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佗睡覺四戒律


通俗地說就是生活起居要有規律,時間久了就會養成習慣形成生物鐘,想改變都難.所以一定要科學睡覺——華佗教你睡覺四個戒律:人很難變老



第一條:子時之前一定要睡覺——在少林寺的養生概念中,睡覺是人生第一件大事。如果每天子時(相當於晚上11點—次日凌晨1點)前不睡覺,看病時很多老僧醫就會說:“不給你治了。”其實不是不給治,而是治不好了。長年熬夜的人,無論男女,直接傷肝,日久傷腎,逐步造成身體氣血雙虧,每天照鏡子時會覺得臉色灰土一片。這時候就是天天營養品,天天鍛煉身體,也不能挽回睡眠不足或者睡眠不好帶來的傷害。


因此,早起沒關係,但晚睡絕對不行。許多精神不振的人,多有晚睡的習慣,這往往容易傷肝傷精傷膽。這樣的人,眼睛往往也不好使,心情多抑鬱,快樂的時候不多(肺氣也受影響,長期得不到有效宣發的原因)。還有的人認為晚上睡得晚了,白天可以補回來,其實根本補不回來,要么睡不著,要么睡不夠,即使感覺補過來了,其實身體氣血已經損傷大半了。



第二條:睡時宜一切不思——“視此身如無物,或如糖入於水,先融化大腳趾,然後是其他腳趾,接著腳、小腿、大腿逐漸融化,最後化為烏有,自然睡著”。這是禪醫入睡時的理想精神狀態。很多時候,失眠源於入睡時有揮之不去的雜念。此時,不要在床上輾轉反側,以免耗神,更難入睡,最好的辦法是起坐一會兒後再睡。實際上,對於現代人來說,要想在晚上11點前入眠,早早地上床醞釀情緒也很關鍵,以便給心神一段慢慢沉靜下來的時間。“先睡心,後睡眼”,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如果還是不行,可以嘗試在睡覺前簡單地壓腿,然後在床上自然盤坐或者跏趺坐,兩手重疊放於腿上,自然呼吸,感覺全身毛孔隨呼吸一張一合,若能流淚打哈欠效果最佳,到了想睡覺時倒下便睡。



第三條:午時宜小睡或靜坐養神——午時(相當於上午11點至中午1點),此時如條件有限,不能睡覺,可靜坐一刻鐘,閉目養神。在禪堂打坐修行的禪師都習慣於在午時打個盹兒。其實,正午只要閉眼真正睡著3分鐘,等於睡兩個鐘頭,不過要對好正午的時間。夜晚則要在正子時睡著,5分鐘等於六個鐘頭。

第四條:睡眠一定要早起——僧人過的是晨鐘暮鼓的生活,即使在冬天,也不會超過早上6點起床,春夏秋季盡量在5點之前起床。對人體養生而言,早起有利於人體的新陳代謝。

早起的好處在於,一方面可以把代謝的濁物排出體外,如果起床太晚,大腸得不到充分活動,無法很好地完成排泄功能。此外,人體的消化吸收功能在早晨7點到9點最為活躍,是營養吸收的“黃金時段”。所以,千萬不要賴床,頭昏、疲憊不堪很多都是由於貪睡引起的。學習佛法、傳統文化,講學培養人才,慈悲利益社會,以真誠增進交流,以專修求生淨土,做個有道德的人。

文章來源:崆峒老李

三個神奇的“止汗穴”


天氣稍熱,胖人們就容易汗流浹背,一天下來至少浸透兩三個背心;愛美的女性也苦不堪言,臉上滴汗,讓精美的妝容肆意“凌亂”。雖然適當排汗有助於人體健康,但排汗過多還是會讓人感到煩惱。其實,我們每個人身上都有三個穴位,正確按揉可以有效“止汗”。其實,出汗是正常生理現象,它有助於調節體溫、促進體內“毒素”外排,盲目抑制排汗反而對健康不利。出汗過多往往是一些內科病的外在表現,如甲亢、植物神經功能紊亂、風濕熱、結核病等,患者常出現自汗、盜汗等異常現象。在內科治療的基礎上,可以輔助按摩下面3個穴位,有助於止汗。平常汗多的人,也可照此按摩,防止過度出汗。

1、合谷穴

位於大拇指和食指根部的中間凹陷處,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虎口”。

按揉合谷穴對止手汗效果明顯。“合谷”意指大腸經氣血匯聚於此,形成強盛的水濕風氣場。現代研究表明,按揉合谷可達到使汗腺收縮的效果。

按揉要點:操作時用一手的大拇指來用力按揉對側手的合谷穴即可,力度以產生酸脹感為宜。  




2、复溜穴

位於小腿內踝和跟腱之間向上2指寬處。

“复溜”一詞中,“复”是反复,“溜”是悄悄地散失,意指腎經的水濕之氣在此蒸發上行。按揉复溜穴的止汗功效在於刺激它能使水分代謝正常。合谷和復溜穴是止汗的“最佳搭檔”。

按揉要點:合谷穴要重點揉,复溜穴要輕揉。出汗過多時,可先按揉合谷2分鐘,以感覺明顯酸痛為度,再輕揉复溜2分鐘。  

3、足三里

位於外膝眼向下量4橫指,在腓骨與脛骨之間。

足三里是一個強壯身心的大穴,按摩它有調節機體免疫力、增強抗病能力、調理脾胃、補中益氣、通經活絡、疏風化濕、扶正祛邪的作用。

現代醫學認為,按足三里對腎上腺皮質系統功能有雙向良性調節作用,能提高機體防病的能力。按揉足三里對常年身體虛弱、汗出過多的患者更為適宜。

按揉要點:拇指指面著力於足三里穴位之上,先垂直向下按壓,邊按邊揉,以產生酸、脹感為度,每次按揉持續數秒後,漸漸放鬆,每天可按摩2 ~3次,每次5分鐘。

“湖北蘄艾廠”為您提供更多的健康知識。查經絡、查穴位在首頁的右下角有一個“艾灸學堂”的工具,可以學到更多穴位知識。還有“您哪裡不舒服”等常見疾病的艾灸方法。了解更多的艾灸知識。

文章來源:艾蓬軒艾灸

五臟常見虛勞症(陰、陽、氣、血)的調理法



虛證指的是臟腑虧損,元氣虛弱而致的多種慢性疾病的總稱。本症雖繁,較複雜,但總不離五臟,而五臟之傷不外乎陰、陽、氣、血。

歸納來,有陰虛,陽虛,陰陽皆虛;有氣虛,血虛,氣血雙虛。虛勞之病,臨床較為多見,只要使用辯證論治,整體調理,善於掌握補益虛勞的穴位和補虛的方法及時機,確能收到較滿意的效果。

根據五臟常見虛勞症候現歸納如下:

氣虛:主指肺氣,脾氣虛。


血虛:主指心血,肝血虛。


陽虛:主指,心陽,脾陽,腎陽虛。


陰虛:肺陰,脾陰,心陰,腎陰虛。

以上四類病症臨床多相互出現,例如:肺腎陰虛,心肝血虛,脾腎陽虛等一定要細心判別。


1


氣虛

1、肺氣虛

主證:氣短自汗,易感冒,面白舌淡。

治則:補肺益氣

取穴:太淵、肺俞、太谿(太淵,肺俞,合谷,中府都是肺經補氣要穴,太淵主補肺氣兼滋肺陰,合谷補肺氣兼理腸氣,中府補肺氣更擅長寬胸理肺氣,肺俞純補肺氣少兼理氣。太谿補腎氣兼滋腎陰,取太谿目的是因肺氣根於腎。)



2、脾氣虛

主證:飲食減少,食後胃脘不適,易疲倦,大便溏薄,面黃。

治則:健脾益氣

取穴:足三里、陰陵泉、合谷(足三里是健脾和胃最重要的穴位,擅長補益腸虛、胃、脾虛證,不宜大洩。陰陵泉,擅長健脾治血證除濕兼通下焦水道所以消腫減肥也常用它。合谷和氣海功能相似善補全身之氣。)當然伴大便稀證可加灸脾俞,因為脾俞善長純補脾臟。


2


血虛

1、心血虛

主證:心悸,多夢,面色不華,舌質淡

治則:養血安神

取穴:神門、心俞、三陰交(神門為心經原穴擅長安神可補可洩,補,可補心氣,洩可清心火。心俞多用來補心氣補心血,不宜洩之。三陰交脾經之穴但卻是肝經腎經脾經的交通要道,所以非常擅長養血,補血,活血而且可滋養治療全身之陰證。像陰虛火旺的病症均可取之。)

2、肝血虛

主證:頭暈目眩,心神不安,耳鳴,婦女月經少或停經,面色蒼白

治則:補血養肝

取穴:三陰交、曲泉、肝俞、間使(又用到三陰交了,凡血症都要用啊!血症一般都會牽扯到脾經、肝經、心經的穴位。曲泉作用養肝兼洩肝陽上亢。間使主要用來行氣通絡,如果伴頭痛頭暈還應加太衝,太衝穴生下來就是扮演輸洩、疏導肝氣的角色。)

3


陽虛

1、心陽虛

主證:心悸自汗,心胸憋悶疼痛,形寒肢冷,舌淡或紫暗

治則:溫通心陽

取穴:心俞、神門、關元(心俞可直接補充能量,本穴可大補心氣心血。關元人體最大陽氣匯聚之地,想振奮陽氣應首選關元。)

2、脾陽虛

主證:飲食減少,形寒,腹中冷痛,腸鳴泄瀉甚至完穀不化

治則:溫中健脾

取穴:神闕、關元、足三里、陰陵泉、脾俞(脾俞,以最短的距離直補脾之各種虛證。神闕通補下焦、暖陽散寒。關元,剛才說過主要用來振奮陽氣、培元固本。足三里為大補脾胃要穴,我們知道脾胃乃後天之本所以常用它來提高人體免疫效果是很不錯的。陰陵泉強脾健胃。)

3、腎陽虛

主證:惡寒肢冷、腰背酸軟、男性陽痿早洩、女性經少、性慾低下

治則:溫補腎陽、兼養精血

取穴:關元、腎俞、太谿、命門(命門為於督脈而督脈是總督一身之陽脈,命門可是督脈烈火之穴善補腎陽。)



4


陰虛

1、肺陰虛

主證:乾咳無痰,咽部乾燥,甚至失音,舌紅少津

治則:養陰潤肺。

取穴:太淵、复溜、尺澤(太淵為肺經之原穴能平補平瀉,尺澤穴生下來就是洩穴所以常用來平氣解肺之熱,不宜補。取复溜穴的原因是因為肺氣之根在腎。)

2、脾陰虛:(胃陰虛)

主證:口乾唇燥,食慾不振,大便燥結,甚至乾嘔

治則:養陰和胃

取穴:复溜、內庭、足三里(足三里,健脾和胃。內庭主洩胃火,脾與為相表裡脾虛熱也常用此穴。复溜穴擅長養陰,此穴不可洩,洩會加重陽盛。)




3、肝陰虛

主證:急躁易怒、頭痛眩暈、耳鳴、眼乾畏光或肢體麻木、面色潮紅、舌紅少津

治則:滋養肝陰

取穴:曲泉、三陰交、太衝(曲泉穴在肝經主要扮演滋肝陰的重要角色,可加強養肝效果。三陰交穴前面也提到過它可治理全身的所有陰虛證及血症,這也是取三陰交的目的。太衝洩之可理氣治療眩暈。)

4、腎陰虛

主證:眩暈,耳鳴耳聾,口乾咽痛,易脫髮,牙齒易鬆動,舌紅少津

治則:滋補腎陰

取穴:太谿、腎俞、中極(太谿、腎俞是腎經上的核心穴位,腎俞主要用來補腎氣,太谿穴即補腎氣也可滋陰。中極穴通調全身水道但擅長下身水道,補可以固溺就是治療尿多證,洩可以通利水道就是消腫利尿的意思,減肥也算核心穴。)

文章來源:崆峒老李

腎氣打不開,腎精漏出來!古人的苦心,當代人能理解多少?


今天為你說上一病,是很多男性為之困擾的遺精問題,即所謂夢遺。

對於這個問題,其實我們之前經常和您論及。不過,每次談及此事,總有諸多看官通過各種方式留言,訴說自己患病之苦,欲求調治之法。

這裡需要申明——本訂閱號作為網絡養生文字閱讀品牌,難以做到辨證施治。我們能實現的,就是把古往今來經過時間檢驗的調養心得、調治方法,以盡可能通俗易懂的方法,傳播給看官,供看官借鑒。這是靜態的經驗總結,以幫助看官開拓思路,了解疾病的來龍去脈。看官需要在中醫師辯證指導下應用才可。



現在,我們就把一張古方介紹給看官。通過它,我們可以體會祖國傳統醫學對遺精一病的深刻認識。組方如下:

準備半夏一兩,豬苓四兩,先將豬苓的一半來炒半夏,炒到半夏呈黃色即可,不要炒焦,然後放在陰涼地上半天。接下來取半夏為末,用粥米湯來做成藥丸。這個藥丸放乾,再用之前剩下的二兩豬苓來炒一下,炒到微裂,空腹鹽湯送下。這裡面的一兩,相當於如今的30克。這裡面的四兩,就相當於120克。每次服用6到8克,下午四五點鐘(膀胱經當令之時)服用。

這個辦法源於哪裡呢?源於《類證普濟本事方》。它的名字,叫做豬苓丸。關於此方的製作方法,歷代醫家多有不同的理解,比如說服下藥丸的時候,有的主張用冷酒,有的主張用溫酒,還有的主張用鹽水,多少有些差別。還有的典籍,認為此法製成後,要放進完好的米缸裡面養上一段時間。總而言之,講究不少。如上的做法,由我們參考自葉天士所著《類證普濟本事方釋義》,以及《中醫大辭典》。

好了。現在我們來說說,這個古方為什麼能治療夢遺。

首先說,夢遺這個病,其因由也是很多。此法所能治療的患者,屬於年輕氣盛,正值壯年的夢遺之人。這類人的特點,就是“情慾衝動,意淫於外”,相火不的宣洩。說白了,就是年輕氣盛,宣洩無徑,以至於情慾熾盛。這樣的一種狀態,引發了一個結果,和夢遺緊密相關,這就是古人所說的“腎氣閉塞”。

什麼意思呢?簡而言之,意淫於外,擾動了腎氣,使得它忽然閉塞。腎氣閉塞了會怎樣?對此,清代醫家葉天士對此一語中的:“腎氣閉則精洩”。如何理解呢?葉天士說得好:“蓋腎能攝精氣以生育人倫者也。或斂或散,皆主於腎,今也腎氣閉,則一身之精氣無所管攝,故妄行而出不時也”。說白了,就是腎氣閉塞,腎的封藏、收攝腎精之能被削弱,於是就出現了夢遺。腎氣閉塞的另外一重表現,就是二便不利。尤其是小便,很可能出現澀痛、灼熱之感。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症候之人,往往有“脊心俱熱”的感受。說白了,就是自感身體燥熱,心情焦慮、急躁、煩怒。這是為什麼?答曰:“腎中相火不的宣洩”,鬱而化為燥熱。而相火之所以不的宣洩,同樣源於腎氣的閉塞。

總而言之,此類遺精患者,正值年少氣盛,情慾頗多,不得宣洩,使得腎氣閉而相火鬱,故而燥熱、腎藏精失職,於是發病。

看官,如此解說,您是否讀懂了呢?

問題既然已經清楚了,那麼在調治的時候,我們就可以抓住主要矛盾了。這個主要矛盾,實際上就是通腎氣。腎氣一旦打開,腎封藏管攝之能恢復,一切都好辦了。

具體怎麼做呢?前面所說的半夏配豬苓,是不錯的辦法。這裡面,關於半夏,《本草綱目》說得好:“……為其體滑而味辛性溫也,涎滑能潤,辛溫能散亦能潤,故行濕而通大便,利竅而洩小便”。還有豬苓,《本草匯言》說得好:“滲濕氣,利水道,分解陰陽之的藥也。此藥味甘淡微苦,苦雖下降,而甘淡又能滲利走散,升而能降,降而能升,故善開腠理,分理表陽里陰之氣而利小便……”

你看,無論是半夏,還是豬苓,都有通利二便之能。尤其是通利小便這件事情,對於打開腎氣,是十分關鍵的。因為腎司二陰。二便通,腎氣得以暢通。這就是半夏通利之性,和豬苓導水之功配合的結果。最後,腎氣開,腎管攝之能恢復,相火鬱熱通過小便得以疏泄,諸症自除。



這個辦法好不好呢?太具體的,我們無從而至。但是從葉天士那裡,我們可以窺探一二。葉天士對此方大有讚賞,說“予囊腫常貯此藥,緩急以予人,三五服皆隨手而驗”(語出《類證普濟本事方釋義》)。

好了。這就是古人對夢遺的一條調治心法了。

其實,對於當代人而言,古方在砲制、服用等方面,似乎已經變得有些陌生了。

不過,這不要緊。我們只要能從中了解古中醫學對夢遺這件事的獨特認識,知道疾病的來龍去脈,並感受中醫的博大精深,也算是對祖宗之法的一種繼承。

文中方劑,看官需要在中醫師辯證指導下應用,不可不經辨證而貿然應用,以求萬全。

文章來源:生活熱點百態

氣血不足?老中醫教你穴位按摩+食療,氣血調和百病消


中醫氣血養生保健的方法十分豐富,在這裡我給大家介紹幾種有效的方法。

1、飲食調養,平時可常食桑葚、荔枝、松子、黑木耳、菠菜、胡蘿蔔,豬肉、羊肉、牛肝、羊肝、甲魚、海參等食物,因為這些食物都有補血養血的作用。

補血


2、加強精神修養,血虛的人時常精神不振、失眠、健忘、注意力不集中,故振奮精神,當煩悶不安、情緒不佳時,可以聽聽音樂, 欣賞幽默劇,可使精神振奮、排解憂愁。

3、經常參加體育鍛煉, 經常坐辦公室腦力勞動的人,應時常參加體育鍛煉,注意運動量不宜大, 運動項目宜選擇傳統的健身運動為佳,如太極挙、八段錦、氣功導引等有氧運動, 還可以進行郊遊、踏青,既能呼吸新鮮空氣,又能活動筋骨。

太極拳

4、配合穴位按摩更有效

合谷穴一一位子手背大拇指與食指交會處,用另一隻大拇指按壓30秒後鬆開,重複5次。

足三里一一膝蓋正下緣約4根手指、脛骨凹陷處,利用食指彎曲的骨節來按壓,至少3分鐘。

風池穴一一後頭顱骨下緣,在頸椎中線與耳後中間的凹陷處,用大拇指按壓至少3分鐘。

合谷穴

除此外,還給大家推荐一味“四藥茶”

材料:黃芪10-15克,西洋參3-5克,枸杞子6-10克,黃精10克。

做法:把藥放到茶杯裡,衝入開水,然後蓋上蓋子,悶5-10分鐘就可以了。一天一杯,水沒了就續一點,最後把杯底的藥材吃掉。

這四藥茶裡也合有西洋參,西洋參可清肺養陰, 益胃生津,西洋參的性偏涼,與偏溫的枸杞子相配,就是寒溫並用,共奏補氣、補血,提昇陽氣之效,另外,黃芪為“補藥之長” ,可以補養五臟六腑之氣;黃精有“補腎虛,填精髓”的功效,主要用來補血,四藥相合,就能夠達到調理氣血、通經活絡的效果,中醫認為,氣血和則百病消,所以這四味藥能讓人健康長壽。

文章來源:KGH健康私塾

這樣敲手臂,堅持15天后,皺紋少了、腸道通了……


大腸本身就是“傳道之官”,它會將身體的垃圾源源不斷地輸出體外。保持大腸經通暢,對身體的好處太多了,但是我們不能夠像洗臉一樣擦洗腸道,吃瀉藥只會傷害腸道,如何清理腸道,確保垃圾的排空?

這樣做:

敲打大腸經

我們順著上圖大腸經循經路線敲打就行!

我們敲打的手臂段就是大腸經的循行路線。敲打手臂就是敲打大腸經。

每天用手敲,要是覺得累,可以用擀麵杖代替拳頭,比用手敲效果還要好!堅持半個月後,臉色好了,身體也強壯了。



敲打大腸經時應該記住,不要與肺經相混淆,因為它們兩個比較接近。大腸經是由下向上敲打,這一點一定要記清。

一條手臂敲打10分鐘左右,然後換另一條手臂。遇到痛點可以多敲打一會~作用多得都數不清!

大腸經兩個要穴,防病又治病!

大腸經上有兩個重要的穴位,分別是合谷、曲池,也應做重點保健。

合谷穴


止痛、防治感冒

位於手背虎口處,按揉此穴有很好的止痛功效,如治療牙疼、頭痛、咽痛等,合谷都是首選穴位。

經常按摩合谷穴還能有效預防和治療感冒,對高血壓的治療和緩解也有一定作用。

曲池穴


清熱、瀉火、排毒

屈肘時,肘橫紋末端即為該穴。曲池為清熱、瀉火、排毒的首選要穴,尤其對於發熱性疾病,有良好的退熱作用。

曲池穴也是保健要穴,堅持每天按揉,有助降糖、降脂、降血壓。

文章來源:崆峒養生匯

很多人的“失眠”,都是這樣“搓”好的


怎麼搓呢?方法超級簡單,而又特別管用,就是用手心搓腳心。

原理:

手心有個熱性的穴位,搓手心可以生“火”,補陽。腳心有個涼性的穴位,搓腳心可以滋陰補水,用熱的手心,搓腳心,可以使水火交融,陰陽平衡,很多人的失眠就是這樣“搓”好的。



手心的穴位叫勞宮,手握拳時,中指下的那個地方就是,這裡是心包經的穴位,和心包經一樣屬“火”,性質偏熱。有個“摩拳擦掌”的成語,一般是形容大干一場之前的準備,在大干一場之前需要鼓動陽氣,所以會摩擦手心中這個熱性的穴位。


很多中醫按摩治療都會用到這裡,比如雙手對搓之後按在腰上,腹部,眼睛,都是用它的熱性來溫暖有些虛損,疲勞的部位和器官。我一個同學眼睛很好,是近視眼高發的學生中少有的不戴眼鏡的,她的保健辦法就是經常用搓熱的手心溫敷雙眼,等於給疲勞的眼睛補陽氣,增加能力。


腳心上的穴位叫湧泉,是腎經的井穴,所謂井穴,就是腎經是從這裡發源的,腎經性質和心包經是相對的,屬於水,有涼性,它的井穴也具備同樣性質,多用它來滋陰補水。有的人眼睛發紅,腫了,吃去火藥總是不好,最後通過按摩腳心治好的,之所以有如此神效,因為這個人的火是虛火,虛火的出現是因為水少了,要補水才能降火,按摩湧泉就等於給身體吃了滋陰藥,補水了。

有的人心火盛,平時心煩,失眠,多夢,如果吃藥,醫生會開牛黃清心,天王補心之類的,去火的同時滋養心陰,才能把虛火平復掉,這種人可以先把手心搓熱,之後用熱的手心搓腳心,這樣一來心火就和腎水交匯了,浮越在上的心火因為有了腎水就降了下來,這在中醫又稱為“引火歸元”,多用在治療心火浮越導致的各種虛性亢奮時,比如失眠,口瘡,而且口瘡只在舌尖上,舌質很紅,心煩,坐立不安等,都在此列,每天臨睡前搓5-10分鐘左後,堅持幾天就能見效。



另外,還可以揉揉手部的”大魚際”——你會發現好奇怪,就這樣揉揉,就睡著了

有一位朋友,患早醒的毛病好多年了,凌晨3、4點就醒來,很多地方的專家都看過,治失眠的藥也吃了不少,可效果就是不明顯。得知揉”大魚際”有效之後,他就自己試著堅持揉大魚際,還真將早醒的毛病給治好了。

揉”大魚際”時,要揉到不酸不痛為止才能一治就好。另外,每天要堅持按揉大魚際,不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再好的醫術,不認真對待就難以產生好的療效。


怎麼解釋這個原理呢?

大魚際穴位其實是一個節點。每個人的身體上多多少少都有那麼點小毛病,就跟蒼蠅似的,滿屋子飛來飛去,很煩,但也不會過於乾擾您的生活。打這個蒼蠅時,用槍可能根本沒什麼效果。對付蒼蠅,就得有一蒼蠅拍,利其器才可以擊中要害。大魚際就是這個”蒼蠅拍”,它是專治早醒的節點,專門打“早醒”這只“蒼蠅”。

中醫認為,早醒一般是肺火旺導致的。您如果經常在凌晨三點左右醒來,那肯定是心肺上火了。而心肺這兩條經絡都經過大魚際那兒,所以心肺之火它都能祛除。

人的手掌正面拇指根部,下至掌跟,伸開手掌時明顯突起的部位,醫學上稱其為大魚際。大魚際肌肉豐富,伸開手掌時明顯突起,佔手掌很大面積。大魚際與呼吸器官關係密切。每日搓搓大魚際穴位,對防治感冒大有益處,而且對咽痛、打噴嚏、流清涕、鼻塞、咳嗽等症狀,也一治即消。


方法很簡單:對搓兩手大魚際,直到搓熱為止。
一隻手固定,轉另一隻手的大魚際,像搓花生米皮一樣,兩手上下交替。兩個大魚際向相反方向對搓,大約搓2~3分鐘,整個手掌便會發熱。這樣做可促進血液循環,強化身體新陳代謝,所以能增強體質,防治感冒、咽痛,治療胃病等。

這個方法也奇怪,動動腳尖,就能一次睡個夠

另外,睡眠就是一個陰昇陽降、心腎相交的過程。睡前思緒多,陽氣都集中在頭部,陰不昇陽不降自然無法入眠。把注意力集中到腳尖,跟著以下動圖練習一下這個動作吧。

睡前,仰臥平躺,兩腿伸直,腳後跟緊貼床幫,雙腳腳尖盡量往上勾,使腳掌和小腿呈90度。雙臂伸直,手掌朝下,靜止10分鐘,便會感到困倦。若還無睡意,五分鐘後再做一次,一般做兩次都能入睡。動作的關鍵在於注意力要集中到腳尖,這樣氣血也會被引導下行,不僅能助眠,還能幫助調理手腳涼的問題呢。

文章來源:健康養生大全

給身體徹底排毒的簡單方法




在中醫看來,我們體內有很多毒素,凡是不能及時排出體外、對我們的身體和精神會產生不良作用的物質都可以稱為“毒”,例如瘀血、痰濕、寒氣、食積、氣鬱、上火。

這些毒素堆積在五臟之內,就會加速五臟的衰老,然後由五臟供養的皮膚、筋骨、肌肉、神經也就跟著一起衰老了。雖然毒素深藏,但它們在身體表面還是留下了蛛絲馬跡,不同的樣貌代表毒素藏在哪裡,現在,我們要找出毒素的藏身處,盡快把它趕出身體。

1
肝臟排毒

如果肝臟有了毒素表現在:

1.指甲凸起或向下凹陷

指甲表面有凸起的棱線,或是向下凹陷。中醫認為“肝主筋”,指甲是“筋”的一部分,所以毒素在肝臟蓄積時,指甲上會有明顯的信號。

2. 乳腺增生,經前脹痛

乳腺出現增生,經前乳腺的脹痛明顯增加。乳腺屬於肝經循行路線上的要塞,一旦肝經中有“毒”存在,乳腺增生隨即產生,尤其在經血即將排出時,會因氣血的充盛而變得脹痛明顯。

3.情緒容易抑鬱

肝臟是體內調控情緒的髒器,一旦肝內的毒不能及時排出,阻塞氣的運行,就會產生明顯的不良情緒。

4.偏頭痛,兩側長痘痘,痛經

偏頭痛,臉部的兩側長痘痘,還會出現痛經。臉部兩側以及小腹,是肝經和它的搭檔膽經的“一畝三分地”,一旦肝的排毒不暢快,自己的後院就會先著火。





排毒方法:

1.吃青色的食物

按中醫五行理論,青色的食物可以通達肝氣,起到很好的疏肝、解鬱、緩解情緒作用,屬於幫助肝臟排毒的食物。中醫專家推薦青色的橘子或檸檬,連皮做成青橘果汁或是青檸檬水,直接飲用就好。

2. 枸杞提升肝臟的耐受性

除了排毒之外,還應該提升肝臟抵抗毒素的能力。這種食物首推枸杞,它具有很好的保護肝臟的作用,可以提升肝臟對毒素的耐受性。食用時以咀嚼著吃最好,每天吃一小把。

3.按壓肝臟排毒要穴:太衝穴

給內臟器官排毒的日常方法,這是指太衝穴,位置在足背第一、二蹠骨結合部之前的凹陷中。用拇指按揉3~5分鐘,感覺輕微酸脹即可。不要用太大的力氣,兩隻腳交替按壓。

4.眼淚排毒法

相較於從不哭泣的男人,女人壽命更長,這不能不說和眼淚有關係。中醫早已有了這個認識,而且也被西方醫學所證實。作為排泄液的淚液,同汗液和尿液一樣,裡面確實有一些對身體有害的生化毒素。

所以,難受時、委屈時、壓抑時就乾脆哭出來吧。對於那些“樂天派”,週末的午後看一部悲情的電影,讓淚水隨著情節流淌也是一種主動排毒方式。

肝臟最佳排毒時間

01 :00~02:00排毒期,此時肝臟為排除毒素而活動旺盛,應讓身體進入睡眠狀態,讓肝臟得以完成代謝廢物。

肝的排毒,需在熟睡中進行,所以在這個時間段應該熟睡,不要熬夜,此時不睡覺的話,你的肝臟就會因此很累,久而久之肯定會受損,所以你一定要注意要保證夜間充足的睡眠。



2
心臟毒素

如果心臟有了毒素表現在:

1.舌頭潰瘍

中醫認為舌和心臟的關係最為密切,所以潰瘍長在舌頭上,通常認為是心臟有內火,或是火毒

2.額頭長痘

額頭是心臟管轄的一個屬地,心火旺盛成為火毒時,這個屬地也會沸騰,於是此起彼伏地出現很多痘痘。

3. 失眠,心悸

心臟處於不停的工作中,當火毒停留於心而無法排除時,睡眠不會安穩。

4.胸悶或刺痛

心臟內出現瘀血也是一種毒素,就像是在公路上堵車,輕一些的是胸悶,重一些的則會出現刺痛。



排毒方法

1.吃苦排毒

首推蓮子芯,它味苦,可以發散心火,雖然有寒性,但不會損傷人體的陽氣,所以一向被認為是最好的化解心臟熱毒的食物。

可以用蓮子芯泡茶,不妨再加些竹葉或生甘草,能增強蓮子芯的排毒作用。給內臟器官排毒的日常方法

2.按壓心臟排毒要穴:少府穴

這是指少府穴,位置在手掌心,第4、5掌骨之間,握拳時小指與無名指指端之間。按壓這個穴位不妨用些力,左右手交替。

3.綠豆利尿排毒

綠豆可以通過利尿、清熱的辦法,來化解並排出心臟的毒素,但吃綠豆時要用液體的形式,例如綠豆漿或綠豆湯,綠豆糕的效果會差一些。

心臟最佳排毒時間

中午11~13點是心臟最強的時間,可以吃些保心、助排毒的食物,例如茯苓、堅果、黃豆、黑芝麻、小棗、蓮子等。

3
脾臟排毒

如果脾臟有了毒素表現在:

1.面部長色斑

長斑的女性通常消化系統能力弱一些。

2.白帶過多

脾主管體內排濕,如果濕氣過多,超出了脾的能力,就會出現體內濕氣過盛,白帶增多是其中的一個體現。

3. 脂肪堆積

脂肪在中醫裡另有一個名字:痰濕,是由於脾的消化功能不佳,不能及時把垃圾毒素排出體外而產生的。有效的減肥必須圍繞恢復脾胃正常代謝痰濕的主題來做,否則就會反彈。

4.口氣明顯,唇周長痘或潰瘍

口唇周圍都屬於脾,當脾中的毒素無法排出體外,蓄積的毒素就要找機會從這些地方爆發出來

排毒方法:

1.吃酸助脾臟排毒

例如烏梅、醋,這是用來化解食物中毒素的最佳食品,可以增強腸胃的消化功能,使食物中的毒素在最短的時間內排出體外。同時酸味食物還具有健脾的功效,可以很好地起到“抗毒食品”的功效。給內臟器官排毒的日常方法

2.按壓脾臟排毒要穴:商丘穴

這是指商丘穴,位置在內踝前下方的凹陷中,用手指按揉該穴位,保持酸重感即可,每次3分鐘左右,兩腳交替做。

3.飯後走一走

運動可以幫助脾胃消化,加快毒素排出的速度,不過需要長期堅持,效果才會更好。



脾臟最佳排毒時間

餐後是最容易產生毒素的時刻,食物如果不能及時的消化或是吸收,毒素就會積累很多。除了飯後走一走,因為甘味健脾,還可以在吃完飯1小時吃1個水果,幫助健脾、排毒。

4
肺臟排毒

如果肺臟有了毒素表現在:

1.皮膚呈銹色,晦暗

中醫認為肺管理全身的皮膚,皮膚是否潤澤、白皙,都要依靠肺的功能良好。當肺中毒素比較多時,毒素會隨著肺的作用沉積到皮膚上,使膚色看起來沒有光澤。

2.便秘

中醫認為,肺臟和大腸是一套系統,當上面肺臟有毒素時,下面腸道內也會有不正常淤積,就出現了便秘。

3.多愁善感,容易悲傷

毒素在肺會干擾肺內的氣血運行,使得肺臟不能正常舒暢胸中的悶氣,被壓抑得多愁善感起來



排毒方法:

1. 蘿蔔是肺臟的排毒食品

在中醫眼中,大腸和肺的關係最密切,肺排出毒素程度取決於大腸是否通暢,蘿蔔能幫助大腸排泄宿便,生吃或拌成涼菜都可以。

2.百合提高肺臟抗毒能力

肺臟向來不喜歡燥氣,在燥的情況下,容易導致積累毒素。

蘑菇、百合有很好的養肺滋陰的功效,可以幫肺臟抗擊毒素,食用時加工時間不要過長,否則百合中的汁液會減少,防毒效果要大打折扣。給內臟器官排毒的日常方法

3.按壓肺臟排毒要穴:合谷穴

有利肺臟的穴位是合谷穴,位置在手背上,第1、2掌骨間,當第2掌骨橈側的中點處,可以用拇指和食指捏住這個部位,用力按壓。

4.排汗解毒

肺管理皮膚,所以痛痛快快地出一身汗,讓汗液帶走體內的毒素,會讓我們的肺清爽起來。除了運動以外,出汗的方法還可以是熱水浴,浴前水中加一些生薑和薄荷精油,使汗液分泌得更暢快,排出身體深處的毒素。

5.深呼吸

每次呼吸時,肺內都有殘餘的廢氣無法排出,這些廢氣相對於那些新鮮、富含氧氣的空氣來講,也是一種毒素。只需幾個深呼吸,就能減少體內廢氣的殘留。



肺臟最佳排毒時間

肺臟最強的時間是早7點~9點,此時最好能夠通過運動排毒。在肺最有力的時候進行慢跑等有氧運動,能強健肺排出毒素的功能。





5
腎臟排毒

如果腎臟有了毒素表現在:

1.月經量少,或經期短,顏色暗

月經的產生和消失,都是腎功能是否旺盛的表現,如果腎臟中有很多毒素,經血就會減少。

2.水腫

腎臟管理體內的液體運行,腎臟堆積毒素後,排出多餘液體的能力降低,就出現了水腫。

3.下頜長痘

臉部下頜部位由腎管轄,腎的排毒不足,多餘的毒素會表現在下頜部位。

4.容易疲倦

身體內的毒素消耗了腎的能量,腎臟提供的能量減少,於是出現體倦,神疲思睡,四肢無力。

排毒方法:

1.腎臟排毒食品:冬瓜

冬瓜富含汁液,進入人體後,會刺激腎臟增加尿液,排出體內的毒素。食用時可用冬瓜煲湯或清炒,味道盡量淡一些。

2.腎臟抗毒食品:山藥

山藥雖然可以同時滋補很多髒器,但最終還是以補腎為主,經常吃山藥可以增強腎臟的排毒功能。拔絲山藥是很好的一種食用方法,用焦糖“炮製”過的山藥,補腎抗毒的功效會相應增強。

3.按壓肝臟排毒要穴:湧泉穴

這是人體最低的穴位,如果人體是一幢大樓,這個穴位就是排污下水管道的出口,經常按揉它,排毒效果明顯。

湧泉穴位置在足底的前1/3處(計算時不包括足趾),這個穴位比較敏感,不要用太大的力度,稍有感覺即可,以邊按邊揉為佳,持續5分鐘左右即可。



腎臟最佳排毒時間

腎臟最適合排毒的時間是早晨5~7點,身體經過一夜的修復,到了早晨毒素都聚集在腎臟,所以早晨起來最好喝一杯白水,沖刷一下腎臟,將毒素排出體外。

文章來源:醫依不捨

胃不好的人,還在犯愁嗎?這裡教你3個穴位,比吃藥還管用




生活節奏加快,不少人飲食不健康,引發消化不良、胃部脹氣等。俗話說“三分治七分養”,除了吃藥,還可以用穴位按摩來解決這些事情,今天媚娘就教一教大家,如何緩解胃部不舒服!



胃不好有幾個原因?

精神緊張

一個人在緊張、煩惱、憤怒時,其不良情緒可通過大腦皮質擴散到邊緣系統,影響植物神經系統,直接導致胃腸功能失調,分泌出過多的胃酸和胃蛋白酶,使胃血管收縮、幽門痙攣、排空障礙,胃粘膜保護層受損,造成自我消化,形成潰瘍。

酗酒無度

酒精本身可直接損害胃粘膜,酒精還能引起肝硬化和慢性胰腺炎,反過來加重胃的損傷。

過度疲勞

無論是體力勞動或是腦力勞動,如果疲勞過度,都會引起胃腸供血不足,分泌功能失調,胃酸過多而粘液減少,使粘膜受到損害。

飢飽不均

飢餓時,胃內的胃酸、蛋白酶無食物中和,濃度較高,易造成粘膜的自我消化。暴飲暴食又易損害胃的自我保護機制;胃壁過多擴張,食物停留時間過長等都會促成胃損傷。



飲食不潔

幽門螺桿菌感染是胃和十二指腸潰瘍的重要誘因之一,在潰瘍病人中,該菌的檢出率高達70~90%,而潰瘍病治癒後,該菌亦消失。潰瘍病人可通過餐具、牙具以及接吻等密切接觸傳染,不潔的食物,也是感染的原因之一。

晚餐過飽

有些人往往把一天的食物營養集中在晚餐上,或者喜歡吃夜宵或睡前吃點東西,這樣做,不僅造成睡眠不實,易導致肥胖,還可因刺激胃粘膜使胃酸分泌過多而誘發潰瘍形成。


胃不好怎麼治療?

消化不良



大陵穴

這個穴位在五行屬土,對應著脾胃,是一味很經典的“健胃消食片”,可以降胃火、去心火,提升胃動力。脾胃不和,消化不良等都可以通過這個穴位來調。它在手掌根,腕橫紋的中點上。

四縫穴

四縫是經外奇穴,是消宿食、化積滯的專用穴。四縫原本被用來治療小兒消化問題,後來證實,成人使用四縫效果也非常好。所以今後只要你遇到消化不良的問題,就可以找四縫解決,按摩就行,最好是用大拇指用力掐按,效果很神奇。


胃脹氣



足三里

在膝蓋下外側,約四橫指(約3寸)的小腿脛骨外側有一凹溝處,這是強壯穴,力度按大一點,酸麻的經絡傳感可到腳背。按摩本穴可治各種腸胃消化系統疾病,包括消化不良、胃脹胃痛。

是藥三分毒,穴位能治胃病,就學按摩吧!不要在吃藥了!

文章來源:陳家小秘密

這個穴才是全身第一大補藥:散淤強根基!不是足三里!


道醫課堂

這裡沒有雞湯、偏方、謠言、廣告,只有可信賴的道家健康養生知識!

談到養生大穴一般人都會想到足三里,可是養生必須先談到先天之本,只有固本才能開源,打開人體本身的正氣,不敢說治百病,至少不怕病。下面這個穴位,比足三里更好:

腎就是我們人的先天之本,護好腎臟,就是固本開源的前提,護腎,中醫講應該多揉太谿穴,太谿穴它是腎經的原穴,所以像每天搓腳心、做金雞獨立、泡腳之類的保健方法,其目的就是為了打通腎經,引火歸源,這樣您就有健康的根基了。


只要太谿穴被激活了,新鮮血液就會把淤血沖散吸收,然後再循環帶走。

太谿有大水,真水護原陽


從名字不難看出“太”,就是大的意思,而“溪”就是溪流溪水。顧名思義也就說腎經水液在此形成較大的溪水。如果腎水充盈,精之充足,腎的“原陽”或者說“真水”才會發揮其作用,溫潤營養我們全身各個組織器官。

之所以說“太谿穴”是腎經上的原穴,原穴是指源頭,生命的原動力。每天只要堅持揉按刺激“太谿穴”,就能夠調動起生命的原動力,氣血才會上達於面,下行於足。

取穴方法

人體穴位之一。位於足內側,內踝後方與腳跟骨筋腱之間的凹陷處。也就是說在腳的內踝與跟腱之間的凹陷處。雙側對稱,也就是兩個。

按“太谿穴”最佳時間是在每天晚上9點,一次按30下。在按的時候我們可以採用正坐或平放足底的姿勢。用手指按揉,按揉時一定要有酸痛的感覺,每天堅持按“太谿穴”能夠防治因冬季氣候所引起的常見病症。

太谿穴作用

很多人都知道足三里這個大穴,它確實很好,足三里偏重於補後天(脾臟),太谿穴偏重於補先天(腎),所以說它比足三里更加牛。有人說天無法改,但我們可固本、加強本身的情況嘛!

有人經常足跟痛,這就是腎虛。應多揉太谿穴,順著太谿穴把腎經的氣血引過去。只要太谿穴被激活了,新鮮血液就會把淤血沖散吸收,然後再循環帶走。

有很多女性朋友來月經的時候肚子痛,這時揉太谿穴很管用,是一樣的道理。

有人痛風、尿酸過高,這是尿裡毒素太多了,每天揉太谿穴能從源頭把這個問題解決。有人得了腎炎,排不出尿來,揉太谿穴也能幫助把尿毒解掉。

太谿穴還針對先天性抽搐。如果大腦受傷,它還有輔助調養的功效。因為腦髓是腎所主,跟腎經有極大關係,所以要想調養後天受傷的大腦,就要好好刺激太谿穴。

老年癡呆也是腎虛的一種表現。而打通腎經就可以一定程度上緩解老年癡呆在內的各種老化症狀。

其實,我們不要光想著什麼能治老年癡呆、治耳鳴、治牙齒鬆動,只要把腎經打通,這些症狀就全沒了。

雖說太谿穴治這個、然谷穴治那個、湧泉穴也可以治什麼,但用的時候一定要靈活。不能按說明書上寫著太谿穴是治咽喉痛、嗓子乾的,但沒說然谷穴治,您就不揉然谷穴,這樣就麻煩了。

從現在開是補好先天之本吧!按揉足三里配上太谿穴更好哦!

諮詢/投稿

⊙版權聲明:道醫課堂原創文章,未經授權,請勿轉載,部分文章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歡迎您原創投稿)

⊙注:本文內容僅為普及道醫常識,不做為處方,如有需要請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

◎道醫課堂微信平台由中國道醫養生協會創辦,秉承太上仙道貴生,濟世度人之教義,以傳承道醫精髓、弘揚道教文化及道家養生文化為己任,使道醫文化更好的為現代社會服務,減少人類疾病,提高健康水準。

◎ 宗旨:援醫入道,以醫傳教,借醫弘道;又援道入醫,以道治心,以術治身,行道施醫。

◎ 如何關注道醫課堂微信平台

①點本文標題下方藍字” 道醫課堂 “一鍵關注。

文章來源:道醫學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