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6個養生穴可改善亞健康,比吃藥還很管用!





中國有70%的人正處於亞健康狀態

健康與亞健康之間就差一個“好習慣”
我國亞健康人群數量正呈上升趨勢,博思數據研究中心的統計數據顯示,中國符合世界衛生組織關於健康定義的人群只佔總人口數的15%,中國有70%的人正處於亞健康狀態。



有些亞健康已是病變前期



世界衛生組織關於健康有十條標準:

有充沛的精力,能從容不迫地安排生活,勝任工作;

處事樂觀,態度積極,樂於承擔責任;

善於休息,睡眠好;

應變能力強,能適應外界環境各種變化;

能夠抵抗一般性感冒和傳染病;

體重適當,身體勻稱;

眼睛明亮,反應敏捷;

牙齒清潔,無齲齒;

頭髮有光澤,無頭屑;

肌肉豐滿,皮膚有彈性。

北京按摩醫院推拿一科醫師陸新泉介紹,亞健康是指人體處於健康和疾病之間的一種狀態。處於亞健康狀態者不能達到健康的標準,表現為一定時間內的活力降低,身體功能和適應能力的減退等症狀,但不符合現代醫學對疾病的臨床診斷條件。


亞健康的主要特徵包括:

身心上不適應環境所反映出的種種症狀,如疲勞、虛弱、情緒改變等;

與年齡不相適應的身體組織結構或生理功能的減退而導致的各種虛弱表現;

微生態失衡(即體內的平衡狀態被打亂);

某些疾病的病前生理、病理學改變,如感冒前發冷、身體酸痛等。

亞健康的臨床表現是多種多樣的,其可能是某些疾病的前期表現,但絕對不是疾病發生的狀態。



好的生活習慣能讓身體“轉危為安”

改變身體狀況就要學會養生,有疾病前期狀態時積極調整身體狀況。陸新泉說,養生即養護生命,包括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和方式。那麼什麼樣的生活習慣和方式是健康的呢?


飲食方面

一要做到營養均衡。人是雜食動物,因此每餐的澱粉、蔬菜纖維、維生素等攝入要充足。

二要定時定量。早餐建議在人體胃經經氣旺盛時,即早晨的7~9點,要有足夠的蔬菜纖維、一定的脂肪及穀物的攝入。午餐的建議時間為11~1點,此時心經經氣盛,午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需攝入適量蔬菜纖維、穀物、脂肪、水等。晚餐建議在下午5~7點,腎經經氣旺盛之時,攝入的食物種類要簡單,以蔬菜纖維和一定量的蛋白質為主。

三要充分吸收。正常的排泄是消化系統健康的一種表現,一般來講一天1~2次的大便為正常,而且以不會出現乾結或稀便為宜。

起居方面

中醫講究睡子午覺,午餐後最好睡個午覺,此時正值午時,是人體氣血最旺盛的時候,當這種旺盛的狀態在體內持續的發生時,人體的能量會很快被代謝掉,為了保證不被快速代謝,中午最好睡一個午覺,建議時長為1小時。

子覺要在三焦經精氣盛時睡,即亥時(9~11點),此時必須要進入淺睡眠狀態。

晨起應設定在早晨的5~7點,這個時間段大腸經經氣盛,氣血比較旺,起身活動能使氣血得到快速循環,有助於排除體內宿便。心態方面,要培養自己高尚的品德,平和處事,待人和善,不急不躁,不會因為小事而大動肝火,要有積極的生活態度,遇事沉著冷靜,理性對待。


穴位保健給健康身體錦上添花

養生其實就是保持一個健康的生活習慣,只有這樣,才有擁有健康的身體和心理。在此基礎上,我們可以通過刺激養生穴位的方法,讓自己健康的身體錦上添花。陸新泉大夫推薦了幾個常用於養生的穴位,不妨一試:


足三里

位於小腿前外側,定位的方法為:手掌四指併攏,食指第一個指間關節對著外側膝眼,小指邊緣的部分就是膝下三寸,沿脛骨前嵴外開一橫指就是足三里穴。該穴屬足陽明胃經,長期按此穴可使人體氣血暢通。

當人體氣血暢通時,很多疾病就會得到控制和緩解,亞健康和疲勞狀態便可得到改善,所以是強身健體第一要穴。其操作方法有兩種,一種是用輔助工具(如木棍)點壓,一種是艾灸。





關元穴

位於腹部,定位的方法是四指併攏,以自己食指的第一指間關節對著肚臍,小指邊緣為肚臍下三寸關元穴。關元穴是人體的保健要穴,是養人體元氣的穴位。操作方法為:兩手疊掌,手掌心按壓關元穴,做小幅度的揉動。另外,關元穴也可以進行艾灸,但需要高溫灸。艾灸時距離要近,有熱燙感但不要灼傷皮膚。


風池穴

風池穴是疏風解表之要穴。位於枕後下方頸夾肌與胸鎖乳頭肌之間凹陷處,左右各一。操作時用拇指揉動。


風市穴

風市穴在大腿外側,當人體立正時,中指尖所對的位置為風市穴。其作用為疏風解表、消除內風(當人體暴怒時常產生內風)、舒展筋骨(針對下肢效果更好)。操作方法為用輔助工具點壓,需要注意的是,風市穴不適合自行艾灸。




中脘穴

位於肚臍與劍突之間的中點,主管人體消化系統的主穴,對便秘、腹瀉有雙向調節作用,胃腸的問題基本都可以通過此穴調治。操作時用拇指按揉。中脘穴也可以做艾灸,但要間隔灸,艾灸時大概為10秒鐘一抬起。

复溜穴

位於腳內踝尖後方向上2寸(拇指兩指甲角的距離為1寸)。注意不能自行艾灸,用拇指揉動即可。其是補腎的重要穴位。

閒暇時不妨練練養​​生功

開步樁
身體呈站立姿勢,兩腳與肩同寬,雙腳平行站立,兩手拇指於腰後相抵,兩虎口置於腰間。每次堅持5~10分鐘,每日可站多次。

馬步樁
身體呈站立姿勢,兩腳打開平行站立,腿部屈膝半蹲,兩手拇指於腰後相抵,兩虎口置於腰間。每次3~5分鐘,每日可站多次。

此外,八段錦、易筋經等都可以用於平日的養生鍛煉。

文中圖片來自網絡/編輯||燕聲

文章來源:保健時報

神奇!人體自帶的“6大保暖穴”,按一按如烤暖爐(附穴位圖)


湯哥告訴你,除了添加衣物,按摩這幾個穴位對保暖有奇效!簡單易學,因為我們有圖!有圖!有圖!


如果你手涼


穴位1-陽池穴:顧名思義陽池穴是陽氣聚集的地方,它是手少陽三焦經的原穴,能夠激發本經的經氣,使上中下三焦原氣通達。刺激陽池穴,能加快氣血的活動,增加身體熱量,緩解手部寒冷。

位置:手腕背橫紋上,指伸肌腱的尺側緣凹陷中(直上正對中指與無名指的指縫處)。

按摩方法:艾灸或者輕揉陽池穴,時間要長,用力要緩,兩手交替按揉,可緩解手部冰涼的症狀。



穴位2-合谷穴:
是大腸經氣血匯聚的地方。

位置:用一隻手大拇指的指間關節橫紋放在另一隻手虎口處的指蹼緣上,拇指下按,拇指尖的地方就是合谷穴。

按摩方法:可兩手交替按摩,用拇指放在合谷穴,做一緊一鬆的按壓,頻率為2秒一次即每分鐘按30下。穴位有“酸、麻、脹”的感覺代表按壓是比較有效的。



如果你膝蓋涼

穴位1-鶴頂穴:這個穴位有舒筋利節,通經活絡的作用。

位置:位於膝部,髕骨上緣正中凹陷處。

按摩方法:膝蓋寒涼的時候用大拇指指腹按揉3~5分鐘。在家中可用艾灸法,艾灸5-15分鐘。


穴位2-血海穴:這個穴位是脾經所生之血的聚集之處。

位置:坐在椅子上,將腿繃直,在膝蓋內側會出現一個凹陷的地方,在凹陷的上方有一塊隆起的肌肉,肌肉的頂端就是血海穴。

按摩方法:上午9~11點是脾經經氣運行最旺盛的時候,人體的陽氣也正處於上升趨勢。所以這個時間段進行按揉最好,每一側3分鐘,要掌握好力道,不易大力,只要能感覺到穴位有微微的酸脹感即可。



如果你腳涼


穴位1-三陰交:是肝經、脾經、腎經三條經脈的交會穴。三陰交穴有調節肝、脾、腎三經,調暢氣血的作用。

位置:在小腿內側,正坐屈膝成直角,在踝關節內側,四個手指併攏,小指貼著足內踝尖(腳內側內踝骨最高點)向上食指對應的點則為三陰交。

按摩方法:拇指立起來,放在穴位的表面,先用力向下按壓,再去揉,揉一分鐘停下來,間隔一下,再揉一分鐘。

穴位2—太谿穴:太谿穴是腎經的原穴,原穴能夠激發、調動身體的原動力。並且太谿穴是人體第一大補穴。

位置:位於足內側,足內踝(高點)後方與腳跟骨筋腱之間的凹陷處(即:腳內踝後緣的凹陷當中)。

按摩方法:每次按摩5分鐘左右便可,不必拘泥於方法。當然在腎經的流注時間,即下午17~19點時按摩的效果更好,按揉時可用對側手的拇指按揉,也可以使用按摩棒或光滑的木棒按揉;按揉的力度,除了要有酸脹的感覺之外,最好有麻麻的感覺。

文章來源:湯臣倍健營養學院

失眠按摩哪個穴位,五個穴位改善睡眠效果佳!


失眠是很讓人痛苦的事情,穴位按摩可以有效改善失眠,那麼失眠按摩哪個穴位?失眠怎麼調理?下面就隨禦美坊小編一起來看看失眠按摩哪個穴位吧!



失眠按摩哪個穴位?


1、安眠穴

位置:安眠穴在頸部,風池與翳風連線的中點。在家取穴時可以取坐位,頭略低,耳後有兩個大筋的凹陷處或枕骨下凹陷處即是。翳風在耳垂的後方。

按揉方法:按揉前可以結合頭部的左右側彎各3次拉伸經絡後,用同側食指按揉同側安眠穴,由輕到重,至指壓處產生酸麻重脹感為佳。左右交換,每天睡前一次可以有效的改善睡眠。


2、神門穴

位置:神門穴為手少陰心經原穴,位於腕橫紋小指側端凹陷處,有安定心神的作用。

按揉方法:左右手交替用大拇指點按神門穴各50次,以按揉時不感到酸痛為佳。每天睡前一次可以有效的改善睡眠。



3、神庭穴

位置:神庭穴在頭部,當前髮際正中直上0.5寸。

按揉方法:拇指指腹按揉50次。每天睡前按揉數次。

中醫經絡理論認為眼瞼的開合主要由陰陽蹺脈負責,陰蹺脈起於足踝內側的照海穴,陽蹺脈起於足踝外側的申脈穴,因此適當按揉這兩個穴位對改善失眠有較大的幫助。

4、申脈穴

位置:取定穴位時,可採用仰臥或正坐的姿勢,該穴位於人體的足外側部位,腳外踝中央下端一厘米凹處。

按揉方法:用大拇指按揉申脈穴100-200次,每天堅持,可緩解失眠。


5、照海穴

位置:位於足內側,內踝尖下方凹陷處。

按揉方法:用大拇指按揉照海穴100-200次,每天堅持,可緩解失眠。

通過以上的介紹我們了解按摩這些穴位就可以有效的緩解失眠的症狀,希望失眠的患者可以按照以上的方法試下,相信會有不錯的效果,建議大家出現失眠現像後要重視起來,千萬不要因此而引發其他疾病,給身體帶來更大的傷害。



失眠如何調理?


1.堅持有規律的作息時間,在周末不要睡得太晚

如果你周六睡得晚週日起得晚,那麼週日晚上你可能就會失眠。

2.睡前勿猛吃猛喝

在睡覺前大約兩個小時吃少量的晚餐,不要喝太多的水,因為晚上不斷上廁所會影響睡眠質量;晚上不要吃辛辣的富含油脂的食物,因為這些食物也會影響睡眠。


3.睡前遠離咖啡和尼古丁

建議你睡覺前八小時不要喝咖啡。




4.選擇鍛煉時間

下午鍛煉是幫助睡眠的最佳時間,而有規律的身體鍛煉能提高夜間睡眠的質量,還能減肥。


5.保持室溫稍涼

臥室溫度稍低有助於睡眠。


6.大睡要放在晚間

白天打盹可能會導致夜晚睡眠時間被“剝奪”。白天的睡眠時間嚴格控制在1個小時以內,且不能在下午三點後還睡覺。


7.保持安靜

關掉電視和收音機,因為安靜對提高睡眠質量是非常有益的。

8.舒適的床

一張舒適的床給你提供一個良好的睡眠空間。另外,你要確定床是否夠寬敞。

文章來源:禦美坊

如何根治腰痛?起床後堅持做4個動作


“養生十萬個為什麼”

有很多人因為各種工作原因都會有腰痛的毛病,你知道腰痛的原因有哪些嗎?腰痛又該如何緩解呢?

◆ ◆ ◆

A腿後肌肉伸展操

1.腳掌立起,腳踝與小腿形成的角度愈小愈好。

2.上半身挺直,一邊吐氣,身體慢慢往前傾。
3.此時膝蓋不可彎曲,盡可能伸展腿後肌肉。


B開腿拉筋伸展操

1.收起下巴,挺胸,挺直腰部,腳掌朝上,膝蓋盡量貼地。

2.上半身挺直,慢慢往前傾,使肚臍靠近腳跟。(依腹部→胸部→臉部的順序貼近腳跟)


C腿部內側伸展操

1.雙腿盡可能打開(150度為佳,如有困難,可從90度開始做起),膝蓋打直。


D大腿前側伸展操

1.雙腿張開與臀部同寬,臀部坐在腿上,維持跪坐姿勢。

2.雙手放在腿上,上半身慢慢往後躺。

3.伸直雙手,維持此姿勢1分鐘,同時深呼吸。

持續做腰腿伸展操之所以能改善腰痛,並使心情開朗,最大的原因就是伸展操的動作可以刺激與自我有關的大腦部位。

文章來源:99健康網

這6穴位堪稱人體“暖身穴”,按按可疏通經絡,禦寒保暖!


中醫常說“ 痛則不通,通則不痛 ”,大家都知道一個淺顯的道理,溫暖的夏季流水潺潺,嚴寒的冬季滴水成冰,這就是“ 寒則凝,溫則行 ”。以下6個穴位,建議大家多按摩一下,可以起到疏通經絡、活血化瘀、禦寒保暖的目的。





1、能夠消除全身怕冷的大椎穴 .

在後背正中線上,第七頸椎棘突下凹陷中。低頭時,摸到頸後最突起的高骨,在這塊高骨的下方就是大椎穴。

中醫認為“大椎通陽”,因為這個穴位是督脈與六條陽經的交匯點,大椎是調節全身怕冷的重要穴位,按摩或艾灸大椎穴可以通絡散寒,這也是緩解全身怕冷的重要方法。

另外還可以在洗澡時先用熱水沖大椎穴10分鐘左右,直到穴位處皮膚泛紅,整個頭頸後背乃至全身皆覺得溫熱時,再停歇,沐浴後注意保暖,好好睡上一覺;或者每日早、晚各用手掌搓大椎穴5分鐘,使得穴位處覺得酸脹發熱即可。

大椎穴還可以預防治療感冒。如果覺得感冒襲來,出現頭暈、頭痛、鼻塞、咽癢等前驅症狀,可以用手掌搓熱頸後的大椎穴或直接艾灸大椎穴,以皮膚發熱發紅為度,能幫助身體振奮陽氣,抗禦外邪。




2、能夠溫暖“關節”的合谷穴

合谷穴即老百姓常說的“虎口”,位置在拇、食兩指之間凹陷處。

像天寒引起的關節炎、肩周炎等都可以通過按摩合谷穴治療。按摩合谷穴的頻率約為每分鐘30次左右,按摩穴位感覺出現酸、麻、脹即“得氣”現象為好。(孕婦一般不要按摩合谷穴)



3、能夠提高“耐寒能力”的足三里穴 .

該穴位位於外膝蓋眼下方三寸(四橫指寬),脛骨外側約一橫指處。屬於陽明經穴,陽明是多氣多血之經,對於經絡氣血的通暢關係重大。如果能每天堅持按摩可以增加機體的抵抗力,提高人體的耐寒能力。



4、能給全身供暖的神闕穴

溫暖這個穴位可以鼓舞脾胃陽氣,特別是一些胃部怕冷、愛腹瀉的人,要特別注意這個部位的保暖;可以經常在肚臍熱敷,溫灸。

5、能夠消除上肢怕冷的陽池穴

陽池穴位於腕背橫紋中,當指總伸肌腱的尺側緣凹陷處,是支配全身血液循環及荷爾蒙分泌的重要穴位。刺激這一穴位,可迅速暢通血液循環,暖和身體,進而消除發冷。

可經常按摩或艾灸陽池穴,尤其是快到冬天了,應該多堅持按摩或艾灸。

另外可以按壓刺激該穴位。刺激時,最好是慢慢地進行,時間要長,力度要緩最好是兩手齊用,先以一隻手的中指按壓另一手的陽池穴,再換過來用另一隻手的中指按壓這隻手上的陽池穴。這種姿勢可以自然地使力量由中指傳到陽池穴內。

還可以經常按摩,從手掌內側往上按摩揉搓,到手臂和肩部交接處,再從手臂外側向下按摩揉搓到手指,連續三次,然後撫摩另一隻手臂。因為手臂上有三條陰經和陽經,按摩揉搓手臂可以疏通手臂上的陰經和陽經,解決陰陽不和諧。



6、消除下肢怕冷的湧泉穴

中醫學認為,人體諸多經脈都匯集於足底,與全身各臟腑、組織、器官都有密切關係。湧泉被稱為“接地氣”的樞紐,按揉可以調節氣血睡眠,刺激湧泉穴,有益於補腎壯陽、強筋壯骨。

經常堅持搓揉此穴必然會促使手腳冰涼、下肢怕冷的症狀康復。

可經常在睡前用熱水或者艾葉水泡腳,溫度在40°左右,時間在20-30分鐘,然後分別揉搓兩腳心100次左右。

溫馨提示:本平台分享的健康信息,僅供大家參考交流,不作為醫療診斷依據。如有需要,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文章來源:健康衛視濟寧新媒

雙手這樣捏一捏,比跑10公里步還管用,血管通暢氣色好!


中醫介紹道,人的手指對應有很多的穴位,比如大拇指上有三個相鄰接的穴道,分別是明眼穴、鳳眼穴、大空骨穴。每個手指上的穴位不同,按捏養生的功效就不同。下面我們為大家介紹一下捏手指有哪些作用!





手指這樣捏一捏,血管通暢氣色好!



1.大拇指——眼睛

大拇指上有三個相鄰接的穴道,分別是明眼、鳳眼、大空骨。每天刺激這三個穴道兩次,老年人可緩解眼花現象,年輕人可舒緩眼部疲勞,少年兒童可有效預防近視。

另外:經常按壓右手拇指根部,可以有效預防乳房部位的相關疾病;經常按捏左手大拇指第二個關節,可以刺激身體分泌更多的胰島素來“消化”醣類,降低糖尿病的發病率。

2.食指——胃、腸

食指主管人的“胃、腸”消化器官。按捏食指可以刺激胃腸器官,緩解胃痛、起到保胃、健腸、護心的作用。如果在按食指痛感強烈,則說明胃腸出現了異常;若痛感十分強烈難忍,則應該及時去醫院進行診治。

3.中指——心

中指主管人的“心”,對應人體心包經。經常刮刮中指,可以緩解心包不好的問題,如暈車、失眠等。按捏中指根部外側部位,可以刺激其能夠正常分泌出睡眠激素,有效緩解大腦疲勞、失眠症狀。

4.無名指——肺

無名指主管人的“肺”,對應人體三焦經。經常偏頭痛、肩頸痛的人,說明氣血運行不好,可以刮刮無名指。經常按捏無名指的第三個指節,可以緩解高血壓患者頭暈症狀,還能有效預防支氣管疾病,保護支氣管以及肺部的健康。


5.小指——腎

小志主管人的“腎臟”,經常按壓左手小指第三個關節內側部位,可以起到預防腎虛、補腎養陽的作用,對腎臟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文章來源:心一康

防治高脂血症的3個特效穴——膻中穴、豐隆穴、足三里穴


中醫學認為,膏脂雖為人體的營養物質,但過多則形成高脂血症。凡導致人體攝入膏脂過多,以及膏脂傳輸、利用、排泄失常的因素均可使血脂升高。飲食失當,情志刺激、喜靜少動、年老體衰,均可導致血脂升高。

防治高脂血症的特效穴有膻中穴、豐隆穴、足三里穴。


膻中穴:膻中穴在胸部,位於前正中在線,平第四肋間,兩乳頭聯機的中點,是任脈的穴位,也是心包募穴和氣會穴。按揉膻中穴能夠調理全身之氣,氣的功能增強,則能使人體的水液代謝正,痰自然消失。選用膻中穴治療高脂血症就是此意。


豐隆穴:豐隆穴在外踝尖上8寸,位於脛骨前緣外二橫指處,位於外膝眼與外踝尖聯機的中點,是足陽明胃經的絡穴,絡於脾臟,脾不僅是產生氣血的源泉,還是產生痰的根源,而高脂血症正是無形之痰,所以按揉豐隆能增強脾的功能,調理人體的津液輸布,使水有丿所化,痰無所聚,從而達到降脂的作用。

足三里穴:本穴在外膝眼下3寸,距脛骨前緣一橫指,是胃經的下合穴。按揉足三里穴能調理脾胃功能,脾胃功能增強,痰液就不會產生,同時疏通脈道、經絡通暢無阻,氣血調和,從而防止痰瘀的形成,來實現降脂的目的。

文章來源:生命與健康

解決頭昏腦脹有妙法:提神醒腦最神的神庭穴,讓人聰明的智慧穴!


身體有很多的穴位,按摩不同的穴位具有不同的保健養生的功效,今天為大家介紹的是神庭穴。那麼神庭穴在身體的哪個部位呢?按摩神庭穴有哪些功效呢?下面中醫就為大家介紹一下神庭穴的作用。

由於競爭的壓力,工作和學習的任務對於我們當代人來說,實在是太重了,不管是年長的還是年少的,在工作和學習的過程中都會遇到頭腦昏昏沉沉的感覺,嚴重影響工作和學習的效果。按摩神庭穴,醒腦提神速度快、效果好。

中醫認為神庭穴是元神所在的地方,神是指元神,庭就是宮廷、庭堂。中醫說“腦為元神之府”,意思就是說人的精神、智慧等是從大腦生髮出來的。而神庭呢?是這個府裡面最中心的地方。人的智慧源泉就是從這裡出來,所以古人說“神者,智之淵也”。該穴名意指督脈的上行之氣在此聚集。



神庭穴也被稱之為智慧穴,主要管理的就是身體中的神經系統。專家告訴我們,經常按摩這個穴位可以令我們的大腦更加的聰明,同時還具有提神靜心的作用。另外,日常如果身體出現了頭痛以及心悸的毛病,按摩神庭穴也能很好的促進身體恢復健康。

神庭穴的準確位置:神庭穴在頭部,當前髮際正中直上0.5寸。


神庭穴的功效:“神處其中則靈,靈則應,應則保身。”和現實生活中一樣,越是位高權重的人,對民眾的影響力越大。人體的穴位也這樣,作為腦神居住的地方,神庭保身護身的功力當然也更強。尤其是對於神智方面的疾病,更是它的獨門絕技,如頭腦昏昏沉沉、精神不振、思維不清晰、驚悸不安、頭痛、癲狂、癇症等,非神庭穴莫能治。

按摩神庭穴的作用:按摩神庭穴主要在於調控神經系統。如果工作和學習中出現:頭昏、精神不振、思維不清晰、頭痛、眼花時,完全可以通過按摩神庭穴來解決。及時按摩神庭穴,可以通過經絡傳遞作用來調理人體的元神,讓頭腦保持清醒、靈敏。



按摩神庭穴的方法:當我們經常伏案工作的時候感到頭暈腦脹,注意力也集中不了,感覺到大腦反應比較慢的時候,就可以按摩這個穴位。

1)按壓法:每次按壓5-10秒,連續按壓7-8次,就可以起到很好的提神、醒腦、放鬆神經的作用。

2)揉壓法:也可每次揉壓此穴50-100 次。

3)敲打法:當頭腦不清晰,出現昏昏沉沉的時候,就用中指放在神庭穴上,再加上食指和無名指,三根指頭輪流輕輕地敲打神庭穴及周圍部位,連續敲打3- 5分鐘,很快頭腦就會出現一種溫暖的感覺,不清晰和昏昏沉沉的症狀立刻就會消失,醒腦提神最神。

文章來源:生命與健康

頭上有個“不老穴”,每天拍打1分鐘,眼睛不花用到老


很多上了年紀的人看近處都會有困難,

嚴重的還會有眼乾澀、眩暈感,

這就是通常所說的老花眼。

老花程度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加:


45歲,眼睛老花度數為100度;

55歲,眼睛老花度數為200度;

60歲,眼睛老花度數為250度到300度;

之後,眼睛老花度數一般不再加深。

可別小看了老花眼,它給我們的生活造成的困擾還真不少!

老花眼的致命危害白內障、青光眼、心腦血管病…..



1 影響生活:眼疲勞、視物模糊

老花眼為正在工作崗位,擔當重任的中年人帶來無盡煩惱,眼酸、眼痛、眼乾澀、多淚、視物模糊、閱讀疲勞。

人到中年,正是風華正茂,大顯身手的時候,卻因老花眼而感到眼睛經常疲勞,做事力不從心。老花眼如沒能及時治療,便會越來越嚴重。


2 引發其他並發症:導致白內障、青光眼

老花眼會導致視物不清、眼疲勞、眼乾澀、睡眠質量低、精力不濟、噁心頭痛等症狀。

許多人都把它看成是一種正常現象,忽略了對老花眼的有效治療,而造成中老年眾多疾病的發生。

如:眼部疾病惡化導致白內障、青光眼、視網膜黃斑病變等;臟腑功能衰退導致糖尿病、心腦血管病、骨病等惡性疾病的發生。

如何對付老花眼呢?祖國傳統醫學有妙招。


頭上有個“不老穴”每天拍打1分鐘,眼睛不花用到老

兩千多年前,祖國醫學就認為老花眼是由於五臟六腑的自然衰老,臟腑精氣不能上輸以濡養目瞳所致。

承光穴使頭頂傳來的涼、濕、水氣進一步受熱脹散,當承光穴受到刺激,會使氣血進入眼部,捎除老花眼的不適。


因此想要緩解老花眼,就拍打承光穴。

承光穴位置:位於人體的頭部,當前髮際正中直上2.5寸,旁開1.5寸。

做法:

1、以中指與鼻靠齊,四指併攏,往上插入頭髮中。

2、中指根部頂住前髮際時,小指尖、食指第一指節所對應的部位,就是兩邊的承光穴。

3、先搓熱兩手,以兩手心對準兩側承光,按一定節奏拍擊。

4、節奏以連續2次或3次為宜,持續1~2分鐘。


堅持拍打“不老穴”15天,會感覺眼睛有舒適感,長期堅持可改善老花眼。


下面這些小方法也能緩解老花眼

廈門大學附屬眼科中心張廣斌主任醫師:除了拍打承光穴外,下面這些小方法也能起到大作用。

1、枸杞菊花茶,每天一杯。

2、用熱毛巾敷在眼睛上,交換幾次,可使眼部血管暢流,供給眼肌氧分和營養。

3、閉著眼睛曬太陽。早上10點的太陽為佳,曬15分鐘左右。

4、看書報和電視時,保持一定距離,時間不宜過長,防止眼肌和視力過度疲勞。

人到中老年,老花眼會纏著你,時時刻刻影響著你的生活。學會拍打頭上的不老穴,時常給眼睛做保健,讓您眼不花,用到老,世界更清晰~這麼實用又有效的方法值得推薦給朋友們都學一學~

本文來自“ 中醫(微信號vipzyi )”,微信搜索:vipzyi,馬上關注,即可獲得實用靠譜的中醫養生資訊、穴位按摩,每天學點中醫學,守護全家的健康!

文章來源:每日一堂營養課

寶寶睡不好,可能是心火肝火旺!推拿這些穴位下火!


中醫的理論以及思維貫穿一個“平”字,平則安達,不平則疾發。寶寶的肝火旺,除了可以通過飲食調理之外,家長也可通過小兒按摩,幫助寶寶將肝火之邪排出體外。

我是分界線,有道理的繼續


步驟一:補脾經

脾土穴(又名脾經、脾穴)

部位:在拇指橈(ráo)側緣(赤白肉際處),從指尖到指根成一直線,或拇指螺紋面。

操作:補法

1)將幼兒拇指屈曲,從指尖向指根方向推5分鐘(施行補法時,幼兒拇指伸直向上推)。

2)旋推幼兒拇指螺紋面5分鐘。

功用:可促使肝火外洩,內毒外發;同時可補虛扶弱,健脾進食。

那麼,下一步是什麼




步驟二:清心經

心火穴(又名心經,心穴)

部位:中指掌面從指尖到指根成一直線狀,或中指螺紋面成點狀,或中指末節橫紋正中成點狀。

操作:瀉法

從指根向​​指尖方向直推5分鐘。

功用:清心肝之火,鎮驚安神,清熱涼血。

繼續、第三

步驟三:推三關


三關穴(又名大三關,上三關)

部位:前臂橈側緣,即以拇指根部,經列缺至曲池,成一直線。

操作:推法

從拇指根至曲池單方向直推5分鐘。

功用:引內熱外發,熏蒸汗出。

嗯,下一個該摩腹了

步驟四:摩腹

部位:整個腹腹體表部位。該部不是穴位而是部位。

操作:摩法

用全手掌施摩滿腹或繞臍左右來回施摩之10分鐘。

功用:順氣和血,滋補胃腸。

繼續吧

步驟五:捏脊

部位:即為脊柱骨,大椎穴至命門血棘突下凹中或龜尾穴,成一直線狀。

操作:捏脊

從龜尾開始自下而上至大椎穴7遍。

功用:瀉火退熱,定經活絡。

文章來源:兒推世家小兒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