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起壓壓腿:輕鬆排濁氣和濕氣


所謂大道至簡,有些簡單的方法,堅持去做就能看到奇蹟。

每天早上只要練習下面的兩種壓腿法,就能排出體內的濁氣和濕氣,練習後會感覺身體很舒服,頭部很清醒,渾身輕鬆。方法如下:

1、向前壓腿,就像晨練的人拉伸大腿一樣,找個陽台什麼的,退往上一放,該壓腿不同的是,上半身也要前傾,這樣上半身的膀胱經、督脈也能拉到,練習時間3分鐘左右即可。


2、側壓腿,還是找個陽台什麼的半身高左右或者比半身高一點的物體,腿側著往上放,身體側壓,拉伸大腿內側和體側,可以拉伸腎經、肝經、膽經,練習時間3分鐘左右即可。

每天早上六分鐘,壓壓腿可以鍛煉拉伸膀胱經、督脈、腎經、肝經、膽經,能排除你體內的濁氣和濕氣,讓你早起後不再渾渾噩噩,一整天精神抖擻!

文章來源:崆峒老李

艾灸5個穴位——頸椎病說走就走!


頸椎病已經成為現代人的“頭號公敵”,如果你不想體驗一次“癱瘓”的感覺,就要在頸椎罷工前好好養護它。

你的頸椎還好嗎?上班伏案工作,下班低頭玩手機,週末長時間打麻將,睡前躺在床上看電視的你和家人,頸椎是不是常常不舒服?

把頸椎病從輕到重分為10級,你的症狀到第幾級了?從第3級開始,已經屬於頸椎病範疇,第4級就需要去醫院,第6級就可能需要進行手術治療,若是拖延到第9級、第10級,風險就很大了!





頸椎病形成的原因

其一是勞損:長期使頭頸部處於單一姿勢位置,如長時間低頭工作,易發生頸椎病。小於30歲的頸椎病人,多從事低頭工種。

其二是不良姿勢:如躺在床上看電視、看書、高枕、坐位睡覺等;臥車上睡覺,睡著時肌肉保護作用差,剎車時易出現頸部損傷。

其三是慢性感染:主要是咽喉炎,其次為齲齒、牙周炎、中耳炎等。有人認為,慢性咽喉部感染是頸椎病重要發病因素,這可能與軟組織慢性勞損炎症相互影響而加重病情之故。

現代頸椎病的主要誘因:一是久坐及低頭,二是吹空調。

辦公室白領,長期看電腦玩手機的一族是頸椎病的預備軍。因為長期吹空調,頸椎受寒,氣血瘀阻;長期久坐低頭不動,又是氣血瘀阻。這裡還不包括因焦思傷腎…..這部分人基本最後都是頸椎病患者。




得了頸椎病,可以用艾灸治療


1 、阿是穴

位置:這類穴位一般都隨病而定,多位於病變的附近,也可在與其距離較遠的部位,沒有固定的位置和名稱。它的取穴方法就是以痛為腧,即人們常說的“有痛便是穴”。


2 、大椎穴

大椎穴屬於督脈之穴, 為手足六陽經交會之處, 乃養生保健之要穴。而且大椎穴具有振奮人體陽氣、 強身保健、 通陽解表、 疏風散寒、 退熱鎮靜等作用,被稱為諸陽之會。大椎穴可以調節身體陰陽,祛寒除濕,對頸椎部位的經絡寒濕淤堵,效果奇佳。是治療頸椎問題的必灸穴位。

位置:在後正中線上,第7頸椎棘突下凹陷中。




3 、肩井穴

中醫古籍上對肩井穴有這樣的記載:“主肩背痺痛,臂不舉。”所以,捏拿、艾灸肩井穴治肩痛、頸椎問題就不難被人理解了。如果把人體比作一口井,井底是腳底的湧泉穴,井口就是肩部的肩井穴。只有保持這口井上下暢通,人體內的氣血才能暢通無阻。

位置:位於肩上,前直乳中,當大椎穴與肩峰端連線的中點,即乳頭正上方與肩線交接處。取穴時一般採用正坐、俯伏或者俯臥的姿勢。

4 、天柱穴

天柱穴是治療肩膀肌肉僵硬、酸痛的特效穴位,膀胱經的氣血在此為堅實飽滿之狀,其氣強勁,充盈頭頸交接之處,頸項受其氣乃可承受頭部重量,如頭之支柱一般,艾灸天柱穴對充盈頸肩部的氣血效果甚佳。

位置:在項部,大筋(斜方肌)外緣之後髮際凹陷中,約當後髮際線正中旁開1.3寸。



5 、後溪穴

為手太陽小腸經的輸穴,又為八脈交會之一,通於督脈屬小腸經。有舒經利竅、寧神之功。適合經常坐在電腦前的上班族、發育中的孩子,可預防駝背、頸椎、腰部、腿部疼痛,也有保護視力、緩解疲勞、補精益氣的功效。

位置:在手尺側,微握拳,當小指本節(第5指掌關節)後的遠側掌橫紋頭赤白肉際。

艾灸方法:使用艾灸,肩頸部每穴20-30分鐘,手部每穴15分鐘,每天一次,艾灸一周休息1-2天。

艾灸完後,多活動活動肩頸部位,盡量拉升肩頸部位的肌肉和經絡,這樣艾灸之前淤積在這裡的酸性血液才會更快的代謝掉!

頸椎病並不可怕,只要我們平時在生活中註意肩頸部的保暖,空調電扇不要對著肩頸部吹;坐1個小時後起來活動活動;不要在公共交通上玩手機;經常活動肩頸部位;一周艾灸肩頸部2-4次。這樣,頸椎病就會離你而去!

“湖北蘄艾廠”為您提供更多的健康知識。查經絡、查穴位在首頁的右下角有一個“艾灸學堂”的工具,可以學到更多穴位知識。還有“您哪裡不舒服”等常見疾病的艾灸方法。了解更多的艾灸知識。

文章來源:艾蓬軒艾灸

15個信號提醒你,肝要"休息",天然食物"洗肝法"幫你清洗肝膽


人體毒素毒包括”外來之毒”和”內生之毒”。比如:大氣污染、汽車尾氣、工業廢氣、化學藥品、垃圾食品(餐桌污染)等現代文明帶來的毒副作用、病原微生物等,屬”外來之毒”。而正常新陳代謝過程中,所產生的代謝廢物,腸內宿便、醣脂肪蛋白質代謝紊亂所產生的毒,則是”內生之毒”。

肝臟是人體的排毒器官之一,它的主要工作就是,將血液中的毒素化解,使毒物成為毒性較小的或溶解度大的物質,隨膽汁或尿液排出體外。從而保護機體免受損害。



肝功能異常,身體會收到15個信號,但這些信號,往往並不會引起人們的重視:

1無端感到疲倦。

2.經常會感到無明的煩躁、焦慮與憂鬱,脾氣暴躁。

3.眼睛乾澀或者死魚眼。

4.出現粘便。

5.腰部贅肉增加。

6.身體總有一股味道

7.失眠多夢。



8.口乾口苦。

9.偏頭痛。

10.前胸後背有紅痣。

11.指甲有明顯豎條紋。

12.頭髮經常很油。

13.臉龐兩邊有肝斑。

14.脾氣特別大。

15.乳腺增生和婦科問題。

如果您有兩三種症狀就必須要調理肝膽功能,提高代謝。


養肝護肝的方法:


1.不生氣

有些人因為肝火旺盛,所以,脾氣暴躁,容易大發雷霆。這也就造成了惡性循環。中醫講,肝喜條達,就是肝臟喜歡心情舒暢的意思。而屢屢發脾氣,則會導致氣大傷肝。


2.不熬夜

每晚10點到11點,是肝臟回血的時候。這個時間段不睡覺,肝臟細胞就無法再生。所以,只有在晚上10點時睡覺,才能讓肝臟進行自我修復。


3.不酗酒

適量喝點酒,對身體有益。過量喝酒,無疑會增加肝臟負擔。長期酗酒的人,因為肝臟持續加班,工作負擔太重,所以會產生酒精肝等疾病。這是因為90%的酒精毒素,都需要通過肝臟去處理。


4.不吃或少吃加工食品

加工食品中有很多防腐劑和化學添加劑。這些化學添加劑進入人體,都需要經過肝臟解毒。少攝入化學添加劑,就是給肝臟減輕負擔。


5.少看手機

中醫講”久視傷肝”,因為用眼要耗費肝血,所以,長時間看手機,會導致肝血不足,也傷肝臟。



除此之外,一些天然食物,也有保肝護膽的作用:


1.山楂

山楂中含山楂酸等多種有機酸,味酸甘,並含解脂酶,入胃後,能增強酶的作用,促進肉食消化,有助於膽固醇轉化,對於吃肉或吃油膩物後感到飽脹的人,吃些山楂、山楂片、山楂水或山楂丸等,均可消食,山楂還可利膽汁,促進胃液分泌。

2.玉米須

吃煮玉米,要注意留最內層的兩層薄皮和玉米須一起煮。這是因為玉米須有利膽、利尿等作用。玉米渾身是寶,連玉米須都可以用來煮水噹茶喝,有消除水腫、降低血糖、清熱祛濕、利膽汁的功效。把玉米須與綠茶同泡,就是一款十分簡便而又天然無害的減肥茶。

3.胡蘿蔔

長期熬夜、喝酒、超時工作或服用大量藥物的人,都會加重肝臟負擔,而維生素A本來就是肝臟中重要的營養素,可幫助肝臟細胞的修復。胡蘿蔔含有大量胡蘿蔔素,這種胡蘿蔔素的分子結構相當於2個分子的維生素A,進入機體後,在肝臟及小腸粘膜內經過酶的作用,其中50%變成維生素A,有補肝明目的作用。





4.番茄

番茄有清肝降火的功效,同時,番茄最出名的抗氧化成分就是茄紅素,它能保護細胞不受到傷害,也能修補已經受損的細胞,具有防癌與抗癌的功效。番茄中的β胡蘿蔔素和γ胡蘿蔔素,還能提升免疫力,防止視力退化與視網膜氧化。維生素C和E,則可以防止自由基破壞細胞,預防心髒病,並幫助減緩老化。



5.綠蘿花

綠蘿花是一種野生植物,是一味藥食兩用的中藥。雖然綠蘿花在雲貴川等地均有分佈,但論藥效,還屬喜馬拉雅山上的最好,因為它產自高寒地帶。這種植物,是天然的抗菌素,能消炎抗菌,行氣活血。中醫講,綠蘿花歸肝經、膽經,能保肝利膽,瀉肝火、利膽汁,所以,用綠蘿花泡水喝,代茶飲,可一舉兩得,既保肝,又能利膽。


6.南瓜

新鮮的南瓜汁有益新陳代謝、空腹喝可以預防心髒病和腎髒水腫。南瓜汁中含有維生素E、能使皮膚滋潤柔滑。南瓜種子被認為是護肝藥。此外、南瓜漿中含有的維生素D還可以強健骨骼和牙齒。

文章來源:中藥保健

好雨時節,養肝健脾四步走


多食姜

生薑具有昇陽除濕之功效,雨水節氣多食生薑,可以助體生陽,利於水濕代謝。在此給大家推薦兩個“吃薑秘方”——



1.生薑茶:把生薑切成薄片,取10g左右放入沸水中浸泡10分鐘後,加入蜂蜜調勻,製作成生薑茶,每天早上喝一杯。

2.含薑片:把薑洗淨,切成薄薄的一片,每天早上含3片即可。


多食粥

孫思邈說“春時宜食粥”,能補脾養胃、去濁生清。加入藥材後,更能治療慢性病,對身體有滋補作用。民間有“春天喝粥,勝似補藥”的說法。

薏苡仁黨參粥:補氣血。薏苡仁30克洗淨,放涼水中浸泡2小時;黨參15克切成薄片,粳米200克淘洗乾淨。三者放入鍋中加水先用大火煮沸,鍋開後撇去浮沫,再用小火慢慢熬30-40分鐘,放冰糖調味。

胡蘿蔔南瓜粥:健脾胃。大米300克,糯米300洗淨浸泡2個小時;鍋燒熱水,倒入米熬粥40分鐘;放入去皮切塊的南瓜和切碎的胡蘿蔔,熬煮30分鐘至軟爛即可。

山藥紅棗粥:祛濕解困。將紅棗25克用溫水泡軟洗淨,粳米100克淘洗乾淨,山藥25克去皮洗淨切成小塊;紅棗、粳米、山藥放在一起煮成粥,吃時放適量白糖攪拌即可。

常艾灸

中醫認為,艾絨性溫,有散寒邪、通經絡、防疾病之效用,而雨水節氣春寒未退、又兼多濕,此時艾灸最利肝脾。

建議大家常灸:太衝穴、天樞穴、足三里三個穴位。

灸法:艾條灸,每次1分鐘,一日1-2次;艾炷灸,每穴1壯,一日1-2次。

勤捏脊

中醫認為,捏脊療法能調陰陽、理氣血、和臟腑、通經絡、培元氣,具有強身健體之功,用於一切脾胃虛弱症,老少皆宜。

準備:需二人配合,受術者取俯臥位,以背部平坦鬆弛為宜;施術者立於右側身旁。

手法:用拇指指腹與食指、中指指腹對合,捏持肌膚,拇指在後,食指、中指在前。然後食指、中指向後捻動,拇指向前推動,邊捏邊向項枕部推移。

操作部位:沿脊柱兩旁,自尾骶部開始,一直捏到項枕部為止。

文章來源:崆峒老李

練習這一套瑜伽,疏通你的全身經絡


俯臥鱷魚式

對應經絡:心肺

英雄坐

對應經絡:胃脾、心肺


躺屍式

對應經絡:心肺、腎膀胱

人面獅身式

對應經絡:腎膀胱

英雄坐扭轉

對應經絡:肝膽

倒箭式

對應經絡:腎膀胱、心肺

蝴蝶仰躺式

對應經絡:肝膽、腎膀胱

文章來源:暢學瑜伽

一個穴位,扶正心臟陽氣!中華醫學有瑰寶,我們卻傻傻不用


今天我們為您說一個病症,乃是當代越來越高發的冠心病、心絞痛。

這類疾病,現代醫學對其形成的原因,已經有十分精細的認識了。這就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根據這樣的認識,此類疾病在預防和治療等方面,都已經有了長足的進步。尤其是在急性發作期,從前幾乎無藥可救的患者,如今通過介入手術的治療,都有希望轉危為安、化險為夷。


這是當代人的福音。

不過,古代人對此,也不見得沒辦法。

在解剖醫學不發達的古代,人們把冠心病、心絞痛這類病症,稱之為“真心痛”。早在《靈樞》的年代,先賢就對此類病的致死性有深刻認識,說它:“旦發夕死”、“夕發旦死”。對於這類疾病的成因,古人當然不知道有血管粥樣硬化這一說,因此認為是心中陽氣不足所致,“所以然者,責在胸中陽位之極虛”。還有《類證治裁》裡面也說:“胸痺胸中陽氣不足,久則乘陽位而痺結也”。

既然如此,要想改善“胸中陽位極虛”的狀態,我們該如何做到呢?

聰明的古人發現了一個竅門。這個竅門,至今依然有它的實用價值。這就是利用我們膀胱經上的心俞穴。

心俞穴,在背部,屬足太陽旁觀經。當第五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處。要說這個膀胱經上,有很多俞穴。肺俞穴、心俞穴、肝俞穴、膽俞穴、脾俞穴、胃俞穴等等,依次排開。這一類的俞穴,又叫做十二背俞穴。就心俞穴而言,它是心室中的高溫濕熱之氣由此外輸膀胱經之所,和心臟的位置臨近,因此有就近治療臟腑疾病的功能。由於膀胱經屬陽,為一身之藩籬,陽氣旺盛之所在,因此通過刺激心俞穴,可以引陽氣入心,從而壯心陽,扶正心中元陽之氣。這一點,對改善冠心病、心絞痛症狀,預防此類疾病發作,是十分重要的。就現代針灸臨床治療來看,它對於心血管系統疾病的治療,效果顯著。

那麼,我們如何利用心俞穴呢?就治療而言,常向下或者斜刺0.5寸到0.8寸。這是專業的手法,我們不必效方。日常保健,如果能每天按壓左右心俞穴200下,力道緩而有力即可。冠心病穩定期的患者,用此法可以更好地控制病情。如果能在刺激心俞穴的同時,多刺激巨闕穴、內關穴、郄門穴,就更好了。巨闕穴和心俞穴搭配,屬於俞募配穴法,內關穴能寬胸解鬱、寧心安神。郄門穴可以調節少陰心經的經氣,通經止痛。

總而言之,這心俞穴,作為可以扶正心中陽氣的大穴,我們不能不知。如果能有效運用,會給心臟保健帶來莫大的好處。

文章來源:生活熱點百態

8個動作,每個30秒,打通任督二脈!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一套長壽動作,這套動作厲害了,經過幾千年來無數人的驗證,每天做大補肝和腎,助您壽延10年!

2500年前的《黃帝內經》中提到:骨正筋柔、氣血自流,筋長一寸、壽延十年。說的是拉筋能夠使骨頭復位,筋絡柔韌,氣血才能流暢,筋絡每拉伸一寸,就能延長10年的壽命。沒錯,我們今天說的是拉筋的動作。


8個動作,每個30秒

8個拉筋動作,每個拉伸30秒。可增加身體柔軟度,減少關節、肌肉、背部受傷的可能性,緩解運動後肌肉酸痛。練起來!




常拉筋,人健康

人從出生到衰老,筋經經過了生長到萎縮,筋經萎縮容易導致四肢麻木、血栓、疼痛、脊椎彎曲等現象。這也是為什麼會出現“人到中年兩頭縮”的說法了。中醫說:通則不痛,只有經脈暢通,身體才健康,不會出現病痛。

拉筋能打通督脈

督脈是全身“陽脈之海”,督脈通則腎氣足,腎是先天之本,精髓之源,腎功能強,陽氣足,則人的精力旺盛,壽命延長。


拉筋有助排毒

膀胱經是人體的排毒經脈,也是人體抵禦寒氣的一個屏障,膀胱經通,則寒氣難以入侵,體內排毒順暢,減少體內毒素堆積,身體更健康長壽。


拉筋腎功能強

多拉腿部筋經,有利於改善腿內側的肝經、脾經和胃經。這三條筋脈通,則身體通暢,腎功能強,身體暢通。

文章來源:崆峒老李

體質不同怎麼補?區分“金木水火土”!


中國古代哲學家喜歡用五行理論來說明世界萬物的形成及其相互關係。在中醫學看來,人體因禀賦不同,體質也可歸納為金、木、水、火、土五種類型。每種人的體質不一,要相應選擇適宜補益的食品,才能達到真正養生的效果。

一、金型人體質特徵:眉清目秀,體型瘦小,但肩背較寬,方形臉,鼻直口闊,皮膚白淨,四肢較瘦,動作敏捷,易出汗。金型人因為多數精力充沛,充滿活力,所以工作起來很投入,廢寢忘食,打亂了生活正常節律,容易引起呼吸系統、消化系統的慢性病變和腎水枯竭、泌尿及生殖系統方面的病變。

推薦藥膳荔枝山藥蓮肉粥幹荔枝15枚、山藥、蓮肉各15克,粳米150克。先將前3味洗淨,粳米淘淨,一同放入砂鍋,加適量水,大火煮沸,小火熬煮成粥。



二、木型人體質特徵:身體偏瘦,膚色蒼白或青黑,個子較高,關節手足靈活,手足多青筋,油性皮膚,喜歡安靜,容易發怒,性情急躁。由於木型人肝氣偏旺,耐春夏不耐秋冬,易於氣滯,常會感到精神抑鬱,養生貴調理好肝、腎二臟。

推薦藥膳枸杞子羊肉粥枸杞子30克、羊肉100克、大米150克、蔥白、精鹽、味精各適量。將枸杞子洗淨,羊肉洗淨、切碎。將大米淘洗乾淨,與羊肉、枸杞子、蔥白一同放入砂鍋中,加適量清水,大火煮沸,小火煮成粥即可。食時加味精、精鹽。


三、水型人體質特徵:體型比較胖,偏矮,頭較大,腮部較寬,腹部較大,膚色偏黑,腰臀稍大,手指短,發密而黑,怕寒喜暖。身體內陰氣盛而陽氣少,也就是缺火性。因此,水型人養生的關鍵在於溫陽益氣,多補火性。

推薦藥膳山藥羊肉湯把羊肉、山藥放入砂鍋內,加適量清水,先用大火燒沸後,撇去浮沫,放入蔥白、生薑、胡椒粉、黃酒,轉用小火燉至羊肉酥爛,撈出羊肉晾涼。將羊肉切成片,裝入碗內,再將原湯除去蔥、姜,加精鹽、味精,攪勻,連山藥一起倒入羊肉碗內即成。



四、火型人體質特徵:體型比較小,臉形瘦尖,肌膚薄弱,皮膚赤色,面色紅潤,目光明亮,眉稀少,唇色紅,精氣神十足,充滿活力,步履穩重,性情急等。火型人夏天出生的較多,身體內陽氣比較旺盛,維護健康的關鍵在於滋陰抑陽,調養心腎,以水濟火。

推薦藥膳芋頭苦蕎粥鮮芋頭100克、苦蕎100克、黑糖少許。將芋頭洗淨去皮後切成小塊,與淘洗淨的苦蕎一同放入砂鍋中,加適量清水煮開,後轉小火熬至米熟粥成,加入黑糖,再稍煮即成。

五、土型人體質特徵:體格比較健壯,身體均稱,肌肉豐滿,腹大,腿部壯實,肩背豐厚,肌肉光滑,膚色偏黃。性格寬厚、樸實、保守、性情平和,善於與人和睦相處。土型人一般脾胃功能好,適應能力強,一年四季都能適應,所以體質很好。土對應長夏,即夏秋之交,同時土與四時關係都非常密切,所以土型人長夏出生較多,但也可能分散於其他季節。

推薦藥膳薑汁牛肉飯鮮牛肉100克、薑汁5克、粳米500克、醬油、花生油各適量。將鮮牛肉切碎,剁成肉糜狀,放碟上,然後加薑汁,拌勻後加醬油、花生油再拌。把粳米淘淨放入砂鍋中,加適量水,如常法煮飯,待鍋中水分將乾時,將牛肉倒入米飯,約蒸15分鐘,待牛肉蒸熟即成。

文章來源:崆峒老李

中醫推薦:養生精華全在腳:健腦、養臟腑、調未病、排毒養顏


 

相信大家都知道大腦和五臟六腑,是維持人體正常運轉的關鍵只所在。而腳底養生,可以達到調治未病、應對百病、強身健體的目的。

  這主要是由於腳部特定部位與體內各臟器之間有著直接的聯繫。腳底部存在著各臟器的反射區,某些臟器產生病變後,可以在其反射區上反應出來。

  這個時候,如果推拿或者刺激相應的反射區,就可以直接和間接的刺激到病變器官,促進患處的血液循環。下面給大家分享腳底養生幾大方法供大家參考!



道醫腳底養生有兩個特色:

  一是,任何人都可以隨時隨地進行,按壓搓和敲擊的方式很容易控制和掌握,費時未幾。

  二是,以傳統中醫和現代中醫的理論和診治經驗為基本,具有科學性和可操作性。

腳底養生精華:刺激一個部位解決一個問題

1揉搓腳趾——防止腦退化增強記憶力

  腳底和大腦的對應,剛好是相反的。而腳趾對應了大腦負責記憶的區域。所以揉搓腳趾有防止腦退化、加強記憶力的作用。

  方法:可以用手捉住雙腳的大趾做圓周揉搓運動,天天揉搓幾次,每次2~3分鐘。也可用手做圓周活動來揉搓小趾外側,只要在課間或睡覺前揉5分鐘就行了。

2晃動雙腳——調五臟平衡,順全身氣血

  全身血液循環不佳,就會產生內臟失調的現象,呈現諸如頭痛、食慾不振等亞健康徵兆, 簡略的腳部刺激便可增進血液循環、調五臟平衡,順全身氣血。

  方法:仰臥在床,先讓雙腳在空中晃動,然後像踏自行車一樣讓雙腳旋轉,只要連續5~6分鐘,全身血液循環就會得到改良,此法還可以使腿肚和膝蓋內側的肌肉得到伸展,徹底打消腿部疲勞。

  冬天怕冷的人假如在就寢前施行此法,就會覺得全身暖和,有助於改良睡眠。



3赤腳行走——鍛煉平衡,鍛煉小腦防萎縮

  赤腳行走的最大長處是使腳掌心獲得錘煉的機遇。腳掌心是堅持人體平衡的主要部位,大凡身材健康的人都具有硬朗的腳掌心。

  而平衡在腦部主要是受到小腦的控制,因此, 這個方法,可以鍛煉小腦,減緩其萎縮衰退。

  方法:行走時盡可能讓腳心得到刺激,也可以嘗試走走卵石路,讓5個腳趾不粘在一起,能夠自由地分別和活動,是赤腳行走的一大長處,特殊是在大趾和二趾之間留有間隙,可使步履變得輕鬆起來。

4腳底浴光——促進代謝,排出毒素、增強體質

  日光浴是促進身材健康的自然療法。讓腳底接收日光浴,可以獲自得想不到的效果。

  太陽中的紫外線刺激腳底,可增進全身的新陳代謝,加強內臟器官的功效,排出體內毒素,使身體硬朗起來。經常做腳底日光浴,夏天不易中暑,一年四季不易感冒。

  方法:天氣晴好時,可以在室外讓陽光直接照耀腳底20~30分鐘,最好不要隔著玻璃曬太陽,由於大部分紫外線會被玻璃所接收。

謝謝關注本頭條號,有問題也可以留言喬醫生(中醫)謝謝關注。

文章來源:一森康健健康一生

養生必備,這2個神奇穴位能防治多種疾病


人體全身的穴位約有720多個,中醫認為穴位是人體經絡線上一些特殊的點區部位,它是經絡中的經氣出入的位置。

現代研究發現,穴位是神經主乾和神經末梢經過的地方,穴位與體內臟腑的神經往往同屬於一個脊髓節段。因此,刺激體表穴位可對體內臟腑起到類似於共振的作用,產生舒筋活血、理氣通脈等作用,從而對臟腑、組織、器官的功能起到調理效果。

相比針灸,穴位按摩最大的好處是可以自己動手進行操作,工作間隙、休息時間都可以隨時進行。


今天為大家介紹一對神奇的穴位,生活中很多常見疾病都可以通過按摩這兩個穴位來進行調理。

它們就是位於我們手腕處的內關穴和外關穴,古代醫家稱為“陰陽雙關穴”。內關穴和外關穴以“關”字來命名,意思是它們處於氣血運行的關卡位置,可見它們的重要性。這兩處穴位一內一外,一陰一陽,相互配合按摩,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養生保健效果。

內關穴位於手腕側,手腕橫紋上方2寸的位置;外關穴位於手背側,手背橫紋上方2寸的位置,與內關穴相對應。

下面我們來看看哪些疾病可以通過按摩這兩處穴位來防治。

心慌

在情緒激動或過度勞累時如果出現心慌、胸悶等症狀,可用右手按壓左手腕的內外關穴,時間為5分鐘左右,同時保持全身放鬆,深長呼吸。


失眠

平躺於床上,用雙手交替進行按摩兩側手腕的穴位,每側3分鐘左右。按摩過程中動作宜柔和,以睡前半小時按摩為最佳,如果同時配合服用一些改善睡眠的產品效果會更好。

反酸

患有慢性胃炎的人常有反酸症狀,要按摩左手腕的內外關穴。可在餐後半小時按摩,且用力要稍重。


頸椎病

可以在工作間隙來按摩,左右手均可,力量由輕到重,穴位處有酸麻脹的感覺時效果最好。在按摩過程中,可進行低頭、抬頭等動作來配合。

肩膀疼痛

可緩解受風或者肩周炎引起的肩膀疼痛,按摩時選擇痛側手腕的穴位。在按壓穴位的同時,可適當旋轉肩關節來配合。

文章來源:李振華主任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