揉腹三次,勝吃參;日敲天樞,排便暢!


揉腹三次,勝吃參
民間有句話叫“揉腹治百病”,可見揉腹的好處。小腹是陰中之陰,是寒氣最愛聚集的地方,所以揉腹很關鍵。

手心的勞宮穴是火穴,有溫養的效果。經常以手心按摩小腹至發熱,不但可以有效地驅寒暖腹,還能養元補氣、滋陰培陽。

勞宮穴的位置:中指及無名指往下延伸交會的凹陷處。(即:在手掌心,當第2、3掌骨之間,偏於第3掌骨,握拳屈指時,中指點於掌心的位置。)在手掌有兩條比較大的掌紋相交成“人”字形,沿中指中線向手掌方向延伸,經過“人”字相交點的下方區域,這個重合的地方就是勞宮穴。


晚上揉腹的好處

睡前按揉有助睡眠揉腹有利於人體保持精神愉悅。睡覺前按揉腹部,有助於入睡,防止失眠。對於患有動脈硬化、高血壓、腦血管疾病的患者,按揉腹部能平熄肝火,使人心平氣和,血脈流通,起到輔助治療作用。

日常保健按摩

可在夜間入睡前和早晨起床前進行。先排空大小便,身穿寬鬆舒適的薄衣服。若環境溫暖的話,可露出肌膚進行按摩。取仰臥位,全身放鬆。

3種揉腹手法,讓你百病不纏

1、揉臍

臍為一身元氣之本,與臟腑經脈、四肢百骸有十分密切的聯繫。揉臍可以溫陽散寒、補益氣血、健脾和胃、消食導滯,多用於消化不良、胃寒、腹脹、腹痛、腹瀉、便秘的患者。

具體方法:一手掌心或掌根貼臍部,另一手按手背,順時針方向旋轉揉動,每次約5分鐘,每日1—2次。

2、擦小腹兩側

揉搓兩肋有助於肝經的氣血運行,還能刺激兩肋處的大包穴和章門穴,有利於健脾理氣、舒肝解鬱、調和肝膽脾胃等。

具體方法:兩手分別緊貼肚臍兩側,上下來回擦動,發熱為止。胃脹、腹痛的病人可選用,每日2—5次。

3、推少腹

兩脅是肝氣容易鬱結的地方,經常推摩少腹可疏肝理氣,解決情緒問題導致的消化不良。

具體方法:推少腹時,兩掌從兩肋乳根處開始,從上到下推向小腹,掌根用力,反复推摩。

揉腹手法

第1步:雙手自然重疊,從左胸至小腹緩緩下推10~30次,再從右胸至小腹緩緩下推10~30次,然後從心窩至小腹緩緩下推10~30次。

第2步:雙手掌指重疊,摳揉探索腹部深層,著重針對有酸、困、痛等不適的部位,大約5~10分鐘。

第3步:用左手手心對著肚臍,右手疊放在左手上(女性相反),先按順時針方向繞臍摩腹50圈,再逆時針方向按摩50圈。

最後重複第一步,手法結束,即可起床活動,並喝點溫開水,促進臟腑代謝。按揉時,要呼吸自然,力度適中,動作和緩,精力集中。


日敲天樞,排便暢

天樞穴的準確位置位於人體的腹部肚臍眼處,約左右手的三根手指寬,經常按摩天樞穴的好處就是可以治療便秘、腹痛、消化不良等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

指壓天樞,升清降濁

天樞穴位於人體腹中,就位置而言,它位於人體的中點,上行清氣與下行濁氣在此處交會,就像一個主管人體氣機沉浮的樞紐,保障腸腑功能正常運行。因此,它是臨床常用穴位。按壓此穴,可治療痢疾;與足三里配合,可消滯、理氣,治療腸鳴、腹脹;與氣海穴相配合,可緩解肚臍周圍疼痛;此外,與巨虛穴相配,可以起到非常好的消滯通便的功效,對於幫助我們促進腸胃的健康是非常有好處的,另外,天樞穴還有著很不錯的治療便秘的功效,所以我們出現了便秘的症狀也是可以適當的按揉天樞穴這個穴位的。

按壓天樞,治療腹瀉

天樞穴主轄人體氣機沉浮,按揉此穴可調整人體氣血運轉,增強脾胃功能,提高人體體液和細胞免疫能力,改善因虛火上浮引起的腹瀉等腹部疾病。具體方法如下:待患者排便後,使其保持仰臥位或坐姿,撩開衣物將肚臍露出,施治者以拇指指端由輕漸重地按壓雙側天樞穴4~6分鐘,當然,我們按壓天樞穴的力度也是需要大家多重視的,不要力度過大了,也不要力度太小了,適當的力度按揉天樞穴是非常的舒服的。

天樞穴屬於胃經,又聯繫大腸,最能通腸道、排宿便,是名副其實的減肥大穴。很多人一敲天樞穴便要跑廁所,就是這個緣故。腸道通了,脂肪就不會堆積。

天樞穴在肚臍旁開三個手指的位置。每天至少敲打兩次,每次5到10分鐘,敲至小腹發熱為止。

文章來源:崆峒老李

腰椎不好,多做腰椎間盤突出保健操!


生活中很多人不明白頸椎病的危害,因為頸椎病初期症狀不那麼明顯,做做理療就會好,但是如果生活方式不改變,平時不注意護理,長此以往,頸部肌肉勞損嚴重到後期的壓迫到神經,到時候來護理就為時已晚。

頸椎病的危害

1、中風、猝倒、腦梗塞腦萎縮、癱瘓、經常性耳鳴甚至耳聾、神經性腸胃功能紊亂、面部肌肉萎縮、頑固失眠神經衰弱、腦血栓、更年期綜合症等症狀。

如何保護我們的腰椎呢?老李推薦這套保健操要認真做起!

腰椎間盤突出保健操(上)

1


起身運動

2


單膝牽伸

3


中腰段牽伸

4


仰臥起坐


腰椎間盤突出保健操(中)

1


骨盆提升

2


後伸運動

3


俯臥髖關節後伸

4


異側肢體伸展

腰椎間盤突出保健操(下)

1


靠牆牽伸

2


坐位下腰部牽伸

3


下身軀幹旋轉

4


股四頭肌牽伸

延伸閱讀……


預防腰椎病的方法

合適的床

睡眠是人體全面休息的生理狀態。床過硬或過軟都不會使脊柱得到放鬆,使腰部得不到充分休息,最終積勞成疾。

不能亂躺亂睡

腰椎病的預防措施主要有哪些?骨科專家說,躺在床上看電視,雖然舒服,但腰長期後凸又沒有支撐,處於彎曲狀態。

不能過度減肥

研究發現,不良方式減肥會造成代謝失常,特別是鈣、磷代謝和激素代謝失調,容易誘發脊腰病。

巧用腰墊

在採取坐姿時比較好用小枕頭墊在腰部,每隔半小時可去掉小枕頭5分鐘,這樣能讓腰部經常變換位置。

進行有效的食療

生薑能促進身體的新陳代謝,保暖效果較好,可以治療肌肉疲勞,促進血液循環。但最好不要直接食用,對胃會產生強烈的刺激,可做成薑湯來飲用。

文章來源:崆峒老李

生活中常用的5個穴位,學會的人健康常伴


我國醫學博大精深,尤其穴位研究,全球首屈一指。牙痛、鼻塞、便秘等都可用穴位解決,這些暗藏的“健康開關”,不懂用確實太浪費了。

緩解牙痛– 頰車穴

牙痛常常把人折磨得寢食難安,雖然它不是病,但是一發作起來疼得直喊救命!這時候一個穴位幫到您—頰車穴;可清熱祛風、通絡祛腫,具有良好的止痛作用。輕輕按摩2-3分鐘,直到有酸脹感,牙痛減緩為止。



緩解便秘— 勞宮穴

由於飲食不當造成的體質偏熱、口乾舌燥,若此時不適當補充水分,人常常會出現便秘症狀,此時除了要及時補充水分潤濕大便,還可用拇指按摩掌上的勞宮穴,每次30秒,待掌心出現微熱感後停止。此穴有助於和胃祛濕,增強人體體質。

緩解鼻塞— 印堂穴、迎香穴

人出現鼻塞現像很常見,服藥可能不會及時見效,此時可找來桉葉油或者風油精輕微擦拭鼻孔前,然後按摩印堂穴、迎香穴,持續按摩切勿過於用力,按完印堂穴後按壓迎香穴,如此交替直至鼻塞現象消除。

服藥應遵從醫囑,切勿濫用感冒藥,以免出現多種感冒藥混用導致肝功能衰竭的現象發生。

緩解硬脖子— 肩井穴

上班族、低頭族的通病,“硬脖子”—頸部肌肉因長期緊張繃緊從而導致供血不足,脖子疼痛,甚至牽連頭部,人體出現頭痛現象。緩解脖子疼痛可以按摩肩井穴。兩手同時進行,“滑動按摩”肩井穴,放鬆肌肉促進血液流動,此時應放鬆心情,戒驕戒躁,症狀減輕後適當做抬手動作活動筋骨。



緩解腰痛— 承山穴

久坐的人進行激烈運動,閃腰的機率大大提升,這種痛感絕非一瞬間就消失,閃腰的地方出現劇烈疼痛,多數人難以忍受。

這時候又要坐下了,坐在地板上雙手抱膝,手掌大拇指交叉按摩,力度由輕到重,按摩5分鐘後休息,一天三組。

人體每天都需要運動,好的身體才是革命的本錢。人生不易,願您健康!

文章來源:健康揭密

肝經——婦科問題及肝病之所主


1.如果月經量多,子宮下垂,大小便排出不痛快,每天按揉肝經的大敦 (井木穴)10–20分鐘,3–5天即見效果。

2.若來月經時腹部脹痛,或者閉經,卵巢囊腫,每天用力按揉行間 (滎火穴)20分鐘,堅持一個月,症狀即可改善。


3.如果乳房脹痛,乳腺增生,胸悶腹脹,頭暈頭痛,口腔潰瘍,月經不調,崩漏,每天按揉或敲打太衝 (輸土穴)20分鐘,堅持一個星期,症狀即可改善。

4.若面色發青,腰痛腳冷,每天輕輕按揉或艾灸中封 (經金穴)10–20分鐘,堅持一個星期,就能看到驚喜的療效。

5.如果白帶清稀,又涼又多,月經不調,陰道瘙癢,膝蓋酸痛,每天按揉、敲打或艾灸曲泉 (合水穴)20分鐘,一個星期即可見到效果。

艾灸,建議用我們自製的中藥艾條,在傳統三年陳艾的基礎上,加入山甲,當歸,川穹,丹參,益母草,乳香,牛膝,紅花,等二十種草藥。艾條味足,功效區別於其他艾條:熱量足,滲透力強, 疼痛灸患處,寒症需要灸肚臍和腎俞穴。

了解詳情點擊文章底部“閱讀原文”

肝經於每天凌晨1點到3點經氣最旺。人卻應當熟睡。

另外,膽附著在肝臟的膽囊窩裡,與肝有經脈相互絡屬,互為表裡。膽五行也屬木,有著像樹木一樣的生髮、伸展、曲直的特性。《素問·靈蘭秘典論》說:“ 肝者,將軍之官,謀慮出焉。膽者,中正之官,決斷出焉。”肝負責出主意,膽則是負責具體實施,是肝的執行官。

6、4個穴位,從我們外眼角旁的瞳子穴開始,一直到第四腳趾頭的足竅陰穴。如果膽經不通,您會發現您的抬頭紋和魚尾紋增多,兩鬢的秀發大量脫落或變白,腰部、臀部、大腿部脂肪堆積。

實際上,很多身體中段肥胖、頭和小腿兩頭瘦的情況都是膽經不通的緣故。

文章來源:雲南中醫

穴位妙用:治“心”要穴——神門


現代社會人們工作繁忙,生活節奏緊張,有時會出現疲乏無力、精神恍惚、失眠健忘等症狀。中醫說“心藏神”,而神門穴正是治“心”的要穴,其在治療神誌疾病方面大有可為。可以在工作閒暇期間按摩神門穴來緩解,而在睡前按摩神門穴還可收到養心安神的功效。



安定心神的門戶——神門

“神”是神魂、魂魄、精神的意思,出入之處謂之“門”。“神門”即安定心神的“門戶”。《素問•氣交變大論》中有“神門絕者,死不治。”註釋為:“神門,心脈也。” 這是因為此穴位屬於心經,心藏神,主管神誌。刺激此穴能夠打開心氣的鬱結,使抑鬱的神誌得以舒暢,使心神鎮靜、安穩,故名為“神門穴”。

神門穴是心經原穴

手少陰心經腧穴主治胸、心、循環系統病症、神經精神系統病症以及經脈循行所過部位的病症。例如,心痛、心悸、失眠、咽乾、口渴、癲狂等。而神門穴是手少陰心經的原穴, 有補心益氣、安神降火之功,主治失眠、心悸、心絞痛等。經常按壓神門,可調理心經,維持心臟的正常運作。

取穴方法:取此穴位時應讓患者採用正坐,仰掌的取穴姿勢,手腕橫紋處,從小指延伸下來,到手掌根部末端的凹陷處即是該穴。



失眠、心情煩悶時按按神門穴

中醫認為,人的睡眠由心神控制,導致失眠或睡眠不寧的誘因很多,有的與脾胃關係密切,有的與肝膽關係密切,或心脾不足,或陰虛炎旺,或肝火上擾。上述各證最終導致的結果是心神失調,神不守舍以致臥不得安。在治療調養上以靜心安神為目的,故而主穴選用手少陰心經的原穴神門穴。

當主要症狀為睡眠不安,其他症狀不明顯時,一般獨取神門穴即可。中老年人可以多按神門穴預防老年癡呆。心主神誌,多按神門穴可以大補心氣,心氣足了,患老年癡呆的機會也就少了。此穴除了對於失眠、多夢、神經衰弱療效比較顯著,還對戒菸戒酒等戒斷症狀也有幫助。

用拇指指端反复點按揉或掐神門穴30次,按揉此穴時力量不需要太大,一般以有輕微的酸脹感為宜,可用單手拇指去按揉另一隻手的神門穴。一般在晚上睡覺前按壓效果好。注意:按壓10秒後,休息5秒鐘,左右各按壓5分鐘,每天早中晚可各按摩一次。

手腕部三個要穴相配合可以養心血

三穴:即指手橫紋外側的神門穴,腕掌橫紋的中點處的大陵穴,手橫紋內側的太淵穴。

大陵穴是心包經的原穴。心包是心之外衛,是心的傳令官。大陵穴與神門穴的作用十分相近,也具有養心安神的功效。

太淵穴屬於手太陰肺經腧穴,在腕掌側橫紋橈側,橈動脈的搏動處。經常用拇指及甲尖掐按太淵穴,可以補肺氣、利心臟,促進血液循環,對心腦血管有保健作用。

這裡教大家一個簡便的方法,具有養心血的功效:用拇指和中指環扣握住另一隻手腕,來迴旋轉,或用拇指和食指環環握住另一隻手腕來迴旋轉。由於在手腕部位有三個重要的原穴,而拇指是肺經經過的位置,中指是心包經經過的位置,這樣旋轉可以更好地促進經脈之間的氣血相互溝通、聯繫。

此外,神門穴最常見的配伍穴位有內關穴、心俞穴、三陰交穴等。配內關穴、心俞穴可以治療心痛;配內關穴、三陰交穴可治健忘、失眠。

保護心臟的小妙招

除了神門穴,按摩以下兩個穴位也可以可保護心臟,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發生。

內關穴端坐位,將右手按於左手臂內關穴,用力按揉30次,然後用左手按揉右內關穴30次。

郄門穴將右手按於左手臂郄門穴,用力按揉30次,然後用左手按揉右郄門穴30次。

此外,還可以多按摩心前區。將左手放於左胸心前區,右手壓於左手之上,順時針旋轉按摩30次,再逆時針旋轉按摩30次。有疏通氣血、調養心臟、增強心臟功能的作用。

特別提醒:

望聞問切微課堂視頻以及文章只做教學指導,不針對具體臨床治療,如果有需要請諮詢醫生

文章來源:望聞問切微課堂

強健膝關節,從這幾個穴位開始!



朋友們,

有時候膝關節的疼痛往往不期而至,

那麼如何預防膝關節的損傷呢,

我們來談談影響膝關節疼痛的因素,

以及保健預防的措施。

了解您的膝關節

膝關節是人體中最複雜的關節。從結構上可以簡單的用筋與骨來歸類。筋指的是軟組織,它包括了韌帶、肌肉以及附屬的神經、動靜脈,這些部分承擔著膝關節的動力平衡與營養供給。而骨則包括骨骼以及半月板、軟骨等結構,這些部分則負責承重、減震及關節運動。



膝關節疼痛的因素,看看您屬於哪一種

日常生活中過度負重及長久站姿將直接增加膝關節內部壓力。因此,不良的習慣(如容易引起肥胖的飲食習慣、長期蹲姿工作)與職業因素(如教師、前台接待等需要長期站立的職業)均可能影響膝關節的健康。此外,長期居住在潮濕陰冷環境中的人群容易患膝骨性關節炎。

養護小妙招

如何預防膝骨性關節炎的發生?如何緩解膝關節的疼痛呢?下面為大家介紹一些小妙招!

1.按揉梁丘、血海穴

用示指、拇指的指端羅紋面相對,同時按揉兩側的梁丘、血海穴,共按揉2-3分鐘。力度適中,以局部有酸脹感為宜。

梁丘穴屬足陽明胃經,血海屬於足太陰脾經穴。兩穴關聯脾胃,互為表裡,胃脾二經本多氣多血,合用之能夠調動後天水穀下注膝髕,以充實血氣、抵禦寒冷。兩穴位置皆為髕骨上兩寸,對掌共拿之最為適宜。

2.按揉膝眼穴

用示指、中指的指端羅紋面同時按揉兩側的膝眼穴,共按揉1-2分鐘。力度適中,以局部有酸脹感為宜。

膝眼穴為經外奇穴,又稱“犢鼻”。《太平聖惠方》有云:“膝眼…主膝冷疼痛不已。”該穴有獨特的祛風濕、散風寒、利關節、通經絡、止痺痛之功。

3.按揉陽陵泉穴

用拇指端羅紋面按揉對側陽陵泉穴,共按揉2-3分鐘,手法力度偏重,以局部有酸脹感為宜。

陽陵泉是筋之會穴,為筋氣聚會之穴。《靈樞·邪氣藏府病形篇》有言:“……筋急,陽陵泉主之。” 陽陵泉是治療膝關節病的要穴,具有舒筋和壯筋的作用,適用於久站後的松解。

4.按揉委中穴

用拇指指端的羅紋面按揉委中穴1-2分鐘,手法力度偏重,以局部有明顯酸脹感為宜。

委中穴在膕窩正中,它的解剖位置正好處在大腿與小腿肌肉交匯之處,具有明確的樞紐作用。按揉之可鬆解下肢後側多組肌肉,適用於因長久負重膝關節壓力過高者。

5.掌擦膝關節

將雙手掌置於膝關節內側和外側,同時進行上下往返摩擦,手法力度適中,以局部有明顯溫熱感為宜。

此手法動作快速有力,操作上以產生溫熱感為佳。可疏通經脈、調暢氣血、激發陽氣。廣泛適用於膝關節的寒冷狀態或下肢筋脈的疲勞狀態。

“人老膝先老”,膝關節炎的產生從某種程度上反映出人體的衰老狀態。選擇更適合自己身體的工作環境,增強營養的攝入,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天,注重適時的預防及養護是重中之重。朋友們,保護膝關節應從點滴做起。

諮詢更多骨病問題+微信:17335732513

文章來源:骨病健談

椎間盤突出的6種方法自我鍛煉


腰椎間盤突出症是現代社會較為常見的疾患之一,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在工作、學習、生活、勞動中對腰椎的過用、錯用,使腰椎間盤突出症的發病率增高,且有年輕化的趨勢,嚴重地影響了人們的生活質量。因此,腰椎間盤突出症的研究和治療逐漸受到人們的關注。腰椎穩定性降低,腰部肌力減退是造成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腰痛的主要誘發因素。通過科學的方法鍛煉腰部核心肌力,並以長期有規律的堅持,可以緩解臨床症狀,改善腰椎功能,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動能力。

發生本病的原因

有內因和外因兩方面:內因是椎間盤本身退行性變或椎間盤有發育上的缺陷;外因則有損傷、勞累以及受寒著涼等。

1.腰椎間盤退行性改變

椎間盤缺乏血液的供給,修復能力較弱,而且在日常生活和勞動中,由於負重和脊柱運動,椎間槃經常受到來自各方面的擠壓、牽拉和扭轉作用,因此容易發生葵縮、彈性減弱等退行性變化。

2.過度負荷

從事重體力勞動和舉重運動等,常因腰部負荷過重而造成椎間盤早期退變。當椎間盤退變時,脊柱負重過大使椎間隙嚴重受壓變窄,導致椎間盤纖維環破裂。



3.損傷

當反复的外力造成腰部損傷、跌傷、閃挫等時,加重了退變的程度。

4.受寒

不少腰椎間盤突出患者,無外傷史或勞損史,只有受寒、著涼。其原因可能由於椎間盤有發育上的缺陷,受寒受涼後使腰背肌肉痙孿和小血管收縮,影響局部的血循環,進而影響椎間盤的營養。同時,肌肉的緊張痙孿,可增加對椎間盤的壓力,造成更進一步的損害,致使髓核突出。

誘發因素

在椎間盤退行性變的基礎上,某種可誘發椎間隙壓力突然升高的因素均可致髓核突出。常見的誘發因素有增加腹壓、腰姿不正、突然負重、妊娠、受寒和受潮等。

自我鍛煉(治療)方法

1.取仰臥位,手臂自然的放在軀體兩側,然後慢慢的抬起下肢,這時膝關節盡量伸直抬高,高度一般以45°-60°為宜,反復多次。

2.取仰臥位,雙側屈肘、屈髖、屈膝。以頭、雙肘、雙足為支撐,做挺腹伸腰的動作,呈“拱橋狀”,即“三點支撐”。持續時間以患者俱體情況而定,一般以腰部感到輕度勞累感為宜。

3.取俯臥位,雙臂自然置於軀體兩側,然後左右交替緩慢抬起下肢,此時膝關節盡量伸直,高度以腰部輕度酸困為度,反複數次。

4.在硬床上或乾淨的硬質地板上,取俯臥位,雙臂以肩關節為支撐點,輕輕抬起,手臂向上的同時輕輕抬頭,雙肩向後向上收起。與此同時,雙腳輕輕抬起,腰部肌肉收縮,盡量讓肋骨和腹部支撐身體,持續3-5秒,即俯臥式“燕飛”。然後放鬆肌肉,四肢和頭部回歸原位休息3-5秒再做。

5.取站立位,雙足分開與肩寬,這時雙手叉腰或是上舉抱住枕部,來回緩慢地做腰部側彎活動,側彎到最大幅度。反复鍛煉數次。

6.取站立位,雙足分開與肩同寬,頭、背、腰部緊貼於牆,雙足逐漸向前伸,和身體重心之間形成一定距離,大概40-50公分;然後屈膝緩慢下蹲,此時注意膝關節不要過腳尖,以防傷及膝關節。感覺到大腿肌群酸困時,可起身緩解1-2分鐘,反複數次。

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除了日常的鍛煉,更重要是要積極的配合治療。日常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症的方法很多,但千萬不要被眼花繚亂的治療方法所迷惑。一定要了解其治療方法的治療效果以及自己的病情,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治療方法。

諮詢更多骨病問題+微信:17335732513

文章來源:骨病健談

眉毛邊上一點位置:補血養氣,治頭痛全靠它!


攢竹,屬足太陽膀胱經。攢竹穴在眉毛邊上,為什麼叫攢竹?因為這個穴是在描述人的一種表情,我們如果經常有什麼愁事,眉頭就會攢在一起,眉頭上就有好多縱紋,就像竹子立起來了一樣,

在學生的眼保健操中,其中有一節就是指壓按摩此穴,可見其保健效果非同一般。下面我們一起了解一下攢竹穴的養生作用——

攢竹穴的養生作用

【取穴方法】坐姿,輕閉雙眼,兩手肘撐在桌面,雙手手指交叉,指尖向上,將兩大拇指指腹由下往上置於眉棱骨凹陷處,則拇指指腹所在的位置即是攢竹穴。


1、治急性腰扭傷

急性腰扭傷是腰部肌肉、筋膜、韌帶等軟組織因外力作用突然受到過度牽拉而引起的急性損傷,臨床上多為一側或兩側腰部突然有“炸裂”或“閃斷”的感覺。多由於傷及經筋,脈絡受損,淤血凝滯所致。

腰背部即為膀胱經所過之處,攢竹穴為足太陽經穴,能夠疏通足太陽膀胱經經氣,使經絡通暢,氣行血行,通則不痛,故用它來治療急性腰背疼痛有較好的效果。

2、治打嗝

打嗝在中醫看來是“胃氣上逆,動膈而致”,同時還認為打嗝與陽明和太陽的“复氣”有關。

攢竹穴是陽明、太陽兩經氣交會之處,有清瀉陽明、太陽复氣之功,即有和胃理氣止嗝的功效,是臨床治療打嗝不止的主要穴位之一。

3、治療眼睛方面疾病

攢竹也是治療眼睛方面疾病的要穴,而且它還能治療熱證效果通常要比其他穴位好,比如眼睛這塊紅腫了腫痛了,趕緊揉攢竹穴。

兩種保健方法

按摩法

自我保健時,可用兩手拇指腹揉按兩側的攢竹穴30~50次,可以預防各種目疾。

點按法

用雙手拇指指腹分別按在兩側攢竹穴上,其餘四指緊貼頭部兩側,持續均勻地點、按揉,使局部產生酸脹感,力度由輕到重,再由重到輕,重複以上動作5~10分鐘。

懸灸法

患者取舒適臥位,操作者將點燃的艾條放置於穴位上,距離皮膚約3cm的位置,使局部產生溫熱感但又不灼傷局部皮膚為度,每次約10-15分鐘,以局部皮膚潮紅為宜,每日1次。多用於治療局部的病症

“湖北蘄艾廠”為您提供更多的健康知識。查經絡、查穴位在首頁的右下角有一個“艾灸學堂”的工具,可以學到更多穴位知識。還有“您哪裡不舒服”等常見疾病的艾灸方法和更多的艾灸知識。

文章來源:艾蓬軒艾灸

巧用二穴,遠離痰擾!


化痰:痰是當呼吸道發生炎症病變時,呼吸道液體的成分就會發生改變,形成痰液。

在中醫的認知當中,風邪、燥邪、寒邪、熱邪、濕邪均可導致痰的產生。痰多只是一種病症或者不健康的表現,想要徹底祛除還得治療根本。這篇文章針對如何化痰祛痰,一起來學學吧。


痰的產生

● 肺主呼吸,調節宗氣(元氣)的出入和升降。如肺失肅降,就可出現咳喘、臥不平等症。在風邪或寒邪侵肺時,使肺內的津液凝聚成痰。

● 脾主運化,即消化和運送營養物質至各臟器。如果濕邪侵犯人體,或思慮過度、勞倦及飲食不節,都能傷脾而使其失去運化功能,造成水濕內停凝結成痰。

止痰穴位①

取穴:豐隆、陰陵泉兩個穴位。

豐隆穴位於人體的小腿前外側,外踝尖上八寸,條口穴外,距脛骨前緣二橫指(中指)。豐隆穴在趾長伸肌外側和腓骨短肌之間;有脛前動脈分支;當腓淺神經處。外踝尖上8寸,條口穴外1寸,脛骨前嵴外2橫指處。

解說:豐隆穴是化痰祛濕的中醫常用穴,既能化有形之痰,又能化無形之痰;陰陵泉是足太陰脾經的穴位,具有健脾利濕的功效。

適用:兩個穴位一起按揉,每天10分鐘,力度均勻、柔和、滲透,就相當於服了身體自帶的化痰湯。十分推薦給平時頭重身困、咳嗽痰多、口中黏膩、胸腹脹滿、形體肥胖的痰濕之人。

止痰穴位②

取穴:靈墟穴。

解說:靈墟穴屬於足少陰腎經穴,位於人體的胸部,取穴時候找第3肋間隙,前正中線旁開2寸。有不清楚的問題可以搜索公號天下養生網,將為您提供最專業的養生保健知識。

適用:按摩刺激此穴可緩解咳嗽氣喘、胸滿、痰多、嘔吐、肋間神經痛等症。

文章來源:崆峒李家二掌櫃

睡眠三招式”勝過安眠藥:促進睡眠、調和五臟


如今緊張忙碌的生活正在逐步打亂人們體內的生物鐘,慢慢地,身體就會出現內分泌失調、神經功能紊亂等症狀。而我們離健康也越來越遠,一個完整舒適的睡眠竟成了一種奢望。

今天給大家分享這個“好睡安眠方”獻給所有正在被失眠痛苦折磨的朋友們,願你們從此擺脫失眠困擾,一覺舒舒服服地睡到大天亮。

“睡眠三招式”勝過安眠藥

這三招不但可以提高睡眠質量,還能調和五臟,讓您一覺睡到大天亮。



雙腿背部伸展式

雙腿併攏伸直,您如果是在家裡練習,那就平坐在床上,腿上放一床被子,上半身向前趴在被子上,腳尖向回勾。如果覺得輕鬆,您就把被子放低點,這樣可以拉伸到膀胱經,緩解疲勞、消除精神緊張。

半橋式

把被子墊在腰臀下面,雙腿彎曲,雙腳踩在地上,肩膀撐住地面,堅持3至5分鐘。這樣做可以促進腹部的血液循環,柔和的按摩到內臟,使身體由內向外都舒適放鬆。身體舒適,心情也跟著放鬆,這才是進入好睡眠的關鍵。

倒箭式

平躺在床上,雙腿併攏搭在牆壁上,雙手平展在身體兩側,保持5至10分鐘。這個體式可以把氣血引到頭部來滋養大腦細胞,從而改善腦供血、消除大腦疲勞。

對於養生來講,自然的保養是最好的方式,一個好的睡眠勝過大多數保養品。

這個“睡眠三招式”每個人都可以把它當成睡前的習慣。幾分鐘,就能促進睡眠、提高睡眠質量,願大家都有個好睡眠。

文章來源:雲南中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