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府、列缺、太淵、魚際、少商,肺經上的重要穴位,值得收藏


如果您平時不得不熬夜或者您想讓肺經更加健康,其實每天只要在閒暇時抽出一點點時間就可以很好地保養肺經,幫助肺經補充能量。

1、中府一一止咳糖漿

定位:在胸前壁外上方,前正中線旁開6寸,平第1肋間隙處;

主治:中府穴是秉承了中焦之氣聚於肺經的起始穴,它是宣肺理氣、平喘止咳的重要穴位, 具有增強肺功能的保健作用。

按摩手法:用食指按壓對側中府穴,左、右各5分鐘,有溫熱感為佳。


2、列缺一一頭頸部的“管家”

定位:在橈骨莖突上方,腕橫紋上2寸半。

主治:古人稱雷電之神為“列缺”,寓意為“天上的裂縫”,而肺經也正是從列缺穴這里分支進入陽明經脈的,所以列缺穴中經氣很凌厲。“頭項尋列缺”,由於列缺通於陽明,所以主治頭面部疾患,可防治咽喉腫痛、口眼喎斜、半身不遂、牙疼、咳嗽氣喘等。

按摩手法:用左手食指指腹按壓右手列缺穴,然後用右手食指指腹按壓左手列缺穴,左、右各30次。

3、太淵一一潤喉片

定位:在掌後腕橫紋橈側端,橈動脈的橈側凹陷中央。

主治:太淵穴是通達十二經脈的交會穴,猶如如水流匯聚一樣,太淵穴能夠清咽潤肺,通暢經絡, 可以防治肺部、咽部疾病,對於咳嗽、咽乾有較好的療效。

按摩手法:用左手食指指腹按壓右手太淵穴,然後用右手食指指腹按壓左手太淵穴,左、右各30次。

4、魚際一一緊急退熱

定位:在第1掌骨中點,赤白肉際處。

主治:細心的人一定會發現,在我們發熱或者是上火的時候,手掌心往往會發燙,魚際處一定是發紅的。這與魚際的功能是分不開的,魚際穴主治發熱、咳嗽、咽喉腫痛、咳血等熱邪所致的疾病。

按摩手法:用左手拇指橈側緣搓揉右手魚際穴,然後用右手拇指橈側緣搓揉左手魚際穴,左、右各30次。

5、少商一一急救穴

定位:在拇指繞側指甲角旁約0.1寸。

主治:少商穴能清熱、利咽、開竅,是人體的急救,六之一,對於發熱、昏迷、休克、咽喉腫痛、 流鼻血有較好的防治作用。

按摩手法:用拇指指腹點壓少商穴, 多采用點刺放血療法。

文章來源:KGH健康私塾

肝經熱、胃經熱、肺經熱、大腸經熱,心經熱,五臟六腑內熱辯證方


人體有五臟六腑,最常見的就是以下五種熱了。內熱太大的話,人會煩躁不安、口舌生瘡、口臭等等,很不舒服。大家可以把上面的方法收藏起來,關鍵時刻有用啊,大人小孩都可以用哦!

夏枯草

一、肝經有熱用夏枯草

肝經有熱的時候會出現眼睛幹、愛發脾氣、臉上長痘,部分女性還會出現乳房脹痛,小孩子會出現眼屎多、眼睛紅、煩躁等症狀。這時候很簡單,用夏枯草泡水就可以了。夏枯草入肝、膽經,清肝火效果非常好。《滇南本草》中說它“祛肝風,行經絡,治口眼歪斜。行肝氣,開肝鬱……”。給寶媽們說件悲傷的事,夏枯草到了夏天真的會枯萎,所以才叫夏枯草,聽起來好傷心啊!不過效果還是蠻好的!


梔子

二、胃經有熱用梔子

胃經有熱這時候無論大人還是小孩子,就會出現口臭、牙齦腫痛、煩躁、口渴想喝水、口腔潰瘍、舌尖爛等症狀。這時候用桅子的花骨朵泡水喝效果挺好的,桅子入心、肝、肺、胃經,能夠清胃火。《別錄》中說,桅子“療目熱亦痛,胸心、大小腸大熱,心中煩悶,胃中熱氣。”拿上兩三顆,泡水喝就可以了。

萊菔子

三、大腸經有熱用萊菔子

大腸經有熱的時候,會出現大便乾結、大便臭、肛門癢、肚子脹、肚子痛、面色粗糙、易長痘等等。這時候可以到藥店買點萊菔子,回來抓上小半把熬水喝。萊菔子就是白蘿蔔的種子,能夠消食除脹,降氣化痰。各位寶媽,如果孩子出現大便乾結、有食積,用萊菔子效果最好了。

蓮子心

四、心經有熱用蓮子心

心火旺盛會表現為心煩、口乾、盜汗、口腔潰瘍、尿黃等症狀,這時候用蓮子心泡水喝效果最好了。它本身不僅可以清心去火,還可以安神益智,平和五臟之氣。

魚腥草

五、肺經有熱用魚腥草

有肺火的時候會出現嗓子乾疼、乾咳、流鼻血等症狀,這時候可以用魚腥草。魚腥草入肺經,有清熱解毒的作用,一般出現肺炎、急慢性支氣管炎等疾病的時候常常會用到它。用法也很簡單,魚腥草熬成水代茶飲就可以了。

文章來源:KGH健康私塾

循經拍打幾分鐘,從頭到腳都輕鬆


“拍打”是人們自我解除疲勞和疼痛的一種方法,也是古代導引、按摩中最簡單的一種方法,它不僅可以促進氣血循環、疏通經絡、調節臟腑、放鬆肌肉、緩解疼痛、強壯筋骨,而且可以使淤滯得到疏散、虛弱得到補益,有助於清除體內垃圾,排除毒素、調暢氣血。通過雙手沿著經絡的循行方向,從頭到腳全身拍打一遍,立刻會覺得氣血通暢、全身輕鬆。

拍打路線是根據中醫經絡理論中經絡的循行路線和規律而編排。具體拍打路線是足三陽經→足三陰經→手三陰經→手三陽經, 形成一個循環。所以,練習的時候應該按照這個次序和節奏進行。

一、拍打手掌:手掌、手背、指尖都是養生要點

中醫認為,人的手掌上有心經、肺經和心包經3大經絡,通過拍打手掌,振動這3條經絡,就可以調理五臟,增強心肺的活力和身體的免疫力。

人的手背上又有大腸、 小腸和三焦3大經絡,常拍打手背,可以保證呼吸、血液、消化和排泄系統通暢。

人的手指是使用最多的器官,而指大末梢神經極為豐富,是全身經脈的交匯處,常拍打可以促進全身經脈通暢和強筋健體,又可以增強手腦聯繫,延緩腦衰。

【具體方法】

1、雙手掌心、手指分別相對,類似鼓掌,連續拍打5分鐘。

2、拍手背,先用左手拍右手背2分鐘,然後再用右手拍左手背2分鐘,如此交替做3次。

3、拍手指尖,兩手五指張開呈彎曲狀,指指相對,拍打3~5分鐘。

當然,人們可根據自己的習慣來延長或縮短短拍打的時間。


二、拍打頭部:兩手合力輕拍打,治療多種疾病有奇效

中醫認為, 人們通過拍打頭部可以起到提神醒腦、 舒緩頭痛、腦脹、眩暈等功效, 同時還可延緩中老年人腦力衰退,增強記憶力。此外,如果人們在中午或晩上臨睡前拍打頭部,則可健腦, 防治高血壓、腦栓塞及失眠等病症。而且,老年人如果堅持拍打頭部,則有防治動脈硬化、老年痴果症等老年疾病的作用。

【具體方法】

1、雙腳分立,與肩同寬

2、用兩手掌心輕拍頭部,從頭頂中央開始, 一隻手向前拍至前額, 另一隻手向後拍至大椎穴。

3、再從頭頂中央起向頭部兩側拍至太陽穴,反复10次。

4、最後用左手掌心拍打“百會穴”100次。

三、拍打胸背部:雙手半握拳,先拍胸再拍背

中醫認為,人們通過拍打胸背部,可以促使局部組織溫度升高,加快血液、淋巴液的循環和新陳代謝,有助於減輕呼吸及心血管疾病症狀,同時,還可防治中老年人肌肉萎縮,促進局部肌肉健康,增加肺活量,增強機體免疫力。

【具體方法】

1、站立,全身自然放鬆,冬天宜脫掉棉衣。

2、雙手半握拳,先用左手拍打右胸,再用右手拍打左胸,先由上至下,再由下至上,左右胸各拍打200次,但要注意的是,胸上部拍打用力可消大, 向下力量可減小,不可用蠻力, 以免振傷身體。

3、拍打胸部後再拍打背部,手仍半握拳,然後用左手伸至頭後拍打右背部,右手拍打左背部,各拍打100次。

四、拍打腹部:拍打+扭腰,消減展腹部贅肉效果好

隨著人體的衰老,也隨著人們物質生活的日益提高, 中老年人出現肚腩的情況較為常見,此時,可選擇拍打腹部,起到消減腰腹部贅肉的作用,此外,有肚腩的人還宜經常做腰部旋轉擺動, 也可收腹降脂, 同時預防腰部肥胖,總之, 兩者配合來消減腰腹部贅肉, 效果更佳。

【具體方法】

1、自然站立, 兩手自然下垂,身體先向左側旋轉擺動, 兩手順勢擺動,右手掌輕拍腹部左側, 左手背則輕打腰後部右側, 拍打100次。

2、身體向右側旋轉擺動,兩手也順勢擺動如上,拍打100次,然後,重複上述動作,時間充裕可以多做幾次。拍打力度可以根據自己承受的情況而定。用力較大,拍打效果自然好一些。

五、拍打下肢:腰腿疾病,可拍打大腿、小腿來治

中醫認為,人們通過拍打下肢,有利於雙腿的血液循環,讓久坐不動的雙腿得以舒展,防止腿部疾病發生,尤其是水濕型肥胖者,最容易出現下肢水腫的症狀,還可能伴有腰痛和膝痛,這個拍打運動, 既可以強化腰部和下肢,又可以拍走水濕, 防治下肢水腫,而且對腰痛和膝痛也有不錯的療效。

【具體方法】

1、自然站立, 兩腳分開, 兩手下垂。

2、上半身徐徐向下彎曲至90度;

3、雙掌或雙拳同時拍打雙腿,先大腿外側過膝蓋,再大腿正面及內側過膝蓋。

4、拍小腿,雙掌或雙拳同時拍打雙腿,先小腿外側及後側,再小腿內側及正面。

文章來源:KGH健康私塾

每天堅持揉腹,不光身健,還能瘦肚子!


對於愛美的女性來說腹部的贅肉不僅讓人頭疼的,更是一件令自己美麗大打折扣的事情。所以說,很多愛美的女性一直致力於尋找能夠快速並且簡單減肚子的方法。

想要擁有一個漂亮的小蠻腰其實不難,每天早晚拍一拍肚子上的三大減肥“開關”,堅持一段時間就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第一開關:天樞穴

天樞穴屬於胃經,又與大腸相聯繫,可以通腸道、排宿便,是理想的減肥大穴。有一些人一敲天樞穴便要跑廁所就是這個緣故。只要腸道通了,脂肪就不會堆積。

天樞穴在肚臍旁2寸,也就是三個手指的位置。女性朋友每天至少拍打兩次,每次5到10分鐘,拍打力度要靠自己掌握,拍打至小腹發熱為止。



第二個開關:帶脈

有一些女性朋友在不知不覺中發現,自己腹部、腰部的贅肉突然之間多了,想減也減不下去。其實,那就是“帶脈”堵塞了。

帶脈是人體上唯一一條橫著的筋脈,所謂“帶脈”,指的是位於腰腹之間、“帶脈”中的“帶”字,含有腰帶的意思,因為其橫行於腰腹之間,統束全身直行的經脈,狀如束帶,故稱“帶脈”。

經常拍打帶脈有利於氣血循環,可以使腹部經脈通暢,加快了腹部的新陳代謝。所以,每天拍打帶脈100下,是可以使腹部慢慢變瘦的。

但是這種方法貴在堅持,當然配合適當的運動,功效可以翻倍。

第三關:腹部

民間有句話叫“ 揉腹三次,勝吃人參 ”的說法。小腹是陰中之陰,是寒氣最愛聚集的地方,所以揉腹很關鍵。

而手心的勞宮穴是火穴,有溫養的效果。經常以手心按摩小腹至發熱,不但可以有效地驅寒暖腹,還能養元補氣、滋陰培陽。

揉腹手法

第1步:雙手自然重疊,從左胸至小腹緩緩往下推10~50次,再從右胸至小腹緩緩往下推10~50次,然後從心窩至小腹緩緩往下推10 ~50次。

第2步:女性朋友用右手手心對著肚臍,左手疊放在右手上,先按順時針方向繞臍摩腹100圈,再逆時針方向按摩100圈。

第3步:手法結束,要立刻可起床活動,並喝一杯溫開水,促進臟腑代謝。

記住按揉時,要呼吸自然,力度適中,動作和緩,精力集中。

文章來源:崆峒養生匯

按摩這些穴位,可緩解眼睛疲勞、視物不清!


人上了年紀,常常會出現頭暈眼花,視物模糊;而現在長時間玩手機、玩電腦、看微信,也常常感到眼睛疲勞。那麼,不妨試試穴位按摩法,舒緩眼睛疲勞,效果非常棒!不但老年人可以用,年輕人、上班族長期對著手機、電腦的人也可以用。

揉揉養老穴,緩解近視、老花眼

【養老穴的功效】清頭明目、充養陽氣、舒筋活絡。經常按揉此穴,對緩解視力減退、老花眼、眼球充血等情況都有好處。

【養老穴位置】以手掌面向胸,當尺骨莖突橈側骨縫凹陷中。

【取穴技巧】

技巧①:屈肘,掌心向胸,在尺骨小頭的橈側緣上,與尺骨小頭最高點平齊的骨縫中是穴。

技巧②:掌心向下,用另一手指按捺在尺骨小頭的最高點上;然後掌心轉向胸部,當手指滑入的骨縫中是穴。



【按摩方法】

第一種:以指揉法為主,用手指腹吸定在養老穴上,手腕放鬆,做柔和而有滲透力的擺動,每日1~2次,每次約10分鐘即可,手法宜輕,不可以過強刺激。

第二種:每天早晚各指壓10次至20次即可,這樣反復指壓,3個月左右,穴位的疼痛感就會消失,眼部症狀也會慢慢得到緩解。

捏捏大拇指,消除眼睛疲勞

如果常常感到眼睛疲勞,但又不是睡眠的問題,可以捏捏大拇指來舒緩眼睛疲勞的症狀。在我們的拇指上有三個相鄰接的穴道,分別是明眼、鳳眼、大空骨

【功效】明眼、鳳眼能夠改善眼睛疲勞和急性結膜炎,大空骨則可改善一切有關眼睛的症狀。

【位置】這組穴位分別位於拇指關節的兩側及中間處。

【按摩方法】用另一手的拇指和食指夾住,以拇指的指甲分別對著三個穴道施予刺激,只要以稍微感覺到疼痛程度的力氣來指壓即可。

這個簡單的按摩方法,可以工作的休息時間,或是等車的空檔,任何時間均可自行操作。眼睛疲勞往往不容易入睡的人,如果施予上述的刺激來消除眼睛的疲勞,便可輕易入睡,以上的方法還有助於抑制老人性的白內障。

按按眉頭,改善頭痛頭暈

眉毛邊上有個攢竹穴,為什麼叫攢竹?因為這個穴是在描述人的一種表情,如果經常有什麼愁事,眉頭就會攢在一起,眉頭上就有好多縱紋,就像竹子立起來了一樣,所以平常不要老皺眉頭。在學生的眼保健操中,其中有一節就是指壓按摩此穴,可見其保健效果非同一般。

【攢竹穴的功效】疏肝清熱、明目醒腦、祛風通絡。可以改善頭痛、頭暈、眼瞼跳動,緩解目視不明、目赤腫痛、迎風流淚、眼睛充血、眼睛疲勞等症狀。

【攢竹穴的位置】在面部,眉毛內側邊緣凹陷處(當眉頭陷中,眶上切跡處)。

【按摩方法】按揉前要將手洗乾淨,以免眼睛感染。此外,力度要適中,以略感酸痛為宜,以免用力太大傷及眼球。

其實,揉攢竹有一個更簡單的方法,比如用直截來輪刮眼眶就行,不要輕輕一劃就過去了,也不能跟畫眉毛似的,要很有力量,這樣不但能把你心裡鬱積之氣給疏散開,又能舒眉展目,而且連眉毛中間的魚腰穴也一塊刺激了(魚腰穴是經外奇穴,不但能夠治療頭痛,眼睛脹痛,慢性鼻炎,還能明目)。

現在建議您就放下手機,做一下這三個動作,然後您會感到耳聰目明,視野清晰!

文章來源:崆峒養生匯

1套甩手操,保健又養生


甩手操,最早源自《易筋經》,它適用面廣,操作簡單,通過牽拉手腕、手掌、足跟、膝部等12條筋脈,使其受到刺激而做伸縮運動,能增強血液在體內甚至是微血管的循環,直至人體末梢。

中醫認為,在氣血快速流通的作用下,一些壞死細胞、體內垃圾就會被排出人體。

而從現代醫學的角度來說,甩手時可使全身肌肉鬆馳,擴張胸肺,增強血液循環,血液就會加速順暢流通全身,給我們的健康帶來很多好處。

1


減輕腫瘤病人精神壓力

根據實驗證實,甩手運動能使大腦在有節奏的興奮和抑制中,增強人體腦內啡呔的產生,從而達到鎮靜、安神、穩定情緒的功效。幫助腫瘤病人緩解壓力,釋放情緒。

2


強健心肺功能

甩手過程能積極活動筋骨,有助於人體“手三陰經”(手太陰肺經、手少陰心經、手厥陰心包經)經絡氣血的循環與通暢,對心肺健康十分有益。

3


有助於關節靈活

練習甩手操能促使肩肘關節及腰腿關節的活動及手臂的震動,一些肩膀酸痛的人,在堅持正確甩手一段時間後,疼痛也得到了一定緩解。

一分鐘學會甩手操鍛煉1個月,保健又養生

甩手操對我們的身體好處多多,同時學習起來也十分簡單,尤其對中老年人和久坐伏案者更適宜。

堅持鍛煉1個月,相信你也能達到氣血通暢,改善體質的良好養生效果。



1


好氣色——平甩操

平甩操是傳統甩手操中最為經典的動作,堅持每天練習平甩操,調動全身肌肉,可達到加速氣血循環,全身通暢的效果。

【平甩操動作要領】

1、雙腳與肩同寬,平行站立,呼吸自然。雙手舉至胸前,與地面平行,掌心朝下。

2、然後讓手像鐘擺似的自然往後甩,甩到哪裡算哪裡,保持放鬆,不要刻意用力往後抬。甩到舒服的位置,利用慣性,把手甩回胸前。雙手輕鬆打直,保持平行,五指微微舒展。

3、甩到第五下,手往後甩的同時雙膝微微下蹲,輕鬆的上下彈動兩次。

4、每回至少甩十分鐘(約五百下),一日甩三回。練完之後,為自己來一杯溫開水,更有助於全身氣血循環、穩定氣機。

甩手動作分解圖

2


要排毒——彎腰甩手操

促進全身氣血運行,通經活絡。放鬆上半身,特別是兩手在動時,活絡整個上半身的肌肉,進而帶動上半身的經脈氣血,血管的舒張收縮,神經的調控及淋巴的流動。

【彎腰甩手操動作要領】

兩腳分開站立,上半身前傾。雙臂自然下垂,在體前做左右擺動的交叉甩手運動。幅度逐漸加大,連續做20~30次。

注意,初練時,甩動的角度可以小一點,久練後,甩手的頻率與幅度即可越來越大。表面看是手在動,其實所有手部肌肉都牽連著頸、肩、胸、後背在動。

甩手動作分解圖

3


防健忘——弓步甩手操

每天練習5分鐘弓步甩手操,會感到神清氣爽,精神抖擻。

【弓步甩手操動作要領】

紮馬步,十趾輕輕抓地,微微提肛,舌抵上齶。緩緩上抬手臂至與肩平行,再自然甩落至身後,來回反复。

弓步甩手操1次練習5~10分鐘,1天2~3次。這套動作可以活動手三陰手三陽六條經絡,因此能調節氣血,平衡陰陽,升清降濁,健腦提神。

甩手動作分解圖



4


護關節——前後甩手操

前後甩手操可解除肩關節黏連,使前上舉、後伸功能障礙得以恢復。

【前後甩手操動作要領】

練習時需站立,肩松,兩手臂下垂伸直於體側,雙手臂前伸上抬,甩至頭頂上方,同時配合挺胸仰頭,再將雙臂返回前甩至下後方,同時配合伸腰低頭活動,如此連續甩手7~14次。

5


煉肩膀——畫圈甩手操

畫圈甩手操,可以活動開你的肩部關節和肌肉,提高肩部力量。

【畫圈甩手操動作要領】

雙臂在身體兩側畫圈式來回甩動,不需要太快,畫圈動作應像太極拳一樣,緩慢、深長,每次可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各劃15~20圈,每天3~ 5次。

6


要減脂——左右甩手操

左右甩手操能調動全身肌肉,長期堅持,可以減脂塑形,讓你的形體更美麗。

【左右甩手操動作要領】

雙臂輪流向身體一側上抬,向右抬時,右腿也一起配合上提,反之亦然。

7


強心臟——屈肘甩手操

練習屈肘甩手操時,由於雙臂耗費的力量較大,對身體血循環的要求也不斷提高,多多練習,能讓你的心臟也得到很好的鍛煉。

【屈肘甩手操動作要領】

雙臂彎曲90°於腹前,雙手握拳,交替著向身體兩側甩開。

甩手操不斷用手的勁力擴張胸肺,增強血液循環,由於心的鼓動,再藉由氣動來幫助血液在血管內流動,氣血通暢,疾病自然也就少了。

這套簡易甩手功法,易懂易學,不佔地方,方便練習,只要有耐心毅力,一學就會。大家趕緊練起來吧。

文章來源:崆峒養生匯

這些動作常堅持,通七竅、養五臟!


1、開鼻竅

兩個拇指點著迎香穴,吸氣時,揉動一側鼻腔,揉完使勁呼氣,然後換另一側。

兩側鼻腔都揉完之後,吸氣,從迎香穴順著鼻翼往上推到內眼角,呼氣,順著鼻翼往下推到嘴角。

2、護口腔

口腔非常重要,如果有吊線風(面癱),會嘴歪眼斜,還有可能發展成偏癱。按摩地倉穴、人中穴和承漿穴,可預防面神經癱、音啞。


兩拇指按著兩側的地倉穴,吸氣,一側不動,另一側開始揉動,揉完以後用嘴呼氣,再換另一側。兩側都做完後,開始推。吸氣時向嘴角位置推,呼氣時向遠離嘴角位置推。

之後,吸氣,用食指按摩人中穴,呼氣停止,吸氣,用另一個食指按摩承漿穴,呼氣停止。吸氣,同時按摩兩個穴位,呼氣停止。

3、養耳腔

冬季是調節耳病的重要季節。

如果是右耳聽不清,拇指尖按著左耳的耳聽穴,一邊發出“啊啊”的聲音,一邊揉動右邊耳朵。然後鬆開右耳,看看是否有效。

4、揉眼部

第一,把手搓熱,用兩手掌心捂著眼睛,呼氣時揉眼睛。

第二,拇指和食指按著睛明穴,閉眼,吸氣時按住,呼氣時揉動。

第三,用兩個拇指按著瞳子髎穴,吸氣時不動,呼氣時揉按。

第四,按攢竹穴,吸氣時不動,呼氣時上下推動(兩側同時推,一側上推,一側下推)。

第五,按魚腰穴,吸氣時上下推動,呼氣時左右推動。

第六,用兩手的拇指和食指按絲竹空穴和瞳子髎穴,吸氣時按著不動,呼氣時按揉。

第七,吸氣時不動,呼氣時按揉陽白穴和四白穴,先上下按,後左右按。

文章來源:崆峒養生匯

壓抑傷身:按揉四大“開心穴”有效轉化負面情緒


現代人來自家庭、工作、社會人際等方方面面的壓力普遍都非常大,如果沒有釋放壓力的渠道,使負面情緒得以正常宣洩,就容易造成人們的情緒壓抑。

壓抑就是“憋”,可以說很多病都是憋出來的。另外,一旦憋久了,情緒更敏感,更容易發怒……

人有七情六欲,喜怒哀樂都屬正常。但是經常生氣真不好,不僅傷害自己也會傷害別人。而且這種傷害不僅僅是感情上的,更應該注意的是對自己身體健康的傷害。

生氣的危害非常大,尤其是對自己身體的傷害不容小覷!

常按這四大“開心穴”,對疏肝理氣、助眠解鬱有一定的幫助哦。

1.氣悶時,捋捋膻中穴

電視劇裡經常能看到一些人難過了,就使勁地揉胸口,這樣做是有一定的醫學道理。

兩乳之間的膻中穴有寧心神、開胸除悶等作用。按摩時用大拇指指腹稍用力揉壓穴位。

捋膻中穴:生氣時從心窩往下捋一百下左右,可以達到順氣的作用。


2.睡不好時,指壓合谷穴

一隻手的拇指第一個關節橫紋正對另一手的虎口邊,拇指屈曲按下,指尖所指處就是合谷穴。

合谷穴屬於手陽明大腸經的穴位,按摩此穴對於神經性頭痛、失眠和神經衰弱有一定的治療作用。

3.煩躁時,按揉心包經

心包經是沿著人體手臂前緣的正中線走的一條經脈,起於胸中,出屬心包絡,下膈,一直走到中指。左右手臂各有一條。

可以沿著心包經的穴位逐個揉按,每個穴位以痛為標準,凡是按到痛的點就要多按幾下,最好按到讓它感覺不痛了,按壓的力度不需要太重,按壓時多停留幾秒鐘。

平均每個穴位按摩2~3分鐘。如果覺得找穴位太麻煩,也可以直接拍打心包經,即沿著經絡一點一點地拍打過去。拍打心包經,對疏通氣機非常有作用。

4.焦慮時,輕叩勞宮和風池

如果覺得上班時按腳上的穴位不方便,可以研究一下手上的穴位。手上沒什麼肝經的穴位。但是犯困時,按位於手掌心的勞宮穴1—2分鐘,出現酸、麻、脹的感覺即可。這個心包經上的穴位是醒腦開竅之穴。

勞宮穴位置:

勞宮穴位於人體的手掌心,當第2、3掌骨之間偏於第3掌骨,握拳屈指的中指尖處。

風池穴位置:

風池穴位於後頸部,在胸鎖乳突肌與斜方肌上端之間的凹陷中。叩壓這個穴位能起明目醒腦的作用。

只要感覺疲勞、緊張或者焦慮時可隨時輕叩,力度以感到稍微有痛感就行。

文章來源:崆峒養生匯

祛走這四道火,人體健康“沒毛病”


人體常見哪四把火?

第一道火:肝火

主要受外界刺激影響,出現情志不穩定,情緒起伏波動大,焦躁等造成人體肝火上升。

此外,經常熬夜是導致肝火旺盛的重要原因,更容易引起肝火上亢,第二天便會出現耳鳴、口苦口臭、兩肋脹痛、睡眠不穩、頭痛頭暈等一系列情況。

可選用中藥菊花、溪黃草、夏枯草、枸杞等進行治療,對肝火旺、用眼過度導致的雙眼乾澀有較好的療效。除了可以口服各類清涼沖劑,還可找到這個穴位進行按摩–太衝穴

暴怒傷肝,使肝功能出現異常,按摩太衝穴可促進心臟生血行血,對處於生悶氣、情緒壓抑狀態中的人起寧心安神的“降溫”作用,以防人過於激動,加重肝損傷。



第二道火:胃火

胃火的出現是由於人體過食膏粱厚味或嗜酒、嗜食辛辣等造成飲食不當而出現,由濕熱、食滯兩方面原因造成。

胃火分虛實,虛火:胃口不好、便秘、腹脹、舌紅、少苔或有輕微咳嗽;實火:口乾口苦、上腹不適、大便乾硬。

治療應當遵循清熱、清滯的原則,即飲食節制,不吃過於熱氣、甜膩的食物,飲食上添加黃綠色蔬菜作搭配,並且適當注意口腔衛生。中藥材治療可選擇川蓮、燈芯花、蓮子芯、麥冬等,目前正值時夏,可通過吃西瓜來降胃火,效果明顯。穴位選擇,找內庭穴

出現鼻出血、牙痛、咽喉痛,極大可能是胃火作祟,腳下有奇穴–內庭穴,功效如同牛黃解毒丸,主營熱病消除,治療齒痛。找到該穴後用大拇指按壓兼揉動3-5分鐘,可驅散胃火,隔天有效。

第三道火:心火

心煩事多,情緒緊張不受控制,思慮過度等可引起心火上炎,心火氣盛誘發心腦疾病。

心火分虛實兩種,虛火表現為盜汗、心煩、低熱、口乾;實火表現為口乾、小便短赤、心煩易怒…心火上升可引起口腔疾病,需要重視。

祛除心火,考慮性寒而味苦的食物,推薦您做冰糖蓮子湯,《本草綱目》對蓮子的記載“清心去熱”,可祛心火、除煩熱、養心安神,對於心火內熾所致的煩躁不眠具有較好的療用;百合微寒無毒,亦能除煩安神、補虛清心,兩者合力做成的甜湯,清心養陰之力強。穴位建議:中衝穴

該穴善於清心泄熱,長期按摩可防治一切熱病,驅走煩躁心情,活血通絡以緩解面紅目赤、舌紅耳鳴;還能使得心神安靜,促進睡眠。

第四道火:肺火

肺火熱常見於冬季,穿衣多、活動少、飲食熱量高,導致體內積熱,肺火顯盛。症狀常見咳嗽胸痛、咽乾疼痛、乾咳無痰且痰少而黏、手足心熱、失眠、舌紅等。

治療方面中醫認為,羅漢果味甘性涼,可清熱涼血,清肺止咳,潤腸通便等作用力強,善於治療風熱襲肺造成的聲音嘶啞、咳嗽不爽、咽痛等症。肺部祛火穴,可按合谷

合谷穴容易找,其為大腸經原穴,可宣洩氣中之熱,強化大腸升清降濁的功能。出現鼻出血、咽喉腫痛、便秘、煩渴都可以用其進行消火。擠壓會出現疼痛,屬於正常操作,可每天揉按3分鐘,感覺到酸脹感後停止,長期有效。

人生不易,願您健康!

文章來源:健康揭密

6大救命穴!學會留著急用!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會遇到很多突發情況,比如暈厥、突然流鼻血,嚴重的如心絞痛、血壓突然升高導致並發症等。

在沒有任何準備的情況下,一時間就會手忙腳亂、不知所措。

在這些急性病發作時,我們甚至只能眼睜睜地看著,什麼也做不了,導致更為嚴重的後果。

其實,在我們身體上,就有6大救命穴位,學會正確的點穴方法就能實現急救。

平時多做6大穴位的按摩,還能預防很多常見病。

合谷穴:治暈厥

合谷穴是止痛的特效穴,尤其是治療頭痛、牙痛,只要揉此穴即可減輕疼痛。

另外,合谷穴能提高機體免疫力,有清熱、宣發陽氣、扶助正氣的作用。

當病人因中暑、中風、虛脫等原因導致暈厥、不省人事、面色蒼白、大汗淋漓時,可按摩合谷穴緩解症狀,實現急救。

位置:合谷穴合谷穴位於拇指和食指間肌肉最豐厚的地方。

方法:用拇指掐捏合谷穴。持續按揉2分鐘至3分鐘後,暈厥等症狀可消失。


勞宮穴:治療血壓驟升症

經常按壓手心勞宮穴,有強壯心臟的作用,長期堅持還可使心火下降。

高血壓患者會因生氣、暴怒或激動使血壓急劇上升,此時按壓勞宮穴,突然升高的血壓可得到緩解。

位置:握拳,中指尖所指處即是勞宮穴。

方法:用大拇指從另一隻手的勞宮穴開始按壓,逐個按到每個指尖,左右手交替按壓。

按壓時要保持心平氣和、呼吸均勻。按壓後突然升高的血壓可得到緩解。

捏腳後跟:止鼻血

勞動、外出等情況下,很容易發生鼻出血。

在無藥、距離醫院又遠的情況下,當發生鼻出血時,可以迅速掐捏腳後跟,可止鼻血。

位置:踝關節及足跟骨之間的凹陷處。

方法:左鼻出血掐捏右腳後跟,右鼻出血掐捏左腳後跟。

指壓少商穴:止咳嗽

少商穴屬肺經,足太陰肺經的井穴。少商穴是治療咽喉症狀的特效穴,能緩減咽喉疼痛。

而少商穴最擅長治療的一個病症是咳嗽。咳嗽不止時,可用拇指和食指緊壓少商穴。

位置:大拇指外側,接近指甲角。

方法:用拇指和食指緊壓少商穴,至略有酸痛感。

指壓內關穴:防治心絞痛

內關穴有疏導水濕、寧心安神、理氣鎮痛之功效。

經常按壓,可防治心絞痛、心率過速或過緩、心律不齊、高血壓、哮喘、胸痛、胃脘痛等病。

位置:內關穴位於手腕部內側,取穴時,手掌向上,握拳或手掌上抬,使腕部出現兩條筋,內關穴就在其間,腕橫紋以上兩橫指處。

方法:以右手拇指按壓左手內關穴,食指托住外關穴(在與手臂內關穴相對的另一面),兩指相互按壓,一捏一鬆50下,換另一手再重複50下

人中穴:治休克

刺激人中穴有升高血壓、興奮呼吸中樞的作用。

當中風、中暑、中毒、過敏時突然出現昏迷、呼吸停止、血壓下降、休克等情況時,用拇指尖掐壓患者人中穴可起到急救作用。

位置:人中穴位於上嘴唇溝的上三分之一與下三分之二交界處。

方法:每分鐘掐壓20—40次,每次持續0.5—1秒,共持續1—2分鐘即可。

當然,掐人中只是一種簡便的應急急救措施,還應及時與醫院聯繫,進一步搶救,以免延誤病情。

我們身體上的6大救命穴位,出現突發情況時,用正確的方法按壓可以急救。

平時多按摩,可以預防多種常見病。為了家人和朋友,一定要給身邊的每一個人都看看。

文章來源:崆峒養生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