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養心有三招:一是防暑熱,二是防濕寒,三是祛暑濕


夏天飲食調養要因人而異, 一般有三個方向的方法:一是防暑熱,二是防濕寒,三是祛暑濕,其中濕熱是人體痰凝壅滯的條件,是腹滿、 痰涎、痤瘡等疾患的主要因。

麥冬

日常養心方:夏季應心,心主血脈,血脈充盈心氣才能得養,值得推薦的是元代李東垣的名方“生脈散”,它是由人參、麥冬、五味子三味藥組成,其中人參味甘入脾補氣,麥冬苦寒入肺經,瀉熱補水之源,五味子酸收利於清肅燥金,生脈散能解決眾多因津血虧虛引起的疑難雜症,被稱為千古名方,生脈散現在的常用量是:生曬參5—10克,麥冬15克,五味子10克。水煎日二服。夏至之後的一個月,特別三伏天是身體津氣血虧耗的旺盛期,建議每年此時前服生脈散一個月,對心臟養護大有裨益。


藿香

夏季護心涼茶:薄荷2克,藿香10克,荷葉10克,金銀花10克,用100毫升開水沖泡,以上為一天的用量,夏季陰虛火旺時可選用。

養心大穴一一神門,神門是手少陰心經的原穴,位於掌後銳骨端陷中,每天用指關節按3-5分鐘,具有很好的補養心神作用,對心慌、心跳過速、失眠具有治療作用。

神門穴

防暑熱方:大眾常用的綠茶、綠豆湯是最簡便易行的防暑食物,在清除暑熱的同時,茶和豆的香氣具有解油膩、醒脾、提神醒腦的功效。對出現心煩、出汗、失眠、舌瘦質紅心陰虛的人,除注意多用上述防暑降溫的飲食外,還可選用天王補心丸。中暑之初發熱的人,可以選用連翹、銀翹之類的清涼解表藥。人因暑熱造成胃陰灼傷、大便乾燥、口舌生瘡等,就要用到牛黃解毒丸或白虎湯之類的藥物。

連翹

防濕寒方:脾胃寒濕的人可每天煮紅糖生薑湯,根據口味調整推的用量,對脾虛瀉泄可選用人參健脾丸,甚者可用附子理中丸,因氣血不足而驚悸不眠者可選用柏子養心丸或人參歸脾丸。對於風濕痛痛的老病,只有火熱之氣才能造化。

夏天溫熱氣候有利於緩解症狀,由於環境濕氣盛和人體的“心氣內洞”,給適噹噹大量應用溫熱藥提供了時機,是人們冬病夏治的好機會。

祛暑濕方:每周可用兩次紅小豆鯉魚湯,材料:鯉魚500克,紅小豆50克,白朮20克,茯苓20克,料酒(去土腥氣)、蔥、 姜、鹽少許,這些材料都有扶脾燥濕的功能。

白朮

製作方法:將鯉魚去鱗、去鰓,內臟洗淨備用。用水1000毫升先煮白朮、茯苓、紅小豆,待豆熟去白朮,放入鯉魚和蔥、 姜、料酒、食鹽,加水適量,使魚完全浸入水中,水沸後,調文火20-30分鐘肉爛出鍋,吃魚喝湯,痰濕較重時,也可加用橘紅痰丸等中成藥。

對於濕熱腹瀉推薦兩個十分有效的單方:一是車前子10-15克用200毫升水煮成粥狀,4小時之內分2次服下,可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二是用絲瓜汁20克,白糖適量混勻一次服下,日服2次,2-3天可止瀉。

苦瓜

苦瓜250克,蓮葉30克,瘦豬肉120克,同煮吃肉喝湯,可治療暑濕型感冒。

總之夏天養生要注意防暑、防寒、防濕邪,做到晩睡早起不厭日,適度出汗不貪涼,清淡飲食不貪膩,適度吃薑調明陽,才能養好君主之官,使身體健康。

文章來源:KGH健康私塾

簡單實用的祛火穴位,降火無非這4個地方,會用的人健康常伴


人們普遍心存疑惑,“祛火”與“去火”哪個正確?“祛”與“去”的意思不完全一樣,“祛”包含更多含義,例如祛邪(驅除邪惡)、祛除(去除)、消散等。

上火:俗稱熱氣,屬於中醫熱證,其形成與陰陽失衡有關,導致內火旺盛,可出現喉嚨腫痛、牙痛、視野模糊、鼻乾、便秘等情況。

在古代,醫學與巫術等量齊觀,那時候的人們普遍認為醫療即巫師施行的巫術。消除熱邪他們稱之為“祛火”。直到現代,科技水平發達,人們破除迷信,醫學不再是巫術,而是有據可循的經驗,“去”即去除,“去火”即除去火邪,也不算錯。

胃火旺盛找內庭穴

出現鼻出血、牙痛、咽喉痛,極大可能是胃火作祟,腳下有奇穴–內庭穴,功效如同牛黃解毒丸,主營熱病消除,治療齒痛。

找到該穴後用大拇指按壓兼揉動3-5分鐘,可驅散胃火,隔天有效。



肝火旺盛找太衝穴

肝虛火旺,常見於熬夜人群,這時候可考慮利用太衝穴,該穴名意指肝經的水濕風氣在此向上沖行,揉按可使該穴水濕之氣受熱脹散,通達全身,從而避免熱邪滯留,對眼睛無名腫痛、上火頭痛有較強功效。

不僅可以按摩,還可以艾炙,一般情況下較痛,感覺到疼痛才是真正找對了穴位。

肺火旺盛找合谷穴

合谷穴容易找,其為大腸經原穴,可宣洩氣中之熱,強化大腸升清降濁的功能。出現鼻出血、咽喉腫痛、便秘、煩渴都可以用其進行消火。

擠壓會出現疼痛,屬於正常操作,可每天揉按3分鐘,感覺到酸脹感後停止,長期有效。

三焦火旺找照海穴

照海穴善治咽喉腫痛,其可暢通三焦,滋腎清熱,從而引水上行,滋潤喉嚨。這種滋潤喉嚨的物質就是“腎水”。

“熱則點刺出血,寒則補之灸之。”效果顯示快,按摩3-5分鐘即可感覺到喉嚨內生有津液,喉嚨疼痛感漸消就表明你按對了。

人生不易,願您健康!

文章來源:健康揭密

心絞痛,頭痛,按這些穴位一分鐘見效,不懂用太浪費!


“穴學”主要研究的是腧穴,腧穴是指人體臟腑經絡氣血輸注出入的特殊部位。中醫穴位的神奇之處,在於治療頭痛不一定只按頭部,治療腿痛不一定只按腳部,但它卻絕非“不按套路出牌”,人體內穴位總計720個,明確有醫療作用的402個,要害穴位108個等,它們各司其職監控人體健康運營情況。這些穴位,按摩1 分鐘後即有療效

中衝穴,一分鐘緩解心絞痛

其歸屬心包經,體內高熱之氣會經過該穴衝出體表,故中衝穴善治急性症狀。現代多運用於昏迷、中暑、心絞痛治療。

中衝穴一般按摩1分鐘即可停止,如果感覺身體困倦,按揉該穴位亦有提神功效。



勞宮穴、神門穴,一分鐘治療心慌氣短

勞宮穴主施行氣作用,使得高溫之氣傳熱於脾土,脾土中的水濕因受熱而氣化,促進氣機活動,彌補人體氣短之失。

神門穴善治心痛、祛除心煩,按摩神門穴的方法有多種,揉、掐、壓都可用,按摩以感覺到酸脹感為宜,不宜過度濫用。

百會穴、風池穴,一分鐘治療頭痛

長期熬夜的人容易出現眼睛疲勞、頭痛甚至失眠的情況。找准風池穴,邊按摩邊聳肩,頭痛症狀不久便消。百會穴有醒腦開竅之功,主治頭痛。

兩穴均可睡前進行按摩,能有效改善血液循環,緩解肌肉疼痛,祛除疲勞。

湧泉穴,一分鐘止鼻血

鼻出血屬於上焦實熱;湧泉穴善於養腎,腎氣來源於足底,通過按摩可促進腎氣湧出灌溉全身,從而引火下行止住鼻血;蒜頭搗碎外敷於湧泉穴上止血效果更明顯。

合谷穴、肩井穴,一分鐘治牙痛

合谷穴功能全面,主要靠推動氣血運動,促進新陳代謝,人體各處疼痛才得以緩解;痛經、腰椎痛、頭痛、牙痛等都可通過按摩合谷穴解決。

肩井穴屬於常用腧穴之一,對於牙痛治療僅作為輔助用,具有祛風清熱,活絡消腫的功效。一般需要滑動按摩,放鬆肩部肌肉促進血液流動,使得牙齦肌肉血液充盈,緩解牙痛。

人生不易,願您健康!

文章來源:健康揭密

打嗝、氣喘、腿抽筋,按這些穴位一分鐘見效,常按養生保健康


上班族最容易出現小毛病,如飲食不當造成的打嗝;缺乏鍛煉、體虛導致的哮喘;久坐導致的腿抽筋……遇到這些小病不用著急,這些穴位只需1分鐘,就能幫你解決燃眉之急。

角孫穴,一分鐘消腫(眼睛、耳朵)

其歸屬手少陽三焦經,能吸濕降濁,善治耳朵紅腫,眼睛刺痛,脖子僵硬,可按摩操作也可艾炙。



魚際穴、太淵穴,一分鐘平喘

“氣為血帥”,人體喘症分虛實,氣失疏暢,肺氣鬱閉,失於宣發,因而導致喘症發生。太淵、魚際均屬於肺經穴。

魚際穴:清熱利咽,清宣肺氣,對於咳嗽氣喘、胸悶胸痛效果更強;

太淵穴:屬於肺經原穴,因經脈之氣大多匯聚於此,對於增補肺氣,止咳化痰效果更好。

找准穴位,通過按揉、點揉等進行按摩,一分鐘後有明顯效果。

攢竹穴,一分鐘抑制打嗝

打嗝中醫上說是“胃氣上逆,動膈所致”攢竹穴在面部,有和胃理氣止嗝的功效,找到穴位後只需按住攢竹穴越1分鐘,打嗝一般會停止,效果確切。

承山穴,一分鐘治療腿抽筋

承山穴主要作用“運化水濕,固化脾土”,腿痙攣抽筋一般原因為寒濕積累在腿內部不得宣發,風熱之邪亦為同理,需要先瀉後補。

按摩時候需坐下,找准穴位按摩30秒到1分鐘,一般腿抽筋的情況即可解除。

人生不易,願您健康!

文章來源:健康揭密

健康四功法:安神、定意、 守心、制情


健康的這四種功法是國際著名養生學家朱鶴亭先生在《人生與養生》一書中提出的:一為安神,即安定精神, 一個人神色不安的時候很容易做錯事;二為定意,人的意念有時候變化很快, 一個意念的錯誤可能就會導致人一生敗落,所以定意很重要;三為守心,人要把心收攏住,才能養生;四為製情,人應該學會控制自己的情感,因為情志過度也會致病。

丹田

接下來,給大家介紹了安神、定意、 守心、制情的具體方法:

1、安神

首先,立著安神,人面向東方,即太陽升起的地方,兩手交疊按在丹田處,閉上雙眼,兩個腳尖向前伸直,腳外側平行,挺胸收腹,用鼻子吸氣,用嘴呼氣, 輕輕地、徐徐地吸,緩緩地呼,吸氣、呼氣交替,內心要保持平靜,按照男八女七的生命節律,男性做八分鐘,女性做七分鐘。


膝眼穴

2、定意

定意時,人需要面向南方,因為南方屬火,火主血液,主情智。

人坐在椅子上,食指和中指按著膝眼穴,拇指按著鶴頂穴,挺胸收腹,閉上雙眼,用鼻子吸氣,用嘴呼氣,同樣是男性做八次,女性做七次。

勞宮穴

3、守心

人朝右側躺下,避免壓迫心臟,特別是有心髒病、冠心病的人,右腿伸直,左腿微蜷,壓在右腿上,兩隻手的大拇​​指分別去壓另一隻手的勞宮穴,雙手合抱,放到丹田處, 輕慢地呼吸, 勞宮穴是心包經的穴位,在手中心,是管心臟和肺的,心主血脈,肺主呼吸之氣管,氣血相融就是養生學的一個重要方面,所以有心髒病、冠心病的人可以試一下。

4、散步

很多人都習慣晩上散步,其實這裡面也包合著養生學的奧妙, 我們已經把陰陽講得很清整,人其實就是一個陰陽的綜合體,左為陽,右為陰,走路的時候,左腿往前通是陽,右腿往前通是陰,陰陽相合;左腿往前邁的時候,右臂抬起,右為陰,所以也是陰陽相合,而且,散步的時候一定要大步走,不要小碎步定得很快,不然心跳的節奏會加快,不利於氧氣的吸收。

散步

其次,散步的時候還要挺胸收腹,因為挺胸的時候肺是擴展的, 彎腰會壓迫胃,胃裡的食物就很難消化、吸收並散佈於全身,應該走七八步之後,就停下來,站著舒展一一吸氣,兩隻胳膊從前面往上抬,盡量舒展,然後從兩邊落下,再回到胸前,把氣呼出來,重複三次,再繼續走,這樣散步才有效果,對內臟的功能才有幫助,而單純的走只是消耗體力、活動下肢而已。

此外,散步的時候心情要放鬆,不要一邊定一邊想心事,那樣對身體有害,所以散步的時候人要絕對放鬆,肩要下垂,腰要舒展心要保持平靜,眼睛向前看,

其實,安神、定意、 守心、制情這幾個方面的養生就是立、坐、臥、行時的養生方法,很實用,很貼近生活,如果我們能在平時的坐、立、臥、行中都注意到這些,對於自己的身體健康肯定大有裨益。

文章來源:KGH健康私塾

扁桃體炎,咽喉腫痛,這4個穴位幫您治病,不用可惜


中醫穴位理論解釋,凡能化解扁桃體炎、咽喉腫痛等熱證的穴位,原理均離不開“吸熱生氣”,即令散發的水濕霧露(津液)淨化燥熱,從而治病。具體穴位有哪些?

曲池穴:人體腧穴之一,有解表清熱、通絡舒經之功,對於熱病“牙痛、咽喉腫痛、眼睛浮腫”等均有療效。該穴富含水濕之物,可受氣散形成霧露滋潤咽喉。

操作方便,按摩時抓住手肘,用拇指的力量按壓穴位,注意使用力量按摩,不能只是輕輕摩擦皮膚,感覺到穴位酸軟即可停止。


照海穴:人體熱證如何得來?外感風熱後人體肺胃實熱隨後產生熱證,引發咽喉腫痛。照海穴歸屬腎經,“海”意為大水,“照”意為照射,兩字合併意味著經水大量蒸發,在此穴位處吸熱生氣從而防治熱證緩解咽喉腫痛。

按摩時候會有津液流到口中,注意千萬不能吐掉,盡量把它咽回到體內。

築賓穴:其清熱利濕同時,還額外擁有理氣化痰的功效;祛毒-祛濕-化痰-活血,它統統包辦。築賓穴善治化膿性扁桃體炎,扁桃體是人體重要的免疫器官,擁有體液、細胞免疫的功能,反复的扁桃體炎,只需把築賓穴揉通即可。

一天內可多次揉捏,化解淤堵,促進其他經絡氣血運行。

天突穴:它對防治咽喉炎、扁桃體炎療效確切。作用強勢的原因在於“生氣”,找准位置按摩可通利氣道,因而它也多用於哮喘治療中。

單手按摩不太容易,可雙手食指何為一處共同發力,先順時針、後逆時針按摩3-5分鐘,幾天后咽喉病症逐漸消除。

注意補充水分,按摩後可適當喝一杯溫開水,放鬆心態,注意休息。人生不易,願您健康!

文章來源:健康揭密

用眼過度,眼充血,這些穴位幫您保養眼睛,會用的人眼睛靈活


更多人工作離不開電腦,用眼過度已成為人類焦點,久而久之人體頻繁出現頭昏腦漲、兩目脹痛、視野模糊的症狀。中醫認為,這是由於久坐且用眼過度,人體陰陽失衡所致。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眼睛累的同時,心也會累。哪些穴位能派上用場?

拇指上有三個“眼睛穴”

在我們的拇指上有三個相鄰接的穴道,分別是明眼、鳳眼、大空骨。

明眼、鳳眼:改善眼睛疲勞和急性結膜炎;

大空骨:改善一切有關眼睛的症狀;

操作簡單,用另一隻手的食指與拇指夾住穴位,拇指指甲分別刺激三個穴位,稍微感覺到疼痛即可。這三個穴位可每天刺激(按摩),對於抑制老年人白內障亦有效果。

眼睛充血,意味著出現眼病,嚴重的話可致盲。常見於用眼過度人群中,如果您開始出現視野模糊、眼睛痛,請立即停下所有工作,閉上眼睛休息一會吧。



穴位按摩,尋找京骨穴

其歸屬足太陽膀胱經,位於足外側。按摩時候需要人體坐下,中指與食指兩手合併按住穴位,然後漸漸發力,發力約5秒後放鬆,然後繼續,連做三次。

按摩京骨穴後再按摩眼部周圍穴位,增加眼窩內血液循環,消除眼睛疲勞,如出現淚水請勿立即拭去,眼淚是改善眼睛乾澀的最好法寶。

眼保健操中第三節,四白穴

四白穴是護眼要穴,可提高眼睛機能,預防近視,更重要的是按摩四白穴還可緩解眼睛疲勞,祛除黑眼圈。

如何找准穴位?食指與中指併攏,放在鼻翼兩側,食指放在眼眶下方凹陷處,隨後回收中指,食指所在的地方即為四白穴。按揉時範圍不需要大,以4個節拍為一組,連做4組即可。

介紹您兩種放鬆眼睛的方法:

下班後找一處安靜的地方,首先全身放鬆,讓雜念消除,隨後雙目緩慢睜開,保持頭部與脖子靜止不動,最後轉換眼球。先按順時針方向轉動,隨後轉向逆時針,注意每一次操作都盡量讓眼球轉到極限,鍛煉眼睛靈活性,最後閉眼放鬆,冥思一陣子。

您或者找空氣清新的地方,保證自己可以全身放鬆;然後目視前方,眼睛隨著呼吸深度逐漸睜大,堅持片刻後將氣體慢慢呼出,連續做9次,可使得眼睛炯炯有神。

人生不易,願您健康!

文章來源:健康揭密

濕熱口臭,心火旺,記住這些穴位,懂得使用的人健康常在


如果您每天早晨起來,輕聞一下口氣,每次都發現氣味偏重,您可小心了,中醫學角度上解釋,您可能陰陽失衡,臟器功能出現異常。

口臭是病嗎?

從中醫學角度上分析,口臭確實是因體內臟器陰陽失衡,出現異常所致。病因歸納為:脾弱胃強、心火旺、肝陽上亢,需要論證而治。



脾弱胃強:脾俞穴(寒濕證)、曲池穴(濕熱證)

脾弱胃強造成的口臭可分兩種類型,寒濕證(畏寒,便溏)與濕熱型(多夢,便秘)。兩種類型共同點-因氣血運化不足導致消化不良,胃氣上升造成大面積口臭。

寒濕證:脾俞穴

脾虛易寒,水濕運化功能異常,濕濁不能排除體外,造成體內濕氣瀦留。可按壓脾俞穴,健脾和胃,利濕升清。具體操作:最好請求外人幫助,找到脾俞穴後雙手拇指逐漸用力下壓,然後來回揉擦使患處產生酸脹、麻痛感覺,每次操作至少5分鐘,可每日進行。

濕熱證:曲池穴、承山穴

曲池穴:清熱解毒,解表熱;承山穴:祛濕氣,止便秘;

按摩方法多種:按揉、點揉、掐法皆可,感覺到酸脹感即可停止。

心火旺:勞宮穴

勞宮穴為強健心臟常用穴,當人處於焦慮時手心發汗明顯,從中醫上解釋屬於心火妄動、心神不安。按壓手心勞宮穴即可緩解緊張的排汗症狀,又能使心火下降,不過需要經常按壓且每次按壓時間不少於30秒。

肝陽上亢:太衝穴

肝臟容易受人情誌所影響,鬱鬱寡歡,情緒激動,易怒的行為最容易傷肝,導致人體肝鬱氣滯,肝陽上亢,此時不妨揉按太衝穴,按摩此穴可促進心臟供血,對情緒壓抑、生悶氣後產生的不良反應有疏導作用。按摩時候如果稍用力便感覺疼痛,一般是肝火旺盛使然,實屬正常。

除了按摩穴位,不妨選擇理氣藥,凡理氣藥,均以梳理氣機為重任,即行氣、降氣、解鬱、散結;理氣藥一般含有芳香成分,可通達氣機,燥濕化痰。

陳皮是最佳選擇,理氣健脾,效果顯著。《神農本草經》中也有敘述,“陳皮利水穀,久服去臭,下氣”。

人生不易,願您健康!

文章來源:健康揭密

上火,慢性咽炎,人體自帶“消炎穴”,懂得使用利嗓護音


炎症,它是一種外在表現,上火僅是炎症背後的病因之一,絕非全部。所謂上火,並非人體內“火氣”驟增,也不是因為水少,很多時候是液體循行堵塞使然,導致病情發生,此時要做的便是想辦法疏通液道引火下行。

因上火導致的炎症,可以單用液門穴

它是消炎藥庫,是液體之門。人體內液體包括“津液,血液,關節積液,精液,小便,甚至是痰液唾液”這些都是液體,只要保證它們與氣同行,各行其道,各司其職,人體即可少生病。液體屬性為陰,滋潤乾燥,涵蓋炎熱,互為結合。

找准穴位後即可進行按壓,最好堅持每晚睡前3~5分鐘按摩,調節水火平衡,讓津液“灌溉”全身,消除因上火導致的炎症。



脾失運轉,可以指壓商丘穴

商丘穴歸屬脾經且正好對應足底反射區下身淋巴區,激活淋巴發揮免疫功能。脾是管運血的,它的工作主要是把新鮮血液運到病灶上去,如果血液中含有抗體(抗生素),能直達患處,炎症消除。

操作簡單,找准穴位後進行按壓,感覺到酸脹感即可停止,每日堅持。

慢性咽炎,可以按摩照海穴

慢性咽炎,西醫又名“梅核氣”,喉嚨彷彿堵住一顆梅核,難以吞嚥。慢性咽炎病因絕非細菌感染,這個部位因缺乏氣血運轉,一般情況下使用消炎藥,消炎藥物無法進入粘膜深層所以不會起效。

照海穴歸屬腎經,腎是津液生髮的源頭,按摩此穴3-5分鐘便有津液往上湧的感覺,此時切勿把津液吐出,而是深吞津液,用以滋潤咽喉,殺死咽毒, 保護嗓子。

操作不難,按摩照海穴直至酸脹感出現即可停止,一天3次,堅持使用有良好效果。

但面對重疾感染,必要時還是需要服用消炎藥治療,穴位按摩僅作為輔助手段… 懂得取捨,願您健康!

文章來源:健康揭密

中醫防暑三妙招:揉脖子、拍手臂、按眉心


對於預防中暑, 有3個非常簡單的小妙招, 大家不妨來學習一下。

第一招,揉脖子, 脖子後方(頸部第七頸椎棘突下)有個重要的穴位, 叫做大椎穴,冬天的時候按揉個穴位可以防寒, 天氣熱的時候按揉這個穴位, 卻又可以起到清熱除濕的效果。

大椎穴


第二招,拍手臂,
夏天是一個養心的重要時節,按壓手少陰心經(手臂內側外緣)和心包經(手皆內側中線),堅持每天一次,對於心痛、心悸、心胸煩悶都有緩解作用。

心包經

第三招,按眉心,在兩眉頭連線的中點處,有一個穴位叫印堂,人們常常說“某人生病了會印堂發黑”,點按印堂這個穴位對於緩解人們的頭痛、眩暈很有作用,暑天如果有這些症狀,不妨按壓自己的印堂穴, 有提神寧心作用。此外,大家熟悉的太陽穴,按壓也有不錯的提神作用。

金銀花茶

夏季消暑茶

金銀花茶:有清熱解毒作用,可直接加白糖泡茶飲,也可加入烏龍茶適量, 一起泡茶飲。

菊花茶:有疏鳳清熱、清肝明目、解毒作用,菊花、金銀花各10克,泡水作茶飲。

薄荷茶:有清利頭目、解毒透疹作用。薄荷與綠茶同泡,對頭痛、風熱感冒、眼睛發紅有好處。

文章來源:KGH健康私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