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涼傷人無形,入秋之後,這3個部位千萬不能涼!


民間素來有春捂秋凍的說法,認為秋季天氣一天天轉涼,但還沒必要過早的就把厚衣服穿上。穿的太厚,毛孔會受熱而張開,突然降溫帶來的寒涼之氣就容易透過毛孔傷人,因此,適當的“秋凍”有助於鍛煉耐寒能力。

但是,所謂秋涼傷人其實最無形!

秋天沒有夏天的熱,也沒有冬天的冷,這個季節,給人最大的感覺是涼,不光涼爽,還會傷人。這個季節,人容易不知不覺的受涼,感冒或引起胃腸道感染,由於降水會逐漸減少,有些人還會出現“涼燥”現象。

所以即便是秋凍,也要蓋著一層衣服凍,更不能哪裡都凍,尤其是身上的這3個部位一定不能輕易受寒,否則疾病說來就來!

一、首先是腿部

中醫理論中,腿為人之根,人體總共才十二條正經,有6條就始於腿。這些經絡從腿上開始遊走,溝通表裡,運行氣血,聯絡臟腑,貫穿人體上下通路,維持著全身的血液循環。

所以民間自古有“寒從底來”、“人老腳先老”的說法,一個人的腳如果是溫暖的,那他整個人通常會很健康。如果腳受涼了,整個身體也會跟著受涼。

眼下秋意漸濃,一場場秋雨落下,涼意越來越重,腳作為距離心臟最遙遠的地方,也是全身最怕冷的地方,腳部受寒,血液流動瘀滯,全身血液供應都可能影響,嚴重時還會損傷臟器功能。

所以不論男女老少,到了這個季節,務必把腿保護起來,從現在起,不穿涼鞋,不穿短裙短褲,在單位時不要把冷氣對著腳吹。特別是女性,腿一涼,很容易就出現經期延後,經量少,痛經等問題。

老人、兒童以及體寒多病的人,可以穿起襪子,更好的給腳部保暖,促進血液循環。

二、然後是腹部

腹部作為五臟六腑,以及人身各大臟器待的地方,存在了許多重要經脈,如脾胃經、肝腎經。腹部受涼,會引起腹部經脈氣血瘀滯不通,干擾臟器功能,就好像有胃病史的人腹部受涼易胃疼,經期女性腹部受涼容易痛經一樣。

尤其是腹部的肚臍這塊,歸屬任經,對女性而言,私密重要的器官都歸這裡管,風寒入侵會誘發痛經等婦科疾病。加上周圍許多豐富的神經末梢和神經叢,對外部刺激異常敏感,稍微受一點涼,人就會腹痛腹瀉,以及各種胃腸道疾病。

冬天大家都知道冷,穿的嚴嚴實實,不容易受寒,反而在秋季,秋涼傷人無形,恰恰是胃腸道疾病爆發的季節,因為很多人經常光著上半身睡覺,稍微有點燥熱更會吹空調風扇,不知不覺被涼氣入侵。兒童秋季腹瀉、成年人得腸炎、中老年消化不良,都與此有關。

這裡提幾點建議:1、不要再睡涼蓆竹蓆;2、避免露出肚子;3、睡覺要穿上衣,盡量不開空調,或給空調定時;4、白天吹風不要正對著肚子吹,衣著單薄時騎車車速不要快,做好這些,腹部一般是安全的。

三、再次是頂部

項上,包括了頭,還有脖子!中醫認為,頭為諸陽之會,百脈之宗,全身的陽氣都匯聚在頭部,這裡是陽氣最旺盛的地方,也是身體最不怕寒涼的地方。

但是,這病不意味著頭部可以受寒,頭部如果受涼,相當於在我們陽氣最旺的地方開了一個口子,人體內最溫暖的能量會迅速流失。陽氣受損,寒邪入侵,向下容易受涼引起感冒,向上則會刺激血管收縮,不利於腦部供血,常見的感冒、頭痛、鼻炎、頸椎病等病,都和頭部受涼有關!

另外脖子也是要重點保護的,肩頸區域,關節很多,經常受寒的話,寒性凝滯,使氣血運行不暢,不通則痛,容易造成關節病變,患上關節炎,或者加重關節炎,還會影響腦部的活動和供血。

防秋凍的六大穴位

有的人,可能沒有受寒,但他的身體裡面藏著以前留下的寒氣,到了秋冬季節,陽氣減弱,鎮壓不住,那些寒涼之氣便會從體內湧現出來(比如入秋後手腳冰涼),給身體搗亂,通過艾灸,也能將其驅逐出去。

我們一般建議艾灸以下穴位來預防寒氣:

1、大椎:點燃人體太陽!

2、氣海穴:一穴暖全身!

3、關元穴:關鎖真元!



4、八髎穴:防子宮之寒!

5、外關穴:防手部寒氣!

6、湧泉穴:防腿部寒氣!

文章來源:崆峒養生匯

按摩這四個穴位搞定它


打呼嚕危害健康

一般打鼾的人,都睡得踏實、深沉。這可就苦了身邊人,陣陣鼾聲此起彼伏,可謂是失眠的伴奏曲,擾人心煩,待次日頭昏腦漲,影響工作和學習。

有人認為打呼嚕是睡得香,殊不知打呼嚕是健康的天敵。

研究發現:

長期打鼾者或是打鼾嚴重的人往往都伴有“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徵”,睡眠呼吸暫停會造成大腦、血液嚴重缺氧,形成低血氧症,而誘發高血壓、腦心病、心率失常、心肌梗死、心絞痛。

胖人、咽喉部肌肉鬆弛的人、嗓子發炎的人最容易打鼾。

按摩止鼾小妙招

中醫認為,打呼嚕的原因,大致是肺氣不宣、痰堵氣道造成的,止鼾當從宣肺祛痰入手。

1.陰陵泉穴

取穴:在小腿內側,當脛骨內側髁後下方凹陷處。

此穴是脾經五腧穴裡的合穴,能調節脾臟功能。脾主運化,利水滲濕,濕生痰,所以按摩陰陵泉有強身、祛痰作用。

2.豐隆穴

取穴:在小腿前外側,當外踝尖上8寸,條口外,距脛骨前緣2橫指(中指)。

豐隆穴屬於足陽明胃經,是胃經的絡穴。脾主運化,脾虛則水濕不化,易聚集成痰。豐隆穴調和脾胃,除濕祛痰效果尤為明顯。中醫常用它來治療咳嗽、哮喘等呼吸系統疾病。

3.中脘穴

取穴:在上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上4寸。

凡是脾胃失調、運化失常導致的疾病都可以用中脘治療。

肺髒病變的咳嗽、哮喘等以及脾虛引起的痰多等問題,用中脘都有極好的效果。中脘既能宣肺,又能祛痰,是治療打鼾的理想穴位。

4.天樞穴

取穴:在腹中部,臍中旁開2寸。

天樞屬於胃經,又靠近胃部,所以它調理胃腸、補虛化濕的作用很好,濕生痰,天樞與中脘協同作用,能夠增強治療打鼾的功效。

這4大穴位如何按摩可有效緩解打呼嚕症狀呢?

按揉就可以。每天早晚各1次,每個穴位按摩5分鐘,可以按照:陰陵泉—豐隆—中脘—天樞的順序來做。

除了按摩這些穴位緩解打呼嚕症狀外,還要注意以下幾點,能起到更好的止鼾效果。

1.加強鍛煉,保持良好生活習慣。

2.選擇適當的枕頭,以免引起睡眠不適。

3.避免菸酒嗜好。

4.睡前禁止服用鎮靜、安眠藥物,以免加重對呼吸中樞調節的抑制。

5.肥胖者要積極減輕體重。

6.採取側臥位睡眠姿勢,尤以右側臥位為宜。

文章來源:崆峒養生匯

身體最愛的保健時段,學習一下吧

想要秋冬無病,謹記“3不吃”,“4不做”,“5相伴”就夠啦!


進入九月,也就進入了秋季,天氣漸漸轉涼,萬物收藏,此時,要做好養生事宜。

秋季,有“多事之秋”之稱,也就是說,秋季,很多疾病易爆發,危害健康。

入秋後養生,應本著“陰陽平衡”的規律,使機體保持“陰平陽秘”原則。

九月養生,謹記“3不吃”,“4不做”,“5相伴”,秋冬少生病!

謹記“3不吃”

1


不吃寒涼之物

入秋後,萬物收斂,要注意不吃寒涼之物。寒涼食物,會導致體內的陽氣不足,危害健康。

不喝冰飲料、冰啤酒,這些都會刺激腸胃,造成脾胃不和,導致體內濕氣重

不吃西瓜,西瓜又名“寒瓜”,秋季,不宜過多進食西瓜,民間有“秋瓜壞肚”之說。

尤其是,脾胃虛寒的人,秋季更不要貪吃西瓜,會加重脾胃負擔,危害脾胃健康。

2


不吃辛辣之物

秋季,易犯“秋燥”,此時,要注意少吃,或不吃,辛辣之物。燒烤食物,辣椒、生薑、花椒等食物,要盡量少吃,特別是生薑。

古書有云“一年之內,秋不食姜;一日之內,夜不食姜”,秋季本就乾燥易上火,而生薑屬於熱性,不宜多食。

3


不吃油膩之物

秋季,天氣轉涼,人們的食慾,也逐漸好轉,加之“貼秋膘”之說,很多人便開始“大魚大肉”進補起來。

此時,一定要注意,切莫吃油膩之物,剛入秋,很多人腸胃功能較弱,如果吃太多肉類及油膩重口味食物,則不利於健康。

秋實適當進補,確實不錯,但是,切記“貼秋膘”不宜過早。

入秋後,要注意清熱潤燥,可以適當吃一些鴨肉、魚肉、山藥、百合等,既能清暑熱,又可補益。

謹記“4不做”

1


不洗冷水澡

入秋後,天氣轉涼,此時,一定不要再洗冷水澡了。雖然,有“春捂秋凍”之說,但是,入秋後,不能貪涼洗冷水澡。

2


不做劇烈運動

秋實,是適合運動的季節,但是,切記,切莫劇烈運動。秋季運動,適合一些有養運動,如登高、快走、打太極等,並且,秋季運動,切莫大量出汗。

老人、高血壓、糖尿病者,一定要注意,不可劇烈運動,同時,也要及時觀察身體變化。

3


不做熬夜之人

入秋後,應該順應天時,早睡早起,切莫熬夜。保證充足的睡眠,對於人體健康來說,十分重要。

每晚盡量在22:30之前入睡,年輕人保證7小時的睡眠,老年人要6小時。

4


不要憂心過度

自古逢秋悲寂寥,由夏入秋,人們在精神情緒上,也會有變化,出現“悲秋”“傷秋”之情。

憂心過度,或常生氣,會導致陰陽失衡,影響健康。

所以,要學會放鬆心情,保持心情愉快,遇見煩心事,切不可過度鑽牛角尖,一切都要想得開。

謹記“5相伴”

1


茶相伴

飲茶,不僅是傳承文化,更是養生的一種方式,兩餐之間,可以喝上一杯養生茶!

不同的茶飲,也有不同的養生功效。

養心,喝紅茶

秋季,喝點性質溫和的紅茶,是不錯的選擇,並且,喝點紅茶,有助於養心,保護心臟健康。

英國科學家,在經過了14年的研究後發現,每天喝紅茶,3杯以上,能夠讓換心髒病的概率下降11%。

所以,秋季養心,喝點紅茶,是不錯的選擇。

養肝,喝蒲公英根紅茶

保護肝臟健康,可以將蒲公英根,按照紅茶發酵工藝,炒製成茶,可大大降低蒲公英寒性,更適合秋季飲用。

蒲公英,入肝經,可排肝毒、降肝火、預防肝損傷,尤其是蒲公英根,效果優於蒲公英葉子。

蒲公英跟乳薊的功能不相上下,都是最常用在需要去肝毒者身上。尤其是蒲公英根,它是在許多預防C型肝炎中,最重要的天然營養品。

現代科學證實,蒲公英可以對抗內毒素,解除內毒素導致的毒性作用,提高肝臟解毒能力,從而保護肝臟健康。

所以,用蒲公英根泡水,代茶飲,可以很好的保護肝臟健康。

養脾,喝茉莉花茶

茉莉花,芳香入脾,醒脾開胃,治辟穢治痢。

用茉莉花泡水喝,還可以促進食慾,幫助消化,改善食慾不振,有助於脾健康。

所以,秋季保護脾胃,可以泡點茉莉花飲用。

養肺,喝玉竹茶

玉竹,是“藥食兩用”的小植物,《神農本草經》《本草綱目》皆將其列為上品。

玉竹,味甘多脂,質柔而潤,是一味養陰生津的良藥,可潤肺止咳,改善咽乾舌燥,並且,可以生津止渴,提高免疫力。

所以,用玉竹泡水,可以很好的對潤肺、排毒,有益健康。

養腎,喝玉米須茶

玉米須,味甘、性平,不僅入陰陽胃經,而且歸腎、肝、膽經。可利水消腫、清肝利膽。

經常喝點玉米須水,有助於促進腎臟排毒,預防腎炎,保護腎臟健康。

2


動相伴

俗話說:生命在於運動,動則不衰,用則不退。

早起搓搓手,調養心肺

手心,有勞宮穴,是心經的主穴。

搓手的時候,可以按摩此穴,通過經絡刺激心臟,讓臟器興奮起來,幫助人體迅速恢復體能。

揉足三里,健脾胃

中醫,把胃經被稱為“長壽經”,並途徑膝關節。

飯後20分鐘左右,用手反复摩擦膝關節,可以使胃經通暢。

同時,按揉小腿外側足三里穴,5分鐘,可生髮胃氣、燥化脾濕,有助延年益壽。



做蓮花逍遙式,通肝膽

蓮花逍遙式,可以疏通身體兩肋的肝膽經。

取坐位,右腿伸直,左腿彎曲平放在地面上,左腳心貼在右大腿的內側。

然後,身體向彎曲的左腿方向扭轉,右手去抓右腳尖,左手臂向天空的方向伸展,盡量使身體保持在一個平面內。

持續一分鐘,會感覺有一股暖流流向肋部,左右各練習8次。

深呼吸,清肺排濁

每天早、中、晚,到室外清新的地方做深呼吸。

吸氣時,小腹微向外張,呼氣時,小腹內收,使控制呼吸的橫膈膜下沉,以增加胸腔容量,擴充肺部功能,達到吐故納新、調養肺功能的目的。



3


笑相伴

每天笑一笑,有助心情舒暢,促健康。

研究表明,樂觀主義者,通常比悲觀主義者,多活12年。

所以,生活中,經常笑一笑吧。

笑一笑,還可以鍛煉心肺功能,有助於心肺健康。

在生活中,經常笑一笑,也是科學家發現,長壽老人們所有的,第一個共同點。

4


友相伴

經常和朋友相約,聚在一起,有助於身心健康哦。

澳大利亞研究發現,交友有益長壽。

據了解,朋友可以給你關懷、可以給你關心。

當我們在享受朋友的支持時,你就會發現壓力瞬間小了很多。

日常,有幾個好友相伴,生活多了樂趣,身體也更健康哦。

5


書相伴

讀書是精神食糧,一本好書能有益終身,經常讀書能知天下事。

天天用腦,精神不老。

博覽群書,益智益腦,看書讀報,眼明心高。

讀書可以愉悅身心,促進身體健康。

文章來源:崆峒養生匯

入門中醫必讀,一文讀懂五行學說!



從物候觀察,春季是氣的展放運動控製或主導著自然界的生命活動,便名以“木”氣;夏季是氣的上昇運動控製或主導著生命活動,便名以“火”氣。秋季是氣的內收運動控製或主導著生命活動,便名以“金”氣;冬季是氣的潛降運動控製或主導著生命活動,便名以“水”氣;而長夏是氣的平穩運動控製或主導著生命活動,便名以“土”氣。

五行之間,以季節為序,相資生、相養助,叫五行相生;五行之間,以季節相間為序相制約、相抑制,叫五行相剋。有相生則不會導致某行的不足,有相剋則不會造成某行的太過,從而保證了一年之中氣機變化的穩態。

《內經》把五行和陰陽並列起來,都看成是化育生命的本源。五行學說是古代人類研究大自然氣的運動和變化規律的學說,是研究生命起源、生命運動規律的古代自然科學學說。

五行是中醫理論的重要內容之一,筆者根據《黃帝內經》和其他古籍的記載,從氣的運動方式,討論五行的基本概念。

一、五行非五材

五行是揭示天地之間四季氣的運動變化規律、揭示人與自然的內在聯繫、揭示人體各器官氣機特性和相互聯繫的學說。

在五行學說中,木火土金水這5個字,已由具體的5種物質或材料的原義,昇華到5種氣的運動形式的高度,已由形而下的水平,上升到研究萬事萬物普遍規律的形而上的水平,也就是由“器”的水平,上升到了“道”的水平。

所謂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

但若按其字義理解為5種具體的物質、材料,充其量只能叫五材,而不能稱五行。“五材”的概念,古已有之。《左傳·襄公二十七年》就有“天生五材,民並用之,廢一不可”的說法,《尚書大傳》也有“水火者,百姓之所飲食也,金木者,百姓之所興作也;土者,萬物之所資生,是為人用”的記載,指的都是五材,5種具體的物質和材料。即使將其說成是5種元素,也仍然屬於五材的範疇。

五行的“行”字,《說文解字》說:“人之步趨也”,也就是邁步行走的意思,進而可引申為行動、運行、運動。

所謂“五行”,應是指自然界氣的5種運行方式,或說是5種運動形式。

漢代的《白虎通·五行篇》說:“言行者,欲言為天行氣之義也。”意思是說,用“行”字,是用來表述大自然之中氣的運動、運行方式的。漢代董仲舒在《春秋繁露》裡說得更清楚:“天地之氣,合二為一,分為陰陽,判為四時,列為五行。”

行者,其行不同,故為五行。比相生而間相勝也。顯然是說,五行是指天地之氣的運行,有了陰陽,才有了四季,有了四季,才有了五行,之所以用“行”字,是因為天地之氣的運行方式不同。

五行之間,以季節相鄰的次序相生,以季節相間的次序相勝,也就是相剋。《素問·陰陽應像大論》所說的“天有四時五行,以生長收藏,以生寒暑濕燥風”,也是把四季和五行聯繫起來的。因此在《黃帝內經》裡,又把五行叫作“五運”。

這些都說明五行是揭示天地之間四季氣的運動變化規律、揭示人與自然的內在聯繫、揭示人體各器官氣機特性和相互聯繫的學說。

因此在五行學說中,木火土金水這5個字,已由具體的5種物質或材料的原義,昇華到5種氣的運動形式的高度,已由形而下的水平,上升到研究萬事萬物普遍規律的形而上的水平,也就是由“器”的水平,上升到了“道”的水平。

二、五行的屬性和歸類

伴隨著天空的斗轉星移,伴隨著地面上春、夏、長夏、秋、冬季節的更替。大自然的氣機進行著展放、上升、平穩、內收、潛降這樣有序的運動和變化,古人分別用木、火、土、金、水來代表它們的運動特性,這就叫五行。

五行所代表的氣的運動形式和特性各是什麼?將自然界萬物用五行進行歸類的依據是什麼?古人是用“仰觀天文,俯察地理,中知人事”的方法來研究的。

由於地球的自轉和公轉,使生活在北半球的華夏先人,在傍晚仰望星空時,很容易觀察到北斗七星的周日視運動和周年視運動。

就週年視運動而論,當北斗七星的斗柄在傍晚時分指向東方時,地面上則是春季;指向南方時,則為夏季;指向西方時,則為秋季;指向北方時,則為冬季,這就是四方和四季相對應的來歷。

東漢張仲景著《傷寒論·傷寒例》中,就有“四時八節二十四氣七十二候決病法”,記述了斗柄指向和四季、8個大節(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冬至、夏至、春分、秋分)、二十四氣以及七十二候的關係。

可見以觀察北斗七星斗柄的指向,來確定四季和節氣的方法,是由來已久而且也是很精確的,這在《傷寒論》中稱之為“鬥歷”。

仰觀天文,斗柄指東;俯察地理,地面為春。在這個季節微風和煦,冰雪消融,種子生根、發芽,草木根鬚下伸、枝葉上層。蜷曲成團而冬眠的熊,在春風的呼喚下,爬出樹洞,伸伸腰肢,一派舒展之相。

盤成圓盤而冬眠的蛇,被春風喚醒,伸展身體,慢慢爬出了山洞,開始了一年的新生活……從物候的觀察,到古人關於春季陽氣布陳、發散、發陳的論述,皆提示,在春季,是氣的展放、疏泄運動控製或主導著自然界一切生物的生命活動。

因樹木的根鬚和枝條皆喜展放條達,故古人便將氣的展放、疏泄運動形式,以“木”來命名,因此“木”在五行中,並不是指具體的樹木或木材,而是代表自然界在春季的氣的展放疏泄運動。

天有五行,人有五臟,在中醫學裡,稱肝和春氣相應,也就是說肝的生理特性和木氣的疏條展放之氣相應,臨床通過調肝舒肝,在上可以治療心肺疾病,在下可以通便、利尿,可以治療婦科疾病,都是利用了肝主疏泄展放的功能。

但有的書上說肝主“升”,春氣主“升發”,這就值得商榷了。而肝主生,春氣主生髮、展放,則是《黃帝內經》的本義。

斗柄指南,地面為夏,氣候炎熱,草木在地下的根鬚長勢明顯減緩,而在地面上的枝葉則繁茂生長,動物更加活躍,自然界一派欣欣向榮、蒸蒸向上的景象。

從物候觀察,到古人關於陽氣至夏洪盛、夏氣揚蕃秀之令、萬物蒸蒸向上、養長之道的論述,皆提示在夏季,是氣的上昇運動控製或主導著自然界一切生物的生命活動。

由於火性炎上,故以“火”字來命名。因此主升的是火氣,而不是木氣。木氣的運動一旦由“生”變成“升”,那就是木鬱化火,鬱火上炎,那就是病態了。

斗柄指西,地面為秋,氣候涼爽乾燥,草木枝葉枯萎,根鬚末端乾枯,養分向主幹內收,向果實和種子內貯藏;冬眠的動物此時在體內積聚了大量脂肪,以致顯得臃腫肥胖,以便等待嚴冬到來,進入冬眠狀態後慢慢利用這些能量。

從物候的觀察,到古人關於至秋要收斂神氣、養收之道、秋氣正收斂之令的論述,皆說明在秋季,是氣的內收、收斂運動控製或主導著自然界一切生物的生命活動。由於金屬密度大,象徵著收斂密集​​,故以“金”來命名。

斗柄指北,地面為冬,氣候嚴寒,萬物閉藏。種子深藏土中,生機潛閉,處於滯育狀態;冬眠的動物深居洞中,基礎代謝降至最低水平。從物候觀察到古人關於冬季地戶閉塞、陽氣伏藏、陽氣下沉、地氣下降、冬氣正養藏之令的論述,皆提示在冬季,是氣的下降、潛藏運動控製或主導著自然界一切生物的生命活動。由於水性就下,象徵著下降、潛藏,故以“水”來命名。

從春至夏,是由木氣的展放到火氣的上升,為氣的陽性運動;由秋到冬,是由金氣的內收到水氣的潛降,為氣的陰性運動。其間由陽轉陰,需經由夏秋之交的轉折過度,此時中醫稱之為“長夏”。

在長夏,暑熱未去,陰雨連綿,氣候悶熱潮濕。此時草木枝端長勢減緩,已經開花結果,正在化育種子和果實;動物孕育胎兒,繁育後代,已不如春夏求偶交尾之活躍。

由此推知,此時是平穩運動的氣控製或主導著自然界一切生物的生命活動。也就是氣的展放和內收運動相均衡,上升與下降運動相均衡,保持了一種動態的穩定,而土性最為敦厚平穩,於是便用“土”字來命名。

其實由春季木氣的展放,轉為夏季火氣的上升;由秋季金氣的內收,轉為冬季水氣的潛降;由冬季水氣的潛降,轉為春季木氣的展放,都存在著平穩過渡的一段時間,於是《黃帝內經》就有了“土旺四季”的說法。所謂土旺四季,是指在四季的最後18天,都是平穩運動的土氣占主導地位。

伴隨著天空的斗轉星移,伴隨著地面上春、夏、長夏、秋、冬季節的更替。大自然的氣機進行著展放、上升、平穩、內收、潛降這樣有序的運動和變化,古人分別用木、火、土、金、水來代表它們的運動特性,這就叫五行。

當然季節更替的決定因素,乃和地球繞太陽公轉時地球到太陽距離的周期性變化相關,並不取決於北斗七星斗柄的指向,斗柄指向只不過是觀察天象的參照物罷了,但卻是五行歸類的內容之一。

三、五行的生剋

生中有克,克中有生,生剋制化,從而保證了一年之中氣機變化的穩定狀態。只有這樣的穩定狀態,經過幾十億年的氤氳衍化,才化育了萬紫千紅的生命世界,所以所有的生命都被打上了五行的烙印。

五行之間,以季節為序,相資生、相養助、相促進,這叫五行的相生,也就是《春秋繁露》所說的“比相生”。春季木氣的展放,為夏季火氣的上升創造了條件,叫木生火;秋季金氣的內收為冬季水氣的潛降提供了前提,叫金生水。

火氣升至極點,必將停止上升而轉為穩定,叫火生土;長夏土氣的平穩,隨著秋季的到來,則將轉為金氣的內收,叫土生金;而冬季水氣潛降,生機閉藏,則為來年春季木氣的疏泄展放蓄積保存了能量,這就是水生木。

五行之間,以季節相間的次序相制約、相抑制、相剋制,叫五行的相剋,也就是《春秋繁露》所說的“間相勝”。如木氣的展放,抑制土氣的過度平穩,以防其壅實內收傾向過早出現,叫木剋土;土氣的平穩,可製約水氣的過度潛降,叫土克水。

水氣的潛降抑制著火氣的過度上升,叫水克火;火氣的上升,抑制著金氣的過度內收,以防其過早沉降,叫火克金;金氣的內收,制約著木氣的過度展放,叫金克木。

誠然對五行生剋的解釋,也有從五材之間的關係來論述的。如《素問·寶命全形論》說:“木得金而伐,水得火而滅,土得木而達,金得火而缺,水得土而絕,萬物盡然,不可勝竭。”

又如《五行大義》說:“木生火者,本性溫暖,火伏其中,鑽灼而出,故木生火。火生土者,火熱故能焚木,木焚而成灰,灰即土也,故火生土……”等等。表面看來,很是機械,甚至十分牽強,但從《素問》所言“萬物盡然,不可勝竭”來看,應是以五材之間的關係來代言五行的生剋規律。

清代醫家黃元禦在《四聖心源》裡說得十分明白:“其相生相剋,皆以氣而不以質也,成質則不能生剋矣。”黃氏所說的“氣”,就是指氣的運動,“質”則指具體的材料或物質。

故黃氏進一步說:“相剋者,制其太過也。木性發散斂之以金氣,則木不過散;火性升炎,伏之以水氣,則火不過炎;土性濡濕,疏之以木氣,則土不過濕;金氣收斂,溫之以火氣,則金不過收;水性降潤,摻之以土氣,則水不過潤。”

皆氣化自然之妙也。”雖然在有些細節上和前面的解釋有所不同,但精神是一致的,皆是從氣的運動形式之間的養助、制約關係來認識五行生剋的本質。

五行之間,有相生則不至導致某行的不足,有相剋則不致造成某行的太過。生中有克,克中有生,生剋制化,從而保證了一年之中氣機變化的穩定狀態。

只有這樣的穩定狀態,經過幾十億年的氤氳衍化,才化育了萬紫千紅的生命世界,所以所有的生命都被打上了五行的烙印。於是植物有了生長化收藏的生命節律,動物有了生長壯老已的生命過程。

《素問·天元紀大論》說:“夫五運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可不通乎!”把五運也就是五行和陰陽並列起來,都看成是化育生命的本源。

《傷寒卒病論集》說:“夫天布五行,以運萬類,人禀五常以有五臟,經絡府俞,陰陽會通,玄冥幽微,變化難極……”,儘管有人認為這段話可能是衍文,不一定是張仲景的原話。

但肯定不是現代人的話,可見古人顯然沒有把五行當作地球上的5種具體材料、物質或元素,而把五行看成是化育和支配萬事萬物的氣的運動規律,甚至稱其為“五常”。

由於五行學說是在漫長的歷史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在其形成的過程中,出現不同的觀點,甚至在運用五行對自然界以及人體臟腑器官的分類上,出現不同的認識,這完全可能並且客觀存在,而且是可以理解的。

何況道家、丹家、兵家、儒家,根據各自學派之所需,對五行學說進行附​​會改造,這也都是歷史事實。但是,中醫學中的五行學說和陰陽學說一樣,原本是古代人類研究天地大自然氣的運動和變化規律的學說,是研究生命起源、生命運動規律的古代自然科學學說。

中醫學是依據自然規律和生命規律來預防和診治疾病的。

文章來源:崆峒養生匯

秋燥當養肺氣,老中醫總結5大最實用的養肺方法


秋天, 從立秋開始, 歷經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六個節氣,其中的秋分為季節氣候的轉變環節。《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指出:”夫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所以聖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故與萬物沉浮於生長之門,逆其根則伐其本,壞其真矣。”因此秋季養生,要遵循”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自然規律,凡精神情志、飲食起居、運動鍛煉、皆以養收為原則。

秋燥當養肺氣,秋季是人體陽消陰長的過渡時期,要以養陰為主。秋天主收,萬物收斂,肺氣內應,養生應以養肺為主。”收斂神氣,逆之則傷肺”,秋季,經絡運行到手太陰肺經,是進行呼吸系統保健的最佳時機,所以傳統養生提倡秋季宜養肺。

1、呬字功,補肺氣

肺臟主一身之氣,呼吸通過鼻腔,而周身皮膚的毛竅也完成一部分呼吸功能。古人講,肺葉嬌嫩,不耐寒熱,外邪侵襲,來自皮表、口腔、鼻孔;內有臟腑氣機變化、情志波動的影響。內外所致,出現鬱熱,“火性炎上”,向上也會影響肺臟的機能。以至於肺家勞熱,出現氣壅咳嗽,皮膚瘙癢,四肢勞煩,鼻塞,胸背疼痛等等。

古人六氣治肺法有“呬”字訣。

發音:呬字從俗讀四;正音為戲,五音配商,讀如夏,聲短氣長。

口型:開口張腭,舌尖輕抵下腭。

動作:呼氣念呬字,兩手從小腹前抬起,逐漸轉掌心向上,至兩乳平,兩臂外旋,翻轉手心向外成立掌,指尖對喉,然後左右展臂寬胸推掌如鳥張翼。呼氣盡,隨吸氣之勢兩臂自然下落垂於體側,重複六次,調息。

最好在清晨時,念30遍。若雙手自覺酸痛,以十遍為度,稍事休息,再重複。用呬字吐納,可以在秋季,順勢增強肺臟清肅、清除廢濁之物;“金氣清肅”,也能使鬱熱下降化散,保持肺部通暢清潔。

2、理肺宣肺,艾灸身柱、肺俞、風門

身柱穴

身柱穴被日本醫學界譽為“小兒百病之灸點”。位於背部第3 胸椎棘突下,含有全身支柱的意思,有補益肺氣、止咳平喘、溫化痰濕、健腦益智、防病強身的作用,能通治小兒科的多種疾病,在《養生一言》一書中,就有“小兒每日灸身柱,可保無病”之說。

小兒灸身柱的方法:一般用小艾條懸灸(燃端距皮膚3厘米上下)8-10分鐘,每週灸1-2次,可連灸數月。由於小兒皮膚嬌嫩,對艾灸的溫熱度比較敏感,加上嬰幼兒好動,不易配合,故在施灸過程中要格外小心,施灸者要將自己的手指置於穴位兩旁的皮膚上,以感知艾灸熱力的強弱,防止燙傷幼兒皮膚。

身柱穴除了運用灸法之外,還可以施行拔火罐法,拔罐時應選擇口徑稍小一點的罐具,拔後置於穴上不動,停留數分鐘左右,叫做“坐罐”;若先在罐口塗上少許潤滑油(如凡士林或食用油),罐具吸附於穴位上之後,手握罐底,水平向上下左右移動火罐,叫做“走罐” 。走罐可反復進行,直至局部皮膚發紅為止。

由於小兒皮肉嬌嫩, 為防火罐溫度過高燙傷皮膚, 拔罐時火力不宜太強,以免火罐吸拔過緊,取罐時用手指輕輕按壓罐口皮膚,動作要輕,切忌硬拔。

肺俞、風門穴,祛散風寒

肺俞穴為足太陽經背部的腧穴,俞同輸,因其內應肺臟,是肺氣轉輸、輸注之處,為治療肺臟疾病的重要腧穴,故名肺俞。

肺俞穴是主治肺臟疾患的重要腧穴,《針灸甲乙經》說:“肺氣熱,呼吸不得臥,上氣嘔沫,喘氣相追逐,胸滿脅膺急,息難,……,肺俞主之”,《針灸資生經》雲:肺俞治療“喘與哮”。

身柱穴旁開1.5 寸就是肺​​腧穴,是直接調治多種肺髒病症的腧穴,如傷風感冒、咳嗽、哮喘等。另外,中醫認為肺氣通於鼻,肺與皮毛相合,所以,肺俞還可以防治各種鼻病(如鼻塞、流涕、鼻炎、鼻竇炎、鼻出血)以及皮膚病等。

艾灸該穴主治肺髒病變,對改善肺臟功能,消除肺臟功能失常所產生的理證候,具有一定功效,故有解表宣肺、肅降肺氣的作用。艾灸可以調理咳嗽、哮喘、咳血、肺癆及過敏性鼻炎等症。

這個季節常灸肺俞穴、風門等穴可以補肺衛之氣,祛散風寒外邪,達到防治外感疾病的目的。

風門乃風邪出入之門戶,位於第2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處,常灸風門具有祛散風寒外邪的作用,可預防感冒等外感疾病的發生。

3、潤肺火、補肺氣,常用藥膳粥

百合杏仁赤豆粥

在清肺火方面,可以食用百合杏仁赤豆粥。百合10 克,杏仁6 克,赤小豆60 克, 白糖少許,先將赤小豆洗淨,加水適量,與粳米一起,先以大火煮沸,然後在半熟的粳米鍋內加入百合、杏仁、白糖,以文火同煮至熱即成。適用於肺陰虛,虛火旺盛,口乾、口苦者。

枇杷梨皮川貝飲

枇杷梨皮川貝飲可以潤肺止咳,具體做法是枇杷葉15 克,鮮梨皮15 克,川貝10克,以水煎煮取汁去渣代茶飲。適用於肺熱、口乾咳嗽者。

黃芪山藥粥

黃芪山藥粥可以補肺氣。黃芪30 克,山藥30 克,粳米50 克,先用水煮黃芪取汁去渣,再用汁煮山藥、粳米做粥,晨起空腹食用。適用於肺氣虛、容易感冒者。

此外,應避免貪涼。

古代醫書提到:“形寒飲冷則傷肺”。這是說如果沒有適當保暖、避風寒,或者經常吃喝冰冷食物飲料,容易損傷肺部機能而出現疾病。

4、調和情志遠離悲秋

進入秋天之後,從“天人相應”來看,肺屬金,與秋氣相應,肺主氣司呼吸,在志為憂。肺氣虛者對秋天氣候的變化敏感,尤其是一些中老年人目睹秋風冷雨,花木凋零,萬物蕭條的深秋景況,常在心中引起悲秋、淒涼、垂暮之感,易產生抑鬱情緒。

宋代養生家陳直說過:“秋時淒風慘雨,老人多動傷感,若顏色不樂,便須多方誘說,使役其心神,則忘其秋思。”可見,秋季注重調攝精神為養生之要務。正像《素問·四氣調神大論》說的:“使志安寧,以緩秋刑。收斂神氣,使秋氣平。無外其志,使肺氣清。此秋氣之應,養收之道也”。

因此,對中老年人來說,應有“心無其心,百病不生”健心哲理,養成不以物喜,不為己悲,樂觀開朗,寬容豁達,淡泊寧靜的性格,收神斂氣,保持內心寧靜,可減緩秋季肅殺之氣對精神的影響,方可適應秋季容平的特徵。

所以,中老年人要結伴去野外山鄉,登高遠眺,飽覽大自然的風景。

5、宣肺益肺,多笑、勤沐浴

笑能宣肺:笑是一種健身運動,它能使胸廓擴張,肺活量增大,胸肌伸展,還能宣發肺氣,調節人體氣壓的升降,清除疲勞,驅除抑鬱,解除胸悶,恢復體力,使肺氣下降,與腎氣相通,增加食慾。

沐浴益肺:金秋季節勤沐浴有利於血液循環,使肺與皮毛氣血相通,一般秋季洗澡的水溫最好在25度左右,洗浴前30 分鍾先喝淡鹽開水一杯,洗浴時不宜過分揉搓,以浸浴為主。

文章來源:KGH健康私塾

濕蘊胃腑、濕困脾土、濕熱蘊結、寒濕中阻,中醫治濕十二法,附方


1、芳香化濁,和胃降逆,用治濕蘊胃腑

症狀:胃脘痞悶不適,食後脹滿,噁心欲吐,納呆食少,呃逆時作,舌淡紅,苔薄白膩,脈滑或濡。

治則:芳香化濁,和胃降逆

處方:姜半夏10克,枇杷葉10克,藿香12克,蘇梗6克,白蔻仁(後下)6克,陳皮10克,茯苓10克,杏仁6克,生薑3克。

加減:苔白厚膩者,加草果6克;苔薄黃膩者,加竹茹12克,蘆根15克;苔黃厚膩,口黏苦者,去蘇梗,加黃芩6克,黃連3克;嘔苦、嘈雜者,加吳萸3克,黃連6克。呃逆、嘔吐甚者,加刀豆12克,旋覆花(包)10克。

2、芳香醒脾,燥濕行氣,用治濕困脾土

症狀:脘痞腹脹,周身倦怠,肢體沉重,納穀不馨,厭油膩,口黏,吐白痰涎沫,大便黏滯不爽或溏洩,舌淡紅,苔白膩,脈濡滑。

治則:芳香醒脾,燥濕行氣。

處方:佩蘭10克,藿香12克,蒼朮9克,砂仁(後下)3克,厚朴9克,白芷6克,大腹皮9克,陳皮9克,茯苓12克,澤瀉6克,六一散(包)12克,桔梗6克。

加減:頭昏蒙不清者,加蔓荊子6克;帶下清稀者,加炒荊芥穗9克,炒薏苡仁20克。肢體沉重較甚者,加防風、防己各6克,去肌表經絡之濕。

3、清熱祛濕,調中行氣,用治濕熱蘊結

症狀:胸膈不適,脘腹脹滿,肢體沉重,口乾苦而黏,大便黏滯不爽或便秘,小便黃濁或短赤,午後身熱,心中煩熱,舌淡紅或紅,苔黃膩,脈濡數或滑數。

治則:清熱祛濕,調中行氣。

處方:黃連6克,梔子3克,豆豉6克,厚朴10克,藿梗10克,半夏9克,茵陳12克,白蔻仁(後入)6克,杏仁10克,滑石(包)15克,通草6克。

加減:濕重於熱者,去梔子,減黃連為3克,加草蔻10克,熱重於濕者,加黃芩9克,連翹6克。大便黏滯不爽者,加敗醬草12克,枳實10克;大便秘者,加檳榔片6克,生大黃(後下)1.5克。

4、溫中散寒,燥濕行氣,用治寒濕中阻

症狀:脘腹脹滿,隱隱作痛、遇寒則甚,得熱痛緩,瀉下清稀,納呆食少,口淡不渴,周身沉重,肢體酸楚,舌淡苔白滑膩,脈沉遲。

治則:溫中散寒,燥濕行氣。

處方:厚朴9克,乾薑6克,草蔻仁(後入)6克,蒼朮12克,陳皮9克,茯苓12克,澤瀉6克,廣木香(後下)6克。

加減:兼寒濕外侵,身冷惡寒,肢體酸痛者,加蘇葉9克(後入),羌活9克。兼肝經虛寒,出現胸脅不適,痛連少腹,婦人經來腹痛者,去砂仁、澤瀉,加烏藥9克,醋元胡10克,當歸12克。

5、益氣健脾,化濁祛濕,用治脾虛濕困

症狀:脘痞腹脹,食後為甚,頭重昏蒙,面色萎黃,神疲肢倦,懶於動作,口淡納呆,大便溏薄,舌淡胖有齒痕,苔薄白膩,脈細弱。

治則:益氣健脾,化濁祛濕。

處方:太子參12克,茯苓12克,蒼朮10克,半夏9克,陳皮9克,砂仁(後入)4克,扁豆10克,藿香6克,佩蘭10克,生薑3片。

加減:氣虛下陷,脘腹重墜者,去扁豆、藿香、佩蘭,加黃芪15克,炒枳實9克,升麻6克。頭蒙較甚者,乃清陽不升,加荷葉6克,葛根10克。有食滯者,加焦三仙30克,香櫞皮9克。

6、宣肺理氣,健脾祛濕,用治濕邪瀰漫,中上同病

症狀:胸膈痞悶,脘腹脹滿,頭昏沉重,厭食納呆,口中黏膩,渴不欲飲,舌淡紅,苔白膩,脈濡或滑。

治則:宣肺理氣,健脾祛濕。

處方:藿荷梗(各)12克,杏仁(去皮尖)9克,豆豉9克,佩蘭12克,白蔻仁(後下)6克,半夏9克,厚朴9克,茯苓12克,竹葉6克,枇杷葉10克。

加減:胸膈痞悶較甚者,去豆豉、竹葉,加枳實9克,香櫞皮9克。肺氣上逆,咳嗽有痰者,去豆豉、佩蘭、竹葉,加前胡10克,陳皮10克。胃氣上逆而嘔者,加旋覆花(包)10克,生薑6克。濕邪化熱者,加黃芩6~9克。

7、疏肝緩急,燥濕運脾,用治濕邪中阻,肝脾不和

症狀:脅肋脹滿,脘腹痞悶,隱痛不適,痛甚則瀉,瀉後痛減,復如故。體倦乏力,納呆嘔逆,舌淡苔白膩,脈虛弦,重取無力。

治則:疏肝緩急,燥濕運脾。

處方:柴胡12克,枳殼10克,青陳皮(各)9克,蒼白朮(各)10克,薏苡仁15克,防風6克,白芍12克,甘草6克。

加減:脾氣虛者,加太子參12克,茯苓12克。中陽虛寒者,加干姜3克,草果6克。如出現嘈雜泛酸,嘔吐苦水,舌邊紅,口乾黏苦者,則為濕熱內蘊,膽胃不和,宜合黃連溫膽湯加減。

8、疏肝利膽,清熱祛濕,用治濕阻肝膽,蘊熱發黃

症狀:胸脅滿悶,兩肋痛脹,身目發黃,脘痞腹脹。口乾黏苦,噁心嘔吐,納呆,四肢困重,小便黃濁,大便不調,舌淡苔薄黃膩,脈沉弦滑。

治則:疏肝利膽,清熱祛濕。

處方:柴胡12克,茵陳15克,枳殼15克,赤芍12克,川朴10克,川楝子6克,鬱金9克,茯苓12克,澤瀉6克,蒼朮6克,甘草6克。

加減:如濕鬱化熱,熱重於濕者,去川朴、蒼朮、川楝子,加黃芩10克,龍膽草6克,車前子(包)12克。如脅痛較著者,去澤瀉,加元胡9克。如為寒濕下注,少腹拘急,睾丸墜脹者,上方去茵陳、澤瀉,加干姜6克,烏藥10克,鹽茴香12克,以暖肝散寒,行氣化濕。

9、補益脾腎,溫陽化濕,用治濕邪蘊阻,脾腎陽虛

症狀:脘腹痞悶不適,時發凝痛,得熱則緩,納呆運遲,面色白光白,神疲懶言,周身困重,肢冷畏寒,大便溏瀉,腰背酸楚沉重,舌淡胖有齒痕,苔白滑膩,脈沉遲尺弱。

治則:補益脾腎,溫陽化濕。

處方:附子(先煎)9克,炮薑6克,白朮12克,茯苓12克,黨參10克,厚朴6克,廣木香(後入)6克,炙甘草4克。

加減:如瀉利次數較多,清稀如水者,加豬苓12克,澤瀉10克,增加利水滲濕之力,利小便而實大便。如以腰背酸楚疼痛症狀明顯者,加桑寄生15克,山藥12克。

10、清熱燥濕,調氣行血,用治濕熱阻滯腸道

症狀:下痢赤白膿血,肛門灼熱,腹痛腹脹,裡急後重,身熱心煩,小便短赤,苔黃膩,脈滑數。

治則:清熱燥濕,調氣行血。

處方:黃連9克,黃芩10克,大黃(後下)3克,赤白芍各12克,當歸12克,廣木香(後下)9克,檳榔6克,葛根12克,甘草6克。

加減:如濕邪偏重,下膿多於下血,身熱不甚,脘痞嘔惡,苔白膩者,上方去大黃,加藿香12克,蒼朮6克。如熱毒較盛,下血多於下膿,血色鮮紅,壯熱煩渴,舌紅苔燥者,宜加白頭翁12克,敗醬草15克,銀花15克,赤芍改丹皮。兼食滯者,噯腐吞酸,嘔吐呃逆,糟粕與膿血雜下者,加枳實12克,炒萊菔子9克,谷麥芽各15克。如下痢赤白黏凍,白多赤少,伴腹痛畏寒,裡急後重,脘痞納差,頭身困重,舌淡苔白膩,脈濡緩者,為寒濕之邪內蘊腸道。治應溫中散寒,行氣燥濕,方用胃苓湯加當歸、炮薑、廣木香。

11、燥濕止帶,用治濕阻胞宮,帶脈不利

症狀:帶下量多,或色白清稀,如涕如涎,或帶下黃濁,腥臭。腰膝困重酸軟,少腹墜脹,肢體倦怠,苔膩,脈緩滑。

治法:白帶,健脾燥濕止帶;黃帶,清熱燥濕止帶。

處方:白帶方:蒼白朮各12克,陳皮12克,薏苡仁15克,車前子(包)12克,山藥15克,炒荊芥穗9克,生龍牡(另包,先煎) 20克,柴胡12克,茯苓15克,澤瀉9克,甘草6克。

加減:有頭昏沉重,或頭蒙不清者,去澤瀉,加川芎6克,天麻6克。少腹脹痛較著,遇寒痛甚者,上方去車前子,加炮薑6克,烏藥10克。如伴面色萎黃,氣短乏力。舌淡胖有齒痕者,乃脾氣虛弱,上方加太子參12克,甘草改為炙草。

黃帶方:黃柏10克,芡實15克,車前子(包)15克,椿根皮12克,薏苡仁15克,澤瀉9克,川楝子10克,山藥18克。

加減:帶下色赤者,加雞冠花15克,丹皮12克,以清熱涼血。外陰搔癢,或有外陰濕疹、潰瘍者,加用自擬“帶下外洗方”:苦參30克,馬鞭草30克,車前草20克,黃柏15克,蛇床子15克,白礬10克。煮沸20分鐘,先薰後洗,1日2~3次。

12、清熱祛濕,通利膀胱,用治濕蘊膀胱

症狀:小腹脹滿,小便頻數,淋瀝赤澀,尿道疼痛或點滴不通,口黏口苦,渴不欲飲,苔黃膩,脈滑數。

治則:清熱祛濕,通利膀胱。

處方:瞿麥12克,萹蓄12克,木通10克,滑石(包)15克,車前子15克,竹葉9克,梔子9克,甘草梢6克。

加減:如尿中帶血者,為熱傷血絡,迫血妄行,加小薊15克,蒲黃(包)12克,生地15克。如小便黃赤混濁,或如米泔水樣者,加萆薢12克,黃柏9克。如排尿突然中斷,尿道刺痛窘迫,或尿中有砂石者,為濕熱蘊結,煎熬尿液,結為砂石,阻閉尿道,加海金沙(布包)15克,金錢草20克,雞內金粉3克(分2次沖服),琥珀粉3克(分2次沖服)。經治症減,餘邪未淨者,不可專事清利,以免傷陰耗液,當用清心蓮子飲加減,以扶正清除餘邪。

文章來源:KGH健康私塾

人體六大長壽穴位,找對位置多按按,一定要記住!

中醫養生順口溜,通俗易懂又實用,每天照著做!

濕氣通於脾,秋季祛濕抓的3個穴位參考


中醫講“濕氣通於脾”,所以健脾祛濕是養生的重要環節。下面和大家分享的這3個重要穴位,只要平時按一按,就能夠有效化濕、健脾、和胃,補中益氣,通經活絡。

1、豐隆穴

功效:

豐隆穴屬於胃經,又聯絡脾經,能調治脾和胃兩大臟腑,有很好的除濕祛痰的效果。

取穴:

從腿的外側找到膝眼和外踝這兩個點,連成一條線,然後取這條線的中點,接下來找到腿上的脛骨,脛骨前緣外側1.5寸,大約是兩指的寬度,和剛才那個中點平齊,這個地方就是豐隆穴。

按摩方法:

用大拇指略微用力按壓穴位,以略感疼痛為基準,按住5秒後鬆開,雙手交替互按3~ 5分鐘。平時也可用拳頭輕輕敲打此穴,以皮膚會自然變紅為標準,每次5~10 分鐘。豐隆穴一般比周圍要敏感,按摩時會有輕微疼痛感。

2、足三里

功效:

足三里穴,是“足陽明胃經”的主要穴位之一,有生髮胃氣、燥化脾濕的功效。民間常說:“常按足三里,勝吃老母雞”,可見足三里對於強壯身體有多重要。

取穴:

足三里位於外膝眼下四橫指、脛骨邊緣位置。

按摩方法:

用大拇指指端按放在足三里穴處,作點按活動,一按一鬆,每分鐘按壓15~20次,每天按壓約5~10分鐘。按摩時,有酸脹、發熱的感覺為宜。

3、脾俞穴

功效:

有利濕升清、健脾和胃、益氣壯陽的功效。

取穴:

脾俞穴位於背部,第11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肚臍對應的是第二腰椎,再向上摸三個椎體,下面旁開兩指處即是。

按摩方法:

用兩手拇指指腹放置在脾俞穴上,逐漸用力下壓,按而揉之,使患處產生酸、麻、脹、重的感覺。再用擦法,即來回摩擦穴位,使局部有熱感向內部深透,以皮膚潮紅為度。如此反复操作5~10分鐘,每日或隔日1次。

文章來源:崆峒養生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