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每天捏3下,治好“近視和老花眼”,人人都能做


盯著電腦一整天,

捧著手機玩遊戲,

視力越來越不好。

父母在慢慢變老,

看報紙都要戴眼鏡了。

患有近視眼的小朋友也越來越多。

下邊分享一些小技巧,讓你在“捏一捏”中輕鬆預防近視眼,老花眼,大人小孩都能用。



1、捏手腕眼不花,看得清



養老穴有清頭明目,舒筋活絡的作用。經常按揉此穴,對緩解近視眼、老花眼都有好處。

取穴:手背朝上,觀察手腕的小指側,可以肉眼看出骨骼突出部分。手指觸摸此部分,可摸到裂縫,養老穴就在裂縫中。

每天早晚各指壓10次至20次即可,這樣反復指壓,3個月左右,穴位的疼痛感就會消失,眼疾也會慢慢得到緩解。


2、捏拇指抑制白內障

在我們的拇指上有三個相鄰接的穴道,分別是明眼、鳳眼、大空骨

這組穴位分別位於拇指關節的兩側及中間處。明眼穴和鳳眼穴可改善急性結膜炎,還可以抑制老人性的白內障。

平時眼睛容易疲勞的人,每天要刺激這三個穴道兩次,只要以稍微感覺到疼痛程度的力氣來指壓即可。

3、按眼眉頭不暈,頭不痛

攢竹穴具有疏肝、明目醒腦,改善頭痛、頭暈、眼瞼跳動等功效。

該位置位於眉毛內側邊緣凹陷處。按揉前要將手洗乾淨,以免眼睛感染。

此外,力度要適中,以略感酸痛為宜,以免用力太大傷及眼球。

現在建議您就放下手機,做一下這三個動作,然後您會感到耳聰目明,視野清晰。

文章來源:雲南中醫

春捂4部位,應對“倒春寒”



驚蟄節氣過後,氣溫有所回升,老李提醒親們!穿衣時仍要注意“春捂”,以應對突如其來的“倒春寒”。



研究表明,對多數老年人或體弱多病而需要春捂者來說,15 ℃可以視為捂與不捂的臨界溫度。因此,當氣溫回升後需要再捂7天左右,大概捂到清明時節方可告止。雖然俗話說春捂秋凍,但不是穿衣減衣這麼簡單,捂的位置也很講究。

手腕神門穴位於手腕處腕橫紋上,手小指一側腕下方肌腱的里側。神門穴作為“春捂”的關鍵部位,主管各臟腑元氣,能夠強化臟腑功能,還可主治胸痛、焦躁、便秘、心悸、失眠、食慾不振等症狀。平時還可用拇指指尖點按神門穴30次,以除煩去燥、安神定志。

肚臍中醫稱肚臍為神闕穴,注意此穴的保暖可以鼓舞脾胃陽氣,對於胃寒、腹瀉者很有益處。此外還可以於每晚臨睡前揉腹部,先將雙手搓熱,左下右上疊加於肚臍,順時針揉轉數百下。

腰眼腰眼也是“春捂”的重要部位。人體陽氣之根在腎,而腰為腎之府,經常按摩腰部的腎腧穴可滋陰壯陽、補腎健腰。而眾多腎陽虛患者腰部酸軟怕冷也正是忽略了腰部腎腧穴的保暖。腎腧穴位於第二腰椎棘突下,左右二指寬處,用熱水袋熱敷或艾灸此穴,可溫暖腎陽。另外,還可兩手握拳,以食指指關節突起部放在兩側腎腧穴,先順時針方向壓揉數次,再逆時針壓揉。

小腿及足部有許多老年人容易出現偏頭痛或小腹痛,甚至出現噁心、嘔吐、雙目赤痛的症狀,這些表現均屬肝陽虛,此時應注重小腿及足部的保暖,平時可多熱敷小腿外側的陽輔穴和足部的足臨泣穴。陽輔穴位於小腿外側腳外踝關節上方4寸的位置。足臨泣穴位於第4腳趾與小腳趾之間縫隙的終點,將手指從四腳趾和小腳趾之間的縫向腳背方向推,推到有骨頭的邊緣時就是足臨泣穴。

文章來源:崆峒老李

這麼簡單的方法,就能有效的瘦身



深蹲(Squat),堪稱是瘦身運動中最簡單、安全又速效的王牌。這個全身動作針對人體下半身,有大量血流和肌肉集中的腰、臀、腿部位做鍛鍊,可以產熱、促進血液循環、提升體溫,有助燃脂、雕塑曲線。

深蹲是修飾雙腿、臀部肌肉最好的重量訓練,種類很多,在此推薦屬於基本動作的平行深蹲,或稱徒手無負重深蹲。與其他減重運動比較,相對容易、持續練習的深蹲,由於不需要特殊設備、也沒有太多空間限制,使其更加普遍。

關於深蹲,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在機場休息室,才推門進入盥洗間,映入眼簾的是一位體態窈窕的女子,正在全身鏡前做深蹲,面帶微笑注視著鏡中側影的她,完全不受其他旅客進出影響的享受其中。離開時,兩人眼神交會之際,她俏皮的對我眨眼微笑,走在那曼妙身形之後,我知道自己也要勤練不懈。




面牆深蹲法

膝關節是全身活動量最大的承重關節,而蹲下時承受身體的重量更大,因此在練習過程中,利用牆壁讓自己的膝蓋不要超過腳尖,可保護構造複雜精巧的膝關節不受傷害。

面壁站好,兩手自然下垂擺好,雙腳打開與肩同寬,腳尖頂牆。背部挺直,吸氣慢慢下蹲,重心往後,掌握往後坐的感覺,臀部髖關節先動,再彎膝關節。腰部保持直立放鬆,下蹲到自己可以接受的程度,停1-3秒。

起身時吐氣,從頭部開始往上提拉,站直恢復。這樣算一次,初學可以每日練習3-5次,再依身體狀況逐漸增加次數。剛開始雙腿肌力不足,腳尖靠牆太近,往後蹲時,可能會重心不穩而後倒。所以,建議可以先讓腳尖離牆有點距離,腿力好時再往前移。



靠椅深蹲法

適用於雙腿無力、膝蓋曾受過傷或掌握不到重心會往後倒的情況,是很安全的輔助

準備一個堅固、高度符合腳跟到膝蓋距離的箱子或是椅子。雙腳與肩同寬站好,箱子放在背後,小腿、膝蓋後方輕頂著箱子。將注意力集中在臀部,背打直、慢慢往後坐,重心放在後腳跟。

當膝蓋後面觸碰到箱子邊緣,臀部後移到箱子的上方位置時停住,不要坐下,保持這個姿勢1-3秒。恢復站姿,靠大腿的力量站直。這樣算一次,初學者可以每日練習3-5次,再依身體狀況逐漸增加次數。



自然深蹲法

自然站好,雙腳打開與肩同寬或腳尖朝外微微打開(可鍛煉到大腿內側肌肉),膝蓋與腳尖方向一致,吸氣下蹲,雙手可向前平舉,保持平衡。

臀部髖關節往後,重心穩住在後腳跟,自然會帶動膝關節彎曲,蹲到大腿與地面平行的程度即可,維持這個姿勢1-3秒。

準備起身時吐氣,感覺頭部有股上提的力量,配合臀部往上推的彈性,恢復直立的姿勢。這樣算一次,初學者可以每日練習3-5次,再依身體狀況逐漸增加次數。

功效:深蹲可幫助雙腿耐力增加、腰腹緊實,心肺功能提升,整個人變得輕巧靈活,而且有塑身、矯正體態的效果。

想甩掉水桶腰、大象腿,快速擁有S身材!
請關注微信公眾號:瑜伽健身瘦身(ID:nvxingshoushen)

文章來源:女性瘦身課堂

少商穴——治療咳嗽要穴,減輕咽喉疼痛,清肺熱


說到少商,可能大家會想到《天龍八部》當中的六脈神劍,其中第一劍就是少商劍。這可不是空穴來風,這六脈其實就是我們手上的六條經脈。這幾個劍氣的名字就是根據手上幾個穴位的名字來的,少商就是我們肺經最末的一個穴。

肺經上的少商穴是肺經上最後一個穴,在拇指上,是肺經的經氣傳入大腸經的起始處。肺經的經氣從胸腔走到這裡的時候,已呈微弱之勢,所以稱為少商。



少商在我們大拇指的指角,沒辦法像平常一樣地按摩。我們要刺激這個穴位的話,可以找一根棉棒,或者將牙籤倒過來。當然,在辦公室裡沒有這些東西,取一根圓珠筆,將筆倒過來,用筆的尾端來刺激也是可以的。不管在哪裡,也不管是什麼東西,只要是圓鈍頭的東西都可以為我們所用。中醫源自民間,取的都是生活中最常見的東西。所以,了解它可以說是隨時隨地都可以為自己治病。

【按摩少商穴位的作用與好處】清肺利咽,開竅醒神此穴為肺經之井穴,五行屬性屬木,其疏通、條達、開洩之作用較強,善清肺瀉火,驅邪外出,治療外感風熱鬱遏肺經之咳嗽氣喘,鬱遏鼻、咽之咽喉腫痛、鼻衄。井穴宣洩鬱熱的作用很強,“井主心下滿”,故此穴可治療熱邪內鬱,氣機阻滯的發熱、中暑、嘔吐、心下滿。井穴又為根穴,是陰陽交會之處,故善調氣血陰陽之逆亂,開竅啟閉,醒腦寧神,用於治療經絡閉阻、氣血逆亂,陰陽失調的中風昏迷、小兒驚風、癲狂等神誌病變。井穴為陰陽經氣血交會貫通之處,因此具有活血通絡之效,可治療氣血運行不暢所致的手指麻木。

【主治病症】流行性感冒、咳嗽、嘔吐、氣喘、發熱、腮腺炎、扁桃腺炎、咽喉腫痛、小兒驚風、黃疸、昏厥、癲狂、腦溢血等。

【功效】清熱利咽、醒腦開竅、解表清熱,通利咽喉,蘇厥開竅。

【臨床運用】現代常用於治療肺炎、扁桃體炎、中風、昏迷、精神分裂症等。三棱針點刺主治重症肺炎所致的高熱、驚厥、呼吸急促和中風昏迷;配商陽主治咽喉腫痛。

文章來源:生命與健康

推拿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症,按症狀、治療方法要按順序進行


 

腰椎間盤突出是由於腰椎間盤突出、凸起或破裂壓迫脊神經根或馬尾神經,從而引起腰痛,以單或雙下肢疼痛、麻木及大小便異常等為主要症狀的一種疾病。按形態一般可以分為椎間盤突出、椎間盤膨出和椎間盤脫出三種。主要病因有:

  1.過度負重,如重體力勞動、彎腰搬重物。

  2.急性損傷。

  3.長期震動環境,如司機駕車。

  4.腰椎穿刺。

  5.椎間盤脫水退變致椎間隙變窄,包繞韌帶鬆弛。

  6.脊柱畸形或生理曲度改變。

  7.遺傳因素。


  症狀分析

  症狀為腰背痛、腿痛,疼痛反復發作,而後逐漸轉成慢性持續性腰背腿痛;坐骨神經疼痛,麻木由臀部、大腿後外側、小腿外側,放射至足跟部、腳底部,有時變換體位可以緩解疼痛;下腹部或大腿前側痛;間歇性跛行;尾骨痛;頸腰綜合徵,出現全身疼痛;馬尾綜合徵,出現會陰部麻木、便秘、小便失禁,嚴重時出現雙下肢不全癱瘓、尿瀦留和大便失禁;單或雙下肢發冷;下肢肌肉萎縮;下肢水腫等。

推拿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症,按症狀、治療方法要按順序進行。

        1.解除腰臀部肌肉痙攣:患者俯臥,在患側腰臀及下肢用輕柔的滾、按等手法進行治療,促使患部氣血循行加快,從而加速突出髓核中水分的吸收,減輕其對神經根的壓迫,同時使緊張痙攣的肌肉放鬆,為下一步治療創造條件。

  2.拉寬椎間隙,降低盤問壓力:患者仰臥,用手法或器械進行骨盆牽引,使椎間隙增寬,從而降低椎間盤內壓力,甚至出現負壓,便於突出物回納,同時可擴大椎間孔和神經根管,減輕突出物對神經的壓迫。

  3.增加椎間盤外壓力:患者俯臥,用雙手有節奏地按壓腰部,使腰部振動,然後在固定患處部位的情況下,用雙“腰部後伸扳法”,使腰部過伸。本法可以促使突出物回納或改變突出物與神經根的位置。

  4.調整後關節,松解粘連:用“腰部斜扳或旋轉復位手法”,以調整後關節紊亂,相對擴大神經根管和椎間孔。由於斜扳和旋轉復位時,腰椎及其椎間盤產生旋轉扭力,從而可以改變突出物與神經根的位置。反復多次進行,可以逐漸松解突出物與神經根的粘連。再在仰臥位用強制直腿抬高以牽拉坐骨神經和膕繩肌,對鬆解粘連可起一定作用。

  5.促使受損傷的神經根恢復功能:沿受損神經根及其分佈區域以滾、按、點、揉、拿等法,促進氣血循行,從而使萎縮的肌肉及麻痺的神經逐漸恢復正常功能。

腰椎間盤突出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1.積極地進行正規治療。

  2.注意臥床休息。臥硬板床休息是最基本的治療措施。

  3.先選擇保守治療。不要單純依賴內服藥或外用藥。

  4.不要連續長時間內服或註射激素類藥物。注意腰部保暖。

  5.注意腰部活動姿勢。注意節制性生活。

  6.注意腰部的功能鍛煉。腰肌強壯對腰椎的保護作用自然加強,可避免腰椎間盤突出症復發,從根本上治愈腰椎間盤突出症。

文章來源:生命與健康

老年人骨質疏鬆,經常按摩束骨穴,比吃鈣片還管用!


束骨穴,足太陽膀胱經的第65個穴位,束,捆也、束縛也。骨,水也。該穴名意指膀胱經的寒濕水氣在此聚集不能上行。本穴物質為膀胱經上部經脈下行的寒濕水氣和下部經脈上行的陽氣,二氣交會後聚集穴內既不能升亦不能降,如被束縛一般,故名。配腎俞、太衝治目眩。[主治] 頭痛,項強,目眩,癲狂,腰腿痛。

取穴:在足外側,足小趾本節(第5蹠趾關節)的後方,赤白肉際處。本穴屬木。屬木,指本穴氣血運行變化表現出的五行屬性。本穴物質為天部的水濕之氣,其運行為橫向的向外傳輸,有風木的橫行特徵,故其屬木。



束骨主筋病,治‍療骨質疏鬆,原理何在?

束骨既是骨骼的名稱,也是穴名。《釋骨》:“小指(趾)本節后曰束骨”。因本穴位於束骨之側,故名本穴為“束骨”。

《資治通鑑》曰:“鄧之行步,筋不束骨, 脈不制肉,起立傾倚,若無手足,此為鬼躁。”《素問·痿論》:“岐伯曰:陽明者,五臟六腑之海,主潤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機關也。”經文說陽明是水穀血氣之海,五臟六腑,都受氣於陽明,因此為臟腑之海。宗筋即前陰;前陰是宗筋之所聚,太陰陽明之所合。諸筋經都屬於節,筋主束骨而利機關。而宗筋是諸筋之會聚,陽明所生之血氣,主潤養宗筋,因此所有的痿症獨取於陽明。

足太陽膀胱之脈主筋所生病,筋病則不能束骨,因此針刺或艾灸束骨穴主治筋病。又束骨為五腧穴的俞穴,五行屬木,筋屬木,因此也說明束骨可治筋病。《刺腰痛》:“如折,不可以俯仰,不可舉,刺足太陽。“王冰曰:“如折,束骨主之。”

因此束骨主筋病,是因為筋主束骨,骨質疏鬆症是筋氣不足,因此或針,或灸束骨主治筋病。如《銅人腧穴針灸圖經》說:“束骨主目眩項不可回顧。”

另外,束骨穴對急性腰扭傷(豎脊肌損傷)有立杆見影之效。急性腰肌扭傷,以一側豎脊肌疼痛、壓痛、活動受限,腰椎棘突及棘旁無壓痛最適應。操作:毫針直刺疼側束骨穴,施行瀉法; 邊行針,邊囑患者活動腰部,疼痛消失留針10分鐘左右,留針期間可行針。一般針後1分鐘痛疼即可消失。另外該穴對落枕膀胱經循行路線上的疼痛亦有特效。但對急性腰扭傷的脊中疼痛效果不佳,因脊中屬督脈循行路線。

老年人骨質疏鬆應該多吃的食物

老年人患上了骨質疏鬆就會嚴重的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老年人的骨折甚至是癱瘓,所以一定要及時的治療骨質疏鬆,下面小編就從飲食方面介紹一下骨質疏鬆應該多吃一些什麼食物。

1.首先我們要給老年人補充足夠的蛋白質與鈣質以及維生素C,蛋白質是組成我們骨基質的原料,說白了就是我們骨頭的中藥組成成分。蛋白質可增加我們人體對鈣的吸收和儲存,對防止和延緩骨質疏鬆有很大幫助。可以多吃一些奶製品、骨頭湯、核桃、蛋類等,這些食品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質。補充鈣質可以多吃一些牛奶、豆腐、蝦皮、海帶等,另外老年人可以多吃一些鈣片補充鈣質。

2.我們需要為骨質疏鬆患者補充維生素,比如維生素K、維生素B12、維生素D和A等等。蛋黃、動物的肝臟、黃、紅色蔬菜、水果等,都有助於補充體內維生素D和A,給老年人骨質疏鬆症患者補充維生素的有益食物:西蘭花、菠菜、甘藍、西芹等綠葉蔬菜;貝類、瘦牛肉和低脂奶製品等等。(但要注意,五十歲以上的老年人骨質疏鬆症患者最好選擇補充劑。因為維生素B12不易被老年人吸收。)

3.對於骨質疏鬆的人來說補充鉀、鎂也很重要。富含鉀鎂的食物有以下這些:香蕉、橙子、烤土豆、李子、葡萄乾和西紅柿以及全穀物食品、糙米、杏仁、花生和菠菜。

雖然是食療對骨質疏鬆有很好的療效,但是除了食療以外如果加上適量的體育鍛煉就能夠更好的治療骨質疏鬆,可以進行一些慢跑、快走、打太極、跳舞等,可以多曬曬太陽,也對患者的身心有很大的好處。

文章來源:生命與健康

大喜大悲易致心律失常,治療穴位——內關、心俞、神門


心律失常的發病率一直在增加,根據臨床的觀察發現,很多的心律失常患者的誘發疾病的原因都和生活因素有關。大喜大悲、憂思過度,以及驚恐、憤怒等,在吞嚥食物3到6秒鐘時可突發心悸、頭昏,甚至昏厥;因此要了解導致心率失常的原因,從而做好預防心律失常的工作。大喜大悲、憂思過度,以及驚恐、憤怒等,均可通過大腦中樞神經系統,使心臟神經功能及內分泌激素釋放失衡,從而導致心跳不規則。



引起心律失常的原因有哪些?

一、情緒變化。大喜大悲、憂思過度,以及驚恐、憤怒等,均可通過大腦中樞神經系統,使心臟神經功能及內分泌激素釋放失衡,從而導致心跳不規則。

二、吞嚥食物。一些患者在吞嚥食物3到6秒鐘時可突發心悸、頭昏,甚至昏厥;有的出現心動過速、頻繁早搏;有的則發生心動過緩、傳導阻滯,“狼吞虎咽”時症狀更明顯。吞嚥食物引起的心律失常多數可自行消失,但也有反復發作而致死亡的病例。因此,人們在吃東西時還是應該緩慢吞嚥。


三、穿衣。合成纖維衣服可使一些人出現室性早搏。這可能與機體對合成纖維過敏導致組織胺類物質釋放有關,也可能是合成纖維衣服引起皮膚靜電干擾,改變體表電位差,從而使心臟電傳異常。




四、吸煙。煙草中的多種有害物質可直接刺激植物神經,引起心律失常。

五、寒冷刺激。機體突然受寒,神經系統受刺激,血管突然收縮,血壓升高,引起心律失常,嚴重者可導致死亡。

六、體位改變。據研究,人體在體位發生改變的情況下,除迷走神經張力有變化外,血液動力學也會發生程度不同的改變。一些人由於適應、調節能力差,在由立位到臥位或由臥位到立位時,可出現短暫的心律失常,如立即做心電圖檢查可見圖像有異常改變。

七、飲食。多飲酒可加重心臟負擔,增加心肌耗氧量,大量喝咖啡也會導致同樣結果。

八、劇烈運動。運動時通過降低副交感神經張力,增加交感神經張力,會使心率增快,房室傳導改變,心肌耗氧量增加,誘發心律失常。


治療心律失常的穴位——內關、心俞、神門



內關:適用於氣血虧虛型、陰虛火旺型、瘀血阻絡型。

內的含義是指身體內部或是穴位內部,關的含義是關卡。內關的含義就是指這裡是身體經水流進入體內的關卡。

內關穴是心包經上的重要穴位,是針灸臨床治療和防病保健的首推穴位。按揉內關穴對於飲食不潔、飲酒過度、嘔吐不止或者乾嘔等各種原因導致的身體不適都有一定的調節和緩解作用。除此之外按摩內關穴可以治療心腦血管和消化系統方面的疾病。內關穴有寧心安神止痛的作用,鑑於它的作用,它的主治範圍為心臟系統疾病。臨床發現經常按揉內關穴對心律失常有很好的調節作用。平時可以每天花兩分鐘左右,按揉力量不需要太大,有酸脹感即可,經常這樣按可以增強心臟的無氧代謝,消除疲憊感和協調心跳。

取穴時手掌朝上,在手掌橫紋上兩寸處。上抬手腕握拳,能在手臂中間看到兩條筋,內關穴就在腕上二寸兩筋之間。



心俞穴

心主血脈,即通過心傳導束引起心肌收縮鼓動血液在血脈裡流動,灌注全身。心慌(心律失常)繫心的傳導束功能障礙,屬氣機異常。合穴能調節本經的氣機和本臟腑的功能,少海為手少陰經合穴,故常用於治療心悸、心慌;少海亦有寧心安神作用,能治療恐懼夢多。

心俞不僅為心臟的背俞穴,它所屬的足太陽經,與足少陰經相表裡,而足少陰經為手少陰經之同名經,即足太陽經為手少陰經的同名經之表裡經,亦是相表裡經的同名經。足三陽經別皆通於心,故除了心俞以外,其他膀胱經的腧穴對心病亦有一定的影響,例如曲差、承光能治心煩(《針灸聚英》)。

神門:適用於陰虛火旺型、瘀血阻絡型。

神門指體內心經的氣血物質由此交於心經體表經脈。神的含義是神魂、魂魄、精神的意思。門有入口出口的涵義。為心經氣血物質對外輸出之處,它也是心經的俞穴。神門一開,氣血暢通無阻。此處穴位位於心經,心藏神,可以治療神誌方面的疾病。現在社會人們工作繁忙,生活節奏緊張,很多人都要夜夜加班到很晚,深夜回家的時候經常會感到昏昏欲睡,對於開車上下班來說是十分危險的。這時可以刺激一下神門穴,讓神門敞開緩解疲乏,神門穴位於手腕關節的手掌一側,尺側腕屈肌腱的橈側凹陷處。



中醫治療心律失常的五個偏方

心律失常這種現像也是很常見的,它對我們的心臟造成了嚴重的影響。嚴重的危害到我們的身體健康,所以我們不能忽視這種疾病。中藥治療疾病在我國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了,所以還有很多人喜歡中藥治療疾病,這裡有幾種治療心律失常的藥方。


中醫治療心律失常引起心悸的單驗方較多,常用的有:

(1)茴心草鮮或乾品,加入冰糖適量,水煎服。每日一劑,15天為一療程。可間隔2~3天后再服,一般連續使用2~3個療程。臨床用於治療各種原因所致的心悸。

(2)養心鎮驚湯:白茅根,天竺黃,龍骨,牡蠣,鉤藤,忍冬藤,茯神,磁石,生白芍,硃砂,石菖蒲。水煎服,每日一劑,每劑煎二次。十天為一療程。臨床用於驚恐所致心悸不安者。

(3)定心湯:龍眼肉,酸棗仁,山萸肉,炒柏子仁,生龍骨,生牡蠣,生乳香,生沒藥。水煎服,每日一劑,每劑煎兩次。十天為一療程。臨床用於心悸、怔忡、驚恐不寧者。

(4)苦參製劑:苦參,益母草,炙甘草。水煎服,每日一劑,每劑煎兩次。一周為一療程。適用於心悸而脈數的患者。

(5)苦參,水煎服。每日一劑,一周為一療程。臨床用於心悸而脈數者。

預防心律失常要從飲食開始

一、多吃魚:在每星期內的l一3餐中,食用魚可增加脂肪酸的攝入量。動物研究實驗表明,膳食中攝入大雖魚油,即脂肪酸,有助於預防可導致心髒病發作的嚴重心律不齊問題。

二、少喝咖啡:每天攝入少量咖啡即不超過300毫克,不會引起嚴重的心臟問題,但如果超過這個飲用量,就有可能引發心律不齊。

三、減少酒精的攝入量:酗酒者比普通人更可能息心律不齊,而且由於息嚴重心律不齊而發生粹死的機率,也要比普通人高出幾倍。

四、鉀和鎂有助於保持規律的心跳:心跳無規律是人體缺乏鉀的典型症狀之一。

文章來源:生命與健康

十二時辰養生方法


中醫認為人周身之氣與大自然之氣是相通的,人體的經絡與自然之氣也是相通,故中醫養生強調“天人合一”。古人用十二地支將一天分為十二時辰,人體有十二條主要經脈,以不同時辰循行全身,而這十二條經脈又與人體的五臟六腑(外加心包)相對應。

根據時辰的不同,養生方法也有所不同,下面老李就向大家介紹十二時辰的養生之道。



1.寅時(3:00 ~5:00 )手太陰肺經當道,應養肺經。
血氣輸注於肺,肺朝百脈,主一身之氣,輸布血氣,應該深度睡眠。

2.卯時(5:00 ~7:00 )手陽明大腸經當道,應養大腸經。氣血輸注於大腸,要排泄污濁之物,此時應該喝杯溫開水,後排便。



3.辰時(7:00 ~9:00 )足陽明胃經當道,應養胃經。氣血輸注於胃,胃酸分泌旺盛,此時應吃一頓豐盛、營養的早餐。

4.巳時(9:00 ~11:00 )足太陰脾經當道,應養脾經。氣血輸注於脾,脾主運化,此時消化吸收最好,有助於長肌肉,可適當鍛煉。



5.午時(11:00 ~13:00 )手少陰心經當道,應養心經。氣血輸注於心,心主神明,此時宜午睡半個小時以養神明。

6.未時(13:00 ~15:00 )手太陰小腸經當道,應養小腸經。氣血輸注於小腸,是小腸吸收最好的時間,此時吃午飯(宜在下午1點前吃完),應八分飽,要營養豐富。

7.申時(15:00 ~17:00 )足太陽膀胱經當道,應養膀胱經。氣血輸注於膀胱,膀胱貯藏尿液和津液,此時宜多喝水,及時排尿,尿液可以把代謝廢物帶出體外。

8.酉時(17:00 ~19:00 )足少陰腎經當道,應養腎經。氣血輸注於腎,腎為先天之本,是養元氣的好時機,此時可以按摩腎經。



9.戌時(19:00 ~21:00 )手厥陰心包經當道,應養心包經。氣血輸注於心包,心包為心之城牆,可以保護心臟,此時可以按摩心包經,輕柔膻中穴。


10.亥時(21:00 ~23:00 )手少陽三焦經當道,應養三焦經。氣血輸注於三焦,三焦通百脈,此時應睡覺,不宜飲食,讓百脈得以休養,有益於身心健康。

11.子時(23:00 ~次日1:00 )足少陽膽經當道,應養膽經。血氣輸注於膽,分泌並儲存膽汁,人在子時前入睡,有助於膽的代謝。

12.丑時(1:00 ~3:00 )足厥陰肝經當道,應養肝經。血氣輸注於肝,“肝藏血”,“人臥則血歸於肝”,此時為肝代謝最旺盛的時間,好的睡眠有助於肝的代謝。

根據時辰的不同採用與之相對應的養生方法,可以達到“天人合一”的效果。

文章來源:崆峒老李

手指上有個通便穴,相當於用開塞露


人到老年有三怕:一怕摔跤,二怕激動,三怕便秘。而便秘又是一種多發病、常見病。有的人經常便秘,一便秘不用開塞露就拉不出來。便秘分兩種情況:想排的時候排不出,或是排後仍有殘餘感,下面我們先給大家介紹一下第一種情況。

商陽穴——手指上的開塞露

事實上,中醫養生中手陽明大腸經上的商陽穴(位置在食指橈側指甲旁)是便秘的治便秘的“良藥”。只要遇到便秘就用大拇指指甲,掐商陽穴3~5分鐘可排便。如果便秘比較厲害,就每天掐兩次,每次5~10分鐘.需要說明的是,商陽穴治氣虛引起的便秘就是覺得肚子脹卻拉不出來的情況。專治大便已經到肛門卻拉不出來,一掐這個穴位就好使,相當於用開塞露。


支溝穴——促進腸蠕動的動力穴

而對於第二種情況,多是腸道缺乏動力,腸蠕動慢引起的,這時候就要用到一個穴位,增加我們的腸動力,這就是支溝穴!

支溝穴的位置:抬臂,從腕背橫紋中點直上量4橫指(即3寸)處,在前臂尺骨與橈骨間隙中點,與間使相對,用力按壓有酸脹感。

按揉方法:從手腕到肘部的方向上下按揉,好像在一個溝槽裡推動這個穴位一樣。每天交替按揉實際就是對我們的腸子在進行一個運動。在生活當中,臨床當中很多朋友在學習使用這個穴位,都反饋效果不錯。

治便秘還可以點壓天樞穴

天樞穴以治療腸胃疾病為主。主治疾病為:便秘、腹脹、腹瀉、臍周圍痛、腹水、腸麻痺、消化不良、噁心想吐等症。

便秘患者大便時以左手中指點壓左側天樞穴(位於肚臍左側2寸),感覺有明顯酸脹感即按住不動,堅持1分鐘左右,有便感,然後屏氣,以增加腹內壓,稍後即可排便。

天樞是大腸之募穴,是陽明脈氣所發,主疏調腸腑、理氣行滯、消食,是腹部要穴。大量實驗和臨床驗證,針剌或艾灸天樞穴對於改善腸腑功能,消除或減輕腸道功能失常而導致的各種證候,具有顯著的功效。

另外,取乾薄荷5克,用熱水沖泡飲用,能有效緩解便秘。或者將少量黑芝麻和杏仁粉混合在一起用水沖泡飲用。

最後,提醒大家需要注意的是:便秘分兩種,一是功能性的,也就是我們每個人都可能遇到的,偶爾會有兩三天排便困難。這類便秘只要積極預防基本可以避免;另一種是器質性的,即因為某些疾病造成的,這種情況需藥物甚至手術治療,不能麻痺大意。

文章來源:生命與健康

通裡穴——清心火,通心脈,治療中風失語症!


冬季是老年人中風高發的季節,中風失語症是中風病常見後遺症之一,其具體表現為講話困難或不能,言語的理解、言語的複述,對物體的命名及閱讀和書寫的障礙等六個方面。今天給大家推荐一個穴位——通裡穴,對於治療中風失語症有幫助。另外,經常按揉通裡穴還可以清心火,可以緩解因心火過旺導致的頭痛、失眠、目赤腫痛、口舌生瘡等問題。

通裡穴為手少陰心經的絡穴,中醫認為,心氣通於舌,舌為心之苗,言為心之聲之說。刺激通裡穴,既可以調心的經脈,又可以調心的絡脈,有雙重作用,是治療中風失語症的主要穴位之一。現代研究表明,刺激通裡穴可改善腦部供血,重建言語活動的神經環路;同時激活了言語中樞功能低下的神經細胞和神經纖維數量,促進和加強了腦功能的代償作用,從而使中風失語患者的失語得以康復。中風失語症的病人,邊刺激通裡穴,邊進行言語訓練,能更好地發揮治療作用。


此外,通裡穴還有通心脈、清心火、利舌咽,明眼目的作用,治療心脈淤滯所致的胸悶、心悸;心火上炎引起的頭痛、失眠、目赤腫痛、口舌生瘡等病症。

取穴方法:

在前臂掌側,當尺側腕屈肌腱的橈側緣,腕橫紋上1寸。

操作方法:

用拇指指腹著力分別置於穴位之上,垂直用力,向下按壓,按而揉之,然後緩慢屈伸活動腕關節,讓刺激充分達到肌肉組織的深層,產生酸、麻、脹、痛和走竄等感覺,持續20~30秒後,漸漸放鬆,再用輕揉局部,如此反复操作。左右交替進行。每次每穴按壓5~10分鐘,每日1~2次。

注意事項:失語症的康復需要較長的時間,平日保持心情舒暢,切勿過急,邊刺激通裡穴,邊進行言語訓練,能更好地發揮治療作用。

文章來源:生命與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