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上有這三個特徵:恭喜!你比其他人健康太多!


腳雖然處於我們肢體的最末端

但因有多條經絡走行

所以被稱為“第二心臟”~

其實,通過觀察足部的表現

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

判斷我們的身體是否健康哦~



健康人的足部的三個特點:



1腳底顏色

中醫早就有五色辨病的說法,五色指的是青赤黃白黑。中醫認為,正常的腳底應該是淡紅色。

❖ 如果紅色太過明顯,可能身體有熱;

❖ 如果顏色發青,可能有寒;

❖ 如果出現黃色,代表肝膽不好;

❖ 如果腳底發白,可能有貧血;

❖ 如果腳底發黑或發紫,是血液循環太差所致。


2腳的溫度

健康人的腳常年溫溫的,不會有出汗過多或足底冰冷感。


老人、女人易出現腳底冰涼的現象,多為穿太少或腎陽不足,這類人在秋冬季可多吃一些溫熱的食物,如生薑、羊肉和大蒜等,可提高身體禦寒能力。

若腳心過熱,則可能是陰虛內熱,平時要多吃些甘涼食物(冬瓜、綠豆),少吃辛辣食物。


3腳趾甲

健康人的腳趾甲呈粉紅色,腳趾甲上也有月牙的哦!

①若腳趾甲顏色蒼白,缺乏血色,多見於營養不良,貧血患者;此外如果腳趾甲突然變白,則常見失血、休克等急症。

②如果腳趾甲有縱行條紋,則表示處於極度疲勞的狀態,身體機能低下。

③腳趾的拇趾趾甲向上翹起的人,眼睛容易疲勞,或有近視、散光。

④如果5個腳趾甲都翹起,那可能是承受著相當的精神壓力。

那什麼辦法可以緩解以上情形呢?

往下看看~





4個腿部動作延壽防衰

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老年病中心劉徵堂教授認為,腳是人體養生的重要部位,通過做一些簡單的腳部運動,可以刺激腳部穴位,強身健體。

1.踮腳

經常久坐和站立的人常會感覺到下肢酸脹,嚴重的甚至會出現下肢靜脈曲張,這是下肢流不暢所致。不妨每小時做一次“踮腳”,可以促進下肢血液循環。





2.腳趾抓地

取站姿或坐姿,雙腳貼合地面,與肩同寬;腳趾先抓地,再放鬆,交替刺激經絡;還可以用腳趾抓東西,既可刺激腳部穴位,還能按摩腳趾。

3.搓腳

每天晚上泡完腳後,將手掌搓熱,用掌心搓腳心,各100下。搓腳可降虛火、滋腎,還能防治腳部酸痛、消腫等症。



4.乾洗腿

雙手抱緊一側大腿,雙手用力從大腿根部開始按,直到腳踝,再按回大腿,按完後換腿,重複10-20遍。這個動作可活動雙腿,預防下肢靜脈曲張和水腫。

足部是顯示我們身體機能

是否健康的重要部分

所以,足部問題不容小覷哦~

版權聲明:如涉及版權問題,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

來源: 廈門廣電

文章來源:光明網

神經內科醫生:更年期失眠不要怕,做好2件事1穴位,失眠不再有


現代醫學認為更年期失眠是更年期卵巢雌激素水平下降及促性腺激素分泌增多,造成神經內分泌一時性失調,下丘腦—垂體—卵巢軸反饋調節系統失衡和自主神經功能紊亂,失眠作為更年期綜合徵常見症狀之一,該症患者約佔更年期婦女的40% 。、

常表現為入睡困難,多夢早醒或眠淺易醒,醒後難以入睡,甚者徹夜不眠,同時伴有緊張焦慮、頭暈頭重、心煩易怒、心悸、烘熱汗出等症狀。患者的身心健康、正常工作和生活受到了嚴重影響,生存質量明顯下降。

失眠如果不重視,可能會引起一系列問題:中風,焦慮,頭痛,甚至能引起心絞痛,心髒病等,失眠是非常痛苦的,這也是每年那麼多人都因為失眠困擾,甚至有跳樓的記載。


其實,失眠也不是很可怕,神經內科醫生認為:改善失眠的關鍵在於調節中樞,只有找到根源才能從根本上改善失眠


1,吃多醣類化合物能夠調節神經中樞

近日,芝寧多醣成了很多失眠人群關注的話題,這種多醣類化合物芝寧多醣一度讓很多失眠人群看到了生活的希望,他不同於其他藥物的地方在於,芝寧多醣屬於純植物類型,天然的催眠劑.眾所周知,靈芝(Ganoderma Lucid um)為擔子菌綱 ,多孔菌科靈芝屬, 2000年出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收載靈芝(赤芝、紫芝)子實體為法定中藥材,是一種扶正固本、滋補強壯的珍貴藥用菌,被廣泛用來治療肝病、腎病、高血壓、高血脂、神經衰弱、心血管疾病及抗腫瘤等,並具有良好的臨床療效。然而靈芝中的芝寧多醣成分才是改善睡眠的有效物質。芝寧多醣對中樞神經系統具有調節作用,有安定、鎮靜、止痛的功效。

2,要想睡眠先要養心

失眠了不要太焦躁,順其自然,睡不著就听聽音樂,找個自己喜歡的事情做,比如刺繡,畫畫做烘焙等等,打發時間,不要太劇烈的就好。臥室不要干其他的,要整潔、乾淨、黑暗,保持一個好的睡眠環境。

3,按摩身上的穴位

經過筆者多年經驗,總結了一個規律:

睡前如果胡思亂想,越想越睡不著就按勞宮穴


因為某件事而生氣,氣得睡不著就按肝俞穴


晚飯如果吃得太多,撐得睡不著就按內關穴


睡前如果看恐怖片,嚇得睡不著等等就按神門穴

更年期失眠當屬中醫學“絕經前後諸證”中“不寐”的範疇,多由腎、肝、脾三臟的氣血陰陽失調所致。早在《內經》、 《難經》以及其他書籍中就有關於失眠的記載,比如“不得臥” “目不瞑” “不寐”等。

文章來源:微笑育兒

一把梳子“梳走”10種病


家家都有梳子,可如果你家的梳子只用來梳頭,那真是太浪費了,梳子是我們身邊很好的保健“神器”。好的梳子相當於一塊刮痧板,在人身上的穴位和經絡進行刮痧,不僅可以治病,還能達到防病養生的功效。


(生命時報燕趙都市報官方微信)

文章來源:燕趙都市報

健身助手:全身拉筋動作3D圖解


拉伸對於很多來人來說應該都不陌生吧,但每天都拉伸的你,知道哪個動作拉到哪個身體部位嗎?下面為你找到了這套全身拉筋動作3D圖解,不用去翻繁重的教科書,看圖秒懂。建議上班族以及需要瘦身的人要收藏,絕對用得著。



01


伸展脖子彎曲的肌肉

涉及肌肉:胸鎖乳突肌

要點:手放在髖部,挺直背部,輕輕地抬頭向上伸展。

02


借助手拉伸脖子的側區肌

涉及肌肉:胸鎖乳突肌和斜方肌上部

要點:坐立,身體立直,將頭傾斜到左邊,耳朵找向左肩,相反的方向重複練習。

03


嬰兒式

涉及肌肉:背部肌肉

要點:跪立,雙腿分開,臀部坐向腳後跟,身體向前,試圖用額頭觸地。



04


駱駝式

涉及肌肉:腹直肌和腹外斜肌

要點:髖部向前推,稍微向上,不要過度擠壓腰部。

05


靠牆伸展胸部肌肉

涉及肌肉:背部、胸部最寬的肌肉。

要點:面對牆站立,右手推牆,身體慢慢地離開牆壁,另一面重複。

06


廣角式

涉及肌肉:內收肌、膕繩肌。

要點:坐在地板上,雙腿伸直打開,不要彎曲膝蓋,身體向前傾斜,雙手沿著雙腿向前伸展。

07


側肩伸展式

涉及肌肉:外側三角肌。

要點:站立,手臂伸直,輕輕按壓以增加肌肉的伸展,另一隻手重複練習。

08


站立頸部伸展式

涉及肌肉:斜方肌。

要點:站立,雙腿併攏,微微屈膝,手將頭部向前傾斜,下巴找胸部。

09


三角式

涉及肌肉:腹外斜肌。

要點:把手放在站立腿的前面,背部挺直,抬起對側手臂,讓髖部從前向後打開。

10


靠牆下犬式

涉及肌肉:背部、胸部最寬的肌肉。

要點:靠牆一定距離站立,身體平行於地板。保持背部平坦,然後從胸部開始慢慢彎曲。

11


仰臥脊柱扭轉式

涉及肌肉:臀部和腹外斜肌。

要點:仰臥,屈右膝,身體向左扭轉。


12


站立側彎

涉及肌肉:腹外斜肌和背部最寬的肌肉。

要點:站立,身體向右側彎,重複左邊的練習。



13


簡易單腿前屈式

涉及肌肉:膕繩肌。

要點:站立,一隻腳在前,背部挺直。雙手放在髖部,從髖部開始向前折疊,另一條腿重複。

14


蝴蝶式

涉及肌肉:內收肌。

要點:屈膝坐下來,腳底相對,背部平直,輕輕地將雙手放在膝蓋上,將臀部和膝蓋向下靠近地面。

15


懷抱嬰兒式

涉及肌肉:髖屈肌。

要點:坐在地板上,挺直背部,慢慢地將一條腿拉到胸前,把大腿轉出來,另一條腿重複。




16


坐立鴿子式

涉及肌肉:前脛骨

要點:坐在地板上,右手收回,用手握住右腳放在左膝上,左腳重複。


17


前屈折疊式

涉及肌肉:膕繩肌和小腿肌肉。

要點:坐在地板上,雙腿併攏伸直向前折疊。


18


衝刺式

涉及肌肉:腰部肌肉和股四頭肌。

要點:衝刺式,左腿在前屈膝90度。抓住右腳向腰部,換另一隻腳重複。

了解到每個拉伸動作的肌肉和動作要點,今後的拉伸動作是不是更有針對性了呢!

文章來源:崆峒老李

治病首在保護元氣!



何謂元氣?元氣只是虛無縹緲的概念,還是實實在在的一種存在。

從形而上的角度來看,元氣是生命的根本。元氣源自先天,主宰著我們的生命與健康。若從形而下的角度來看,則元氣根本不存在。同樣,從不同的角度看中醫,也會有不同的結果。

那些瞧不上中醫,甚至污衊中醫的人因為站在形而下的角度,因此,就會把中醫看成迷信。這些人過於執著於物質層面,而忽視了生命的精神屬性。生命不全是物質的,當然,機體首先必需是物質的,但生命還包括精神魂魄,這是形而上層次的。因此說,生命是形神兼備的,形體是精神魂魄的載體,而精神魂魄又是形體的生命表現。

我們的生命離不開元氣。但不少人不理解元氣,也不知道如何固守元氣,甚至在日常生活中做出妄耗元氣的行為。由此,我在微博裡從不同的角度反复講解元氣,希望能有助於讀者養好元氣,讓自己更健康。


一、有沒有元氣存在?

1中醫重視元氣

有人反問:元氣是氣態物質嗎?化學式是什麼?由哪些原子構成?元素週期表裡有嗎?——科學不是萬能的,信仰、宗教、情感、思維、藝術等都不是科學。有些人盲目相信科學,把生命只看成物質,而不懂氣化,戴著“科學”的有色眼鏡,揮舞著“科學”的大棒,何其愚昧!養生或大病康復一定要重視保養元氣,元氣不損則健康有保障。有人認為:世界上根本不存在所謂的元氣,元氣是唯心主義的產物。持這種觀點的人只相信看得見的東西,當然也不會承認陰陽、五行、經絡、氣化等中醫概念的合理性了。比如他們相信腫瘤切掉了,就是真正治好了,而不知道手術傷損元氣,危害極大。

2或問:何謂元精?

腎者水髒也。其中所藏,是為元精,元精為人生之本,壽命之據,神氣之根。明代大醫張景岳說:

“命門之火謂之元氣,命門之水謂之元精。心賴之則君主以明;肺賴之則治節以行;脾胃賴之濟倉廩之富;肝膽賴之資謀略之本;膀胱賴之則三焦氣化;小腸賴之則傳導自分。”

3治病總以顧護元精為本。

《內經》指出“君火以明,相火以位”。君火明亮,故能治理臟腑,平衡五志,其功在煊通;相火溫熱,故能腐熟水穀,溫煦陽氣,其功在維持體溫。相火為人身真火,是人之陽根,故需潛藏於土下腎水之中,以溫暖水髒,為生命之本。相火降於水中,則水中有火,能生元氣,其作用最可體現於後天八卦之坎卦。




二、元氣的來源

元氣源自先天,斂藏於腎精之中,平時會緩緩釋放以維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及百年壽命。若元氣迅速大量釋放,我們會有痛快舒暢感。比如,吸毒後的飄飄欲仙感;性高潮後的暢快淋漓感;運動超過極限後的充滿活力感,等等,這都是元氣發動並通行周身經脈的反應。以暫時的快感來換取元氣的過度釋放,殊為不智。

關元穴又名丹田,為人身陰陽元氣交關之處,能培固腎陽,壯益宗筋。臍為先天之根蒂,內通元氣。腎為先天之本、元氣之根,內藏相火,主生長、發育、生殖。善養生者,需重視養腎。天地陽氣生長化收藏,以冬為藏,應之於腎,因此冬天最好養腎。推之,每天都有陽氣的升降浮沉,夜半陽氣收藏,以應一年之冬天,亦與腎相應,故晚上養腎最好。以農曆月來看,月晦時陽氣最為收斂,應之於腎,故月晦需養腎。

肚臍又稱神闕,乃神氣往來之門戶。胎兒自肚臍與母體相連,得母體滋養孕育而成人,故肚臍為胎兒先天之根,亦屬保生之所。臍需圓而深,則元氣深藏,先天充足;若或斜或淺,則是元氣外露,先天不足之象;若不凹反凸,是氣勢在外,其守不固,亦屬虛象。臍旁上下左右有動氣,是為衝脈所發,可診治衝脈諸症。



三、元氣在人體的地位

元氣是我們健康與壽命的根本,各種大病及慢性病之所以多見且難治,與元氣不足有必然的關係。

1如何補元氣呢?

元氣源自先天腎精,難以補充,能不過洩就是補。減少元氣過度消耗的方法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減少性生活、按時睡眠、心態詳和、遠離怨恨惱怒煩及貪瞋痴、飲食清淡、修身養心、提高道德操守等等。

元氣為壽命之本,健康之根,若元氣虛敗,則根本動搖。凡猝然死亡,或百病由生,或壽命將盡,或久治乏功,歸根到底都是元氣之不足。元氣源自先天腎精,易耗難復,且多損自後天,身心不修、道德淪喪是為損害元氣的首因。元氣若虧,縱良醫國手亦回天乏術,只能調養脾胃,以冀扶起後天之本,略可緩解病情。

針灸臨床實踐中非常重視肚臍,腹部穴位定位需以肚臍為標準,而且肚臍又名神闕,為衝任二脈所繫,元氣歸藏之根。古人云

“臍通五臟,真神往來之門戶也,故曰神闕”、“是神氣之穴,保生之根。”

善用針者,必先察肚臍,以診元氣之盛衰、五臟之虛實,次則按臍上下以診腎間動氣,進而可知五臟六腑的變化。

四、元氣是易耗品

元氣是易耗品,在這樣一個浮躁喧囂的社會環境中,我們一定要重視保養自己的元氣。要禁得住財色名利的誘惑,遠離毒品、香煙,清淡飲食(過鹹、過辣、臭豆腐、腐乳等都是暗耗元氣的食物),按時睡眠,勿過思慮,房事適度,遠離怨恨惱怒煩憂愁,養得一身浩然正氣,則元氣不損。

1保元氣是養生護命的根本

凡是刺激性的食物都可能調動人體元氣。生病時需扶足正氣以祛除邪氣,因此適當服些湯藥,或者針灸,可以調動元氣,促進康復,這是有益的事情。但平時無病時不建議濫用刺激性食物,以免妄耗元氣,甚至可能形成上癮,影響身體健康。比如:吸煙、喝酒、喝咖啡、吃辣椒等等,都需適可而止,而不可過度過量。

人的身體有一套產熱系統,既可維持生命,又能祛除病邪,可通過不同的方式激發出來。

一則正常情況下人體元氣緩緩釋放熱能,以保持基礎體溫,在運動、應激狀態下還可以略微提高體溫;

二則邪氣外襲可激發元氣,提高體溫以抗邪;

三則針刺經絡穴位可調動元氣,使身體局部或整體溫度升高,從而達到治病效果。

現代社會,虛浮無根,人易於動,頗難於靜。不知持養,以動為樂。心過動則煩憂惶躁,相火不位;身過動則消耗元氣,正虛邪戀。心能靜則怡然自安,身能靜則元氣堅固。養生,就是養元氣,讓元氣不隨喜樂而妄動,亦不欲過勞而耗之。如此則能無病而長壽。即使有病之人,按此法養生亦有助於速愈。



五、治病首在保護元氣



1治病首在保命

療效高低是一回事,但若把命折騰丟了,那就是本末倒置了。因此,治病一定要保護正氣,這是根本原則。如何看待各種療法,我認為可以元氣是否受損作為標準。元氣不損且病情康復的,是最上等;元氣稍損而康復的,是中上;元氣損傷但能好轉的,屬中等;元氣大損但病反加重的,是最下等療法。

有人問:手術切斷皮肉,經脈也就隨之斷掉了嗎?皮肉癒合以後經脈是否還會接續上呢?——皮肉癒合後經脈是會接續起來的,但畢竟已經受過傷害,這種傷害會導致持久的身體損傷。試想,一根針尚且能讓經脈氣血產生變動,何況一刀下去呢。下腹部是丹田所在,內藏元氣。在此處切割會傷損元氣,導質體質下降。

百病皆生於元氣不足或不通,而用針最能調理元氣。人身五臟有六腑,六腑有十二原,十二原出於四關,因此可用十二經原穴調理五臟六腑的病症孕婦生產一般情況下是不需要人為乾預的。有庸醫為了賺錢就建議孕婦做剖腹產,豈不知剖腹產對孕婦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傷害。

一則,麻醉劑讓人刀割不痛,這是阻斷了人體陽氣的宣暢,最是傷損督脈之陽;

二則,手術屬於外傷,外傷既傷血又傷氣;

三則,腹部開刀傷人元氣,元氣禀父母之精,元氣一虛,諸病叢生。

2治雜病,先護脾胃中焦

治療雜病的過程中,先需顧護脾胃中焦,這是後天之本。脾胃不可傷,病是否好治,先看中焦元氣是否虛弱。若外感風寒癒後,一定要調理一下脾胃,使中氣健旺,則生機煥然,方保無虞。養中之法,有四君、六君、理中、大小建中、二陳、平胃散諸方,可隨證選用。木鬱乘土,最傷中焦,因此,調中還要重視疏木。

臨床上我發現不少高血壓病人其脈沉軟或沉澀,且經常服降壓西藥。寸口脈動顯示的是全身元氣運動的狀態,脈浮大是元氣充分發動的反應,而脈沉澀是元氣不足,鼓動無力的反應。若元氣不足而見血壓升高,其本應是正虛於下,故不可強力降壓,而需以扶元固本為主。否則,濫服降壓藥,恐怕元氣漸虛,其病漸重。

3久久掛水,腎氣易傷

發燒的過程是人體元氣抵抗病邪的過程。在發燒初期最好不要人為地干預。給元氣一些時間,也給元氣一些支持,自然會邪退而正安。如果持續發燒,或者高燒不退,這時就需要我們積極干預。干預的目的是幫助元氣祛除邪氣,而不是幫助邪氣壓制元氣。一正一反,導致不同的健康結果。孩子生病了,是及時掛水,還是用點中藥,家長自己不妨思考一下。

不少人認為西醫治病快,越早掛水越好,其實,就我臨床所見,掛水往往不是病好得快,是把邪氣壓入三陰層次,病情加重了。觀察一下那些濫用抗生素的小朋友,多見面色青暗,胃口不好,精神不振,手足冰冷,且反复感冒,這是邪入三陰的表現。不少人認為,為什麼​​選擇掛水,是因為掛水確實有效。

有時吃西藥無效,最後還得選擇掛水。豈不知這是以傷損陽氣作為代價的。掛水在補充液體的同時,亦會根據病情加入了維生素、抗生素、激素之類藥物,這些西藥進入體內,會調動元氣,以對抗病邪。暫時來說,疾病的確可以迅速緩解。但久久掛水,腎氣易傷。

4避孕藥傷損足三陰經元氣

臨床我常見久服避孕藥患者,欲懷孕時停服,而後出現月經不調,甚至閉經,百般調治而諸症不減。避孕藥傷損足三陰經元氣,元氣虛則胞宮功能失常,此證需溫補三陰,濡潤胞宮,久久調之,往往可愈。但如再用激素調治,則最終必然出現不孕。與其後悔於將來,何必執著於現在。建議及時選擇中醫,多能治愈。

5尿毒症當補腎忌鹽

尿毒症按中醫來說,屬於腎氣衰敗,氣化不利,出現小便排出障礙、浮腫等症狀。此時當補益腎氣、扶陽化氣。因此平時飲食需忌鹽。鹽味鹹,入腎,最洩腎氣。鹽能洩出腎中所藏的元氣,元氣被過度調動,當然會覺有力。但從長遠角度來看,過於食鹽是妄瀉腎精,不利於養生長壽。因此忌鹽對於腎病患者尤其要緊。


6腫瘤宜扶正補元氣

腫瘤晚期且已擴散,病人骨瘦如柴,食慾不振,此時醫者切不可心存一絲關於腫瘤的概念,只可看成是虛損,宜扶正益氣、健脾和胃。孜孜汲汲,唯在補虛。可選四君、六君、二陳、保元之類湯方加減,徐徐調中,補益元氣,病人面色漸覺紅潤,食慾恢復,體重增加,方為對證。濫用攻伐,恐正氣愈損,預後愈不良。

不少西藥的依賴性很強,一旦開始服用,就不可隨意停藥,否則病情會立即反复,且伴有傷肝傷腎的毒付作用。所以說,服西藥有如上賊船,上了就不能下來。慢性病患當謹慎服藥,否則,拆東補西,病不見愈,反受其害,得不償失。分析其原因,西藥屬單一純粹化合物,不存在於自然界,作用霸道,傷害人體元氣。



六、如何保護元氣?

1灸法最能扶陽固本、祛邪復正

比如,再生障礙性貧血、白細胞減少症、地中海貧血等病多屬虛勞,即需用灸,且非重灸不能健其脾腎、補其氣血、祛其病邪。對於此類病症建議用瘢痕灸,以五臟俞、足三里、元關諸穴為主。此法可調補元氣,對於因五臟匱乏、元氣不足而導致的五勞七傷、諸虛百損等皆有莫大助益。

灸法最能調動腎中元氣以祛除病邪、修復病灶。對於大病重病患者,若適於用灸,建議用瘢痕灸,這樣效果更好。灸後膿水淋漓,這是元氣發動以祛除病邪的反應。若遇正虛或邪甚,則灸瘡持久難愈,即使癒後仍會在結痂處留下紅暈,此亦屬元氣被激發的反應。唯灸瘡發出後需注意忌口,並需按法調養,以提高療效。

文章來源:崆峒老李

控制高血壓,不要完全依賴降壓藥,最好的“降壓醫生”是自己!


高血壓是以血壓升高為主要表現的臨床綜合徵,是多種心、腦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險因素,影響重要臟器如心、腦、腎的結構及功能,最終導致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迄今仍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根據血壓升高的不同,高血壓分為3級

1級高血壓(輕度) 收縮壓140~159mmHg;舒張壓90~99mmHg。

2級高血壓(中度) 收縮壓160~179mmHg;舒張壓100~109mmHg。

3級高血壓(重度)收縮壓≥180mmHg;舒張壓≥110mmHg。

單純收縮期高血壓收縮壓≥140mmHg;舒張壓<90mmHg。

高血壓病發病

高血壓患者在平日里不僅要注意自己的飲食、運動和用藥,更要注意的就是日常起居中的一些生活小習慣。因為這些細微的生活方式很有可能正是為高血壓打開方便之門的“鑰匙”!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高血壓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不可不知的降壓的“黃金穴位”

我們講第一個穴位:風府

風府就在腦袋後面,大家從上往下摸,摸到第一個坑的位置,那就是風府,你按揉這個地方就可以起到調節血壓的作用。中醫給這個穴位的命名是很有意思的。這個“風”字就是講“風邪”容易從這裡進去,“風府”也就因此得名。

按摩風府可以調節血壓、預防中風。至於揉多長時間好,我覺得你沒事的時候就可以揉一揉,因為保健嘛,就不需要那樣的硬性規定。

風府穴

第二個穴位:風池

風府和耳垂之間連線的中點,這個穴位就是風池。這個穴位也是每天沒事的時候或是乾活干累了都可以坐下來揉一揉它,揉到有酸脹的感覺即可,不要揉到疼痛。有些人記穴位記不准就不敢揉,其實穴位差一點不要緊,因為是按摩,跟針灸是不一樣的,只要是穴位的區域就可以了。

風池穴

第三個位置:降壓溝

降壓溝是一個便於操作的地方,在耳輪後面有一個手可以觸摸到的溝,這就是降壓溝,沒事的時候也可以揉一揉,但不要揉到疼痛,揉多長時間也是自己來定。

降壓溝



高血壓患者不可忽略的幾個生活細節

用溫水洗漱

很多人在夏季喜歡用涼水洗漱,在冬季則用溫度較高的熱水洗澡,這種根據環境溫度調節水溫的習慣本來無可厚非,但對於高血壓病患者來說,這種洗漱方法卻是不可取的。

因為過涼過熱的水都會對血管產生刺激,造成血壓波動。一般來說,30℃~35℃的水溫是最適合高血壓病患者洗漱的溫度。


常用梳子梳梳頭

在中國古老的養生學說中“法宜常梳”是養生保健的中藥方法之一。中醫學認為,用梳子經常梳理頭髮,能疏通經絡,活血化瘀,改善頭皮及顱內營養,由於頭部有很多人體的重要穴位,在用腦過度,感覺疲倦時,梳頭數分鐘即會感到輕鬆舒適。

梳頭所用的梳子,要盡量選用竹質、牛角等天然材料質地的梳子,而不是塑料梳子。

高血壓病患者梳頭最適合的時間是早晨,梳頭時要順經絡走,從額前正中開始以均勻的力量向頭頂、枕部、頸項順序梳理,然後再梳至左右側頭頂,並使梳齒與頭部表面垂直,動作稍快為好。梳理時還要注意讓梳子緊貼頭皮,適度地用力。患者在梳頭時,每分鐘梳頭的次數以50次左右最為合適,每次梳頭應200~300次。

梳頭利於控制血壓、疏通經絡



不要後仰洗頭

由於高血壓患者的動脈硬化、關節炎和其他的疾病,使脖子不能扭動得超過一定範圍。頭部在後仰時,頸部會向後彎曲,頸部血管的血壓流動阻力就會增大,使腦供血不足。對於高血壓病患者來說,腦供血不足是誘發腦中風的重要因素之一。


高血壓病患者飲食要點

1.高血壓病人飲食需要適時定量,不飢不飽,不暴飲暴食

2.食鹽攝取每天應該限制在3克以下。浮腫明顯時,更應該嚴格控制食鹽。但長期低鹽或者缺鹽,可導致食慾不振,全身乏力等現象,所以不能無鹽。

3.高血壓病人要多吃些含鉀豐富的食物。如油菜、菠菜、小白菜及西紅柿等。吃含鉀的食物不僅能保護心肌細胞,還能緩解吃鈉太多引起的不良後果。但高血壓並發腎功能不全時,則不宜吃含鉀多的食物,否則會因少尿而引起體內鉀積蓄過多,導致心律紊亂以致心臟驟停。

飲食注意

文章來源:杏林苑

病多是堵關鍵在疏



“萬病之源源於血,百病之由由於氣。經絡通百病消,血液清顏如玉”可見經絡疏通是相當重要的。

氣不足則血不暢,血不暢則水不流,水不流則毒不排。一旦身體被“堵”住了,各種疾病也會隨之而來。


一、氣堵了——氣鬱!

疏通法:蘿蔔、芹菜、拍打膻中

常常嘆氣、胸悶、煩躁、鬱悶,咽部有異物感,女性還有乳房脹痛,這大多就是氣鬱了。

生活中可以吃些蘿蔔、芹菜、香菜、柑橘、山楂、豌豆等,幫助順氣。如果氣郁明顯,可吃上幾回中成藥“加味逍遙丸”試試,效果一般會不錯。

膻中穴

緩解心悸、焦躁

位於兩側乳頭正中間與胸骨中線的交接點:對情緒鬱悶、心悸、焦躁等有緩解作用。



二、血堵了——血淤!



疏通法:銀耳、木耳、大蒜

皮膚易淤青,臉上易生斑,牙齦易出血,舌頭紫暗、有時胸肋會感到針刺般疼痛,小便少且顏色深,皮膚還易乾燥……這些都是血瘀的表現。

可用活血化瘀的食物來調理,比如銀耳、木耳、黑豆、山楂、綠茶等。

還有重要的大蒜,可別忘了!道醫認為大蒜性辛溫,其所含有的大蒜素有化解血瘀、擴血管的目的,被作為血管的“清道夫”。



合谷穴

穩血壓,增強免疫力

先以右手拇指內側橫紋,對應左手虎口,拇指下壓所按之處即是。

抒壓、解除疲勞,消除黑眼圈,眼部減壓,增進免疫力,提神醒腦,可舒緩肩頸肌肉僵硬。

三、濕堵了——濕邪!

疏通法:山藥、薏米

有時遇到回南天,濕度過高、陰氣過重,身上就容易出濕疹、風疹、痤瘡,肢體時不時有沉重、乏力感,精神不振,老是睡不醒,這多是被濕邪侵犯了。

祛濕本身並不難,平日不妨吃點健脾祛濕的食物,比如山藥、白扁豆、紅豆、薏米等,可很好地改善症狀。

足三里穴

促進代謝,調理腸胃

膝蓋骨外側下方凹陷往下約3指寬處:修飾曲線,恢復窈窕、促進腸胃功能的恢復、促進代謝。



四、熱堵了——熱毒!

疏通法:蓮藕、竹筍、冬瓜

一說有“熱毒”,你可能想像不出什麼樣,但熱毒堵在體內的症狀卻很常見:渾身發熱、皮膚容易出現紅腫熱痛、容易起痤瘡、全身關節肌肉酸痛,這些都是熱毒的主要症狀。

道醫講了,“寒者熱之、熱者寒之”,有了熱毒,那就適當多吃點寒性及涼性的食物,比如蓮藕、竹筍、蘆筍、冬瓜、慈姑、絲瓜、黃瓜、苦瓜、油菜、菠菜、莧菜等。

另外,馬蹄能清熱解毒,有清熱利尿、輔助降血壓的功效,配之以白果、蛋花、冰糖,有清潤、預防熱毒感冒之效。



曲池穴

疏風清熱,防掉髮

在手肘關節彎曲凹陷處。

抒壓、解除疲勞,有疏風清熱的作用,助排便,解除掉髮危機,可讓肌膚循環改善,避免“中痧”。




五、寒堵了——寒邪!



疏通法:小米粥、熱湯

過了一整個冬天,身體多少受了些寒氣,如果受寒過重,堵在體內,就會傷及陽氣,出現畏寒腰冷、手腳冷、面色發白、容易拉肚子等。

可吃一些小米粥、熱湯來散寒。人喝了熱湯以後,會出一身汗,那麼體表的寒邪就會散了,這就和我們在剛剛感冒的時候,喝碗熱薑湯可以出汗散寒一樣。



內關穴

調節自律神經、解除疲勞

位置在手掌面關節橫紋的中央,往上約三指寬的中央凹陷處:幫助入眠,可調節自律神經,抒壓、解除疲勞,改善胸痛、心悸、盜汗,舒緩腹脹感,對付頭暈目眩。

文章來源:崆峒老李

拉通筋脈,五臟通暢



經絡看不見,摸不著,西方用多種手段對其實質研究也沒有定論,但在中醫治病養生中卻非常重要。經絡包括十二正經和奇經八脈,遍布全身,內連臟腑,外絡四肢百骸、皮毛孔竅,溝通內外,貫穿上下。但經絡不是靜止的,它既然是氣血運行的通道,就要使之暢通,這樣才能維護臟腑正常的生理功能。若經絡阻滯不暢,輕則不適,重則疾病。

古人早就明白這個道理,《內經》曰:“經絡者,所以決死生,處百病,調虛實,不可不通。”故中醫治病,無論是針灸還是湯藥,總以人體經絡的暢通和氣機的條達為前提,所謂“用針之道氣至為要;灸者溫通經絡,驅散邪氣;砭者之意,以調血絡風痺;湯藥調理,以入經為妙”。

疏通經絡有什麼好處_怎樣通經絡?
中醫講的筋脈只是在體內,並不延及五臟,但為什麼說拉通筋脈,五臟就通暢了呢?

這是因為五臟出了問題,首先在五官上會通過表現出來,所以五臟的功能也能通過五官來判斷,五臟的問題也能通過五官抻筋來緩解。

十二經筋很多都經過了頭面,頭面也可以抻筋,從而緩解臟腑的疾病。



五臟拉筋之耳為腎

我們在耳朵上抻筋可以起到固腎調心、交通心腎的作用。

▲ 輕提耳尖,每日30次

▲ 分搓耳前耳後,即將耳朵前後撥動,每日30次

02


五臟拉筋之肝於目

眼睛抻筋主要有兩個動作:點風池、握拳怒目。

▲ 握拳怒目

▲ 點按風池

這兩個動作能夠幫助眼睛變得明亮,預防一些眼病,還能幫助止暈。

03


五臟拉筋之舌養

通過口唇部的抻筋動作,可以使我們的嘴皮子更利落,同時對肝膽、心、胃起到滋養的作用。

動作要領:嘴唇輕輕閉合,上下牙齒互相輕扣,建議每天扣100下。

動作要領:抿嘴和噘嘴交替做,抿嘴類似於日常微笑的動作,噘嘴

動作要領:舌頭在牙齒外側、嘴唇裡側轉圈,順時針30圈、逆時針30圈。

04


頸部拉筋,手不麻!

臂叢牽拉:一手輕推患者側頭部,一手握患者側上肢,將其外展90°,兩手同時向反方向用力,有放射痛或麻木加重者可初步確診為頸椎病。

▲ 臂叢牽拉

當確定是由頸椎病引起的手麻之後,可以做下面這個頸部抻筋法。

▲抱頸仰頭:這個動作最好一組持續30秒,每次根據自己的能力適當加長時間,當然,如果有嚴重不適,可能暗示您的頸椎有大問題,不能通過日常訓練保健,要就醫。

05


拉通筋脈,五臟通暢

背部拉筋,散寒氣

▲抱肘收肩:這個動作適合室內做,如圖操作,請注意用兩手盡量將兩臂向內收緊,起到抻拉背部筋結的目的。

另外,您可以通過叉腰動作查找要不筋結。方法:四指向前,拇指向後,雙手叉腰,拇指所在位置就是一個腰部最常見的腰三橫突出筋結,有這個筋結的可以常練托天轉腰。

▲托天轉腰托天轉腰這個姿勢可以幫助揉散腰三橫突出筋結。



06


拉通筋脈,五臟通暢

腿部拉筋,膝蓋不痛!

緩解膝蓋筋結,我們可以做以下3個動作:

▲內收外放:坐在椅子上,雙手合掌相對放在兩腿之間,雙腿盡量內收夾緊,雙手盡量外展,持續對抗10秒鐘;再將雙手放在大腿外側,雙腿外展,雙手內收持續對抗10秒鐘,重複20遍。

▲雙足爭力:坐位,雙足跟交叉,下腿向前伸,上腿下壓,相互爭力堅持10秒,雙腿交替重複20遍。

▲點按散筋結:按揉內外膝眼四個位置,會發現手下有咕嚕咕嚕的感覺,這就是在散筋結啦!

筋脈通了後,百病不擾不敢說,至少人體內部循環通暢了,病上身的可能性那是大大減小!

現有的疾病也能得到緩解,這好處是只有拉過筋的人才知道呢!這麼好用的養生方法,怎能不發給朋友們都看看呢?



溫馨提示

在運動前拉伸是使我們肌肉,有一個很好的提示作用,在我們運動的時候避免出現運動傷害,比如說崴到腳或者是肌肉拉傷的現象,如果你在運動之前沒有充分的拉伸筋骨的話,是很有可能出現這種以上的問題的,所以說拉伸設在運動之間是很有必要的。

2 即使我們在運動之後也做好充分的拉伸,因為拉伸可以減輕我們乳酸的分泌,在我們強烈的運動之後或者是一些運動,導致我們肌肉過於緊張,通過拉伸我們可以放鬆肌肉,而達到肌肉一個很好的平衡點,這個拉伸,不僅可以減輕我們運動後的酸痛感,還可以使我們肌肉均衡的發展,也不會使我們肌肉,長得比較像石頭一樣堅硬。

3 拉伸對我們身體來說是一個很好的幫助,比如說我們久坐或者是久站的人,也可以做一個拉伸,因為你長期坐立,有可能使我們腰椎或者是頸椎出現一些疾病我們,在我們坐個兩個小時之後,拉伸五分鐘可以遠離這些疾病,遠離腰間盤突出遠離頸椎病,所以說拉升對我們身體是很有幫助的。

注意事項:

對於拉伸一定要做到位,不要想著拉伸的時候有點疼你就不來信了,在拉伸的時候感覺拉倒自己,適合的位置也不能過於拉伸,因為桂拉伸法會導致我們韌帶拉傷,所以說這個拉伸一定要做到自己能做到的位置,不要超常發揮,這樣會使我們身體吃不消的,所以說是什麼都有一個度,不能超過這個度,不能超出自己的身體適應範圍,所以一定要有一個良好的拉伸基礎。

文章來源:崆峒老李

3個睡覺的姿勢!3招勝過每天走1萬步!


很多人睡不著覺,就告訴自己放鬆,還去數羊,所有這些都沒有用,與其那樣,還不如學我說的這些姿勢。默默地數自己的呼吸,去聽自己的心跳,通過數息、聽心跳能睡著是最好的。睡著以前可以這麼做。

右伏身側臥勢

【練法】

頭向右側身而臥,右腿屈,左腿伸;右手抱肩,左手覆按床面,自然舒適。

【古譜】



左坦腹側臥勢

【練法】

頭向左臥,左腿伸,右腿屈立;左手仰放床面,右手覆按右腿上;坦腹,雖側身但稍向上。

注:“坦”同“袒”,後亦同。

右坦腹側臥勢

【練法】

與“左坦腹側臥勢”相同,方向相反。

在人類生命的過程中,大約有1/3的時間是在枕頭上度過的。睡眠與健康是“終生伴侶”。祖國醫學歷來重視睡眠科學,認為“眠食二者為養生之要務”,“能眠者,能食,能長生”。《養生三要》裡說:“安寢乃人生最樂。古人有言:不覓仙方覓睡方……睡足而起,神清氣爽,真不啻無際真人”。可見,睡眠對於人來說,是多麼的重要。

這3招功夫,主要是採取在大腦安靜、肌肉放鬆情況下的深呼吸訓練。這可充分提高儲氧量,改善呼吸機能,為爆發力提供了物質保證。練氣功時,意守丹田、湧泉或其他穴位和經絡,可產生神經生物電,這種生物電流的積蓄、運行,可以通氣血,修復傷病,並使練功時達到意到、氣到、力到。

文章來源:崆峒老李

人體黃金五大穴



人體五大黃金穴位,常揉能抗衰老!

人體是這世界上傑出的藝術品,按黃金分割點來找,有5大黃金穴。中醫上講,常按摩這五個穴位可以抗衰老。

1、百會穴

百會穴處於人之頭頂,在人的最高處,因此人體各經上傳的陽氣都交會於此。
方法:端坐在椅子上,用手掌按摩百會穴,每次按順時針方向和逆時針方向各按摩50圈,每日2-3次,可以疏通經絡,提升督脈的陽氣。



2、湧泉穴

湧泉穴,在腳心。
每日堅持推搓湧泉穴,可使人精力旺盛,體質增強。
方法:取自然體位、仰臥位或俯臥位,用自己雙腳做相互交替的對搓動作,可也用腳心蹬搓床頭或其他器械。

3、關元穴

關元穴,在肚臍下四橫指處。
關元穴是小腸的募穴,中醫認為,關元穴具有培元固本、補益下焦之功。
按揉關元穴,可以調節內分泌,改善長斑、長痘的狀況。

4、印堂穴

印堂穴,在兩眉連線的中點。
印堂穴是經外奇穴之一,中醫認可的主要功用是清頭明目,通鼻開竅。
方法:用屈曲的拇指和食指輕輕地揪印堂穴,並作輕柔和緩的揉動,以局部感覺發麻、發脹為宜,一般揪揉2分鐘。

5、膻中穴

膻中穴,在兩乳頭連線中間。
膻中穴是心包經經氣聚集之處,經常按揉此穴,能理氣活血通絡,止咳平喘。每天按揉100下,時間約2~3分鐘,人會感覺安寧、舒心。

文章來源:新浪愛問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