跺腳拍手,調節血壓


高血壓是老年人的常見病、多發病。

病從口入,膳食不當和高血壓有很大關係。

缺乏鍛煉,也是老年高血壓的一個原因。

當然,高血壓也會有遺傳(生活習慣,思維習慣等)和家庭原因。

三十歲前人找病,三十歲後病找人。

年輕的時候,仗著火氣旺,什麼都不在乎,年紀大了,病就來了。

《內經》說,上工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

沒有遠慮,必有近憂。

所有人都要注意健康;人進入中年,就必須更注意保養身體;老年人退了休,活動少了,胳膊腿腳都會不靈,社會活動減少,沒有信息刺激大腦,用進廢退,老人會變成老小孩,不但心理出毛病,還會老年癡呆,保健應該做為主要任務。



老年人要注意高血壓前兆,比如手腳發麻,眼睛視物不清,中指(心包經)、無名指(三焦)、小指(小腸、心經)不適等,都可能是血壓高造成的。

高血壓可以做穴位按摩

高血壓也可以循經刮痧、按摩。

但這需要別人來做。

自己防治高血壓,最好的辦法,是跺腳拍手。

有人說手足是第二心臟,有人說微循環是第二心臟。

心血管有毛病,肢端供血必然會反映出來。

活動肢端,當然對心血管有好處。

慢走、跺腳拍手都可以防治高血壓。

慢走必須走上7000步以上,也就是半小時以上。

跺腳拍手,每天應該在20分鐘以上。

持續跺腳拍手一個星期,就會發現手腳“掉白灰”,這是新陳代謝的好現象。

跺腳拍手可以在家裡做。但跺腳就是跺樓板,這可能造成擾民。

最近我找到一個好辦法,就是“踢足球”。

到市場買個兒童玩的足球,把它套在普通的塑料袋裡。再找三根橡皮筋,系成丁字形,一根橡皮筋結在裝足球的塑料袋上,兩隻手分別抓住另外兩根橡皮筋。

鍛煉就是踢這個足球

因為有橡皮筋控制,所以足球不會失控,房間再小也沒有關係;因為橡皮筋有彈性,所以足球運動起來也很自由。

踢這個足球,比踢毽子要多用力。這種鍛煉,尤其適合老年人。

人老先從腳老起。

膝蓋是老年人的弱點。

爬山、爬樓梯都是不適合老人的。

踢皮筋足球,不但提高了腳手的微循環,而且可以鍛煉全身肌肉,特別是大、小腿的肌肉。大、小腿肌肉強壯了,就保護了膝蓋。

老年人腿腳靈活,不再老態龍鍾,不再步履蹣跚,有助於延年益壽。

我們不但要長壽,而且要有生活質量。

文章來源:崆峒養生匯

中醫偏愛的降糖法,控制血糖無非這5穴,懂得使用遠離糖尿病


人體血糖長期升高,超出正常水平可誘發多種不良表現,如心跳加速、呼吸減緩、噁心嘔吐或全身不適。

導致血糖上升的原因眾多,如突然間精神緊張,長期食用大量甜食,不良生活習慣和環境或其他疾病使然,如何良好規避?

素髎穴:血糖雙向調節重鎮穴

可降低高血糖,升高低血糖,該穴可清熱開竅,素有回陽救逆之功,因為按摩該穴可使低血糖患者血糖升高,高血糖患者血糖下降;還可配合百會穴、足三里穴治療低血壓休克。



然谷穴:服用降糖藥時聯用

該穴可泄熱,寧心安神,消脹感;它也是人體降糖的開關,善於消渴。只需找准穴位位置按摩3分鐘出現酸脹感即可起降糖作用。

糖尿病屬代謝性疾病,由於人體長期保持高血糖水平,終有一天會造成胰島素分泌紊亂,導致各種組織,如眼睛、心臟、腎臟、血管、神經等發生慢性損害,最後導致功能障礙。

糖尿病以三多一少為主要症狀,即“多飲、多食、多尿,人體消瘦”隨著中醫學對糖尿病治療的深入研究,發現其治療需要按一定步驟進行,即“上、中、下”三消。

魚際穴:上消解除煩渴

人體肺部積熱過盛導致肺陰不足,人體常表現為多飲。需要利用清熱潤肺的方式使得肺機“降溫”,以讓津液到達喉嚨。可選擇魚際穴,若按摩時候產生口水,注意把它咽回去,用以滋潤。

內庭穴:中消食慾控制

腹中胃熱導致腸胃亢奮,激生胃液導致腹中食物加速降解,人表現為飢渴多食。要治療應選擇清胃瀉火的方式進行,以增液養陰緩解胃部緊張情況,可按摩內庭控制食慾,同時緩解口氣重、便秘等情況。

關元穴:下消緩解多尿

人體腎陰虛多表現為多尿,腎不固精,不斂陽;加之尿液頻多,損傷元氣。治療應以收斂為主。可按摩關元穴,雙手搓熱後按摩即可。

較理想的降糖食物:

降低血糖,預防糖尿病常食用苦瓜,蒜頭,黃瓜、蘋果、木瓜、芹菜等;藥材可選擇參類(人參、西洋參),蓮子心,類似胰島素,速降人體血糖。

人生不易,願您健康!

文章來源:健康揭密

勞宮穴是破除濕熱的鑰匙,功效堪比清熱解毒丸,懂得使用健康常伴


世界杯熱潮不減,隨著賽程進行,20號各球隊均已亮相,小組賽第一輪結束,你心儀的球隊進球了嗎?是否獲得了好排名?但無論如何這少不了粉絲們的狂熱支持,部分比賽需要到次日凌晨2點方可進行亦“熬壞”了不少人。

喜歡熬夜看球的人都有的通病,你“中了幾個”?

①長期熬夜的人免疫能力降低,容易遭受外邪侵犯,外邪入肺後鬱而化熱,灼燒肺津,導致痰熱蘊肺。

常見表現為舌苔黃膩,痰液帶血或痰液粘稠,呼吸急促伴有咳嗽。

②不良飲食習慣,人們熬夜看球期間喜歡大量食用加工食品,夜宵喜歡吃燒烤,貪吃肥甘厚味,使得腸胃負擔加大,難以消化積濕聚熱,​​導致肝膽濕熱。

症狀除了舌苔黃膩,還出現頭困身重,口苦咽乾,腹脹,皮膚發黃等情況;



③暴飲暴食,傷害脾胃,人體水濕運化失常,停留在體內蘊久化熱,導致大腸濕熱。

症狀離不開舌苔黃膩,大便膿血且小便短赤,常有里急後重之感。

如何緩解?

勞宮穴:針對舌苔黃膩常按摩該穴可起調理作用,清熱解毒、鎮靜安神。

其他功效

治療黃疸,可搭配後溪穴;

治療五臟癇,配伍湧泉穴;

緩解出汗症,勞宮穴亦能包辦。手心出汗屬心神不安、心火妄動,勞宮穴有強壯心臟的作用,強降心火,故能緩解手心頻繁出汗的情況。

勞宮穴可按亦可艾灸,以拇指用力按揉1到3分鐘即可。

人生不易,願你健康!

文章來源:健康揭密

太白穴是心脾虛弱的剋星,功效堪比山藥薏米粥,懂得使用健康隨行


脾虛造成的痰濕阻絡,脾失轉運,使得體內津液停滯不前,久而久之堆積過多而生濕,繼而變成痰液,因此患者頻繁吐痰常見,除此外痰濕阻絡還可使人體四肢無力轉動,臉色蒼白,言語不利,胸脘痞滿。心脾兩虛亦可造成人體面色無華,失眠健忘,不思飲食導致四肢倦怠。

​人體脾臟有問題,如何自檢?

舌頭是脾之外候,心之竅,通過觀察舌頭可判斷人體是否有“痰濕阻絡”的情況。《靈樞經脈篇》曾有記載“肌肉軟,則舌痿”,意思為脾臟有問題,脾失健運的人舌頭多有萎縮狀。



太白穴是健脾要穴

太白穴可防治各種脾虛,效果如同山藥薏米粥,燥濕健脾,補脾養心,對腳氣、痔瘡、便秘等治療皆有效果。

治療胃痛,可搭配中脘穴、足三里穴。太白穴可按摩亦可艾灸。

太白穴還有雙向調節作用?

胃腸道疾病:按摩該穴可緩解腹瀉,或破除便秘。

糖尿病:按摩太白穴可調控血糖水平,使高血糖水平下降,低血糖水平升高。

補脾益肺:該穴可補益脾虛,改善“脾失水運”的情況,進而帶動氣機,減輕肺部壓力。

但是該穴比較脆弱,按摩時候需要注意力度,不宜過大,以微微感到脹痛感即可,可捶打,不能過於用力。

人生不易,願您健康!

文章來源:健康揭密

改變先天體弱的三大穴:肝俞、腎俞、太衝


人的五臟是我們身體的核心部分,其他器官組織都隸屬於它們。

腎為先天之本,主管骨,和六腑中的膀胱相表裡,開竅於耳和前後二陰;脾為後天之本,主管肌肉,和胃相表裡,開竅於唇;心為君主之官,主管脈,和小腸相表裡,開竅於舌;肝主管筋,和膽相表裡,開竅於眼;肺主管皮毛,和大腸相表裡,開竅於鼻。這樣一來,全身眾多部位的疾病我們都可以找到它的來路與歸途。

人生下來體質就是陰陽不平衡的,差異很大,但我們不能認為這一切就是不可改變的。如果能仔細分析一下弱在哪裡,是哪一臟弱,我們就能通過後天的各種方法改變它。



既然內臟通過經絡和它們之外的器官相互聯繫,生病時可以遙相呼應,裡應外合,那麼人體在沒病時也可以通過刺激經絡上最有效的穴位,激發它們的自救潛能,去提醒、改善內在的髒腑,從而進一步提高它們的防禦功能和狀態,這樣豈不是防患於未然嗎?

先天體質不好的朋友一定要每天按摩雙側的下面幾個穴位三至五分鐘:肝俞、腎俞、太衝

之所以這麼選穴主要是基於以下幾點:首先,腎藏精、肝藏血,精血是我們生命中最根本的東西,每天按摩這3個穴可以補益肝腎,肝腎逐漸強大了,身體就會一步步好起來。其次,這兩個穴都是背俞穴,背俞穴是督脈上的穴位,主管人全身的陽氣分佈,所以,刺激它可以最快地補充人體的陽氣。

另外,背俞穴為什麼要選太衝這個作用偏“瀉”的穴位呢?中醫裡面有句話叫“氣有餘便是火”,就是說如果所補陽氣太多了,就會導致它們變成對人體有害的火。加用一下太衝就是給這些“火”透透氣,不至於讓它們在體內橫衝直撞,最後變性發酵。

我們經常說“一張一弛,文武之道也”,要想身體好,主要就是要使五臟好,既不能鍛煉太過,也不能休息太過,按摩穴位也是這個道理,在身體偏弱的時候要以補為主,但是不能一味地強補,只有恰當調理,五臟和諧這樣才能真正地改變先天,達到健康長壽的目的。

文章來源:崆峒養生匯

病是堵出來的,打通這些地方,百病自然消除


“萬病之源源於血,百病之由由於氣。經絡通百病消,血液清顏如玉”可見經絡疏通是相當重要的。

中醫上講:氣不足則血不暢,血不暢則水不流,水不流則毒不排。一旦身體被“堵”住了,各種疾病也會隨之而來。春天在五行中屬木,而五臟中的肝也屬木、還主疏泄。簡單一句話:春天正是疏通好時節!

氣堵了——氣鬱!

疏通法:蘿蔔、芹菜、拍打膻中

常常嘆氣、胸悶、煩躁、鬱悶,咽部有異物感,女性還有乳房脹痛,這大多就是氣鬱了。

生活中可以吃些蘿蔔、芹菜、香菜、柑橘、山楂、豌豆等,幫助順氣。如果氣郁明顯,可吃上幾回中成藥“加味逍遙丸”試試,效果一般會不錯。

膻中穴

緩解心悸、焦躁

位於兩側乳頭正中間與胸骨中線的交接點:對情緒鬱悶、心悸、焦躁等有緩解作用。



血堵了——血淤!

疏通法:銀耳、木耳、大蒜

皮膚易淤青,臉上易生斑,牙齦易出血,舌頭紫暗、有時胸肋會感到針刺般疼痛,小便少且顏色深,皮膚還易乾燥……這些都是血瘀的表現。

可用活血化瘀的食物來調理,比如銀耳、木耳、黑豆、山楂、綠茶等。

還有重要的大蒜,可別忘了!中醫認為大蒜性辛溫,其所含有的大蒜素有化解血瘀、擴血管的目的,被作為血管的“清道夫”。

合谷穴

穩血壓,增強免疫力

先以右手拇指內側橫紋,對應左手虎口,拇指下壓所按之處即是。

抒壓、解除疲勞,消除黑眼圈,眼部減壓,增進免疫力,提神醒腦,可舒緩肩頸肌肉僵硬。

濕堵了——濕邪!

疏通法:山藥、薏米

有時遇到回南天,濕度過高、陰氣過重,身上就容易出濕疹、風疹、痤瘡,肢體時不時有沉重、乏力感,精神不振,老是睡不醒,這多是被濕邪侵犯了。

祛濕本身並不難,平日不妨吃點健脾祛濕的食物,比如山藥、白扁豆、紅豆、薏米等,可很好地改善症狀。

足三里穴

促進代謝,調理腸胃

膝蓋骨外側下方凹陷往下約3指寬處:修飾曲線,恢復窈窕、促進腸胃功能的恢復、促進代謝。

濕堵了——濕邪!

疏通法:蓮藕、竹筍、冬瓜

一說有“熱毒”,你可能想像不出什麼樣,但熱毒堵在體內的症狀卻很常見:渾身發熱、皮膚容易出現紅腫熱痛、容易起痤瘡、全身關節肌肉酸痛,這些都是熱毒的主要症狀。

中醫講了,“寒者熱之、熱者寒之”,有了熱毒,那就適當多吃點寒性及涼性的食物,比如蓮藕、竹筍、蘆筍、冬瓜、慈姑、絲瓜、黃瓜、苦瓜、油菜、菠菜、莧菜等。

另外,馬蹄能清熱解毒,有清熱利尿、輔助降血壓的功效,配之以白果、蛋花、冰糖,有清潤、預防熱毒感冒之效。

曲池穴

疏風清熱,防掉髮

在手肘關節彎曲凹陷處。

抒壓、解除疲勞,有疏風清熱的作用,助排便,解除掉髮危機,可讓肌膚循環改善,避免“中痧”。



寒堵了——寒邪!

疏通法:小米粥、熱湯

過了一整個冬天,身體多少受了些寒氣,如果受寒過重,堵在體內,就會傷及陽氣,出現畏寒腰冷、手腳冷、面色發白、容易拉肚子等。

可吃一些小米粥、熱湯來散寒。人喝了熱湯以後,會出一身汗,那麼體表的寒邪就會散了,這就和我們在剛剛感冒的時候,喝碗熱薑湯可以出汗散寒一樣。

內關穴

調節自律神經、解除疲勞

位置在手掌面關節橫紋的中央,往上約三指寬的中央凹陷處:幫助入眠,可調節自律神經,抒壓、解除疲勞,改善胸痛、心悸、盜汗,舒緩腹脹感,對付頭暈目眩。

文章來源:雲南中醫

風門穴治療風寒感冒,作用堪比“羊肉湯”,懂得使用健康常在


夏季炎熱,上班族喜愛久坐於空調環境中,人體陽氣慢慢被磨損,到達閾值後寒邪便不邀而至,人體體內有寒氣,出現“寒病”。

人體體內有寒氣是如何表現?

患者常見症狀有面色發青,發熱、惡寒、咳嗽甚至支氣管炎。

​人體外感寒邪後,因寒凝氣滯造成陽氣虛弱:

寒邪外束:常見頭痛身痛,發熱惡寒,身體外感風寒,阻遏衛陽護體;

陰寒內結:症見四肢發冷,急劇腹痛;因過食生冷食物導致陽氣耗損,血管內盛滿陰寒,氣血不能運行通達全身;



心腎陽衰:症見胸悶、口唇發紫;心腎陽衰造成水濕不化,運血無力,人體氣虛血淤,造成體虛;

肺腎陽虛:常見氣短,哮喘,四肢發冷;肺腎陽虛可造成溫煦失職,腎失攝納,氣不歸元;

風門穴:宣肺解表,益氣固表

按摩風門穴可趕走體內寒氣,該穴有宣通肺氣,調理氣機的功效,按摩後猶如喝了一碗羊肉湯,溫煦和陽,祛除寒邪,人體瞬間“暖”了起來!按摩該穴還可控制體內鈣磷代謝變化,增加人體對病毒的濾過作用,提高抵抗力。

治療咳嗽氣喘,配伍肺俞穴;

治療傷風咳嗽,搭配合谷穴;

防治外感風寒,搭配風池穴;

可按摩可艾灸,按摩時需用力。

人生不易,願你健康!

文章來源:健康揭密

防治腎虛無非這3穴,人體免費“腎氣開關”,懂得使用健康常伴


腎虛不是誇大,發作起來挺可怕。腎出現健康問題隨時會引發一系列症狀。

信號1:

過早出現灰白色頭髮,暗示人體腎氣衰退,或者是腎臟健康產生的問題,需要及早發現才能及時調整治療,而且也能夠讓這些白髮再次變黑。

信號2:

頻繁脫髮掉髮與腎氣關係較大,腎氣不足會出現腎虛症狀。如果一個人的頭髮又​​黑又亮,充滿了光澤,那就說明他的腎氣是非常足的,過早出現掉髮極有可能意味著我們的腎臟健康出了問題。

信號3:

除了會有腰膝酸軟等症狀外,“腎不好”表現在頭部,可見頭髮乾枯且容易折斷,也代表著我們的腎氣不足,需要及時採取滋補營養措施。

腎精足,腎氣旺盛,人多思維敏捷,精力旺盛。若腎精虧虛,腦髓得不到腎精濡養,人多表現為健忘頭暈,思維遲鈍。



​可通過以下穴位防治。

腎經原穴:腎俞穴

長期按摩可增強腎功能,治療陽痿、耳鳴、腰痛、遺尿等腎陽虛情況。採用雙手按摩,至少在10分鐘以​​上,如果手酸可以換捶打形式捶打30-50次即可。

鼓動腎氣:湧泉穴

人體長壽重鎮穴位當數湧泉,腎藏精,按摩湧泉可鼓動水穀之精釋放通達全身,像源源不斷的泉水滋養身體各處,使人精神狀態恢復。人體常有的脫髮,四肢厥冷,臉色蒼白等情況,可通過按摩湧泉穴使得腎精上升到上肢。

壯補腎氣:關元穴

關元穴,顧名思義,是“封藏真元”的意思,按摩關元可使元氣大大釋放,增強腎功能彌補腎陽虛造成的“身體差漏”。搓熱手掌後即可進行按摩;順時針按摩並調整呼吸三分鐘,然後繼續逆時針按摩三分鐘,人體倍感清爽。

人生不易,願您健康!

文章來源:健康揭密

補脾,是一切疾病治療的關鍵


轉自:中醫思維十

你吃了嗎?這是國人口中較為常用的一句問候語,最初,反映的是人們在歷經艱難歲月時相互之間一種實實在在的關切,而進一步講,則可以看作是人們對身體健康的相互提醒,為什麼這麼說呢?

全球共有5億胃病患者,中國就佔了1.2億,是名副其實的“胃病大國”。在中醫裡,提到胃就不能不說脾,脾胃是健康的“根”,若脾胃功能不強,就會引發很多疾病。我覺得養生必須先養脾胃,胃強身體才強壯,胃弱身體就虛弱。如果把長壽比喻成蓋房子,護好脾胃就是打地基,根基不牢,吃再多營養品、保健品也起不到太大的作用。

中醫認為,脾胃為後天之本,是人體氣血生化的關鍵,如果一個人的脾胃不好,那麼,身體的氣血就會出現生成不足,身體各個部分得不到滋養,自然就會出現“枯萎”,就會百病叢生。補脾,是一切疾病治療的關鍵。

長夏時值夏秋之交,陽氣尚盛,雨水日多,濕熱交蒸,潮濕充斥,為一年中濕氣最盛的季節。脾為濕土之臟,主運化,胃為水穀之海,主受納,濕土同類相招,同氣相求,終歸脾胃,故臨床多以脾胃為病變中心,正如章虛谷所說: “濕土之氣同類相召,濕熱之邪始雖外受,終歸脾胃”故濕氣傷人致病,四季均可發生,以長夏居多。所以長夏季節固濕邪困脾,脾胃氣機升降失常,納運失司,易出現脾胃疾病,如出現脘痞腹脹、食慾減退、泄瀉等,長夏是脾胃保健和養治的重要時期。


1


查查你的脾胃是否健康

脾胃不好的人,從外表上就能看出來。我在門診中常碰到這樣的病人:有的面色蒼白,口唇沒有一點光澤;有的過於消瘦,好像一陣風就能吹倒了;有的很胖,看似體格龐大,但一點都不結實;還有的說話有氣無力,精神不振,年紀輕輕卻未老先衰……多是由於他們的脾胃功能受損所造成的。因此,要知道脾胃好不好,我常看以下幾個部位:

口唇一般來說,脾胃好的人嘴唇是紅潤的,乾濕適度,潤滑有光;而脾胃不好的嘴唇發白、沒有血色,顯得非常乾燥,容易爆皮、裂口子。口臭、牙齦腫痛等症狀大多和脾胃消化能力不足有關。另外,睡覺時會流口水,也是脾氣不足的表現。

鼻子脾胃的經脈和人的鼻子相連。鼻腔乾燥、嗅覺失靈、流清鼻涕、鼻子出血,大多是脾胃虛弱所導致的。鼻翼發紅的人,多有胃熱;鼻頭髮青伴有腹痛,也說明脾胃功能不好。

眼睛脾胃不好容易氣血不足,進而影響到肝,肝開竅於目,所以眼睛容易疲勞,看不清東西。另外,脾和人體液的吸收關係很大,如果常出現眼睛紅腫、臉腫等現象,也可能是脾的問題。

耳朵脾胃虛弱會導致人的腎氣不足,常常表現為耳鳴甚至耳聾。

此外,很多人的脾胃不好,是由過度勞累或情緒引起的。尤其是春天,肝火旺盛,人往往易怒。脾胃失調的人,春天常常覺得身上沒勁兒、手腳冰涼、有時還會拉肚子。脾胃受傷五臟都遭殃。

2


脾胃與五臟的關係

脾胃出了問題,很可能連累五臟。中醫裡有一句話,“養脾胃就是養元氣,養元氣就是養生命”,脾胃健康是決定人壽命長短的重要因素。

心與脾就像一對母子,心髒病要從脾胃治。脾負責統籌人的氣血,供養心臟。一旦脾出了問題,不能益氣生血,就會導致人的心血失調,引發心臟疾病。

肝與脾胃互相影響。常有病人告訴我,吃完飯還感覺餓,但肚子卻是鼓鼓的,吃了胃腸藥也不管用。其實,這往往和工作壓力太大或情緒不好導致的肝鬱氣滯有關,必須先養好肝才能解決脾胃的問題。

反過來,脾胃也會影響肝臟,比如脂肪肝出現的根源就在於脾胃無法良好消化食物,使得垃圾處理困難,堆積在肝臟裡,從而影響肝的供血和其他功能。

脾胃虛最先影響肺。肺像個“宰相”,專門輔佐心臟這個“君主”。肺通過管理體內的氣,協助心臟治理全身。然而,肺氣的盛衰,取決於脾胃的強弱。脾胃虛的人往往會導致肺氣虛,容易患感冒和其他呼吸系統疾病。

脾虛往往腎也虛。人的精力充沛腎氣就充足。腎的精氣強弱,還和人的脾胃是否健康,能否提供充足的營養滋養腎臟有關。長期脾虛會導致腎虛,表現為心裡煩熱、容易盜汗,或者畏寒怕冷、手足冰涼。

3


脾胃生病的起因

脾胃四怕,生、冷、撐、生氣

脾胃有四怕。一怕生,二怕冷,三怕撐,四怕生氣。生冷的食物,如各種冷飲、生的蔬菜水果等,會帶著寒氣進入身體,最容易傷及脾胃。此外,脾胃最怕撐,飢一頓,飽一頓對它傷害最大。胃生病大多和人飲食不節制有關,脾生病則與人過度勞累有關(過勞憂思)。肝與脾胃互相影響。必須先養好肝才能解決脾胃的問題。

肝不鬱,則脾不虛

肝不鬱,則脾不虛,大家都知道“茶飯不思”“氣飽了”,其實形容的都是肝脾不和的故事。常有病人告訴我,吃完飯還感覺餓,但肚子卻是鼓鼓的,吃了胃腸藥也不管用。

其實,這往往和工作壓力太大或情緒不好導致的肝鬱氣滯有關,生氣動怒憂思鬱結,都會導致肝氣不疏,橫逆克脾胃,導致腹脹氣滯,胃脘不適諸多病症。要讓脾健康,就要養肝柔肝,順暢肝的氣機,讓肝氣可以正常疏泄,這樣肝木與脾土處於和諧關係。因此說,養脾就要控制自己的情緒,永遠不要發怒,盡量減少發脾氣,這是舒肝養脾的一個重要因素。

4


胃以通為補,脾以健為運

現代城市人普遍吃的多,運動少,工作壓力大,心情抑鬱多見,容易導致痰濕內滯,直接的結果是體重易超標。因此說,對於痰濁偏重的人,用補法不如用通法,通降陽明,洩去濁毒,最利於健康。

不少人有體會,平時喝蘿蔔湯或者吃點炒香的萊菔子粉,即覺周身舒服。總之,痰濕偏盛的人以消食通腑為主,千萬別濫吃補藥或各種營養品、保健品,以免壅滯氣機。

《臨證指南醫案》說 “脾宜升則健,胃宜降則和。

《靈樞-決氣》說,“胃滿則腸虛,腸滿則胃虛,更虛更滿,故氣得上下,五臟安定,血脈和利,精神乃居。故神者,水穀之精氣也。”

可見飲食充足同時機體氣化功能正常,便能很好地將其轉化為精氣,化生為血而濡養於神,於是人的神氣充沛,生氣勃勃。

5


消食通腑、健脾益氣宜八珍糕

中醫有“脾胃虛,百病生,諸病從脾胃論治”之說。上至高齡老人,脾胃虛弱,腹脹便秘;下至嬰幼孩童積食,食慾不振,大便不通;更有三高患者(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肥甘厚味,中焦食滯,噁心嘔吐,脘腹脹滿、口臭便乾,睡眠不安和手腳心發熱等症狀。都可以用消食通腑、健脾益氣之法。助消化消食積的良方莫過於山楂丸,健脾益氣食治良膳首推八珍糕。

山楂丸也叫大山楂丸,是助消化消食積的良方。山楂丸由山楂、麥芽、神曲三種藥味組成;山楂在方劑中是主藥,具有消食、除積、助消化的功能;神曲和麥芽也是消積化食的良藥;山楂善於消導肉食積滯;而麥芽、神曲善於消導澱粉類食物積滯。

八珍糕原方首見明代著名外科醫生陳實功所撰《外科正宗》,是陳氏家傳秘方,由人參、蓮子、芡實、扁豆、薏米、山楂、麥芽、山藥組成,研為細末,和以米粉,製成條糕,每日清晨服食數條,百日後可漸覺體健。

清朝御醫將這個方子獻給了乾隆皇帝。乾隆皇帝從乾隆41年堅持服用,活到了89歲,健脾八珍糕是在原“八仙糕”的基礎上,根據清代名醫汪昂所著《湯頭歌訣》所載處方,加減化裁,具有補而不滯、燥而兼潤、補而不膩之特點。

八珍糕是過去皇帝們常用的食療方。我曾研究過清宮醫案,發現乾隆皇帝經常吃一種糕點,幾乎常年不斷,有時這種糕點快沒了,乾隆皇帝還親自硃批,讓太監們趕快去做,不要耽誤了自己吃。



後來,慈禧太后也是這樣,非常喜歡這種糕點。那麼,這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糕點呢?皇帝們如此喜愛。

原來,這種糕點由八種東西組成,它們分別是黨參(或者人參)、白朮、茯苓、薏米、蓮子肉、芡實、山藥和白扁豆。

這些東西大多是藥食同源之品,它們組合到一起,就成了調理脾胃的神藥,有神奇的力量,讓我們來看一看,

黨參是補中益氣的良藥,常常用於治療脾肺虛弱、氣短心悸、食少便溏、虛喘咳嗽、內熱消渴等證。《本草從新》中說:“補中益氣、和脾胃、除煩渴。中氣微弱,用以調補,甚為平妥。”意思就是,黨參最大的作用是調補中氣,一個人如果脾胃虛弱,就可以用黨參來補。

黨參性平,它是這個方子裡面最主要的藥,用以滋補脾際,但我們用的量不大,一般是三十克左右。

白朮是中醫常用之品,它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的功能。白朮的特點是“守而不走”,意思就是,白朮是守城的高手。如果我們將黨參比作開國之君,它的作用是開疆拓土,那麼,白朮就是守城的大臣,國君把脾胃的陣地給攻占下來後,白朮就可以守住。

在八珍糕裡面,白朮和黨參協同作戰,共同滋補脾陽,它們是這個方子裡面補中益氣的核心力量,白朮我一般也是用三十克。

茯苓是祛濕的藥物,具有補脾的作用,但茯苓補脾是通過洩濕來完成的。中醫認為脾屬土,土最討厭水濕,茯苓可以幫助脾土清除水濕。八珍糕裡面的食物各有各的力量,各有各的方向,它們調整氣機,有升有降。

這個茯苓就是先降後升,它在降水的同時,使得脾氣向上升。我們可以把脾氣比作一個氣球,如果氣球下面吊著一桶水,這個氣球就沒有辦法升空,如果我們把水給倒掉,那麼,氣球就會飛向天空。

茯苓就是這樣,它通過祛濕來提升脾陽。在這個八珍糕裡面,茯苓作為一個向上升的力量,主要任務是推動脾氣向上走。我一般用到五十克左右。

薏苡仁是一種食物,味甘、淡、性微寒、歸脾、胃、肺經,有健脾利水、利濕除痺、清熱排膿的功效。

這味藥最大的本事就是能祛除我們體內的濕濁之物,中醫在治療肺癰、腸癰的時候,往往會用到薏苡仁。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薏苡仁祛濕,但它和茯苓截然不同,茯苓祛濕,藥性是向上走的;薏苡仁祛濕,藥性是向下走的。這兩味藥一上一下,一升一降,一起用力,就會使人體內的圓運轉起來。



中醫有一個常識,就是在滋補的時候,先要除掉身體內的濕氣,濕氣不除,會影響滋補的效果,而這個薏苡仁正是祛濕最好的東西。

那麼,如何來用薏苡仁?我一般看患者的舌苔,如果舌苔厚,薏苡仁的量就用得多,會用到一百克左右;如果舌苔薄,用五十克就可以了。

除此之外,蓮子肉具有清心醒脾、安神明目、補中養神作用;芡實入脾、腎二經,具有固腎澀精、補脾止洩的作用;山藥有健脾補肺、固腎益精的作用。

這三味藥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在補脾的同時,又具有收澀的作用。一般我們在使用滋補藥的時候,最擔心的就是隨補隨散,身體不能真正地吸收,而這三味藥的應用,就使得滋補進來的營養物質,可以被收澀住。一般這三味藥的用量都是五十克。

最後是白扁豆,白扁豆歸脾、胃二經,具有補脾和中、化濕消暑的作用,一般我們用它來治療暑濕導致的腹瀉。白扁豆通常用三十克,如果服用者平時大便乾燥,就不需要用白扁豆來收斂止瀉了,我一般會去掉白扁豆,用杏仁五十克來替代,因為杏仁有開肺氣通大腸的作用。

在八珍糕這個方子裡面,山藥、蓮子肉、白扁豆都是滋補脾陰;黨參和白朮是滋補脾陽的;茯苓和薏苡仁是祛濕的;芡實是收澀的。

這樣一來,整個方子有陰有陽,有升有降,平和有偏,難怪有人說,八珍糕是千年養生第一糕。

八珍糕的發明者,明朝大醫陳功實說,一個脾胃虛弱之人,如果服用八珍糕百日以後,他就會身輕氣爽、元氣大增,其絕妙之處難以盡述。

治療小兒脾胃虛弱、食少腹脹、面黃肌瘦、便溏泄瀉等症,有健脾養胃、益氣和效。後用於老年人保健,能養脾胃,久服輕身耐老。平時脾胃消化不好的人,胃旺脾虛,有胃口但消化不良有肚子的人都可以經常食用,孕婦不宜。

對於衰弱高齡的老人、先天不足的幼兒,還有那些身染重病的患者,病後虛弱者,長期腹瀉者都非常適用。八珍糕培補您的血氣,血氣充足了才有抵禦病症的資本。

胃主納,脾主運;胃宜降,脾宜升;胃喜潤,脾喜燥。脾胃之疾不宜呆補、漫補、壅補,應補中有通,靜中有動,使補而不滯,潤而不膩,能升能運,以順其脾胃升降或通降之性。補脾健胃最宜八珍糕。

自己動手做做:專養脾胃的八珍糕

八珍糕的做法是,先把這些藥研成粉末,再把糯米、大米研成粉末,然後和藥末混合。然後把這些米粉和藥末放入水中,和成面。

可以加一點白糖,然後放在籠屜內蒸,蒸熟了以後切成糕,烘乾,以便於存放。也可以直接把藥末放在水中熬成糊狀,然後喝下去。

文章來源:崆峒養生匯

每個人都有“血管閉塞”可能,血液粘稠的人應懂得穴位自救


血壓、血糖、血脂三高,血液粘稠致腦出血,血液粘稠如何被發現?

1.晨起後神誌難以恢復,渾渾噩噩伴有頭暈,只有喝水過後頭腦才開始變得清晰。這是因為人體睡眠時不會進食,不會喝水,體內的水分逐漸散失,導致血液濃度上升,血液粘稠度升高。

2.三脂高的肥胖人群是血液粘稠的常客,如果發現自己不能下蹲或者下蹲一陣子即出現氣短胸悶需要密切留意自己血液情況。減少喝飲料,取而代之多喝水。

3.視力模糊、長期頭暈的人,這不僅是頸動脈硬化的先兆,還因血液粘稠度高導致血液不通,血液不能上升於頭腦,造成視神經、視網膜缺血缺氧,偶爾出現“眼前一片黑”的情況。冠心病患者也需要密切留意這個問題,少吃油膩、口味過重的食物。


4.飯後想睡屬於正常現象,因為人體血液大多積聚於胃部大腸以便消化,到達腦部的血液就減少了,人因而犯困,卻不至於不睡不行的情況。

如果午後犯困不睡不行,無法忍耐否則全身不適,則多考慮是血液粘稠所致,血液不流通不能營養各臟器造成人體各器官負荷增大,不得不停擺休息。

​5.如果舌頭髮紫同時還出現紫色斑點,則說明血液粘稠度過高已造成循環不暢,機體出現淤血。

人體有隱藏開關可降低血液粘稠度

心俞穴:提高心臟泵血能力,血液行走有力

心臟是人體血液唯一“輸出泵”,刺激心俞穴讓心臟泵出更有力,活血以止心痛,清心理氣,緩解血液粘稠情況。

太淵穴:補氣提神,治療氣喘的要穴

凡肉食者可受肉中之毒積聚血管影響,造成血行不暢,太淵穴可按摩也可“藥敷”。建議買來大蒜後搗爛,置於布料上直接敷於該穴位,次日氣短症狀可見緩解。

湧泉穴:行氣養生“重鎮穴”

足底湧泉穴是腎氣的“開關穴”,打開後腎氣如同泉水般湧出,故名湧泉穴。按摩後腎精借助腎氣推動讓水穀之精傳達至身體各處,滋補人體各器官。

另外有研究指出,獻血亦能使血液粘稠度下降,加快血液流速,腦血流量提高,見仁見智。

簡易食療方

《加味三七茶》

山楂、三七花各10克,玫瑰花少許,藥材分別洗乾淨,瀝乾後放入砂鍋,加入水300毫升,先小火煎煮山楂,半小時後加入其餘藥材,15分鐘後去渣而飲,每日2次可以有效緩解血液粘稠情況。

《桑葚芝麻糊》

取黑芝麻、桑葚各60克,大米30克,食材洗淨後先搗爛,再加入清水煮沸成糊,放入白糖調味即得,常吃可祛病養身,滋陰清熱,治療高脂血症,緩解血液粘稠。

人生不易,願您健康!

文章來源:健康揭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