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腧穴、复溜穴、太谿穴、照海穴、湧泉穴就能夠讓腎功能強大起來



能讓腎功能強大起來的穴位:腎腧穴、复溜穴、太谿穴、照海穴、湧泉穴,這幾個穴位足夠了。

腎俞穴的位置以及找法上面已經說過了,湧泉穴的位置在整個腳掌前三分之一中間的凹陷處,也非常好找,這個穴位大家並不陌生。

太谿穴:在腳的內踝與腳跟腱連線的凹陷處,也很好找,找到太谿穴就找到復溜穴了,复溜穴的位置就在太谿穴的上面2寸的位置,也就是2個大拇指的寬度。

照海穴:這個穴位更好找,先找到內踝,在內踝下面的凹陷處就是這個穴位。

對於愛好養生的人來講,做腎的養生保健只需每晚泡腳後按摩湧泉穴就行,長期堅持下來會有不可思議的效果。

腎陽虛的人可以在腎腧穴上拔罐,然後按摩或者刮痧太谿穴,能夠起到興陽補氣的效果,可以每天都做一次,一次拔罐10分鐘同時按摩10分鐘即可,能夠很快的將腎陽補起來。

腎陰虛的人可以在腎俞穴上刮痧,然後在復溜穴拔罐或者刮痧,選擇這兩個穴位主要是起到瀉掉多餘的火氣,然後滋陰補氣的目的。

當一個人感覺精力不足,腎氣生髮不起來的時候,可以選擇照海穴來幫忙,照海穴顧名思義就是陽光照射大海,讓海水氣化起來,以此來形容腎氣的發生,只需每天按摩10分鐘,堅持一段時間就有很好的效果。

文章來源:囉霸哥

按摩穴位調理脾胃,消化不良時可以按按


脾胃不好時易引起消化不良、腹脹和腹痛等問題,那麼怎麼調理脾胃呢?這裡小編就給大家說幾個按摩穴位調理的方式。

消化系統

1.內關穴

位置:腕橫紋上兩寸,以一手的中間三指併攏,將無名指放在另一手的腕橫紋上,食指所在位置即是內關。

功用:常用於治療心絞痛、心肌炎、心律不齊、胃炎等症,對胃痛、胸痛、失眠等症都有很好的效果。

按摩方法:以一手的拇指尖垂直按壓另一手的內關穴,稍用力一點,有節奏感的按壓,出現酸脹感為佳。

內關穴



2.足三里穴

位置:外膝眼下3寸。

功用:足陽明胃經”的主要穴位之一,能夠調理脾胃,對胃痛、腹脹、消化不良等症狀,同時能夠調理下肢痿痺,虛勞諸證。

按摩方法:以拇指用力按壓穴位,若感覺不太好使力,可用按摩器械輔助。力度由輕至重,以感到酸麻脹痛感為宜。5-10秒為一次,每次反复3-4次。

位置:經外奇穴,位於第2-第5指掌面,第1、2節橫紋中央。

功用:掐四縫原本是小兒推拿的手法,是消宿食、化積滯的專用穴。用來治療小兒消化不良等問題,後經證實,成人使效果也很好。

按摩方法:以拇指用力掐按四縫。

四縫穴

文章來源:中醫推拿與養生

5種捏擠法,冬藏季節,男同胞收了吧!


男性經常按摩下面的這些穴位是有益的,專家這樣介紹到,如經常刺激商陽穴,是可以延緩衰老的,在閒暇時間經常用手按壓食指尖端橈側指甲旁的地方就很有效果的。

01


刺激商陽穴

商陽穴位於食指尖端橈側指甲旁。傳統醫學認為,刺激該穴具有明顯的強精之效,可延緩衰老。可在上下班乘公共汽車或電車時,用食指鉤住車內的扶手或吊環;或在閒暇時兩手食指相鉤反复牽拉;或利用傘柄等按摩食指。



02


刺激關元穴

關元穴位於臍下3寸處,屬於沿頭面正中貫穿胸腹的任脈。所謂“任脈”,是指不論男女都與其生殖系統有密切關係的一支經脈,任脈上有不少具有強精效果的穴位。可用指壓法按摩刺激關元穴,或是交替用左右手繞臍旋轉按摩腹部,刺激任脈上的有關穴位。

03


刺激三陰交穴

三陰交,顧名思義,是肝經、脾經、腎經三條陰經交會之處。三陰交穴本身屬於脾經,位於脛骨內側、腳內踝上約10cm處。針灸該​​穴主治遺精、小便不利等,是最常用的穴位之一。因此,經常用手指按摩可增強男子功能。

04


刺激湧泉穴

湧泉穴位於足掌心,屬於足少陰腎經。每晚臨睡前用熱水洗腳,以及用手指按壓該穴,或放一條小圓木棍,赤腳踏上反复滾動等,都可刺激該穴。

05


刺激築賓穴

築賓穴位於三陰交穴後上方約2寸、小腿肚內側,屬足少陰腎經,按摩刺激該穴。

文章來源:崆峒養生匯

口中異味很尷尬?快按按這個穴位!收了吧!


作者:廣東省中醫院針灸科謝煜

和胃通腑清熱祛濕:內庭穴

本穴位於足背前緣正中,足趾猶如路徑與此匯聚、集中,從門進入庭院之意;且該穴主治以腹中疾病為主,重在治內,故名內庭。

在日常社交禮儀中,口氣過重往往會給人造成不好的印象,甚至影響個人的社交自信。要想保持口氣清新,除了日常口腔護理外,您還可以按揉這個穴位!

內庭穴,為足陽明胃經的滎穴,有和胃通腑、清熱祛濕之效。中醫學認為口臭與脾胃功能失調相關。脾胃虛弱,不能消化食物,導致飲食停聚於內、變生濕熱,甚至飲食不下,引起大便秘結,則穢濁之氣上泛,表現為口中異味。經常按揉內庭穴,可以讓胃腸通暢、消積化食,避免濕熱內生,讓您口氣清新,建立良好社交形象!

取穴法:足背上,在第二、三足趾間,趾蹼緣後方赤白肉際處。

按摩法:行單指揉法,用食指或中指置於穴位上,稍用力旋轉按揉,微覺酸痛為度。每次可按揉5分鐘,每日可行多次。穴位按揉後配合淡鹽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潔。

文章來源:崆峒養生匯

靜脈曲張,這兩個穴位是首選!收了吧!


中醫認為,小腿靜脈曲張是長期血液積堵塞膀胱經造成的,因此,在治療時也要有長期的打算,循序漸進,一點一點把經絡打通才能最終把病治好。

在人體經絡系統中,治療小腿靜脈曲張的首選穴位當然非承山和湧泉莫屬了。

承山穴我們在講小腿抽筋的治療方法時已經介紹過了,要治療小腿靜脈曲張就要每天堅持點揉兩側承山穴,沒有四季和具體時間的限制,但是一定要堅持,欲速則不達,所以首先要打消追求速效的念頭。

湧泉穴我們也很熟悉了,就在人的足底,按揉時一定要握拳,用指間關節點,這樣才有力量。

具體操作方法每天用熱水泡腳20分鐘,然後點按兩側湧泉穴,每穴3分鐘,以有脹痛感為度然後趴在床上,讓家人從腳踝開始沿著小腿後面往上推,要有一定的力度,要用掌根,推的時候要讓被推者感到一種酸脹感,單方向反复做15次。

最後再點按雙側承山穴3分鐘。為配合治療,每天要慢步一會兒,以不感覺累為度。

文章來源:崆峒養生匯

“商陽穴+關衝穴”可緩解手腳麻,治療手腳冰冷的穴位!


手腳經常冰冷發麻的人很多。韓醫裡將手腳冰冷的原因視為是貧血、血液循環障礙、胃腸障礙等引起。因此,為了讓手腳溫暖,促進全身新陳代謝是最重要的。一方面開立促進血液循環的處方,且並行針或艾灸療法的話效果會更明顯。特別是手腳冰冷的人,若浸泡半身浴也有很大幫助。

【有效的穴點與經絡按摩】

1、商陽穴

位置:(食指指甲根部近外側)及中衝(中指指甲根部近外側)

刺激方法:以指尖、圓突的針狀物或牙籤等給予按壓刺激。

主要功效:指甲根部聚集了可暢通血液循環的指壓點,刺激此部位可感覺到手腳發麻症狀備改善。

其他效果:風濕性關節炎

2、關衝穴

位置:(無名指指甲根部近外側)及少澤( 小指指甲根部近外側)

刺激方法:以指尖、圓突的針狀物或牙籤等給予按壓刺激。

主要功效:指甲根部聚集了可暢通血液循環的指壓點,刺激此部位可感覺到手腳發麻症狀備改善。

其他效果:風濕性關節炎

掐拉手腳末端

刺激方法:利用拇指、食指掐拉兩手腳末端數次。主要功效:促進手腳末端不通暢之血液循環並使發熱,緩解冰冷且發麻的症狀,平常習慣性的經常掐拉較好。

文章來源:穴位養生堂

肝經穴:肝氣鬱滯惹來婦科病,2穴位疏肝經調理!


由脾胃化生的氣血不是馬上就會用到,中醫師王彤在《氣血通補養生法》中說,暫時用不到的血,會儲存在肝中,以備不時之需,因此肝具有調節血量功能。肝經自大腳趾指甲後方開始,沿腳背往上,與脾經、腎經交會於三陰交,之後再分開,沿大腿內側向上前進。

王彤說,如果半夜一到三時肝經當令的時間沒有好好休息,氣血無法順利歸於肝,就會影響第二天氣血的運作。

肝經重點2穴位

行間穴

行間穴位於腳背前端、大腳趾與食趾中間趾縫與腳背交界處。如果肝經有鬱滯不通暢的情況,可按壓此穴,以達疏通的效果。此外,現代人工作壓力大,也常有失眠情形,情緒容易受到影響,連帶讓肝氣鬱結不順,繼而影響脾胃功能,最終也會氣血失調,因此常按壓行間穴是現代生活舒壓解鬱的良方。

三陰交

三陰交是肝經、脾經與腎經在小腿下半部交會的穴位,也就是說,按壓三陰交等於同時對三條經脈產生刺激反應,調節全身氣血的效果明顯。中醫師吳茱萸指出,三陰交對婦科疾病如經期不順、經前症候群及更年期的症狀都有幫助。三陰交的位置在踝關節上方四橫指處的小腿骨後方的凹陷處。

文章來源:穴位養生堂

胃經:腹脹、消化不良?老中醫:按這穴位當天改善


中醫師易磊分析,胃與脾都是化生氣血的地方,想要治療疾病,或是保健養生、長壽康泰,除了脾經還要顧好胃經。胃經分佈範圍廣泛,起於鼻翼兩側,除了上行至鼻根、眼內角,向下進入軀幹,經過胃,再往下進入大腿,從大腿外側與前方中間的交界處繼續下行,止於足背。

可自大腿開始依外側與前側的中間位置依序向下方拍打,疏通胃經,而鼻翼兩側的起始點正是迎香穴,兩根手指就能隨時按壓,方便有效。

胃經重點2穴位

天樞穴

天樞穴很好找,採仰臥姿勢,肚臍旁邊三橫指寬的距離即是,按壓時會有酸脹感。也是胃經要穴之一,匯集其他各穴傳來的氣,因此氣血經飽滿,具有健脾和胃、通調腸腑的功效,對消化不良、噁心、胃脹、腹瀉、便秘、月經不調等症有很好的調治效果。

足三里

中醫師吳茱萸分析,足三里是胃經最主要的大補穴之一,主要功效是調理腸胃,如果經常腹脹、腸鳴、不消化,或是脾胃不和拉稀或嘔吐,在每天早上七到九時按壓兩側足三里各十五分鐘,當天就能改善症狀。要取足三里的位置,先站立彎腰,用同側的手虎口圍住膝蓋骨的外側邊緣,此時四指朝下,中指指尖處即為足三里。

文章來源:穴位養生堂

中醫說:在家按這幾個穴位,幫助滑膜炎、快速止痛、通絡!


滑膜炎屬臨床上最難以治癒的頑症。由於滑膜分佈的位置比較淺,因此較容易出現感染或損傷,膝關節負重大,運動多,就會易出現損傷,所以臨床上多見此處的滑膜炎!關於此病的具體詳細介紹,請關注此文吧!

滑膜炎的誘發因素有哪些?

1、 外傷

活動時不注意出現外傷,像扭傷、撞擊等,會使關節內部出現血腫,但是還有些患者,出現的損傷較輕,沒有去治療,導致慢性勞損出現,繼發慢性滑膜炎。

2、 風寒濕邪

膝關節處深受風寒的侵入,寒氣在關節處無法排除,時間久之就會引發關節痛,使血液循環不暢,出現關節僵硬,繼發疾病產生。

3、 退化

常見中年以上的人群,骨骼漸漸出現退化,導致滑膜功能減弱,分泌的積液與吸收不成正比,導致疾病發生。

此病有哪些症狀表現呢?

1、 一度症狀

主症就是膝蓋疼,膝蓋腫不是那麼明顯,走路時,膝蓋會發出彈響,走路時間長,膝蓋處會發熱,痛感也會加劇的。

2、 二度症狀

主要表現為關節腫脹,但是並不伴有膝蓋疼的現象,但是下蹲或膝蓋打彎時,會出現明顯的障礙,在活動之後關節腫脹更加厲害。

3、 重度症狀

關節腫痛都很明顯,常常伴有積液、骨刺的出現,此時就要格外的注意了。

關節痛時可以在家按摩這幾個穴位,幫助快速止痛、通絡!

1、 犢鼻穴

位置:小腿和大腿呈直角,在膝蓋外側下面的凹陷中。

功效:按摩犢鼻穴可以緩解膝痛、膝蓋屈伸不利等病症。

2、 陽陵泉

位置:坐在凳子上,小腿和大腿呈直角。

功效:緩解膝腫痛、下肢麻木痿痺等。

病患們的飲食調理:

1、 三七丹參粥

三七20克,丹參20克,粳米50克。將食材煮粥之後放溫食用即可。具有活血化瘀,通絡止痛的功效。主治瘀血內阻,經脈不利的關節疼痛。

2、 核桃粥

核桃仁100克,大米50克。將食材煮粥之後放溫食用即可。具有益氣活血,通利關節的作用。

文章來源:穴位養生堂

常艾灸這6個穴位,可有效祛除濕氣!收了吧!


中醫方面認為,艾灸具有很好的補陽祛濕的作用,是一種非常好的養生、治病手段,在正確的穴位之中進行艾灸,不僅能夠有效的祛除身體之中的濕邪,同時還具有預防各種各樣疾病的功效。

常見的艾灸方法有很多,具體的艾灸穴位如下:

一、關元穴

這個穴道的位置在我們的肚臍下面大約三寸的位置,是一種具有很好養生以及強健身體功效的穴位。長期對這個穴位進行艾灸,能夠有效的調理氣血,並且對於補腎固精也具有很好的效果。

二、中脘穴

位於人體上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上4寸。在這個穴位進行艾灸,能夠有效的緩解胃部和腸道所出現的各種疾病以及症狀,例如腹瀉、腹痛、食慾不振、噁心、燒心、噯氣、目眩、耳鳴等等。

三、豐隆穴

位於人體的小腿前外側,外踝尖上八寸,條口穴外,距脛骨前緣二橫指(中指)。此穴主治頭痛、眩暈以及咳嗽痰多等痰飲病證,尤其對於祛痰祛濕療效顯著。

四、解溪穴

在足背與小腿交界處的橫紋中央凹陷中,當拇長伸肌腱與趾長伸肌腱之間。該穴位主要功能是分流胃經經水,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全身祛痰祛濕的穴位,進行艾灸之後還能夠有效的解決下半身水腫的問題。

五、足三里穴

位於小腿外側,犢鼻下3寸,犢鼻與解溪連線上。該穴位主要功能是燥化脾濕,生髮胃氣。

六、合谷穴

在手背,第1、2掌骨間,當第二掌骨橈側的中點處。中醫方面認為,這個穴位是大腸經的一個總開關,只要按摩或艾灸合谷穴,就可以使合谷穴所屬的大腸經經脈循行之處的組織和器官疾病減輕或消除,其功效數不勝數。

如果臉部的皮膚出現了紅血絲,那麼可以在合谷穴進行艾灸,能夠起到非常好的緩解作用。合谷穴具有很好的升清降濁以及疏通氣血的作用。常艾灸此穴還有健脾胃的作用。

[灸療時間]

如果是使用艾條進行,時間控制在10-15分鐘左右;如果用艾灸儀灸,時間可以延長到30-50分鐘。

文章來源:崆峒養生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