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病專題」2大穴位補腎養腎,長期按揉事半功倍!


補腎養腎的2大穴位

1、 湧泉穴——補腎固元的“長壽穴”

湧泉穴是人體足少陰腎經上一個非常重要的穴位。它位於腳底中線前三分之一交點處,即當腳屈趾時,腳底前凹陷處。《黃帝內經》上說:“腎出於湧泉,湧泉者足心也。”意思是說:腎經之氣猶如源泉之水,來源於足下,湧出灌溉周身四肢各處。所以,湧泉穴在養生保健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對於按摩湧泉穴的好處,有歌訣雲:“三里湧泉穴,長壽妙中訣。睡前按百次,健脾益精血。能益氣精神,訶護三寶物;識得其中趣,壽星隨手摘。”可見,經常按摩湧泉穴,可以使人腎精充足、耳聰目明、精神充沛、性功能強盛、腰膝壯實不軟、行走有力。



2、 太谿穴——匯聚腎經元氣的“長江”

腎是人的先天之本,人體的元陰和元陽都來源於它,所以腎是人體元氣之源。太谿穴是腎經的原穴,是匯聚腎經元氣的“長江”,所以古人稱太谿穴為“回陽九穴之一”,認為它具有極高的回陽救逆之功。古代很多醫家面對垂危的病人,多用這個穴“補腎氣、斷生死”,如果在這個穴位上能摸到跳動的動脈,說明病人腎氣未竭,還可救治;如果沒有跳動,就說明病人陰氣纏身,比較危險了。

刺激太谿穴具有明顯提高腎功能的作用,所以可以經常按揉太谿穴,每次每個穴位5分鐘左右便可,不必拘泥於方法。當然在腎經的流注時間,即下午17~19點時按摩的效果更好,按揉時可用對側手的拇指按揉,也可以使用按摩棒或光滑的木棒按揉;按揉的力度,除了要有酸脹的感覺之外,還要有麻麻的感覺。

腎病如何治療?

男性腎病治療首先要辨明疾病。在西醫治療中多采用激素衝擊,細胞素類免疫抑製劑類藥物。治療腎病中醫則根據辯證論治。腎病治療主要分對受損腎臟的根本治療與對證治療。

將過高的血壓、血肌酐、尿素氮降下來、改善貧血、改善酸中毒症狀,這都是腎病患者迫切希望治療的問題。將這些降下來,如果腎臟受損不能被抑制,可認為是腎病對症治療。

如果忽視實際病情,只一味追求指標的改變,只能使病情雪上加霜。要知道,如果脫水過多,很容易造成腎臟內有效血容量不足,導致心衰、血液灌注量減少而出現無尿狀況。

腎病的產生跟很多因素有關,進展也跟很多因素有關,腎髒病在糖尿病、高血壓病人中比較常見,還有經常反复亂吃藥的病人,因為很多藥物都需要經過腎臟排泄,這些藥多對腎臟產生影響。

其實得了腎病並不可怕,但是有很多因素會引起腎病的惡化。腎病治療最主要的是不僅要對症治療,也要針對疾病本質因素治療,防止症狀一時消失,病因不有效治療,再度重來。

文章來源:悅讀養生

按摩穴位治療傷風感冒,操作簡單見效快


通常老百姓所說的感冒是指“普通感冒”,又稱“傷風”、急性鼻炎或上呼吸道感染。傷風感冒多因吹風受涼後引起的感冒,是由風邪侵襲人體引起的常見外感熱病,症狀表現為全身酸痛、打噴嚏、發熱、鼻塞流涕、咳嗽有痰、畏寒懼風等。除了吃藥外,傷風感冒怎麼治療呢?這裡小編給大家說個按摩治療傷風感冒的方法,以備不時之需。

傷風感冒

1.風池穴

位置:在頭額後面大筋的兩旁與耳垂平行處。

功效:按摩風池穴有平肝熄風,祛風解毒的功效,主治頭痛,頭暈,傷風感冒、頸項強痛,落枕、視神經萎縮等病症。

按摩方法:以兩手拇指分別置於左右風池穴,作環形按揉穴1分鐘,重複動作5次,此時會感到明顯的酸脹感。

風池穴



2.大椎穴

位置:位於第7頸椎棘突下凹陷中。

功效:大椎穴有清熱解表、截虐止癇的功能,主治發熱,瘧疾,中暑,感冒等,特別對感冒引起的發熱或高熱不退有很好的療效。

按摩方法:先深吸一口氣,然後以食指慢慢用力按壓大椎穴,緩慢吐氣,持續時間數秒後,鬆開手,再重複剛才的動作,反复操作10-15次。

大椎穴

3.風門穴

位置:位於背部,當第2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功效:風門穴有宣肺解表,益氣固表的功能,主治傷風咳嗽,頭痛發熱等。配風池主治外感風寒,配合風池一起按摩治療感冒的效果更佳。

按摩方法:先深呼吸一口氣,然後以食指用力按壓穴位,這時緩慢吐氣,持續6秒後,再慢慢鬆開手,重複操作10-30次。

風門穴

另外要多注意休息,多喝水,多食水果蔬菜。注意身體的防寒保暖,加強體育鍛煉增強體質,更有利於身體的恢復。

文章來源:中醫推拿與養生

常按人體這6大養生穴位想生病都難!


秋冬季節,天氣轉冷,一不小心就可能患上感冒咳嗽等小毛病,不想總往醫院跑?不妨試試這10個“養生穴”。

合谷穴——止痛

合谷穴又稱虎口,有消炎、止痛的作用。中醫說:“面口合谷收”,意思是合谷穴對頭面部疾病,例如頭痛、發燒、上火牙疼、咽喉腫痛等有很好的緩解作用,相當於人體自帶的止疼藥。

位置:拇、食指合攏,在肌肉的最高處即是。

按摩手法:用拇指尖按住合谷穴,往小拇指方向掐按,力度以感到酸、麻、脹為宜。按壓3-5秒後放鬆,間隔3-5秒再次按壓。

內關穴——護心

內關穴是心包經上最重要的穴位之一。日常生活中點按該穴能夠強心理氣、緩解心慌、焦慮、噁心等。

位置:將右手三個手指頭併攏,把三個手指頭中的無名指,放在左手腕橫紋上,這時右手食指和左手手腕交叉點的中點,就是內關穴。

按摩手法:用大拇指垂直往下按壓,每次按揉3分鐘左右,直至局部感到酸麻。

委中穴——緩解腰痛

中醫講“腰背委中求”,長期久坐、姿勢不當造成腰背或肩膀不舒服的人,常按委中穴可以通暢腰背血氣。

位置:膝蓋後方膕窩正中間。

按摩方法:按摩委中穴時,力度以稍微酸痛為宜,按壓3-5秒後鬆開,一壓一鬆為一次,一般連續按壓20次左右。

中脘穴——養胃

中脘穴有調理消化系統、補氣活血的功效,胃不好的人,尤其是胃隱隱作痛、不敢吃涼東西等胃寒的人,可以常按中脘穴。

位置:取穴時,可採用仰臥的姿勢,該穴位於人體的上腹部,前正中線上,即胸骨下端和肚臍連接線中點即為此穴。

按摩手法:胃刺痛時可以點按中脘穴,用手按壓10秒,鬆開,再壓,如此按壓3-5分鐘一般可以緩解症狀。

慢性胃不適,如腹脹、消化不良等,可用手掌輕揉中脘穴,促進消化。

關元穴——補腎

經常按摩關元穴能夠起到補元、溫腎、驅寒等作用。男的按摩關元穴可以緩解腎虛、腰酸、掉髮等問題;女性按揉關元穴可以緩解痛經。

位置:肚臍下方約四指的距離。

按摩方法:按摩關元穴前,要先搓熱手掌,用手掌以關元穴為中心按摩小腹,做100-200次,直到擦熱為止。

足三里穴——長壽

足三里是人體最重要的長壽穴之一,中醫素有“若要身體安,三里長不干”的說法。經常按摩足三里可加強胃腸蠕動,調節脾胃功能,改善人整體的免疫能力。

位置:取穴時,由外膝眼向下量4橫指,在腓骨與脛骨之間,由脛骨旁量1橫指,該處即是。

按摩方法:按摩時可用拇指直接按揉,也可以藉助梳子的手柄等工具按壓。每天按壓10分鐘,能減輕工作壓力,緩解疲勞。想要達到養生的功效,就要長期堅持。

文章來源:麥豆醫生

調理脾濕熱,就用按摩穴位的方法!


脾濕熱的人往往伴隨胃熱,故臨床多見脾胃濕熱。症見脘腹脹滿、食少倦怠、頭重如裹、噁心欲吐、口淡不渴、便溏不爽、尿少而黃,甚則身目俱黃,舌苔黃膩,脈濡數。那麼脾濕熱怎麼調理呢?可以試試按摩這三個穴位。

1.中脘穴

按摩該穴有健脾和胃,降逆利水的功效。可治療濕滯、腹瀉、食慾不振、噯氣等消化系統疾病。

位置:在人體上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上4寸。

手法:以手指指腹或掌根在穴位上按揉,每次時間2-5分鐘。或將掌心搓熱,摩擦中脘至發熱發脹為止。

中脘穴



2.陰陵泉

陰陵泉為脾經的原穴,有排滲脾濕,健脾利水,通利三焦的功用。

位置:在小腿內側,脛骨內側下緣與脛骨內側緣之間的凹陷中。

手法:以拇指指端置於穴位,先順時針按揉2分鐘,再點按半分鐘,以局部有酸脹感為宜。

陰陵泉

3.豐隆穴

豐隆穴是除濕祛痰的主要穴位,有調和胃氣、補益氣血、醒腦安神等功效。對脾胃兩大內臟有較好的調理作用。

位置:在人體的小腿前外側,外踝尖上八寸。

手法:以拇指點按豐隆穴三分鐘,再順利針揉豐隆穴10分鐘,然後用拇指向下搓穴位10分鐘,注意是單方向,即向下搓。

豐隆穴

文章來源:中醫推拿與養生

女人身上補水穴,如清泉般滋潤!收了吧!


1、肺俞

位於人體的背部,當第三胸椎棘突下,左右旁開二指寬處。

肺主皮毛,肺俞為肺之背俞穴,能改善肺臟功能,有解表宣肺、肅降肺氣的作用,可以治療皮膚乾燥、濕疹等皮膚病。

2、合谷

在手背,第1、2掌骨間,當第二掌骨橈側的中點處。

合谷為手陽明大腸經之原穴,肺主皮毛,與大腸相表裡,所以熱毒鬱滯、氣血失和等皮膚疾患可通過灸合谷來驅邪外出。

3、血海

屈膝,在大腿內側,髕底內側端上2寸,當股四頭肌內側頭的隆起處。

血海為足太陰脾經之腧穴,善化血為氣,運化脾血,濡養肌膚。

4、豐隆

在小腿前外側,當外踝尖上8寸,條口外,距脛骨前緣2橫指。

豐隆是足陽明胃經之絡穴,可通調脾胃氣機,使氣行津布,中土得運,皮膚得以潤澤。

5、太谿

太谿穴位於足內側,內踝後方與腳跟骨筋腱之間的凹陷處。天氣乾燥時,按揉的時間應該長一些。因為燥易傷陰,多揉一些時間,可補陰,又可防燥。按摩此補水穴位有滋補腎陰的作用,適用於陰虛體質偏於腎陰虛的人。

6、照海

照海穴位於人體足內側,內踝尖下方凹陷處。

孫思邈《千金要方》照海穴“漏陰”,就是說如果這個穴位出了問題,人的腎水減少,會造成腎陰虧虛,引起虛火上升。按摩此補水穴位,有滋補腎陰的作用。

除了艾灸上述“補水穴”進行內調外,我們平常也得注意好保養。

文章來源:崆峒養生匯

小孩乾咳,按摩哪些穴位能止咳?


小孩乾咳雖然問題不大,但家長卻沒有辦法幫孩子止咳只能幹看著,任由孩子一直咳下去,可能會對孩子的肺部造成一定的傷害。有什麼辦法可以止咳嗎?給孩子做穴位按摩就是個不錯的方法,下面就給家長位該按摩什麼穴位。

小兒咳嗽

1.膻中穴

定位:在人體兩乳頭連線的中點。

主治:氣喘、胸痛、心悸、心煩、咳嗽等

按摩方法:先擦上一點爽身粉之類的推拿介質作為潤滑,以手掌小魚際置於檀中穴,然後做上下或左右快速摩擦。以感到發熱為度,有很好的止咳作用。

膻中穴



2.天突穴

定位:在頸部,當前正中線上,胸骨上窩中央。

主治:氣喘、咳嗽、咽喉腫痛、嘔逆等,有寬胸理氣、通利氣道、降痰宣肺等功效。

按摩方法:以拇指和食指輕輕掐按穴位,注意手法要輕,只能一下一下的掐,以皮下出現輕度淤血為宜。掐的時候力量不能過重,否則小孩會被掐的很痛。

天突穴

3.魚際穴

定位: 位於手外側,第1掌骨橈側中點赤白肉際處。

主治:咳嗽、咯血、咽乾、咽喉腫痛、失音等肺系實熱病證。對於因感冒發燒而引起的咳嗽等症狀,都可利用按摩魚際穴來緩解。

按摩方法:以拇指指腹按壓穴位,並做環狀按揉,堅持3分鐘,你會發現咳嗽症狀有明顯改善。此按摩手法,每天至少按摩2次。

魚際穴

4.少商穴

定位: 在手拇指末節橈側,距指甲角0.1寸。

主治:咽喉腫痛、咳嗽、氣喘、發熱、小兒驚風等

按摩方法:以拇指指甲用力掐按少商穴30秒,咳嗽基本就能止住了。

少商穴

文章來源:中醫推拿與養生

生活小常識:睡前推小腿,強腎健體,改善痘痘和睡眠


臉上總長痘痘,皮膚也變得粗糙,腿腳涼,這些都是上熱下寒所致。使得頭面有虛火,而腿腳又得不到陽氣的溫煦。

睡前推小腿,交通心腎,改善痘痘和睡眠。

【方法】

每天晚上按箭頭標示,從內踝尖旁邊的“太谿穴”,一直向上推到內踝尖上四指寬的“三陰交穴”

幅度範圍可以稍微大一些,左右兩側各100下。

長久堅持有效改善上熱下寒,消滅痘痘,心腎一交通,睡得也會更香甜。

注意:孕婦,經期不宜。

文章來源:中醫中藥健康養生

你不知道的18個穴位,等同18種中藥!建議收藏


穴位是人體的天然藥庫。全身都是阿是穴,哪不舒服就按摩哪個部位。這些穴位常按摩,不僅可養生保健,還能強身祛病,勝似吃中藥,無毒副作用,簡單易行,操作方便。下面與您一起分享比吃中藥更管用的穴位按摩秘籍。


15.杞菊地黃丸

曲泉穴,是溝通肝腎的要穴。說到功效,按摩曲泉,可滋陰補肝,主治肝腎陰虛、眼睛酸澀,相當於吃了杞菊地黃丸。

16.二妙丸

曲泉,另一方面它還是去濕的要穴,相當於中藥“二妙丸”,可祛除濕熱。

17.開塞露

商陽穴。這個穴是一個專門治療便秘的要穴。具體說來,治療什麼類型的便秘呢?它的作用有點像開塞露這種感覺,就是好像大便已經到了肛門這塊了,這個穴就管用了。

18.消炎大藥

人體自有的消炎大藥,商丘穴。

文章來源:醫藥養生堂

老中醫推薦9個養生要穴


根據多年的臨床經驗,總結出便於記憶的9個養生要穴。別看這些穴位不起眼,平時多按揉幾下,能有強身健體、祛病養生的神奇功效。

1、風池,明目醒腦

中醫講“頭目風池主”,就是因為風池穴能治療大部分風病。

按揉風池穴和周圍肌肉,可以有效地緩解頸椎病、外感風寒、內外風邪引發的頭痛,以及長時間低頭工作導致的頸部疲勞。

工作間隙,輕叩風池穴,可起到提神醒腦、消除疲勞的作用。



2、中脘,養胃

胃不好的人可以常按中脘穴,按壓時會有酸痛感。

急性胃刺痛患者可點按中脘穴,用手指按壓10秒,鬆開,再壓,如此反复,三五分鐘就可緩解症狀。

慢性胃不適患者可按揉中脘穴,用手掌輕揉,可促進消化。

3、合谷,清熱止痛

合谷穴又稱虎口,有清熱解表、鎮靜止痛的作用,對頭面部疾病,有很好的緩解和治療作用。

由於風熱感冒引起的頭痛發燒、上火牙疼,吃了藥不能馬上見效,均可通過指壓合谷穴來緩解,力道以感到酸、麻、脹為宜。

如果伴有發燒,可用瓷湯勺刮頸後部皮膚或用手指揪拉周圍皮膚,直到發紅發紫,有助於排出熱毒,較快退燒。

4、肩井,緩解頸部僵硬

用中指按住對側的肩井穴,並轉動與肩井穴同側的胳膊,按壓力度以感覺到“舒服的微痛”為最佳。

如果在辦公室備一個小吹風機,休息時間溫暖肩部,效果會更好。

5、委中,解腰背酸痛

中醫講,“腰背委中求”,長期久坐、姿勢不當造成腰背和肩膀不舒服的上班族或常感腰酸背痛的老年人,常按委中穴可以通暢腰背氣血。

按揉委中穴時,力度以稍感酸痛為宜,一壓一鬆為1次,一般可連續按壓20次左右。

值得提醒的是,腎虛引起的腰痛還是要以補腎為本。

6、關元,補腎固元

按揉關元穴可補充腎氣,延緩衰老。

對男性來說,按揉關元穴可以緩解腎虛、腰酸、掉髮等問題。對女性來說,按揉關元穴可以治療和緩解很多婦科病。

按揉關元穴前,要先搓熱手掌,將掌心對準腹部的關元穴做搓揉的動作,由輕到重,直到感覺發熱。

7、三陰交,滋陰養顏

三陰交被稱為女人的穴位,按揉三陰交,有助於打通人體淤塞,保養子宮和卵巢,還有調月經、除斑、祛皺、祛痘,治療皮膚過敏、皮炎、濕疹的作用。

從經期前三天開始,每天按揉三陰交,堅持三個月,可以緩解月經不調、痛經等問題。

按揉時,將拇指直立放在穴位上,先向下按壓再揉,每次1分鐘左右,停歇後再揉。因為按揉三陰交有調暢人體氣血運轉的作用,所以不適合孕婦。



8、內關,養護心臟

按揉內關穴有助於血氣暢通,用大拇指垂直往下按,每次按揉3分鐘左右,直至局部感到酸麻。

除了保護心臟,內關穴還是個救急的穴位,在病人突發心髒病時,先讓病人平躺,在等待急救期間,配合按揉內關穴可起到緩解疼痛的效果。

此外,按揉內關穴還能緩解頭疼、口乾、嗓子疼、頸椎病、肩周炎、腰部疼痛等病症。

9、陽陵泉,舒筋活絡

找該穴位時要端坐不動,用手摸腿,膝關節外下方有一個突起,叫腓骨小頭,腓骨小頭前下方的凹陷就是陽陵泉的位置。

平時按揉陽陵泉,再配合活動肩膀,可以緩解肩膀周圍的疼痛。

此外,陽陵泉還對乳房脹痛、兩肋脹痛,肋間神經痛有緩解作用。

文章來源:一休私塾

冬至做艾灸陽生春又來!收了吧!


冬至艾灸補陽,不但能治療相關疾病,而且還可以保證來年一年的陽氣旺盛。最適合的穴位就是神闕穴,神闕即肚臍眼,人體任脈上一穴位的名稱。肚臍正位於人體的“黃金分割點”上,是調整人體功能的最佳作用點。

艾灸神闕穴

神闕穴是五臟六腑之本,為任脈、衝脈循行之地、元氣歸藏之根,為連接人體先天與後天之要穴。闕,是君主所居住的宮城的門,神闕就是人體元神的門戶。我們都知道,臍帶是嬰兒從母體吸取營養的唯一通道,是胎兒身上最先長出來的東西。有了臍帶,然後再生腎,易經八卦中腎屬水,”天一生水”,是人體生長的開端。

嬰兒生下來後,這條吸收營養的通道就關閉了,按壓或艾灸神闕等於重啟這條通道,從生命的源頭激發自身的潛能,其作用在於激發人體的元神、元氣。所謂元神、元氣,就是指人在生命開端的那一刻就有的神和氣,它的力量是強大的,不然不能發育成胎兒的生命。

元神和元氣一直伴隨著人走完生命的全程,而很多疾病都源於元氣的衰弱,但只要重新激活元神和元氣,任何疾病都能很快治愈。歌曰:”常灸神闕穴,萬病自會滅。” 要激發元神、元氣,就要到它們居住的地方去找它們,這個地方就是神闕。神闕是一個起死回生、返老還童的要穴。

艾灸神闕穴可將初生之陽堅固在體內,慢慢生髮生長,為體所用。

艾灸關元穴

順便也可以灸一灸關元穴,關元穴位於神闕下三寸,具有培元固本、補益下焦之功,凡元氣虧損均可使用。臨床上多用於泌尿、生殖系統疾患。現代研究證實,艾灸關元穴可以調節內分泌,從而達到強身固體的作用。

艾灸上風門、肺腧穴、定喘穴

上風門、肺腧穴、定喘穴,這幾個穴位都在我們後背大椎穴附近。三九期間連續艾灸這幾個穴位,可以賠補肺氣,祛風除寒。

艾灸足三里、三陰交

如果有時間,既然已經開灸了,建議再加兩個艾灸穴位:雙側足三里與三陰交。足三里為重要保健穴位,可以強健脾胃。又可以引火下行,讓體內陰陽平衡。足三里穴在膝蓋下3寸脛骨旁1.5寸,三陰交穴在腳內踝骨上3寸。你自己的手拇指寬1寸,食中無小指合寬3寸,食中無三指寬2寸。

文章來源:崆峒養生匯