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鳴總不好,堅持按摩兩個穴位就能緩解!


保健時報
隨身的健康生活指南


緩解耳鳴按兩穴

北京市西城區民政中醫門診部副主任醫師曹淑芬

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有過耳鳴的經歷,耳鳴是在沒有外來聲音刺激下,耳朵感覺有聲響,其中又以老年人比較常見。這種疾病除了長期的治療外,還可以通過穴位按摩進行調理。

耳鳴表現多樣化,比如單側性或雙側性、高頻音或低頻音、連續音或間斷音。中醫認為,其病因多半是火熱過盛、情緒失調、飲食異常、氣血虛弱、氣血瘀阻所造成,可按揉腳底湧泉、頭頂百會等穴位,以及進行耳前按摩,有助減輕耳鳴症狀。

湧泉穴位在足心前三分之一處,屈趾時成凹陷處;百會穴位在頭頂正中點,鼻頭直上與兩耳頂端聯機交點,按揉時分別堅持按揉1分鐘為宜。

耳前按摩則是按揉耳朵與顏面交接處肌肉,以食指屈曲關節面,由上向下揉按每個部位5秒左右,重複5~10次,有助促進耳部血液循環。

文中圖片來自網絡/ 編輯|| 燕聲

文章來源:保健時報

教你四個簡單的手指操,有助增加大腦活力,預​​防老年癡呆!


保健時報

隨身的健康生活指南
四個簡單動作可預防老年癡呆

保健時報記者楚超實習記者夏淼

《美國醫學會雜誌》曾刊文指出,人的大腦從30歲開始衰老;40歲後人體新陳代謝逐漸變緩,大腦細胞功能隨之減退,體力、記憶力、反應力下降,定位能力、身體協調性不及從前;60歲後大腦以每年15%的速度萎縮。


近日,一套由北京協和醫院出品的“健腦神操”視頻火爆網絡。視頻中,該院神經科醫生親身示範4個簡單的手指動作,每個動作每天做20遍,可以幫助鍛煉腦神經。日本杏林大學醫學部教授古賀良彥也表示,手指有很多神經連接大腦,手指操可以充分刺激這些神經,有助增強腦功能,預防或抑制認知障礙症的發展。

◎第一節:雙手5個手指,依次對應敲擊。

◎第二節:雙手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拇指依次敲擊該手的大拇指。

◎第三節:雙手5個手指交叉抱拳。

◎第四節:雙手5個手指依次伸出,再依次收回。

研究人員曾對做手指操的健康男性大腦做了測試,結果發現,其前額皮質(掌控記憶、學習等腦功能)的血流量比平時要多。手指操強度小,對場地要求低,建議大家抽空時多練習。

文章來源:保健時報

為啥做平板撐沒變瘦?你可能用錯了方法!



近年來,平板支撐風靡全球。很多人曬自己平板支撐的個人最好成績,還有各種平板支撐大賽,比誰更持久。

然而,有報導說,平板支撐超過10秒沒意義。

其實,這個說法有其出處,但並不等同於“做平板支撐不能超過10秒”。

平板支撐更能減少腰傷


這個說法出自加拿大滑鐵盧大學脊柱生物學家司徒阿特-麥吉爾之口,他也是國際最頂尖的脊柱健康專家之一。麥吉爾教授的科研團隊率先認識到,核心肌肉(包括腰部和腹部的肌肉)的耐力,而不是過去認為的肌肉力量(單次最大力量),對於減少腰傷更重要。

而平板支撐作為一種不需要什麼特殊設備就能訓練核心肌肉耐力的手段,就被推廣開來。

平板支撐超過10秒沒意義?

很多人被灌輸的是:平板支撐一次能堅持的時間越長越好。

而麥吉爾教授在研究中發現,平板支撐不需要很長時間,就能起效。

2015年,麥吉爾教授團隊一項發表於《力量與體能訓練》的研究表明,1次平板支撐10秒鐘後休息10秒,一組做5次;再一組4次;再一組3次、2次、1次,每次只要10秒鐘。每週4~7次訓練,6週以後,練習者的核心穩定性有了顯著提高,也就是腰傷的可能性顯著降低。

因此,平板支撐每次10 秒,多做幾次,就有健康效果,不必追求一次幾分鐘。

需要注意的是,麥吉爾教授並不是說平板支撐超過10秒沒有效果,不要去拼時間,而是建議在10 秒內進行多組訓練更有效。

這裡我們引用麥吉爾教授的話:“追求很長時間的個人新紀錄,並沒有額外的健康益處;過分追求時長,很可能是很多人練習平板支撐導致腰傷的原因”。

解鎖平板支撐的正確姿勢

平板支撐能夠練到核心肌群的耐力,可是錯誤的動作,同樣能傷到腰部。那該如何正確執行平板支撐呢?

做平板支撐時,首先要找個墊子,趴在手肘上,做到大臂與地面垂直,雙腳併攏。

正確姿勢

從側面觀察,要做到:頭—頸—肩—背—腰—臀—腿(包括大腿,小腿和腳後跟)基本在同一個平面內,從側面看好似一塊平板。

但在練習過程中,也有不少健身愛好者“發明”了各種錯誤的平板支撐姿勢。

常見錯誤姿勢1


屁股抬得太高,傷肩

這樣不僅對腰部肌肉的刺激不足,加之大臂偏離與地面垂直較多,會增加肩部壓力,容易引起肩部不適。

常見錯誤姿勢2


臀部太低,傷腰

腹部處於拉伸狀態,非但刺激不到腹肌,更糟糕的是使得腰椎壓力陡增,很容易傷腰。(騰訊全民較真,美國運動醫學學院認證運動生理學家王棟/文)

文中圖片來自網絡/ 編輯|| 李璐

文章來源:保健時報

腎虛腰疼,補腎養生無非這4穴位,會用的人健康常伴


是不是腎透支了?面對這種尷尬問題,很多人都選擇購買昂貴藥物食材進行補身,但其實人體內含有免費的補腎開關,不懂用太可惜。

壯補腎氣的穴位:關元穴

顧名思義,關元穴,關元意思是“封藏真元”,按摩關元穴可使元氣釋放,填補虛漏達到補腎壯陽,增強腎功能的作用,多數情況下以關元穴為中心,搓熱手掌後手掌以順時針方向按摩;調整呼吸並按摩三分鐘,久而久之可恢復人體精力,倍感清爽。



腎虛腰痛:腎俞穴

該穴善治腎虛、精力減退導致的腰痛、腰膝酸軟等症,通過增加腎臟血液回流量從而提高腎臟功能。

該穴亦有降壓效果,能幫助人體暢通經絡,推動氣血流動;每日只需用雙手拇指點按腎俞穴30-50次,感覺到酸脹感即可停止。

腎經首穴:湧泉穴

穴位位置在足部掌心,一日之內湧泉穴最佳按摩時機在睡前,可先燒水泡腳10分鐘,然後取來木棍在穴位附近滾動,操作更為方便。

腎經原穴:太谿穴

太谿穴屬於“回陽九穴”之一,善於收納腎經元氣,從而實現回陽救逆的功效。男性腎功能不善者可多琢磨太谿穴,一日4-6次,每次按摩太谿穴5分鐘。下午17點到晚上19點之間按摩最有效果的。

常見的補腎食品,黑色食品,包括:黑米、黑豆、黑芝麻、黑木耳、黑棗等;其餘食物:韭菜、豬腰、雞肉、羊肉、小麥等,均有益腎臟健康。人生不易,願您健康!

文章來源:健康揭密

人體第二心臟是小腿,多揉捏可防癌,健康長壽常伴你


人體架構,按古中醫分析,心臟數量應為7個,其中一個是人體與生俱來的心臟,另一個則是被西方醫學視為第二心臟的–小腿。

人體五臟六腑,心臟卻從來不生癌症,作為“第二心臟”的小腿也是。中醫學分析,人一旦患有癌症,小腿經絡必然不會暢通;牛皮癬、魚鱗病、高血壓、糖尿病、痛經、子宮肌瘤等都與小腿經絡不通有直接關係。

多揉小腿能防癌?

氣血旺盛才是長壽之道。小腿促進氣血運行,人體有至少70%的血液在下肢運行,因血液也有重量,被泵回上肢時略顯費力,小腿肌肉相當於動力泵,加速血液回流。練腿相當於鍛煉人體氣機,氣機順內氣則通,可推動血液分佈。

拍打小腿的同時可以順帶拍打大腿及上肢,這些部位包含眾多養生帶。



你的小腿肌肉是怎樣的呢?

比手心冰冷?缺乏彈性?還是柔軟腫脹,觸之有印痕呢?有這些情況都是不正常的,說明他血液循環能力較弱,隨著年齡上升血栓風險加大;高血壓患者小腿肌肉一般較硬而且體積較大。健康的人體其小腿肚應該是柔軟有彈性,而且有溫感。

小腿情況反饋人體是否健康?

小腿肌肉較大,腳腕細小的人,需謹防糖尿病;如果小腿出現酸、麻、脹的情況,請及時就醫排查。

腳腕較粗的人,盡量每年進行一次體檢,預防三高。

腿部膝蓋部位生贅肉,多為膝關節出現問題,如果平時走樓梯感覺到痛感,那就是了。

如果小腿總是抽筋則可能與缺鈣有關,注意控製鹽分攝入,過於重口味可導致人體骨質疏鬆,注意補鈣。

最後介紹兩個有益腿部健康的穴位

按摩先從摩擦開始,力度可保持適中,但是堅持一個原則不變,即力度可減輕,按壓部位必須是最疼痛的部位,保持呼吸有序可使過程更加輕鬆。

雙腿發涼,找准命門穴

如果感覺四肢發涼,雙腿乏力,尿頻而且顏色清,極有可能是腎陽虛惹的禍,可找准此穴按摩,以大拇指輕輕按壓,出現酸痛感即可停止,艾炙效果更好。

治療膝痛、腿痛、腳氣,可按摩鶴頂穴、膝眼穴等附近穴位

按摩時候需要坐下,雙腿呈屈膝狀,首先點壓兩側膝眼,約3分鐘後再用大拇指從鶴頂穴往下滑,到小腿位置後往兩側延伸。這種做法有助於推動氣血運行,達到祛除濕痺的作用,久而久之可使人體行走有力。

人生不易,請懂得珍惜自己。

文章來源:健康揭密

可以藥用的養生穴位,健康的人都這樣用


我們都擔憂自己的身體,不少人甚至出現一點小毛病就迅速到藥店買來一大堆藥物服用,肝腎損傷因此而來,撿了芝麻卻丟了西瓜。

其實人體很多穴位自帶“藥效”,小毛病不需要著急去買藥處理。

大陵穴vs 嗎丁啉片

我們都知道嗎丁啉片是胃藥,主要是提高胃動力,治療消化不良,去除積食。

大陵穴歸屬心包經,主治心痛、心悸卻為什麼能用來治療消化不良呢?原因在於按摩大陵穴可推動心包之氣,氣為血之帥,氣行則血液暢通,胃腸向心臟“借血”,使得胃腸血液充盈幫助人體消化,



商丘穴vs 參苓白朮散

參苓白朮散,主要成分人參、茯苓、白朮、山藥,其醫療作用為治療脾胃虛弱,腹瀉便溏,養脾胃之功強烈;

商丘穴也歸屬脾經,長期按摩可治療腸鳴腹瀉、消化不良等症狀。脾屬土,而商丘穴卻屬金,符合“土生金”的相生原理,促進脾經的熱散之氣排出體外,從而養脾護胃。

內庭穴vs 牛黃解毒片

人體胃火旺盛,容易出現鼻出血、牙痛、咽喉痛等症狀。眾所周知,牛黃解毒丸是萬能解毒藥,與其說解毒,不如說它降火有功,善祛胃火。

內庭穴,功效“清胃熱、化積滯、去淤阻”,其消除熱病,治療齒痛的特點與牛黃解毒片異曲同工。

少府穴vs 清心丸

清心丸含有許多清熱藥材成分,如水牛角粉末、柴胡、黃柏、黃芩等,功能主治心火旺盛導致的神煩意亂,失眠等症。

少府穴歸屬心經,主要施行發散心火的功能,用手指尾指指尖沖頂少府穴,效果相當於服用了一次清心丸。



复溜穴vs 六味地黃丸

人體四肢寒冷多為陰虛導致,女性下肢冷、痛經;男性手腳浮腫、耳鳴;這時六味地黃丸就能派上用場,主要攻克腎陰虛。

复溜穴歸屬腎經,不僅可以通過按摩方式實現,還可通過針灸、艾炙的方法令腎經水濕之氣重新蒸發上行,補充失去的腎陰物質。

揉按時間選擇在下午17點到晚上19點之間最有效果,每日不多於5次,每次3分鐘。

人生不易,常用以上穴位養生,可保健康!

文章來源:健康揭密

防治便秘的養生穴位,按摩5分鐘出現便意,健康的人都在使用


時下生活質量提高,不少家庭飲食行為發生劇變,過分追求精細飲食,減弱胃腸蠕動功能,便秘的人越來越多,其實中醫穴位研究中,不缺乏防治便秘的穴位。

天然開塞露- 商陽穴

善治大便已經到達肛門卻不肯出來,用力也拉不出來的情況,但不治氣虛引起的便秘。按摩5-8分鐘便意漸漸強烈即可排出。



促進胃腸蠕動,改善消化功能- 闌門穴

闌門穴屬於大小腸交會的地方,該處容易積聚食糜,阻礙消化,因此輕輕按壓該穴可促進腸胃蠕動,提高腸道內升清降濁的功能。

按摩時候需要兩手合併,掌心對準闌門穴按順時針方向轉動至少20下,然後反之以逆時針方向轉動20下,腹部有痛感不適宜按摩。

行氣治療便秘- 支溝穴

支溝穴歸屬少陽三焦經,促進氣血在三焦經內吸熱擴散,形成一股高壓之氣從而糾正氣逆。

找到穴位後用手指掐3-5分鐘,感覺到酸脹感即可停止,可使人體氣機通暢,不僅防治便秘,還能治療許多氣機阻塞病。

便秘考慮多吃什麼

蘋果:營養價值接近完美,零脂肪,營養成分容易被人體吸收,製造“活水”通便;

葡萄:素有“清道夫”的稱號,可幫助人體排毒,保護肝臟;促進腸道黏液生成,潤腸通便;

香蕉:熟透的香蕉內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進入人體後大部分不能被吸收,通過增大糞便容積從而促進胃腸蠕動順利排便;

韭菜汁:善治習慣性便秘患者,內含揮發性精油與硫化物等成分,可以促進消化液分泌,強化消化功能。

“便意”是寶貴的,切勿憋大便;進行穴位按摩時要深切感受到揉壓力度,而不是僅僅摩擦皮膚。

人生不易,願您健康!

文章來源:健康揭密

膽經堵,全身都堵!一個穴位暢通全身之氣


在祖國博大精深的養生文化中,有一個穴位如同身懷絕技的掃地僧,雖不顯山露水,卻暗藏深厚功力。它就是位於我們肩膀上的肩井穴。此穴位於乳頭正上方與肩線交接處,找起來十分方便。

為什麼肩井穴有如此美譽?這要從它所屬的足少陽膽經說起。


如果我們仔細觀察一下經絡穴位圖,會赫然發現,足少陽膽經是一條很長的經絡,從足部延伸到頭部,所涉及的部位非常廣泛。這樣就意味著,足少陽膽經是我們人體中一條非常重要的經脈。

那麼,足少陽膽經出現問題,到底會產生什麼影響呢?一句話:膽經堵,全身堵

第一,關節屈伸不利。膽經遍布身體重要關節。膽經氣血鬱滯,會讓頸部、肩部、髖部等大關節出現酸乏無力之感。

第二,兩肋悶痛。肝膽同源。膽經鬱阻,肝經會受影響。肝氣不疏,必然引起兩肋悶脹,患者更可出現口苦咽乾等症狀。

第三,多髮乳腺疾病。膽經鬱阻,直接影響身體氣機的生髮。氣機不暢,影響肝經的通常,會讓乳房疾病叢生。

第四,易患高血壓。膽經鬱阻,氣鬱久而化熱,傳導給肝經,形成肝陽上亢,從而誘發高血壓。

第五,降低免疫力。膽經氣機生髮為午夜。此時一陽生。一生二,二生三,三才能生萬物。如果膽經氣血出現問題,不能很好地在午夜生髮陽氣,久而久之會影響人體正氣,形成免疫力的低下。

第六,出現煩躁、失眠、口腔潰瘍等上火症狀。膽有多清,腦有多清。膽主決斷。當膽經氣血出現了問題,影響清陽之氣對頭的濡養,會出現上火、頭暈等症狀。

總而言之,作為主疏泄的經脈,膽經和身體中的很多方面都有密切關係。因此,讓膽經通暢起來,對我們來說至關重要。在這裡,我們就得說到肩井穴了。

肩井穴的作用,就在於以一兩撥千斤的姿態來調節膽經氣血。對此,《幼科鐵鏡》中說得好:“ 肩井穴是大關津,掐此開通血氣行,各處推完將此掐,不愁氣血不周身 ”。

《會元針灸學》說得更好:“ 肩井者,在肩部陽氣沖出顯明之處,而通於五臟,推盪淤血,而生青陽之氣,如泉湧出,以安經絡,以實臟腑,而開陰竅。居肩部飯匙骨,與大筋,共肩夾骨,連項骨,四骨之間,如井之狀,故名肩井。”

簡單來說,揉按刺激肩井穴,可以讓膽經的清陽之氣如泉水一般湧出來,然後將鬱滯的氣血滌蕩開來,令全身的疏泄順暢平緩。它彷彿人體氣血的一個蓋子,提起來,鬱悶之氣就會宣解。這就是肩井穴的最大妙處。

所以,每天按摩肩井穴是非常好的養生手段。平時總操作電腦導致肩頸疼痛的人可以揉按,有乳腺增生的人可以揉按,經常生悶氣的人可以揉按,免疫力低下的人可以揉按,睡眠不好總上火的人更可以揉按,高血壓患者可以揉按,而且最好是一邊泡腳一邊揉按,其中妙處只有自己才能體會得到。

注意,肩井穴只可揉按,非專業人士絕不能針刺。每次揉按要配合均勻呼吸,身體坐直,心無雜念,每次揉按36下,每天可以操作多次。

文章來源:雲南中醫

祛濕減肥無非這5個穴,會用的人健康相伴


大部分肥胖患者屬於虛胖,如果發現節食與運動均無效減肥,可以考慮是“水腫型”肥胖。因虛胖的人體內水分含量多,導致人體濕氣重,看起來肥胖不堪。

虛胖者大多脾胃虛弱,吸收不會太好,所以應先從祛濕開始,以下穴位供您參考:

委中穴:助膀胱經祛濕排毒

膀胱經是人體最大的祛濕通道,雖然委中穴的位置與膀胱有點距離,但是保持按摩委中穴3分鐘(每日3次),可疏通膀胱經,讓濕氣漸出,一個月後可見效果。



地機穴:行氣活血、排除濕濁

此穴解痙鎮痛功能最強,通過鼓動體內氣機達到活血作用,加速濕氣排出,可緩解腹痛、腹瀉、水腫等情況。找到該穴位後用手指沖頂數分鐘,感覺到酸脹感後停止。一般配合拔火罐,效果會更好。

陰陵泉穴:清除濕熱、理氣通經

陽陵泉穴我們聽多了,不過這裡提及的是陰陵泉穴,注意找准位置。此穴亦可緩解腹瀉、膝痛、水腫等症狀。用大拇指來回按摩至出現酸脹感即可停止,堅持按摩有明確功效。

承山穴:緩解抽筋、振奮陽氣

承山穴在足太陽膀胱經上,刺激它可振奮膀胱經內部陽氣,行氣使人體濕邪排出。不需要按摩太久,一般不超過5分鐘即可,按摩後配上一份紅豆薏米粥,體內濕氣盡除無保留。

百會穴:緩解疲勞,行氣消滯

此穴離膀胱經最遠,多數情況下人體出現頭痛皆受濕氣入侵影響,刺激百會穴可助人體行氣消滯,健腦寧神。方法很簡單:拿起梳子以百會穴為中心呈放射狀輕刮,一般5到10次,頭皮感覺到熱感即可結束。

人生不易,懂得珍惜自己,願您健康!

文章來源:健康揭密

失眠常用的3個穴位,睡得安穩才能健康常伴


何謂失眠?失眠多數因情志內傷所致,或因心虛膽怯,或因年邁導致禀賦不足均會導致心神不安繼而引發失眠。

雖然失眠不屬於嚴重疾病,但是時寐時醒卻嚴重妨礙人們日常,工作生活完全沒狀態,久而久之還會引起心悸、頭痛、眩暈等諸多病症。

頸部髮際邊界:安眠穴

此穴合適仰臥時操作,按摩以“順時針-逆時針”結合為宜,過程大概3分鐘,同樣感覺到酸脹感即可停止。

主要作用:治療失眠導致的心慌、耳鳴、頭痛等,緩解心神不寧;不過關鍵還得靠自身“想得開”;按摩時大口吸氣,然後輕輕呼出放鬆心情。



頭頂百會穴附近:四神聰

原名神聰,因穴位有四個因而叫四神聰,現多用於治療失眠導致的神經衰弱,精神病乃至神經性頭痛,使得不良症狀減輕人們重歸入睡。

按摩時需要兩隻手同時運用,分別用雙手的食指與中指掐準四個穴位,同時揉按至少3分鐘,感覺到酸脹感即可停止。長期按摩對失眠導致的健忘、耳鳴、眩暈有明顯效果。

腳部內側:然谷穴

因心火導致的失眠,人們總是心煩意亂,明顯受情誌所困思慮過度、擾動心神,導致心脾缺血,心失所養。

然谷穴雖然在腳部,不過它卻是調理失眠的要穴。找准位置後用手指關節進行沖頂按摩,直至煩躁情緒有所回落為止,可助人按摩。

同時,然谷穴也是糖尿病治療的“重鎮穴”,合適日常養生,不妨多按。

人生不易,願您健康!

文章來源:健康揭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