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痛一穴位:急性腰扭傷,找痛點選穴位!


人是一個直立動物,大多數運動會用到腰部,有時用力不恰當的情況下很有可能會出現腰扭傷症狀。讓患者活動受限,只能臥床不起。有些患者可能休息一天基本上疼痛就可以緩解一大半,但是有此患者只會出現越休息越疼痛的症狀。

因為腰的活動是通過肌肉牽拉而活動的,關節也是隨著肌肉的擺動而擺動的,急性腰扭傷時有很多人會聽到腰部關節滑動的聲音。有些朋友沒有任何徵兆,就是搬動時用力過猛,無法直腰導致疼痛。因此腰部疼痛的部位也是不一樣的。下面我給大家分享面對腰部疼痛部位的取穴方法。

疼痛點在中間取穴:後溪穴

後溪穴定位:微握拳取穴,第五指掌關節後尺側的遠側掌橫紋頭赤白肉際處。操作方法:以一手指按揉後溪穴3分鐘,如果效果不明顯在按照同樣的方法來按別一手部的後溪穴。如若在配合晚上休息前按摩腰部10分鐘左右效果更加。

兩邊疼痛取穴:懸鍾穴

懸鍾穴定位:小腿外側部,外踝尖上三寸,腓骨前緣凹陷處。操作方法:拇指在懸鍾穴上先做逆時針方向按揉360次,在順時針方向按揉180次。大家也可以搓擦腰部和緩緩拉伸腰部對預防和調理有很好的效果。

腰部有痛墜感取穴:金門穴

金門穴定位:人體的足外側部,當外踝前緣直下,骰骨下緣處。操作方法:拇指快速撥動金門穴皮下組織5~15分鐘。同時配合轉動腰部。因為此穴在腳上,大家在按時力度微大些,這樣可以有效的刺激穴位緩解急性腰扭傷引起的痛墜感。

文章來源:一痛一穴位

養生“第一窩”,按摩這5窩陰陽平衡助長壽


據史料記載,每當慈禧出現不適,都會按摩眼窩、腰窩、腋窩等“養生窩”,常常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被稱為宮廷養生“第一窩”。

中老年人不妨借鑒宮廷養生按摩“第一窩”的方法,可達到良好的抗衰老效果。

降壓安神第一窩:眼窩

即眼眶之內的柔軟區域。中老年人患高血壓及失眠均與陰陽平衡失調有關,眼窩是手足太陽、足陽明等交會之處,可調理人體陰陽平衡。

怎麼按?

1.輕閉雙目,用食指指腹在眼皮上分別順時針、逆時針緩緩地旋轉按摩各10次。

2.端坐凝神,先用力迅速地眨眼15~30秒,再緊閉雙眼5秒後睜大雙眼3~5秒,並將視線移至鼻尖處注視3~5秒。

3.雙眼分別順時針和逆時針旋轉環視運動6~8次,幅度盡量大。

降糖調血第一窩:耳後窩

即耳垂後方的凹陷處。耳後窩深層分佈有迷走神經,通過刺激可使迷走神經興奮,促進胰島素的分泌,從而有效降低血糖。此外,還可預防糖尿病並發症。

怎麼按?

雙手拇指緩緩用力按耳後窩,慢慢吐氣,持續5秒再鬆手,如此反复按壓10~15秒,每天午飯和晚飯後半小時按摩1次。

止咳利咽第一窩:頸窩

喉結下方、胸骨上凹陷處。刺激頸窩可減弱神經系統對喉部及呼吸道黏膜刺激的興奮感,止咳平喘。

怎麼按?

用食指的指腹按揉頸窩,每次100圈,一天3~4次,力度以微微酸痛為宜。一般半小時後可緩解咽部不適。

寬胸護心第一窩:腋窩

心臟疾病多為氣滯血淤、心脈痹阻所致,刺激腋窩可寬胸理氣、調整氣血,改善心悸、胸悶、氣短等。

怎麼按?

醒來仰臥在床上,左手四指併攏(大拇指除外)置於右腋窩內,順時針和逆時針按摩,每20圈交換1次,共按摩200圈,再換右手以相同的方法按摩左側腋窩。

瀉火通便第一窩:腰窩

腰部脊柱左右凹陷處。按摩腰窩有瀉火通便的功效,對大便秘結、痔瘡疼痛等療效顯著。

怎麼按?

1.兩手對搓發熱後,緊按腰窩處,稍停片刻後用力向​​下搓到尾骨部位,連續做50次,每天早晚各1次。

2.迅速收縮、放鬆肛門周圍肌肉,持續10秒,間隔10秒,連續做10次。

文章來源:KGH健康私塾

中醫經絡按摩,簡單易學,學會了你就是養生高手


手腳冰涼、咽痛咳嗽、胸痛胸悶、腹痛、去除睏意、提高男性女性性能力、平定情緒、暈車暈船等等,針對身體出現的各種症狀,分別按摩什麼最有效?

一篇文章說清楚了。學會了,你也可能成為按摩感受。


文章來源:國醫名師在線

看中醫如何用7個穴位治療高血壓、便秘等磨人的​​常見病!


現代人們的亞健康情況嚴重,很多人都是醫院的常客,輕則打針吃藥,重則手術安排。其實中醫針對很多常見病的治療非常有效,不用打針,不用吃藥,只需每天按一按、揉一揉,長期堅持,疾病自然痊癒。

中醫認為類似高血壓、糖尿病、頸椎病等疾病都要重視自我調解,以下這7個簡單手法,學會後堅持做,對防治疾病很有用!

下面我們來看看這7個手法吧!

1、高血壓

取穴:位於耳廓背面,用手摸時可以清晰地摸到一條凹溝,此處就是耳背溝

功效:經常按摩不僅能降血壓,還能消除頭暈目眩、耳鳴耳癢。

操作方法:用食指和拇指夾住耳朵的上半部分,用拇指對準耳背後的凹溝,依據凹溝的走勢,由上向下按摩,每次按摩15下,每天按摩2~3次,以耳部微微發熱為度,力量不宜過大。



2、糖尿病

取穴:在足內側,先找到足內踝尖,在其前下方可以摸到一塊隆起的骨頭,這個隆起的下方就是然谷穴了。

功效:堅持每天按揉然谷穴,可以起到很好的降糖作用。

操作方法:每天晚上洗完腳,可以用拇指用力點揉然谷穴,直到有明顯的酸脹感為止。

3、高血脂

取穴:將手掌心正對膝關節髕骨上,四指向下伸直,中指尖所到達外側即是足三里穴

功效:有降脂的功效。寧心安神、疏通經脈。

操作方法:塗點紅花油在該處,每天早晚食指按揉5~10分鐘,堅持一周。

4、冠心病取穴:離腕橫紋三個手指的位置,此處就是內關穴

功效:內關穴是對心臟調節作用最強的穴位之一。點按內關穴能強心、調節心律、緩解胸悶,能夠防治冠心病。

操作方法:用力、不停地點按內關穴,每次3分鐘,間歇1分鐘,能迅速止痛或調整心律。

5、頸椎病

取穴:把手握成拳,掌指關節後橫紋的盡頭就是後溪穴

功效:後溪穴是奇經八脈的交會處,通督脈,能夠調理頸椎、利眼目、正脊柱。

操作方法:用拇指指腹按揉後溪穴穴位,注意按壓時力度要適中,每次按摩5分鐘,每天按摩2次。

6、關節炎

取穴:在膝蓋骨後背的凹陷處,就是委中穴

功效:該處走膀胱經。膀胱經是人體最大的排毒祛濕通道,長期拍打可以趕走關節炎。

操作方法:拍打5~10分鐘至淤斑痧點顯出,每兩週拍打一次。

7、便秘

取穴:在肚臍旁開三個手指的位置,此處就是天樞穴

功效:能夠通腸道,治療便秘。

操作方法:每天至少敲打兩次,每次5~10分鐘,敲至小腹發熱為止。

中醫文化源遠流長,從實踐中積累了豐富、有效的治療經驗,為我們的健康保駕護航。

文章來源:中醫推拿與養生

每天這樣拍一拍,健健康康!(動圖示範)


很多人,如患者和一些亞健康狀態的人,除了有醫藥治療外,還應該有適合自己的鍛煉方式。並且自己腰腿也時常疼痛,隨著在實踐中慢慢形成系統,並親身見證成效,轉發這套拍手操。親們!要堅持哦,為您的健康加分!

01


第1節:拍指尖

方法:雙手手臂向上拍打50下,手指放鬆

功效:調節末梢血運,加強動能,激發全身活力

2


第2節:拍肩(肩井)

方法:雙手交叉拍兩側肩井穴50下,拍的時候手掌往下壓

功效:治療肩頸背疼痛,頭暈頭疼耳鳴等

3


第3節:拍肘(尺澤)

方法:雙手交叉拍打50下,先拍上方(尺澤穴),後拍下方(少海穴)

功效:治療網球肘、咳嗽、鼻塞、焦慮,抑鬱等

4


第4節:拍腕(太淵、神門)

方法:手掌從上往下拍太淵穴,手掌從下往上拍神門穴各50下

功效:對失眠、咳嗽、腕關節疼痛;活動受阻,小兒哭鬧有效

5


第5節:拍胸(中府、雲門)

方法:手掌拍中府、雲門兩穴附近50下,同時向後擴肩胛

功效:治療肩背痛、呼吸系統、咳嗽、咳喘、便秘等

6


第6節:拍肋(期門)

方法:雙手拍打期門穴附近50下

功效:疏肝解鬱、胸痛、胸悶腹脹、噁心嘔吐

7


第7節: 拍大腿根部(髀關)

方法:拍打大腿根部腹股溝髀關穴附近50下

功效:腰腿痛、肚子疼、下肢麻涼

8


第8節:拍臀(環跳穴)

方法:雙手拍環跳穴附近

功效:腰腿疼、臀部疼(梨狀肌損傷)

9


第9節:拍肚臍(神闕、關元俞穴)

方法:雙手一前一後交叉,拍打神闕、關元俞穴附近

功效:治療小腹涼、腹痛痛經、月經不調、腹瀉便秘、老年遺尿遺精、尿頻等

10


第10節拍膝蓋(犢鼻穴、血海穴、伏兔穴、足三里穴)

方法:腳蹬矮凳,大小腿呈90度左右,拍打50下

功效:膝關節疾病、脾胃不和、消化不良、痛經、糖尿病輔助治療

11


第11節:拍大腿(殷門穴)

方法:拍殷門穴附近

功效:腰腿痛、下肢靜脈曲張、遺尿、下肢麻木

12


第12節:拍小腿(承山穴)

方法:拍打承山穴附近

功效:腰腿痛、下肢靜脈曲張、遺尿、下肢麻木

13


第13節:摔湧泉

方法:雙腳掌分別擊打地面50下

功效:頭疼頭暈、便秘、嗓子疼、喑啞、身痛肢冷

14


第14節:拍頭

方法:雙手指腹拍打50-100下(微閉雙目)

功效:頭暈頭痛、頭為諸陽之會、頸肩疼、失眠等

注:

做之前,衣服不宜太厚;

不宜空腹不宜過飽,最好兩餐之間進行。

日日堅持,必有迴響!

文章來源:崆峒養生匯

膝蓋酸軟是濕熱氣的積累造成,這4個穴位多按按,打通經絡


我們的腿腳,決定了我們能夠走多遠。所以有一雙好的腿腳非常重要。但是由於現代社會的壓力增大,人們更加忙碌,很多人的腿腳經常會酸軟,而且風濕也越來越老齡化。我們經常會感到膝關節痛、膝關節無力。但是不要擔心,這是因為濕熱氣在膝關節處積累,經絡堵塞,所以感覺到疼。按摩這些穴位,將這些經絡打通就行

膝眼穴

膝眼穴是經外奇穴,位於位於膝關節伸側面,髕韌帶兩側之凹陷中。不像其他穴位,膝眼穴不是指一個穴位,而是有四個穴位,有內外膝眼的區別。而且膝眼穴在膝眼的位置,所以跟膝關節密切相關。

膝關節疼痛,膝關節炎、膝蓋酸痛……這些疼痛都是可以通過按摩穴位來調理。按摩的時候可以用手指或者手掌敲打和推揉,有酸痛感就行。

陽陵泉穴

陽陵泉是足少陽之脈合少穴,在小腿外側,當腓骨頭前下方凹陷處。按摩陽陵泉穴可以治療緩解半身不遂、膝蓋腫痛、腳氣、膝關節入寒的情況。按摩陽陵泉穴可以疏通膝關節的經絡、促進膝關節的血脈流通,從而能改善小腿的情況,緩解小腿沒有力氣,疼痛的感覺。

鶴頂穴

鶴頂穴在膝上部,髕底的中點上方凹陷處。按摩鶴頂穴可以祛風濕、通經活絡,通利關節。鶴頂穴這個穴位的名字是一聽名字就知道很重要的穴位。情況嚴重的情況比如說是四肢萎蔫,癱瘓都可以按摩鶴頂穴,說不定會有奇效呢!按摩的方法也比較簡單。就是用手指輕輕地戳,或者用手掌輕輕地拍,有酸痛感就行,然後持續一段時間,穴位附近有熱熱的感覺就可以了。

三陰交穴

三陰交穴,顧名思義,足部有三條陰經,這些陰經裡面的氣血在三陰交穴相交。按摩三陰交穴可以調補脾胃,滋補腎臟,還能安神助眠。三陰交穴跟脾經、肝經、腎經都有很密切的關係。三經裡面的濕寒氣都從這裡交匯。腿腳發冷當然要找這個穴位來幫忙。三陰交穴位於腳踝內側,往上大約四指寬處。按摩三陰交穴一定要有酸脹感才行。

文章來源:愛問360

手腳冰涼用這4個穴位帶來溫暖,常按按促進血液循環還能快速入睡


一到冬天,隨著寒冷而來的就是我們的體溫也容易下降,容易手腳冰涼。每次睡覺之前,手腳冰涼,在被子裡面捂了好一會也不熱,很難入睡。其實不止冬天,夏天也容易有這種情況。女性尤其容易這樣。但是這種情況是可以改善的,通過按摩就可以。讓我們來記住這四個穴位。

陽池穴

陽池穴是手少陽三焦經的重壓穴位。陽池穴在人體在腕背橫紋中,當指總伸肌腱的尺側緣凹陷處。也是就是手腕上靠近手背的褶皺上的壓痛點。

陽池穴關係著人體全身的經脈,關係著全身的血液,還跟荷爾蒙的分泌有關。因此按摩陽池穴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加快人體新陳代謝,讓身體發暖。所以手腳冰冷的人按摩陽池穴很有效。

湧泉穴

湧泉穴是足少陰腎經的重要穴位,湧泉穴在腳底,約當足底第2、3蹠趾縫紋頭端與足跟連線的前1/3與後2/3交點上。湧泉穴跟腎部的關係很密切。按摩湧泉穴可以滋補腎臟,強健體魄。身體裡面的陽氣充足,手腳冰涼的情況就能有所減緩。而且按摩湧泉學還可以改善睡眠狀況。所以在入睡前可以按摩湧泉穴,既能讓身體溫暖,還能快速入睡。

大椎穴

大椎穴在人體後頸上最為凸起的一塊骨頭上。大椎穴名字裡有一個“椎”字,也確實和頸椎有關。頸椎是支撐起身體的核心,跟全身都是連接著。大椎穴和全身經絡也是相關聯的。按摩大椎穴可以把身體的里面的寒氣散出去,熱氣聚集,手腳就不發冷了。洗澡的時候一般是用熱水沖頸椎,洗完澡感覺身體很熱,就是因為大椎穴被刺激的緣故。

足三里穴

當然,緩解手腳冰涼的情況還離不開萬能的“足三里穴”。足三里穴在小腿的外側。按摩足三里穴可以幫助足底的血管擴張,促進血脈循環。足底開始有熱量,會帶到全身的,手腳冰涼的情況自然能有所改善。按摩的時候最好能敲打,因為要產生熱量,普通的按揉效果不夠。敲打的力度以讓人有酸痛感,感到發熱為止。

文章來源:愛問360

不論男女,這6大習慣,要盡量改掉,點滴小改變,受用下半生!


相信,健康與長生,是多數人的願望。

然而,在長壽這條道路上,沒有“捷徑”,有的只是“阻力”與“助力”。

一個人的健康與壽命,60%取決於自己,其中,習慣,是很重要的一個因素。

因此,不論男女,下面這幾個習慣,傷身損命,要盡量改掉,點滴小改變,受用下半生!

這6大習慣,哪怕只佔一個,也要盡量改掉,點滴小改變,受用下半生!

習慣1,不吃早餐

早餐,不僅給身體提供能量,更是養護胃腸的關鍵。

胃不好,難長壽,而不吃早餐,十分傷胃。

清晨,經過一夜休息,胃酸較多,如果不吃早餐,缺少了食物的中和,強酸環境會損害胃粘膜,導致胃部疾病。

此外,長期不吃早餐,還易患膽結石、心梗、肥胖,便秘,低血糖等,影響壽命。

所以,不論什麼原因,都要切記,一定要吃早餐,並且要是營養搭配的早餐。

習慣2,睡前玩手機

這一點,你是否中招了呢?

據《2018中國睡眠指數報告》顯示:

57.7%的90後,睡前玩手機,36.8%的人,睡前玩手機超過50分鐘。

在已婚的90後人群中,49.8%的人表示,睡前與伴侶各玩各的手機。

那麼,你知道,睡前玩手機,不急損害皮膚,傷害視力,還會影響肝臟,心臟,血管等,甚至導致失眠嗎?

睡前玩手機,對於人體的危害,十分巨大,因此,一定要注意改掉這一個惡習。


習慣3,經常喝酒

酒文化,在我國歷史悠久,不論是喜事,還是傷心難過,都離不開酒的陪伴。

然而,小飲怡情,豪飲傷身,很多人,喝酒的時候,經常是喝著喝著就多了。

馬上就要過年了,相信很多人的酒局也多了起來。

但是,切莫醉酒,不僅傷肝、傷胃,對於心腦血管,也十分不利。

喝酒,對人體的損害,是日積月累的,因此,一定要切記,不要貪杯。

習慣4,長期抽煙

肺癌,發病率、死亡率,雙率第一,嚴重危害生命健康。

肺癌高發,與吸煙離不開關係。

此外,吸煙還會加速肝臟纖維化進行,損害血管健康,加速動脈硬化。

吸煙,對人體的危害,是“長年累月”的,因此,越早戒菸戒菸,這一點,毋庸置疑。

習慣5,有病硬扛

雖然,生活中,男人比較能“扛病”,但是,不論男女,都有註意,有病不要硬扛。

很多重大疾病,都是“拖”出來的,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時期。

生活中,很多“小病”,其實是身體給出的“信號”,一旦忽視,易導致更為嚴重的疾病爆發。

有病求醫,有一定的道理,切莫硬扛,延誤最佳的救治時機。

習慣6,懶惰不動

“懶癌”一詞,將現代人的“懶惰”,描繪的淋漓盡致。

然而,8種大病,與懶惰有關。

研究發現,冠心病、中風、高血壓、糖尿病、骨質疏鬆症、肥胖症、結腸癌以及乳腺癌等8種大病,都會因為懶惰而使患病風險大大增加。

因此,一下班就坐在沙發上,邊看電視邊吃零食等懶惰的行為,要盡量改掉。

想健康,更長壽,養成4大好習慣,十分有必要

1、以“茶”代菸酒

抽煙,喝酒,是生活中很多人的兩大“惡習”。

想要改掉一個習慣,最好的辦法,就是用另一個習慣去“代替”。

養成喝茶“替代”菸酒的習慣,是不錯的選擇。

並且,喝茶,自古以來,就是延年益壽的好習慣。

經常喝酒的人,喝點蒲公英刺玫茶,護肝養胃,十分不錯。

喝酒,不僅傷肝,還損害胃粘膜,因此,喝酒的人,日常多喝點護肝養胃的茶飲,十分有必要。

蒲公英,既是野菜,也有草藥,用其泡水喝,養護肝臟,促進肝臟排毒,預防肝損傷。

蒲公英,入肝、胃二經,擅長排肝毒,提高肝臟解毒能力,並且,對於預防酒精性肝損傷,效果尤佳。

刺玫花,藥性溫和,還可疏肝解鬱,養胃止痛,用其泡水,暖胃的同時,還有助於改善胃痛。

二者搭配在一起,泡水代茶飲,護肝養胃,是喝酒者不錯的選擇。

吸煙的人,喝點尾參茶,滋陰潤肺,促排毒。

吸煙傷肺,而肺,喜潤惡燥,多喝茶水,不僅可滋潤肺部,還可促進排毒,改善咽喉不適,有益戒菸。

尾參,不僅可滋陰潤肺,生津止渴,還可補益五臟,改善咽乾舌燥、津少口渴等。

所以,吸煙的人,用其泡水喝,有益肺部健康,並且還可改善戒菸後,咽喉不適等症。

2、以“動”止久坐

久坐,懶惰,缺少運動,是長壽道路上的一個“絆腳石”。

因此,想要健康,更長壽,一定要“動起來”。

靜坐後,踮踮腳,促進血液循環,預防血栓。

長時間靜坐,血液流速變緩,容易增加血栓的形成機率。

踮踮腳,有助於促進血液循環,有益血管健康。

每天走走路,強身健體,更長壽。

走路,被世衛組織認定為“最好的運動”,隨時隨地都可以進行。

多項國際研究指出,走路,在防病、抗癌、長壽方面功效突出。

一周步行3小時以上,可降低35%~40%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經常走一走,可增強心臟功能,使心臟跳動慢而有力,亦可增強血管彈性,減少血管破裂的可能性。

3、以“笑”降火氣

“百病皆生於氣”,氣大傷身,因此,生活中,要注意,少發火,少生氣。

研究表明,不良的情緒,與癌症、心髒病、免疫系統、胃腸疾病、肺病,高血壓、腦血管疾病等,息息相關。

經常笑一笑,有助於降低火氣,更有利於健康。

多項研究證明,多笑,有助健康。

愛笑的人,抗壓能力也更強,更容易輕鬆戰勝巨大的心理壓力,也更容易治愈心理傷痛。

經常笑一笑,還能夠產生讓人愉悅的心情,緩解緊張的情緒,增進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和感情。



4、以“眠”養五臟

“能眠者,能食,能長生”。

睡眠,與人類來說,尤為重要。

人的一生,約1/3的時間,需要充睡眠中度過。

良好的睡眠,有助於五臟六腑的健康,更有助於身體的自我修復。

一旦,睡眠不足,五臟六腑得不到良好的休息,則會危害生命健康。

睡好“ 子午覺 ”,尤為重要。

子時,陽氣盡則臥,要熟睡,此時,睡眠效果最好,睡眠質量也最高,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養生效果。

午時,陰氣盡則寐,要小睡片刻,有助於心臟、肝腎的健康,減少心髒病的風險。

最後,一個小動作,調養五臟,更健康。

手腳,都有經絡的起止穴位,與五臟六腑,皆有聯繫。

抓神動作,可以遠端反射性的,刺激相關聯的髒腑功能,促進氣血運動,養肝肉筋,舒緩情緒。

肩和肘,自然放鬆。

手指做屈伸動作,一曲一伸,為一次,一分鐘,做90-120次。

腳,也可以做同樣的動作。

文章來源:營養師雪姐姐

“人之所有者,血與氣耳”十大補氣穴位和十大補血穴位(氣血才是生命的根)


“人之所有者,血與氣耳”十大補氣穴位和十大補血穴位(氣血才是生命的根)

黃帝內經》中說,“人之所有者,血與氣耳。”氣血才是生命的根本,其他的東西都是圍繞著氣血而運行的。

1


氣是什麼

“人之所有者,血與氣耳”十大補氣穴位和十大補血穴位(氣血才是生命的根)

從中醫學上講,氣是構成人體、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最基本物質。氣既是人體賴以生存的具體物質,又是人體臟腑、組織功能活動的總稱。這裡的“氣”都是看不見、摸不到的。有的人受了重傷,旁人會探一探他的鼻息,如果“沒氣了”,就表明這個人沒有生命了。常言道:“人活一口氣”,也常形容人活著為了“爭一口氣”,這些都是我們要講的“氣”。

氣的來源很多,有來源於父母的先天之精氣、來自飲食物中的水穀之精氣和存在於自然界的清氣,通過肺、脾、胃、腎等臟腑生理功能的綜合作用而生成。氣在人體內是不斷運動的,不斷出入、升降於各個臟腑、孔竅之間。人體所需的精微物質需要通過氣的運動傳輸到身體各個部位;人體新陳代謝之後形成的廢物、水液等變成汗、尿、便等排出體外,這一過程也依賴於氣的作用。

氣的不足稱為氣虛,由先天稟賦不足,或後天失於調養,或久病耗損所致。氣不足則其推動、營養、防禦等功能減弱。

2


血是什麼

“人之所有者,血與氣耳”十大補氣穴位和十大補血穴位(氣血才是生命的根)

血,即血液,是循行於脈管中的富含營養的紅色液態物質,是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之一。血主於心,藏於肝,統於脾,佈於肺,根於腎,有規律地循行脈管之中,營運不息,充分發揮灌溉一身的生理效應。我們攝入的營養物質都依賴於血液運輸到身體各個部位,所以脂肪、肌肉等的形成都依賴於血的灌溉與濡養作用。現實中,我們經常看到一些人長得白白胖胖的,就證明這類人的飲食質量很好,血液中的營養物質非常豐富。

血虛又稱血液不足。造成血虛的原因有生化乏源、失血過多、久病耗損等。

3


血為氣之母,氣為血之帥

“人之所有者,血與氣耳”十大補氣穴位和十大補血穴位(氣血才是生命的根)

氣和血是人體內的兩大類基本物質,在人體生命活動中處於很重要的地位。兩者都來源於脾胃化生的水穀精微和腎中精氣。氣和血一陰一陽,氣無形而動,屬陽;血有形而靜,屬陰。氣有溫煦推動的作用,血有營養滋潤的作用。氣是人體的動力,血是這個動力的源泉,二者關係密切,不可須臾相離,乃陰陽互根、自然之理。

中醫有“血為氣之母,氣為血之帥”之說,氣與血一向是焦不離孟的關係。血若無氣的統率和推動,就無法到達身體需要的地方;氣若無血作為基礎,氣就變成了身體裡的邪火。氣虛,人就會疲乏無力、氣短懶言、食慾不振、頭暈目眩、面色蒼白;血虛,人就會心悸失眠、形體消瘦、皮膚乾燥、面色萎黃。

氣血兩虛是氣虛和血虛同時存在的病理狀態。氣血兩虛多因久病消耗、氣血兩傷所致。或先有失血,氣隨血耗;或先因氣虛,血化生障礙而日漸衰少,從而形成氣血兩虛。

中醫治病需“求之根本”,就是要尋找出疾病的根本原因,並針對其根本原因進行治療,這也是中醫辨證論治的基本原則之一。氣虛補氣、血虛補血,即是氣血虧虛時的主要治療原則。

如何“補”呢?補法又稱為補益法,是運用具有補養作用的方藥,以益氣強筋、補精益血,消除虛弱症候的治療方法。補氣適用於脾肺氣虛、倦怠乏力、少氣不足以息、自汗、脈虛大等症;補血適用於血虛或失血。

“人之所有者,血與氣耳”十大補氣穴位和十大補血穴位(氣血才是生命的根)

4


中國人的氣血,用中國式的方法來補

和西醫比起來,中醫對生命有其獨特的認識,那就是經絡和穴位。經絡內連五臟六腑,外連四肢百骸;穴位(腧穴)是人體臟腑經絡氣血輸注出入的特殊部位,也是邪氣所克之處。當臟腑有疾病或邪氣侵犯人體引起氣血功能失調時,也會在相應的腧穴上出現病理反應。

穴位不僅可以治療所在部位及其鄰近器官的病症,還可以治療本經循行所及的遠距離臟腑、器官的病症。運用針刺、艾灸、刮痧、拔罐、按摩等方法刺激作用於腧穴,可以達到疏通氣血、調和陰陽、通暢真元、邪去正安的治療目的。

人體上的穴位有很多,功效各不相同。我簡單總結了10個常用於補氣的穴位和10個常用於補血的穴位,需要時進行按摩、艾灸、刮痧、拔罐,病時可治療,無病能保健。掌握了這些穴位,勝過醫生開藥方。

5


人體10大補氣穴位

“人之所有者,血與氣耳”十大補氣穴位和十大補血穴位(氣血才是生命的根)

脾俞穴

歸經:足太陽膀胱經

位置:人體的背部,第11胸椎棘突下,左右旁開兩指寬處。

作用:外散脾臟濕熱之氣

足三里

歸經:足陽明胃經

位置:在小腿外側,當犢鼻下3寸,距脛骨前緣外開一橫指(中指)

作用:補中益氣、通經活絡、疏風化濕、扶正祛邪、健脾和胃、祛病延年

“人之所有者,血與氣耳”十大補氣穴位和十大補血穴位(氣血才是生命的根)

膻中

歸經:任脈

位置:位於胸部,當前正中線上,平第4肋間,兩乳頭連線的中點

作用:集心包經氣血,可以緩解氣滯、氣逆之心肺胃病、乳病

關元

歸經:任脈

位置:在下腹部,肚臍直下3寸

作用:補攝下焦元氣,扶助機體元陰元陽

氣海

歸經:任脈

位置:前正中線上,臍中下1.5寸

作用:溫陽益氣、化濕氣、扶正固本、培元補虛

“人之所有者,血與氣耳”十大補氣穴位和十大補血穴位(氣血才是生命的根)

湧泉

歸經:足少明腎經

位置:位於足前部凹陷處笫2、 第3趾趾縫紋頭端與足跟連線的前1/3處

作用:益精補腎、滋養五臟六腑

“人之所有者,血與氣耳”十大補氣穴位和十大補血穴位(氣血才是生命的根)

太谿

歸經:足少陰腎經

位置:位於足內側,內踝後方與腳跟骨筋腱之間的凹陷處

作用:滋腎陰、補腎氣、壯腎陽、理胞宮

百會

歸經:督脈

位置:位於頭頂正中線與兩耳尖連線的交點處

作用:醒腦開竅、安神定志、昇陽舉陷、通督定癇

“人之所有者,血與氣耳”十大補氣穴位和十大補血穴位(氣血才是生命的根)

肺俞

歸經:足太陽膀胱經

位置:在背部,笫3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作用:調補肺氣、補虛清熱

懸鍾

歸經:足少陽膽經

位置:位於小腿外側,在外踝尖上3寸,腓骨前緣

作用:洩膽火、淸髓熱、舒筋脈,平肝息風,舒肝益腎

6


人體10大補血穴位

“人之所有者,血與氣耳”十大補氣穴位和十大補血穴位(氣血才是生命的根)

血海

歸經:足太陰脾經

位置:屈膝,在大腿內側,髕底內側端上2寸,股四頭肌內側頭的隆起處

作用:運化脾血,引血歸經

天樞

歸經:足陽明胃經

位置:在肚臍左右2寸的地方

作用:疏調腸腑、理氣行滯、消食

“人之所有者,血與氣耳”十大補氣穴位和十大補血穴位(氣血才是生命的根)

三陰交

歸經:足太陰脾經

位置:在小腿內側,足踝骨的最高點上3寸處

作用:調和氣血,補腎養肝

隱白

歸經:足太陰脾經

位置:在足大趾的內側,趾甲旁邊0.1寸的位置

作用:調經統血、健脾回陽

“人之所有者,血與氣耳”十大補氣穴位和十大補血穴位(氣血才是生命的根)

髀關

歸經:足陽明胃經

位置:在大腿前面,當髂前上棘與髕底外側端的連線上,屈髖時,平會陰,居縫匠肌外側凹陷處。

作用:理氣和胃、健脾除濕、固化脾土

下關

歸經:足陽明胃經

位置:在面部,在顴骨下緣中央與下頜切蹟之間的凹陷中

作用:通經利竅、舒經活血、促進新陳代謝

“人之所有者,血與氣耳”十大補氣穴位和十大補血穴位(氣血才是生命的根)

期門

歸經:足厥陰肝經

位置:該穴位於胸部,當乳頭直下,第6肋間隙,前正中線旁開4寸

作用:健脾疏肝、理氣活血

章門

歸經:足太陰脾經

位置:該穴位於人體的側腹部,當第11肋游離端的下方。

作用:協調五臟,調節肝臟和胃部的氣血

說明:足三里、關元兩穴補氣、補血功效兼有,此處不再重複列出。

7


另外一種補氣血的方法一一泡腳

我再向大家推荐一種補氣血的方法一一泡腳。俗話說,人老腳先老。腳被稱為人的“第二顆心臟”,要想身體好,應該時刻保護我們的腳。我們都知道“病從寒中來”,尤其對於女性來講,很多婦科疾病都由體寒引起。由於女性的生理特徵,使她們的身體很容易出現氣血兩虛的問題。泡腳是調整氣血虛和體寒等問題的最好方法,長期堅持泡腳,身體會更好。

肝與腎有精血同源的關係。肝藏血、腎藏精,而精和血之間又存在著相互轉化的關係。在腎經的活躍期(下午5: 00〜下午7: 00)泡腳,可以疏通腎經,促進腎藏精的功能。肝經的活躍時段是凌晨1: 00〜凌晨3: 00,傍晚泡腳之後,腎貯存足夠的精華物質,會使肝充分發揮藏血的功能。肝和腎的功能正常,人的睡眠自然好,身體自然棒。

一般情況下,泡腳泡到全身發熱、微微出汗的程度就可以了。如果在泡腳後出現上半身不出汗、下半身出汗的情況,說明腎寒。這時可以邊泡腳,邊喝薑糖水或熱開水。有的人泡腳後上半身發熱出汗、下半身不出汗,這則是氣虛的表現。對於血虛的人來說,堅持泡腳可以改善血液循環,也是個非常好的方法。

人體的皮膚既是保衛身體的屏障,又可以吸收藥物的藥性。當雙腳泡在充滿藥物的熱水中時,藥力可以藉助水的熱力進入身體。根據自己的體質,我們可以配合適當的中藥來泡腳,這樣能夠更有針對性地、全面地調理身體的氣血。

一般來說,容易便秘的人可以在泡腳的水里放1〜2勺食鹽。水溫不要太燙,40°C〜50°C的水就可以了。大約泡20分鐘後,用毛巾把腳擦乾包起來。這樣泡腳不僅有明顯的通便效果,而且還可以消除疲勞、幫助睡眠。

腳臭的人可以在泡腳的水里面放點兒醋,不僅可以除腳臭、治腳氣,還可以促進血液循環、祛除風濕。

在泡腳的水里加入生薑、陳皮和薄荷,可以暖脾胃、祛濕邪。

泡腳的水中放花椒,可以除臭祛濕、利氣行水,扶助陽氣。

痛經是體寒和氣滯血瘀引起的,可以選用白芍、益母草和當歸來泡腳。堅持用這個辦法泡腳,還可以使皮膚白皙紅潤,對改善女性朋友手腳冰涼的問題也很有效果。

有風濕骨痛、怕冷怕涼的朋友,可以選用有溫通功用的干姜泡腳。

患糖尿病的朋友則可以用黃芪10克、透骨草10克、伸筋草10克、花椒6克泡腳,有降糖的保健作用。

泡腳的好處非常多,但是在泡腳的時候也有4個忌諱:

一忌飯後泡腳或者空腹泡腳;

二忌水溫過高;

三忌泡腳時間過長;

四忌自作主張、亂放中藥。

另外,處於經期或妊娠期的婦女不要泡腳,身體有出血症狀的病人也不要泡腳。

健康始於足下,泡腳的關鍵在於堅持。有的人三分鐘熱度,堅持了一段時間就厭倦了,這樣永遠不會感受到泡腳的功效。無論是有規律的飲食,還是有規律的運動,只要堅持,健康就會離我們的生活更近一步。

文章來源:崆峒養生匯

起床7個小動作,身體健康好處多!(降血壓)


起床7個小動作,身體健康好處多!(降血壓)
起床7個小動作,身體健康好處多!(降血壓)

起床後,你做的第一動作是什麼?

不少被套路慣的肯定會回答:睜眼吶~

所以,今天養生君這樣問大家:睜開眼後,你做的第一個動作是什麼?

俗話說,一日之計在於晨。而在天人合一、遵循天時傳統的養生觀念裡,更為重視起床後的養生。此時要能做上一兩個健康小動作,定能讓你從頭舒服到腳,還能減少生病~

什麼小動作?看過來~

起床7個小動作,身體健康好處多!(降血壓)

1


叩齒:強健牙齒

▲▲▲

“叩齒”,即空口咬牙,使上下牙齒有節奏地互相叩擊。中醫認為齒為骨之餘,齒之有疾,乃脾胃之火熏蒸所致。牙齒同胃、腸、脾、腎、肝等內臟活動有著密切的聯繫,因此叩齒是固齒健身之法。

★方法要領:放鬆全身,仰臥,做咀嚼狀,輕輕叩齒60~100次,多則不限(平時在工作、學習時也可隨便輕叩)。



2


揉腹:增強胃腸功能

▲▲▲

起床7個小動作,身體健康好處多!(降血壓)

揉腹有利於增強胃腸功能,有習慣性便秘者尤其需要。

★方法要領:雙手自然重疊,從左胸至小腹緩緩下推10~30次,再從右胸至小腹緩緩下推10~30次,然後從心窩至小腹緩緩下推10~30次。按揉時,要呼吸自然,力度適中,動作和緩,精力集中。

延伸閱讀:具體揉腹方法點這裡~

注:叩齒和揉腹可同時進行。

3


擊鼓:舒張血管、降血壓

▲▲▲

起床7個小動作,身體健康好處多!(降血壓)

這裡的擊鼓,可不是讓你敲鑼打鼓。

擊鼓,古人稱“鳴天鼓”。可以清醒頭腦、增強記憶,對高血壓患者還有舒張血管、降低血壓的作用。

★方法要領:坐位,用雙手掌心緊按住兩耳孔,兩手的中間三指——食指、中指、無名指輕擊後枕骨十幾次,然後,掌心按耳孔、手指按枕骨幾秒鐘不動,再驟然抬離,過一會兒又如前法按耳、擊枕骨,擊時如聞鼓聲。

4


揉鼻:防治感冒

▲▲▲

起床7個小動作,身體健康好處多!(降血壓)

可使鼻腔血液流通,溫度保持正常,從而達到防治感冒的目的。

★方法要領:兩手拇指微曲,餘四指握拳。用兩手微曲的拇指背沿鼻樑骨兩側上下往復用力,各擦幾十次至上百次。

如已染感冒,增加每次揉鼻次數,並早、晚各做1次,可收到不藥自癒的效果。

5


深呼吸:預防呼吸道疾病

▲▲▲

起床7個小動作,身體健康好處多!(降血壓)

深呼吸不僅能增強肺活量,起到預防、緩解呼吸道系統疾病的作用,還能清醒頭腦,振奮精神。這對行動困難、不能參加其他鍛煉活動的人來說,尤為需要。

★方法要領:到寬敞的庭院或公園,先活動一下身子,然後進行10~15分鐘的深呼吸。

6


伸懶腰:增強臟腑功能

▲▲▲

起床7個小動作,身體健康好處多!(降血壓)

早晨甦醒後,可以先閉目養神,然後在床上做做伸懶腰動作。

★方法要領:躺平,身體放鬆,將雙手五指交叉,掌心向上置於頭頂,腳尖交替伸直和往上鉤。四肢伸展的同時,向左右轉體,大約持續30秒鐘。

這一動作既可以伸展身體,擴張胸腔,使得膈肌活動加強,帶動肌肉收縮,加速血液循環,促進氧氣供應量,同時又能疏通身體經絡,增強臟腑功能。

7


遠眺四方:改善視力

▲▲▲

起床7個小動作,身體健康好處多!(降血壓)

每天早晨多看綠色、遠眺四方,有益於增強視力、防近視。

★方法要領:立正,自然呼吸,兩目平視前方,盡力注視遠方的綠樹、青山約1~2分鐘後,閉目低頭沉默一會兒,轉首向左方遠眺1~2分鐘(轉頸不轉腰);再閉目低頭沉默一會兒後,轉向右側遠眺,如此反復多次,共持續約15~20分鐘(時間長些更好)。

有人或許會嚷著說:

睡眠的時間多寶貴,不到鬧鈴響起的那一秒,根本就不想起床。

養生君只能說:

時間誠寶貴,健康價更高。所以,大家不妨每天早起10~20分鐘,做做這些有益身心的小動作~

最後,溫馨提示大家,早上起床,動作要慢,千萬不要貪快,尤其是有心腦血管疾病的老年人。建議:

起床動作分三步走

側身:醒來先側過身,伸伸懶腰,使血液慢慢流動。

坐起:坐在床邊,雙腿下垂。這個體位使心臟和血管的負擔開始加重,是一個適應和預熱的過程。

緩慢站起:這是再一次預熱,使心跳加快,改善腦供血狀況。

文章來源:崆峒養生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