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怕冷怎麼辦?按這個穴位從此不再怕冷


針對疾病:懼冷證

適宜人群:各年齡段女性

操作方法:兩手交替用中指以輕柔力量慢慢按壓另一手的陽池穴。長期堅持。

俗話“十個女人九個冷”,意思就是說大部分女性都有怕冷的特點,尤其是中國女性,因為體質比較弱,所以就特別怕冷,好多女性都有難以言說的痛經,歸根到底,還是我們身體內的供熱系統出了問題。這個系統的閘門壞了,熱能就不能散發,身體當然就冷了,身體自然也承受不了。



手腳冰冷症在中醫上也叫“懼冷證”,我就曾在極鶴的中醫養生館見過一個典型的懼冷證患者,她在冬天的時候來這裡看病,這個患者50多歲了,她得這病已經好多年,一到了冬天,手腳不管怎麼樣都是冰涼的,無論穿上多厚的鞋、戴多厚的手套,也暖和不過來。因為她是一個個體戶,需要長時間在外面做生意,所以一到冬天,在外面就難受。

聽了她的敘述我覺得她這個病還真是挺嚴重,但也不是沒有解決的辦法,當時極鶴的王大夫給她介紹了一個穴位,把她這個懼冷證的問題全解決掉。

這個穴位就是陽池穴,陽池穴是調節全身血液循環的重要穴位。只要刺激這一穴位,便可迅速暢通充血、暖和身體。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在手腳發冷時,用兩個手背互相摩擦,這就刺激到了陽池穴,沒多久身體就會暖起來。那麼陽池穴為什麼就可以治療懼冷證呢?先看看它的名字,“陽池”,陽光的池子,可不就能囤聚太陽的熱量。刺激這個穴位可以恢復三焦經的功能,將熱能傳達到全身,簡直就是你身體內一個看不見的小火爐子,冷的時候打開它的閘門,火苗一會兒就竄上來,全身馬上就覺得暖和了。

“這是啥原因啊,我這些年這麼痛苦,一個小小的穴位就可以解決嗎?”她有些疑惑地問。

極鶴的王大夫告訴她別看這個穴位不起眼,但是作用可不小。陽池穴是三焦經上的主要穴位,三焦經專司上焦、中焦、下焦這三組人身上的發熱系統,其中上焦支配心臟和肺的呼吸功能,中焦支配消化器官,下焦支配泌尿器官。

大家應該都有這樣的體會吧?做完運動或者吃完飯以後,我們的身體馬上就變得很暖和,這是什麼原因呢?就是由於上焦和中焦發揮了功能。排完尿後為什麼會情不自禁打起輕微的哆嗦呢?這是下焦放出熱量的緣故。

陽池穴在哪裡呢?很好找,它位於人體的手腕部位,即腕背橫紋上,往前對著中指、無名指的指縫,基本上是腕背正中間的地方,在這裡找到一個痛點就是陽池穴的所在。刺激陽池穴的時候,動作要慢慢地,時間要長些,手法要輕柔。具體的做法是這樣的:兩手齊用,先以一隻手的中指按壓另一手的陽池穴,再換過來用另一隻手的中指按壓這隻手上的陽池穴。這種姿勢可以自然地使力量由中指傳到陽池穴內,操作起來非常簡便。

按摩了陽池穴以後,可以再順便按摩湧泉穴,它是腎經裡的重要穴位,也是人身體內的一個要穴,這個湧泉穴可不簡單,俗稱人體內的長壽大穴,它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強筋壯骨。

平時揉一揉,敲打敲打,別看就幾個小小的穴位,卻能為你的身體添加能量,為你的身體升溫呢!

文章來源:極鶴堂小兒推拿

教你從頭到腳拍一拍,氣血暢通生病少


寫在開頭:拍打方法是屬於養生保健的範疇,實症體質更適合練習,掌握好力度,沿經絡運行方向。已經患有疾病,需要到正規醫院進行綜合治療。

中醫中常常以針灸、按摩等手法,來疏通經絡,起到治病救人的目的。這也是中醫中為什麼說“用針之道氣至為要;灸者溫通經絡,驅散邪氣;砭者之意,以調血絡風痺;湯藥調理,以入經為妙”的原因。教你從頭到腳拍一拍,氣血暢通百病不生。


一、如何從頭拍到尾

拍打的方法有很多,但是總的來說要順著身體經絡的方向拍打,人體有12經脈,具有運行氣血、聯接臟腑內外、溝通上下、溝通表裡的作用。

12經脈通過手足、陰陽、表裡等聯接,構成一個周而復始的循環系統,氣血通過經脈的運行到達每一個部位,達到疏通經脈,強化血氣運行,增強免疫力,防病治病和延年益壽的作用。拍打一定要順著經絡進行。



1.拍打手三陰經

手三陰經包括:手太陰肺經、手少陰心經以及手闕陰心包經。

手三陰經位置:在《靈樞·逆順肥瘦》中記載“手之三陰、從胸走手。”所以,拍打時由胸部開始,經過肩膀前部,經過大臂內側,腋下,肘窩,小臂內側,手掌,最後到指尖。

拍打方法:自我拍打時,利用左手拍右側,右手拍左側,每一次持續3分鐘左右。

2.拍打手三陽經

手三陽經包括:手陽明大腸經、手太陽小腸經以及手少陽三焦經。分佈在手臂的外側,屬表,由手走頭,所以叫手三陽經。

手三陽經位置:在《靈樞·逆順肥瘦》同樣記載了其位置:“手之三陽,從手走頭。”

所以,在拍打時,從手背上手指的背部開始,向上經過手背,手腕,小臂外側,大臂外側,肩部,以及肩部後面。因為其由手走頭,所以最後以頸部和麵頰結束。

拍打方法:左右手相互拍打,一側以3分鐘左右為宜。

功效:強健內腑,有散外邪的作用。

3.拍打足三陰經

足三陰經包括:足太陰脾經、足厥陰肝經、足少陰腎經。主要分佈在腿內側,屬於表里中的里。

足三陰經位置:在《黃帝內經靈樞·逆順肥瘦》中記載“足之三陰,從足走腹。”方向是由足部經過下肢的內側,腹部,到達胸部。

拍打方法:由左胸部上側開始拍打,經過胸口,向下經過腹部,小腹,然後股內側,大腿內側,小腿內側,最後到腳踝和腳心。

拍打時候速度和節奏都要均勻,力度要食用,不宜過大。同樣是左右互拍,3分鐘左右為宜。

功效:有助於強化此經脈上的氣血運行,降濁升清,驅除外邪。具有健脾胃、除濕排毒。


4.拍打足三陽經

足三陽經包括:足陽明胃經、足太陽膀胱經、足少陽膽經。分佈在腿的外側和後側。屬於表。

足三陽經位置:其遵循方向是由頭部經過軀幹,到下肢外側,止於腳部。從頭部側面開始,到頭部後面,頸部,後背,腰部,腰骶部,臀部,大腿外側,小腿外側,腳背,最後到腳趾。

拍打方法:左右互拍,從上而下拍打,而背部不容易拍打,可以選擇撞背方法。力度不宜大,每側以3分鐘為宜。

功效:疏通足三陽經脈,強化氣血、營衛。具有增強免疫力,防病治病,強腎和治療腰腿痛,四肢無力等症狀。

二、為何要拍打身體

《黃帝內經》記載“經絡者,所以決死生,處百病,調虛實,不可不通。”說的是經絡對於生命的重要性。

因此,中醫中常常以針灸、按摩等手法,來疏通經絡,起到治病救人的目的。這也是中醫中為什麼說“用針之道氣至為要;灸者溫通經絡,驅散邪氣;砭者之意,以調血絡風痺;湯藥調理,以入經為妙”的原因。

拍打健身,其通過利用自己的手掌或握拳拍打身體,起到促進血液循環,活動筋骨、肌肉,增強內臟的代謝,健身疾病的發生。

當我們長久保持一個姿勢後,通過拍打酸痛部位,來緩解肌肉僵硬。用敲背、捶腰等方法,來舒緩壓力,解除疲勞。其所用的道理和拍打一樣,都是疏通經絡,經絡通了自然就不會痛。

12經脈通過手足、陰陽、表裡等聯接,構成一個周而復始的循環系統,氣血通過經脈的運行到達每一個部位,達到疏通經脈,強化血氣運行,增強免疫力,防病治病和延年益壽的作用。拍打一定要順著經絡進行。

文章來源:雲南中醫

痛經,必須梳理肝、脾、腎經,試試這5個穴位!


痛經和肝、脾、腎的關係很密切,要梳理肝、脾、腎經。可以用地機穴、三陰交、陰包穴、太衝穴、水泉穴等五個穴位對付痛經。



脾經上的易堵穴位地機穴、三陰交

探查脾經,我們用小指的掌指關節。脾經很長,我們主要找小腿這一段。



兩個痛點之一,地機穴



兩個痛點之一,三陰交

大家可以坐在沙發上,翹一個二郎腿,摸一下小腿,有一根骨頭很粗大,骨頭的內側就是脾經循行線路,外側是胃經。



從膝關節到踝關節這一段,用自己的小指掌指關節敲擊,注意不要敲到骨頭上,是在骨頭縫上行進。

手法仍然是:發力力矩要短,3厘米左右;力的角度是垂直的,速度不用很快。從膝關節脛骨內側緣依次敲擊到踝關節。多數朋友是在膝關節下方四指寬處,內踝間上面四指寬處有兩個痛點。疼痛的感覺,一種是有點發酸,一種是特別疼痛。

說明氣堵在這兩個點,過不去。這個氣被你導引起來之後,它拼命地撞擊這個堵塞點。酸的朋友說明氣血相對弱一些,它撞擊得軟綿綿的,這種情況下不妨再服用一些補益氣血的藥物。

找到兩個穴位後,輕輕地用掌根按揉。我個人喜歡敲揉結合——在一個點上敲三下,然後揉一下;敲三下,揉三下。大家切記,力量不要很大。使勁敲沒必要,對待身體要溫柔。

脾經按揉一會兒,小腿會有一種暖暖的感覺,這是氣血流轉起來的表現。

肝經上的易堵穴位陰包穴、太衝穴

用我們大拇指的指間關節,把大拇指立起來。採用坐正、坐直,雙腳平放地上的姿勢。



陰包穴取穴

肝經很長,從大腳趾一直走到頭部,我們找大腿內側上的肝經穴位。

注意不是大腿上面也不是大腿下面,是大腿內側。在內側正中線上畫一條線,一分為二,用右手大拇指指間關節,順著這條線從上到下輕敲探查。注意動作要領同上。

從大腿上方依次敲擊到膝關節,在膝關節上方大概五指寬的地方有一個強烈的痛點,它就是肝經上很著名的一個穴位——陰包穴。

找到之後輕輕按揉,因為這個地方往往非常疼。陰包穴還有個特點,它不僅疼,還帶著一種很緊繃的感覺,特別硬。說明肝是很緊張的。

陰包穴幾乎沒有人不疼的,和我們今天所處的大時代背景有關係,我們一直追求更高、更快、更強。肝最喜舒達,一張一馳,可是我們張得太厲害,收不回來了,所以會有疼和硬的感覺。



太衝穴取穴

肝經另外一個很有名的穴位,叫太衝穴。太衝穴特別好找,在大腳趾和二腳趾延長線的交匯處,在腳麵的最高點,可以用食指定揉。

曾有朋友說:我沒有感覺啊!

大家別忘了,上面陰包穴疼得很厲害,為什麼太衝穴沒有反應呢?是因為氣堵在上面了。所以記住我們疏通肝經的秩序是先按揉、敲揉陰包穴,待陰包穴痛感下降後,再點揉雙側的太衝穴。直到太衝穴也不疼了,說明肝經的下肢部分基本暢通了。




腎經上的易堵穴位水泉穴



水泉穴取穴

腎經的易堵塞穴位是水泉穴。看上圖,找到水泉穴後,把拇指放到水泉穴上按揉,注意固定著,不要蹭來蹭去,要用擰螺絲的力,一圈一圈逐漸加力。水泉穴多數人都會是刺痛的感覺,好在它雖然按揉起來疼得厲害,但是通暢起來的速度也是很快。

上面講的五個穴位,有痛經史的朋友或者正在痛經的朋友,不妨依次探查,按揉敲揉每個痛點3到5分鐘,每個穴位交替進行,往往一個穴位做第二遍的時候,痛感已經下降,你只是引導一下,氣的周流是身體自己完成的。

沒有痛經問題或者男士,對這幾個肝、脾、腎常見堵點,也應該做出計劃,每天兩次,每次3到5分鐘,持續按揉,大概一個禮拜左右這些痛感就消失了,意味著這個氣血在這些經絡上比較暢通了。

溫馨提示:本平台分享的健康信息,僅供大家參考交流,不作為醫療診斷依據。如有需要,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文章來源:健康衛視濟寧新媒

按摩人體這幾個“窩”,讓疾病無處可藏



常拍打按摩幾個養生窩

人體有幾大養生窩,經常拍打按摩,能收到神奇功效。

適度按摩這些部位,可刺激穴位,疏通經絡,調和氣血,緩解疲勞,以達到養生保健的目的。



按眼窩,安神緩頭痛

眼窩處有晴明、攢竹、四白、承泣、絲竹空等諸多穴位,通過按摩可減低眼壓,緩解眼部疲勞,提高眼部機能,對近視眼、老花眼及用眼過度等引起的目赤昏花、視物不明有明顯改善作用。

按摩這些穴位還能鎮靜安神、改善頭痛,也可延緩眼周皮膚衰老,預防皺紋出現。

輕閉雙目,用食指與中指指腹分別順時針與逆時針緩慢旋轉按摩眼皮5~10次,也可在相應穴位處輕按壓約1分鐘,安神止痛的效果更佳。



按頸窩,緩解咽部不適

頸窩位於喉結下方、胸骨上凹陷處。這裡是天突穴所在,為任脈穴位,位於頸結喉下四寸,胸骨上窩正中,具有寬膈和胃、降逆調氣的作用。

刺激頸窩可改善咽喉不適、咳嗽氣喘、噁心呃逆等症狀。

可用拇指或食指按壓頸窩,並向內下方緩慢均勻用力,或畫圈按揉,同時作吞嚥動作,約一分鐘左右,自覺局部酸重感及憋悶感為止。


揉腋窩,寬胸寧神

腋窩頂端動脈搏動處為極泉穴,針灸或按摩該穴,有寬胸寧神的功效,對防治循環系統及神經系統疾病有益,如冠心病、心絞痛、肋間神經痛等。

將四指併攏置於腋窩下,順時針和逆時針按摩,每10圈交換一次,共按摩100~200次。

也可按壓,用左手按右腋窩,右手按左腋窩,用拇指指肚按極泉穴,反复揉壓直至出現酸、麻、熱的感覺,一般需要3~5分鐘。



拍打肘窩,清熱通絡

肘窩位於肘關節前面,是手少陰心經、手厥陰心包經、手太陰肺經的通行之所,分佈著曲池、曲澤、尺澤等穴位。

當血液中代謝產物過多時,血液黏稠度增加,經脈氣血易滯留在肘關節,經絡不通,引起心火肺熱亢盛,會出現咽喉腫痛、咳嗽痰黃、心煩失眠等證。

按摩肘窩的穴位可疏通經絡氣血,清熱祛濕,安神利咽。將四指併攏,力度由輕到重,再由重到輕地連續拍打左右兩邊數次,拍打時要注意節奏。

也可輕輕按揉局部穴位,以感覺肘部微微發熱、酸脹為宜。

捋按腰窩,調氣血

腰窩就是腰部脊柱左右凹陷處,兩側分佈夾脊穴和背俞穴。夾脊穴屬於經外奇穴,背俞穴屬於足太陽膀胱經穴,是臟腑之氣輸注之處,受到歷代養生按摩的推崇。

常按摩腰窩可協調經絡氣血,調和臟腑。按摩腰窩以沿著脊柱走向從上至下捋按為宜。



搓擦膕窩,緩解腰背痛

膕窩就是雙側膝蓋後方的凹陷處,為十二正經中肝經、腎經、膀胱經經脈循行區域,膕窩正中穴位為委中穴。

中醫針灸推拿中講究“腰背委中求”,意思是治療腰背酸痛、下肢關節伸屈不利,委中是要穴。委中穴兩旁還有委陽、陰谷、浮郄等穴位,均為治療腰背酸疼的穴位。

把手掌搓熱,來回搓擦兩側膕窩,間斷按壓穴位,也是以局部發熱、酸脹為宜,不但可緩解腰背下肢關節疼痛,屈伸不利,還可加強人體的護衛作用,增強免疫力。

推搓腳窩,精力旺

《黃帝內經》中說:“腎出於湧泉,湧泉者足心也。”腳窩裡藏著人體保健要穴——湧泉穴,位於足底部,蜷足時足前部凹陷處。本穴為腎經經脈的第一穴,在人體養生、防病、治病、保健等均有重要作用。

用按摩手法推搓、拍打湧泉穴,可使人精力旺盛,體質增強,防病能力增強。

本文來自“ 中醫(微信號vipzyi )”,微信搜索:vipzyi,馬上關注,即可免費獲得一套中醫穴位按摩課程、百張國醫經典偏方,每天學點中醫學,守護全家的健康!

文章來源:每日一堂營養課

超級實用小兒推拿穴位常用圖集!



清天河水:清心熱,退低燒,治口瘡、咽炎、扁桃體腺樣體肥大。



開天門:疏風解表,醒腦開竅,鎮靜安神,主治發熱、頭痛、感冒、精神萎靡、煩躁不安等。

分推肩胛骨:肺炎、咳嗽等。


揉肺俞:主治感冒、喘咳、痰鳴、支氣管炎、鼻炎、盜汗、自汗。

揉耳背高骨:常和開天門、推坎宮、揉太陽合用,疏風解表,主治頭痛、驚風、煩躁不安。

三指捏脊:調陰陽、理氣血、和臟腑、培元氣、強身健體,下推脊柱有清熱的作用,主要用於發熱、疳疾、傷食、厭食、腹瀉、遺尿、夜啼、驚風等。



二指捏脊

揉腹:健脾和胃,理氣消食。主治消化不良,食慾不振,腹痛,腹脹,噁心,嘔吐,腹瀉,便秘。

揉足三里:強壯要穴,消化不良、厭食、嘔吐、腹痛、腹瀉。

推三關:拇指側。溫陽散寒,發汗解表。主治氣血虛弱,病後體虛,陽虛肢冷,腹痛、腹瀉、斑疹等和風寒感冒等一切虛寒病症。

外勞宮:溫陽散寒,昇陽舉陷。主治風寒感冒、腹痛、腹脹、腸鳴、腹瀉、痢疾、脫肛、遺尿、疝氣等。

清天柱骨:祛風散寒,降逆止嘔。噁心、嘔吐、項強、發熱、驚風、咽痛。



三指揉

揉雙側太陽穴:頭痛,外感。

打馬過天河:清熱解表,瀉火除煩。多用於實熱、高熱等症。

雙側天樞穴:腹瀉、便秘、腸脹氣、消化不良、噁心、脫肛。

七節骨:上推止瀉,下推清熱。主治泄瀉、便秘、脫肛、遺尿。

清大腸穴:主治腹瀉、便秘等。

旋推脾經:主治脾胃系統一切疾病,呼吸系統常見肺炎、咳嗽、痰喘等。

退六腑:小指側。清熱、涼血、解毒。一切實熱症如高熱、煩渴、驚風、鵝口瘡、弄舌、重舌、咽痛、腮腺炎、大便乾燥。

推坎宮:和揉太陽、開天門、揉耳背高骨合用,治外感。

“湖北蘄艾廠”為您提供更多的健康知識。查經絡、查穴位在首頁的右下角有一個“艾灸學堂”的工具,可以學到更多穴位知識。還有“您哪裡不舒服”等常見疾病的艾灸方法。了解更多的艾灸知識。

文章來源:艾蓬軒艾灸

艾灸丨如何告別黑眼圈


娟子寶媽:現代人都喜歡熬夜,第二天大家頂著黑眼圈去上班,針對這個問題給我們支個招唄

大漁老師:腎氣受傷了。

娟子寶媽:所有人都知道熬夜傷腎。但是還是願意熬夜,為什麼呢?

大漁老師:這個問題讓我想起了《黃帝內經》上的一句話,“嗜慾不能勞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就是講到我們如何才能真正做到養生呢?對於外界的干擾,美食美物美服要控制這個慾望

我們現在熬夜目的何在呢?要么玩遊戲,要么就加班。要么就想自己偷偷的樂呵樂呵。都是自己內心沒有滿足的一種感覺。甚至有人做夢還在吃飯。所以這個話題我們簡單去收一下。

養生在於什麼呢?時間睡眠特別重要。第二點的黑眼圈,我們剛才講過就是腎氣受傷之後,水液上達過多了。水的顏色是黑色。所以呢我們眼部周圍如果水液過多,就會形成一種顏色變深的狀態。

黑色為玄,玄,腎之色,所以就變成了我們腎受傷的一個標識。那如何來調理呢?當然首先要從腎來調理。




所以我們艾灸的第一個穴位就是腎腧穴。腎腧穴在我們腰的後面。在我們肚臍眼相對的那個穴位–命門,命門旁開1.5寸,就是腎腧穴。



第二個穴位三陰交。三陰交顧名思義就是三條陰經交彙的地方。所以肝脾腎通調。其中的調腎又是他特別有效的功用。也是我們女性調理身體必用的穴位,這個你應該也知道。


第三個穴位水分。我們講了水液運輸過多。我們需要把它降下去。水分穴在我們肚臍眼上一寸的位置。

第四個穴位就是我們局部取穴,眼周取穴。

我們真正在做眼部艾灸的時候。大家一定擔心眼部燙傷的問題,所以我們用這種艾灸罐,點燃艾條之後,我們這樣艾灸即使貼到上面。也非常安全。

所以呢女性在艾灸面部的時候。首先一定要考慮到一個問題,安全性。

很多寶媽總是會說:告訴我一個穴位怎麼把我的黑眼圈去掉。

其實真正每個中醫都如同於我,苦口婆心的告訴大家。真正的養生道理啊其實不在於亡羊補牢。而在於治未病。如何治未病呢?把心收回來然後自然就不會想著去熬夜了,然後什麼呢?這個艾灸也能省了。但現在亡羊補牢,還是應該去做。怎麼做呢?就是我們今天講的艾灸4個穴位。腎腧穴,水分穴,三陰交,眼周穴。

其中的腎腧穴和三陰交是我們常用的穴位。在我們小兒保健方當中。下焦基礎方也用到了。只有水分穴,過去是少用的。今天特別提到了一個點,就是艾灸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安全。

關注我們,每天更新養生內容!

文章來源:養和生

最傷肝的事,竟然不是吃,很多人天天都在幹


中國是個“肝病大國”。根據2016年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每12個中國人裡,就有一個人有肝病。某種意義上說,肝臟與身體健康有著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關係。

很多人認為,肝臟出問題一定是喝酒、抽煙甚至是多吃藥導致的,然而對肝臟的傷害罪長期的隱形殺手第一名卻不是它們,讓我們來看看下面這個排行吧。



傷肝行為排行榜

肝炎是一種相對隱匿的疾病。當患者出現明顯症狀、生活受到影響時,病情往往已到晚期。

調查發現,近九成人有傷肝行為。哪些行為是傷肝罪魁禍首?


第一名:負面情緒
社會競爭壓力大、工作緊張,人們容易憤怒、焦慮、抑鬱,這些負面情緒可能導致肝功能失調。

中醫認為,抑鬱的人常肝氣鬱結,易怒者則會肝氣橫逆、肝陽上亢,這兩類不良情緒都會傷肝。國外研究發現,易怒的人患肝病的可能性比一般人高8倍。



第二名:過度飲酒
飲食不節制和過度飲酒對肝臟的損害很大。

人體90%~95%的解毒工作都由肝臟負責,長期過量飲酒會讓肝臟不堪重負,久而久之形成酒精肝,甚至演變成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硬化等。研究表明,34%的肝硬化死亡患者和25%的肝癌患者,均與大量飲酒有關。

暴飲暴食以及攝入過多高脂肪、高熱量食物,過多的脂肪會將肝細胞包圍,細胞無法正常從血液中獲得營養,進而因缺血導致脂肪性肝炎。

第三名:用藥不當
《英國臨床藥理學雜誌》的一項研究稱,長期服用止痛藥等藥物,會加大肝臟解毒負擔,導致肝臟損傷。

嚴重的藥物性肝損傷可引起肝衰竭,造成肝細胞大面積壞死或嚴重損害,總體病死率高達50%以上。

研究發現,國內最常見的傷肝用藥行為是:同時吃多種感冒藥(造成撲熱息痛過量)、亂服中草藥(過量或錯誤服藥、輕信不靠譜的偏方)、濫用抗生素。

第四名:熬夜
晚上11點以後是肝臟排毒、自我修復的關鍵時期,過度熬夜會讓肝臟疲憊不堪,而平時過度勞累會降低免疫力,兩者相加對肝臟的損害很大。

乙肝病毒侵入人體後,不會直接引起肝細胞損害,只是在肝細胞內吸收營養,同時復制、繁殖。複製病毒的“零部件”,如表面抗原等釋放在肝細胞膜上,會引起免疫反應,造成肝細胞損傷、壞死。


身體有兩大“護肝穴”

肝功能失常,容易出現月經不調、急躁易怒、視力下降、肢體麻木等症狀。常按兩個穴位,對喝酒和熬夜的人大有裨益。



1
關衝穴

關衝穴是手少陽三焦經的起始穴,三焦經是氣和水運行的通道,有行氣利水、醒神開竅的作用,所以可以解酒防醉。

具體方法:用指甲掐關衝穴,每次掐10秒,放鬆2秒後重複掐按,每側手指掐按5次。掐按時用力要均勻,使穴位能夠感到微微酸痛。


2
期門穴

期門穴是臟腑之氣匯聚於胸腹部的特定穴位,由於該穴與臟腑比較接近,所以常用來治療各類臟腑疾病。

搓期門穴能緩解熬夜後出現疲勞、沒有食慾等症狀,有疏泄肝膽的作用。

具體方法:期門穴位於胸部,乳頭直下。每天用掌心摩擦期門5分鐘,有微微發熱感覺為佳。

文章來源:老年日報

小兒推拿|疏風解表,通降二便的膊陽池!


在小兒小小的手上就分佈著很多的穴位,通過刺激這些穴位,可以調節臟腑,使失衡的狀態恢復平衡。許多穴位與成人有很多不同,且有其獨有的特點,如小兒的五指是五經穴,手臂從拇指向小指是三關、天河水、六腑,穴位距離很近,可功效確有很大的不同。上次介紹了一窩風,今天介紹一個距離很近的穴位——膊陽池。

膊陽池,又名陽池,在陳氏《小兒按摩經》中記載,“掐膊陽池,止頭痛,清補腎水,大小便閉塞······又能發汗。”意思是,掐膊陽池,可以治療頭痛,大小便不通,而且還可以發汗,可以治療外感風寒。《小兒推拿廣意》中記載“陽池,掏之主瀉”,說明掐陽池有清瀉的作用,因此,對於便秘,外感,是可以選用膊陽池配合治療的。

膊陽池

【位置】

在手背,一窩風後三寸。



【功效】疏風解表,通降二便。

【操作】

掐揉,多采用揉三掐一,操作時間在3分鐘左右;或用拇指指端按揉膊陽池,100-200次。

【應用】

1、可用於風寒感冒、頭痛、咳喘等,多與其他解表類手法同用(如開天門,推坎宮,揉太陽,掐揉耳後高骨等)。

2、用於大便秘結,或食積導致的大便不通暢等(治療便秘常與推大腸、運外八卦、摩腹、推下七節骨等同用)。

【注】

1、揉法止頭痛不用拘泥次數和時間,以愈為度。

2、 大便不成形或腹瀉時不要用此穴。

便秘常用推拿穴位

小兒便秘,採用推拿治療,療效顯著且無服藥之不便,簡便易行,家長和小兒均易接受。下面是小兒推拿治療便秘的常用穴,在此列舉,供選用。

清大腸、運內八卦各200~300次,

按揉膊陽池500次;

摩腹(瀉法)5~10分鐘;

揉中腕、天樞各2分鐘;

揉龜尾2分鐘;

推下七節骨300次;

揉足三里2分鐘。

除了做小兒推拿,還要家長配合飲食,改變孩子的不良飲食習慣,多食粗糧、蔬菜並註意培養小兒定時排便的習慣等,適量的運動,多戶外活動,有助於提高療效。

有很多家長總會問這個穴平時可以保健用嗎?在這裡我想說的是,不是所有的穴位都適用於日常保健,大部分穴位是在疾病時治療用的。日常保健可以用補脾經、摩腹、捏脊、按揉足三里。上面幾個穴位對於1~5歲小兒尤其適用,可以強壯小兒身體,強健脾胃功能。

關注我們,每天更新養生內容!

文夏風羅大倫

文章來源:養和生

護理好長強穴,就不會的痔瘡了,連小兒消化不良都治好了


每天一點中醫知識

學中醫從穴位開始,通過穴位按摩,可強身健體百病不生。這是因為穴位按摩可疏經絡、調節人體機能、平衡陰陽,進而達到防治各種常見小病、延年益壽之功效。需注意的是,不同的穴位按摩具有不同的功效,如按摩長強穴可以治療小兒消化不良等。


長強穴是動脈的第一個穴位,位於尾骨尖端下,尾骨尖端與肛門連線的中點處。

1.小孩食慾不振,消化不良.腹瀉可捏脊,從長強穴沿著後背向上一點一點捏到大椎穴。長顧名思義是長大,強就是變強。

2.脫肛,便泌,痔瘡每天晚上爬在床上可以用艾灸的方法,自己弄不了,可以讓家人幫忙,每次艾灸20分鐘,長強穴感到發熱就可以了。也可以自己按摩,按摩100下就可以了。

文章來源:燦爛美好

拍膽經好處多,禁忌也不少!有些人拍膽經後會失眠要如何解決?


有些人經常會感到口苦偏頭疼,坐骨神經痛等,其實你只要自己觀察一下就會發現出現這些症狀的地方都是膽經經過的地方,膽經是人體循形線路最長的一條經脈,它從人的外眼角開始,沿著頭部兩側,順著人體的側面向下,到達腳的小趾和小趾旁倒數第二個腳趾(次指)幾乎貫穿全身。

《黃帝內經》有“凡十一藏取決於膽”之說,也就是說人體的五臟六腑,11個臟器都取決於膽氣的生髮,膽氣生髮起來,人體的狀態才會很好,膽經不好的人,容易發生膽結石,脂肪肝等,輕者,頭髮油膩,早生白髮等,所以想要強壯身體,遠離病痛,就要利用好膽經順暢了,才能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女性朋友敲打膽經,還能起到減肥瘦腿的目的!那麼敲膽經是預防與治療這些疾病的方法之一,當然我們要正確的敲膽經,如果方法錯誤,反而會加重病情,或者個身體帶來一定的負擔,下面跟隨小編一起來看看,敲膽經的正確做法,以及副作用喲哪些。




膽經不好有哪些表現
1、油性頭髮——由於膽汁分泌不足,無法有效分解吃進去的油脂,加上肝熱的因素,就從頭髮排出來油了。

2、早生白髮——人體的能量不足所致,中醫有一句話:“發乃血之末”,由於營養供應不足才會造成白髮。

3、面部眼角位置長斑——毒素堆積。

4、膽經沿線問題,偏頭、肋下、腿、腳踝、腳疼或冷等。

5、膽囊問題——結石,炎症等。

6、肝臟問題——毒素無法順利排泄,堆積形成,脂肪肝等。


膽經當令在子時,子時卻不是敲膽經的最佳時間!
讓膽氣生髮起來的方法就是拍膽經,膽經的當令時間在子時,也就是夜裡的11點到凌晨1點,這段時間氣血進入膽經,拍膽經不應該在這個時間段進行,對身體會產生不利的影響,肝膽是表裡臟腑,晚上11點後敲膽經容易造成肝臟上火的現象,同樣臉上有痘痘和肝火旺的人亦不適用於此方法。我們可以利用白天的時間敲膽經,這樣才是比較安全的做法,每天每條腿只需要幾分鐘,有時候偶爾一天忘記了也沒有關係,不影響長期的效果。



拍膽經要拍出烏青嗎?
膽經在人體的側面,拍的時候從臀部開始一直往下就可以了。每天每條腿拍夠50下就可以了,拍膽經時不需要很用力,把手舉起來順勢下降,敲打即可。剛開始敲的部位有酸痛感,這是因為人體本身就在努力打通膽經這個通道。敲打膽經一般不會敲出烏青來,如果出現敲打出烏青來的情況有兩種:一是可能力量太重了,這時只要等烏青退盡了再來拍打就可以,這不是拍打膽經造成的關係,而是力量的問題,所以不用擔心;二是身體的凝血因子不夠,這部分人群平時皮膚也易出現烏青。只要注意力度,也可以在腿上墊一層布來敲打就可以了。

拍完膽經會失眠是怎麼回事?
另外有些人拍完膽經會失眠,這又是因為什麼呢?膽經和三焦經都是少陽經,其實是同一條經脈,在手臂上是三焦經,在腿上就是膽經。拍完膽經頭痛失眠的人,通常是邪氣被趕到了三焦經,如果此時再配合拍拍三焦經,問題就輕鬆的解決了。



哪些人不能拍膽經?
需要注意的是孕婦絕對不能拍膽經,對於胎兒會產生不好的影響。女士來例假的時候,身體分泌機能比較紊亂,而且此時血氣比較差,通過敲膽經輔助打通膽經和促進膽汁分泌的意義也不是特別大,畢竟,打通膽經也是需要血氣支持的。建議女性在例假期間多多休息,避免著涼,待月經乾淨的時候恢復敲膽經。



患血小板不足的人士,同樣不適合敲膽經,比較容易出現微血管破裂而無法止血的情況發生。這些人群可以改敲為捏或按的方式。

如何正確的找到膽經
膽經在下肢的巡行路線是沿股、下肢外側中線下行至小趾、次趾之間。有個很容易找到的標誌,就是沿著褲子中間的那條線至膝蓋側面處,主要是環跳、風市、中瀆、膝陽關四個穴位。


1.敲膽經要敲兩條腿,不然的話一條一腿粗,另一條腿細就不好了。

2.中醫有句話叫做“離經不離穴”,所以敲膽經只是敲得大腿外側的膽經有點發熱、發麻,就可以達到刺激膽汁分泌的效果,並不要求很正確的穴位,當然如果能夠敲到位最好。

3.辦公族可以利用工作間隙,坐位時敲打,也可以坐在床上伸直雙腿,用拳頭去捶大腿兩側。

4. 不需要敲到小腿上,小腿上膽經與胃經的位置不好區分,而且操作起來也不是很方便。

當然,拍膽經也不宜一次性拍得太多,這是因為身體的保養是長期的,尤其是老人、女性,只要能保持收入略大於支出就可以了。當人體的血不斷上升到達一定層次就回造成陽氣過度的損耗,對人體反而有害,血要上升,但要慢慢的上升,這樣人體的修復幅度比較小,人體自我感覺就會比較舒適。

文章來源:生命與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