宮和卵巢有問題時順著衝脈上行的氣血是有問題的,在乳根部位它就形成堵塞,當你不治時乳腺就有問題了。

卵巢有炎症有囊腫的人,臉額就長斑,所以說臉是女人的健康地一面鏡子,也是五臟六腑、子宮、卵巢的一面鏡子。

皮膚黃了貧血,那個部位長斑相對應的那個部位就會出現問題,所以市面上很多愛美的女人花錢去做外部去斑。去得掉嗎?因為她體內有炎症,垃圾毒素很多,所以外部是去不掉的。


三、督脈

任脈、督脈、衝脈、帶脈,四脈解析

長於胞中,由會陰曆長強,循背理行道大椎穴,上到風府入於腦與任脈會合。任督二脈就像一條繩索一樣繞著人的身體轉一圈,循環一周為三個月,所以中醫往往讓內分泌失調的女性吃藥三個月六個月。

九個月這樣三個月為一個單位地吃。調理我們的任督二脈督脈屬於陽脈之海,連接我們的手三陽,足三陽,也就是六條正陽經:膽經、胃經、小腸經、大腸經、膀胱經、三焦經。

督脈長於胞中於人體六腑所相連,循環全身。當督脈不通,氣血循環不暢,就造成六腑功能慢慢下降。

如膽功能下降的人就會背痛;膽囊有炎症兩年以上的人內眼角鼻樑兩邊就長了斑;腎功能下降的人腰兩邊也痛,包括慢性腎炎的人等等。

腎陰虛就會影響膀胱排毒,膀胱裡的毒素拍不干淨(也就是小便),久而久之腐蝕膀胱造成尿道炎、膀胱炎、嚴重尿頻尿急、後來就尿急,最後變成尿毒症。

腎陽虛就會造成大便不成形,如果心火旺,肺火旺變轉為大便乾糙,五天不大便,形成內痔瘡和外痔瘡,嚴重者手指血管發青色血液有毒,當血液有毒就像一個人喝水不喝清水喝污水一樣,臟腑功能就會下降。

子宮後位的人腰椎痛;子宮下垂嚴重的人腰椎酸痛胃不舒服,偶爾胃脹、噁心,以為得了慢性胃炎,吃了很多藥還是不舒服。

你要明白,你的胃經不在你的位置上了,盆腔炎嚴重的人前面肚子痛後面腰痛。盆腔炎剛開始是肚子下垂,附件區有點痛,時間長了肚子痛了腰也痛了,這個時候盆腔炎也就嚴重了。

督脈不通氣血循環不暢,這個人頸椎有點發僵,時間長了就是頸椎痛,嚴重者帶著肩周炎,這個人偶爾頭痛頭暈。

督脈起傳導作用,頸椎病、肩周炎的女性就會十天半月不過性生活,沒有性慾的要求。

要學會用知識正確保護自己善待自己。愛自己別人才會愛我們所以說一系列的症狀和我們的六腑功能的下降也就是督脈不通有關。




四、帶脈

任脈、督脈、衝脈、帶脈,四脈解析

長於肚臍以下1.8寸,像一條寬皮帶一樣圍繞著人的腰部轉一圈,上面約束著任衝督三脈,下面有四對韌帶連接著女性的生殖系統懸掛於盆腔內。

帶脈屬於纖維彈性,把卵巢分泌的雌激素循環全身,參與脂肪代謝。當帶脈不通,卵巢功能下降的時候,這個女人的體型就會發生變化了。

文章來源:崆峒老李

適合中老年朋友的瑜伽!睡前趴10分鐘,等於跑步1小時!每天一次,還能調理多種慢性病!


說起瑜伽,大家可能都會覺得這是年輕女孩的洋玩意。其實瑜伽有些動作特別適合中老年朋友。

大到糖尿病、高血脂、動脈硬化、高血壓等影響生命安全的疾病,小到鼻竇炎、慢性胃炎、貧血、腰肩疼痛等生活中的常見不適,都可以通過練習瑜伽得到緩解和治愈。

它是印度國粹
瑜伽是一項古老的養生術,據本世紀初發掘的古印度廢摩亨殊達羅出土文物考證,早在五千多年前,印度古代勞動人民就已開始從事瑜伽的鍛煉。

在印度的深山密林中,經常有些苦行僧,盤膝靜坐在樹蔭下或泉水邊,儘管他們終年靠化緣缽食為生,生存條件極其惡劣,但是壽命卻往往高於常人。其中有些人雖已年逾花甲,依舊神采奕奕,精力旺盛。據說:“ 他們的生命之泉,源自瑜伽 ”。

1976年開始,印度把瑜伽應用於臨床,同時在心理學、神經病學、解剖學、再生學、外科、婦科等一系列學科方面,進行了廣泛的研究。經過對一萬多病人治療結果的調查證明,絕大多數患者的疾病有了“令人難以置信的好轉和痊癒”。


▲世界最高齡瑜伽老師

練瑜伽能讓人保持年輕和健康,印度有位教了70年多瑜伽的老師,被認證了迪尼斯世界紀錄,成為目前最高齡的瑜伽老師。96歲時的她看起來精氣神十足,她說,這是瑜伽的力量!

睡前這樣趴10分鐘,等於跑步1小時
現在我們中國不少中老年朋友都已經練起了瑜伽,湖北襄陽75歲老太康光英已經練了14年瑜伽。

康光英41歲患上嚴重頸椎病、肩周炎,練瑜伽後身體小毛病都沒了,身體越來越好,還創立了老年大學瑜伽班!

今天為大家精選了5個動作,特別簡單,看電視時在地上鋪塊墊子,或者躺在床上花十幾分鐘都可以完成。

每天十幾分鐘,不僅可以促進血液循環,伸展僵硬肌肉,還能達到按摩身體內部器官的效果,練得好就會成為慢性病絕緣體。



貓伸展式

做法

跪著,雙手和上半身盡量貼地,拉伸肩部及整個腰背部脊柱。

功效

伸展上背部和中背部,打開肩關節,滋養心臟,滋養脊柱,刺激膀胱,以及手臂上的經絡,尤其是心包經,刺激肩甲骨的肌肉群,緩解肩背部的疼痛。

蝴蝶式

做法

之所以叫蝴蝶式,因為這個動作是模仿蝴蝶緩慢振動翅膀的狀態。練習時坐在地上或床上,讓兩個腳心相對保持上體直立,雙手握住雙腳,讓雙腿上下擺動,每天做5分鐘。

蝴蝶式也可以做個簡化,即雙腳腳心相對,將上半身往前傾,持續十幾秒,如此反復進行3~5組。根據自己的承受能力調整動作強度即可。

功效

促進血液流入背部和腹部,它有助於消除泌尿功能失調和坐骨神經痛,能伸展脊柱及下背部,拉伸腿部內側韌帶,有效的刺激腎上腺體,還可以刺激經過腿部內側的肝經、脾經和腎經及下背部的膀胱經,對男性前列腺有保健作用,還能調整女性生理期的不正常。

對於女性而言,蝴蝶式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功效——清理身體內部的“衛生死角”(骨盆),還能恰到好處地鍛煉了最難鍛煉到的部位:髖部。



人面獅身式

做法

俯臥,雙手放在肩膀兩側,手指尖盡量不要超過肩膀。保持雙腿繃直,腳背貼地,隨著下一次吸氣,用背部的力量將脊柱一節一節地向上捲起。

當起到不能再起的時候,用雙手的手臂力量,推起上半身,並保持,不要聳肩。每次保持3~5個呼吸,多練習幾次。

功效

有效的擠壓和刺激骸腰肌,調整脊柱,刺激通過下背部和骶骨的膀胱經、腎經,經過腿前側的肺經、脾經,擠壓和刺激腎臟和腎上腺,這個動作可以極好的緩解背部疼痛。頭向後仰時可以有效的刺激甲狀腺和副甲狀腺。





腳趾蹲式

做法

跪坐,腳掌向後,堅持30秒,休息一會,再做3~5組。

功效

這是個引血下行的絕妙方法,氣血不易一下子引到腳底,那就先引到膝蓋,膝蓋氣血充足,離腳底也就不遠了。它能有效地加強足部以及腳趾和腳踝的承受力;刺激下半身的6條經絡,擠壓腳踝前側。有助於打開脾經,肝經,膽經,胃經。

仰臥束角式

做法

仰臥,彎曲兩膝向外,腳底相對,雙腿自然打開,兩手舒服地放置,動作保持1分鐘,休息片刻,結合自身情況,做3~5組。

功效

仰臥束角式有助打開胯部,緩解因久坐造成的坐骨神經不適。女性在痛經時練習這個體式,對腹痛有明顯的改善。

特別提醒:這四個動作無論男女老少都能做,但是剛開始做的時候,一定要在自己極限的邊緣溫和地伸展身體,千萬不要用力推拉牽扯,後期可以逐步加長時間和動作強度。

把印度幾千年的養生國粹為我所用,人人健康到天年!從今晚開始,5個動作趕緊練起來,效果驚人!

目前120000+人已關注加入【元旭文化】, 快快告訴好朋友們加入吧!

怎麼才能每天都收到這種文章呢?

只需

點”識別圖中二維碼 “即可關注即可!

歡迎大家關注《元旭文化》姊妹篇

一凡悅讀

把最暖心的話語,

最好的能量,

最觸心的文章,

傳送給你。

每晚8點,不見不散!

文章來源:元旭文化

五臟養得好,睡覺不用愁!幾個穴位+一杯茶,調理五臟,睡得香!


中醫上談失眠的因素很多,主要有:情志、心腎不交、血不足、胃不和,幾個因素;這幾個因素實際上跟我們的五臟“心、肝、脾、肺、腎”有直接關係。

也就是說,失眠跟我們的五臟功能失調有關,調理好五臟的陰陽虛實,失眠問題也會很好的解決。

1 徹夜不眠、躁擾不寧:調心腎

很多人很難入睡,甚或徹夜不眠。心中煩亂,頭暈耳鳴,潮熱盜汗,口舌生瘡,大便乾結,男子夢遺陽痿,女子月經不調,這些情況出現跟腎有關。

還有很多中老年人長時間失眠,總感覺胸部被重物壓著,夜多驚夢,可能是瘀血內阻導致,表現為面部色斑,胸痛、頭痛日久不愈,或經常打嗝,乾嘔,或心悸,或急躁善怒,或入暮潮熱,嘴唇顏色暗。這些情況出現就要養心活血。

但是,冬天大多數時候,一些失眠患者都跟心腎不交有關。

心屬火,藏元神;腎屬水,藏元精。腎中真陽上升,能溫養心火;心火能製腎水氾濫而助真陽;腎水又能製心火,使不致過亢而益心陰。這種相互協作關係,也稱水火相濟。

如果心腎任何一方陰陽失調,就會造成心腎不交。


調補心腎一杯茶:蓮子心+ 甘草+ 枸杞

《本草綱目》記載蓮子心“清心去熱”,故可治療心火內熾所致的煩躁不眠,配生甘草則增強蓮子心的瀉心火除煩之功。

枸杞子對肝腎真陰不足很好。實際上枸杞子為紅色,從中醫五行理論上說,紅色入心,枸杞子對心有一定的滋補作用。

調心腎3個穴:湧泉穴+ 勞宮穴+ 關元穴

湧泉穴對腎經的井穴,是一個滋補腎陰的要穴;勞宮穴穴有寧心安神的作用;關元穴本來就是一個強身大穴,冬灸關元可以封藏腎陰腎陽,關元穴同時也是一個強心的要穴。

關元穴,可以任何時候艾灸30分鐘以上,不僅對睡眠很有幫助,對強身健體培補元氣都很好。

勞宮穴,在手掌上的黃金分割點上。握拳,中指尖所指處即是勞宮穴。勞宮具有清心火,安心神的作用,用於治療失眠、神經衰弱等症,還有強壯心臟的作用。按摩可左右手拇指交叉進行,也可將兩手頂於桌角上按勞宮穴,時間自由掌握,每天2—3次。湧泉穴和勞宮穴最好在晚上泡泡腳後,用左手搓右腳心100下以上;右手搓左腳心100下以上,然後艾灸左右腳的湧泉穴各20分鐘,對睡好覺是非常非常有幫助!

天天這樣搓腳心對這個氣血的運行是大有裨益的!當然減肥效果也不錯。

失眠多夢跟五臟的陰陽失調有很大的關係,我們記住上面的方法後,每天隨時隨地的去喝喝茶,按揉或者艾灸幾個穴位,對解決我們的失眠症狀會很有幫助。

2,煩躁失眠:調肝

這個問題多出現在很多更年期的女性身上,因為身體激素的變化會出現心煩易怒多夢易醒,睡眠不好。加上現代生活節奏快,工作壓力大,許多上班族的情緒會有很大的波動,也會出現突發性失眠,急躁心煩不能入睡的情況。

這2種情況都屬於情志失眠,是由於情緒波動引起的,對於這種情況造成的煩躁失眠,中醫講要從調補腎臟入手,才能事半功倍。



調肝之法一杯茶:玫瑰花+ 蓮子心

玫瑰花有疏肝理氣的作用;蓮子心有清心火、平肝火的作用。因此每天用5朵玫瑰花,2克蓮子心泡杯疏肝理氣清肝火的花茶,對晚上的睡眠很有幫助。



調肝2個穴:印堂穴+ 太衝穴

印堂穴,是一個精氣元神聚集的地方,中醫認為,精、氣、神為人體三寶,精充、氣足、神旺則身康體健。當用腦過度精神疲憊的時候,往往會不由自主主地按揉前額,或者用拳頭輕輕敲打,這樣會感覺舒服很多。您可別小看這個動作,這裡面可是包含了很深的養生智慧的。這無意間的一敲一打,正好刺激了我們身上的穴位—— 印堂。在中醫看來,疲勞就是一種虛弱的病症。長期從事過重的體力勞動,會損傷臟腑,造成機體麻木而疲勞不堪。其實,遇到這種情況時,只要按摩一下印堂穴,疲勞症狀就可以得到很好的緩解。經常按摩印堂穴有很好的舒緩放鬆的作用,最適合因易怒急躁而睡不好之人。睡覺之前灸一灸印堂穴5分鐘,對睡眠很有幫助。

肝血不足,眼睛就酸澀,視物不清。肝火太旺,眼睛就脹痛發紅。夜裡總做噩夢,兩三點鐘便會醒來,再難入睡。太衝穴,肝經上的“消氣穴”,因此,你泡泡腳後,按揉太衝穴5分鐘,或者艾灸太衝穴各10分鐘,會有很好的消氣化瘀的作用。



3,易驚易醒:調肺

經常聽身邊的朋友說,現在睡眠越來越差,一到晚上總是入睡困難,夢還多,稍微有點動靜就容易醒來。白天卻神疲乏力,臉上也毫無光澤,偶爾還會出現頭暈目眩的現象。還有口苦心煩、鼻乾、咽燥、飲食少思。中醫認為這種睡到晚上3-5點鐘容易醒的人都跟肺火有關,此時需要養肺去熱才能達到治療失眠的作用。

調肺就用金銀花茶

金銀花茶味甘,性寒,具有清熱解毒、疏散風熱的作用。可治療暑熱症、瀉痢、流感、瘡癤腫毒、急慢性扁桃體炎、牙周炎等病。金銀花茶疏熱散邪,對心煩少寐、神昏舌絳、咽乾口燥等有很好的作用;同時吃梨也有清肺熱、潤肺的作用。肺與大腸相表裡,有很多的肺熱病人大便都不通暢。所以既要清肺熱,還要通腹氣;像這種情況生吃幾次白蘿蔔就好。同時吃梨也有清肺熱、潤肺的作用。

取2克金銀花放入茶杯,給自己沏上一杯金銀花茶吧。

調肺大穴:孔最穴

孔最穴,出《針灸甲乙經》。屬手太陰肺經。手太陰之郄穴。在前臂掌面橈側,當尺澤與太淵連線上,腕橫紋上7寸。孔最穴清肺熱滋肺陰作用非常好。這個穴位可以每天隨時隨地的按揉,對調理整個肺經效果很好。當然也可以艾灸孔最穴15分鐘。



4,腹脹難眠:調脾

晚飯吃得太晚,或吃得太多,都會使食物堆積在胃裡,血液會流向胃裡來消化食物,食物堆積會阻礙經絡通道,陽氣無法回到身體裡邊和陰匯合,就形成失眠,此為“胃不和則臥不安”。“胃不和”要么是你吃多了,要么是你的脾胃弱,消化運轉不了,食物積壓在胃,因而“臥不安”!

所謂的消化功能減弱,一是胃的蠕動能力減慢了,二是脾的運化功能減弱,因為脾主運化。所以,這種情況下就要調理脾臟,才能從根本上治療失眠!

調脾一杯大麥茶

大麥茶是將大麥炒製之後做成的茶。它是一種傳統的清涼飲料,主要功效是清熱解毒、助消化。大麥茶具有健脾消食的作用,經常喝一喝對強胃健脾好。不僅去強胃健脾好,對整個身體的氣血運轉都很好。

大麥茶的禁忌

1、隔夜茶不能喝。這裡不單指大麥茶,隔夜茶葉對身體是有害處的。

2、大麥茶適宜單泡這樣功效才能發揮。

3、哺乳期婦女不能喝,會引起回奶。

4、空腹不能喝大麥茶,會引起胃部不適。

調脾2個穴:肚臍+ 足三里

每天艾灸2個穴位各30分鐘,艾灸肚臍具有溫中養胃健脾祛腹部寒濕的作用;艾灸足三里具有強胃健脾的作用。

文章來源:生命與健康

善用這四個穴位,你就是名醫!



人體是最大的藥庫,穴位是最天然的藥物,很多疾病可以通過穴位治療收到很好的效果。在每次穴位治療中,基本上都會有這樣4個穴位的身影。

這4個穴位幾乎涵蓋全身所有疾病,治療範圍很廣,在《四總穴歌》裡也記載:

肚腹三里留,

腰背委中求,

頭項尋列缺,

面口合谷收。

這個口訣深入淺出地概括了足三里、委中、列缺、合谷4穴位的功能與主治項目:從頭面到頸項,從要背到肚腹,幾乎涵蓋全身。

如何利用好這幾個穴位來防病健身呢?一起來學一學。




1 足三里

調氣血、通經活絡

定位:小腿前外側,膝蓋外側的凹陷(外膝眼)處向下三寸(大約是四橫指),在脛骨外側一橫指處。

《四總穴歌》說“肚腹三里留”,胃經屬於多氣多血的經脈,足三里為其“合穴”,氣血匯聚於此,氣血旺盛。

凡脾胃失調等消化系統的疾病,具有有扶正培元,健脾和胃,調理陰陽,通經活絡的作用。通過按摩足三里都會起到十分顯著的效果。


2 委中穴

舒筋通絡、活血止痛

定位:膕窩橫紋中點,當股二頭肌腱與半腱肌腱的中間。

“腰背委中求”指凡腰背病症都可取委中治療,委中為足太陽膀胱經的合穴,足太陽在表層下行,足少陰在裡層上行,腎經經氣與膀胱經經氣在此交匯,虛實腰痛均可選此穴。

該穴具有舒筋通絡、散淤活血、止痛作用。如果老人患有腰背疼痛膝關節活動障礙方面的疾病,把該穴位配合足三里一起按摩,效果最好。

3 合谷穴

處理一切面部疾患

定位:手背,第一、二掌骨間,當第二掌骨橈側的中點處。

《四總穴歌》中“面口合谷收”,合谷穴具有統治面口五官一切疾患的功能。

合谷穴能提高機體免疫力,有清熱、宣發陽氣、扶助正氣的作用,是止痛的特效穴,尤其是對付頭痛、牙痛,只要揉此穴即可減輕疼痛。

用右手使勁地揉左手的合谷穴,接著換手,使用左手使勁地揉右手的合谷穴。

4 列缺穴

緩解頸項疼痛

定位:在腕橫紋上1.5寸,肱橈肌與拇長展肌腱之間。

怎麼找:兩手虎口交叉,一手食指安在另一手橈骨莖突上,食指尖端所在壓處是穴。

《四總穴歌》說:“頭項取列缺”,列缺穴為手太陰肺經的絡穴,又是八脈交會穴,通於奇經八脈的任脈。

肺經本經之氣得過陽明而上達頭腦,按摩列缺穴,不僅善療偏頭患,而且能疏通頸項部經絡氣血,可迅速緩解頸項疼痛和感冒不適症狀。

這四個穴位掌控著全身的健康,每天對照著揉一揉,防病強身,有助長壽。這麼重要的穴位快告訴朋友們也按一按!

文章來源:崆峒老李

雙腳7個變化說明“人老了”,3個動作強健腿腳,抗衰老、駐青春


雙腳7個變化說明“人老了”,3個動作強健腿腳,抗衰老、駐青春

俗話說:“人老腳先衰,樹枯根先竭”,相比起對臉的呵護,我們對腳的關注實在是少得可憐。

所謂“養生先養腳”“腳健人身壯”,重視腳部的保健,可以起到強身健體的功效。

1、腳部的這些變化,預示衰老

雙腳衰老的7種變化。

皮膚變乾

隨著年齡增長,膠原蛋白的供應量減少,這讓腳趾容易乾燥和開裂。

腳背變平

隨著時間的流逝,腳底的韌帶會得到伸展,讓足弓更彎,腳更平。老年人的身體容易失去平衡,踝關節扭傷反復發生。

腳趾變彎

常年穿高跟鞋會增加患槌狀趾的風險,即小腳趾的永久性彎曲。由於彎曲的腳趾總是蹭到鞋,還會長出難看的雞眼和老繭。

傷口變多

與年齡老化相關的糖尿病、靜脈疾病,會放緩流向雙腳的血流量,這會讓傷口和穿新鞋引起的水皰癒合速度減慢。

再加上神經損傷,患者甚至注意不到不斷惡化的感染,從而造成無法癒合的潰瘍。

雙腳7個變化說明“人老了”,3個動作強健腿腳,抗衰老、駐青春



脂肪變薄

腳底充滿了膠原蛋白、彈性蛋白和脂肪組織。隨著年齡增長,膠原蛋白生成量會減少,脂肪墊變薄,緩衝作用減弱。

如果沒有這層緩衝墊,雙腳在早上的感覺還會很好,但到了晚上就易酸痛,因為你基本是用“骨頭”來走路。

關節疼痛

雙腳有30多個關節,它們的功能都會隨著年齡增長而退化。

關節炎最常侵襲大腳趾或足部中間的關節,除了疼痛,早晨還會導致僵硬感。

靈活度下降

如果上了年紀的人在運動時,感覺雙腳不是那麼柔軟靈活了,那麼很可能是年齡的增長,肌腱中的水含量下降,導致關節緊繃僵硬。

這不僅會妨礙彎腰伏地,還會增大肌腱撕裂和斷裂的風險。

日本一位專家從35年的實驗觀察中得出這樣的結論:健康人從6歲起就能把雙腳整齊地併攏直立,30歲之後漸漸分開。如果一個成人出現雙腳不能併攏時,衰老就開始了。

2、腳是人體的健康樞紐

人體有6條主要經絡在雙足分佈並相互交會,有40多個穴位與機體溝通。

身體的五官、四肢、軀乾和五臟六腑都在腳上表現出相應的敏感點。

有人把雙腳放在4℃的冷水中進行實驗,結果幾分鐘後就有鼻塞、鼻涕、噴嚏出現,鼻黏膜溫度明顯下降,感冒很快就發生了。

這說明,腳部受寒會反射性地引起呼吸道內毛細血管的收縮,導致纖毛擺動減慢和抵抗力減弱。

人的雙腳,通過血管、神經與全身連接,當足部感受寒冷病邪的強刺激時,心臟、肺部和脾胃的功能都會受到影響,使機體出現心跳不整、胃脘疼痛、腰腿酸困、月經不調、陽痿等病症。

雙腳7個變化說明“人老了”,3個動作強健腿腳,抗衰老、駐青春

3、練腳保健康

古語說“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足部的運動,主要體現在“行”上。行者,動也,包括行走一類的活動和有意識的保健運動。

抬足

抬高雙腳是對足部鍛煉的有效方法,只要每天堅持高架雙腳2~3次,每次5~10分鐘,就會使腿部的肌肉得到鬆弛,心肺的氧氣供應和血液回流得到加強,對大腦和心臟的保護作用尤為明顯,還具有抗衰老作用。

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的儀表給人的感覺比她的實際年齡要年輕得多,她的養生經驗就是堅持每天脫掉鞋子,把雙腳高高架起幾分鐘,藉以鬆弛全身。

雙腳7個變化說明“人老了”,3個動作強健腿腳,抗衰老、駐青春

踮腳

雙腳併攏著地,輕輕踮起腳跟,然後再輕鬆放下,反復進行。每天堅持2~3次,每次5~10分鐘。

長期進行這項運動,能解除站久、坐久後的機體疲勞、下肢酸脹和因下肢的血液回流不暢而引起的靜脈曲張,並對皮膚色素沉著及經久不癒合的潰瘍有治療作用。

有研究認為,踮腳運動產生的雙側小腿後部肌肉收縮壓擠出的血量,與心臟每搏排出量大體相當。

功能鍛煉

第一步:盤坐在床上,一隻手握住腳踝,一隻手握住腳掌,緩慢轉動;也可以坐在椅子上,腳尖著地,以腳腕為軸進行轉動。一般每次左右各轉100下,早晚各一次;

第二步:做蹲起運動,一般每天做10分鐘左右(注意下蹲與站起時不要彎腰撅屁股,膝關節方向要與腳尖方向一致)。

這套鍛煉方法分為轉動腳踝運動和蹲起運動兩個部分,前者的作用就是疏通腳部的血管,加速腳部血液流動;

而後者能促進全身氣血的流通,人蹲下去,身體變成三折疊,被擠壓的血管收縮,氣血沖向未被擠壓的腳部血管,迫使它們擴張。

人一站起來,全身氣血又沖向原來被擠壓的血管,在這樣的一蹲一起、一壓一放、一沖一回的氣血往復運動中,就像涮瓶子一樣,使腳部血管都得到了反复沖洗,而毒素經過血液循環就排出了體外,身體自然強健。

文章來源:崆峒養生匯

收好!老祖宗留下的“實用拉筋術”,經長一寸,壽延十年


俗話說,“筋長一寸,壽延十年”。

身體一直保持單一姿勢,肌肉處於緊張狀態,韌帶、筋骨就會老化。

“筋”的老化,是衰老的重要標誌,也是身體老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收好!老祖宗留下的“實用拉筋術”,經長一寸,壽延十年


收好!老祖宗留下的“實用拉筋術”,經長一寸,壽延十年
收好!老祖宗留下的“實用拉筋術”,經長一寸,壽延十年
收好!老祖宗留下的“實用拉筋術”,經長一寸,壽延十年

收好!老祖宗留下的“實用拉筋術”,經長一寸,壽延十年
收好!老祖宗留下的“實用拉筋術”,經長一寸,壽延十年
收好!老祖宗留下的“實用拉筋術”,經長一寸,壽延十年
收好!老祖宗留下的“實用拉筋術”,經長一寸,壽延十年

收好!老祖宗留下的“實用拉筋術”,經長一寸,壽延十年

好了,今天的內容就到這裡,我是養生中醫說,每天分享中醫知識!

文章來源:養生中醫說

得了糖尿病不用怕,中醫說多按這4個穴位能降糖,實用收藏


現在社會,生活水平越來越好,大家吃進去的東西也越來越好,越來越豐富!很多人飲食習慣不是特別好!又或者各種原因,導致血糖上升,最終成為糖尿病!為了控制自己血糖而殫精力竭。下面就來為大家介紹4個穴位,平時多按按,能有效幫助控制血糖。

本方法不適用於一型糖尿病患者,高血糖、二型糖尿病初中期的朋友可以嘗試一下!

一、魚際穴

在手拇指本節(第1掌指關節)後凹陷處



二、然谷穴

穴位中的二甲雙胍就是它

在足弓弓背中部靠前的位置,可以摸到一個骨節縫隙,這就是然谷穴

三、內庭穴

此穴位於腳底部,在第二趾根部,腳趾彎曲時趾尖碰到處。約第二趾趾根下約三厘米處

四、關元穴

關元穴在臍下三寸處

以上四個穴位,每次按摩10分鐘,每天按摩5-10次,以酸麻脹為有效,即可有效的降底血糖,半個月左右可以看到效果!

中醫講究整體陰陽五行,所以不一定所有人都有效果。有效者可以長期堅持,無效者可以再找其他方法

如果朋友們有更好的方法,歡迎在下方評論區討論!

最後,希望大家都能身體健健康康,長命百歲!^-^!

喜歡我就請關注我,和醫生交朋友,等於身邊多了一張復活卡!我會不定期向大家推送醫​​療與健康的小知識!

文章來源:夜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