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積、血積、痰積、食積、水積,五積致病辯證治療


中醫認為,“積”為百病之源。任何事物的質變都源於量變的積累,疾病也不例外。若體內的“垃圾”長期積蓄,不及時清除,必將帶來健康隱患。

你細數身體中常見的五種垃圾,並有針對性地給出“身體清潔方案”,給你的身體從內而外來一次健康大掃除。

一、氣積——傷肝

中醫認為,氣貴於流通。意思是說,若氣機順暢,則百病不生;反之,如果氣機失調,則會影響健康。人的七情(即喜、怒、憂、思、悲、恐、驚)失常最易引起“氣”的運行失常,從而導致氣機鬱滯不暢,形成“氣積”。

中醫有“怒為肝之志”之說,容易發怒、脾氣暴躁、長期情志不遂還會導致肝氣持續處於上行狀態,造成肝鬱不疏。日常生活中,唉聲嘆氣、情緒失常、煩躁、焦慮、抑鬱等都是“氣積”的警告信號。有心腦血管病的人尤其要注意,肝氣上亢還會造成血壓升高,容易使人暈厥、發病。

調理要點:

運動是疏肝降火、氣機升降相得的好方法,建議多進行戶外活動,打太極、爬山、健步走、慢跑都是不錯的選擇。日常也可以用玫瑰花泡水喝,有疏肝理氣功效。

此外,有陰精虧虛或實火旺盛體質的人,建議少吃肥甘及辛辣刺激食物,多吃一些養陰清火食物,如梨、枇杷、荸薺等。


二、血積——傷血管

血積,是指瘀血凝結成積。“人體內的血液不斷流動循環,灌注全身臟腑器官,當營養成分過多,血管內甘油三酯等脂類物質便會大量積聚,甚至形成’脂潮’。此時,血液黏稠度高,血流速度減慢,血瘀就離你很近了。”

高油、高脂飲食,抽煙喝酒是造成血瘀的罪魁禍首。血瘀的人通常表現為面色晦暗、嘴色偏暗、舌暗有瘀點或片狀瘀斑、有時在不知不覺中會出現皮膚瘀青、女性多見痛經、閉經或經血暗紅甚至有紫黑血塊等。若不加以控制,血瘀的最終結果就是血栓。

調理要點:

日常飲食上應多吃有活血通脈作用的食物,如黑米、茄子、洋蔥、金橘、桃仁、西柚等;不吃冷飲或寒涼的食物。

此外,還可以嘗試一個藥膳方—— 三七粉。將一小勺(大約1~2克)三七粉混在少量牛奶或水中喝下,每天一次即可,有通暢氣血、活血化瘀的功效。

血瘀體質的人心血管機能一般較弱,鍛煉不宜過猛,可選擇散步、舞蹈、瑜伽、八段錦等。

三、水積——傷腎

水不但能滋養臟腑、經脈、肌膚、毛髮等組織器官;還是津液、血液、膽汁的重要原料。人體對水的吸收、轉換、運輸和排泄,統稱水液代謝。然而,一旦這種節奏被打亂,人體各部位所需水的正常值也將隨之改變,一些地方出現供水不足,另一些地方則出現水液過盛而產生瀦留,這種瀦留即是“水積”,中醫稱之為“水腫”。

腎主水,主管水液的疏泄,可維持體內水液的正常代謝。如果腎臟“失靈”,就會發生水腫。生活中,小到熬夜後晨起的眼袋,大到面部浮腫、四肢沉重等都是典型病症。

調理要點:

日常多吃些利水消腫的食物,比如冬瓜、薏仁、芹菜、桑葚、鯉魚等,還可以用玉米須泡水喝。

此外,配合按摩掐合谷、點外關、足三里、三陰交等穴位,也能起到溫陽利水、消除水腫的功效。

需要提醒的是,肝臟、心臟、甲狀腺功能下降等疾病也可能會引起水腫。如果出現嚴重、長期水腫,建議及時就醫明確病因。

四、食積——傷脾胃

食積,即積食。現代生活中,孩子零食不離手;大人每餐必有肉,碰到應酬吃得更多;老年人由於腸胃功能減退,都會或多或少出現吃多了不消化、肚子脹等“積食”現象。

“食積”指飲食無節制,導致食積不化,使脾胃不能正常運轉而引起的一種脾胃病。飲食不規律、暴飲暴食等都是造成積食的常見原因。除了腹脹、腹痛、食慾下降等不適,積食的人常出現口臭、手腳心發熱、皮膚發黃、精神萎靡或睡不踏實,睡覺時身子不停翻動、磨牙等症狀。

調理要點:

發現積食後,首先應迅速減少飲食量,比如平時每頓飯吃一個饅頭,此時可減為每餐吃半個。同時適當配合一些食療方,如糖炒山楂、白蘿蔔粥等,既容易消化,又有順氣、健胃、補脾的功效。

另外,積食是“標”,真正的問題往往是“脾虛”,脾虛的人往往更容易積食。因此,平常可適當補充一些健脾的食物,如山藥、栗子、小米、紅棗等,少吃生冷食物、避免著涼等。

此外,一些穴位按摩和推拿手法對積食效果也不錯,自己在家中就可以操作。具體方法:

1、清大腸:從虎口開始,沿食指外緣推到指端;

2、清胃經:用拇指從另一側拇指手掌面的第2節推向指根。以上兩個動作每次重複50~100次,每天一次即可。



五、痰積——生大病

中醫將“痰”分有形與無形兩種。有形的痰,一般指呼吸系統的分泌物,是貯於肺,咳之能出,可以看得見;而無形的痰,則是指機體內的體液在致病因素的影響下,失去了正常的運行途徑和規律,逐步停蓄凝結而形成的一種黏稠的、有害的液體,肉眼無法看見。“相比之下,無形之痰更可怕。長期勞累、體虛、抵抗力弱的人更易被其盯上。”

這種液體長期積累、潛伏在人體內,可產生多種病變,如頭目眩暈、噁心嘔吐、心悸氣短、中風,甚至腫瘤等,這些都是由停於臟腑、經絡的無形之痰引起的,因此中醫便有“百病皆由痰作祟”的說法。

調理要點:

首先,要遠離潮濕的環境。老年人身體虛弱,若遇風寒,可致肺失宣發,肺津凝聚而成痰;夏季雨多潮濕也會引起濕邪內侵。

其次,推薦祛痰良方“二陳湯”,取半夏、橘紅、白茯苓、甘草各10克水煎溫服,每天一次。或直接服用中成藥二陳丸,具有同樣的效果。

另外,平時還可多吃一些具有健脾利濕、化痰祛痰的食物,如白蘿蔔、荸薺、紫菜、海藻、枇杷、紅小豆等。

文章來源:KGH健康私塾

十二經絡所主負面情緒+疏通經絡的四個重要穴位


在《黃帝內經》中,十二經絡各主一類情緒,認為負面情緒產生的原因是經絡中能量堵塞的原因,如果疏通了經絡,負面情緒就會自然地消失。

十二經絡所主情緒對號入住,看看自己是什麼類型的情緒,查一下自己的哪個經絡被堵塞了。以下給大家分享的是疏通經絡的實操方法,即按壓四個穴位。

十二經絡所主負面情緒

每個臟器都主一種自然的正向能量,如果外界環境打破了身心平衡,就會產生相對應的負面情緒。負面情緒過多,就會堵塞本臟器的經絡。通過疏通這些堵塞的經絡,就可以消除由於不良情緒對人體產生的垃圾,進而改善或消除不良情緒。

1


膽:負面情緒主焦慮

正向能量是主中正、決斷;負面情緒主焦慮。膽的功能強健,決斷力強,中正無私;若膽經淤堵,就會出現焦慮不安,優柔寡斷的心境。


2


肝:負面情緒主憤怒

肝的正向能量是主計謀、謀慮;負面情緒主憤怒、指責。肝經淤堵的人,容易憤怒,好攻擊指責。疏通肝經,可以降肝火、平和情緒。

3


肺:負面情緒主悲傷

正向能量是主一身之氣;負面情緒主悲傷。肺經淤堵的人容易悲傷。疏通此經絡,可以減低悲傷情緒,找回正向能量。

4


大腸經:負面情緒主懊悔

正向能量主傳導、排毒、存污;負面情緒主懊惱(懊悔、煩惱)。大腸不通容易煩惱、無名火;大腸瀉下容易對過去的事情懊悔不已。疏通大腸經、改善大腸功能,可以消除這類負面情緒。

5


胃:負面情緒主急躁

正向能量主接納、豁達;負面情緒主急躁。胃經淤堵的人做事容易著急,容易躁動,語言、行為均容易急躁。容易面部痤瘡、粉刺、或身體容易出現癰膿。疏通胃經,可以緩和急躁的情緒,排出體內的毒素。

6


脾:負面情緒主抱怨、委屈

正向能量主思考;負面情緒主抱怨、委屈。五行當中,脾主土,屬於大地坤土之性,能承載一切的好與壞。若脾的功能正常,可以接納一切寒熱溫良、酸苦甘辛。若脾的經絡淤堵,就會對它的無私接納產生抱怨、委屈。

7


心:負面情緒主怨恨、仇恨

正向能量主歡喜、喜歡。負面情緒主怨恨、仇恨。怨恨比抱怨更強烈,有恨之入骨的勢頭,恨是由內心的最深處升起來的。生恨日久,耗傷心氣、心血,導致心經淤堵。心腦血管問題,多來源於心經淤堵。

8


小腸:負面情緒主哀愁

正向能量主悲憫、憐憫;負面情緒主哀愁。憐憫過度及成哀愁。哀愁過度及成哀傷。哀愁過度及容易產生潰瘍,容易堵塞小腸經。疏通小腸經,糾正偏頗,可以平和的對待一切哀傷之事。

9


膀胱:負面情緒主消沉

正向能量主積極、向上、陽光,微笑;負面情緒主消沉。膀胱經為一身陽氣之所,為陽中之陽,之所以如此,是因為膀胱經的位置正好迎向太陽。若膀胱經不通,人體陽氣就無法升騰、部散;人體缺少陽氣,就像天上缺少太陽,晴天的時候,我們的心情就會積極向上,陰雨天的時候我們的心情就容易鬱悶、消極。

10


腎:負面情緒主恐懼

正向能量主智慧;負面情緒主恐懼。腎精充沛,智慧、勇敢。若腎精虧損、腎經淤堵,就容易生不出智慧,遇事恐懼、恐慌、害怕、驚恐。孩子經常看恐怖電影,玩一些血腥的電子遊戲,均容易損耗腎精,影響智慧。

11


心包:負面情緒主壓抑

正向能量主歡樂,愉快;負面情緒主壓抑。心包經是幫助心傳達快樂心情的,若心包經堵塞,心的快樂的信號就無法傳達出來。因此經常疏通心包經是可以有效排解壓抑,提高快樂指數。

12


三焦:負面情緒主緊張

正向能量主輕鬆、心樂;負面情緒主緊張。若三焦功能不夠協調就會生出緊張的情緒。學生考試前的緊張、員工面試前的緊張等都有可能是三焦功能不相協調所致。通過疏通三焦經,協調三焦的功能,可以有效緩解緊張情緒。

疏通經絡的四個重要穴位

1


拍打心包經可以緩解”心累“

心包經是沿著人體手臂前緣的正中線走的一條經脈,起於胸中,出屬心包絡,下膈,一直走到中指。左右手臂各有一條。

可以沿著心包經的穴位逐個揉按,每個穴位以痛為標準,凡是按到痛的點就要多按幾下,最好按到讓它感覺不痛了,按壓的力度不需要太重,按壓時多停留幾秒鐘。平均每個穴位按摩2~3分鐘。

如果覺得找穴位太麻煩,也可以直接拍打心包經,即沿著經絡一點一點地拍打過去。拍打心包經,對疏通氣機非常有作用。

2


捋捋膻中穴可寧心解悶

膻中穴(兩乳之間)有寧心神,開胸除悶等作用。

按摩時用大拇指指腹稍用力揉壓穴位,每次揉壓約五秒,休息三秒。生氣時可以往下捋一百下左右,可以達到順氣的作用。

3


輕叩風池穴可緩解緊張

風池穴位於後頸部,在胸鎖乳突肌與斜方肌上端之間的凹陷中。

叩壓這個穴位能起明目醒腦的作用。只要感覺疲勞、緊張或者焦慮時可隨時輕叩。力度以感到稍微有痛感即可。

4


指壓合谷穴可治療頭痛失眠

一隻手的拇指第一個關節橫紋正對另一手的虎口邊,拇指屈曲按下,指尖所指處就是合谷穴。

合谷穴屬於手陽明大腸經的穴位,按摩此穴對於神經性頭痛、失眠和神經衰弱有一定的治療作用。

5


艾葉加醋泡腳可以緩解焦慮

足底集結著五大臟腑的經絡,用艾葉加上醋泡腳可以溫通氣血,解鬱疏肝。

焦慮抑鬱往往是肝氣不疏、氣滯血凝所致,而腳底經絡集結,艾葉的溫通和醋的活血作用,可以使氣血暢通,經絡通暢,從而達到疏肝理氣、活血解淤的功效。

每次可用溫水泡20分鐘,再做做足底按摩,特別是多按按太衝穴,即足背側當第1蹠骨間隙的後方凹陷處。

文章來源:崆峒養生匯

轉“腳踝”好處多,保心臟、降血壓、防中風、治失眠……


腳踝分佈著淋巴管、血管、神經等重要組織,既是腳部血液流動的重要關口,又是聯繫人體足部和身體的交通樞紐。柔軟而有彈性的腳踝有助於靜脈血液回心,相反,如果腳踝老化僵硬,容易導致血液回流不暢,從而加重心臟負擔。

中醫學認為,經常活動踝關節,不僅可以刺激腳踝上的商丘、解溪、中封、崑崙等穴位,還可刺激足部的湧泉、太衝、隱白、內庭等穴,調理疏通了人體近半數經絡,既能運行氣血、補益肝腎,又能防治高血壓、便秘、眩暈、失眠、神經衰弱、消化不良等病症,達到強身健體、延年益壽的作用。因此,每天不妨抽點時間做做踝關節運動,可緩解高血壓症狀,還能夠促進全身的血液循環,增加回心血量,從而起到保護心臟、預防中風等作用。



1、旋踝:自然站立,其中一腳站立,另一隻腳旋轉畫圈,雙腳交替進行,也可取坐立或仰臥位進行,最好是站立旋踝。每日一次或早晚各一次,每次15分鐘左右。

2.拉伸回勾:取坐位,呼氣時一腳著地,另一隻腳向前下方伸直,盡量伸展腳踝前端的肌肉和韌帶,保持姿勢約1分鐘;吸氣時腳尖盡量回勾,保持姿勢約1分鐘。呼吸速度不宜太急,兩腳交替,各做10次。

3.踮腳:兩腳腳尖前1/3著地,其餘2/3懸空站立,踮起腳尖,放下;再踮起,再放下,重複10次。

這種鍛煉方式沒有太多限制,隨時隨地可以進行,無論是公園還是辦公室或者在家看電視的時候也可以做。但需要注意的是,活動腳踝時速度不可太快,切忌用力過大、過猛,以防踝關節軟組織損傷。

文章來源:崆峒養生匯

全身360穴,精取10要穴


傳統中醫保健流行一首十要穴保健歌,幾千年以來為人類所利用,不花錢,能治病,人人可以動手,無副作用。“三百六十穴,不外十要穴”,可以增強抗病能力,提高人體免疫功能。

三里內關穴,胸腹中妙訣。

曲池與合谷,頭面病可徹。

腰背痛相連,殷門崑崙穴。

頭項若有病,後溪並風池。

膝前兼胸脅,環跳與陽陵。

三百六十穴,不外十要穴。

一、 風池穴

取穴:在項部,當枕骨之下,與風府相平,胸鎖乳突肌與斜方肌上端之間的凹陷處。

足少陽膽經與陽維脈的會穴。

方法:

1、先將右手拇指與食指岔開,分按兩側風池,兩指同時用力一捏一鬆25下;

2、換左手捏拿風池25下;

3、雙手兩拇指分按兩風池,餘四指抱頭,兩拇指同時用力揉捻旋轉各50下。

二、曲池穴

取穴:在肘橫紋外側端,屈肘,當尺澤與肱骨外上髁連線的中點。(屈肘成直角時在紋外端凹陷處,掌心向內取穴。)

手陽明大腸經的合穴,馬丹陽天星十二穴之一。

方法:1、用右手食指按壓在左手曲池上,拇指托住少海穴(在肘窩底曲池對面),拇、食兩指同時用力捏捻50下;

2、換左手拇指捏拿揉捻右肘曲池50下。


三、內關穴

取穴:在前臂掌側,當曲澤與大陵連線上,腕橫紋上2寸,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

手少陰心包經絡穴。

方法:1、用右手拇指按壓左手內關,食指托住外關穴(在腕關節背側,與內關相對)。兩指同時按壓,一捏一鬆50下;換左手捏拿右手內關50下。

2、用右手拇指按壓捻揉左手內關50下;換左手拇指捻揉右手內關50下。

四、合谷穴

取穴:在手背,第1、2(拇、食指)掌骨之間,當第2掌骨橈側中點處。

手陽明大腸經原穴,四總穴,馬丹陽天星十二穴和回陽九針穴之一。

方法:用右手拇、食指岔開,捏拿左手合谷50下;換左手捏拿右手合谷50下。

五、後溪穴

取穴:在手掌尺側,微握拳,當小指本節(第5掌骨指關節)前的掌指橫紋頭赤白肉際。手太陽小腸經腧穴,八脈交會穴通督脈。

方法:1、用右手拇、食指岔開,拇指在左手掌上,食指在左手背,兩指同時用力掐捏捻揉左手後溪50下;換左手掐捏捻揉右手後溪50下。

2、兩手握拳,拳心朝上,兩後溪對敲50下。

六、環跳穴

取穴:在股外側部,側臥屈股,當股骨大轉子最凸點與骶管裂孔連線的外1/3與中1/3交點處。經驗取穴:側臥屈股,術者以拇指掌指關節橫紋壓在大轉子凸點上,指頭指向脊椎,拇指尖之處是穴。

足少陽膽經與足太陽膀胱經的會穴,馬丹陽天星十二穴和回陽九針穴之一。

方法:1、脫去外衣留內衣,兩手握拳,手心向內,兩拳同時捶打兩側環跳各50下。

七、足三里穴

取穴:正坐屈膝垂足,當犢鼻下3寸,距脛骨前緣一橫指(中指)。

足陽明胃經合穴,四總穴,馬丹陽天星十二穴和回陽九針穴之一。

方法:1、穿著內衣正坐,雙腿屈膝,用兩手拇指分別按壓在兩腿足三里上,餘四指併攏扶住小腿肚,兩拇指同時用力按揉50下。

2、雙掌同時拍打兩腿足三里50下。足三里是降虛火、定神誌、強壯保健的要穴。

八、殷門穴

取穴:在大腿後面,當承扶與委中連線上(臀橫紋至膕橫紋正中連線上),承扶下6寸。

足太陽膀胱經腧穴。

方法:1、脫去外衣留內衣,正坐床上或椅凳上,用兩手拇、食指岔開,同時捏拿兩殷門各50下。

2、兩手掌分別按兩腿殷門,同時上下摩擦50下。

九、陽陵泉穴

取穴:在小腿外側,當膝下腓骨頭前下方凹陷處。

足少陽膽經合穴,馬丹陽天星十二穴之一,八會穴中的筋會穴。

方法:1、用兩手拇指按壓在兩腿陽陵泉上,其餘四指併攏托住小腿肚,同時用力揉捻50下。2、兩手掌分按兩膝外側,同時用力拍打各50下。

十、崑崙穴

取穴:在足部外踝後方,當外踝尖與跟腱之間凹陷處。

足太陽膀胱經腧穴,馬丹陽天星十二穴之一。

方法:1、用右手拇、食指岔開,食指按住右足崑崙穴,拇指按在右足內踝下照海穴上,拇食指同時用力捏拿50下;換左手捏拿左足崑崙穴50下。2、兩拇指分按兩足崑崙穴同時揉捻50下。

文章來源:KGH健康私塾

頸椎病,請認准這條經絡!


手太陽小腸經

手太陽小腸經上有19個穴位,均為雙穴,左右各一,共38個。起於小指尺側指甲旁0.1寸的少澤穴,經過手掌和腕部尺側,從前臂外側的後緣上行,在肩胛骨部位繞行,止於耳屏前、下頜骨髁狀突後方張口凹陷處的聽宮穴。

心經上的容易堵塞的位置分別是後溪穴、天宗穴、肩貞穴。



頸椎病患者的福音:後溪穴

1


後溪穴的位置

後溪穴比較好找,握拳時在第5手掌與手指間關節後,可用另一手食指點揉。

2


後溪穴的作用

如果有頸椎、肩胛疾患或小腸受寒嚴重者,按揉此穴1-3分鐘可有明顯的痛感,一般當次按揉痛感就會減輕。

平時呢,也可以這樣來刺激一下後溪穴☟☟☟後溪穴還是八脈交會穴之一,與督脈相通,所以經常刺激此穴還可以保護陽氣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

肩頸疾患之人必按:天宗穴

1


天宗穴的位置

天宗穴在後背,所以探查需要人幫忙。被按者正坐位,上身坐直放鬆,術者用掌根按揉肩胛骨下窩中央(肩胛骨是一塊倒三角形的骨頭,輪廓清晰)。

2


天宗穴的作用

有肩頸疾患之人,此處會有強烈的痛感,並向四周放散。有時候,一指下去,會讓人淚流滿面,那酸爽……但,此時一定要忍住疼痛堅持疏理數日,氣脈暢通後痛感即會消失。

另外,現如今大多數人貪食寒涼之品,連大冬天的也不放過,小腸經很容易積寒。這種情況可以在天宗穴處拔罐留罐10分鐘,如果顏色黑紫,說明小腸經有寒,應該及時將內寒祛除,以免之後形成病灶。所以,不要偷懶哦,在此處進行拔罐術,拔兩天、歇一天,至顏色消褪為止。

降血壓、療肩痛:肩貞穴

1


肩貞穴的位置

天宗穴還有一個好朋友——肩貞穴,是治療肩部疼痛的首要穴位。

探查肩貞穴也需由他人幫助,用對側的手操作,即左手置於右肩、右手置於左肩,公眾號:思考部落。其餘四指置於肩關節上,用拇指點按腋後皺襞上1寸處(即肩貞穴處),多數人此處有結節,此時忍住疼痛堅持按揉5分鐘,3-5日後結節就會消散。

2


肩貞穴的作用

肩貞穴是小腸經的常見堵塞點,隨時探查可以知曉經絡的暢通情況。此處持續不通,逐漸影響局部的氣血布散,久而久之則引發頸肩痛,因此肩貞穴是治療肩部疼痛的首選穴位,而且根據日本已故針灸大師澤田健的經驗,此穴有降血壓的作用,澤田大師常以肩貞穴為主穴治療高血壓。

小腸經最佳探查、疏通時間下午1-3點鐘,按揉後溪穴、天宗穴,點揉肩貞穴探查,如有疼痛,可在痛點處點、按揉5分鐘。

下面要說起的兩個穴位,都不在小腸經上,但是都與小腸(經)有關。

艾灸“關元穴”,增加小腸熱度

1


關元穴的位置

關元穴,肚臍下3寸(4指寬)。

2


增加小腸熱度的原因

小腸又稱“赤腸”,我們也把愛幫助人的人稱為“熱心腸”,看來這小腸與心還真有些關係。沒錯,在經絡學上來說,心與小腸為表里關系,心屬陽、屬火,那心和腸都應該是熱的。

現代醫學也有研究證實:小腸是人體最大的消化器官,裡面有各種消化酶,這些酶是食物進行化學反應的催化劑酶,小腸工作好壞取決於腸道內的溫度。最佳溫度為37℃,溫度過低就會降低消化酶的工作效率而影響營養的吸收,並產生額外的化學產物。

前面也說到,現在人們夏天貪涼直接導致腸內溫度下降,小腸經在肩胛部循行,而寒主收引,肩胛部的氣血運行受到影響,引起肩關節僵硬。很多年輕人不明此理,還以為是運動量不夠所致,於是有空一頭扎進健身房,直到一身大汗才停下來,緊接著就咕咚咕咚灌一肚子冷飲,以為鍛煉到位了,但其實是形成了惡性循環。所以想要保持小腸的熱度,首先要管住自己的嘴。

如果小腸溫度過低,慢慢影響到心,身體的動能就會不足,看什麼都不陽光,甚至成為抑鬱症的誘因。

3


關元穴的作用

關元穴是小腸的募穴,艾灸關​​元穴可以將熱能補充到腸道,恢復小腸的熱度,同時培元固本、補益下焦。如果有手腳冰涼、小腹冷痛、腰酸怕冷、小便清長、大便清稀、完穀不化、舌淡苔白、脈沉細等陽虛不足的症狀,可以根據自身的情況,每日晨起艾灸關元穴10-30分鐘。每日艾灸1次,待到身體狀況轉好,艾灸關元穴2-3分鐘全腹即有熱感,熱感能持續1-2個小時,視為正常,便可以停灸。



治落枕:落枕穴

1


落枕穴的位置

落枕穴,是經外奇穴,位於手背部第2、第3掌骨之間,兩指骨交會處向外一橫指。

2


落枕穴的作用

有沒有試過,早上一覺醒來發現脖子扭不了了,再扭一下疼的齜牙咧嘴,多半都知道自己落枕了!有時一側,有時雙側。大多數人偶爾有落枕,也有部分人頻繁落枕。人們常認為是睡覺時不小心受風或固定姿態時間過長,氣血不周而產生的凝滯疼痛,這只是一部分外在的現象。

如果小腸經有恙,肩部的氣血運行必會不暢,再加上外因的作用而產生肌肉僵痛,看似偶然的落枕其實是必然。

平時保持小腸經的通暢是可以避免落枕的發生的,而且一旦落枕可以點揉落枕穴和後溪穴來調理。落枕時將食指立起來並按揉落枕穴會有痛點(在患側還是健側尚不規律),剛按揉時疼痛難當,點按的同時需配合晃動、扭轉脖子,5分鐘後痛感會漸漸消失;再按揉後溪穴的痛點,也是邊按揉邊扭動脖子。實踐中,當兩個穴位的痛感減輕後,脖子基本會恢復正常。

文章來源:崆峒養生匯

公孫、內關、臨泣、外關、申脈、後溪、列缺、照海,八脈代表穴位


奇經八脈是督脈、任脈、衝脈、帶脈、陰維脈、陽維脈、陰蹺脈、陽蹺脈的總稱。它們與十二正經不同,既不直屬臟腑,又無表裡配合關係,“別道奇行”,故稱“奇經”。

十二正經以外,人體還有一套更重要的平衡系統,就是奇經八脈。奇經八脈是我們的生命線,只要你每天去按摩八脈上的大穴,以穴通經,以經通脈,就會感覺人體彷彿有了一股清陽之氣。

奇經八脈對十二經氣血有蓄積和滲灌的調節作用。八脈裡有八個代表性的穴位,公孫、內關、臨泣、外關、申脈、後溪、列缺、照海。每個穴位的功效,打個比方來說,相當於“核反應堆”,一治就治一大片。

1、內關穴:養顏養心

很多女性朋友在40歲至50歲之間,經常容易產生心慌、氣短、出虛汗等不適症狀。醫院也查不出是什麼病,只能籠統說是更年期綜合症,或者亞健康。

實際上按照古人的說法,女人一到這個年齡段,基本上身體就到了衰退的階段,女子的衰老首先從陽明經開始,慢慢地導致三條陽經氣血逐漸衰退。頭為諸陽之會,氣血不能上達於面部,皺紋和斑點就產生了。人的美實際上與氣血息息相關。心主神,其華在面。心之神主要靠氣血來充盈,氣血充足,自然反映到臉上,所以女人養顏首先要養心。

內關穴所屬的這條經絡叫心包經,通於任脈,會於陰維,是八脈交會穴之一。內關穴的真正妙用,在於能打開人體內在機關,有補益氣血、安神養顏之功。內關穴也很好找,在手臂內側,腕橫紋上兩寸,取穴時手握虛拳向上平放,另一手食指、中指、無名指三指以腕橫紋為準並齊,食指點按的地方就是內關穴。這個穴位在養生上的好處是:隨時隨地都可以點揉,以略感酸痛為宜。

2、外關穴:“聰耳神穴”

傳統的道家醫學認為,出現暫時性聽力問題,是人體陽氣不足的表現。那麼外關在此刻起到一個什麼樣的作用呢?按摩外關穴具有充實三焦的元陽之氣,並引導元氣出納運化於一身的效果。這個穴位淤阻的時候,會引起耳膜弛緩不收,塌陷的耳膜無力恢復常態。

外關穴在臨床上還可用於治療急性腰扭傷。有一位40歲左右的病人,他一次彎腰撿東西,起得比較急,一下子腰就不能動了,稍微一動就疼痛難忍。採用針刺和推拿來治療,在雙外關穴針刺,同時讓他做腰部前後左右扭轉活動,十幾分鐘后腰痛完全消失,活動如常。外關為三焦經之絡穴,它在腕背橫紋上2寸,尺橈骨中間,與內關相對的地方。外關通於陽維穴,具有解表祛風、活絡止痛的作用,不僅對急性腰扭傷有奇效,還對關節炎、頸椎病等有很好的效果。

3、列缺穴:專治落枕、偏頭痛

落枕幾乎每個人都經歷過,苦不堪言。落枕還是頸椎發生病變的一個前期信號,經常落枕的人,如果不及時調理預防,多半會導致頸椎病。列缺穴對於預防頸椎病有獨到的效果。在人體上,列缺穴就是我們修復頭部疾病的工具。

《黃帝內經》裡記載,列缺穴主要治療偏頭疼、頭疼、落枕等疾病。《針灸大成》中有一首膾炙人口的四總穴歌,其中一句為:“頭項尋列缺。”就是說脖子往上的病都可以用這穴位來治療和調節。列缺穴很好找,在橈骨莖突上方,腕橫紋上1.5寸。取穴時兩手虎口交叉,當食指尖所到凹陷處,便是該穴。用列缺穴的手法主要是彈撥。

4、後溪穴:治療頸椎腰椎病

後溪穴怎麼找呢?把手握成拳,在第5指關節後的遠側掌橫紋頭赤白肉際處即是(即把手握拳,掌指關節後橫紋的盡頭就是該穴)。

如果你坐在電腦面前,可以把雙手後溪穴的這個部位放在桌子沿上,用腕關節帶動雙手,輕鬆地來回滾動,即可達到刺激效果。在滾動當中,它會有一種輕微的酸痛。每天只用抽出三五分鐘的時間來,隨手動一下,堅持下來則對頸椎、腰椎確實有著非常好的療效。

5、照海穴:治療咽痛

嗓子痛點揉照海穴就會有很好的效果,因為照海穴在奇經八脈中屬陰蹺,與足少陰腎經交會,為八脈交會要穴之一,有滋腎清熱、通調三焦之功,既補益又清熱。

孫思邈在《千金要方》裡稱此穴為“漏陰”,就是說這個穴位出了問題,人的腎水減少了,會造成腎陰虧虛,引起虛火上升。因此,只要我們感到胸口悶得不舒服、嗓子乾痛、聲音嘶啞,甚至得了慢性咽炎,都可以按一按這個穴,既有滋腎清熱的功效,還能讓身體的三焦功能順暢起來。

取穴時把兩隻腳心對齊,在內踝下有一個小坑,就是穴位所在(見上圖)。在按摩這個穴位的時候,要閉口不能說話,感覺到嘴裡有津液出現,一定要咽到肚子裡去。一般來說,點揉3到5分鐘後就會感覺到喉嚨裡有津液出現,疼痛也會馬上隨之緩解。閉口不說話,是為了使升發的津液易於滋潤喉嚨,這也就是古人所說的吞津法。揉按照海穴會激發腎中精氣,引水液上行,滋潤喉嚨,虛火得到腎水的滋潤則下行,嗓子疼痛自然就“水到病除”了。

6、申脈穴:身寒者的純陽大藥

“腰背屈強腿痛”,是明顯的膀胱經感受寒邪之氣後的受涼之象。因為陽蹺通膀胱經,而申脈本身就是膀胱經的一個重要穴位。所以申脈穴是陽中至陽,用這個穴位既能散除體內寒邪,又能使陽氣通達巔頂,對人體不僅起到平衡的作用,還可以使人步履輕健矯捷。

配上小青龍湯服用,表裡互解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使患者體內的寒邪在短時間內排出體外,又能恢復自身的陽氣,是一個祛寒回陽的妙穴。

申脈穴是陽蹺與太陽膀胱經交會的重要穴位,它的取穴法也很簡單,在外踝骨正下的凹陷處。人體受到寒邪之後會縮成一團,瑟瑟發抖,這在中醫裡叫做“拘急收引”,而申脈穴有伸展脈絡之意,可以快速調動人體陽氣,陽氣足則寒邪自散。

7、公孫穴:擺平痛經及脾胃疾患

公孫是脾經的絡穴,入屬脾臟,聯絡胃腑,又和位於胸腹部的衝脈直接相通,所以它有兼治脾胃和胸腹部各種疾患的作用。

醫學認為,治療一切婦科疾病首先從脾胃入手,尤其是月經不調,更應該首先調胃。脾統血,主運化。脾胃虛寒,不能運化水濕,脾胃的運化不良就會產生痛經,有時還會伴隨嘔吐、噁心、頭痛等症狀。

有痛經的女性朋友,可以多點揉公孫穴。公孫穴在人的足內側緣,我一般把公孫穴看做一個區域,在腳拇指跟後,有一塊很大的腳掌骨,在腳內側沿著這個骨頭按壓,壓到最有酸脹或酸痛感覺的那一點,就是屬於你自己的公孫穴了。

8、臨泣穴:升發身體少陽之氣

臨泣穴是膽經上的主穴之一,連通帶脈,也是一個調一穴而梳理兩經脈的妙穴。帶脈是沿人體肚臍一圈,像是人體正中係了一條玉帶,能約束縱行之脈,增強經脈之間氣血運行的聯繫,是關乎人體健康非常重要的一條保健經脈。在使用這個穴時,可採用蜷腿坐的姿勢,它在足背外側,第四趾、小趾蹠骨夾縫中。足臨泣主升發人體少陽之氣,解散肝膽鬱結之氣,經常點按會比專業的足療效果還好。

文章來源:KGH健康私塾

刺激兩個穴位,讓你擺脫花眼之苦


人體衰老首先表現腳力不足和視力下降。因此預防眼睛衰老免受花眼之苦實屬必要,其實只要每天在手掌特定部位進行適當刺激,不但可以預防老花眼還可以抑制老年性白內障。

具體方法是刺激手背小指側手腕上的養老穴,刺激這個穴位對40歲以上的人所得的老花眼及眼睛疲勞很有效果。當然對一般人的眼睛疲倦,眼睛充血也有不凡的效果。特別對高齡者效果越好。而位於小指根測的養老點則對40歲以前的人有效。

刺激養老穴和養老點可自己進行,每天早晚各指壓10-20次即可。每天指壓,最長時間3個月,按壓穴位的的痛痛就會消失,眼疾也會消失。如果在指壓處用煙頭或艾蒿灸治效果會更好。

養老穴

養老穴是手太陽小腸經上的常用腧穴之一,以手掌面向胸,當尺骨莖突橈側骨縫凹陷中,在尺骨背面,尺骨莖突上方,尺側腕伸肌腱和小指固有伸肌腱之間;布有前臂骨間背側動、靜脈的末支,腕靜脈網;有前臂背側皮神經和尺神經。主治目視不明; 肩、背、肘、臂酸痛,腰痛。操作方法為直刺或斜刺0.5~0.8寸。

中文名養老穴

出處: 《針灸甲乙經》

隸屬經絡: 手太陽小腸經

功能: 充養陽氣

操作: 直刺或斜刺0.5—0.8寸

主治: 目視不明,肩、臂酸痛等

特殊主治: 郗穴

主要配伍: 配肩髃主治肩、背、肘疼痛.

1)養老。養,生養、養護也。老,與少、小相對,為長為尊也。養老名意指本穴的氣血物質為同合於頭之天部的純陽之氣。本穴物質為陽谷穴傳來的炎熱之氣,出本穴後脹散並化為水濕成份更少的純陽之氣,與天部頭之陽氣性同,故名養老。

2)手太陽郄穴。郄,孔隙也。本穴的氣血運行通道狹窄,如孔隙一般,故為手太陽經郄穴。

功能作用:充養陽氣。

治法:寒則補而之或灸之,熱則瀉之。

定位:以手掌面向胸,當尺骨莖突橈側骨縫凹陷中。

解剖:在尺骨背面,尺骨莖突上方,尺側腕伸肌腱和小指固有伸肌腱之間;布有前臂骨間背側動、靜脈的末支,腕靜脈網;有前臂背側皮神經和尺神經。

主治:目視不明;肩、背、肘、臂酸痛,腰痛。

操作:直刺或斜刺0.5~0.8寸。強身保健可用溫和灸。

臨床運用:現代常用於治療視力減退、眼球衝血、半身不遂、急性腰扭傷、落枕等。

配伍:配肩髃主治肩、背、肘疼痛;配睛明、光明主治視力減退。

文章來源:中藥與健康

入睡姿勢決定健康程度!這些睡覺方法你掌握了沒?


人這一生,有相當長時間是在睡眠中度過的,睡姿的好壞影響一個人的健康和幸福感。

研究發現,有80%的人群在某個階段會受到後背疼痛的困擾,睡姿常常引起或加重了他們的後背疼痛問題。

5種睡姿的利與弊

1


仰臥-傷肺

這種睡姿比較多,大約佔人群50%~60%。

這樣睡不會壓迫到身體任何臟腑器官,還能讓脊椎身體部位成一條直線,緩解腰背痛。

但保持這種姿勢睡覺時,面孔中開竅的部位朝上的時候較多,而氣與津液走勢為下行。

熟睡時,由於臉孔朝上,因口水流入氣管或舌根下墜容易導致打呼嚕或嗆咳,甚至造成氣滯,阻礙肺部氣血運行。



2


左側臥-傷心

左側臥佔人群20%~30%。

心臟處於整個胸廓的左側,左側臥時心臟的位置低,要想保證全身的血液循環,心臟負擔會加重。因此不建議老年人、有心髒病的人採用左側臥。

但對於患有胃食管反流的人或孕中後期女性來說,左側臥是最佳睡姿。

因為胃灼熱症狀在晚上會變得嚴重,這種姿勢有助於明顯減少流入食管的胃酸,減少胃灼熱的疼痛感。

而懷孕中晚期,增大的子宮呈右旋狀態,會壓迫右側輸尿管,導致輸尿管擴張,甚至腎積水,所以孕中晚期的孕婦建議左側臥位。

3


右側臥-健康

這種睡姿是大多數人比較認可的一種健康睡姿。

首先,胃通向十二指腸以及小腸通向大腸的口都是向右側開,有利於胃腸道的正常運行,有利於消化。

其次,肝臟位於右上腹,右側臥位時它的位置低,有利於肝臟的血液灌注,有利於體內營養物質的代謝。

因此保持右側臥位,對身體健康更有好處。且對於早孕期女性來說,子宮小,右側臥位為好。

4


蜷縮式-傷頸背

蜷縮的姿勢有助於緩解身體壓力。保證身體足夠放鬆,適合壓力大、感到身心疲勞的人。

但人的背部感覺最舒服的時候是在伸直時,蜷縮動作會使背部過度牽拉,背部、頭頸承受壓力較大,造成血脈不暢。

中醫認為血脈不暢就會有虛證產生,因此,不論是坐著、站著,還是躺著,都應該做最舒服的姿勢,不要老是曲著腰。

5


趴著睡-沒好處

這種睡姿的人比較少,約佔5%,這是最差的睡姿。

趴著睡的時間過長,會使胸部受到壓迫,影響氣血的運行,導致出現心臟不適、呼吸困難等情況。

中醫認為心衰是氣血不足引起的,因此,在睡眠中應該保證有一個良好的呼吸狀態。

而且,俯臥時為了方便呼吸,必須把頭轉向一側,易引起脊柱彎曲、錯位,增加肌肉、關節壓力,造成肩背不適。

當然,睡姿不是一成不變的。對於正常人來說,左側臥、仰臥、右側臥都可以,相互調節、搭配,才是對身體最好的休息。

但對於患有疾病的人來說,就要選擇最利於健康的睡姿了。

10種疾病的專屬睡姿

如果你患有某種疾病,看看下面哪種睡姿更適合你。

1


腰背痛-側臥

建議使用側臥睡姿,並把U型全身枕夾在膝蓋間,支撐身體重量,幫助手臂擺放得更舒適。

2


頸椎病、腰間盤突出-仰臥

側臥會加重椎動脈痙攣,甚至影響腦部供血。建議平躺仰臥,睡硬板床。

3


鼻部疾病-側臥

鼻中隔偏曲和鼻息肉的患者,應向偏曲的反方向、未長鼻息肉的一側臥位入睡,能保持口鼻氣流通暢,避免晨起頭暈、咽乾等不適。

4


食管疾病-仰臥

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應仰睡,枕頭高度為15厘米左右,減輕胃液反流。

5


靜脈曲張-腳抬高

把腳稍微抬高,在水平位置上超過心臟的高度,有助於促進血液回流心臟,避免下肢靜脈充血。

6


冠心病-右側臥

患有冠心病的人群應右側臥,減少下腔靜脈回流的血液量,利於心臟休息。

7


心衰-半躺半坐

既能改善肺部血液循環,減少肺部淤血,還可增加氧氣吸入量,有利於緩解心悸、胸悶、氣喘等不適症狀。

8


腦血栓-仰臥

枕頭最好高5厘米,不宜過高或過低。保證頸動脈不受壓迫,腦部供血充足。

兩種午睡的最佳姿勢

很多人把“腎”當成自己的命根子,如果腎不好,那可是攤上大事兒了!

您一定想不到,睡午覺其實也可以補腎吧?下面兩種睡姿推薦給您!

1


還陽臥

身體自然平躺,髖關節放鬆,腿似環,兩腳心相對,腳後跟最好直對著會陰兩手心放於大腿根部附近,掌心向著腹部。

仰臥由於著床面積大,壓迫力較小,身體更容易放鬆。身體的放鬆加上一定的姿勢,可以很快的把陽氣和腎氣充盈起來。

2


混元臥

把還陽臥再提高層次的練法是混元臥。

仰臥,兩腳心相對,腿似環,兩手重疊或交叉輕輕的放在頭上,手心對著頭頂百合。

這個姿勢既能補腎氣又可放鬆頭部,對失眠、神經衰弱有較好的治療效果。

上面兩臂圍成一個圈,可以使腎氣不往生殖器上走,而是拉到中脘的深處。下面兩腿圍成一個圈,有利於周身氣血沿腿循環到身體的當中。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午睡的最佳時間是30-40分鐘,睡太久反而傷身哦~

文章來源:崆峒養生匯

經常刮刮痧,刮膀胱經,祛濕熱治百病


民諺道“秋老虎,熱死人”。立秋過後,天氣依舊炎熱,此時天空中的陽氣向大地沉降,地面的火熱之氣最盛,悶熱潮濕是其天氣特點。人們若是久居這樣的環境,易受暑熱、暑濕與細菌病毒的侵襲,從而引發咽喉腫痛、口腔潰瘍、水腫等問題。在立秋時節通通膀胱經,能夠排除長期堆積於人體內的濕熱,達到保健養生的目的。中醫推薦,用刮痧療法清除人體濕熱是個不錯的選擇。

通常情況下,健康的身體在刮痧後是不會有痧出現的。那些呈鮮紅、深紅、紫紅甚至黑紅的痧點、包塊代表了血液裡面毒素的沉積。痧點顏色越重,反映人體內的毒素淤積越重。俗話說,“經常刮刮痧,活到八十八”。刮痧能把黏積在人體血管壁上的垃圾和廢物排出體外,可以說每刮一次痧,體內的毒素就會減少一部分,血液就得到了淨化。


膀胱經:清除濕熱說起清熱除濕,膀胱經可謂是“主力軍”,它不僅是人體最大的排毒經絡,而且還能調節腰腿的各種問題。膀胱經與腎經相表裡。中老年人往往會情緒低落、精神狀態不佳、記憶力減退,這些都跟腎氣不足有關,常刮膀胱經也能使心情舒暢。刮痧的操作方法也簡單。首先準備刮痧板或用梳子代替刮痧板,再準備點潤滑油或橄欖油,將其塗抹在背部,可起到潤滑的作用。然後握住刮痧板,於後背部脊椎兩旁用點勁反复刮15~20遍即可。膀胱經由於向下循行,所以刮痧通常都是自上往下刮。刮的時候要把整個後背分成上中下三段。先刮上段,然後是中、下段,每一段都從左邊刮起。另外,下午3點正是膀胱經值班的時間,選在此時刮痧效果會更好。

風池+肩井:緩解頸肩痛風池穴在頭額後面大筋的兩旁與耳垂平行處,低頭時腦後的兩個坑就是此穴。肩井穴在大椎與肩峰連線中點,肩部最高處。方法:風池穴從上向下貼著皮膚刮,一直刮到肩井穴,然後沿著肩膀的方向,由里向外刮,有肉的地方30下,肉少的地方就20下。提示:用手腕調整角度,前臂做移動,帶動刮痧板刮拭。

天突+膻中:平喘止咳天突穴位於頸前正中線,胸骨中央凹陷處。膻中穴位於胸部正中兩乳間。方法:沿正中線由上向下刮。也可順著肋間隙刮,用棱角側著由里向外刮,刮10~20次微微潮紅即可。提示:乳頭乳暈及乳部不明原因腫塊禁刮。

太陽+百會:提神醒腦百會穴位於頭頂正中線與兩耳尖連線的交點處。太陽穴在耳廓前面,前額兩側,外眼角延長線的上方。頭部刮痧分三種方法: 1.把梳子由前髮際從前向後梳; 2.由頭正中間,向各個方向刮,以百會為中心,全頭放鬆刮; 3.頭正中向前刮,頭正中向後刮,頭兩側太陽穴向後刮。此法能促進頭部血液循環,使頭腦清醒,有利於增強記憶力。提示:閒暇之餘可經常刮一刮或揉一揉,但力度要輕。

中脘+天樞:促進消化中脘穴位於上腹部,前正中線上,臍上4指寬。天樞穴位於臍中旁開2指寬。方法:腹部肌肉走形是由上向下,血管亦是如此,腹部的刮拭也應由上向下。提示:排便功能差者可在肚臍以下刮,有些痛經女性也可刮下腹部。

血海+三陰交:補血養肝當人取屈膝位時,用掌心蓋住膝蓋骨,五指朝上,手掌自然張開,大拇指端下肉最多的地方就是血海穴。三陰交則位於小腿內側,踝關節上4指寬。方法:由下肢內側血海穴一直刮至三陰交穴,由上至下,中間不宜停頓,一次刮完,至皮膚發紅、皮下紫色痧斑形成為止。常刮三陰交能夠起到補血養肝的目的。提示:下肢刮痧先刮外側,由上向下,再刮後側(膀胱經的位置),然後再刮內側。

文章來源:KGH健康私塾

十二經絡原穴,千萬別以為只能止疼!


1、肺經太淵

位置:在腕掌側橫紋橈側,橈動脈搏動處。

局部解剖:有橈動、靜脈。分佈著前臂外側皮神經和橈神經淺支。

主治:咳嗽,氣喘,咳血,咽喉腫痛,胸痛,心悸,腕臂痛。現多用於治療感冒,咳嗽,支氣管炎,百日咳,肺結核,心絞痛,肋間神經痛,無脈症,腕關節疼痛及周圍軟組織疾患等。

刺灸法:避開橈動脈,直刺0.2~0.3寸。可灸。

配伍: 配列缺、孔最,有疏風解表,宣肺止咳的作用,主治咳嗽,氣喘,胸背痛;配內關、衝陽、三陰交,有益心通陽,祛瘀通脈的作用,主治無脈症。

2、大腸合谷

位置:在手背,第一、二掌骨間,第二掌骨橈側的中點處。

局部解剖:有手背靜脈網。分佈著橈神經淺支。

主治:頭痛,頸項痛,目赤腫痛,鼻衄,鼻塞,鼻淵,齒痛,耳聾,面腫,咽喉腫痛,痄腮,牙關緊閉,口眼歪斜,熱病無汗,多汗,腹痛,痢疾,便秘,閉經,滯產,小兒驚風,上肢疼痛,痿痺。現多用於面神經麻痺,面肌痙攣,三叉神經痛,電光性眼炎,近視眼,腮腺炎,扁桃體炎,舌炎,牙齦炎,牙痛,流行性感冒,高血壓,皮膚瘙癢,蕁麻疹等。

刺灸法:直刺0.5~1.0寸。可灸。孕婦禁針灸。

配伍:配頰車、迎香,有通經活絡止痛作用,主治牙痛,面痛,面癱。有疏風解表,宣肺利竅作用,主治感冒,頭痛,發熱,鼻塞。配列缺,為原絡配穴法;配太衝,稱四關穴,有鎮靜安神,平肝熄風作用,主治癲狂,頭痛,眩暈,高血壓;配風池、大椎,有清熱涼血,截瘧作用,主治皮膚瘙癢,蕁麻疹,疔瘡,瘧疾。配三陰交,有調經活血催產作用,主治月經不調,痛經,經閉,滯產。



3、胃經衝陽

位置:在足背最高處,當長伸肌腱與趾長伸肌腱之間,足背動脈搏動處。

局部解剖:有足背動、靜脈及足背靜脈網。分佈著腓淺神經的足背內側皮神經,深層為腓深神經。

主治:上齒痛,足背紅腫,口眼歪斜,足痿。現多用於齒齦炎,癲癇,脈管炎等。

刺灸法:避開動脈,直刺0.3~0.5寸。可灸。

配伍:配足三里、僕參、飛揚、复溜、完骨,有補益氣血,潤養經筋的作用,主治足痿失履不收;配豐隆,有豁痰寧神的作用,主治狂妄行走,登高而歌,棄衣而走。

4、脾經太白

位置:在足內側緣,當足大趾本節(第一蹠趾關節)後下方赤白肉際凹陷處。

局部解剖:有足背靜脈網,足底內側動脈及跗內側動脈的分支。分佈著隱神經與腓淺神經的分支。

主治:胃痛,腹脹,便秘,痢疾,吐瀉,腸鳴,身重,腳氣。現多用於急、慢性胃炎,急性胃腸炎,神經性嘔吐,消化不良,胃痙攣等。

刺灸法:直刺0.3~0.5寸。可灸。

配伍:配公孫、大腸俞、三焦俞,有清利濕熱的作用,主治腸鳴,腹瀉;配复溜、足三里,有和胃調中的作用,主治腹脹。

研究進展:胎位不正對胎位異常者,艾灸太白可使腹部鬆弛,胎動活躍,有較好的轉胎效果。小兒腹瀉配豐隆,每穴艾灸10分鐘,經治療後大便轉為正常。

5、心經神門

位置:在腕部,腕掌側橫紋尺側端,尺側腕屈肌腱的橈側凹陷處。

局部解剖:血管、神經分佈同靈道。

主治:心痛,心煩,怔忡,驚悸,健忘,不寐,癲狂,癇症,癡呆,脅痛,掌中熱,目黃。現多用於無脈症,神經衰弱,心絞痛,癔病,舌骨肌麻痺,產後失血,淋巴腺炎,扁桃體炎等。

刺灸法:直刺0.3~0.5寸。可灸。

配伍:配支正為原絡配穴法,有益氣,養心安神的作用,主治心神失養,健忘失眠,無脈症;配大椎、豐隆,有醒腦安神,豁痰開竅的作用,主治癲狂,癇證。配關元、中極,有安神益腎的作用,主治遺溺,遺精。配膈俞、血海,有活血止血的作用,主治嘔血、吐血、便血。

6、小腸腕骨

位置:在手掌尺側,當第五掌骨基底與鉤骨之間的凹陷處,赤白肉際。

局部解剖:有腕背側動脈(尺動脈),手背靜脈網。分佈著尺神經手背支。

主治:熱病無汗,頭痛,項強,指攣腕痛,黃疸。現多用於口腔炎,糖尿病等。

刺灸法:直刺0.3~0.5寸。可灸。

配伍:配通裡,為原絡配穴法,有清熱安神定驚的作用,主治高熱,驚風;配太衝、陽陵泉,有清肝利膽的作用,主治黃疸,脅痛,膽囊炎;配足三里、三陰交,有健脾滋陰增液的作用,主治消渴。

研究進展:腰痛,配下巨虛,用導氣手法,患者腰部有熱感時出針。增加腸蠕動,針刺腕骨穴可使不蠕動或蠕動減弱的結腸下部及直腸的蠕動增強。

7、膀胱京骨

位置:在足外側,第五蹠骨粗隆下方,赤白肉際處。

局部解剖:血管、神經分佈同金門。

主治:頭痛,項強,腰腿痛,癇證。現多用於小兒驚風,神經性頭痛等。

刺灸法:直刺0.3~0.5寸。可灸。

配伍:配風池、天柱,有祛風舒筋止痛的作用,主治頭痛,項強。

8、腎經太谿

位置:在足內側,內踝後方,當內踝尖與跟腱之間的凹陷處。

局部解剖:前方有脛後動、靜脈。分佈著小腿內側皮神經,當脛神經經過處。

主治:咽喉乾痛,齒痛,耳聾,耳鳴,頭暈,咳血,氣喘,消渴,月經不調,不寐,遺精,陽痿,小便頻數,腰脊痛。現多用於支氣管哮喘,腎炎,膀胱炎,慢性喉炎,神經衰弱,貧血,下肢癱瘓等。

刺灸法:直刺0.3~0.5寸。可灸。

配伍: 配少澤,有滋腎陰,清虛熱的作用,主治咽喉炎,齒痛;配飛揚,為原絡配穴法,有滋陰補腎的作用,主治頭痛目眩;配腎俞、志室,有溫腎壯陽的作用,主治遺精。陽痿,腎虛腰痛。

9、心包大陵

位置:在腕橫紋的中點處,當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

局部解剖:有腕掌側動、靜脈網。深層為正中神經本幹。

主治:心痛,心悸,胃痛,嘔吐,癲狂,癇症,胸悶,脅痛,驚悸,失眠,煩躁,口臭。現多用於心動過速,胃炎,扁桃腺炎,精神分裂症,腕關節及周圍軟組織疾患等。

刺灸法:直刺0.3~0.5寸。可灸。

配伍:配神門、列缺,有舒暢經筋,通經活絡的作用,主治腕下垂;配心俞、膈俞,有通心絡,祛瘀血的作用,主治心血瘀阻之心悸;配豐隆、太衝,有疏肝理氣,化痰醒腦的作用,主治氣鬱痰結型之癲狂。

10、三焦陽池

位置:在腕背橫紋中,當指伸肌腱的尺側緣凹陷處。

局部解剖:有腕背靜脈網,腕背動脈。分佈著尺神經手背支及前臂背側皮神經末支。

主治:肩臂痛,腕痛,瘧疾,耳聾,消渴。現多用於腕關節炎,風濕熱,糖尿病等。

刺灸法:直刺0.3~0.5寸。可灸。

配伍:配外關、曲池,有行氣活血,舒筋通絡的作用,主治前臂肌痙攣或麻痺;配少商、廉泉,有清熱通絡利咽的作用,主治咽喉腫痛;配脾俞、太谿,有疏調三焦,養陰潤燥的作用,主治糖尿病。

11、膽經丘墟

位置:在足外踝的前下方,當趾長伸肌腱的外側凹陷處。

局部解剖:有外踝前動脈分支。分佈著足背中間皮神經分支及腓淺神經分支。

主治:頸項痛,腋下腫,胸脅痛,嘔吐,噯酸,下肢痿痺,外踝腫痛,瘧疾。現多用於膽囊炎等。

刺灸法:直刺0.5~0.8寸。可灸。

配伍: 配風池、太衝,有清肝明目的作用,主治目赤腫痛;配崑崙、申脈,有通經活絡消腫止痛的作用,主治外踝腫痛;配陽陵泉、期門,有疏肝利膽的作用,主治膽囊炎。

12、肝經太衝

位置:在足背側,當第一蹠骨間隙的後方凹陷處。

局部解剖:有足背靜脈網,第一蹠骨背動脈。分佈著腓深神經的分支。

主治:頭痛,眩暈,失眠,目赤腫痛,鬱證,小兒驚風,口喎,脅痛,崩漏,疝氣,小便不利,癇證,內踝前緣痛。現多用於高血壓,尿路感染,乳腺炎,精神分裂症等。

刺灸法:直刺0.3~0.5寸。可灸。

配伍:配合谷,稱為四關穴,有鎮靜安神,平肝熄風的作用,主治頭痛,眩暈小兒驚風,高血壓;配足三里、中封,有舒筋活絡的作用,主治行步艱難;配氣海、急脈,有疏肝理氣的作用,主治疝氣。

文章來源:KGH健康私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