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壯身心的功法——撞丹田!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道家養生功中的“撞丹田”。

“丹田”的具體位置,自古說法不一,通常分為“上丹田”——兩眉間,中丹田——兩乳間膻中穴,下丹田——臍下1寸三分。

今天要撞的就是這個“下丹田”。咱們要撞的不是一個點,而是一個面,位置就在肚臍上下左右巴掌大的一塊地方。

找個如水泥電線桿一樣粗細和平滑的大樹來撞效果最好。兩腿略分開,站在樹前,肚子離樹幹15公分,然後用肚臍去撞樹就可以了。

動作要點

開始撞時,力量一定要輕,幅度要小,最好穿運動衣褲,(以防皮帶或鈕扣硌到皮肉),撞的時候全身放鬆,不要憋氣,不要繃緊肌肉。

先感受一下撞“丹田”時腹內臟腑的感覺,和心裡的感覺,可以閉上眼睛仔細體會。呼吸自然而悠閒。說是“撞”,其實那是以後的事,開始練習應該叫做“靠”更為準確。每天撞個幾分鐘,慢慢的,您多半會撞上癮呢!

這個功法,可以說適合於每個想要身體強壯的人,“丹田”是人體的發力點。如果您覺得“心有餘而力不足”、覺得“有勁使不出”、覺得“心神不定,魂不守舍”等,您都可以從“撞丹田”中找到解決之法。

“撞丹田”將幫您找到人體的能量庫,使您真切的感受到什麼是人體的“內力”。很多人打坐難以入靜,“撞丹田”卻可讓您達到身心合一的境界。

“撞丹田”會使您的內力增長很快,一段時間後,您就可以從“靠”自然轉成較為有力的“撞”了。

這時,您會發現原來腹部鬆弛的贅肉少了很多,取而代之的是柔軟而富有彈性的肌肉,這種肌肉沒有突顯的棱角,與健美運動員的完全不同。但比後者的遠為結實。

撞丹田的禁忌

孕婦及腹部有過較大手術的病人。

急腹症及腹部有腫物或有出血病灶點。

撞腹後感覺不適以及對此功法心有疑懼的人。

練此功要順其自然,不可急功近利,與“推腹法”同練,效果更佳。有些朋友肚子贅肉較多,用推腹法跟本沒啥感覺,一撞“丹田”便發現敏感點了。這時再用推腹法,事半功倍。

“撞丹田”好處太多,大家可以當做最方便的養生法,我經常在心煩時撞,疲勞時撞、生氣時撞、憂慮時撞、總之,感覺它是個力量的源泉,取之不盡。

文章來源:崆峒養生匯

五指養生學——每個指頭都是一種器官,自查一下


一、拇指:(脾、胃),五行屬土

扁小:脾胃不和。

粗大:脾胃病傷及肝臟,造成肝陽上亢,肝臟疏泄功能失調。

扁小不易彎曲:脾胃虛弱的表現,人易中風。

指腹乾癟凹陷:脾氣不足,功能虛弱、失調,易出現消化不良、便秘、腹瀉、腹脹等症狀。

指腹凸出:脾臟功能亢進,致使脾生血不足,易出現流鼻血、便秘、月經不調等。

近節指骨段掌面紋理凌亂,皮膚粗糙:胃消化系統失調,出現頭痛失眠,多夢現象,稱之為食滯胃脘之失眠,治療:在此處按揉痛點。

雙手拇指指尖紋理都散亂:整個頭都痛;若出現在左手,偏左側頭疼;若出現在右手,偏右側頭疼;左側是胃體、胃底的病,右側是幽門、十二指腸的病。

二、食指:(肝、膽),五行屬木

指腹凹陷:肝臟藏血不足,肝氣不足。

指腹凸起:肝陽上亢,易患高血壓。此類人易怒、易激動、多疑。

食指向橈側彎曲:肝氣不足,肝疏泄功能失調。

根部尺側彎曲:膽汁返逆流性胃炎,不能生氣,不能受涼。

食指近節指骨段寬:膽囊肥厚,與中指有間隙,膽囊炎症。

中節指骨段掌側紋理散亂彎曲:肝膽同時有病。

指根掌側紋理散亂:易頭痛、失眠、多夢,稱之為“膽鬱痰擾”之失眠。前額痛(肝膽為魂魄)調治可按揉肝膽,治膽熱症如炎症、結石。

三、中指:(心、小腸),五行屬火

指腹凹:心氣不足,心肌缺血,造成腦缺氧,供血不足,易昏倒。

指腹凸:特別高,捏有木羅紋,心率不齊,心動過速。

向橈側彎曲:心動過緩,心陽虛所致,頭頂痛。治療:按壓心臟反射區3-5分鐘,每分鐘60次,中指橈側向下推(手腕)。

食指彎向中指:肝藏血不足,引起心臟供血不良。

中指指尖彎向橈側:心髒病,房室傳導阻滯、早搏。

向尺側彎曲:心動過速、心率不齊、偏頭疼,心陰虛。左手出現左側偏頭痛,右手出現則為右側偏頭痛。

中指指尖彎向尺側:房顫、心肌炎。

中指與無名指相對彎曲,有間隙:肺心病。

中指兩側凸起:心臟肥大,靠近橈側中節指骨段凸起,心室肥大;靠近尺側凸起,心房肥大。

中節掌側紋理散亂:在下二分之一,是心火攻擊心臟,在上二分之一為小腸溫熱,上移心臟致心煩躁,口舌生瘡。

根部彎曲:小腸有炎症。

根部掌側紋理散亂:吸收功能差,消化不良。

四、無名指:(肺、大腸),五行屬金

指腹凹陷:肺的水液代謝差,功能下降,易盜汗,尤其背部。易打鼾,搓無名指。

指腹凸起:肺宣肅功能失調。

無名指向橈側彎曲:呼吸系統有問題。

遠節指骨段向橈側彎曲:肺炎,支氣管炎。

中指尺側彎曲,無名指橈側彎曲:肺炎,肺心病。

中節指骨段出現紋理散亂:易便秘,治療向心方向推。

近節指骨段橈側彎曲:結腸炎,易患便秘和腹瀉。

無名指指根彎曲:胰腺有問題,易出現腹脹、腹瀉。

指根掌側紋理散亂:升結腸、降結腸疾病,皮膚粗糙,大腸實熱。

五、小指:(腎、膀胱),五行屬水

遠節指骨段橈側彎曲:腎陰虛(手、腳心熱)。

遠節指骨段尺側彎曲:腎陽虛(手、腳涼)。

指腹凹陷:生殖系統疾病。

遠節指骨段彎向橈側:生殖系統問題。

與其它幾指不能合攏:腎臟問題。

指根部橈側彎曲:膀胱炎症(小腸剩餘水滲入膀胱)。

指根部掌側紋理散亂:泌尿系統疾病。

手指歌,記一下

手指腳趾多揉揉,失眠頭痛不用愁。

常揉拇指健大腦,常揉食指胃腸好。

常揉中指能強心,常揉環指肝平安。

常揉小指壯雙腎,十指對力強心臟。

雙手對插頭腦清,旋轉關節通經脈。

反掌伸展松筋骨,揉揉十指祛頭痛。

按摩四關行氣血,搖肩轉膊松頸椎。

文章來源:KGH健康私塾

最養生的2小時,你在幹嘛?是不是白白浪費了好多!


一天有24小時,在古代這24小時是被劃分為十二個時辰的。

看看這張圖,你就明白了↓

注意到圖裡面的“亥時”了嗎?特別把這個時間段點出來,是有深意的。因為這是一天中相當重要的一個黃金養生期!

告訴小編,睡前這2個小時,尤其是21點~22點,你一般在做什麼?

晚上9點~10點,你在幹嘛?

亥時(21:00 – 23:00),又稱人定,“人定”這兩個字的意思就是,到了該安靜休息的時刻了。從中醫角度來看,確實有一定道理。

亥時三焦氣血正旺,三焦經掌管統領著其他臟腑,是人體氣血運行的重要通道。如果人在這個時間段得以休整,百脈可休養生息,對身體十分有益。

因此,晚上9點~10點最好是做一點安靜、舒緩的活動;10點過後,最好就躺在床上醞釀睡意。

睡前1小時,學學3個養生招

1


溫水泡腳

這個時間段腎經較衰弱,泡個腳能增加身體熱量,擴張體內血管,有養腎的作用。另外,泡腳還能促使氣血下行,幫助腳部緩解疲勞。

注意泡腳時水溫40度左右最佳,時間不要超半小時。

2


做眼部熱敷

天天對著電腦、手機的人,眼睛很容易疲勞、乾澀。到了睡前,你就可以用毛巾熱敷個10~20分鐘,幫助加速眼周的血液循環,緩解疲勞。

3


盤腿打坐

練習盤腿能改善腿部、踝部、髖部的柔韌性,使兩腿、兩髖變得柔軟。盤腿時彎曲下半身,可減少並放慢下半身的血液循環,從而增加上半身,特別是胸腔和腦部的血液循環。

除了睡前這一小時,還有早上起床半小時和午飯午休半小時,修養好了,更是對一整天的精神都有幫助。

晨起半小時,你在幹嘛?

俗話說一年之計在於晨。早上剛起床,洗漱完畢,也可以利用幾分鐘的時間,做些舒展動作,開啟美好的一天。

1


手指梳梳頭

中醫認為,頭部“諸陽所會,百脈相通”。人體的重要經脈和四十多個大小穴位全都匯集於此,通過梳理按摩,可以促進血液循環,起到醒腦提神、改善頭部新陳代謝的效果。

按摩時,可用指尖觸及頭皮,順著經絡走向,以均勻力量向頭後部梳刮。同時在穴位密集的後腦和側腦部,還可以配合適當的拍打、按摩,對失眠及頸部酸痛有一定的緩解效果。

梳頭時除了用手指外,還可用木梳。注意過程中用力均勻,不要硬拉,以免使毛髮折斷、損傷毛囊。

2


揉揉腹部

揉腹是一種通過專業的手法運用於腹部,調理臟腑功能、疏通氣血運行的一種方法。在早上醒後,可以躺在床上做一下腹部按摩。

具體方法:

雙手自然重疊,從左胸至小腹緩緩下推10~30次,再從右胸至小腹緩緩下推10~30次,然後從心窩至小腹緩緩下推10~30次。
雙手掌指重疊,摳揉探索腹部深層,著重針對有酸、困、痛等不適的部位,大約5~10分鐘。
用左手手心對著肚臍,右手疊放在左手上(女性相反),先按順時針方向繞臍摩腹50圈,再逆時針方向按摩50圈。
最後重複第一步,就可起床活動,喝點溫開水,促進臟腑代謝。

按揉時,注意不要憋氣,保持自然呼吸,力度適中,動作和緩,精力集中。

午休半小時,你在幹嘛?

文章來源:崆峒養生匯

中醫養生:按摩5個穴位等於吃補藥!


說起日常保健,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可能是吃各種補藥、保健品等。其實,經常按摩某些特定穴位,功效可與藥物相媲美。穴位按摩手法分補法、瀉法等,補法是較柔和的按摩方法,瀉法是力道比較大的按摩方法,即用屈曲的指關節頂穴位。現介紹5個穴位的按摩療效吧。

一、足三里在外膝眼向下量4橫指處

足三里,因能治療腹部上中下三部諸證而得名,為回陽九針穴之一,是胃腑疾病和人體強壯要穴。按摩足三里有補中氣的作用,用補法,能健脾養胃、補中益氣,類似黨參、白朮、山藥、紅棗等藥的功效;用瀉法,有消食導滯、和胃通腸的作用,類似山楂、大黃等藥的功效。

二、三陰交在內踝向上量4指處

三陰交,為足太陰脾經的腧穴,由於是肝、脾、腎三陰經交會處的穴而得名。肝藏血,脾統血,腎藏精,精血相生,因此三陰交是治療與血有關病證的要穴。用補法,有健脾、補血、攝血的作用,類似於當歸、阿膠、紫河車、薏米等藥物的功效;用瀉法,有活血化瘀的作用,類似於歸尾、桃仁、紅花等藥的功效。

三、神門在手腕的腕橫紋尺側端稍上方凹陷處

神門,被喻為神氣遊走出入的大門。用補法,有寧心安神、補心氣的作用,類似於酸棗仁、柏子仁的功效;用瀉法,可清心、開竅,類似於中藥紫雪丹及石菖蒲、琥珀等藥的功效。

四、關元位於臍下四指處

關元,是任脈的穴位,位於人身陰陽元氣交關之處,又能大補元陽而得名。《類經圖翼》說:“此穴乃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處……”能治療“諸虛百損”。用補法,有補腎陽的作用,類似於鹿茸、肉桂、巴戟天、仙茅、仙靈脾等藥的功效。此穴多用來治療虛損性質的疾病,瀉法較少使用。

五、氣海位於臍下兩指處

氣海,是任脈的穴位,為諸氣之海,有大補元氣的作用。用補法,可大補元氣,類似人參、黃芪等藥的功效;用瀉法則有行氣、理氣的作用,類似於香附、荔枝核、沉香、鬱金等藥的功效。需要注意的是,上述穴位在臨床中很常用,人們在選擇它們進行保健時,所用到的只是其眾多作用中的一二,如果要用來治療疾病,還需要去專科就診。

文章來源:中藥與健康

每天拍此處100下,補氣血、減肥、排出體內毒素


人體中有12條經絡,每一條經絡堵塞都容易引發各種疾病。其中有一條經絡很神奇,每天敲打它100下,體內的水腫、“毒素”自然就會去除,讓你氣血足了、褲管鬆了、身體變好了!這條神奇的經絡就是膽經。

膽經暢不暢,一測就知道

雙腳正常站立,手臂自然下垂,雙手握拳敲擊大腿兩側的風市穴;如果您有酸脹的感覺,那說明您膽經不暢了!

膽經不暢的表現:頭痛、耳鳴、眩暈、口苦。

膽經不通,毒素堆積

1、油性頭髮——由於膽汁分泌不足,無法有效分解吃進去的油脂,加上肝熱的因素,就從頭髮排出來油了。

2、早生白髮——人體的能量不足所致,中醫有一句話:“發乃血之末”,由於營養供應不足才會造成白髮。

3、面部眼角位置長斑——毒素堆積。

4、膽經沿線問題,偏頭、肋下、腿、腳踝、腳疼或冷等。

5、膽囊問題——結石,炎症等。

6、肝臟問題——毒素無法順利排泄,堆積形成,脂肪肝等。

如何敲膽經:

如圖每天在大腿外側的四個穴位點,用力敲打,每敲打四下算一次,每天敲左右大腿各五十次,也就是左右各兩百下。

由於大腿肌肉和脂肪都很厚,因此必需用力,而且以每秒大約兩下的節奏敲,才能有效刺激穴位。

注意事項:

1.力度:用空心拳即可,不需要很用力,隨勢下降敲打就可以了。剛開始敲的部位有酸痛感是正常的,因為人體本身就在努力打通膽經這個通道。

2.時間:晚上11點以後不可以再敲了。晚上11點至凌晨1點是氣血進入膽經的時候,敲膽經不應該在這個時間段進行,對身體不好。利用白天的時間敲膽經是比較安全的做法。每天每條腿只要幾分鐘。

3.女性月經推遲:有的女性本來血就很少,但由於肝臟熱,所以月經問題沒有暴露。血氣上升後,肝熱下降了,,月經推遲是正常的。當血達到正常水平,月經也就恢復了。月經來時可以少敲或不敲。

4.長期堅持:身體的保養是長期的。

5.不生氣:敲膽經是讓人體的氣血上升,如果氣很盛,血上升時氣會跟著上升,讓人不舒服,所以要先破掉一點氣,然後開始敲膽經。遇到問題盡量不要生氣,生氣造成的病是很難治療的,因為人體是無法駕御你的情緒的,而情緒卻可以沖擊內分泌,使身體內部混亂。

敲敲膽經,健康長壽都來了

1敲掉白髮

敲膽經可以提高人體的吸收能力,白髮的人,會逐漸轉黑。有些白頭髮會脫落再長出黑頭髮,有些就直接轉黃,再轉黑。油性頭髮的人,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去除這些油。

2治療脂肪肝、膽結石

患有脂肪肝和膽結石的人,這個方法是最簡單而且最有效改善健康的方法。

3排出身體毒素

敲膽經能幫助身體排出宿便,體內毒素排出,還能祛斑。

4敲掉脂肪

由於敲膽經可以使膽經的活動加速,將大腿外側堆積在膽經上的垃圾排出,因此,這個運動直接就會使臀部和大腿外側的脂肪減少,大約一至二個月就會感覺褲管變大了。

5防病強身

根據中醫理論,當臟器功能不佳時,刺激其相關的經絡,可以強化經絡的機能,同時改善臟器功能。因此,解決膽功能不佳的最好方法,就是敲膽經。

不適宜敲膽經的人

老人敲膽經不要敲得太多,因為血升得太快人體的調節也會快,這樣比較不舒服。

懷孕的人不能敲,也不能讓孕婦有痛感,會對寶寶有影響。

有些人血氣較低,微血管較為硬脆,敲膽經時有可能會出現瘀血,這時應該暫停敲膽經,等瘀血消失之後再繼續。

患有血小板不足的人,也不適合敲膽經,以免出現微血管破裂而無法止血。

另外,曾經做過器官移植的人,在血氣提升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較嚴重的排斥作用,也不適合用這方法來養生。

俗話說常敲膽經一身輕,一旦堵塞,全身都可能受牽連,打通膽經,白髮變黑,越活越年輕,人人適用~

文章來源:崆峒養生匯

隱白、太白、商丘、漏谷、血海,脾經上治療疾病的11個重要穴位


中醫理論當中,脾的功能非常強大,被稱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所以,運用經絡健脾法就可以迅速增強人體的氣血,為防病治病儲備最大的能量。所以,要想祛除疾病,永葆身體健康,就得隨時把新鮮氣血輸送到身體的各個部位,讓血液總是保持一種快速周流的狀態。沒有淤血的堆積,身體就不會生病同。

其實,任何疾病,都是在人體內有淤血的情況下生成的,而脾正好具備了生成和運輸​​新鮮氣血這兩大功能。只要把脾養好了,就可以百病不生,即使有病也會很快痊癒。

那麼,如何健脾呢?除了採用平常喝山藥薏米粥、冬天吃大棗等食療方法,或吃些參苓白朮丸、人參健脾丸、補中益氣丸等常用健脾中成藥,有沒有一勞永逸的好方法呢?

通過飲食來健脾,的確是不錯的方法,但是有好多人不適應或不吸收,怎麼辦呢?其實,最安全有效且持久的方法就是揉脾經。

一、氣血充盈邪無踪――品味腳上的脾經大藥

脾經上的穴位都是幫助血液循環的,能把新鮮血液引到病灶上去,所以,您每天一定要多揉揉商丘穴,把氣血引下來。同時還可以做跪膝法、揉其他穴位,幫助把血液引過來。

1、治各種出血症、慢性鼻炎:艾灸或點掐隱白穴

脾經的循行是從腳到胸,隱白穴是其第一個穴位,它在大腳趾趾甲旁約1毫米的位置。隱白穴最主要的功效是止血,對各種出血症狀都能有效地緩解。

刺激隱白穴,通常是用艾灸的方法,就是拿一個艾條點燃,灸這個穴位。如果沒有艾條,也可以用一根香煙來代替,同樣有止血的效果。

隱白穴還有一個功效,就是通鼻竅、治療慢性鼻炎、鼻出血。治療鼻炎的時候可以點按。

這個穴位不太好找,因為它特別小,通常要用指甲掐一掐才能掐到這個穴。用指節尖點它,或者找個細一點的按摩棒來點按,效果都很好。


2、治缺鈣引起的肌肉萎縮、骨質疏鬆、腰腿痛以及頸椎病、糖尿病、消化能力弱:按揉大都穴

從隱白穴往上,大腳趾根的位置就是大都穴。

大都穴對於老年人來講特別重要,因為這是一個補鈣的要穴。可能有朋友會說,要補鈣,吃點鈣片不就完了嗎?不錯,吃鈣片是會有些效果,但是您知道為什麼會缺鈣嗎?不是因為補得少,而是因為體內不吸收,這才是缺鈣的真正原因。而您只要揉一揉大都穴,就能幫您吸收鈣了。有些朋友喜歡做足底按摩,其實大都穴就相當於足底反射區上的甲狀旁腺,而甲狀旁腺正是吸收鈣的。

大都穴除了可以補鈣之外,還能治療肌肉萎縮、骨質疏鬆、腰腿痛。當然,這些症狀也都是因為缺鈣引起的,所以您只要記住大都穴是一個補鈣的要穴就行了。另外,有頸椎病的人也要經常揉一揉大都穴,再在這個穴的旁邊找一找最痛的點卻揉,這樣珠連璧合地配合起來治療,效果就會更好。

3、治睡覺流口水、舌兩邊有齒痕、消化不良、手腳冰涼、月經淋漓不盡、頭暈、糖尿病等脾虛引發的病:用拇指內側多硌太白穴

太白穴是脾經的原穴,健脾補脾的效果比其他穴位都強。

很多朋友都存在脾虛的症狀,比如,夜裡睡覺老流口水(這叫脾不攝津,就是脾不能收攝這些津液,它自己流出來了);舌頭兩邊有齒痕;吃完東西不一會兒就腹脹,消化不良;手腳冰涼,血液循環不到末梢;女性崩漏,月經淋漓不盡,不能收攝;因為氣血上不到頭部而頭暈,等等。這些症狀都是脾的運化能力差造成的。

儘管脾虛的症狀有很多,但多揉太白穴全都可以防治。因為它是原穴,是主管脾經上各個問題的。揉太白穴有個方法,就是用大拇指的內側多硌它,這樣健脾的效果才好。

另外,揉太白穴還可以調節血糖,治糖尿病。

4、治消化不良、胃反酸、婦科病:揉公孫穴

從太白穴往上1寸就是公孫穴。公孫穴的功能非常強大,既可以調動脾臟、脾經的運血能力,把血液輸送到全身去,是一個疏散點、一個樞紐;又可以幫助調節身體上由於氣血淤滯造成的各種症狀,綜合起來,就是通氣、活血、解淤。

如果您有婦科方面的問題,請每天揉揉公孫穴。另外,公孫穴可以抑制胃酸,如果您出現出酸水的情況,趕緊揉一下公孫穴,很快就會好轉。

公孫穴還可以增加小腸蠕動,增強消化能力,如果吃完東西不消化,也要趕緊揉揉它,很快就會往下運化了。

5、人體自有的消炎大藥:商丘穴

在內踝骨的前緣偏下一點,就是商丘穴。該穴正好對應於足底反射區中的下身淋巴反射區,因此可以治療各種炎症。同時,它又提示了一個醫理:炎症一般是由細菌感染引起的。但為什麼揉這個穴還能消除炎症呢?這是因為脾是管運血的,它能把新鮮血液運到病灶上去,臟東西被清走後,炎症自然也就消除了。

脾經上的穴位都是幫助血液循環的,能把新鮮血液引到病灶上去,所以商丘穴可以消除下身的各種炎症,如膀胱炎、尿道炎、盆腔炎等。我們一定要多揉揉商丘穴,把氣血引下來。同時還可以做跪膝法、揉其他穴位,效果會更好。

二、為先天之本添磚加瓦――品味腿上的脾經大藥

有人不愛吃飯,特瘦,還能揉小腿脾經嗎?我說,怎麼不能!實際上,揉脾經既管胖也管瘦。揉它可讓瘦的人長胖、胖的人減肥。總之,揉完後任何人都會感到歡喜。

1、治肝、腎、脾上的病症及婦科病:刺激三陰交穴

三陰交穴在腳內踝上3寸,也就是四橫指的地方。“三陰交”就是肝、腎、脾3條陰經交會的點,所以這一個穴位就可以治3條經上的病症,真可謂一穴多用。

三陰交穴還是婦科病的通治要穴。無論婦科問題是發生在附件、子宮、卵巢還是乳腺,都可以用三陰交穴來治,而且有病時按揉該穴會非常痛、非常敏感。每天多揉揉三陰交穴,就可以解決這些問題。

按三陰交穴還可以緩解痛經。

2、治不消化、男性前列腺問題、腿肚子酸痛:點揉漏谷穴

從三陰交穴貼著腳骨內側下緣往上3寸,就是漏谷穴。“漏谷”是穀子漏出來的意思,也就是吃下肚的東西,沒能得到很好地消化,營養沒吸收,又排出來了,這叫做“完穀不化”。而多揉漏谷穴就可以治療。

漏谷穴還可以治療小便不利,對男性前列腺問題很有療效。

很多朋友整天上完班回到家,覺得腿肚子酸麻脹痛,放到哪兒都不合適,這時您就需要多揉漏谷穴,在白天的時候就點揉,尤其是在上午9點到11點脾經氣血最旺的時候揉。這樣晚上回到家時,腿就不酸了。

3、治慢性胰腺炎、糖尿病:揉地機穴

貼著脛骨往上走,與腿肚子上的最高點正對著的地方就是地機穴。“地機”就是大地充滿生機的意思。因為脾屬土,土屬大地,而且人體的後天之本都靠脾胃來供應,所以揉地機穴可以增強整個腸胃的運化功能。

地機穴對胰腺很有幫助,像慢性胰腺炎、糖尿病都可以通過揉地機穴來防治。

4、祛濕,治各種炎症、水腫:揉陰陵泉穴

順著脛骨一直往上,捋到膝窩下卡住了、捋不動了,那個地方就是陰陵泉。該穴是一個祛濕的要穴,而人體濕氣大就容易滋生細菌,引起水腫,以及各種炎症,包括皮炎、皮疹等。另外,脾是生痰之源,是管濕氣的,如果濕氣多了運化不出去,就會變成痰飲。所以,要從根本上解決生痰的問題就要健脾,而每天堅持多揉陰陵泉穴就好。

5、專治瘙癢、調節血液循環:揉血海穴

血海穴又稱百蟲窩,意思是有一百個蟲子在那兒扎窩。它是專門治癢癢的穴。老年人身上經常瘙癢,用艾條灸一灸血海穴就能很快止住。這個方法效果最好,而且很方便。

“男子主氣,女子主血。”女子以血為先,所以她們身體裡的血一定要充足。血海穴可以調配人體的血液,把多餘的血分配到少的地方去,把淤滯的地方給疏散開,其功效相當於足三里穴。只不過一個是補氣的,一個是調血的,但都是增強人體免疫力的治本大穴。

6、胖人減肥,瘦人增肥:推小腿脾經

如果在推小腿的過程中發現痛點正好壓在脾經上,那一定要多揉小腿脾經才真正管用,也就是找到小腿脾經上的陰陵泉穴、地機穴、漏谷穴、三陰交穴這4個穴位去推。如果找不准,也不想記得那麼詳細,您就索性順著脛骨內側邊緣上下推。哪個穴敏感,哪個穴痛,您就多揉哪個穴。

有人不愛吃飯,特瘦,還能揉小腿脾經嗎?我說,怎麼不能!實際上,揉脾經既管胖也管瘦。揉它可讓瘦的人長胖、胖的人減肥。總之,揉完後任何人都會感到歡喜。

三、不給疾病任何藏身之地――品味胸腹部的脾經大藥

脾經還有好多穴位都在肚子上,一推腹就全給推了。

1、推腹法:腹部的脾經穴位一把推

脾經還有好多穴位都在肚子上,一推腹就全給推了。它們通常都在人體中線旁開4寸的位置上,如果這個位置上有痛點,您就知道是脾經上的問題了。

2、治急性扭傷:按揉大包穴

大包穴是脾經的最後一個穴,在肋骨這塊兒腋窩直下6寸處。“大包”就是大包大攬的意思,比如急性腰扭傷、急性脖子扭傷、急性肋間神經痛,大包穴都能治

文章來源:KGH健康私塾

中醫推薦“勺子按摩法”,8種用法刮走全身疾病!


【中醫推薦“勺子按摩法”,8種用法刮走全身疾病】中醫按摩可以緩解多種身體不適,但按摩手法較難,並非人人能掌握。其實家家戶戶都有的餐勺,既可以當成刮痧板,也能夠當做點按穴位的器具。用它輔助按摩,能輕鬆達到養生防病的目的。​​​​


文章來源:中藥與健康

男人經常按摩這個“金三角”,可高效治療男科疾病



男人若久坐少動、缺乏鍛煉,在給自己帶來頸椎病、冠心病、糖尿病等“生活方式病”的同時,還會影響到男性生殖健康,使性功能受挫。因為“宗筋匯聚”的陰莖有賴於人體氣血的濡養,而運行氣血的經脈是否通暢就顯得至關重要。

“會陰部受壓過久,血流不暢,會使人有局部(陰莖和會陰部)麻木的感覺。”專家提醒,“前列腺也是’受害者’之一。”要想改善血流淤滯的狀況,除了全身性的鍛煉外,如果能疏通“金三角”區域的經脈,將事半功倍。


“金三角”實際就是以恥骨聯合上緣為底,以兩側大腿根部(腹股溝)為邊的一個倒置的等腰三角形。底邊的中心是任脈的曲骨穴,底邊的兩個終點是屬於脾經的衝門穴,這個三角形下置的頂點就是任脈的會陰穴。別看這裡範圍不大,卻是任脈、腎經、胃經、脾經、肝經等五大經脈匯聚的部位。

適度按摩“金三角”不僅有助於保持經脈通暢,還能緩解慢性前列腺炎、勃起功能障礙等男性常見病的症狀。

按摩手法很簡單:每晚臨睡前,可以從曲骨穴開始,然後以雙手拇指指腹沿直線向外到腹股溝處,這便是衝門穴;之後沿腹股溝往下約兩寸,有脈搏跳躍處,這是肝經的急脈穴;最後用食指和中指的指腹按摩陰囊下的會陰穴。

按摩前先用手掌在小腹部旋轉按摩一兩分鐘,充分預熱後再開始穴位的按摩。

每個穴位用指腹持續按壓1分鐘左右,以有酸、麻、脹感為佳,如有疼痛要立即停止。

另外,如果排尿時有灼熱、疼痛或尿液白濁,或有尿等待等情況時,不宜隨意按摩,而應及時到正規醫院男性專科就診或諮詢。

文章來源:崆峒養生匯

教你如何打通任督二脈!


我們人體有任督二脈。前面的脈就是任脈,“任”就是生孩子的“妊”的意思,督脈就是總督陽脈,任脈是總任所有陰脈,這是兩條非常重要的氣脈。相比較而言,督脈不好打通,任脈好打通,尤其是女人容易打通。那麼通的方法是什麼?就是收頷藏額,而且脖子不能僵,輕輕地、一點一點地動,好像夾著一個乒乓球在脖子下;有這個動作以後,你就有一種似尿非尿的感覺,這就是任脈打通了。

人身任督二脈,為精氣之源。督脈起於小腹,貫脊而上行,又絡腦自脊而下。腦為髓海,命門為精海,實皆督脈司之。——《莊子集釋》

腦後這個位置叫玉枕,是最難通的關。修道的人知道,人背後有三關:尾閭、 夾脊、玉枕。尾閭是最好通的,所以形容它為鹿車,跑得快;形容夾脊為羊車,比較慢,比鹿車慢一點;最難通過的就是玉枕關,就是這個地方,這裡面是延髓,非常狹窄,不容易通過,於是古人就叫它“牛車”,意思是最慢、最難、最負重。

道經裡面說“常馭白牛車”,什麼叫“常馭白牛車”呢?因為玉枕竅不容易通過,所以修道人在沒有通過督脈,過不去的時候,就想像有一條帶子繃在腦門上,拉著一輛牛車爬坡,這一爬坡,玉枕竅就通了,這就是竅門。為什麼叫白牛車,黑牛車不行嗎?白指的是西方庚辛金,在正統道家來看,人體的背後就叫西方,五行屬金.人體正面五行屬木,所以通玉枕是從後面用帶子拉著牛車爬坡,所以修到這裡的人,往前一感覺,往前一拉,牛車就上去了,所以叫“常馭白牛車”,這是通關通玉枕的,這也是竅門。而後修道的人就出現“神光”了,它的奧妙是你打開了玉枕竅,所以要收頷藏額,後腦平了,玉枕也就開通了。四面放光的感覺,很妙。

玉枕者,玉者貴重也,枕者枕骨也。仰臥著枕,腦後之骨要保重,甚於執玉,故名玉枕。——《甲乙經》

大家都知道《西遊記》,而修道的人應當讀《西遊原旨》,這是王重陽“全真七子”中的邱長春邱真人寫的。裡面講到,觀世音菩薩給了唐三藏三個緊箍咒。那麼菩薩為什麼給他緊箍咒呢?是怕孫悟空搗亂。孫悟空是什麼?孫悟空是“心猿”,就是道家講的眼、耳、鼻、舌、身、意這“六識”裡邊的“意”,就是人的胡思亂想,所以孫悟空一個跟頭就到西天了,我們一想去哪裡就到哪裡了,一想月球就登月了。


人的第六識沒有修成正果的時候,就是胡思亂想。人胡思亂想的主要內容是什麼呢?大部分時間不過是個“性”,性慾的性。所以“心猿”孫悟空手裡拿著個金箍棒,金箍棒是什麼?原先叫“定海神針”。這枚針平時藏於海底,定住“東海”,一旦被孫悟空拿走,那就要它大就大,要它硬就硬,要它軟就軟,這都什麼意思啊?男人的男根,平時縮在下陰(下陰也叫“海底”啊,這是海的“底”,前後聯繫,其實就是“東海的底”),這“神針”在東海的底定住東海,可不就是“定海神針”嗎!為什麼定住“東海”而不是“西海”?因為太陽東昇,東方主生氣,生生不已,所以此“東海”又叫“氣海”,儲存“生氣”的海嘛,就這麼簡單。然后孫悟空來了,人開始胡思亂想了,一想就想到性,於是“神針”就成“如意金箍棒”了;“如意”是大小軟硬變化多端,“金箍”不過就是一圈皮箍著。那麼孫悟空不用它的時候怎麼辦?道書《西遊原旨》說是“藏在耳朵裡”了,腎開竅於耳,不過就是放到腎竅裡。

《西遊記》者,元初龍門教祖長春邱真君之所著也。其書闡三教一家之理,傳性命雙修之道,俗語常言中暗藏天機,戲諫笑談處顯露心法。


古人所不敢道者,真君道之;古人所不敢洩者,真君洩之。一章一篇,皆從身體力行處寫來;一辭一意,俱在真履實踐中發出。其造化樞紐、修養竅妙無不詳明且備,可謂拔天根而鑽鬼窟,開生門戶而閉死門戶,實還元返本之源流,歸根復命之階梯。悟之者,在偏即可成聖,在釋即可成佛.在道即可成仙,不待走十萬八千之路而三藏真經可取,不必遭八十一難之苦而一斤斗雲可過,不必用降妖除怪之法而一金箍棒可畢。——《西遊原旨·劉一明序》

我們現在明白了,長春真人邱處機寫的《西遊原旨》其實全是寫怎麼修道的,但沒有人給你們講明白,你們只好當神怪小說看;即使講明了,你們又“哈哈哈”——“下士聞道,大笑之”。

那麼人的意識,心猿孫悟空總往“性慾”這裡跑,總要玩耍金箍棒,怎麼辦呢?觀世音菩薩通過唐僧給他戴了一個緊箍咒。這什麼意思呢?就是這條箍子在頭上這麼一緊,人是不是有頭皮一張、兩眉展開的感覺?如果這條緊箍咒越來越緊,人的頭皮越來越張開,就能克服修道人的胡思亂想,這個就是修道的一個秘訣,就叫“展慧中”——慧中一展,胡思亂想就停住了,這就是奧妙,這就是降伏胡思亂想的辦法。修道的時候胡思亂想怎麼辦?不要緊,抬頭皮把頭皮張開,別使勁,微微的,然後眉開嘴笑,展開“慧中”,一展開慧中,你的胡思亂想就斷了。

前面我們講過收頷藏頷開玉枕竅,也就是開神竅。這個辦法是開上丹田竅,也叫開意竅,也叫“展慧中”,也就是展眉開顏,一展慧中,就把上丹田竅打開了;“展慧中”,眉開了,嘴自然是笑口常開。很多神像是面帶慈樣的,如果深像閉緊了嘴可就不是面帶慈樣了,所以修行人嘴不能緊閉,嘴要微張——除非你在“昇陽火採藥”的時候,要緊閉。嘴微張,牙輕扣,舌要卷,聽耳韻;耳朵叫“聽耳韻”,實際上就是返聽,好像在聽耳內的韻律。

在長春真人邱處機寫的《西遊原旨》裡,觀世音菩薩當時送給唐三藏三個緊箍咒,不是一個,但是《西遊記》為了簡化它,就只剩一個緊箍咒了。那麼修道的人,這三個緊箍咒的用處在哪兒?第一個是“展慧中”,第二個是“展肩膀”,第三個緊箍咒用在胯上。

所以修煉的時候,修道人的身體就形成這樣一個形狀,背張開來像弓,這是弦;我們平時的脊背中間有條溝,這麼一戴緊箍咒,這麼一合手,背是平的,夾脊竅也就開了。肩戴緊箍咒,展開夾脊竅,感覺自己的背寬了,背圓了,背張開了。修煉的時候,一頷首,玉枕接通;夾脊也要通啊,氣才能通過,否則它過不去啊。

這是肩一支。實際上還有胯一支,也得戴緊箍咒,這叫“斂臀”。這是第三個緊箍咒,帶胯、上斂臀、挽胯,以後我細講的時候告訴大家怎麼修。

如何打通中脈

我們再研究一下頂竅怎麼開。張三豐祖師講過,開頂竅叫“全身輕利頂頭懸”,它還有一個名字叫“虛靈頂勁”。其實做起來容易極了,就是收下巴,頭輕輕往上頂,一頂以後,氣沉丹田,氣就下來了;氣下來以後,你的手都麻,全身舒服極了,所以叫“全身輕利頂頭懸”,就那麼簡單。太極拳裡講“虛靈頂勁”,打太極拳頭要頂起來,可不能用力,不能僵硬,這麼一頂,你的頂竅(陽竅)就開了。功夫高了以後,大家將來頂竅是出神的(出神就是出現身外身)。道家叫出“身外身”,它是從哪兒出?從頂竅出。

九載功圓,則無為之性自圓,無形之神自妙。神妙則變化無窮,隱顯莫測。性圓則慧照十方,靈通無破。故能分身百億,應顯十方,而其至真之體,處於至靜之域,闐然而未嘗有作者。此其神性形命,俱與道合真矣。——《悟真直指詳說三乘秘要》

那麼頂竅在哪兒呢?很多人都說就是百會穴。百會穴是兩耳間,耳尖向上頭上中間的一點,但頂竅並不是百會穴。它是哪兒呢?它是百會穴前那一點,再往前就是囟門,就是小孩子軟塌塌的囟門,頂竅在兩者的中間。練功的人,他這個頂竅(陽竅、靈竅)是軟的,因為它可以出靈的,摸上去是軟的,只有修道開了頂竅的人才會有,是這麼一個道理。

那麼陰竅怎麼開啊?簡單,“松密處”——放鬆你的二陰;其實你腰一直,自然就“松密處”了。

我們道家修煉,在“無為法”階段之前,“開三丹通三關”,開上、中、下三個丹田竅,然後“打通三關”——就是通玉枕、夾脊和尾閭三個竅。到了“無為法”的高級階段,就是開頂竅、陰竅、意竅和總竅。陰竅在肛門前口,它有很多名字,也叫虛竅,也叫會陰竅,也叫“牝門”。然後開頂竅,也叫靈竅;然後開意竅,就是通過展慧中開的兩眼兩眉間的竅——這三個竅開了以後,就叫“神意相會衝泥丸”。總竅在間腦那兒,相當於松果體,也叫泥丸宮,會有一種神意出現,這就叫“真氣”。真氣是這麼出現的,一般人看武俠小說,以為任督二脈一通,然後真氣就怎麼怎麼著,其實小說家不知道真氣怎麼來的。

《悟真》雲:“竹破須半竹補宜,抱雞當用卵為之。萬般非類徒勞力,爭似真鉛合聖機。”真鉛即先天真一之氣也。觀此一切,認凡藥為仙藥者可以悟矣!——《象言破疑》

那麼在“神意相會衝泥丸”之後,得真氣了,然後是“真氣歸中”——這裡邊有個“玄關一竅”的奧妙。就是開這三個竅,頭一頂,一收頷,展慧中。

神意相會,真氣歸中”(歸到中脈),這時候,你就不要管它,在無為的狀態裡讓它自動運行。那麼人的中脈,前有任脈,後有督脈,中脈也有九個竅,這九個竅在無為的狀態裡,它自己會把真氣停在某個位置上,這個位置就是“玄關一竅”。

不識陽精及主賓,知他那個是疏親。房中空閉尾閭穴,誤釘閻浮多少人。


緣督子曰:“一點陽精,秘在形山,不在心腎,而在乎玄關一竅。”所謂陽精者,以其至陽至精,而無一毫陰濁之氣也。即本來剛健中正純粹之精,藏之則為真空,發之則為妙有,所謂秉彝之良心,又謂道心,非後天至陰至濁之精可比。夫陽精在人身中,主宰造化,卻除諸邪,古人名之曰真一之精,又曰真一之氣,其實皆道心陽精之一物耳。


陽精者,先天地所生,為主;陰精者,後天地所生,為賓。主者與我相親,賓者與我相疏。錯認陰精為陽精,行房中禦女之術,閉尾閭,勒陰精,妄想結丹,焉能成之!陽精雖是房中得之,而非房屋之房,乃是一身之房,如仙翁所謂“家家有”、“家園種”同一寓意,豈得認為房屋之房乎?——《悟真直指》

中脈上有九個竅,一般的道書上都不告訴你。這九個竅就是最上邊有頂竅(靈竅),人的間腦裡面有“泥丸”(總竅),泥丸下面有懸膺,下面是十蘭重樓,然後是絳宮,然後是黃庭,黃庭下面是炁穴,下面是玄關,最下面是陰竅,也就是海底。陰竅和炁穴之間往往是“玄關”,炁穴跟任脈的氣海相對;玄關的位置是自動出現的,你不要管它,等它自己來,你就知道了。這條線,上為頂竅,下為海底,是道家的中脈,道書丹書上一般叫“衝脈”;

真氣出現的奧妙,就是開陰竅,開頂竅,開意竅,然後“神意相會,真氣歸中”。有些人的真氣會自動走到炁穴,也有的就停在玄關。玄關,每個修道的人位置各有不同,玄關一竅怎麼找?怎麼知道你的玄關一竅在哪裡?幾乎所有的丹書都不會告訴你玄關一竅的奧妙。

怎麼找到玄關一竅呢?你要先用“定海神針”意守海底,先守肛門前口的陰竅,守在這兒,這兒肌肉就跳;跳了以後,大約三個月,這個氣就往上走,到了中脈的這個位置,它就不走了。這個位置大體上離肛門半尺以上,相當於關元穴的後位,每個人不太一樣,有的高有的低,這裡就是玄關一竅了。它極其重要,以後採藥結丹了,結胎、脫胎、沐浴、得藥、煉丹全在這裡。

歷史上,不少人傾家蕩產到處訪道,詢問玄關一竅在哪兒。修金丹大道的人如果不知道玄關一竅,採藥以後就沒法修煉了。我們要知道,人身有大的經脈二十四條,二十四條脈通了,你身體什麼病都沒了。這二十四條脈是,十二正經再加上奇經八脈,這就二十條了;然後是人體中間的中脈,道書上叫“衝脈”,還有左右二脈(中脈的粗細相當於中指,兩邊的左右二脈的粗細相當於小指),這二脈起於左鼻孔、右鼻孔,然後跟中脈的下面會合,這個會合之地密宗稱之為“生法官”,也就是我們修道的人說的“玄關一竅”。

那麼這總共是二十三條。還有一條暱?密宗裡邊就叫“海螺脈”。

玄關一竅找到了,是最快樂的時候,也是最快意的地方——這個就是真氣的奧妙,有的人練了一輩子,也沒有出現真氣。方法非常簡便:展慧中、松密處、收頷、頭輕頂,然後意氣神氣沖擊泥丸,真氣出現,然後真氣歸中,也就是進入中脈,這都是自動的,不要管它,這就是到了無為法階段了。

元關一竅少人知,恍惚杳冥含兩儀。順去流歸煩惱路,逆來便是聖賢基。——《象言破疑·破疑詩》

現在我已經把修道裡面三個最秘密的“訣”告訴大家了,一個叫做“玄關一竅”,包括如何找法;一個叫“飲刀圭”;還有一個“抽坎添離”,我不能在這兒講,只能個別的人練到一定程度我來告訴你。這是修煉裡最保密的三個,因為提早說了,會心生追求,必須保密,到時候我會單獨告訴你。沒有一本書這麼明確地告訴大家,丹書上只是這麼說:玄關一竅就是玄牝之門。什麼叫玄牝之門呢?就是機去則隱,機至則現。什麼叫機呢?又說天機不可洩漏。什麼叫天機不可洩漏?天機者,腎氣也,腎氣就是性氣,不可洩漏。這一圈下來,再聰明的人都暈了。現在的人只知道個“天機不可洩漏”了。

現在你們知道了,不要哈哈笑,也不要罵!要真正修道,脩大道,不是我保密不漏天機給你們啊。

須要不先不後,不將不迎,不可太過,不可不及,坎來則離受之,彼到而我待之,陽復以陰接之,大要不失其時,不錯其機。故曰:“食其時,百骸理。動其機,萬化安。”食其時者,趁時而吞服先天之氣也,動其機者,隨機而扭轉生殺之柄也。


食時則後天之氣化,百孩皆理,可以全形;動機則先天之氣复,萬化俱安,可以延年。時也,機也,難言也。要知此時即天時,此機即天機,苟非深明造化、洞達陰陽者,烏能知之。噫!八月十五玩蟾輝,正是金精壯盛時。若到一陽才起處.便宜進火莫延遲。——《陰符經註》

1什麼叫展慧中,如何展慧中

這個是要你打開意竅的方法,就是展慧中。什麼叫展慧中?比如我們高興的時候,就眉開眼笑;如果你一天到晚眉開眼笑,就長不出煩惱紋——就是這樣,如果你經常心情開朗,眉心就展開了,你的這個竅就開了,這叫展慧中,就是展開意竅的意思。

為了讓你更進一步理解,邱處機在《西遊原旨》裡形容觀音菩薩給了唐三藏一個緊箍咒,唐僧於是就給孫悟空戴在頭上,他一調皮呢,就念咒,這緊箍咒就會收緊,就能降伏雜念,孫悟空就不敢胡思亂想了。你想,這個緊箍咒這麼一收緊,是不是眉頭就不由自主地展開了?立刻把那些胡思亂想鎮住了,這就是展慧中。嘴呢,你就笑,要笑口常開,你才能開心,對不對?面上要和善,你老愁眉苦臉的,你就煩惱多多,纏在裡面就不容易開這個竅了,人會變得陰冷、死板、固執,一點都不可親,還覺得自己楚楚可憐,但不是我見猶憐,而是人見人煩,這個就不好了。

凡人輪迴生死不停,只為有心。得山雲: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若一氣不生,則脫生死。——《水雲集》

這裡的心即是種種雜念妄想,若能降伏胡思亂想,則成道可期。

展慧中,就是展開眉頭。氣開了,眉展了,舒心了,嘴笑了,開心了,這就是開這個意竅的秘訣。這個意竅,對我們在群體中活動,尤其重要。

這個竅呢,叫出死入生——注意,不是出生入死,人的意念,是從這裡出入,也就是說發射和接受的;人的情感也是從這裡發出的,人的七情六欲等,就是從這裡進進出出,所以你才能“通感”,很直接地感受到別人的情緒,也能讓別人感受得到你的情緒。所以,我們在群體中,要進出開心的、快樂的信息,大家也歡迎你,你也就開心了;如果不是這樣,不是展慧中,而是皺眉頭,這個樣子的自哀自憐,雖然看上去美得像林黛玉,其實是相當愚蠢,因為誰都怕這麼一個提也提不起來的人,真正無可救藥,也就沒人理這個人了。

所以為什麼叫慧中,就是智慧的中庸之道,要讓情緒“引而不發謂之和,發而皆中謂之節”,要“和”、要“節”,就是要恰恰好,符合中庸之道,這才是聰明人;相反自我可憐得沒完沒了,不僅不美,還醜得要死,似乎智商都有問題了,沒有智慧。所以古人將此精確地稱為“展慧中”。

出生入死,生之徒(途)有三,死之徒(途)有三,人之生,動之死地亦有三。——《道德經》

老子這段話說明人類的生命非常有限,並且時常處於危險的狀態。

2身體放鬆還有其他的訣竅嗎

可以吐氣放鬆。輕輕地緩慢地吐氣,但不要長時間地吐氣,吐久了會很累的;吐的時候可以有聲音,也可以沒聲音。

還有一種方法是觀想全身像蓬鬆的軟麵包,又有點像喝醉酒,又有點好像傻掉的感覺,如醉如痴——注意千萬別拿勁,別弄得身上繃得緊緊的,繃著勁的身體不會放鬆。但也不要落入困的狀態,否則就會很想睡覺;保持放鬆,但也要保持一顆清明的心,不要變成昏昏沉沉的,有所定,也有所覺。

好,大家試一下。身體放鬆,嘴巴放鬆,舌頭不碰到牙齒,上牙床和下牙床分開,開始吸氣,不要緊張,自然地吸氣,不要想著吸,也不要想著呼。寧肯少呼,寧肯慢呼,不要太用力,身體鬆弛,呼得自然一點;呼的時候,身體可能會發脹,腳心有感覺,腳心中央的穴位好像有氣串來串去,有的時候好像腳心在“嘬”氣。

累了可以停一停,不呼不吸,可以張嘴放鬆,口水太多就整個嚥下去;鼻子有病的人,會流鼻涕;有的人會打哈欠,不用理會這些情況。老年人坐不住的,可以墊個墊子靠著牆練,可以靠著直背的椅子練,但是背一定要直,不能躺著練。

3在打坐過程中出現的情況,應該如何對待?如何守下丹田?

打坐當中會出現很多種情況,比如腿疼啦,鼻子癢啦,腰痛啦,一句話,再難受都要忍!第一次坐下來,要忍,以後才能坐下來;腰要挺直,彎了馬上要挺直,背痛要扛過去;流鼻涕,不能擦鼻子,擦了以後,手會痛;腿盤久了也會疼,麻脹、酸痛,一定要忍過去;身上癢、流眼淚,都不要用手去碰。

守下丹田的方法是:降陰後,手護著下丹田位置,前後、左右、上下斜著轉,用心念守這一動;要慢,不要用力,孩子似的輕輕呼氣,如果死死地抱住守的念頭反而守不住。從背後守效果比較好,如果不從背後守,從前面守,有些人需要用兒天時間來慢慢把握。守你的腹腔,小肚子裡頭,好像氣在轉,甚至於帶動全身都轉。

所謂“降陰”,丹書中也叫“降陰符”,方法採用象坐的姿勢,張口呼氣,重呼不重吸,意守腳心(血壓高者)或中丹田(血壓正常或低者),“呼呼呼吸”,即為降陰。

4修練時如何打坐?

現在第一步,盤腿。腿收進去,能盤到什麼程度盡量盤。

第二步,兩隻手掐“子午訣”放在腿上,右手的食指和大拇指掐左手的無名指,左手的大拇指掐右手的中指。

第三步,手臂輕輕放在腿根上,胳膊不要貼著胸部,貼著胸部內側會導致呼吸困難。

第四步叫搭橋。搭橋就是舌頭要卷,用力來嘬舌頭,牙齒要咬緊,頭要直,不要低頭,這樣子才不會胡思亂想,才不會昏沉。咬緊牙,嘬緊舌,不能張口,輕輕地吸氣,別管呼——吸長,吸短,腰直,這樣才能“三陰內收”。如果陽舉,吸幾口氣就倒了,一會兒就會出汗的。嘬舌頭——把吃奶的勁都使出來,嘬舌頭能起到治病的作用。咬緊牙嘬舌頭,吸氣,別考慮呼,同時意守丹田,把手放在大腿根部;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掐左手無名指指根,子午訣的好處是防漏精,防止出現幻覺。

《道法會元》中將搭橋之法稱為“山澤通氣”,講煉丹靜坐時,捲舌頂腭,慢慢調息,做到外無所入,內無所出。

然後吸,稍微一忍,別想著呼,不能吸長,就吸短,吸兩下也行,停一下,接著又吸;千萬別松牙,別松舌,如果鬆了都要從頭來,口水多了才咽。癢癢,難受,忍一忍,剛開始練打坐,是有困難的,不好受;吸,忍一忍,別考慮呼,吸……這個吸,有點像吸痰似的,可以不出聲,也可以出聲,自動呼氣。

吸的時候,有一個全身都在收縮的感覺,你不要管它,這是自然出現的;腰要坐直,痛要忍一忍,累了也要忍一忍,會出汗。第一次難受,彎腰是氣不通,氣不通身體肯定痛;忍一忍。吸,停一下……吸,收一下,慢慢地就不吃力了,自然了。用力嘬舌,始終不能鬆,這樣思想才集中,才能採藥。有些學員因為從來沒有盤腿打過坐,就覺得難受,腰疼,背疼,腿疼,要忍一忍。人體本身能治病的,腿要盡可能盤緊,效果才好;坐直,一定要坐直,不直氣就不
通了,效果就差了。

別考慮痛,咬緊牙,嘬緊舌頭。是不是很難受啊?是難受,這兒疼,那兒疼,這兒癢,那兒癢,盡量別動,千萬別拿手去抓癢,流鼻涕隨它流,流眼淚隨它流。咬緊牙嘬緊舌頭,咽吐沫的時候也不能鬆開;不能把嘴鬆開,你要鬆開就得從頭來了。我們初煉丹不容易啊。

元代陳致虛在他的《金丹大道》中說,所謂內丹之道.就是在於逆萬物順行之道,忍盡辛苦,誠信向道,專一精修,竭力使萬象萬念合而為三(精、氣、神),三復化為二(氣、神),二復歸一(神)。一歸於道。並認為這是“奪盡天地沖和之運,陰陽化機之妙”,最終重返本源,常住永生。

咬緊牙,嘬緊舌,吸氣,這也是採藥的功夫,也是昇陽的功夫,這也是升氣的功夫。剛才我們降陰,降了20分鐘;現在昇陽,昇陽應該是40分鐘。慢慢地吸,如果累了,吸不動了,停一停,不吸不呼,放鬆;一會兒又想吸了,接著又吸,身上的氣好像收縮了,人的身體好像也在縮小,全身都有麻脹感;你也可以觀想後頭,最好觀想後頭,想后腰,想脊柱,它微微在動。吸氣這個過程讓它養成習慣,不理它,自然就會形成條件反射。好……現在開始觀想你身體好像在抽緊,你就不想呼吸了,身體好像收縮了,就已經吸了;身體一抽,你就想著後頭,想肛門,從後頭想肛門。

不要意守吸氣,意守吸氣血壓就上來了,頭暈。讓這種呼吸方式形成條件反射,可以觀想全身在抽緊——吸的時候,你全身都抽緊了,你就不至於只想口鼻了(全身包括背、肩、肚子全都縮小了,然後再鬆開)。想著全身都在收縮,輕輕吸,一收縮,它就吸了,不要故意去想口鼻;放鬆……放鬆的時候,有一點點抽緊。放鬆……抽緊……好像全身都抽緊了,這時全身都麻了,有快樂了。

肛門竅(會陰竅)性感來了,好像要尿了,有時候全身都會顫動、麻,有時候還陽舉,有時候就陽倒了。全身麻,全身縮,自然一點,不要猛,不要快,要柔和,非常好……

大家腰要直,咽津液時,隨著吸,咕咚一下子就嚥下去,一直咽到胃裡;如果咽的很多,一口嚥下去,胃裡面會出現咕嚕咕嚕的響聲,不是胃發酵,是小肚子裡會有響聲,這個就叫坎離交,就是情與性的相交混合,這時候心理上會產生非常開心的感覺,有一種感動,有一種慈悲心,有一種愛心。溫熱溫熱的,嚥下去的時候,就把這個情帶下去了,當你嚥口水的聲音,就把這個清帶下去了;情通過口水,嚥下去以後,與性棍合,就叫抽坎添離、離卦變乾卦。

名者以定情,字者緣性言,金來歸性初,乃得稱還丹。——《周易參同契》

魏伯陽這句話指明了只有情來歸性才是還丹。

文章來源:崆峒養生匯

心氣、腎氣、脾氣、肝氣、肺氣,五臟之氣的保養


氣是人體內活力很強運行不息的極精微物質,是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之一。氣運行不息,推動和調控著人體內的新陳代謝,維繫著人體的生命進程。氣的運動停止,則意味著生命的終止。下面來具體講講怎樣保養五臟的氣。

一、保養心氣

五臟之氣中,心氣最重要,所以一定要養護好心氣。心氣不足有什麼表現呢?就是話說多一點、消微勞累一點,就覺得心慌,氣不夠用。說話多了心慌,動多了心慌,這是心氣虛的一個信號。這時就要注意保養你的心氣了。

保養心氣平時要注意靜養和慢養, 因為生活和工作節奏快了,心氣耗散就會變得很大,所以你應該快的時候就快一些, 但該慢的時候一定要慢下來,比如,上班的時候你快節奏工作,那麼下班了就要放慢節奏,進行靜養,在食補方面, 常吃桂圓、蓮子、百合、木耳等, 以益心氣養心陰。

心主夏,夏宜補心氣,夏季陽氣最盛,是大部分心血管病患者病情穩定的季節, 適當服用人參以補益心氣。人參是補益心氣的最好藥物,尤其是愛出汗的心髒病患者,更應在夏天服用人參,只要患者飲食基本正常,舌苔正常,均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

人參有不同的品種, 一般來說夏天進補以性涼味甘的生曬參為宜,五年參即可。劑量為5克,將人參切片或切段,放入瓷碗中,加入大半碗清水,蓋上蓋子,放入加好冷水的鍋內,用小火隔水蒸煮1小時左右(注意不要把水燒乾) ,倒出參汁,溫服,早晚各一次,每5克人參一般可以反复蒸煮3~5次,直至藥汁極淡為止,但應注意寒涼體質的人不宜服用。


舌紅、苔少、口乾或大便較乾的人可選用性涼生津的西洋參, 也可酌情選擇生曬參和西洋參一起服用;畏寒、大便稀溏、四肢欠溫、苔質淡胖者,則宜用性溫的紅參。在感冒或有其他急性病症的時候停服。

心臟不好的人在情緒激動時,心氣易換散,容易導致心髒病突發、血壓升高,酸味的東西具有收斂作用,能有效阻止心氣太過渙散,保護心臟, 防止心髒病突發,因此,最簡單的預防方法是:買些山楂幹(新鮮山楂更好,但不易儲存)常備, 當情緒波動時,就慢慢分幾次嚼碎10個,可以疏肝解鬱,讓心情平靜下來,牙齒不好的老年人可以用山楂泡水喝, 一杯水放10個山楂乾就可以,反复沖泡3次, 如果將山楂乾粉碎成粉末狀食用會更好吸收,還可以在燒菜、 燉湯的時候放入山楂幹, 既能起到收斂心氣的作用,又可除去肉的腥膩;山楂可以降血脂,可胃一舉多得。

心臟不好的老人,其飲食原則就是要酸多咸少,也就是說平時飯菜中讓醋出點頭, 鹽和醬油少放一些,平時除了山楂,酸味的水果比如李子、梅子、柑橘等都可以適當吃些,需要提醒的是胃部容易反酸的人,不要多吃酸味食物,否則胃酸分泌變多,對胃不好。

二、保養腎氣

腎氣虛最大的特點就是氣短自汗、 腰膝酸軟、小便多,尤其是夜尿多,出現這種狀況就要好好保養腎氣了。

首先,房事要節制,房事不節制對腎精、腎氣的傷害非常大。尤其到中年以後, 一定要注意房事的節制與和諧。

其次,不要用腦過度, 腎生髓,腦髓靠腎來生長,用腦過度便會耗傷腎氣,因此用腦過度, 必須益腎,單純健腦是不行的,補腦食品有核桃、桂圓、枸杞子、花生、魚等。

再次,還要注意腰的保養,不要傷了腰,因為腰里邊藏著腎,所以也是不可忽視的地方,久坐傷肉, 因此對於辦公室一族來說,要常起來活動活動。

最後,養腎要穴常“滋潤”, 經常用手按摩下氣海、關元穴, 同時另一隻手在後背按摩命門穴、腰陽關,有助於養腎,還可以經常接腰眼,大家看電視時坐直身子,不倚靠,雙手對搓發熱後, 掌心緊按腰眼處,然後用力上下接120次(一上一下為一次) ,或以溫熱為度。

三、保養脾氣

脾為後天之本, 其重要性是不言自明的。比如,年老之人,真於父母的先天之腎氣已竭,維持人體生命活動則全靠後天水穀之充養你仔細觀察醫院裡的人, 老年患者中凡是胃口不好,進食很少的人,大多是一副形衰神疲的樣子;胃口好、消化好的人,病情隨之穩定或好轉。脾氣虛的表現就是不想吃東西, 吃下去不消化, 中醫叫做納果腹脹,這時候就要健脾,脾氣虛大多是因為飲食不節造成的,你飽一餐、餓一餐, 東一餐、西一餐的,脾胃的氣機都給弄亂了, 人的正氣就會大大減弱。所以, 吃太多、 吃太少都不好, 吃七八分飽即可。

其次是寒溫要適宜,飲食不要過涼,也不要過熱,太燙了,容易得食道癌、胃癌;太涼了容易導致脾胃陽虛,因此,夏天不要貪涼喝冰鎮的水、飲料,最好喝常溫的飲品;不要喝太多涼茶, 以免損傷胃氣;西瓜、綠豆湯、烏梅小豆湯等都為解渇消暑之佳品,但不宜冰鎮吃。

脾主長夏,我們在長夏尤其要注意養脾氣,夏季陽氣盛,易上火,應以清補為主,結合健脾、祛暑、化濕等方法進行調補,飲食可選用綠豆、西瓜、絲瓜、冬瓜、黃瓜、番茄、鴨肉、章魚、鯽魚等,以及藥食兩用的銀耳、蓮子、山藥、陳皮、山楂等。

在夏天用金銀花、烏梅、麥冬、菊花等煎湯代飲,有益心脾健康,胃口不好、舌苔厚膩的人,應結合健脾化濕的方法,食用山藥、黨參、茯苓、西瓜翠衣(西瓜皮)、白扁豆等。

四、保養肺氣

肺氣虛有什麼特點呢?肺氣虛的病人最大的特點就是不愛動、 不想動, 動了以後就覺得氣短、乏力、沒有精神。

首先,要養好肺,情緒要開朗, 因為憂則傷肺, 《紅樓夢》裡的林黛玉就是整日悲悲戚戚傷到肺才早逝的。

其次,肺與大腸相表裡,大腸排便需要肺氣相助, 如果沒有肺氣向下通降的推動作用和布散津液的潤滑作用,我們排便就很困難、費力,甚至便秘,相反,便秘的話,大腸經就不通,導致肺氣堵塞不通,難以向下通降,使得氣逆而上, 出現咳嗽、氣喘、胸悶等症,因此,通便順暢、防止便秘、保持肺氣宣通,是養肺的重要原則。

肺氣不通,我們怎能坐以待斃?鼻唇溝處的迎香穴,大腸經正好經過,只要有規律地刺激, 就可流通氣血,疏通大腸經。刺激迎香穴的方法是:併攏食、中、無名指,用支付有節律地輕敲,早餐後10~15分鐘,是大腸經最容易產生蠕動的時間,此時按上述方法做幾分鐘,可產生便意,便通則肺氣亦通,整個人體的氣機也會順暢。

最後,治肺氣虛,古方人參胡桃湯很管用,方用人參、胡桃仁、生薑。根據前方,我們變通一下,這樣做起來就更方便了。方法是:取核桃30克、水糖15克, 燉半小時後服用,每天早晨服一次l也可用核桃仁1~2枚,生薑2片, 一起放在嘴裡細細嚼食, 每天早晩各一次。

五、保養肝氣

肝氣虛的表現是精神萎靡不振,特別沒有朝氣與活力,而且兩脅肋間也很不舒服。

中醫講肝為罷極之本, 過度疲勞就容易引起肝氣虛。因此,平常應盡量做到既不疲勞工作, 也不疲勞運動。

人臥則血歸於肝,定時上床休息既能保證良好的睡眠質量,又能養肝血。

肝主春,春天萬物生髮,宜養肝氣。《黃帝內經》中說: “春三月,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起,廣步於庭…”這裡所說的廣步於庭, 就是在庭院裡散步,冬去春來, 陽氣生髮,萬木爭榮,清晨早起散步,是保養肝氣很有效的方法。

春日雖氣溫回升,但寒氣未盡,所以早晨散步時大家要適當多穿衣,不要穿得太單薄​​了。另外, 穿衣要求舒適,衣服太小、過緊或衣料太重, 都會有礙散步行走。

散步時應該讓全身自然放鬆,摒除雜念。做到心境清淨,為了做到這一點,可適當活動肢體,有意識地調勻呼吸,把注意力集中到呼吸上來,然後從容邁步。

還有,散步時,步履要做到從容和緩,心裡不慌,腳步不亂, 每步的距離要差不多,猶如閑庭信步,輕鬆緩慢,這樣有利於氣血通達,百脈流通, 內外協調,散步不拘形式,可快可慢,可多可少,宜酌情而定、量力而行,做到形旁而不借,汗出而微見,氣粗而無喘。散步時還可配合擦雙手、捶打腰背、拍打全身等動作,更有助於宣暢鬱滯, 氣血和通,春陽生髮。

文章來源:KGH健康私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