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王孫思邈的養生十三法,健康長壽必備


孫思邈的“養身十三法”就是能夠融入每日生活中的養生大法,此十三法包括發常梳、目常運、漱玉津、耳常鼓、面常洗、 頭常揺、 齒常叩、腰常擺、腹常揉、擬谷道(提肛)、 膝常扭、常散步、腳常搓。常常做這養生十三法,可以強身健體,延年益壽。

孫思邈



一、發常梳

常梳頭能防治脫髮和白髮,能夠刺激頭部穴位,並傳導至臟腑、疏通經絡,宜通氣血,活血祛瘀,振奮陽氣,使頭部毛孔開瀉, 濁氣外排,從而延緩衰老,梳頭法是將手掌互搓使掌心發熱,然後用手指做位成梳子狀由前額開始往上梳, 經頭頂、後腦梳回頸部,早晩至少各做十次,多則更佳。




二、目常運

眼睛是肝的窗戶,所以要經常運動,轉眼珠子可以左轉五十下,右轉五十下,交替進行,也可以先合眼,然後用力睜開眼,眼珠打圈,望向左、上、右、下四方再合眼,然後用力睜開眼,轉動眼珠,重複數次,這種美眼運動能充分鍛煉眼部的六條肌內和三條神經,使眼睛靈活自如,《千金方》還說“目宜長運” ,就是講眼睛向遠處看,最好以綠色植物為目標,能夠使視野開闊,肝血充足,這也是孫思邈年逾百歲, 還能寫書,眼睛一點都不渾濁的原因。

孫思邈



三、齒常扣

扣牙齒能活動上下顎經絡,使頭腦保持清醒,強固牙齒,加強腸胃收,齒常叩是口微微合上,上下兩排牙齒互扣,不要太用力, 使牙齒發出聲響即可, 輕輕鬆松慢慢做數次。


四、漱玉津

中醫認為:“津血同源” ,孫思邈也講“人當朝朝食玉泉,叩齒使人丁壯有顏色”, 漱玉津可以強健腸胃,延年益壽, 漱玉津時,口微張,將舌頭伸出牙齒外,由上面開始,向左慢慢轉動, 逆時針轉十二圈,再將唾液吞下去,接著反方向再做一下。

五、耳常鼓

耳常鼓能增強記憶和聽覺。耳鼓時,手掌掩雙耳,用力向內,然後放手,可以聽到“撲”的響聲,重複做十二下。

孫思邈的養生十三法

六、面常洗

面常洗講的不是指用水先臉,而是乾洗,常用手按摩臉部,臉部有眾多穴位,常按摩能使進面部血液循環,使皮膚細膩,臉色紅潤有光澤,動作也很簡單,搓手三十六下,暖手以後上下掃面。

七、頭常揺

揺頭運動,可以活絡頸部,很多人常常遺忘頸部這一重要部位,頸部上承袋、下啟軀幹,是個重要的樞紐;常運動頸部,可刺激頸部動脈血管, 頭、頸周圍肌群放鬆, 恢復肌內的柔軟與彈性,防止頸椎増生,同時可使氧氣更好地輸送到腦袋,能活化腦部細胞, 促進腦部血液循環,工作時就能讓思路變得清晰,脫離緊張、焦慮,揺頭時,雙手叉腰,閉目,垂下頭, 緩緩向右轉動,再恢復至原位, 做六次,反方向重複。

八、腰常擺

腰常擺,能強化腸胃、固腎氣,中醫說“腰為腎之府” ,擺腰可以加強腰部氣血流通,起到固護腎氣的作用,此外我們要提防腰部的脂防,腰部的脂防越多,離健康就越遠,腰部運動就是最好的鍛煉,擺動腰部,讓身體和雙手有節律地擺動,身體扭向左,右手在前,左手在後,在前的右手輕輕拍打小腹,在後的左手輕輕拍打人體的腰部“命門”處(即後正中線上的第二腰推棘突下凹陷處) ,反方向重複,做五十到一百次。

命門穴

九、腹常揉

中醫認為腹部為“五臟六腑之宮城,陰陽氣血之發源”, 經常揉腹可通和上下,分理陰陽,去陽生新,充實五臟,有助於防治消化不良、胃炎、慢性結腸炎、便秘等疾病,對於患有動脈硬化、高血壓、腦血管疾病的患者可起到捕助治療的良好作用, 還有利於人體保持精神愉悅,睡覺前揉腹,有助於入睡,防止失眠,揉腹時,將手互搓三十六下,手暖後兩手交叉,以肚臍為中心,圍繞肚臍順時針方向揉, 範圍由小到大,揉三十下。


十、攝谷道(提肛)

攝谷道可預防痔瘡、前列腺炎等疾病,有助於延年益壽,攝谷道,吸氣時提肛,將從肛門至尿道口的肌肉的肌內收緊,閉氣,維持數秒,然後呼氣放鬆,做二十到三十下。




十一、膝常扭

俗語說“人老腿先老,腎虧膝先軟”要想永葆青春,要從腿部開始。扭膝時,雙腳​​並排,膝部緊貼,人微微下蹲,雙手輕輕按膝,慢慢向左右扭動,各做二十次。

孫思邈的養生十三法



十二、腳常搓

腳底集中了全身器官的反射區,用按摩刺激反射區,通過血液循環、神經傳導,能調節機能平衡,恢復器官功能,排除積聚在體內的廢物或毒素,使新陳代謝作用旺盛,可以治失眠、降血壓、消除頭痛等疾病,對肥胖者也有一定的療效,搓腳時,右手搓左腳,左手搓右腳,從腳跟開始,向上至腳趾;再向下搓回腳跟,再同樣用左手搓右腳,做三十六次,接著兩手大拇指輪流搓腳心湧泉穴(足前部凹陷處,第二、三趾趾縫紋紋頭端與足跟連線的前三分之一處) 。

湧泉穴

十三、常散步

民間的說法就是“飯後走一走,活到九十九”,散步能增強五臟六的的功能,強健筋骨,是最好的減肥鍛煉和有氧運動。

可以利用瑣碎的空閒時間,來做做這些運動,對身體健康、延年益壽非常有幫助!希望大家可以多多堅持

文章來源:KGH健康私塾

《黃帝內經》告訴你養肝生陽的小妙招


根據春夏養陽的原則,春天養陽的要點在於:適應春天由寒變日納氣候,隨著溫度的升高,使人體和自然界生物一樣,從藏的狀態變為生的狀態。植物種子隨氣溫升高發芽生長,這個過程叫“陽生陰長” ,人體的肝臟應春,在這個時期自我更新旺盛。保證這個陽生陰長的條件,就是《黃帝內經》講的養“生”之道。

養肝



落實到生活細節中就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跟著太陽走,夜臥早起

人應隨著太陽的升起把自身的陽氣升起來,對保持健康很重要。方法就是晩上9點以前睡覺,早晨6點以前起床,適當運動動,抒發肝氣。



2、保持心情愉快

賞而勿罰,予而勿奪,多獎勵,少批評,謹防肝氣抑鬱。


3、注意躲進風邪

初春,要注意晩脫冬裝,逐漸適應氣候的變化,平安過渡到夏天。(民諺有“春括秋凍” )

養肝

4、合理飲食

春天的飲食要順應生機勃勃、萬物以榮、陽氣生髮的規律。從五穀為養的原則出發,春天對應的是麥類,多吃麥類具有幫助人體陽氣生髮之性。偏陽性的蔬菜,如青椒、豆芽、 韭菜、蒜苗等具有生髮之性。另外,綠色應肝,適當多吃些綠葉菜類有養護肝臟的作用。

春天護肝的調養方法

常用養肝方:常人每周可選用當歸羊肉菠菜湯兩次,原料:掛麵50-100克,當歸10-20克,羊肉100克, 菠菜200克,枸杞10粒, 蔥、 姜、鹽各少許,製作方法:將菠菜用開水焯後備用,500-1000毫升水燒開,放入羊肉、當歸、枸杞,待羊肉煮熟,放入菠菜、薑蔥、鹽調味即可,連議早餐食用。

春天風多,特別是北方高緯度地區的人,用當歸、羊肉湯時,可適當加入滋陰潤燥的食材,如麥冬、沙參、 玉竹、百合等藥食同源的材料,也可以把羊內換成雞或鴨,去掛麵煮湯食用。

養肝

護肝大穴一一太衝,太衝是足厥陰肝經的原穴,位於足背第一、第二趾蹠骨連接處,用拇指沿足拇指、次趾夾縫上移,按壓感覺酸脹處即是太衝穴,每天按壓太衝穴5分鐘,對肝臟具有很好的保護作用,對防治各種與肝有關的病有特效,如兩肋脹痛、失眠、煩躁、食慾不振、腰痛、腹瀉、遺尿等。

太衝穴

對症調養方:

對肝陰不足、肝陽上亢的人要滋陰平肝,推薦方:當歸生地牡蠣湯, 或舒肝丸、龍膽瀉肝丸(根據說明使用,症狀消除即止,不可常用) ,按摩太衝穴15分鐘,每日兩次。



對肝氣不足的人,可選用山茱萸黃芪牡蠣湯,適當選用動物肝臟,每天早起做八段錦的“雙手托天理三焦”,同時強打“哈欠” , 使眼淚流出即可。

養肝

對肝鬱氣滯引起的兩肋脹滿、情志不舒的人,多兼脾虛, 運化水濕障礙,造成腹脹二便不通、積食、積水等症,有食熱者可選用加味逍遙丸;有噯氣食嗅者,可選用越橘保和丸; 輕度抑鬱不眠者,可選用晩睡前半小時服人參歸脾丸,早起飯後服加味逍遙丸(無熱證可服原方逍遙丸) 或越橘保和丸。

文章來源:KGH健康私塾

印堂發黑,注意心臟健康


古代看相之人認為,印堂發黑就一定是有厄運。傳統醫學認為,通過印堂看健康確實有一定道理。據《黃帝內經·靈樞》中所述,印堂可以反映肺部和咽喉疾病。到了現代,對於印堂的研究已不再局限於肺部,而是反映五臟的興衰和全身的健康。

印堂發黑說明人體心臟功能不佳,腦部供血不足,心、腦缺氧,甚至有心肌壞死的情況。

另外,急性腰扭傷也可以導致印堂發黑。在症狀較輕時,點壓、按揉印堂可以緩解心腦供血、供氧,在此基礎上配合按揉內關穴,服用改善心腦血管的藥物效果更好。


刺激印堂主要有調整內分泌、改善心腦血管功能、安神定誌等作用。健康的印堂應該是飽滿、紅潤、有光澤的,異常情況有過紅、凹陷、發青、發黃等。

印堂過紅代表血脂異常、血壓高、脾氣大、易患腦卒中;

印堂凹陷則表示先天心臟功能較差、心臟供血不足、易緊張、易患焦慮症;

印堂發青說明心臟、大腦輕度缺氧;

;印堂發黃則說明人體氣血不足、脾胃虛弱;印堂有川字紋說明心臟供血不足、易焦慮。

當這些症狀較輕時,均可以通過按摩印堂、內關等穴位來改善,但如有嚴重情況,應及時到醫院就診。

文章來源:健康科普小郎中

讓肝不血虛,血海和足三里的穴位療法是首選


健康的身體是每個人水遠追求的目標,但現實生活中往往因某些原因,導致很多人無法實現這個夢想,其中最大的敵人便是肝血虛。一旦肝血虛,隨之而面來的便是面容憔悴、頭昏眼花、心悸失眠、手足發麻、脈細無力等,如不及時治療,還會讓疾病乘虛而入,引發各種肝膽上的大病,以致威脅身體健康。

那麼,如何不用吃藥就能補血呢?血海和足三里的穴位療法是首選。

血海穴屬足太陰脾經,屈膝時位於大腿內側,髕底內側上2寸,股四頭肌內側頭的隆起處,是治療血症的要穴,具有活血化瘀、補血養血、引血歸經之功。


每天9~11時刺激血海穴最好,因為這個時間段是脾經經氣旺盛的時候,人體陽氣處於上升趨勢,所以直接按揉就可以了;每側3分鐘,力量不要太大,能感到穴位處有酸脹感即可,要以“車輕柔”為原則,21-23時再進行艾灸。

足三里穴我們已經很熟悉了,只要按照正確的方法刺激這兩個穴位,就可以使肝臟祥和,氣血生輝。

具體操作方法:每天中午飯前和飯後按揉兩側血海穴2分鐘,最好交替進行,飯後按揉兩側足三里穴3分鐘;晚上21-23時分別艾灸血海穴和足三里穴,每穴10分鐘,根據每個人的耐熱程度不同,以能感覺到皮膚發熱但不燙為度,艾灸後喝一小杯溫開水,以補充流失的水分。

如果能長期堅持,你的肝臟就不會出現大問題。不但氣血充足,而且肝上的病症可以得到緩解和好轉。

除穴位療法外,在飲食上,要多吃具有補血、養血功效的食物,如桑葚、黑木耳、菠菜、胡蘿蔔、豬肉、羊肉、牛肝、羊肝等。另外,還要適當參加體育鍛煉,經常去郊外踏青,既能呼吸新鮮空氣,又能活動筋骨。

文章來源:健康科普小郎中

春季萬物舒發,調理肝膽正當其時


肝膽失調的人,會有肝病、脾胃病、膽囊炎、膽結石等等。春季五行屬木,木氣舒發,肝膽五行屬木,性喜條達。所以,春季是調理肝膽的最佳季節。今天老李就和大家分享一下肝膽調理的那些事……

肝膽互為表裡。肝膽功能性喜舒暢條達。如果飲食肥甘厚味、痰濕積聚或者情志不暢、生氣發怒,都會造成肝膽經絡不暢。

“流水不腐,戶樞不蠹。”膽經不通暢就會排毒受阻​​引發膽囊炎、膽結石。所以,調理膽結石,最重要的是首先調理肝膽,通暢膽經,使肝膽排毒排泄功能正常,結石才會順利排出。



膽經不通:口乾口苦,偏頭痛,容易驚悸;善嘆息,便溏便秘,皮膚萎黃;消化不良,關節痛,脂肪瘤;痰濕結節積聚,因膽汁排毒代謝不良更容易生成結晶、結石、膽囊炎等。

對治方法:上圖動態的描述了膽經的走行路線。膽經走行於人體的側面。從頭面走下肢側面,到足。拍打雙腿外側、兩肋部及頭部兩側,以疏通肝膽氣機。每天早晚各拍打十次為佳。

在五行理論裡,春季五行屬木,木氣舒發,肝膽五行屬木,性喜條達。肝膽失調的人,會有肝病、脾胃病、膽囊炎、膽結石等等。所以,春季是調理肝膽的最佳季節。

同樣的道理,一天的陽氣也是在早晨開始升發。如果早晨睡懶覺到七八點鐘,則會壓抑人體升發之陽氣,造成膽氣不舒。做肝膽調理的人一定要五點起床,做戶外鍛煉,幫助提升人體陽氣。並要拍打肝膽經絡,疏通肝膽經氣。

【子時(23點至1點)—膽經旺】

子時睡得足,黑眼圈不露;中醫理論認為;“肝之餘氣,洩於明膽,聚而成精。”人在子時前入眠,膽方能完成代謝。“膽汁有多清,腦就有多清。”子時前入睡者,晨醒後頭腦清晰、氣色紅潤,沒有黑眼圈。反之,常於子時內不能入睡者,則氣色青白,眼眶昏黑。

所以,做肝膽調理的人,務必於晚上九點開始準備睡眠,十一點睡得正香,才有利於肝臟藏血解毒、膽經排毒。

文章來源:崆峒老李

每天拉拇指,可治頸椎病!每天按下巴竟可以……


怎樣預防頸椎病,其實方法很簡單,但很多人不知道,只要按摩大腳趾相應點、拉拇指、就可以減緩頸椎病。

頸椎病的按摩點:(同理其它臟腑問題都可以按摩相應點)

對應的手部大拇指也是治療頸椎病的按摩點,每天拉大拇指,頸椎病不再來!


讓你坐立難安的痔瘡又來了,按肛門反射區可減輕不適症狀

女人想要天天心情好,不衰老,請按快樂拐角區

伺候好腳上腦垂體生殖腺腎脾反射區,想不漂亮都難!

有事沒事長按肝臟反射區,輕鬆趕走肝部疾病!

旋揉手法,這是最實用的按摩手法!

胃部不適很常見,對著這個部位按摩就可以。

老年人常按胃,胰反射區,胃口好,睡得香!

高血壓,血壓低,就找中指,來個”掐指一算“的動作!


一掐一鬆,舒緩心律不整!

腳底腎上腺反射區,解緩胸悶氣短!

揉開一窩的硬塊給,跟冠心病說:byebye!

常按這四個反射區,心腦血管病遠離你!


簡單做戒菸操,堅持下去!煙癮會越來越小!

知道戒菸區,多按幾下,煙也不抽了。

多動動身子還是好的,以前不曉得怎樣,現在知道了,就不用瞎搖擺!

來源於國醫名家。

文章來源:國醫在線

神奇的戒菸穴位,每天有空時就按壓它,能幫助你更好的擺脫煙癮


中醫經絡學說源遠流長,其中還有很多地方值得我們現代人去深入發掘,最近和一位朋友閒談中得知有位美國的針灸師發現了一個可以戒菸戒毒的穴位,從他口中得知刺激甜美穴也可以幫助戒菸,經過深入查證了解一番後,得到一些心得,今天分享給大家。



甜美穴的發現

在上個世紀80年代,美國俄亥俄州針灸醫師歐爾姆,成功發現戒菸穴,並將此次發現成功應用在戒菸者身上。戒菸穴又稱甜美(Tim-Mee)穴,意為戒菸才真正嚐到甜美的感覺。甜美穴位於列缺與陽溪之間,距撓骨頸突邊緣約一拇指之柔軟處,這個位置有個壓痛明顯的凹陷點,非常好找。



甜美穴的功效

刺激甜美穴能夠改善肺部功能,通過針灸或者按壓以及艾灸能夠幫助戒菸,它的主要原理是通過刺激該穴位就是前臂外側皮神經和橈神經走行區,會有吸煙後會感覺口渴、口苦、甚至口腔中產生異味伴有頭暈等症狀,通過重複刺激該穴位,對煙產生“厭惡”的不愉快體驗,從而抗拒吸煙以此來達到戒菸的目的。


刺激穴位方法

通常最簡單的就是用指關節按壓它,簡單方便,但是效果比較不明顯。其次可以通過針灸和艾灸,針灸的話最好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下才好進行,艾灸也同樣,畢竟有取穴不准或者燙傷的風險存在。也可以用六神丸一粒,再用膠布粘住,然後貼在甜美穴上,再有空的時候雙手輪流按壓刺激它,幫助戒菸效果顯著。

關於我們的戒菸行動

我們正在推廣一項戒菸行動,有想戒菸的朋友可以在下面留言報名,我們會選取一部分朋友來參加這個戒菸行動,通過你們的戒菸行動去帶動跟多的人來戒菸,帶給大家健康的人生,歡迎大家踴躍參加。

文章來源:我要戒菸W

掐摁列缺、照海穴,巧治慢性咽炎!


現在得慢性咽炎的人真不少,為什麼呢?因為說話太多了唄,說話太多,又喝水偏少,就很容易出現咽乾、咽癢的情況,嚴重的還會出現喉頭水腫。所以武醫教你兩個穴位,巧治慢性咽炎。

第一個穴位叫列缺穴,列缺穴的位置:在手腕上,下面是一個很明顯的一個骨縫。古人形容就像打了個閃電一樣這個地方出現一個小缺口,所以叫列缺。列缺穴的取穴方法:張開雙手,四指併攏,拇指和四指分開,兩手的虎口相對,這時手腕要直,將你的食指點在手腕的拇指這一側的側面,食指向下一按,就能感覺到這個骨頭邊上有一個明顯的溝槽,這個地方就是列缺穴。


列缺穴是手太陰肺經上的穴位,肺經有一個特殊的經脈巡行關係,叫從肺系,肺係指的是肺和我們的口相連屬的部位,也就是氣管支氣管的地方(咽喉部位)。列缺穴又是絡穴,還可以溝通手陽明大腸經,大腸經向上走,恰恰走到我們的咽喉處,列缺這個穴位還是一個八脈交匯穴,可以通於奇經八脈,通於任脈,任脈也恰恰經過咽喉處。

治慢性咽炎的第二個穴位:照海穴。手腕上的列缺穴再配合一個腳腕上的穴位,叫作照海穴,照海穴是足少陰腎經的穴位。

照海穴的位置:足內踝最高點往下約半寸的距離,按揉時會感覺到有一個明顯的凹陷處,照海同樣也是一個骨縫,把拇指立起來,用指甲去掐點照海穴。足少陰腎經向上巡行,結合奇經八脈,匯聚到咽喉部位。穴位作用當中就總結了這樣一句話:列缺、照海隔喉嚨。主要治療我們咽喉處的這種癢、疼或者是說話不清楚的症狀,對於慢性咽炎引起的症狀,這兩個穴位搭配一起使用以後效果是很錯的。

建議大家在平時生活當中,如果有了慢性咽炎的症狀,經常咽乾、咽癢就可以用列缺穴加照海穴。一方面滋補腎陰,照海穴是一個滋腎陰清虛火的穴位,列缺穴是一個滋肺陰的穴位,肺腎兩陰都進行滋補滋養以後,咽喉的干癢症狀就可以很好的緩解了。

文章來源:生命與健康

閉目可養肝,提腳能補腎


或許很多人覺得,養生是件有學問又有講究的事,離自己很遙遠。老李認為,其實不然,很多養生方法,不僅簡便易行,而且行之有效。比如在沒有現代文明的古代,人們的一些養生方法就既實用又有效。現在就來看看這些被人遺忘的健康養生的小動作吧!讓自己更健一步!



1 養肝就是閉眼睛

古法雲:眼睛一閉,就養肝。因為“肝主藏血”,肝主目。眼睛乾澀、迎風流淚等眼疾其實多與肝病有關,迎風流淚是肝的收斂功能不足,眼睛乾澀則是肝的精血不足。

閉目降氣法:將食指輕壓在眼瞼上,微揉眼珠,便會覺得舒服很多。也可直接閉目排除雜念。



2 踮腳尖能補腎

踮腳尖是有氧運動,不僅能促使血液供給心肌足夠的氧氣,還有保護心血管健康,鍛煉小腿肌肉,增強踝關節穩定性等作用。

踮腳尖走路法:踮起腳尖,每次走30~100步,稍稍休息一下,然後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再重複幾組。速度可自我調節,以感覺舒適輕鬆為宜。初始練習者可扶牆,熟練後就不用借助外物了。

另外,男性踮起腳尖小便,可起到強腎的作用。女性坐蹲時,把第一腳趾和第二腳趾用力著地,踮一踮,也可起到補腎利尿的效果。

3 搖頭轉頸提精神

看電視間隙,做些轉頸、前俯、後仰的頭部運動,或用空拳輕輕叩擊頭部,能解除頸部肌肉的疲勞。

具體方法:取直立體位,兩手下垂,頭緩緩抬起,仰視角盡量達最大限度,保持這種姿勢15秒鐘左右。此法能改善大腦的血氧供應,起到健腦提神的作用,還能輔助治療由神經衰弱引起的失眠等病症。

文章來源:崆峒老李

艾灸耳穴15分鐘,等於做一次全身保健理療!


耳與五臟的關係

從中醫上講,人體五臟為:心、肝、脾、肺、腎;人體六腑為:膽、胃、小腸、大腸、膀胱、三焦;中醫常說,肝開竅於目,心開竅於舌,脾開竅於口( 唇),肺開竅於鼻,腎開竅於耳。

中醫認為耳尖(耳朵最上端)代表心,耳廓代表脾,耳皮肉代表肺,耳背代表肝,耳垂代表腎。



耳與腎臟的關係

中醫認為腎為先天之本,腎開竅於耳。通過看耳的外形,就能大致知道人的先天腎氣到底是足不足。

耳朵下通腎氣,若耳珠厚實,表示腎氣強,身體健康;相反,若耳珠軟而薄,則腎氣弱,多精神恍惚,意志薄弱,也易患上神經衰弱。

從耳朵的外部形狀方面來說,耳朵較大,肉多骨少,耳垂飽滿,耳朵柔軟,這就表示此人的先天營養狀況不錯,先天腎氣足;相反,假若一個人的耳朵偏小,肉少骨多,耳垂薄薄的,耳朵僵硬,代表這人在母體裡沒有獲得充足的營養,體質就是屬於先天不足。

再如,從耳朵的的顏色、光澤方面來說,我們可以從耳部整體而言,正常人的耳紅潤而有光澤,這是先天腎精充足的表現;如果耳朵乾枯沒有光澤,反應機體腎精不足。

診斷耳朵的方法

1、耳朵定位診斷

從就耳的定位診斷來說,我們觀察不難發現,人體各部位在耳朵上的分佈,就像一個倒置的胎兒。

耳垂相當於面部,當因“上火”而致牙齒、牙齦腫痛時,或臉上長小疙瘩時,可以用拇指和食指揉捏耳垂,或者在耳垂上點刺放血,有很好的治療效果。經常按捏耳垂,還有美容養顏的作用。

正對耳孔開口處凹陷,叫耳甲腔,這個地方相當於胸腔內臟器官。經常刺激這個部位,對血液和循環系統有保健作用。可將食指放到耳孔處,拇指放到耳的背面對捏即可。

耳甲腔的上方凹陷叫耳甲艇,相當於人的腹腔,按摩此處有助於消化,並有強腎健脾之功。

耳廓的外周耳輪相當於軀幹四肢,頸肩腰腿痛等軀體疼痛患者宜多按壓耳輪。



2、耳朵形態診斷

通過對耳朵顏色、光澤、形態變化的觀察,可以推測機體的健康狀況。

顏色、光澤, 就是針對耳部整體而言,正常人的耳紅潤而有光澤,這是先天腎精充足的表現;如果耳朵乾枯沒有光澤,反應機體腎精不足。

耳朵色淡白,多見於風寒感冒;還見於素體陽氣不足的人,這類人多怕冷惡風,手腳冰涼。耳朵紅腫,多是“上火”的表現,常見於肝膽火旺或濕熱。

耳廓乾枯焦黑,多發於傳染病後期或糖尿病,因為在這個階段,機體陰液已經嚴重耗傷。在耳朵的某些局部呈點狀或片狀紅暈、暗紅、暗灰等,多見於胃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等消化系統疾病。

耳朵厚大的人,腎氣充足;耳朵薄而小的人,多為腎氣虧虛。耳朵局部有結節狀或條索狀隆起、點狀凹陷,而且沒有光澤的人,多提示有慢性器質性疾病,如肝硬化、腫瘤等。耳朵局部血管過於充盈、擴張,可見到圓圈狀、條段樣等改變的,常見於有心肺功能異常的人,如冠心病、哮喘等。

此外,若耳內流膿,伴有耳部紅腫熱痛,聽力下降的,是中耳炎的表現,中醫認為,這是風熱上擾或肝膽濕熱。





耳朵與疾病的關係

腎精不足:耳鳴(蟬鳴和嗡嗡響)。

冠心病:耳垂皺,耳褶

高血脂與脂肪肝:耳朵紅厚,耳垂上翹

腦血栓:耳鳴(突然間),伴有劇烈疼痛

外耳道毒菌:耳內瘙癢

動脈粥樣硬化:耳內濕性過大

糖尿病:耳垢增多;耳廓乾枯焦黑

艾灸耳穴15分鐘

等於做一次全身保健理療

《靈樞·五閱五使》說:“耳者,腎之官也。”

《靈樞·脈度》說:“腎氣通於耳,腎和則耳能聞五音矣。”



腎為藏精之臟,腎精充沛,則髓海有餘,耳竅濡養有給,表現為聽力聰慧;耳與臟腑的生理病理聯繫中,以腎開竅於耳、心寄竅於耳、脾主升清以充養耳、肝膽之氣影響耳的理論最為歷代醫家所重視。所以常搓雙耳可以起到全身按摩的效果。艾灸的效果比搓耳朵效果更好。

艾灸雙耳治療能溫經散寒、溫養五臟、運行氣血,尤其適宜虛寒證和痺痛證,長期施灸可延緩衰老,但不適合耳部有炎症或損傷者,如張景岳曾說:“火衰者十居七八,火盛者只有之耳”。

人的耳廓是獨立而重要的生物全息場,集中了耳穴約二百個。以艾灸雙耳不僅可以治療陽痿還可以進行保健養生及治病,簡便實用,易於操作,比較艾灸大椎、神闕、氣海、關元、腎俞、足三里等傳統保健穴位來說,儘管不能取而代之,卻有異曲同工之妙,且能“一石數鳥”,事半功倍。

“湖北蘄艾廠”為您提供更多的健康知識。查經絡、查穴位在首頁的右下角有一個“艾灸學堂”的工具,可以學到更多穴位知識。還有“您哪裡不舒服”等常見疾病的艾灸方法。了解更多的艾灸知識.

文章來源:艾蓬軒艾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