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個穴位、6個動作,每天10分鐘,和肩周炎說拜拜~


治療肩周炎有一個奇穴在“陰陵泉穴”下一寸的位置,“陰陵泉穴”在小腿脛骨內側的頂端,距離它一個手指寬度即是這個神奇的穴位。

六個動作

體後拉手法


屈肘甩手法

大鵬展翅法

頭枕雙手法

背手下蹲法

爬牆法

文章來源:崆峒養生匯

怎樣驅寒?就用4招!


1、艾灸驅寒

驅寒第一良方乃是艾灸。可以常灸大椎、中脘、神闕、關元等穴位,驅寒效果很不錯。

2、食療驅寒

生薑絕對是個驅寒的好東西,能溫通生髮脾胃之氣。但它有生、乾之分,生薑辛散善於清理清理經絡臟腑中的陰濁之氣,而乾姜則擅長溫化脾胃去寒濕。用乾姜、紅糖各三克,開水悶泡十分鐘,一周喝上兩三次就可以了。但您記住了,上床蘿蔔下床姜,所以盡量上午早晨喝哦。



3、推揉腹部

身體的寒以小腹為中心,所以聰明人一定知道擒賊先擒王,只要想辦法保持小腹溫暖,寒氣就無藏身之地了。

腰帶那一圈的位置正好是帶脈的所在,在古代,它被稱為“玉帶環腰”。帶脈是比較特殊的經絡,屬於奇經八脈。其他經絡都是豎著走的,唯獨它橫著繞腰走一圈,就好像一個木桶的箍,能起到收束整體經絡的作用。

有很多女性別的地方都不胖,唯獨腰上堆積了不少的脂肪,遠遠望去好像腰上別了一個游泳圈。其實這是因為帶脈之氣不足,收束不住其他經絡了。您要多去推揉這條經絡,一直推到熱透為止,以幫助通暢十二經,消除經絡內的寒毒。

(1)推腹——玉帶環腰起元術

雙手合十,指尖向前,掌跟頂住肚臍用力向兩側推,推到腰的兩側時,手背與后腰的命門穴(肚臍跟后腰正對的位置)相對。從命門穴開始,手背向腰兩側推回來。反复推5到10分鐘,最好推到帶脈發熱為止。這樣能有效打通帶脈,暢通整體經絡,起到一通百通的效果。

(2)揉腹

揉腹就簡單了,雙手以肚臍為中心,先逆後順各揉36圈,想去寒就早中晚各一次,飯後2小時內別做。

有了以上四招,只要長期堅持,就能很好的去寒。那麼,接下來就看您的了,抓緊行動吧!

文章來源:崆峒養生匯

推拿健脾:孩子手上有4個“補脾方”


1、補脾經——改善消化功能、補氣血,提升寶寶的免疫力

脾經位置:拇指外側緣,自指尖至指根處。

操作方法:操作者用拇指指腹,沿著寶寶拇指外側,從指尖推向指根,反复推300-500次。



2、掐揉四橫紋——調理小兒疳積

四橫紋位置:手掌面,食指至小指,4個手指的第一指間關節橫紋。

操作方法:操作者用拇指指尖,從寶寶的食指開始輕輕掐揉四橫紋,掐1下、揉3下,逐個手指操作,共做3~5遍。

3、順運內八卦——調理腹脹、嘔吐

內八卦位置:以手掌中心為圓心,以圓心至中指指根橫紋約2/3處為半徑,畫一圓圈,八卦穴即在此圓圈上。

操作方法:操作者用拇指面自乾向坎、運至兌為一遍,在運至離時輕輕而過,操作100次。

4、揉板門

板門穴位置:在手掌大魚際處。

操作方法:操作者用拇指或食指,在寶寶的大魚際處揉100次。

文章來源:崆峒養生匯

每天5分鐘,讓你遠離頸腰酸疼


一、關於頸腰酸疼

在臨床看病中,經常會有很多頸椎病或腰痛的病人問,“醫生腰痛這病到底能不能治愈啊?”“醫生頸椎病是不是經常容易復發啊?”“醫生有沒有什麼很好的方法可以預防啊?”

諸於此類的問題,不一而足。但可以看出患者朋友們對頸腰痛這種病痛的恐懼和擔憂,因為現代生活和工作方式的改變,使得人們的脊柱極其脆弱,極易引發頸椎病或腰痛的症狀,有幸看對了科室看對了醫生到是能及時得到緩解和改善,如果總是求醫無門,則終生痛苦的忍受這病痛的折磨,即使得到了醫生及時的治療,症狀得到了改善,但一些只管“看病”不管“醫人”的醫生則總是在看病快要結束的時候面無表情的說一聲“這病不能徹底看好,只能使你暫時好轉,經常容易復發”。

是啊,從專業研究的角度來說,頸腰痛類脊柱疾病確實是很容易復發的疾病之一(注意我在此處用了之一)。因為脊柱是人體的中軸,是人體日常活動的中樞,全身骨骼也好,肌肉也好甚至是各個內臟器官,都通過各種途徑懸掛在脊柱這個系統上,所以如果在日常生活中不注意鍛煉和保養,那麼就會容易復發。



二、五分鐘的“背飛”運動,生活開心又快樂

那麼如何才能有效的鍛煉和保養你的脊椎那,我在臨床實踐中總結出一個非常有效的簡單的鍛煉動作--“背飛”,堅持每天早晨起床和晚上睡覺之前,鍛煉5分鐘,會幫助你獲得愉快的生活。

三、“背飛”運動怎麼做?

背飛運動鍛煉方法極其簡單!!!在床上地板上皆可操作!!!頻率要慢,力度要柔!

具體動作:

頭朝床尾腳朝床頭俯臥在自家床上,讓頭伸出床沿,兩手十指交叉放於背後,全身上下自然放鬆,緩慢吸氣的同時頭慢慢向上翹起,逐漸到頸椎、胸椎、腰椎、骶尾椎直至下肢部,屏氣5-10秒鐘,然後緩慢呼起從下肢部逐漸放鬆到骶尾椎、腰椎、胸椎、頸椎直至頭部,全身恢復自然放鬆狀態。

每次依據身體狀況可8個一組開始從1組做到8組,要求在做的過程中用心體會人體一節一節的脊椎骨像佛珠或項鍊一樣被一節一節的提起又被一節一節地放下一樣。

運動的體感效果:

在做的過程中會體會到人體任督二脈和膀胱經發熱和氣血循環奔騰不息的感覺,做完後,會倍感輕鬆和精神飽滿,頸腰痛的症狀也減輕了很多,有的通過幾次鍛煉甚至很快就沒了腰腿痛的感覺了。要求每天做兩次,早晨起床後做一次可強化脊柱,振奮精神,晚上臨睡前做一次可按摩脊柱,改善睡眠。

環境點綴:

在鍛煉的時候要求最好能讓室內通風,最重要的就是要空氣清新。如果放點輕音樂甚至放一點香薰,效果和意境更佳,呵呵。

四、“背飛”的脊椎保健原理:

通過鍛煉“背飛”運動,使全身背部肌肉對脊柱進行反向牽拉,不但能消除異常應力所帶來的危害,還能使肌肉與肌肉之間,肌肉與脊柱之間,椎體與椎體之間,脊柱與內臟之間相互按摩,促進這些部位的氣血循環,使全身上下各臟腑器官氣血充足,精氣飽滿,自然也就健康如故了。

更重要的,由於這種“背飛”運動疏通了人體背部膀胱經和督脈以及腹部的任脈的氣血,通過持之以恆的鍛煉,打通了人體的任督二脈,我們知道“督脈為陽脈之海,總督人體諸陽”,“任脈為陰脈之海,調理人體諸陰”,陰陽平衡,則健康長壽。膀胱經循行於人體背部,人體五臟六腑在膀胱經上都有相應的背腧穴與之對應,膀胱經氣血循行通暢,則臟腑氣血充足。

“背飛”運動是我在臨床中總結出來的一種極好的鍛煉脊柱系統的方法!

五、如何獲得更好的效果和體驗?

在實際鍛煉中,可以採用一些不同的姿勢來改良一下這個運動,效果會更佳讓你神往。改良的“背飛”運動則可進一步強化全身四指各條經絡,經過一段時間的鍛煉則能打通人體大周天。

改良方法:

兩手平直參於人體兩側,則能強化上肢三陰三陽的經脈, 兩手平直伸於頭的前端除了能強化上肢的經脈外還能強化人體兩側的的經脈,在此同時配合上翹兩下肢則能強化下肢三陰三陽的經脈。通過改良的背飛鍛煉,則不但能疏通脊柱前後和兩側的經脈,還能很好的疏通全身經脈,全身十二經脈和任督二脈氣血循行通暢。

患有嚴重脊柱疾病,鍛煉需要諮詢專業骨科大夫!

文章來源:雲南中醫

體內有熱上火,這4個穴位效力堪比“涼茶”,不懂用太可惜


中醫學認為人體犯病的原因有三,“內因” ,“外因”,“不內外因”並認為疾病是人體受外界邪氣侵擾所致,這種外邪可分為“熱、燥、火、暑、寒、濕、風”七項,是變動項,受外界天氣因素影響,人體感受熱邪,使得自身陽亢陰虛,疾病隨即到來。

​“體內藏熱”有什麼表現?

熱可分為實熱與虛熱,喜冷飲,煩渴,潮熱盜汗,小便短赤,大便乾結等,這些都為實證;虛證常因房事多或久病未癒,造成人體陰氣損耗嚴重,陰虛火盛,生出虛熱,常見人體消瘦羸弱。



解熱的穴位有哪些?

解溪穴

人體藏熱,症狀表現於目,可見眼睛發紅、乾燥無淚、癢感嚴重。按摩該穴可消炎止痛,通絡祛火,對頭痛眩暈、眼部疾病有良好調理作用。

中衝穴

該穴善於清心泄熱,長期按摩可防治一切熱病,驅走煩躁心情,活血通絡以緩解面紅目赤、舌紅耳鳴;還能使得心神安靜,促進睡眠。

熱之極則為火,祛火的穴位有

太衝穴

凡失眠者,多有情志紊亂,煩躁不安等情況,這是人體肝火旺盛導致;肝主情志疏泄,肝受熱邪侵擾,其必氣滯鬱悶,擾亂心神。此時可按摩太衝,它是肝經原穴,掌控肝火疏泄。

行間穴

上火分為“心火”與“肝火”。太衝解肝火,行間強降心火。人體因外感熱邪出現鼻出血、口腔潰瘍、牙痛等情況,暗示肝火已經進入心經,需要採取“強降”措施。

人生不易,願您健康!

文章來源:健康揭密

人印堂發黑表示大禍將至嗎?相反,常按摩印堂穴反而會趨利避害


我們常說印堂發黑,電視上也有不少橋段,“懂看相的”但凡看出一個人印堂發黑,必說此人有“大禍將至”,但事實真的是這樣的嗎?

​印堂位置情況與心臟有關,可反映一個人的精神狀態良好與否。精氣飽滿、體質健康的人,其印堂多數為飽滿充滿光澤;反之,長期熬夜、抽煙酗酒、飲食不當的人容易身處亞健康狀態,印堂亦會晦暗無光。可見,精神狀態不好的人自然做什麼都差。



其實,人體印堂處也含有重要穴位:印堂穴

它屬於頭頸部奇穴,可治療額頭疼痛,有獨特效果。印堂穴可明目通鼻,清頭開竅,可治療流鼻水、鼻塞、鼻炎等,主要是鼻部疾病,對於目眩引起的頭痛亦有作用。

常用配伍:

治療眼睛赤痛:可配伍四白穴、太陽穴、絲竹空、攢竹穴;

治療鼻塞流鼻水:可配伍迎香穴、合谷穴、風府穴、魚際穴;

治療流鼻血(鼻衄不止):可搭配百勞穴、迎香穴、人中穴;

治療頭痛困重:可搭配攢竹穴、風池穴、太陽穴;

治療眩暈眼冒金星:可配絲竹空、頭維穴;

中風不省人事:救急可配百會穴、大敦穴、中衝穴、合谷穴;

穴位可按摩可艾炙,經常按摩可起保健作用

促進鼻粘膜上皮細胞增生,從而保護嗅覺細胞,使人體不喪失嗅覺,預防呼吸道疾病免受感冒侵襲。

按摩適宜使用中指,在穴位處逐漸用力,順時針揉動20-30圈,然後再逆時針揉動,感覺到酸脹感後即可停止。

人生不易,願您健康!

文章來源:健康揭密

中醫+食療,讓您血管乾淨,氣色越好,一輩子都不顯老!


今天我們先猜個謎語:圖片上這位女士您猜猜多大年紀?

40歲?

50歲?

60歲?

圖片上這位皮膚光潔無斑、面色紅潤少紋、頭髮濃密亮澤、身材不胖不瘦,看上去頂多五十多歲,實際上已經76歲啦!

她就是我國最早的周圍血管病專家、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的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教授、衛生部國家中藥品種保護審評委員會委員陳淑長女士。

陳淑長雖然已經70多歲了,但因為學術水平很高,明明是退休的年紀,卻忙得像個上班族:每週出5個半天的門診,帶教博士後,還有幾位全國中醫優才拜她為師,週五六日參與社會工作、授課及會議等……

不過,她一有空就給我們中老年人講自己的健康方法。今天,她就來給咱們名家名方的朋友們講一講:

身體好

歸功於懂中醫

吃飯有食慾、睡覺睡得香、排泄無障礙、思維反應快、運動不費力,這是判斷一個人是否健康的5個標準。大多數年輕人都可以達到,但是作為一個70多歲的“老人”陳淑長卻說:

“我今年76歲,這5條全都做到了。

這得益於我選擇了中醫,懂得中醫養生。”

▲ 您沒看錯,這是年過70歲的陳老師

陳淑長女士是如何養生的呢?陳淑長對我們說了幾件事,是她每天堅持做的。她一個70多歲的“生理老人”都能做,也許也合適大家。



三餐選擇

決定個人壽命

一個人的身體整體狀態超乎常人,一定不是某一味藥能夠做到的好效果。生活中天天做的那些事,才是養生保健的安全、絕妙方法。比如說,陳淑長女士的一日三餐的特殊食法:

早餐三七是精髓,吃了幾十年

按時按量吃早餐,牛奶、麥片、葡萄乾、奶酪、麵包片等,最後把一小勺(1~3克)三七粉混在少量牛奶中喝下去。

三七藥性平和,能夠活血通脈,幫助血液循環。早晨喝了之後,大腦血液供應狀態良好。一整天用腦之後,也不會感到疲勞,並且對大腦和心臟都有好處。

服用的結果:全身氣血充盈,血管好,身體組織器官就能得到滋養。少生疾病,皮膚好得根本不像70歲的人!

午餐吃飽為生,合理搭配

陳淑長工作緊張時,她有一個“速食飯”,即把肉切成丁加上點醬油、黃酒、蔥花和薑末一起醃一下,然後放在電飯鍋裡與米飯一起燜;再做一個西紅柿或黃瓜雞蛋湯。其實,就是保證每頓飯膳食結構合理。

晚餐飯前吃六個棗,一個核桃不顯老

憑藉著學到的中醫知識,陳淑長發現大棗是所有藥用食物裡健脾益氣效果最好的,而且食用後不會導致水濕停留。

從那之後,她就迷上了吃棗,一吃就吃了50年。說到吃棗,她說:“如今的好狀態真是和健脾有關,這個棗是’早’的諧音,真是讓我早早就知道了中醫養生的關鍵。”

她的吃法是:每天晚飯前,先吃上6個棗、1個核桃(可以通潤血脈、潤膚潤發),而且是換著花樣吃。

比如,煮熟後放蜂蜜或紅糖或冰糖,吃完之後再吃飯。身體就能正常地吸收營養和排泄廢物,脾胃運化好代謝就正常。人體就處於平衡狀態,體型就保持得好,不會發胖。

正所謂棗養氣血,“一日吃仨棗,一輩子不顯老”。

常按三個穴位

就是吃補藥

如果一個人心臟功能很好,血管很健康,則一定是“漂亮”的。氣色紅潤、皮膚透澤、多不長斑,而且皺褶也會比同齡人少些。

這話不需要去做實驗論證,您看下剛出生的嬰兒就知道。健康的寶寶都是皮膚粉嫩,哪裡會有什麼血管問題。這就是最基本的“望”。

對於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保養,陳淑長老師是這麼說的:常按這三處,就是“吃補藥”。一個是足三里穴,一個是湧泉穴,一個是太衝穴。

▲足三里、湧泉、太衝穴位

1.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位於髕骨下緣3寸(可將食指、中指、無名指和小指併攏,以中指中節橫紋處為準,四指寬度即為3寸),脛骨前嵴外一橫指(拇指指關節橫度)。

每天用大拇指或中指按壓足三里穴一次,每次按壓5~10分鐘,每分鐘按壓15~20次。

注意:每次按壓要使足三里穴有針刺一樣的酸脹、發熱的感覺。

堅持2~3個月,就會使胃腸功能得到改善,使人精神煥發,精力充沛。



2.湧泉穴

湧泉穴位於第2、3腳趾縫與足跟連線的1/3處,靠近腳趾端的那個點就是湧泉穴;或者你用力彎曲腳趾,腳底凹陷的那個地方就是湧泉穴。

睡前用熱水泡腳10分鐘,擦乾後,用手掌擦湧泉穴,使局部產生熱感,每次5~10分鐘,每日1次。

高血壓患者擦熱湧泉穴後,再用拇指指面著力於穴位之上,垂直用力,向下按揉。每次10~15分鐘,每日1次。

如果堅持每天推搓湧泉穴,可使人精力旺盛,體質增強,防病能力增強。



3.太衝穴

太衝穴位於足背側,第一、二蹠骨結合部之前凹陷處。以手指沿拇趾、次趾夾縫向上移壓,壓至能感覺到動脈映手,即是太衝穴。

用拇指點按太衝穴,一壓一放,持續按壓,至有酸脹感為度。力度要保持均勻柔和,如果感覺按壓時有疼痛感,則說明肝火很盛,可以多按一會兒。而對於盛怒中的人,則可以刮壓該穴,能夠迅速消解怒氣。

經常按摩太衝穴能平肝清熱、清利頭目,讓人的心情平靜下來。

陳淑長認為:這樣可以調補肝、脾、腎,保持氣血流通正常,因而更健康更漂亮。另外,如果人心裡裝的事太多,再好的食物也不能消化吸收。

因此,她還告訴我們:“人要保持心平氣和的良好心態,一定要向善,遇事不生氣,能忍自安。這個忍是高品味的忍,就是淡化它,轉移它,往好處想。 ”

文章來源:崆峒養生匯

調理失眠好辦法——按摩2穴位


很多人失眠,夜間翻來覆去睡不著,聽著別人的呼嚕聲,自己痛苦的想要死,尤其是老人。有人說吃安眠片幫助入睡,可你也不能長期吃,問題是你能買到多少呢??

想要解決不失眠,還不用花錢的方法!每天堅持按摩2個穴位。

【對症穴位】

神門穴:手掌腕橫紋小指側骨最高點內側凹陷處。左右手各1個。

三陰交穴:位於內踝尖上3寸,脛骨內側後緣。左右腿各1個。功效:養心安神,改善失眠症狀。(注意:孕婦禁按摩三陰交穴。)



【按摩方法】

按揉神門穴:用拇指指腹按揉神門穴20–30次,手法由輕至重。

按揉三陰交穴:用拇指指腹按揉三陰交穴20–30次,手法由輕至重。這個方法很好,不用花錢,也不用內服,只需要動動手就ok,想要不失眠,不要太懶哦!!

另外,可以睡前2小時可以用艾絨紅花足浴包,泡泡腳,效果很好。

艾絨紅花足浴包,我們提供成品,了解詳情訂購點擊文章底部的“閱讀原文”

配合按摩兩個穴位,改善睡眠,效果挺好。

文章來源:崆峒養生匯

常按10大“養生穴”,健康到老不生病!



1、按湧泉穴

動作要領:將左腳放到右膝上,右拇指按壓左湧泉穴,雙腳輪換各按摩5分鐘以上,以搓熱為好。

取穴方法:五個足趾背屈曲,足底掌心前面(足底中線前三分之一處)正中之凹陷處。

作用:按摩此養生穴位防治各種疾病,尤其是老年性的哮喘、腰腿酸軟、便秘等病效果較明顯。“腎出於湧泉,湧泉者足心也。”湧泉穴是身體要穴之一。

2、按合谷穴

動作要領:一手拇指張開,虎口拉開,另一手拇指按壓穴位進行揉按,兩手交換按壓1~2分鐘。

取穴方法:拇、食指張開,使虎口拉緊,另一手的拇指關節橫紋壓在虎口上,拇指關節前彎曲,拇指尖所指凹陷處即是穴位。

作用:按摩此養生穴位具有通經鎮痛、解表清熱、開竅醒神之功效。主治頭面五官疾病,治牙痛有特效。


3、掐內關穴

動作要領:屈臂手心向上,用另一手大拇指按壓穴位。稍用力,以感酸、脹為度,左右各按1~2分鐘。

取穴方法:仰掌微屈腕關節,掌後第一橫紋上2寸,在兩條大筋之間。

作用:按摩此養生穴位有寧心安神、疏肝降逆、調和脾胃、活血通絡之功效。

4、叩勞宮穴

動作要領:一手握拳以曲骨處叩擊另一手的勞宮16次,再換手叩16次。

取穴方法:握拳,食指、中指、無名指及小指四指輕壓掌心,中指與無名指兩指間即是穴位。

作用:按摩此養生穴位清熱瀉火,開竅醒神,能除心煩,治心火過盛引起的口腔潰瘍,以及精神方面的疾病。

5、揉太陽穴

動作要領:用兩手拇指或食指肚,按住兩側太陽穴,先做順時針方向揉動8次,再做逆時針方向揉動8次。

取穴方法:眉梢與外眼角中間,向後約一寸凹陷處。

作用:按摩此養生穴位可祛風止痛、活絡明目,有防治頭痛、治療眼疾的作用。

6、掐睛明穴

動作要領:用拇指、中指掐在睛明穴上,同時食指點按兩眉間的印堂穴,可謂“一手點三穴”。點掐時閉氣不息,點至自覺氣滿時為止。點時一鬆一緊,點壓1~2分鐘。

取穴方法:正坐閉目,目內眥角上方1分處。

作用:按摩此養生穴位疏風清熱、通絡明目。可治療眼疾、神經性頭痛,也可治打嗝。

7、按曲池穴

動作要領:以拇指尖按摩另一臂的曲池穴,兩手交換按摩1~2分鐘。

取穴方法:仰掌屈肘,肘橫紋頭呈現凹陷處即是穴。

作用:按摩此養生穴位可祛風解表,調理腸胃,疏利關節,能調理臟腑功能,瀉火去熱,是治療上肢偏癱的主要穴位。

8、搓命門穴

動作要領:兩手相互搓熱,兩手依次在命門穴上下來回搓熱,可做2~3分鐘。

取穴方法:由肚臍中做線環繞身體一周,該線與後正中線之交點就是命門穴。

作用:按摩此養生穴位有培補腎陽、通利腰脊的功能,能壯腎補虛,溫補脾陽。可治療腰部虛冷疼痛、遺尿、腹瀉等症。


9、拍擊足三里穴

動作要領:雙手握拳,以曲骨處敲打穴位。或者以拇指肚按揉穴位,須用力,以感麻脹為度。按揉、敲打5分鐘以上為好。

取穴方法:屈膝成90°,由外膝眼往下量四橫指距脛骨外一橫指處。

作用:按摩此養生穴位可調理脾胃,調補氣血,疏通經絡,扶正培元,是治療胃腸疾病的重要穴位。常按此穴可增進食慾、幫助消化,還可改善心臟功能、調節心律,提高防禦疾病的能力。

10、揉太衝穴

動作要領:用手大拇指按揉兩太衝穴3~5分鐘。

取穴方法:由第一二趾間縫向足背上推,至二骨聯合前緣凹陷中即是穴。

作用:按摩此養生穴位可清肝瀉火,舒肝解鬱,調經和血,疏肝理氣,是治療肝病的特效穴。

文章來源:崆峒養生匯

通肩頸,防百病!


轉自:中醫技術殿堂

“人體的衰老從肩頸開始:肩頸是最容易堆積的地方,是致病的關鍵;萬病之源源於血,百病之由由於氣,中醫上講:氣不足則血不暢,血不暢則水不流,水不流則毒不排。”

一、肩頸結構

頸椎有七節,神經連接頭面部;頸椎是脊柱當中最容易受傷最沒有安全感的地方;頸部有兩條大動脈,肩頸就像人體的十字路口,是氣血供應頭部的主要通道。

二、肩頸堵塞會引起

1、影響面部的循環、排毒、呼吸和吸收

①用了很久專業護理,但沒有多大效果;

②面部晦暗、沒有光澤、膚色不均、皮膚鬆弛與實際年齡不符;

③有倦容、抵抗差、易過敏、易留色素印、長斑。



2、頭部供血不足

①頭痛、頭暈、偏頭痛;

②記憶力減退、健忘;

③睡眠質量差(多夢、易醒、難以入睡)。

3、肩頸阻塞

①手按上去後就會有痛,酸漲的現象(肌肉硬是勞損,骨頭痛是增生);

②肩胛骨縫痛、經常四肢發麻、手腳冰涼;

③做事韌性差,易在短時間出現疲勞現象。

4、分泌失調

①腦下垂體生長動情激素、內分泌失調、心理神經敏感、易怒、不自信和多疑;頸椎變形,造成腰椎變形,腰椎變形會壓迫坐骨神經,坐骨神經會壓迫附盆腔;

②同時引發內分泌失調:腰酸背痛、腿腳無力、易疲勞、內分泌失調、月經不調、痛經、易肥胖、婦科感染、性生活失調、宮頸糜爛、子宮肌瘤等等。

從中醫的角度講,人體分為三焦,分別主:氣循環、血循環,水循環;首當其衝的就是氣循環,因為氣不行則血不暢,血不暢則水不流,水不流則毒不排。

在美容院肩頸保養是以推拿點穴刮痧療法,結合植物中提取的醫療用的等級藥油和精油,從而活血化瘀、祛風散寒、打通管道、淨化血液、排除毒素,起到緩解肩頸肌肉疲勞、僵硬、疼痛、幫助解決氣血不暢的問題。

三、肩頸保養適用於什麼人群

麻將愛好者,家庭主婦,患有頸椎炎、肩周炎等肩頸病的患者,以及辦公室一族(長期面對電腦、伏案工作),肩頸酸痛、肌肉緊張的人。

四、如果人體肩頸不好,會引起哪些問題

由於肩頸是大腦的總開關,上註於頭部和麵部的血液都要經過肩頸,中醫講到調節人體最好的良方就是打通氣血,如果氣血不暢的話,血液中的毒素堆積在肩頸,就會使肩頸硬化。

五、肩頸堵塞會引起哪些症狀

毒素堆積在肩頸以後就會壓迫血管,使血液無法很好的輸送到頭部和麵部,就會引起頭部的頭暈、頭痛、大腦供氧不足,易疲勞、睡眠質量下降、記憶力減退,還會引起面部發黃、發暗、長斑、皮膚衰老等。

六、為什麼說肩頸是人體最先衰老的地方

因為人體循環是從上往下,當人體內毒素較多的時候,毒素首先堆積的地方就是肩頸,因為肩頸是人體的十字路口,毒素堆積就會造成肩頸硬化、衰老;當肩頸不通就會造成頭部腦下垂體的營養不足,不能很好的分泌生長動情激素,尤其是女性,就會直接導致內分泌失調,提前進入更年期。

七、肩頸保養有什麼作用

肩頸保養可以活血化瘀、祛風散寒、疏通經脈、緩解肩頸僵硬、肌肉疲勞、肩周炎和頸椎病變;還可以改善頭暈、頭痛、大腦供氧不足、睡眠質量下降、失眠多夢等,還能使您面色紅潤。

平時多按揉肩頸,艾灸大椎穴,都是不錯的保養方法。

文章來源:崆峒養生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